期刊文献+
共找到1,793篇文章
< 1 2 9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比表面积Ce-Zr-O复合氧化物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2
1
作者 蒋晓原 陆峥 +3 位作者 周仁贤 郑小明 楼莉萍 陈英旭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4期423-429,共7页
以 Ce(NO3 ) 3 · 6 H2 O和 Zr(NO3 ) 4· 5 H2 O为原料 ,采用共沉淀法 ,合成了高比表面积的 Ce- Zr- O复合氧化物 .实验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的添加量 ,溶液的 p H值及陈化时间等对比表面积的增加影响较大 .当表面活性剂的添加量... 以 Ce(NO3 ) 3 · 6 H2 O和 Zr(NO3 ) 4· 5 H2 O为原料 ,采用共沉淀法 ,合成了高比表面积的 Ce- Zr- O复合氧化物 .实验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的添加量 ,溶液的 p H值及陈化时间等对比表面积的增加影响较大 .当表面活性剂的添加量为 70 % ,p H值为 9.5 ,陈化时间为 12 0 h,92 3K焙烧 2 h后 ,样品的比表面积达到 2 79.6 9m2 / g.FT- IR分析显示 ,样品经 92 3K焙烧后 ,Ce- Zr- O上残留的活性剂已基本除去 .TG- DTA分析表明 35 3K干燥后的样品在 TG曲线上有两个明显的失重过程 ,与 DTA曲线相对应有两个吸热峰 ,第一个表示吸附水和丙酮的脱去过程 ,温度在 393K,失重率为 7.4 3% ;第二个吸热峰在787K,可能是表面活性剂的分解峰 .氮气的吸 -脱附实验揭示 ,该吸 -脱附等温线属于 型等温线 ,是中孔多孔物质的吸附类型 .另外 ,样品经 973K焙烧 ,比表面为 2 30 .6 9m2 / g;10 73K焙烧后 ,比表面为12 0 .5 5 m2 / g;经 1173K焙烧 ,仍有 5 3.5 3m2 /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备 表征 ce-zr-o复合氧化物 高比表面积 汽车尾气催化剂 共沉淀法 氧化 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离子掺杂对Ni基复合氧化物结构调控及其催化甲烷部分氧化反应研究
2
作者 舒东博 陈海洁 +4 位作者 王晓斌 闫妍琼 吕岩 王俊文 丁传敏 《低碳化学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30,共6页
掺杂金属离子可调控复合金属氧化物中活性金属的配位环境并构造缺陷位,进而提高复合金属氧化物作为催化剂催化性能。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掺杂Zn、Ce或Fe的Ni基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并用于催化甲烷部分氧化(POM)反应。采用XRD、N_(2)物理吸... 掺杂金属离子可调控复合金属氧化物中活性金属的配位环境并构造缺陷位,进而提高复合金属氧化物作为催化剂催化性能。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掺杂Zn、Ce或Fe的Ni基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并用于催化甲烷部分氧化(POM)反应。采用XRD、N_(2)物理吸/脱附、H_(2)-TPR和XPS等方法对催化剂晶相结构、织构性质、还原性能和物种化学状态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金属离子掺杂有效调控了Ni和活性氧物种的分布,其中,Ni_(0.76)Ce_(0.24)Cr_(2)催化剂中Ce的掺杂增强了Ni与其他金属的相互作用,增大了催化剂表面活性氧物种数量,该催化剂在高温段(550~600℃)的H_(2)选择性接近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金属氧化物 甲烷部分氧化 物种分布 金属离子掺杂 产物选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y_(2)O_(3)/La_(2)O_(3)稀土复合氧化物催化发光传感1,2-环氧丙烷
3
作者 张雨薇 杜一浩 +1 位作者 张琰图 李云云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16,共8页
开发了基于Dy_(2)O_(3)/La_(2)O_(3)稀土复合氧化物的高性能催化发光传感平台,用于1,2-环氧丙烷(PO)的特异性检测.通过优化调控稀土氧化物的组成比例,Dy_(2)O_(3)/La_(2)O_(3)异质界面产生了显著的协同催化效应,实现了对PO分子的高灵敏... 开发了基于Dy_(2)O_(3)/La_(2)O_(3)稀土复合氧化物的高性能催化发光传感平台,用于1,2-环氧丙烷(PO)的特异性检测.通过优化调控稀土氧化物的组成比例,Dy_(2)O_(3)/La_(2)O_(3)异质界面产生了显著的协同催化效应,实现了对PO分子的高灵敏度与高选择性检测(LOD=82.8μmol/L,对PO的响应强度是干扰物的10倍以上).在最佳实验条件下(检测波长575 nm,检测温度360℃,气体流速320 mL/min),催化发光强度与PO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y=9701.25x+15085.19,检出限为8.28×10^(−5) mol/L,R2=0.9969.该传感系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11次循环测试RSD<3%),加标回收率为96%~108%.基于实验结果提出了“光激发-氧活化-选择性氧化-特征发光”的传感机制.本工作为开发新型稀土氧化物基传感材料提供了新策略,并为环境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识别与传感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复合氧化物 界面协同效应 环氧丙烷检测 催化发光传感器 气敏反应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滑石基复合氧化物Ce@MgAl-LDH的制备及其催化降解罗丹明B研究
4
作者 黄兆城 刘斌 +1 位作者 冯泽桐 郭玉华 《应用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93-1198,共6页
水滑石因其活性组分分散性好及层状结构被广泛用作催化剂载体,而Ce被认为是C—C键偶联的活性中心。采用水热法制备了稀土元素Ce改性Mg-Al水滑石,并以此为硬模板制备了Ce-Mg-Al三元层状复合氧化物,采用XRD、SEM、TG、FTIR、UV分析样品的... 水滑石因其活性组分分散性好及层状结构被广泛用作催化剂载体,而Ce被认为是C—C键偶联的活性中心。采用水热法制备了稀土元素Ce改性Mg-Al水滑石,并以此为硬模板制备了Ce-Mg-Al三元层状复合氧化物,采用XRD、SEM、TG、FTIR、UV分析样品的组织形貌与显微结构,同时探究了催化剂活化过硫酸盐(PMS)降解罗丹明B的性能。结果表明,Ce可进入Mg-Al水滑石层板;焙烧后得到三元复合氧化物,经还原后仍能保持层状结构;当PMS用量为60 mg,催化剂用量为16 mg,罗丹明B浓度为3 mg/L,最佳降解率为9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滑石 三元复合氧化物 罗丹明B 过硫酸盐 催化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基复合氧化物催化CO氧化性能的研究
5
作者 张雨璇 尹贻朕 +2 位作者 贾智元 姜明明 龚志军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9-76,共8页
采用浸渍法以γ-Al_(2)O_(3)小球为载体,以Cu-Ce、Cu-Mn、Cu-Zr或Cu-Co为活性组分制备铜基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研究不同组分、掺杂比、反应温度等因素对铜基复合氧化物催化CO氧化性能的影响,并使用BET、CO-TPR、SEM和XRD分析催化剂的表面... 采用浸渍法以γ-Al_(2)O_(3)小球为载体,以Cu-Ce、Cu-Mn、Cu-Zr或Cu-Co为活性组分制备铜基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研究不同组分、掺杂比、反应温度等因素对铜基复合氧化物催化CO氧化性能的影响,并使用BET、CO-TPR、SEM和XRD分析催化剂的表面性能、还原能力、表面形貌以及物相组成等。结果表明,在最佳的掺杂比条件下,不同活性组分的铜基复合氧化物的催化活性高低顺序为:铜铈复合氧化物>铜锰复合氧化物>铜锆复合氧化物>铜钴复合氧化物,其中铜铈复合氧化物的性能最优,且最优的掺杂比为n(Cu)∶n(Ce)=1∶0.1。该催化剂在150~200℃时CO转化率达到80%以上,200℃以上时CO转化率保持在90%以上。表征结果显示,铜铈复合氧化物催化活性优异是由于活性组分分散均匀,且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良好的孔隙结构以及较强的氧化还原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基复合氧化物 CO催化氧化 浸渍法 γ-Al_(2)O_(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钛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PET合成
6
作者 王昊君 王培贤 +3 位作者 马军 魏忠 王公应 王自庆 《工程塑料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6-41,49,共7页
针对聚酯合成工业中锑系催化剂毒性大对人体和环境造成潜在危害的行业难题,开发高效绿色的非锑催化剂替代锑系催化剂成为聚酯行业的研究热点。为缓解钛系催化剂反应速率快导致产物黄化问题,采用柠檬酸络合法制备了一种Al_(2)O_(3)-TiO_(... 针对聚酯合成工业中锑系催化剂毒性大对人体和环境造成潜在危害的行业难题,开发高效绿色的非锑催化剂替代锑系催化剂成为聚酯行业的研究热点。为缓解钛系催化剂反应速率快导致产物黄化问题,采用柠檬酸络合法制备了一种Al_(2)O_(3)-TiO_(2)(AT)复合氧化物,作为催化剂用于催化对苯二甲酸(PTA)和乙二醇(EG)通过酯化缩聚合成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采用X射线衍射仪、低温N2物理吸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考察了Al/Ti物质的量比和焙烧温度对催化剂物相结构、织构性能和表面形貌的影响,并与催化性能相关联,讨论了催化剂结构与性能间的构效关系。结果表明,Al_(2)O_(3)的添加可以降低TiO_(2)的结晶度,增加AT复合氧化物的比表面和孔结构,提高了活性位数量。当Al/Ti物质的量比为3.0,焙烧温度为600℃时,获得催化剂3AT-600的综合催化性能最好,在最优条件下合成PET的特性黏度为0.692 dL/g,端羧基值为17.2 mol/t,b值为3.5。通过与锑系催化剂合成的PET相比,3AT-600催化体系合成的PET在特性黏度、羧基值和色度方面与锑系催化剂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_(2)O_(3)-TiO_(2)复合氧化物 非锑催化剂 色相 酯化缩聚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滑石基层状Zn-Mg-Al三元复合氧化物的制备及其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的性能研究
7
作者 赵中梁 郭玉华 +3 位作者 潘国祥 石蕊蕊 朱婵 肖蕾蕾 《化学研究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904-1911,共8页
以水热法合成的Zn-Mg-Al水滑石为硬模板制备了层状Zn-Mg-Al三元复合氧化物,通过XRD、SEM、EDS、TG-DSC、UV-Vis、FI-IR等方法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分析,同时研究了Zn-Mg-Al三元复合氧化物和Zn-Mg-Al水滑石对罗丹明B的光催化降解性能及催化... 以水热法合成的Zn-Mg-Al水滑石为硬模板制备了层状Zn-Mg-Al三元复合氧化物,通过XRD、SEM、EDS、TG-DSC、UV-Vis、FI-IR等方法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分析,同时研究了Zn-Mg-Al三元复合氧化物和Zn-Mg-Al水滑石对罗丹明B的光催化降解性能及催化机理。结果表明,Zn-Mg-Al水滑石经过500℃煅烧得到了具有“记忆效应”的Zn-Mg-Al三元复合氧化物,其保持了水滑石有序的层状结构,禁带宽度E_(g)值(3.11 eV)远低于水滑石(4.95 eV),光吸收性好,其中活性ZnO相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当催化剂用量10 mg,溶液浓度30 mg/L,反应时间60 min时,Zn-Mg-Al三元复合氧化物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降解率可达到99.0%,而Zn-Mg-Al水滑石在反应120 min时降解率才达到95.0%;光催化反应过程中,Zn-Mg-Al三元复合氧化物起主要作用的活性物种为·O_(2)^(-),而Zn-Mg-Al水滑石起主要作用的活性物种是·O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滑石 复合氧化物 光催化降解 罗丹明B 光催化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质异晶型Nd_(2)Zr_(2)O_(7)复合氧化物的合成及其活性氧位点指认
8
作者 陈冠宜 徐骏伟 《应用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717-1721,共5页
为排除元素性质的影响,利用甘氨酸硝酸盐燃烧法和柠檬酸溶胶-凝胶法分别合成了具有无序缺陷萤石晶相结构和烧绿石结构的Nd_(2)Zr_(2)O_(7)-F和Nd_(2)Zr_(2)O_(7)-P的两种同质异晶型。结合多种表征手段对它们的活性氧位点进行指认。结果... 为排除元素性质的影响,利用甘氨酸硝酸盐燃烧法和柠檬酸溶胶-凝胶法分别合成了具有无序缺陷萤石晶相结构和烧绿石结构的Nd_(2)Zr_(2)O_(7)-F和Nd_(2)Zr_(2)O_(7)-P的两种同质异晶型。结合多种表征手段对它们的活性氧位点进行指认。结果表明,无序缺陷萤石结构的氧空位比烧绿石结构更为丰富,因而其氧流动性更大,催生产生的化学吸附氧物种更多。^(18)O_(2)同位素交换结果表明无序缺陷萤石的机制以多重的多相交换为主,而烧绿石相结构既包含简单多相交换机制又包含多重多相交换机制。本研究可为设计该类临氧反应热催化材料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_(2)B_(2)O_(7)型复合氧化物 烧绿石 无序缺陷萤石 同质异晶型 活性氧位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锰氧化物复合电化学传感器对抗坏血酸的检测 被引量:1
9
作者 韩春然 岳振歌 +3 位作者 遇世友 王鑫 黎晨晨 张丝瑶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22-1029,1035,共9页
首先,通过一步水热法制备了镍锰氧化物复合材料(Mn-Ni-Oxide),并将其修饰玻碳电极构建抗坏血酸快速检测的电化学传感器。利用XRD、SEM、EDS及FTIR对Mn-Ni-Oxide进行了表征。采用滴涂法将Mn-Ni-Oxide修饰于电极表面,并用循环伏安(CV)法... 首先,通过一步水热法制备了镍锰氧化物复合材料(Mn-Ni-Oxide),并将其修饰玻碳电极构建抗坏血酸快速检测的电化学传感器。利用XRD、SEM、EDS及FTIR对Mn-Ni-Oxide进行了表征。采用滴涂法将Mn-Ni-Oxide修饰于电极表面,并用循环伏安(CV)法、差分脉冲伏安(DPV)法测试了抗坏血酸在Mn-Ni-Oxide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Mn-Ni-Oxide的外表面为带有孔隙的纳米球形结构,主要组分为Mn_(2)O_(3)、NiMnO_(3)。在pH为4的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条件下,修饰电极的Mn-Ni-Oxide修饰量为10μL,抗坏血酸浓度(c)在0.1~9000μmol/L时与氧化峰电流(I_(p))呈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I_(p)=3.2435c+17.198(R^(2)=0.9920),检出限为0.025μmol/L,灵敏度为3.2435μA·m·L/(mol·cm)。该传感器实际应用于果汁饮料中抗坏血酸的测定,加标回收率为95.5%~103.1%,表明其在食品分析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坏血酸 镍锰氧化物 复合材料 电化学传感器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金属氧化物吸附除氟研究进展
10
作者 胡文霞 唐玉朝 +4 位作者 尹翠琴 王坤 伍昌年 张良霄 高和气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7-62,共6页
氟是关乎人体健康的必需元素之一,高氟或低氟的摄入都会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利用金属氧化物吸附除氟一直是环境领域研究的热点课题。简述了金属氧化物的除氟机理,综述了金属氧化物的改性方法,如掺杂改性、负载金属氧化物、复合化并归纳... 氟是关乎人体健康的必需元素之一,高氟或低氟的摄入都会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利用金属氧化物吸附除氟一直是环境领域研究的热点课题。简述了金属氧化物的除氟机理,综述了金属氧化物的改性方法,如掺杂改性、负载金属氧化物、复合化并归纳了改性金属氧化物的吸附机理,讨论了pH、共存离子、反应温度对改性金属氧化物除氟效果的影响。最后,展望了改性金属氧化物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机理 金属氧化物 掺杂改性 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锰钴铈复合氧化物催化氧化NO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班云飞 朱燕群 +4 位作者 唐海荣 孙雨霖 刘佩希 何勇 王智化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631-2639,共9页
通过柠檬酸溶胶凝胶法成功制备了系列MnCoCeO_(x)催化剂,用于催化烟气中残留氧气氧化NO.XRD、BET、XPS、NH_(3)-TPD和H_(2)-TPR等表征结果表明Mn_(2.5)Co_(1.5)Ce1O_(x)催化剂比表面积、孔容更大,具有更多的表面高价态Mn^(3+)、Mn^(4+)... 通过柠檬酸溶胶凝胶法成功制备了系列MnCoCeO_(x)催化剂,用于催化烟气中残留氧气氧化NO.XRD、BET、XPS、NH_(3)-TPD和H_(2)-TPR等表征结果表明Mn_(2.5)Co_(1.5)Ce1O_(x)催化剂比表面积、孔容更大,具有更多的表面高价态Mn^(3+)、Mn^(4+)、Co^(3+)物种,丰富的表面酸性位点以及更强的低温氧化还原能力,有利于NO的催化氧化.Mn_(2.5)Co_(1.5)Ce1O_(x)催化剂能在200—350℃的宽温度范围内保持60%以上的NO氧化效率,并且在260℃下达到最大值83.9%,为催化烟气中残留氧气氧化NO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nCoCeO_(x) 复合氧化物 催化氧化 NO 酸性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MoO_(3)/g-C_(3)N_(4)催化剂氧化脱硫性能
12
作者 姜楠 李健宇 +3 位作者 张琨宣 谭智赫 蒋博龙 王帅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0-226,共7页
为提高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氧化脱硫活性,通过两步焙烧法制备MoO_(3)(w)/g-C_(3)N_(4)复合催化剂,以噻吩为模拟油,评价催化材料的脱硫性能,优化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氧化剂用量和萃取剂用量等反应条件。结果表明:与单一MoO_(3)氧化物相... 为提高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氧化脱硫活性,通过两步焙烧法制备MoO_(3)(w)/g-C_(3)N_(4)复合催化剂,以噻吩为模拟油,评价催化材料的脱硫性能,优化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氧化剂用量和萃取剂用量等反应条件。结果表明:与单一MoO_(3)氧化物相比,MoO_(3)/g-C_(3)N_(4)复合材料具有大的比表面积,对难以脱除的噻吩类含硫化合物具有优异的脱硫效果;在催化剂用量0.06 g,氧硫物质的量比为10∶1、萃取剂用量1 mL、噻吩模拟油用量10 mL以及温度为70℃的反应条件下,在复合和负载的协同作用下,120 min后MoO_(3)(0.5)/g-C_(3)N_(4)复合催化剂对噻吩的脱硫率高达94.5%,远高于单一MoO_(3)催化剂的78.2%;MoO_(3)(0.5)/g-C_(3)N_(4)催化剂具备良好的催化稳定性,在经过5次重复性试验后,材料催化活性仅下降4.0%;具有高催化活性的MoO_(3)与高比表面积g-C_(3)N_(4)的协同作用提高了催化剂的活性,在脱硫的过程中,噻吩被氧化为砜,并溶解在萃取剂或部分吸附在MoO_(3)(0.5)/g-C_(3)N_(4)表面而被脱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催化剂 金属氧化物 氧化脱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氧化物基生物炭复合材料在污水处理领域中的应用现状 被引量:2
13
作者 包莫日根 莫日格吉乐 +2 位作者 赵红叶 赵斯琴 长山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13-220,共8页
生物炭是生物质在缺氧条件下热解产生的一种富含碳固体物质,特点为疏松多孔、比表面积大且表面富含酚羟基、羧基和氨基等多种官能团。同时,生物炭是一种廉价易得、性能优良的吸附材料,因其环境友好、来源广泛,在污水处理领域具有广泛应... 生物炭是生物质在缺氧条件下热解产生的一种富含碳固体物质,特点为疏松多孔、比表面积大且表面富含酚羟基、羧基和氨基等多种官能团。同时,生物炭是一种廉价易得、性能优良的吸附材料,因其环境友好、来源广泛,在污水处理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分析了生物炭对水中污染物的吸附机理,重点阐述了TiO_(2)、磁性氧化铁、MnO_(2)以及其他氧化物等金属氧化物基生物炭复合材料在污水处理领域中的应用现状、循环利用以及再生性能,最后展望了金属氧化物基生物炭复合材料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氧化物 生物炭 复合材料 污水处理领域 应用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状复合氢氧化物在制革工业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3
14
作者 赵嘉敏 马建中 周永香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7-46,共10页
制革工业是指以动物皮为原材料,经过一系列物理和化学加工生产皮革的产业。传统铬鞣法虽赋予皮革优异的综合性能,但仍存在处理含铬废弃物的环境压力。层状复合氢氧化物(LDHs)是一类由带负电荷的阴离子和带正电荷的金属氢氧化物所构成的... 制革工业是指以动物皮为原材料,经过一系列物理和化学加工生产皮革的产业。传统铬鞣法虽赋予皮革优异的综合性能,但仍存在处理含铬废弃物的环境压力。层状复合氢氧化物(LDHs)是一类由带负电荷的阴离子和带正电荷的金属氢氧化物所构成的层状化合物,具有酸碱性、可调控性、热稳定性和结构记忆效应。文章对LDHs纳米材料的结构及性质进行介绍,并对其在制革工业中作为鞣制材料、复鞣材料、加脂助剂、染色助剂、功能涂饰材料和水处理材料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复合氧化物 制革工业 皮革化学品 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锰氧化物/碳活化过硫酸盐选择性生成单线态氧降解水中氟苯尼考
15
作者 庄玲玲 姜瑞瑾 +5 位作者 陈斯 黄连杨 张梦露 刘常青 郑育毅 张伟芳 《环境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12-720,共9页
为实现养殖废水中的新污染物氟苯尼考(FLO)的高效降解,本研究制备了锰氧化物/碳材料(MnO/C)用于活化过一硫酸盐(PMS)去除FLO.首先,考察了PMS用量、MnO/C用量、溶液pH值等对水中FLO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MS浓度为0.3 mmol·L^(-1)... 为实现养殖废水中的新污染物氟苯尼考(FLO)的高效降解,本研究制备了锰氧化物/碳材料(MnO/C)用于活化过一硫酸盐(PMS)去除FLO.首先,考察了PMS用量、MnO/C用量、溶液pH值等对水中FLO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MS浓度为0.3 mmol·L^(-1)、MnO/C用量为0.2 g·L^(-1)、FLO浓度为10 mg·L^(-1),pH值为7时,15 min内降解了8.5 mg·g^(-1)(kvalue=23.83 min^(−1)·mol·L^(-1))的FLO.并通过自由基淬灭实验及电子顺磁共振测试(EPR)分析表明,MnO/C-PMS体系中主要以单线态氧(^(1)O_(2))的非自由基路径催化降解FLO,液质分析结果可知,MnO/C-PMS对FLO的降解机理主要包括脱卤和氧化.且该体系对磺胺类的磺胺甲氧嘧啶(SDM)、大环内酯类的红霉素(ERY)和喹诺酮类的氧氟沙星(OFL)等典型新污染物均具有良好的降解效果(均>83%).因此,MnO/C在活化PMS上表现出对新污染物良好的降解能力,具有潜在应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苯尼考 氧化物/碳复合材料 过一硫酸盐 非自由基路径 高级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状复合氢氧化物的结构调控及其吸附重金属离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程志杰 马建中 +2 位作者 杨娜 张文博 范倩倩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09-519,596,共12页
层状复合氢氧化物(LDHs)是具有特殊层状结构的阴离子黏土,具有化学组成可调、比表面积大及结构记忆效应独特等性质,在废水处理方面备受关注。调控LDHs自身结构,是进一步扩大其应用范围、提高其吸附性能的有效途径。该文介绍了LDHs特殊... 层状复合氢氧化物(LDHs)是具有特殊层状结构的阴离子黏土,具有化学组成可调、比表面积大及结构记忆效应独特等性质,在废水处理方面备受关注。调控LDHs自身结构,是进一步扩大其应用范围、提高其吸附性能的有效途径。该文介绍了LDHs特殊的层状结构和其自身性质;总结了LDHs最常用的制备方法,即共沉淀法、离子交换法、尿素水解法、煅烧复原法和溶胶-凝胶法等,分别介绍了各种制备方法的原理和特点;综述了LDHs的结构调控对其吸附重金属离子性能的影响,并总结了LDHs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机理;最后,指出了目前LDHs在处理含有重金属离子废水研究中面临的挑战,并对该材料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复合氧化物 结构调控 吸附 重金属离子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铈基复合金属氧化物强化糠醛影响下乙酸酮基化反应的研究
17
作者 胡志超 蔡勤杰 +1 位作者 朱玲君 王树荣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834-1847,共14页
酮基化反应可以将生物油中的有机羧酸转化为易增链的酮类,是生物油高值化利用的重要环节之一。然而,生物油中的呋喃类物质对酮基化反应具有不利影响。针对这一问题,本研究以乙酸和糠醛作为模化物,考察了CeO_(2)-MO_(x)(M=Mg、Zr、Mn、Fe... 酮基化反应可以将生物油中的有机羧酸转化为易增链的酮类,是生物油高值化利用的重要环节之一。然而,生物油中的呋喃类物质对酮基化反应具有不利影响。针对这一问题,本研究以乙酸和糠醛作为模化物,考察了CeO_(2)-MO_(x)(M=Mg、Zr、Mn、Fe)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在酸-呋喃混合反应物酮基化反应中的催化活性。在CeO_(2)催化剂上,糠醛的加入使乙酸的转化率从94.68%降至79.33%,主要原因是呋喃类物质与乙酸在活性位上的竞争吸附效应,此外部分乙酸与糠醛还发生了协同转化。在铈基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中,CeO_(2)-MnO_(2)对乙酸的转化和羰基化合物的生成均表现出最佳的催化活性,在反应温度为350℃,12 h连续反应中乙酸转化率为90.79%,羰基化合物碳收率可达61.95%。其原因是CeO_(2)-MnO_(2)具有最高的比表面积和表面氧空位活性位浓度,能有效削弱糠醛由于竞争吸附对乙酸酮基化反应的不利影响,提高了催化剂抵抗失活的能力,同时较平衡的表面酸碱性位点分布有利于酮基化反应的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酮基化 乙酸 糠醛 铈基复合金属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筑Ni/ZnCO_(2)O_(4)@ZnO复合金属氧化物脱硫剂及其反应吸附脱硫-再生性能研究
18
作者 代璞 郭梦雅 +4 位作者 葛晖 樊彩梅 李学宽 李瑞 唐明兴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706-1714,共9页
采用共沉淀法在ZnO中引入金属Co并使其形成复合金属氧化物,通过共沉淀-浸渍法构筑了不同Co含量的复合金属氧化物脱硫剂,考察其脱硫活性和再生性能。采用XRD、TEM、N_2低温吸附-脱附、XPS和H_(2)-TPR等对脱硫剂的结构和性质进行系统表征... 采用共沉淀法在ZnO中引入金属Co并使其形成复合金属氧化物,通过共沉淀-浸渍法构筑了不同Co含量的复合金属氧化物脱硫剂,考察其脱硫活性和再生性能。采用XRD、TEM、N_2低温吸附-脱附、XPS和H_(2)-TPR等对脱硫剂的结构和性质进行系统表征,证实得到了Ni/ZnCO_(2)O_(4)@ZnO结构的复合金属氧化物脱硫剂。复合金属氧化物脱硫剂中ZnCO_(2)O_(4)的形成有利于脱硫剂的颗粒尺寸减小、分散度提升、比表面积增大。反应后XRD显示,ZnCO_(2)O_(4)也可作为H_2S的吸附剂,从而提高了脱硫剂的硫吸附容量。所有的复合金属氧化物脱硫剂的脱硫性能显著优于Ni/ZnO,其中,Zn:Co物质的量比为1:1的脱硫剂NZCo-3具有最优的脱硫性能,该脱硫剂在反应温度300℃,氢压3 MPa,质量空速2.2 h^(-1),氢油体积比300的条件下脱硫率为100%,且经过六次循环后仍能够保持优异的脱硫性能。该研究结果为合理设计Ni/ZnO脱硫剂以提高其脱硫性能和再生性能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吸附脱硫 ZnCO_(2)O_(4)复合金属氧化物 Ni/ZnO 脱硫剂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铝锌复合金属氧化物导热系数和储热特性研究
19
作者 吕洪坤 邓佳莉 +3 位作者 丁历威 侯成龙 肖刚 祝培旺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47-654,共8页
铜铝复合金属氧化物储热材料导热系数低,该文通过复合导热相氧化锌提高导热系数,对其导热提升机理和改善后的储热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铜铝锌复合金属氧化物Cu_(9)Al_(1)Zn_(3)固体介质连续性提高/孔隙率降低/导热系数提高71%;同时... 铜铝复合金属氧化物储热材料导热系数低,该文通过复合导热相氧化锌提高导热系数,对其导热提升机理和改善后的储热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铜铝锌复合金属氧化物Cu_(9)Al_(1)Zn_(3)固体介质连续性提高/孔隙率降低/导热系数提高71%;同时其氧化还原基本可逆,还原/氧化反应时间从Cu_(9)Al_(1)的1.45 min/4.48 min降到1.16 min/2.82 min,循环稳定性高,在200次循环内能够保持98.3%的还原特性和94.2%的氧化特性;成型模块储热试验中Cu_(9)Al_(1)Zn_(3)模块还原/氧化反应时间从Cu_(9)Al_(1)的30.4 min/24.5 min降到20.5 min/22.9 min,反应速率加快,反应时间缩短,能够更快完成储放热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热化学 热能储存 热分析 金属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施钾红壤中铁铝氧化物调控有机无机复合体钾素分布
20
作者 颜俊 韩天富 +6 位作者 柳开楼 申哲 李继文 艾栋 张楚 李冬初 张会民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845-1857,共13页
【目的】探究长期施用钾肥如何调控有机无机复合体中速效钾的分布及作用机制,为红壤钾库健康培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旱地红壤长期定位试验始于1986年,2022年玉米收获后采集不施肥(CK)、化学氮磷肥配施(NP)、化学氮磷钾肥配施(NPK)3... 【目的】探究长期施用钾肥如何调控有机无机复合体中速效钾的分布及作用机制,为红壤钾库健康培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旱地红壤长期定位试验始于1986年,2022年玉米收获后采集不施肥(CK)、化学氮磷肥配施(NP)、化学氮磷钾肥配施(NPK)3个处理的土样,通过干筛法获得各处理大团聚体(>2 mm)、小团聚体(0.25~2 mm)和微团聚体(<0.25 mm)土样,结合虹吸法进一步分离得到各级团聚体下的有机无机复合体(<2、2~10、10~50和>50μm)样品,分析各粒级有机无机复合体颗粒组成、速效钾和铁铝氧化物含量与分布,探究铁铝氧化物与速效钾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1)与CK和NP处理相比,NPK处理大团聚体中<2μm粒级复合体含量占比分别提高20.5%和149.0%,10~50μm粒级复合体含量占比分别提高18.6%和降低31.0%。2)在0~50μm粒级复合体范围内,大、小和微团聚体中10~50μm粒级复合体速效钾含量均为最低水平。土壤速效钾主要存在于<2μm粒级复合体中,占比为54.6%~85.9%。与CK和NP处理相比,NPK处理大团聚体中<2μm粒级复合体速效钾含量占比分别提高44.6%和23.0%。3)与NP处理相比,NPK处理大团聚体<2μm粒级复合体游离铁、铝氧化物含量分别提高30.0%、467.0%,无定形态铁、铝氧化物含量分别降低79.7%、59.3%。与NP处理相比,NPK处理大团聚体<2μm粒级复合体有机络合态铝氧化物含量提高9.8%;10~50μm粒级复合体有机络合态铝氧化物含量降低33.2%。4)在<2μm粒级复合体中,游离态铁铝氧化物、无定形态铝氧化物和有机络合态铝氧化物与速效钾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无定形态和有机络合态铝氧化物对速效钾含量分布解释度较高,分别为11.2%和11.0%。【结论】长期施用钾肥显著提高红壤旱地土壤大团聚体<2μm粒级复合体速效钾含量占比和游离态铁铝氧化物含量,降低无定形态铝氧化物含量。且无定形态、有机络合态铝氧化物对<2μm粒级复合体速效钾具有正向调控作用,有助于增加土壤钾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施肥 速效钾 铁铝氧化物 有机无机复合 红壤旱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