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e^(3+)-Tb^(3+)共掺杂黄磷炉渣微晶玻璃的发光与能量传递 被引量:3
1
作者 吴玮强 李文斌 +3 位作者 黄小凤 龙雨欣 邓凯沣 王宇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03-1110,共8页
以黄磷炉渣为原料,采用高温熔融法制备Ce^(3+)-Tb^(3+)共掺杂黄磷炉渣发光微晶玻璃,通过差热分析(DTA)、X射线衍射(XRD)、稳态/瞬态荧光(FLS)、CIE色度等探究不同的Tb^(3+)掺杂量对微晶玻璃析出晶相、发光性能和样品色度的影响。结果表... 以黄磷炉渣为原料,采用高温熔融法制备Ce^(3+)-Tb^(3+)共掺杂黄磷炉渣发光微晶玻璃,通过差热分析(DTA)、X射线衍射(XRD)、稳态/瞬态荧光(FLS)、CIE色度等探究不同的Tb^(3+)掺杂量对微晶玻璃析出晶相、发光性能和样品色度的影响。结果表明,Ce^(3+)和Tb^(3+)的引入,微晶玻璃主晶相为硅灰石,在310 nm波长激发下,随着Tb^(3+)掺杂量增加,位于380 nm处Ce^(3+)的特征发射峰减小,543 nm处Tb^(3+)的特征发射峰增强,证实Ce^(3+)和Tb^(3+)之间存在能量传递,能量传递效率达到24.55%。此外,通过调整Tb^(3+)掺杂量,微晶玻璃发光颜色可由蓝光调至绿光,从而实现发光颜色的可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磷炉渣 发光 Ce^(3+) Tb^(3+) 能量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离子La^(3+)、Ce^(3+)、Tb^(3+)、Y^(3+)对肌醇磷脂信号系统中蛋白激酶C的作用
2
作者 李霞 刘会雪 +1 位作者 杨晓达 刘湘陶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45-447,共3页
关键词 稀土离子 LA^3+ CE^3+ TB^3+ Y^3+ 肌醇磷脂信号系统 蛋白激酶C PLC 酶联免疫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d^(3+)/Ce^(3+)对Tb^(3+)掺杂氟氧化物玻璃发光敏化作用的影响
3
作者 刘瑞旺 王宏杰 +3 位作者 符博 贾亚男 周建欣 魏晋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35-1340,共6页
本文采用高温熔融法制备了Gd/Tb、Gd/Ce、Gd/Ce/Tb掺杂的SiO_(2)-B_(2)O_(3)-BaF_(2)组分氟氧化物玻璃,通过测试X射线衍射光谱确定了其物相,通过测试其不同波段激发下的荧光光谱研究了不同Gd_(2)O_(3)掺量下Tb^(3+)的发光性能,并确定了G... 本文采用高温熔融法制备了Gd/Tb、Gd/Ce、Gd/Ce/Tb掺杂的SiO_(2)-B_(2)O_(3)-BaF_(2)组分氟氧化物玻璃,通过测试X射线衍射光谱确定了其物相,通过测试其不同波段激发下的荧光光谱研究了不同Gd_(2)O_(3)掺量下Tb^(3+)的发光性能,并确定了Gd_(2)O_(3)更精确的最佳掺量范围。此外,文中通过改变气氛制备了Gd/Ce/Tb共掺杂氟氧化物玻璃,对比研究了Gd^(3+)和Ce^(3+)对Tb^(3+)的敏化作用。结果表明,本文所制备的氟氧化物玻璃都呈稳定的玻璃态;Gd^(3+)和Ce^(3+)对Tb^(3+)的发光都具有敏化作用,且Gd_(2)O_(3)掺量为7%(摩尔分数,下同)时敏化效果相较于其他掺量最为显著,超出7%则造成猝灭;Ce_(2)O_(3)掺入玻璃后以Ce^(3+)和Ce^(4+)两种价态共存,在还原气氛下掺入相较于空气气氛下掺入更容易保持Ce^(3+)状态,而且Ce^(3+)对Tb^(3+)的发光具有敏化作用,Ce^(4+)会抑制Tb^(3+)的发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b^(3+)发光特性 Gd/Ce/Tb共掺 Ce^(3+)/Ce^(4+)价态 氟氧化物玻璃 能量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合成Y_3Al_5O_(12):Ce^(3+),Tb^(3+)稀土荧光粉的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蒋洪川 杨仕清 +2 位作者 张文旭 彭斌 王豪才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720-722,共3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低温下合成了 Y3Al5O12:0.08Ce3+; 0.12Tb3+稀土荧光粉.通过 X射线衍射(XRD)分析及激发、发射光谱测试结果表明:合成的粉末为YAG晶体结构,粉体 的最大激发峰为273nm,最...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低温下合成了 Y3Al5O12:0.08Ce3+; 0.12Tb3+稀土荧光粉.通过 X射线衍射(XRD)分析及激发、发射光谱测试结果表明:合成的粉末为YAG晶体结构,粉体 的最大激发峰为273nm,最大发射峰为545nm,色坐标为:x=0.331;y=0.558,在273nm的紫 外光激发下发出明亮的绿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3Al5O12:Ce^3+ TB^3+ 稀土荧光粉 溶胶-凝胶法 发射光谱 激发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r,Ba)Al_(12)O_(19)∶RE^(3+)(RE=Ce,Tb)的VUV发光及Ce^(3+)→Tb^(3+)的能量传递 被引量:6
5
作者 张忠义 张韫宏 +5 位作者 李晓丽 沈雷军 韩莉 周永勃 徐建华 黄艳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737-1740,共4页
采用高温固相反应合成磁铅矿型(Sr,Ba)Al12O19∶RE3+(RE=Ce,Tb)发光材料,X射线衍射结果证明生成单一磁铅矿型结构。Ce3+产生302nm的发射峰和340nm左右的不太明显的肩,分别对应于5d→2F5/2和5d→2F7/2跃迁;激发光谱显示两个宽带峰,158nm... 采用高温固相反应合成磁铅矿型(Sr,Ba)Al12O19∶RE3+(RE=Ce,Tb)发光材料,X射线衍射结果证明生成单一磁铅矿型结构。Ce3+产生302nm的发射峰和340nm左右的不太明显的肩,分别对应于5d→2F5/2和5d→2F7/2跃迁;激发光谱显示两个宽带峰,158nm峰对应于基质吸收,260 nm峰是由4f-5d跃迁引起的。Tb3+的发射光谱显示特征的5D3→7Fj(j=2,3,4,5)和5D4→7Fj(j=4,5,6)跃迁;在激发光谱中,160nm左右的峰是由基质吸收和Tb3+-O2-电荷迁移带交迭产生的,193nm峰是Tb3+的4f-5d自旋允许跃迁引起的,233nm弱的峰是自旋禁戒4f-5d跃迁产生的。Ce3+的发射和Tb3+的f-f跃迁吸收(~320 nm)完全交迭,并且Tb3+的发光强度随Ce3+的浓度增加而增强,从激发光谱看出,Tb3+发光部分来自于Ce3+的吸收,具有Ce3+→Tb3+能量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铅矿型铝酸盐 Ce^3+和Tb^3+ VUV 能量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PO_4∶Ce^(3+)/Tb^(3+)纳米线的合成和发光特性 被引量:7
6
作者 于立新 宋宏伟 +3 位作者 刘钟馨 杨林梅 吕少哲 郑著宏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69-374,共6页
通过水热法合成出Ce3+和Tb3+共激活的LaPO4纳米线,并同相应的微米棒进行了比较。研究了其荧光光谱和动力学过程。结果表明纳米线和微米棒的晶体结构均为单斜相。在单掺杂Ce3+和Tb3+的材料中,微米棒的发光强度与纳米线相比稍有提高,但在... 通过水热法合成出Ce3+和Tb3+共激活的LaPO4纳米线,并同相应的微米棒进行了比较。研究了其荧光光谱和动力学过程。结果表明纳米线和微米棒的晶体结构均为单斜相。在单掺杂Ce3+和Tb3+的材料中,微米棒的发光强度与纳米线相比稍有提高,但在共掺杂的纳米线样品中对应Ce3+的激发,Tb3+的5D4→7F5绿光发射比微米棒提高了3~5倍。通过动力学研究,纳米线中Ce3+和Tb3+的电子跃迁速率与微米棒对比没有显著的提高,且Ce3+→Tb3+的能量传递速率降低了3倍。Tb3+的5D3能级衰减包括两个过程:快过程和慢过程。纳米线以慢过程为主,而微米棒以快过程为主。我们认为慢过程对应5D3→5D4的弛豫,快过程对应5D3向其他缺陷能级的跃迁。因此共掺杂纳米线中强度的提高被归因于在纳米线中更多的边界阻碍而引起在高于5D4的激发态能级上损失的能量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PO4:Ce^3+/Tb^3+ 纳米线 能量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黄绿色发光材料Sr_2MgSi_3O_9:Ce^(3+),Tb^(3+)的合成及光谱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翟永清 冯仕华 +1 位作者 李艳威 安然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068-1070,1073,共4页
采用凝胶-燃烧法在活性炭弱还原气氛下成功合成了新型荧光粉Sr2MgSi3O9:Tb3+、Sr2MgSi3O9:Ce3+,Tb3+,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荧光分光光度计等对合成产物进行了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所合成的发光材料与Sr2MgSi2O7具... 采用凝胶-燃烧法在活性炭弱还原气氛下成功合成了新型荧光粉Sr2MgSi3O9:Tb3+、Sr2MgSi3O9:Ce3+,Tb3+,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荧光分光光度计等对合成产物进行了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所合成的发光材料与Sr2MgSi2O7具有相似的晶体结构,同属四方晶系。样品一次颗粒近似球形,粒径在100nm左右。Sr2MgSi3O9:Tb3+的激发光谱为一位于249nm的宽带,发射光谱主要由473、491、547、585nm等一系列发射峰组成,其中473nm(5D3→7F3)为主发射峰,547nm(5D4→7F5)为次发射峰;样品Sr1.955MgSi3O9:Tb30.+04,Ce03.+005的激发光谱由峰值分别位于249和335nm的双激发带组成,其中后者为主激发带。在335nm激发下,其发射光谱由两部分组成,其中400nm附近的带状发射对应于Ce3+的发射,而491、547、588nm处的发射峰归属为Tb3+的5D4→7FJ(J=6,5,4)跃迁发射,最强峰位于547nm,对应Tb3+的5D4→7F5跃迁。此外,探讨了Ce3+掺杂量对样品发光亮度的影响,发现Ce3+可以把能量传递给Tb3+,对Tb3+起到敏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 Sr2MgSi3O9:Tb^3+ CE^3+ 凝胶-燃烧法 激发和发射 能量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d_2O_3∶(Ce^(3+),Eu^(3+))微晶中稀土离子间的级联能量传递 被引量:4
8
作者 魏亚光 施朝淑 +3 位作者 王正 陶冶 王渭 戚泽明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43-247,共5页
本文报道了纳米Gd2 O3∶(Ce3+ ,Eu3 + )的紫外与真空紫外 (UV VUV)激发谱及其选择激发下的荧光光谱。这些光谱实验表明 ,除了Gd2 O3 基质与Ce3+ ,Eu3 + 离子之间的能量传递外 ,还存在着Gd3+ 与Ce3 + 、Eu3 +间的能量传递 ,即存在Gd3+ →... 本文报道了纳米Gd2 O3∶(Ce3+ ,Eu3 + )的紫外与真空紫外 (UV VUV)激发谱及其选择激发下的荧光光谱。这些光谱实验表明 ,除了Gd2 O3 基质与Ce3+ ,Eu3 + 离子之间的能量传递外 ,还存在着Gd3+ 与Ce3 + 、Eu3 +间的能量传递 ,即存在Gd3+ →Ce3+ →Eu3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d2O3:(Ce^3+ Eu^3+) UV-VUV 激发谱 稀土发光 级联能量传递 微晶 稀土离子 发光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质Mn^(4+)发光中心相关的Mg_(7)Ga_(2)GeO_(12)∶Tb^(3+)多色荧光粉发光性能 被引量:2
9
作者 张浩祺 丁庆阳 +3 位作者 陈发艺 缪煜清 禹德朝 张大伟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14-1122,共9页
高性能稀土掺杂多色荧光材料的研发是发展先进荧光防伪技术的必要基础。本文通过高温固相法制备了一系列Tb^(3+)掺杂Mg_(7)Ga_(2)GeO_(12)荧光粉,并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和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EDS)对荧光粉的物相、颗粒... 高性能稀土掺杂多色荧光材料的研发是发展先进荧光防伪技术的必要基础。本文通过高温固相法制备了一系列Tb^(3+)掺杂Mg_(7)Ga_(2)GeO_(12)荧光粉,并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和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EDS)对荧光粉的物相、颗粒尺寸与微观形貌、元素分布进行了系统表征,证实制得了结晶度良好的无规则微米级纯相荧光粉。在紫外377 nm激发下,Mg_(7)Ga_(2)GeO_(12)∶Tb^(3+)样品产生高效的Tb^(3+)蓝绿光特征发射,并具有20%Tb^(3+)最佳掺杂浓度,但同时还可发射峰值位于660 nm红光,其并不对应于Tb^(3+)离子的任何辐射跃迁。经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和稳态/瞬态光谱分析,以及结合文献调研,证实红光~660 nm源于Mn^(4+)^(2)Eg→^(4)A_(2g)电子跃迁发射,Mn杂质元素来自于原材料。综合Tb^(3+)离子和Mn^(4+)杂质离子荧光性能,Mg_(7)Ga_(2)GeO_(12)∶Tb^(3+)样品具有200~420 nm范围内激发波长依赖的发光可调谐特性,可实现青、绿、黄、白、红等可视化多色显示效果,有望应用于多色荧光防伪与调控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粉 可调谐激发 多色发光 荧光防伪 Tb^(3+)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b^(3+)离子4f^75d组态能级的电子云扩大效应 被引量:1
10
作者 师进生 曲郸 张思远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303-1306,共4页
研究了电子云扩大效应对Tb3+离子5d能级的影响.利用光谱理论,将电子云扩大效应比率β同Tb3+离子4f75d组态的自旋允许和禁阻跃迁能级的能级差联系起来,通过复杂晶体化学键理论确定了化学键的共价性、相应键体积极化率以及配体离子的有效... 研究了电子云扩大效应对Tb3+离子5d能级的影响.利用光谱理论,将电子云扩大效应比率β同Tb3+离子4f75d组态的自旋允许和禁阻跃迁能级的能级差联系起来,通过复杂晶体化学键理论确定了化学键的共价性、相应键体积极化率以及配体离子的有效电荷与β的线性关系,同时得到了对β有影响并与Tb3+离子自身相关的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b^3+离子 电子云扩大效应 化学键 共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3+),Pb^(2+)和Sn^(2+)离子在β′-Al_2O_3型六角铝酸盐1.30BaO·6Al_2O_3中的发光性质
11
作者 黄京根 余兴海 +2 位作者 胡建国 王惠琴 徐燕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8-13,共6页
本文研究稀土离子Ce^(3+)和S^2型离子(Pb^(2+)和Sn^(2+))在β′-Al_2O_3型富钡相六角铝酸盐1.30BaO·6Al_2O_3中的发光性质。发射光谱和激发光谱表明,在富钡相中激活离子占据两个不等当的晶体学格位。Ce^(3+)激活的样品,发射光谱由... 本文研究稀土离子Ce^(3+)和S^2型离子(Pb^(2+)和Sn^(2+))在β′-Al_2O_3型富钡相六角铝酸盐1.30BaO·6Al_2O_3中的发光性质。发射光谱和激发光谱表明,在富钡相中激活离子占据两个不等当的晶体学格位。Ce^(3+)激活的样品,发射光谱由四个带组成,其相对强度不依赖于激活离子的浓度,不同Ce^(3+)发光中心间没有能量传递。对于Pb^(2+)和Sn^(2+),在紫外激发下,荧光光谱包含三个带,Pb^(2+)的带峰值为390nm,425nm和485nm;Sn^(2+)为388nm,418nm和457nm。425nm和418nm发射分别归于占据晶体学BR格位的Pb^(2+)和Sn^(2+);390nm和388nm发射归于反BR格位上的Pb^(2+)和Sn^(2+);而485nm和457nm的带分别是Pb^(2+)和Sn^(2+)的离子对的发射。离子对是由占据(Ba)_nO镜面层上的BR和反BR格位的Pb^(2+)(或Sn^(2+))所形成。Pb^(2+)和Sn^(2+)离子的发光按照S^x型离子能级作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 六角铝酸盐 发光性质 CE^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金属离子,Gd^(3+),Ce^(3+)共掺杂的Lu_(3)Al_(5)O_(12)陶瓷粉体的光学性能
12
作者 柏云凤 王林香 +1 位作者 李晴 阿热帕提·夏克尔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63-171,共9页
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Gd_(x)M_(y)Lu_(0.99-x-y))_(3)Al_(5)O_(12):1%Ce^(3+)(x=0,0.01,0.25,0.5,0.75,y=0,0.005,0.01,0.02,0.05,0.1,M=Li^(+),Na^(+),K^(+),Cs^(+))系列陶瓷粉体。X射线衍射仪对合成粉末微结构进行表征,FLS920光谱仪测... 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Gd_(x)M_(y)Lu_(0.99-x-y))_(3)Al_(5)O_(12):1%Ce^(3+)(x=0,0.01,0.25,0.5,0.75,y=0,0.005,0.01,0.02,0.05,0.1,M=Li^(+),Na^(+),K^(+),Cs^(+))系列陶瓷粉体。X射线衍射仪对合成粉末微结构进行表征,FLS920光谱仪测量样品的激发光谱、发射光谱和荧光寿命,CIE色度系统分析合成材料的色坐标。X射线衍射仪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碱金属离子、Gd^(3+)、Ce^(3+)共掺杂Lu_(3)Al_(5)O_(12)样品仍为立方晶相,但随着碱金属离子、Gd^(3+)、Ce^(3+)掺杂浓度的增加,合成样品衍射峰稍有向小角度偏移。在350 nm激发下,与Lu_(2.97)Al_5O_(12):1%Ce^(3+)样品相比,共掺杂Gd^(3+)后的样品在511 nm附近发射强度降低且出现明显红移,随着Gd^(3+)浓度增加,Ce^(3+)能级寿命逐渐减小,范围为35~60 ns。与掺杂1%Ce^(3+),1%Gd^(3+)样品比较,分别共掺杂2%的Li^(+)、Na^(+)、K^(+)和1%的Cs^(+)后样品发光强度提高了5.1倍,2.93倍,1.79倍,1.28倍,同时样品中Ce^(3+)寿命继续减小。分别在λ=254.0 nm和λ=365.0 nm紫外灯照射下,随着Gd^(3+)掺杂浓度的增加,观察到合成样品从深黄绿色变化为暗红色,色坐标显示样品发光由黄绿光区逐渐移动到红光区域,且共掺杂碱金属离子后,粉体的发光更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闪烁体 碱金属离子 Gd^(3+) Ce^(3+)共掺杂Lu_(3)Al_(5)O_(12) 光谱红移 紫外灯照射 发光性质 能级寿命 色度坐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合成白色Sr2Al2SiO7:Ce^3+,Tb^3+磷光体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潘文 宁桂玲 +1 位作者 林源 杨雪峰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A01期118-120,共3页
研究溶胶-凝胶法合成Sr2Al2SiO7:Ce^3+,Tb^3+白色长余辉发光材料。用X射线粉末衍射鉴定Sr2Al2SiO7晶型结构的形成。通过扫描电镜照片可以观察到合成粉体的微观结构,是由0.5-11μm烧结良好的规则颗粒组成。荧光分光光度测定了光谱... 研究溶胶-凝胶法合成Sr2Al2SiO7:Ce^3+,Tb^3+白色长余辉发光材料。用X射线粉末衍射鉴定Sr2Al2SiO7晶型结构的形成。通过扫描电镜照片可以观察到合成粉体的微观结构,是由0.5-11μm烧结良好的规则颗粒组成。荧光分光光度测定了光谱特性。Ce^3+,Tb^3+共激活的Sr2Al2SiO7白色长余辉材料有4个发射光谱,其中包括:在414nm Ce^3+的特征光谱和在482,543和588nm Tb^3+的特征光谱。通过改变激活离子的组成可以观察到Tb^3+和Ce^3+之间的能量转移。溶胶-凝胶法合成的磷光体形成晶相更加完全,颗粒直径小、粉体松散,具有更强的发光起始强度和更优异的余辉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发光性能 磷光体 Sr2A12SiO7:Ce^3+ TB^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光颜色可调的白磷钙矿结构Ca_(8)MgBi(PO_(4))7∶Ce^(3+),Tb^(3+)荧光粉的制备、发光性能及能量传递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全亮 徐梦姣 +3 位作者 冯霞 阿曼尼萨汗·肉孜托胡提 库丽森·木拉提 阿斯哈提·居马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15-421,共7页
采用具有白磷钙矿结构的磷酸盐作为目标产物,通过高温固相法制备了发光颜色可调的Ca_(8)MgBi(PO_(4))7∶Ce^(3+),Tb^(3+)荧光粉。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荧光光谱等表征手段对其物相组成、微观形貌及发光性能进... 采用具有白磷钙矿结构的磷酸盐作为目标产物,通过高温固相法制备了发光颜色可调的Ca_(8)MgBi(PO_(4))7∶Ce^(3+),Tb^(3+)荧光粉。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荧光光谱等表征手段对其物相组成、微观形貌及发光性能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掺杂少量的Ce^(3+)、Tb^(3+)并没有改变Ca_(8)MgBi(PO_(4))7基质的晶体结构。荧光光谱和荧光寿命曲线确定了Ce^(3+)-Tb^(3+)之间存在能量传递,其能量传递机制为四极-四极相互作用,能量传递效率可达81%。固定Ce^(3+)浓度而逐渐增加Tb^(3+)的掺杂量时,系列Ca_(8)MgBi(PO_(4))7∶0.08Ce^(3+),yTb^(3+)荧光粉的发光颜色可由蓝光调至绿光,从而实现发光颜色的可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磷钙矿 颜色可调 发光材料 Ce^(3+) Tb^(3+) 能量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AlO_3中Ce^(3+),Tb^(3+),Dy^(3+)的发光及Ce-Tb,Ce-Dy的敏化发光(Ln=La,Gd,Y)
15
作者 王瑞萍 李有谟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35-43,共9页
本文采用BaF_2作为助熔剂和抑制剂经固相反应合成了一系列以LnAlO_3(Ln=La,Gd,Y)为基质的磷光体,系统地研究了LnAlO_3中Ce^(3+),Tb^(3+),Dy^(3+)的发光及Ce-Tb,Ce-Dy的敏化发光,发现随Ln的不同,LnAlO_3作为基质对激活剂的发光性质的影... 本文采用BaF_2作为助熔剂和抑制剂经固相反应合成了一系列以LnAlO_3(Ln=La,Gd,Y)为基质的磷光体,系统地研究了LnAlO_3中Ce^(3+),Tb^(3+),Dy^(3+)的发光及Ce-Tb,Ce-Dy的敏化发光,发现随Ln的不同,LnAlO_3作为基质对激活剂的发光性质的影响也不同,本文得到一些规律性结果,并作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AlO3 CE^3+ TB^3+ DY^3+ 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Sr_3Ca_2(PO_4)_3Cl基质中Tb^(3+)和Dy^(3+)的发光及Ce^(3+)对它们的敏化作用
16
作者 李铭华 黄竹坡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200-206,共7页
本文用高温固相扩散法合成了试样。研究了在Sr_3Ca_2(PO_4)_3Cl基质中,Tb^(3+)和Dy^(3+)离子的发光性质;Ce^(3+)对Tb^(3+)和Dy^(3+)离子发光的敏化作用;计算了Ce^(3+)→Tb^(3+)和Ce^(3+)→Dy^(3+)的能量传递效率;初步探讨了Ce^(3+)→Tb^... 本文用高温固相扩散法合成了试样。研究了在Sr_3Ca_2(PO_4)_3Cl基质中,Tb^(3+)和Dy^(3+)离子的发光性质;Ce^(3+)对Tb^(3+)和Dy^(3+)离子发光的敏化作用;计算了Ce^(3+)→Tb^(3+)和Ce^(3+)→Dy^(3+)的能量传递效率;初步探讨了Ce^(3+)→Tb^(2+)和Ce^(3+)→Dy^(3+)之间的能量传递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离子 卤磷酸盐 发光 敏化 Ce^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3+)对Er^(3+)的上转换荧光淬灭 被引量:7
17
作者 肖思国 阳效良 +1 位作者 刘政威 颜晓红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0-41,共2页
提要:本文研究了Ce3+离子对Er3+离子的上转换荧光淬灭规律,随着Ce3+离子浓度增加,Er3+离子各波段的上转换荧光强度迅速下降,并且发现红色荧光带的淬灭要快于绿色荧光带。具体分析了Er3+离子的上转换荧光的产生机制,通过分析Ce3+对Er3+... 提要:本文研究了Ce3+离子对Er3+离子的上转换荧光淬灭规律,随着Ce3+离子浓度增加,Er3+离子各波段的上转换荧光强度迅速下降,并且发现红色荧光带的淬灭要快于绿色荧光带。具体分析了Er3+离子的上转换荧光的产生机制,通过分析Ce3+对Er3+离子淬灭机理,进一步讨论了Er3+离子的上转换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转换 荧光淬灭 Er^3+离子 Ce^3+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担载体系NaYF_4:Ce^(3+)/Tb^(3+)@mSiO_2球的制备
18
作者 王梓桐 吴渊 《广东蚕业》 2018年第4期32-32,共1页
采用高温溶剂热法制备了NaYF_4:Ce^(3+)/Tb^(3+)球形纳米粒子,并成功合成了NaYF_4:Ce^(3+)/Tb^(3+)@mSiO_2纳米球。
关键词 高温溶剂热 NaYF_4:Ce^(3+)/Tb^(3+) NaYF_4:Ce^(3+)/Tb^(3+)@mSiO_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钆或镧掺杂YAG:Ce^(3+)粉体的制备及其发光性能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武秀兰 赵丹 +1 位作者 何选盟 任强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8-20,24,共4页
以硝酸铝、氧化钇、氧化钆、氧化镧及硝酸铈为原料,尿素为燃烧剂,硝酸为溶剂,采用低温燃烧法制备了Gd3+或La3+掺杂YAG∶Ce3+粉体。利用XRD、光谱分析等分析方法研究了热处理温度、Gd3+或La3+掺杂量等因素对粉体的晶体结构、激发光谱和... 以硝酸铝、氧化钇、氧化钆、氧化镧及硝酸铈为原料,尿素为燃烧剂,硝酸为溶剂,采用低温燃烧法制备了Gd3+或La3+掺杂YAG∶Ce3+粉体。利用XRD、光谱分析等分析方法研究了热处理温度、Gd3+或La3+掺杂量等因素对粉体的晶体结构、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的影响。结果表明:随Gd3+或La3+掺杂量的增加,粉体的发射光谱峰值红移幅度增大,发射强度略有降低,掺杂Gd3+粉体的发射光谱峰值最大红移18nm;掺杂La3+粉体的发射光谱峰值最大红移14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燃烧法 稀土离子掺杂 YAG:Ce^3+粉体 发射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u^(2+)在磷酸镧中的发光及Ce^(3+)→Eu^(2+)的能量传递 被引量:14
20
作者 朱汇 熊光楠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34-238,共5页
采用高温固相反应合成了LaPO4∶Eu2+和LaPO4∶Ce3+,Eu2+样品,报道了Eu2+在LaPO4中的发光性质和Ce3+→Eu2+的能量传递现象。文中探讨了Ce3+→Eu2+的能量传递机理,根据Dexter电多极相互作用的理论证明其为偶极子 偶极子相互作用的共振能... 采用高温固相反应合成了LaPO4∶Eu2+和LaPO4∶Ce3+,Eu2+样品,报道了Eu2+在LaPO4中的发光性质和Ce3+→Eu2+的能量传递现象。文中探讨了Ce3+→Eu2+的能量传递机理,根据Dexter电多极相互作用的理论证明其为偶极子 偶极子相互作用的共振能量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U^2+ 离子 磷酸镧 发光 CE^3+ 能量传递 离子 偶极子-偶极子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