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e^(3+)对Er^(3+)的上转换荧光淬灭 被引量:7
1
作者 肖思国 阳效良 +1 位作者 刘政威 颜晓红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0-41,共2页
提要:本文研究了Ce3+离子对Er3+离子的上转换荧光淬灭规律,随着Ce3+离子浓度增加,Er3+离子各波段的上转换荧光强度迅速下降,并且发现红色荧光带的淬灭要快于绿色荧光带。具体分析了Er3+离子的上转换荧光的产生机制,通过分析Ce3+对Er3+... 提要:本文研究了Ce3+离子对Er3+离子的上转换荧光淬灭规律,随着Ce3+离子浓度增加,Er3+离子各波段的上转换荧光强度迅速下降,并且发现红色荧光带的淬灭要快于绿色荧光带。具体分析了Er3+离子的上转换荧光的产生机制,通过分析Ce3+对Er3+离子淬灭机理,进一步讨论了Er3+离子的上转换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转换 荧光淬灭 Er^3+离子 Ce^3+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2+)、Ce^(3+)共掺杂Zn_2SiO_4材料的溶胶-凝胶法制备及光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徐光青 郑治祥 汤文明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27-430,共4页
采用溶胶-凝胶、化学掺杂方法制备了Mn2+、Ce3+离子掺杂Zn2SiO4材料;用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子显微镜、吸收光谱仪以及荧光光谱仪对其结构、形貌和光致发光性能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900℃热处理基本形成Zn2SiO4晶体,一次颗粒尺寸大约为... 采用溶胶-凝胶、化学掺杂方法制备了Mn2+、Ce3+离子掺杂Zn2SiO4材料;用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子显微镜、吸收光谱仪以及荧光光谱仪对其结构、形貌和光致发光性能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900℃热处理基本形成Zn2SiO4晶体,一次颗粒尺寸大约为200 nm左右;在空气中1 100℃和H2气氛中900℃热处理后,样品中存在2个发光峰:Mn2+产生的522 nm强绿光发射,Ce3+离子产生的398 nm弱紫光发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致发光 Ce^3+Mn^2+离子掺杂 溶胶-凝胶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3+)掺杂Y⁃Si⁃O⁃N体系荧光材料晶体及能带/电子结构对其发光特性的影响
3
作者 胡翔宇 邾强强 +4 位作者 翟玥 张宏 黄敏航 孟遥 王乐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061-1069,共9页
当前白光LED主要通过采用蓝光芯片激发黄色发光YAG∶Ce^(3+)来实现,由于光谱中缺少足够的红光成分,光源通常存在显色性能较差的问题。因此,长波荧光材料(>600 nm)的应用对于高品质白光LED照明的实现尤为重要。为了进一步掌握配位结构... 当前白光LED主要通过采用蓝光芯片激发黄色发光YAG∶Ce^(3+)来实现,由于光谱中缺少足够的红光成分,光源通常存在显色性能较差的问题。因此,长波荧光材料(>600 nm)的应用对于高品质白光LED照明的实现尤为重要。为了进一步掌握配位结构对Ce^(3+)能带/电子结构的影响规律,指导Ce^(3+)离子掺杂长波荧光材料的设计研发,本文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利用广义梯度近似(GGA)中密度泛函理论(DFT)深入研究了Y-Si-N-O体系荧光材料Y2Si3N4O3∶Ce^(3+)、Y_(4)Si_(2)N_(2)O_(7)∶Ce^(3+)和Y_(3)Si_(5)N_(9)O∶Ce^(3+)的晶体及能带/电子结构特性,并结合实验测试结果对晶体及能带/电子结构与Ce^(3+)发光特性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针对Ce^(3+)离子掺杂长波荧光材料的设计研发,可以重点对具有高含N量、短Ce—N配位键、低对称性配位结构特性的氧氮化物材料进行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D照明显示 Ce^(3+)离子长波长发光 第一性原理计算 晶体结构 能带/电子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离子Ce,Tb掺杂硼磷酸锶荧光粉的发光性质 被引量:12
4
作者 刘春棠 何大伟 +2 位作者 李少霞 刘端阳 鲁成祝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203-1206,共4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2SrO.0.84P2O5.0.16B2O3:RE3+(RE=Ce,Tb)荧光粉,研究了其中Ce3+,Tb3+的光谱性质,以及Ce3+与Tb3+共掺杂时的能量传递现象。发现Ce3+在232,296nm处有两个激发带,发射光谱中也有两个峰,且两者重叠严重,用高斯分峰拟合...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2SrO.0.84P2O5.0.16B2O3:RE3+(RE=Ce,Tb)荧光粉,研究了其中Ce3+,Tb3+的光谱性质,以及Ce3+与Tb3+共掺杂时的能量传递现象。发现Ce3+在232,296nm处有两个激发带,发射光谱中也有两个峰,且两者重叠严重,用高斯分峰拟合得到曲线峰值分别为325,344nm,这两个发射峰可能来自于两个不同的发光中心的发射。Tb3+的激发光谱中以370nm的激发峰最强,发射光谱中同时观测到来自5D3和5D4的发射,表明在此体系中能级5D3和5D4间的无辐射跃迁过程不显著。Ce3+和Tb3+在此基质中的共掺杂存在Ce3+到Tb3+的有效能量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3+.Tb^3+离子 光谱 能量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离子Ce,Tb掺杂硼磷酸锶荧光粉的发光性质 被引量:8
5
作者 王芳 宋宏伟 董彪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2-106,共5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2SrO.0.25B2O3.0.75P2O5∶RE3+(RE=Ce,Tb)荧光粉。研究了其中Ce3+,Tb3+的光谱性质,Ce3+和Tb3+共掺杂时的能量传递效率,以及Ce3+和Tb3+的动力学过程。发现在共掺杂的样品中,Tb3+的5D4→7F5绿色发射比Tb3+单掺杂样品...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2SrO.0.25B2O3.0.75P2O5∶RE3+(RE=Ce,Tb)荧光粉。研究了其中Ce3+,Tb3+的光谱性质,Ce3+和Tb3+共掺杂时的能量传递效率,以及Ce3+和Tb3+的动力学过程。发现在共掺杂的样品中,Tb3+的5D4→7F5绿色发射比Tb3+单掺杂样品中的绿色发射有显著的提高。当Tb3+的含量从1%增加到8%时,Ce3+→Tb3+的能量传递效率逐渐增加至70%。通过动力学研究,在Ce3+和Tb3+共掺杂的样品中,提高Tb3+的浓度,Ce3+的寿命减小。此外,Ce3+离子寿命的倒数与Tb3+的浓度之间很好地符合线性函数关系,经过拟合Ce3+离子的电子跃迁速率和Ce3+→Tb3+的能量传递速率分别为5.1×10-2和1.34ns-1.mol-1。Tb3+的5D4→7F5跃迁的衰减曲线很好地遵守指数式衰减,并且随着Ce3+的掺杂浓度提高,Tb3+的5D4→7F5寿命增加。结果表明在共掺杂的2SrO.0.25B2O3.0.75P2O5材料中存在Ce3+到Tb3+的有效能量传递,这种材料在541nm处有着较强的绿光发射,所以将在发光以及显示领域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3+ Tb^3+离子 硼磷酸锶 能量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纳米铈和离子铈对小油菜生理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向英 张杰 +2 位作者 孟会生 Jamie R.Lead 洪坚平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9-78,共10页
[目的]纳米铈的广泛生产与应用不可避免地导致了纳米铈进入环境并发生积累。但铈在环境中的不同形态和浓度对植物的影响还不完全清楚。[方法]本研究以小油菜为例,通过盆栽试验,研究分析了施加不同浓度(0、1、10、100、500 mg·kg^(-... [目的]纳米铈的广泛生产与应用不可避免地导致了纳米铈进入环境并发生积累。但铈在环境中的不同形态和浓度对植物的影响还不完全清楚。[方法]本研究以小油菜为例,通过盆栽试验,研究分析了施加不同浓度(0、1、10、100、500 mg·kg^(-1))纳米铈(纳米CeO_(2))和离子铈(Ce(NO_(3))_(3))后,对小油菜的叶片抗性指标(丙二醛和脯氨酸含量以及过氧化氢酶活性)、光合作用相关指标(胞间CO2、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净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和植株品质指标(全氮、全钾、还原糖和维生素C)的影响,并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研究了铈的形态和浓度对小油菜生理特性的交互作用。[结果]铈形态和浓度对小油菜生理指标的影响具有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且两者在低浓度时对小油菜叶片抗氧化性起促进作用,而在高浓度逐渐向抑制作用转变。铈的两种形态的不同施加浓度对净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均表现为抑制作用。纳米CeO_(2)的施加提高了小油菜植株的还原糖和维生素C的含量。RDA分析揭示土壤中的速效磷、速效钾和铈含量是驱动不同铈处理下小油菜综合生理特征产生分异的重要环境因素。[结论]本研究表明,由于交互作用的存在,纳米CeO_(2)和离子Ce^(3+)对小油菜生理性状的影响总体上没有显著区别,铈对小油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过程中,钾元素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CeO_(2) 离子Ce^(3+) 交互作用 小油菜 抗性 光合作用 品质 冗余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