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太阳电池中CdTe多晶薄膜沉积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4
1
作者 郑华靖 张静全 +3 位作者 冯良桓 蔡伟 郑家贵 谢二庆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9-62,共4页
在氩氧混合气氛下近空间升华技术(CSS)制备CdTe多晶薄膜中,薄膜的结构、性质决定于整个沉积过程。深入研究沉积过程中的热交换、物质输运,有助于制备薄而致密的具有进行良好光电性质CdTe薄膜。通过分析近空间沉积的物理机制,测量近空间... 在氩氧混合气氛下近空间升华技术(CSS)制备CdTe多晶薄膜中,薄膜的结构、性质决定于整个沉积过程。深入研究沉积过程中的热交换、物质输运,有助于制备薄而致密的具有进行良好光电性质CdTe薄膜。通过分析近空间沉积的物理机制,测量近空间沉积装置内温度分布,对升温过程、气压与薄膜初期成核的关系进行讨论。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气压下制备的样品,均有立方相CdTe,此外,还有CdS和SnO2:F衍射峰,CdTe晶粒随气压增加有减小趋势;随气压的增加,透过率呈下降趋势,相应的CdTe吸收边向短波方向移动。在此基础上制备出转换效率优良的结构为SnO2:F/CdS/CdTe/Au的串联集成电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te 近空间升华(CSS) 多晶薄膜 太阳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Te多晶薄膜太阳电池的结构改进 被引量:3
2
作者 夏庚培 蔡伟 +6 位作者 郑家贵 冯良桓 蔡亚平 黎兵 李卫 武莉莉 鄢强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67-370,共4页
采用共蒸发法制备了ZnTe:Cu和Cd1-xZnxTe多晶薄膜,研究了薄膜的结构和性能。获得了Cd1-xZnxTe多晶薄膜的光能隙与锌含量的关系,ZnTe:Cu多晶薄膜光能隙随着掺Cu浓度的增加,光能隙减小。分别用ZnTe/ZnTe:Cu和Cd1-xTe/ZnTe:Cu复合层作为背... 采用共蒸发法制备了ZnTe:Cu和Cd1-xZnxTe多晶薄膜,研究了薄膜的结构和性能。获得了Cd1-xZnxTe多晶薄膜的光能隙与锌含量的关系,ZnTe:Cu多晶薄膜光能隙随着掺Cu浓度的增加,光能隙减小。分别用ZnTe/ZnTe:Cu和Cd1-xTe/ZnTe:Cu复合层作为背接触层,既能修饰异质结界面,改善电池的能带结构,又能防止Cu原子向电池内部扩散。获得了面积0.5cm2,转换效率为13.38%的CdTe多晶薄膜太阳电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电池 多晶薄膜cdt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场均匀性对CdTe薄膜及太阳电池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李愿杰 郑家贵 +2 位作者 冯良桓 黎兵 曾广根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9-123,共5页
采用近空间升华法(CSS)制备CdTe多晶薄膜,模拟制备过程中的温场变化,结合I-V、C-V特性及深能级瞬态谱研究温场均匀性对CdS/CdTe太阳电池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场分布和薄膜厚度分布基本一致,温场均匀性对电池组件的开路电压影响不大,... 采用近空间升华法(CSS)制备CdTe多晶薄膜,模拟制备过程中的温场变化,结合I-V、C-V特性及深能级瞬态谱研究温场均匀性对CdS/CdTe太阳电池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场分布和薄膜厚度分布基本一致,温场均匀性对电池组件的开路电压影响不大,对短路电流和填充因子有影响,CdTe薄膜的深中心对温度和频率的响应基本一致。580℃制备的样品暗饱和电流密度最小,载流子浓度较高,光电特性较好,而且空穴陷阱浓度较低,深中心复合作用较小。通过改进温场的均匀性能够制备出组件转换效率为8.2%的CdS/CdTe太阳电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te薄膜 CdS/cdte太阳电池 深能级瞬态谱(DL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_xTe薄膜的结构及其对CdTe太阳电池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吴晓丽 夏庚培 +7 位作者 郑家贵 李卫 冯良桓 武莉莉 黎兵 张静全 雷智 宋慧瑾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842-845,共4页
用真空共蒸发法制备了 Cu_xTe 薄膜并将其运用于 CdTe 太阳电池中。对薄膜进行了 X 射线衍射(XRD)分析,比较了有、无 Cu_xTe 插层的 CdTe 太阳电池的暗态 I-V 特性和 C-V 特性。结果表明,刚沉积的薄膜非晶结构占主导地位,只有部分 Cu/Te... 用真空共蒸发法制备了 Cu_xTe 薄膜并将其运用于 CdTe 太阳电池中。对薄膜进行了 X 射线衍射(XRD)分析,比较了有、无 Cu_xTe 插层的 CdTe 太阳电池的暗态 I-V 特性和 C-V 特性。结果表明,刚沉积的薄膜非晶结构占主导地位,只有部分 Cu/Te 配比较低的薄膜出现多晶结构。Cu_xTe 插层的引入有利于消除 roll over (暗态 I-V 曲线饱和)现象,使电池的二极管理想因子和暗饱和电流密度降低,CdTe 掺杂浓度增加,有效地改善了CdTe 太阳电池的性能。用 Cu_xTe 薄膜作为背接触层,获得了效率为12.5%的 CdS/CdTe小面积(0.0707cm^2)太阳电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xTe薄膜 背接触 cdte太阳电池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膜太阳电池的研发现状和产业发展 被引量:9
5
作者 洪瑞江 沈辉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2009年第9期35-44,共10页
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必须解决好能源危机与环境保护等问题。在各国政府的大力扶持和相关鼓励政策的刺激和推动下,太阳能光伏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光伏组件的成本不断降低,应用领域迅速扩大。其中,薄膜太阳电池由于其用料少、... 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必须解决好能源危机与环境保护等问题。在各国政府的大力扶持和相关鼓励政策的刺激和推动下,太阳能光伏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光伏组件的成本不断降低,应用领域迅速扩大。其中,薄膜太阳电池由于其用料少、工艺简单、能耗低、成本有一定优势而越来越被业界所接受,近3年来薄膜太阳电池产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全球薄膜太阳电池产量从2007年的400 MW增长到2008年的890 MW,同比增长120%以上。目前已经能进行产业化大规模生产的薄膜电池主要有3种:硅基薄膜太阳电池、铜铟镓硒薄膜太阳电池(CIGS)和碲化镉薄膜太阳电池(CdTe)。对上述3类薄膜太阳电池的特性、发展历史、研发现状以及产业发展状况作了介绍,对研究与产业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研究方向也提出了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 薄膜太阳电池 非晶硅 CIGS cdt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面太阳电池的结构、工作原理和发展趋势 被引量:4
6
作者 郭丹 田汉民 +3 位作者 吕俊 戎小莹 张天 赵昆越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97-105,141,共10页
双面太阳电池因具有更高的等效转换效率、可降低25%以上的系统成本和更广泛的应用等优点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介绍了双面太阳电池的工作原理,重点总结了钝化发射极及背表面完全扩散(PERT)双面太阳电池、钝化发射极及背表面接触(PER... 双面太阳电池因具有更高的等效转换效率、可降低25%以上的系统成本和更广泛的应用等优点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介绍了双面太阳电池的工作原理,重点总结了钝化发射极及背表面完全扩散(PERT)双面太阳电池、钝化发射极及背表面接触(PERC)双面太阳电池、异质结型双面太阳电池等硅基双面太阳电池的结构及发展现状,介绍了铜铟镓硒(CIGS)双面太阳电池、CdTe薄膜双面太阳电池及钙钛矿双面太阳电池等的新型结构及研究进展。详细分析了双面太阳电池的发展优势与现阶段出现的主要问题。最后说明了双面太阳电池今后的努力方向,为更好地提高双面太阳电池的效率,背部结构的设计以及制备工艺的优化和创新是未来双面电池发展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基太阳电池 钝化发射极及背表面接触(PERC)双面太阳电池 cdte薄膜双面太阳电池 光电转换效率 异质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未掺杂SnO_2的CdS/CdTe异质结太阳电池均匀性研究
7
作者 曾广根 冯良桓 +4 位作者 张静全 黎兵 武莉莉 李卫 王文武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307-1310,共4页
为了提高CdS/CdTe多晶薄膜太阳电池转换效率,改善器件性能,制备出一种结构为玻璃/SnO2∶F/未掺杂SnO2/CdS/CdTe/ZnTe/ZnTe∶Cu/Ni的薄膜太阳电池。同时与无SnO2插入层的太阳电池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具有SnO2插入层的太阳电池填充因... 为了提高CdS/CdTe多晶薄膜太阳电池转换效率,改善器件性能,制备出一种结构为玻璃/SnO2∶F/未掺杂SnO2/CdS/CdTe/ZnTe/ZnTe∶Cu/Ni的薄膜太阳电池。同时与无SnO2插入层的太阳电池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具有SnO2插入层的太阳电池填充因子增加19.52%,开路电压提高3.23%,电池并联电阻增加56%,转换效率增加30%,电池的均匀性得到改善,有利于规模化大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换效率 均匀性 未掺杂SnO2薄膜 CDS cdte太阳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Cl_2溶液渗透退火对CdTe太阳电池均匀性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孙耀明 张静全 +7 位作者 雷智 冯良桓 蔡亚平 武莉莉 李卫 黎兵 郑家贵 蔡伟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6-88,共3页
CdTe退火是高效CdTe太阳电池制备中的关键步骤。均匀性是大面积太阳电池性能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对比研究了用CdCl2溶液渗透、CdCl2源蒸发、超声雾化CdCl2退火方式处理后电池的均匀性。比较了电池光IV曲线中的开路电压、短路电流密度、... CdTe退火是高效CdTe太阳电池制备中的关键步骤。均匀性是大面积太阳电池性能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对比研究了用CdCl2溶液渗透、CdCl2源蒸发、超声雾化CdCl2退火方式处理后电池的均匀性。比较了电池光IV曲线中的开路电压、短路电流密度、填充因子、效率的相对标准差以及效率位置分布图,得出溶液渗透方法得到的35个电池电池效率的相对标准差为0.00935、CdCl2源蒸发退火及超声雾化CdCl2退火的分别为0.0707和0.0643。结果表明,CdCl2溶液渗透退火比其他两种方式处理后电池的均匀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电池 cdte多晶薄膜 CDCL2 退火 均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Te太阳电池背接触层的XPS研究
9
作者 杨帆 钟永强 +8 位作者 郑家贵 冯良桓 蔡伟 蔡亚平 张静全 黎兵 雷智 李卫 武莉莉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04-907,共4页
采用共蒸发法在不同条件下制备了ZnTe和ZnTe∶Cu多晶薄膜,通过XRD和XPS研究了它们的结构和各元素的浓度分布。结果表明,不同衬底温度下沉积的薄膜,结构无明显变化,利用XPS溅射剖析获得了薄膜中各成分浓度随溅射时间变化的分布图,发现不... 采用共蒸发法在不同条件下制备了ZnTe和ZnTe∶Cu多晶薄膜,通过XRD和XPS研究了它们的结构和各元素的浓度分布。结果表明,不同衬底温度下沉积的薄膜,结构无明显变化,利用XPS溅射剖析获得了薄膜中各成分浓度随溅射时间变化的分布图,发现不同条件下制备的薄膜,溅射速率不同,各成分随溅射时间的变化也不相同。薄膜中Cu的浓度随溅射时间增加而快速增加,并达到一极大值,然后快速下降。根据Cu浓度的变化研究了ZnTe层对Cu原子的阻挡作用,通过对Cu浓度随时间变化分布图的比较,作者认为,用70℃制备ZnTe,而后在常温下制备ZnTe∶Cu的复合膜作为CdTe太阳电池的背接触层,能有效阻挡Cu原子的扩散,提高电池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te太阳电池 光电子能谱 ZnTe/ZnTe∶Cu多晶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Te太阳电池激光诱导微区光谱响应研究
10
作者 郑雨洁 周彪 +5 位作者 杨秀涛 张静全 王文武 张王志 张洪国 曾广根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7-91,共5页
为了反映器件几何尺度上各个区域的性能分布,采用波长为852 nm且可调聚焦面积的激光束作用在CdTe薄膜太阳电池的P-N结微区表面,产生定域诱导光致电流响应,并通过设置样品台的步进方式,得到了所测器件在几何面积范围内的微区光谱响应分布... 为了反映器件几何尺度上各个区域的性能分布,采用波长为852 nm且可调聚焦面积的激光束作用在CdTe薄膜太阳电池的P-N结微区表面,产生定域诱导光致电流响应,并通过设置样品台的步进方式,得到了所测器件在几何面积范围内的微区光谱响应分布图,获得更直观的器件电流分布均匀性和P-N结特性。结果表明,这种测试方式能够简化且低成本地建立与CdS/CdTe异质结制作技术密切相关的沉积与后处理工艺参数和材料特性的联系,进而获得异质结界面分布均匀性与太阳电池电流-电压(I-V)特性参数均匀性的对应关系。该研究可为提高太阳电池的性能提供实验测试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微区光谱响应 激光诱导 cdte薄膜太阳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First Solar公司碲化镉薄膜太阳电池
11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15-217,共3页
First Solar是全球最重要的碲化镉(CdTe)薄膜光伏组件制造商。它几乎可与整个产业划上等号,其以低生产成本与高转换效率,快速席卷薄膜太阳能市场,并且直接威胁结晶硅太阳电池的领导地位。与传统的晶硅技术相比,使用CdTe专利技术... First Solar是全球最重要的碲化镉(CdTe)薄膜光伏组件制造商。它几乎可与整个产业划上等号,其以低生产成本与高转换效率,快速席卷薄膜太阳能市场,并且直接威胁结晶硅太阳电池的领导地位。与传统的晶硅技术相比,使用CdTe专利技术的太阳电池发电量更大,并拥有更低廉的生产成本。因为与其他薄膜技术(硅薄膜、CIGS)相比。CdTe薄膜技术制造工艺简单。设备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小,所以拥有更低的生产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太阳电池 FIRST 碲化镉 ar公司 SOL 美国 生产成本 cdt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工所制备出转化效率达14.4%的CdTe薄膜太阳能电池 被引量:1
12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452-1452,共1页
日前,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化合物薄膜太阳电池研究组在CdTe多晶薄膜电池上取得新进展,该团队在普通廉价玻璃上制备出了厚度仅为2μm的CdTe多晶薄膜,经中国科学院太阳光伏发电系统和风力发电系统质量检测中心认证,其转化效率达到14.4%,... 日前,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化合物薄膜太阳电池研究组在CdTe多晶薄膜电池上取得新进展,该团队在普通廉价玻璃上制备出了厚度仅为2μm的CdTe多晶薄膜,经中国科学院太阳光伏发电系统和风力发电系统质量检测中心认证,其转化效率达到14.4%,距2012年报道的12.78%转化效率又上了一个台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cdte多晶薄膜 薄膜太阳电池 转化效率 制备 薄膜太阳电池 质量检测中心 风力发电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距离升华制备CdTe掺Te薄膜的结构与电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锦 郑毓峰 +2 位作者 戴康 徐金宝 陈树义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95-199,共5页
采用近距离升华(Close-Spaced-Sublimation,CSS)技术制备CdTe及掺Te薄膜.并利用XRF、XRD、SEM及Hall系统研究了其含量、结构、表面形貌和电性能.结果表明,CSS技术制备的CdTe薄膜晶形好,晶粒度较RF方法制备的薄膜增大约100倍.Te掺入CdTe... 采用近距离升华(Close-Spaced-Sublimation,CSS)技术制备CdTe及掺Te薄膜.并利用XRF、XRD、SEM及Hall系统研究了其含量、结构、表面形貌和电性能.结果表明,CSS技术制备的CdTe薄膜晶形好,晶粒度较RF方法制备的薄膜增大约100倍.Te掺入CdTe薄膜后,改变了CdTe膜的结晶特性,适当掺入Te可以促进CdTe晶格的生长,并导致Cdrre膜晶格常数变大.薄膜面电阻率降低,面载流子浓度增大,以及载流子迁移率的增大,表明掺杂Te后CdTe膜的电导性能大大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 结构 电性能 近距离升华 cdte薄膜 CSS技术 太阳电池 碲化镉 掺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空间升华沉积CdTe多晶薄膜过程的研究
14
作者 郑华靖 张静全 +2 位作者 冯良桓 郑家贵 谢二庆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58-62,共5页
研究了近空间升华(CSS)沉积CdTe多晶薄膜的物理机制,测量了近空间沉积装置内的温度分布,分析了升温过程、气压与薄膜的初期成核的关系,优化了升温过程,在此基础上制备出了转换效率优良的结构为SnO2:F/CdS/CdTe/Au的串联集成太阳电池.同... 研究了近空间升华(CSS)沉积CdTe多晶薄膜的物理机制,测量了近空间沉积装置内的温度分布,分析了升温过程、气压与薄膜的初期成核的关系,优化了升温过程,在此基础上制备出了转换效率优良的结构为SnO2:F/CdS/CdTe/Au的串联集成太阳电池.同时结果表明:近空间升华制备CdTe多晶薄膜的物理过程主要是,CdTe升华前升温,CdTe源升华分解为Cd、Te2,Cd、Te2在衬底上化合沉积以及衬底上的CdTe反升华等过程.在正常的近空间升华过程中,CdTe的蒸汽压远小于保护气体的气压.后者对对成核的晶粒方向几乎没有影响,但它通过改变分子平均自由程来影响Cd、Te2分子的扩散,从而影响薄膜的生长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te太阳电池 近空间升华 多晶薄膜 沉积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升温过程和气压在近空间升华沉积CdTe多晶薄膜中的作用
15
作者 郑华靖 郑家贵 +1 位作者 冯良桓 谢二庆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60-64,共5页
近空间升华技术制备 CdTe 多晶薄膜具有薄膜质量好、沉积速率高、设备简单、生产成本低等优点.采用近空间升华法(CSS)制备的 CdTe 多晶薄膜,薄膜的结构、性质与整个沉积过程密切相关,其过程受到较多因素的影响.要实现对沉积过程的控制... 近空间升华技术制备 CdTe 多晶薄膜具有薄膜质量好、沉积速率高、设备简单、生产成本低等优点.采用近空间升华法(CSS)制备的 CdTe 多晶薄膜,薄膜的结构、性质与整个沉积过程密切相关,其过程受到较多因素的影响.要实现对沉积过程的控制,必须对沉积过程中的热交换、物质输运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近空间沉积的物理机制,通过对装置内的温度进行测量,对升温曲线进行实验研究,优选了温度分布与升温曲线,研究了气压对 CdTe 薄膜结构、性质的影响.讨论了升温过程、气压与薄膜的初期成核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气压下沉积的样品均为立方相 CdTe,且还出现 CdS 和 SnO_2∶F 的衍射峰,随着气压增加,CdTe 晶粒减小,薄膜的透过率下降,相应的吸收边向短波方向移动.采用衬底温度500℃,源温度620℃,沉积时间4min 的沉积条件获得了性能优良的 CdTe 多晶薄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te多晶薄膜 近空间升华 太阳电池 升温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结模型非理想太阳能电池伏安特性参数数值分析
16
作者 赵守仁 黄志鹏 +7 位作者 孙雷 孙朋超 张传军 邬云骅 曹鸿 黄志明 王善力 褚君浩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89-393,436,共6页
提出了一种对于太阳电池光照条件和暗特性条件下对其伏安特性全段进行拟合提取参数的改进方法.对太阳电池J-V曲线进行分段,提取每段的4个关键参数:串联电阻(R s)、并联电阻(R sh)、品质因子(n)、反向饱和电流密度(J0).这种方法采用了双... 提出了一种对于太阳电池光照条件和暗特性条件下对其伏安特性全段进行拟合提取参数的改进方法.对太阳电池J-V曲线进行分段,提取每段的4个关键参数:串联电阻(R s)、并联电阻(R sh)、品质因子(n)、反向饱和电流密度(J0).这种方法采用了双结电路模型法,并以CdS/CdTe薄膜电池为例进行了光照下和暗特性分析,得到了比单结电流模型更多的参数,并且具有较高的拟合精度(误差<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S cdte薄膜 太阳电池 伏安特性 双结电路模型 ROLLOV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空间升华技术中气氛对CdTe薄膜的结构、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静全 冯良桓 +6 位作者 冷文建 蔡亚平 蔡伟 郑家贵 李卫 武莉莉 蔡道林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z1期62-65,共4页
发展近空间升华氩气氛沉积工艺可以降低制备成本.该文使用近空间升华技术,在不同氧浓度的氩氧气氛下沉积CdTe多晶薄膜.测量了薄膜的X射线衍射谱,计算了薄膜的织构系数Ci及其标准方差σ;测量了薄膜的透过率谱,计算了光能隙.研究了择优取... 发展近空间升华氩气氛沉积工艺可以降低制备成本.该文使用近空间升华技术,在不同氧浓度的氩氧气氛下沉积CdTe多晶薄膜.测量了薄膜的X射线衍射谱,计算了薄膜的织构系数Ci及其标准方差σ;测量了薄膜的透过率谱,计算了光能隙.研究了择优取向程度和光能隙随氧浓度的变化.结果表明,1)不同气氛下沉积的CdTe薄膜均为立方相结构.随氧浓度的增加;σ增加;氧浓度为6%时,σ最大;之后随氧浓度增加,σ降低,在12%达到最小,然后随氧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玻璃衬底上沉积的CdTe薄膜,比在CdS上沉积的具有更高程度的择优取向;2)CdTe薄膜的光能隙为1.50eV~1.51eV,氧浓度对其影响甚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电池 cdte 近空间升华 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束蒸发制备CdS多晶薄膜及性质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杨定宇 郑家贵 +3 位作者 朱兴华 魏昭荣 杨军 高秀英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27-430,共4页
采用电子束蒸发工艺在普通玻璃衬底上制备了硫化镉(CdS)多晶薄膜,研究了不同衬底温度对薄膜结构、表面形貌及光透过率的影响。测试结果显示:(1)不同衬底温度下沉积的CdS薄膜均呈现了〈002〉晶向的高度优势生长,属于六方相结构。随着衬... 采用电子束蒸发工艺在普通玻璃衬底上制备了硫化镉(CdS)多晶薄膜,研究了不同衬底温度对薄膜结构、表面形貌及光透过率的影响。测试结果显示:(1)不同衬底温度下沉积的CdS薄膜均呈现了〈002〉晶向的高度优势生长,属于六方相结构。随着衬底温度的升高,还逐渐出现了〈103〉、〈004〉、〈105〉等六方晶向;(2)CdS多晶薄膜表面连续,致密性好,且晶粒大小随着衬底温度的升高而增大;(3)低温下制备CdS薄膜吸收谱有较宽的吸收边,随着衬底温度的升高,吸收曲线趋于陡直。制备样品在550nm波段后的平均透过率都超过70%,符合作为CdTe太阳电池的窗口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te太阳电池 CdS多晶薄膜 电子束蒸发 晶向 晶粒尺寸 吸收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空间升华法制备CdS多晶薄膜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定宇 夏庚培 +2 位作者 郑家贵 冯良桓 蔡亚平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6-61,共6页
系统地研究了近空间升华法(CSS)制备CdS薄膜沉积速率的影响因素。发现CdS薄膜的沉积速率随升华源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随衬底温度和沉积气压的上升而下降。对所制备样品的结构、表面形貌和光谱透过率特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1)不同氧... 系统地研究了近空间升华法(CSS)制备CdS薄膜沉积速率的影响因素。发现CdS薄膜的沉积速率随升华源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随衬底温度和沉积气压的上升而下降。对所制备样品的结构、表面形貌和光谱透过率特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1)不同氧分压下沉积的CdS薄膜沿(103)晶向择优生长。CdCl2氛围下退火后,(103)晶向的优势得到进一步加强;(2)不同氧分压制备的CdS薄膜致密且粒径均匀,晶粒的大小随着衬底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薄膜的粗糙度也随之增大;(3)随着CdS薄膜厚度的减小,可见光中短波段的透过率有所增大,有利于提高太阳电池的短波光谱响应。并将CSS制备的CdS多晶薄膜用于CdTe太阳电池的制作,获得了10.29%的光电转换效率,初步验证了该制作工艺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te太阳电池 近空间升华法 CdS多晶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Se_2薄膜的光电性质及背接触特性的研究
20
作者 杨镓溢 高静静 +6 位作者 王文武 曾广根 李卫 冯良桓 张静全 武丽丽 黎兵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12-316,共5页
采用电子束蒸发法制备VSe2薄膜并进行退火处理,通过XRD、SEM、透过谱、Hall效应、电导率–温度关系等表征了薄膜的结构、形貌、光学和电学性质,用半导体特性测试仪研究了VSe2薄膜的背接触特性。结果表明:VSe2薄膜在一定的退火温度下结... 采用电子束蒸发法制备VSe2薄膜并进行退火处理,通过XRD、SEM、透过谱、Hall效应、电导率–温度关系等表征了薄膜的结构、形貌、光学和电学性质,用半导体特性测试仪研究了VSe2薄膜的背接触特性。结果表明:VSe2薄膜在一定的退火温度下结晶并呈稳定的六方相,VSe2薄膜为p型直接禁带跃迁材料,光能隙约2.35 eV。将VSe2作为背接触层应用于CdTe多晶薄膜太阳电池,消除了roll-over现象,有效提高了器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接触 VSe2薄膜 cdte薄膜太阳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