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dTe/CdS/SiO_(2)量子点在小鼠体内的毒性及器官分布特征
1
作者 蒙海妹 房志家 +3 位作者 李勇斌 孙力军 邓旗 赵云涛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5-82,共8页
CdTe/CdS/SiO_(2)量子点因其明亮的发光特性和优异的光稳定性而在生物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但其生物安全问题仍不清楚。该研究通过低剂量(0.4 mg/kg)和高剂量(4 mg/kg)的单次腹腔注射来评估CdTe/CdS/SiO_(2)量子点对小鼠的亚急性毒性... CdTe/CdS/SiO_(2)量子点因其明亮的发光特性和优异的光稳定性而在生物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但其生物安全问题仍不清楚。该研究通过低剂量(0.4 mg/kg)和高剂量(4 mg/kg)的单次腹腔注射来评估CdTe/CdS/SiO_(2)量子点对小鼠的亚急性毒性,同时监测42 d的体重、脏器系数、血细胞计数、氧化指数、组织病理学变化和生物分布。结果表明,注射CdTe/CdS/SiO_(2)量子点后,小鼠体重和脏器系数无显著差异。荧光观察显示,CdTe/CdS/SiO_(2)量子点在器官中的早期积累为肺>脾>肝>肾>心,在分布上表现出明显的偏好。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显示,CdTe/CdS/SiO_(2)量子点注射后在小鼠主要器官积累42 d,且早中期主要分布在脾和肺,后期主要分布在肝和肾。量子点处理组与对照组间的大部分血细胞计数和氧化指数均无显著性差异。此外,与对照组相比,经CdTe/CdS/SiO_(2)量子点处理的小鼠未发现明显的组织病理学异常。简而言之,CdTe/CdS/SiO_(2)量子点在小鼠体内体现出了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这些发现为量子点的安全应用提供了有价值的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te/cds/SiO_(2)量子 毒性 分布 蓄积 生物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Te/CdS核/壳结构纳米晶量子点的结构及荧光性能 被引量:3
2
作者 夏媛 费学宁 +3 位作者 贾国治 刘音 王晓阳 王军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2期123-126,131,共5页
采用水相合成法,制备出核/壳结构CdTe/CdS纳米晶量子点,用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CdTe纳米晶量子点光稳定性以及CdTe/CdS纳米晶量子点荧光特性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放置时间的增加,CdTe量子点的光学稳... 采用水相合成法,制备出核/壳结构CdTe/CdS纳米晶量子点,用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CdTe纳米晶量子点光稳定性以及CdTe/CdS纳米晶量子点荧光特性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放置时间的增加,CdTe量子点的光学稳定性下降;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和壳/核比例的增加,CdTe/CdS纳米晶量子点的荧光发射波长均发生红移;且反应时间增加,荧光强度增强;当CdS与CdTe壳/核比例为2∶1时,荧光强度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te/cds纳米晶量子点 光学稳定性 壳/核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Te/CdS核壳量子点与蛋白质荧光标记 被引量:20
3
作者 曾庆辉 张友林 +4 位作者 杜创 宋凯 孙雅娟 刘晓敏 孔祥贵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58-1161,共4页
利用连续离子层吸附技术合成了水溶性的CdTe/CdS核壳量子点.通过CdS壳层的包覆,量子点的量子效率由原来的15%(裸核)提高到38%(核壳),这种核壳结构量子点的化学和光学性质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可以用于生物标记.本文采取共价连接与静电吸附... 利用连续离子层吸附技术合成了水溶性的CdTe/CdS核壳量子点.通过CdS壳层的包覆,量子点的量子效率由原来的15%(裸核)提高到38%(核壳),这种核壳结构量子点的化学和光学性质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可以用于生物标记.本文采取共价连接与静电吸附两种方法,实现了量子点的生物标记,电泳技术已证明,应用这种量子点成功地实现了对蛋白质分子的生物标记.通过对量子点与蛋白质偶联前后的荧光光谱分析,发现量子点与蛋白质作用后荧光增强是由于蛋白质对量子点进行了表面修饰,从而降低了表面缺陷引起的非辐射跃迁几率所致.通过共价连接量子点的荧光峰位红移,主要是由于偶极-偶极相互作用引起的;量子点与蛋白质静电吸附作用引起的荧光峰位蓝移主要起因于量子点表面电荷量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te/cds 核壳量子 荧光增强 红移 蓝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Te/CdS半导体量子点作为农药百草枯的高灵敏传感器 被引量:24
4
作者 卞倩茜 刘应凡 于俊生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18-1125,共8页
用硫普罗宁(Tiopronin,TP)作为稳定剂合成了水溶性的高荧光CdTe/CdS量子点.研究了该量子点与10种农药的相互作用.实验发现,当农药浓度为4.76×10-6mol/L时,农药百草枯(Paraquat)能显著猝灭CdTe/CdS量子点的荧光,使其荧光强度下降87.... 用硫普罗宁(Tiopronin,TP)作为稳定剂合成了水溶性的高荧光CdTe/CdS量子点.研究了该量子点与10种农药的相互作用.实验发现,当农药浓度为4.76×10-6mol/L时,农药百草枯(Paraquat)能显著猝灭CdTe/CdS量子点的荧光,使其荧光强度下降87.3%,而分别加入乙酰甲胺磷及辛硫磷等其它9种农药,仅能使CdTe/CdS量子点的荧光强度下降0.1%~5.1%,显示了该CdTe/CdS量子点对百草枯的特异性传感作用.采用吸收光谱和时间分辨荧光动力学研究了百草枯对CdTe/CdS量子点的荧光猝灭机理.计算得出荧光强度猝灭的Stern-Volmer常数K为2.03×106,而寿命猝灭的Stern-Volmer常数K为4.25×105.结果表明,百草枯对CdTe/CdS量子点的荧光猝灭主要为静态过程,而动态过程的贡献较小.利用二者的猝灭作用建立了对农药百草枯的高灵敏检测新方法,校正曲线的线性范围为9.90×10-9~1.50×10-6mol/L,检出限为6.35×10-9mol/L,R=0.999.用该方法对3种食品和3种水样中残留农药进行了检测,加标回收率均在82.2%~98.5%之间,其相对标准偏差为2.62%~8.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te/cds核壳量子 百草枯 荧光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壳核型CdTe/CdS量子点与盐酸巴马汀的相互作用及其分析应用 被引量:6
5
作者 殷鹏飞 龚会平 +2 位作者 李萍萍 刘正清 何佑秋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432-1437,共6页
合成了巯基乙酸(TGA)修饰的壳核型CdTe/CdS量子点(TGA-CdTe/CdS QDs),利用紫外-可见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了TGA-CdTe/CdS QDs与盐酸巴马汀(PC)的相互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在pH=7.4的Tris-HCl缓冲液中,QDs与PC相互作用后使QDs的荧光呈线性猝... 合成了巯基乙酸(TGA)修饰的壳核型CdTe/CdS量子点(TGA-CdTe/CdS QDs),利用紫外-可见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了TGA-CdTe/CdS QDs与盐酸巴马汀(PC)的相互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在pH=7.4的Tris-HCl缓冲液中,QDs与PC相互作用后使QDs的荧光呈线性猝灭,并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7),线性范围为25~1×104ng/mL,检出限(3σ)为7.7 ng/mL.建立了一种快速简便、可定量测定PC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te/cds量子 荧光猝灭法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盐酸巴马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Te/CdS量子点与丝裂霉素的相互作用及其应用 被引量:6
6
作者 李萍萍 殷鹏飞 +3 位作者 龚会平 刘正清 王晓丹 何佑秋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05-710,共6页
在水相中合成了硫普罗宁(Tiopronin,TP)修饰的CdTe/CdS量子点(TP-CdTe/CdS QDs)。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研究了TP-CdTe/CdS QDs与丝裂霉素(mitomycin C,MMC)的相互作用机理。在pH=7.6的tris-HCl缓冲溶液介质中,TP-CdTe/CdS QD... 在水相中合成了硫普罗宁(Tiopronin,TP)修饰的CdTe/CdS量子点(TP-CdTe/CdS QDs)。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研究了TP-CdTe/CdS QDs与丝裂霉素(mitomycin C,MMC)的相互作用机理。在pH=7.6的tris-HCl缓冲溶液介质中,TP-CdTe/CdS QDs与MMC相互作用,使TP-CdTe/CdS QDs的荧光发生猝灭,并且QDs的荧光强度与MMC的浓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1),线性范围4.7×10-9~1.2×10-8g/mL,检出限(3σ)为1.4×10-8g/mL。此方法快速简便,用于尿样中丝裂霉素的测定,实验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te/cds量子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荧光猝灭法 丝裂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红蛋白在Nafion/Fe_3O_4-CdTe/CdS量子点复合膜内的直接电化学及其应用于H_2O_2的生物传感 被引量:5
7
作者 赵倩 王国涛 +2 位作者 贾丽萍 陶绪泉 王怀生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13-719,共7页
利用磁性纳米Fe3O4和CdTe/CdS量子点结合Nafion的良好成膜性,将肌红蛋白(Mb)固定在玻碳电极表面制备成Nafion/Fe3O4-CdTe/CdS-Mb/GCE修饰电极。在pH 7.0的0.1 mol/L磷酸盐缓冲溶液(PBS)中,固定在膜内的Mb表现出良好的直接电化学性质,在-... 利用磁性纳米Fe3O4和CdTe/CdS量子点结合Nafion的良好成膜性,将肌红蛋白(Mb)固定在玻碳电极表面制备成Nafion/Fe3O4-CdTe/CdS-Mb/GCE修饰电极。在pH 7.0的0.1 mol/L磷酸盐缓冲溶液(PBS)中,固定在膜内的Mb表现出良好的直接电化学性质,在-0.351 V处有1对近乎可逆的氧化还原峰,为Mb中血红素辅基Fe(Ⅲ)/Fe(Ⅱ)电对的特征氧化还原峰,并显示了很好的稳定性。表明Nafion/Fe3O4-CdTe/CdS复合膜的微环境有利于Mb中Fe(Ⅲ)/Fe(Ⅱ)与电极之间的直接电子传递和Mb的固定。同时,探讨了该修饰电极表面固定的Mb对H2O2的催化还原,结果显示,该修饰电极可作为H2O2生物传感器,实现对H2O2的快速(响应时间小于5 s)、准确检测,灵敏度可达30.6 mA.L/mol,检出限(S/N=3)为0.89μ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红蛋白 FE3O4 cdte/cds量子 H2O2 生物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S量子点敏化TiO_2纳米线束阵列太阳能电池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左志鹏 肖思达 +1 位作者 魏爱香 刘俊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0-14,共5页
采用水热合成技术,以盐酸、去离子水和酞酸丁酯为反应前驱物,在透明导电玻璃衬底(FTO)上生长TiO2纳米线束阵列,以化学浴沉积技术制备CdS量子点敏化TiO2纳米线束阵列光阳极。研究了CdS量子点敏化的循环周期对太阳能电池的光伏性能、单色... 采用水热合成技术,以盐酸、去离子水和酞酸丁酯为反应前驱物,在透明导电玻璃衬底(FTO)上生长TiO2纳米线束阵列,以化学浴沉积技术制备CdS量子点敏化TiO2纳米线束阵列光阳极。研究了CdS量子点敏化的循环周期对太阳能电池的光伏性能、单色光光子-电子转换效率、静态和动态光电流的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CdS量子点的大小和密度随着敏化循环周期的增加而增加,当敏化循环的周期为15次时,单色光光子-电子转换效率最高,电池的短路电流密度为0.61 mA/cm2,开路电压为0.65 V,填充因子为0.50,光电转换效率为0.20%。通过强度调制的光电流谱分析,得到光生电子在光阳极中的扩散系数为3.2×10-6cm2/s,传输时间为2.1×10-2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敏化太阳能电池 cds量子 TiO2纳米线束阵列 强度调制光电流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Te/CdS量子点共振瑞利散射光谱法测定细胞色素C 被引量:4
9
作者 闫炜 张爱梅 王怀生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07-110,122,共5页
以3-巯基丙酸为稳定剂,合成了具有特殊光学性质的水溶性核壳型CdTe/CdS量子点。基于细胞色素C对该量子点的共振瑞利散射有显著的增强作用,建立了一种快速检测细胞色素C的方法。在pH 7.0的磷酸盐缓冲液(PBS)中,量子点在385 nm波长处的... 以3-巯基丙酸为稳定剂,合成了具有特殊光学性质的水溶性核壳型CdTe/CdS量子点。基于细胞色素C对该量子点的共振瑞利散射有显著的增强作用,建立了一种快速检测细胞色素C的方法。在pH 7.0的磷酸盐缓冲液(PBS)中,量子点在385 nm波长处的共振瑞利散射的增强与细胞色素C浓度呈线性关系,线性范围为0.036-1.31 mg·L^-1,检出限为10.8μg·L^-1。方法已用于人体血清中细胞色素C含量的测定,并用标准加入法测得方法的回收率在90.4%-93.2%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壳型cdte/cds量子 共振瑞利散射 细胞色素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可见吸收、荧光光谱研究壳核型CdTe/CdS量子点与盐酸药根碱的相互作用及其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殷鹏飞 龚会平 +3 位作者 刘正清 王晓丹 李萍萍 何佑秋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20-326,共7页
合成了巯基乙酸(TGA)修饰的壳核型CdTe/CdS量子点(TGA-CdTe/CdS QDs)。利用紫外-可见光谱吸收、荧光光谱研究TGA-CdTe/CdS QDs与盐酸药根碱(JH)的相互作用机理。在pH值为7.4的tris-HCl缓冲溶液介质中,QDs与JH相互作用后使QDs的荧光呈线... 合成了巯基乙酸(TGA)修饰的壳核型CdTe/CdS量子点(TGA-CdTe/CdS QDs)。利用紫外-可见光谱吸收、荧光光谱研究TGA-CdTe/CdS QDs与盐酸药根碱(JH)的相互作用机理。在pH值为7.4的tris-HCl缓冲溶液介质中,QDs与JH相互作用后使QDs的荧光呈线性猝灭,并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1),线性范围0.011~10 mg/L,检出限(3σ)为3.3×10-3mg/L,因此可以作为一种快速、简便、定量测定盐酸药根碱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药根碱 壳核型cdte/cds量子 紫外-可见吸收 荧光猝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Te/CdS量子点荧光探针测定环境废水中的痕量银(Ⅰ) 被引量:1
11
作者 孙雪花 阮昌红 +3 位作者 刘芳玲 胡海婧 马久兰 高楼军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41-544,共4页
制备了巯基乙酸(TGA)修饰的CdTe/CdS量子点(QDs),并基于pH值为5.80的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溶液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存在下,Ag(Ⅰ)与CdTe/CdS QDs的荧光猝灭作用,建立了以CdTe/CdS QDs为荧光探针测定样品中痕量Ag(Ⅰ)含量... 制备了巯基乙酸(TGA)修饰的CdTe/CdS量子点(QDs),并基于pH值为5.80的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溶液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存在下,Ag(Ⅰ)与CdTe/CdS QDs的荧光猝灭作用,建立了以CdTe/CdS QDs为荧光探针测定样品中痕量Ag(Ⅰ)含量的新方法。室温下,Ag(Ⅰ)的质量浓度在3.0~700μg/L范围内与CdTe/CdS QDs荧光猝灭强度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88,方法的检出限为1.0μg/L。方法应用于环境废水中痕量Ag(Ⅰ)含量检测,并做回收试验,测得回收率为95.2%~10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te cds量子 荧光探针 Ag(Ⅰ) 猝灭 环境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Te/CdS量子点荧光探针测定痕量锑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艳 孙雪花 高楼军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54-556,共3页
以巯基乙酸为稳定剂,在水溶液中合成了CdTe/CdS量子点(QDs),并基于QDs与锑混合后发生荧光猝灭作用,建立了以CdTe/CdS QDs作为荧光探针检测微量锑的新方法。研究表明,在pH值为4.80的柠檬酸-柠檬酸钠中,反应时间为10min时,锑浓度在0.03... 以巯基乙酸为稳定剂,在水溶液中合成了CdTe/CdS量子点(QDs),并基于QDs与锑混合后发生荧光猝灭作用,建立了以CdTe/CdS QDs作为荧光探针检测微量锑的新方法。研究表明,在pH值为4.80的柠檬酸-柠檬酸钠中,反应时间为10min时,锑浓度在0.03~2.50μg/mL范围与CdTe/CdS QDs的荧光猝灭程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69,检出限为2.60×10^-3μ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te cds量子 荧光猝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水相合成巯基化聚乙烯醇/CdS量子点纳米复合物及用于测定环境水样中痕量Cu(2+) 被引量:1
13
作者 关晓琳 贾天明 +5 位作者 秦雨欣 张东海 张扬 范红婷 魏强兵 来守军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91-299,共9页
采用水相合成法,在低温N2气保护条件下,以巯基化聚乙烯醇(PVA)为基体材料合成一种环境友好型PVA/CdS量子点纳米复合物,并通过红外光谱(IR)、X射线粉末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热重(TG)、荧光光谱(PL)和紫外可见光谱(UV-Vis)等... 采用水相合成法,在低温N2气保护条件下,以巯基化聚乙烯醇(PVA)为基体材料合成一种环境友好型PVA/CdS量子点纳米复合物,并通过红外光谱(IR)、X射线粉末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热重(TG)、荧光光谱(PL)和紫外可见光谱(UV-Vis)等技术手段对复合物进行结构表征和光学性能研究。测试结果表明,复合物中CdS量子点为立方晶型结构,形状为球形,粒径小于5nm,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分散性及发光性质。此外,Cu^(2+)对PVA/CdS水溶液荧光具有良好的猝灭作用,其荧光猝灭程度与Cu^(2+)浓度在1~1000n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为0.9923,方法检出限为0.12nmol/L。该纳米复合物荧光分析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检出限低,已应用于实际黄河水样中痕量Cu^(2+)的分析与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s量子 聚乙烯醇 纳米复合物 荧光检测 CU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量子点-CdSe@ZnS纳米晶双荧光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制备
14
作者 沈倩 高文建 《化学世界》 CAS 2023年第4期224-228,共5页
采用N-(β-氨乙基-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修饰的碳量子点与正硅酸四乙酯共水解的方式制备了碳量子点-CdSe@ZnS纳米晶双荧光二氧化硅纳米粒子(CdSe@ZnS//CDs-mSiO_(2))。通过考察CdSe@ZnS//CDs-mSiO_(2)的微观形貌及荧光特征,证明... 采用N-(β-氨乙基-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修饰的碳量子点与正硅酸四乙酯共水解的方式制备了碳量子点-CdSe@ZnS纳米晶双荧光二氧化硅纳米粒子(CdSe@ZnS//CDs-mSiO_(2))。通过考察CdSe@ZnS//CDs-mSiO_(2)的微观形貌及荧光特征,证明了碳量子点和CdSe@ZnS纳米晶被成功地包覆在了多孔SiO_(2)纳米粒子的内部,并且具有明显的双荧光特性。通过调整碳量子点和CdSe@ZnS纳米晶的比例以及CdSe@ZnS纳米晶的发射波长可获得丰富的荧光变化,显示出其在荧光编码和防伪以及生物标记领域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 cdse@ZnS纳米 双荧光 二氧化硅纳米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S量子点敏化ZnO纳米棒阵列电极的制备和光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9
15
作者 张桥保 冯增芳 +3 位作者 韩楠楠 林玲玲 周剑章 林仲华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927-2934,共8页
采用连续式离子层吸附与反应法制备了CdS量子点敏化的ZnO纳米棒电极.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CdS量子点/ZnO纳米棒电极的形貌、晶型和颗粒尺寸进行了分析和表征;采用光电流-电位曲线和光电流谱... 采用连续式离子层吸附与反应法制备了CdS量子点敏化的ZnO纳米棒电极.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CdS量子点/ZnO纳米棒电极的形貌、晶型和颗粒尺寸进行了分析和表征;采用光电流-电位曲线和光电流谱研究了不同CdS循环沉积次数及不同沉积浓度对复合电极的光电性能影响.结果表明,前驱体浓度都为0.1mol·L-1且沉积15次敏化后的ZnO纳米棒阵列电极光电性能最好.与单纯的ZnO纳米棒阵列电极和单纯的CdS量子点电极相比,其光电转换效率显著提高,单色光光子-电流转换效率(IPCE)在380nm处达到76%.这是因为CdS量子点可以拓宽光的吸收到可见光区,并且在所形成的界面上光生载流子更容易分离.荧光光谱实验进一步说明了光电增强的原因是,两者间形成的界面中表面态大大减少,有利于减少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纳米棒阵列 cds量子 cds量子/ZnO纳米 连续式离子层吸附与反应法 光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S量子点沉积的钛基纳米管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净煜 曹立新 +1 位作者 苏革 柳伟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2-74,共3页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钛基纳米管,利用双官能团物质2-巯基丙酸为连接剂,将CdS量子点沉积在纳米管表面,研究了2-巯基丙酸浓度对样品的物相、微观结构和光催化活性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分光度计和光催化反应仪...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钛基纳米管,利用双官能团物质2-巯基丙酸为连接剂,将CdS量子点沉积在纳米管表面,研究了2-巯基丙酸浓度对样品的物相、微观结构和光催化活性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分光度计和光催化反应仪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CdS量子点成功沉积在纳米管表面,改变2-巯基丙酸浓度可以调节CdS量子点的沉积数量,随着CdS量子点在纳米管表面的沉积,样品不仅在紫外光区有吸收,在可见光区也出现吸收,其吸收边在540nm左右。CdS量子点的沉积提高了样品在可见光下的光催化活性,2-巯基丙酸浓度为0.7mol/L时制备的样品对甲基橙降解的光催化活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 钛基纳米 量子 光催化 cd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溶性Cu∶CdTe/CdS核壳量子点的合成、表征及细胞毒性检测 被引量:3
17
作者 肖立 赵欢 范红松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55-59,76,共6页
采用水相法合成了Cu掺杂CdTe量子点,并用CdS壳层进行包覆,得到了Cu∶CdTe/CdS核壳结构量子点。采用荧光发射光谱(FL)、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透射电镜(TEM)以及能谱仪(EDS)等手段对CdTe量子点和Cu∶CdTe/CdS核壳量子点进行了表征... 采用水相法合成了Cu掺杂CdTe量子点,并用CdS壳层进行包覆,得到了Cu∶CdTe/CdS核壳结构量子点。采用荧光发射光谱(FL)、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透射电镜(TEM)以及能谱仪(EDS)等手段对CdTe量子点和Cu∶CdTe/CdS核壳量子点进行了表征。研究了不同Cu掺杂浓度、CdS壳层生长时间以及Cd/硫脲物质的量比对Cu∶CdTe掺杂量子点光学性能的影响,并采用人成骨肉瘤细胞(MG-63细胞)对样品做了细胞毒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掺杂和包壳的步骤,合成的Cu∶CdTe/CdS核壳量子点在CdTe量子点的基础上实现了荧光发射红移,荧光强度提高,以及细胞毒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 Cu:cdte/cds 核壳结构 光学性能 细胞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溶性CdTe/CdS量子点的制备及发光特性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军 费学宁 贾国志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4期272-275,共4页
采用水相合成法,以三种不同的稳定剂:巯基乙醇,巯基乙酸和巯基乙胺制备了CdTe/CdS核壳结构的量子点.研究了反应时间和稳定剂的种类对量子点荧光的光学特性的变化趋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量子点晶体生长时间的增加,量子点的荧光峰向红移... 采用水相合成法,以三种不同的稳定剂:巯基乙醇,巯基乙酸和巯基乙胺制备了CdTe/CdS核壳结构的量子点.研究了反应时间和稳定剂的种类对量子点荧光的光学特性的变化趋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量子点晶体生长时间的增加,量子点的荧光峰向红移,荧光发射强度增加,半峰宽几乎保持不变.稳定剂的种类对量子点的荧光发射峰的波长有较大的影响.采用CdS对CdTe进行包裹,制备壳核结构的CdTe/CdS量子点.包裹后能增强水相制备过程中量子点在水相中的荧光强度和发光稳定性,改变量子点的荧光特性.采用红外光谱,对稳定剂和量子点之间的连接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并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CdTe/CdS量子点的微观形态进行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te/cds量子 荧光光谱 水相合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S量子点修饰TiO_(2)纳米管及光解水产氢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余志超 汤振国 +3 位作者 张楠 崔泽岳 胡林河 李刚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22年第4期38-45,共8页
二氧化钛(TiO_(2))是一种传统的光催化剂材料,但由于其自身带隙宽(3.2 eV)及光生载流子易复合,往往需要通过贵金属或过渡金属掺杂、阴离子掺杂、构建异质结等手段增强其对太阳光的有效吸收,促使光生载流子分离并抑制其复合。采用两步法... 二氧化钛(TiO_(2))是一种传统的光催化剂材料,但由于其自身带隙宽(3.2 eV)及光生载流子易复合,往往需要通过贵金属或过渡金属掺杂、阴离子掺杂、构建异质结等手段增强其对太阳光的有效吸收,促使光生载流子分离并抑制其复合。采用两步法构建TiO_(2)/CdS异质结,首先通过多重电压阳极氧化法制备结构化的TiO_(2)纳米管阵列,再以TiO_(2)纳米管为基底,通过化学浴沉积法在TiO_(2)纳米管管壁内外均匀生长CdS量子点。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紫外‐可见光谱(UV‐VIS)对TiO_(2)/CdS异质结组成、形貌和光学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构建的TiO_(2)‐CdS异质结有效抑制光生载流子复合,促进激发电子的转移,提高光催化产氢效率;样品TiO_(2)(1.0)‐CdS(1.0)产氢效率达到1.30 mmol/(g⋅h),是CdS量子点的1.67倍。最后,基于实验分析提出了可见光光解水制氢过程中光生电子在TiO_(2)-CdS上的转移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_(2)纳米 cds量子 异质结 载流子分离 光解水制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核心尺寸及壳层厚度CdTe/CdS量子点非线性光学及超快动力学特性 被引量:1
20
作者 常青 檀恒宇 孟天明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9-98,共10页
CdTe核壳结构半导体量子点具有特殊的非线性光学和超快动力学特性,使其在太阳能电池、光电子器件、生物标记和光纤传感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主要研究了6种不同核心尺寸、不同壳层厚度CdTe/CdS核壳结构半导体量子点的非线性光学和超... CdTe核壳结构半导体量子点具有特殊的非线性光学和超快动力学特性,使其在太阳能电池、光电子器件、生物标记和光纤传感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主要研究了6种不同核心尺寸、不同壳层厚度CdTe/CdS核壳结构半导体量子点的非线性光学和超快动力学特性。在波长400 nm、脉冲宽度130 fs激光脉冲作用下采用Z-Scan技术测量了样品的非线性吸收和非线性折射系数。实验结果表明,CdTe/CdS核壳结构量子点的壳层厚度影响非线性吸收和非线性折射特性,非线性吸收和非线性折射系数均随壳层厚度增加而增大。核心尺寸主要影响非线性吸收特性,非线性吸收系数随核心尺寸的增大而减小。在波长400 nm、脉冲宽度130 fs、频率1 kHz、单脉冲能量400 nJ条件下采用飞秒时间分辨瞬态吸收光谱技术测量了样品的超快动力学特性,得到了瞬态吸收光谱和超快动力学曲线。结果表明漂白信号上升过程时间随壳层厚度的增加而变大。快过程衰减时间随着壳层厚度的增加而变大,同时随着核心尺寸增加而增长;慢过程衰减时间随着壳层厚度的增加而变大。研究揭示了CdTe核壳结构量子点的核心尺寸、壳层厚度对非线性光学和超快动力学的影响规律,为核壳结构量子点的制备和光物理特性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te/cds量子 非线性吸收 非线性折射 超快动力学 激子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