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dS/PbS复合超微粒的有序组装和光谱特性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成林 钟菊花 +2 位作者 李远光 刘百祥 张兆奎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229-234,共6页
用离子交换法制备CdS/PbS复合超微粒,用LB膜技术进行有序组装。CdS/PbS复合超微粒的吸收光谱介于CdS和PbS超微粒的吸收光谱之间。CdS/PbS超微粒/硬脂酸LB膜具有层状结构,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发生明显... 用离子交换法制备CdS/PbS复合超微粒,用LB膜技术进行有序组装。CdS/PbS复合超微粒的吸收光谱介于CdS和PbS超微粒的吸收光谱之间。CdS/PbS超微粒/硬脂酸LB膜具有层状结构,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发生明显变化。CdS/PbS复合超微粒是以CdS为核心,PbS为壳层的表面包裹结构。在CdS比例较高和适当表面压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微粒 有序组装 光谱 半导体 硫化镉 硫化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被恢复对退化红壤表层土壤颗粒中有机碳和Pb、Cd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31
2
作者 李恋卿 潘根兴 +3 位作者 张平究 张旭辉 褚秋华 邱多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1769-1774,共6页
采用原状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分离方法提取不同粒径的土壤颗粒 ,测定其有机碳及重金属元素 Pb、Cd的含量 ,研究了退化红壤在植被恢复下表层 (0~ 1 0 cm和 1 0~ 2 0 cm)土壤颗粒中有机碳与重金属分布及其关系。这些土壤颗粒中有机碳和重... 采用原状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分离方法提取不同粒径的土壤颗粒 ,测定其有机碳及重金属元素 Pb、Cd的含量 ,研究了退化红壤在植被恢复下表层 (0~ 1 0 cm和 1 0~ 2 0 cm)土壤颗粒中有机碳与重金属分布及其关系。这些土壤颗粒中有机碳和重金属元素 Pb、Cd的含量范围分别介于 7.5~ 1 5 g/ kg,1 1~ 2 0 mg/ kg和 2 0~ 70μg/ kg,且粒组间有显著差异。尽管所测组分的含量以 <0 .0 0 2 mm粒组中最高 ,但 2~ 0 .2 5 mm的粒组占其总量的 5 0 %左右 ,其次约 2 0 %存在于 0 .2 5~0 .0 2 mm粒组中。以土壤粒组中分量而言 ,有机碳和所测的重金属元素间有密切的依存关系。与荒地相比 ,植被恢复措施降低了各土层 2~ 0 .2 5 mm粒组中 Pb的含量和分量 ,但提高了 0~ 1 0 cm土层 Cd的含量和分量。在所研究的几种处理中 ,玉米 -包菜处理显著地促进了有机碳和重金属在各颗粒粒组中的均衡分布。因此 ,退化红壤植被恢复措施改变了土壤颗粒中有机碳和重金属的分布 ,因而可能影响着土壤环境中有机碳和重金属的形态及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化红壤 土壤颗粒 有机碳 PD cd 植被恢复 重金属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胶网格法制备CdS超细颗粒 被引量:5
3
作者 程光伟 陈邦林 韩庆平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57-62,共6页
该文首次利用凝胶网格法制备了CdS超细颗粒,测定了样品的等电点及TEM、粒度分布、XRD等性能表征并对结果进行了讨论。证明此法简便、易控、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关键词 凝胶网格法 超细颗粒 硫化镉 制备 等电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矿渣磁性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对Pb(Ⅱ)和Cd(Ⅱ)的吸附潜力 被引量:4
4
作者 赵冉 王力 +4 位作者 李荣华 张增强 梁文 黄辉 蒋顺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76-184,共9页
【目的】制备铁矿渣磁性纳米颗粒,研究其对Pb(Ⅱ)和Cd(Ⅱ)的吸附性能,促进富含铁的工业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方法】以铁矿尾矿渣为原料,通过化学方法制备改性磁铁纳米颗粒3NH_2-SiO_2@Fe_3O_4,对其进行表征,以批处理法探讨了不同p... 【目的】制备铁矿渣磁性纳米颗粒,研究其对Pb(Ⅱ)和Cd(Ⅱ)的吸附性能,促进富含铁的工业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方法】以铁矿尾矿渣为原料,通过化学方法制备改性磁铁纳米颗粒3NH_2-SiO_2@Fe_3O_4,对其进行表征,以批处理法探讨了不同pH、Cd(Ⅱ)和Pb(Ⅱ)平衡质量浓度和吸附时间下3NH_2-SiO_2@Fe_3O_4对水体中Cd(Ⅱ)和Pb(Ⅱ)的吸附潜力,并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技术对吸附Pb(Ⅱ)和Cd(Ⅱ)前后3NH_2-SiO_2@Fe_3O_4的结构进行分析。【结果】成功制备出了化学稳定性良好、粒径为73~160nm的磁性颗粒3NH_2-SiO_2@Fe_3O_4,磁化强度23.1emu/g,颗粒表面富含-NH_2官能团。随体系pH以及Pb(Ⅱ)和Cd(Ⅱ)平衡质量浓度的升高,3NH_2-SiO_2@Fe_3O_4对Pb(Ⅱ)和Cd(Ⅱ)的吸附量总体呈先迅速增加之后趋于平衡。在0~60min时,随着吸附时间的延长,3NH_2-SiO_2@Fe_3O_4对Pb(Ⅱ)和Cd(Ⅱ)吸附量迅速增加,120min后达到吸附平衡,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能较好地拟合这一过程。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能较好地拟合3NH_2-SiO_2@Fe_3O_4对Pb(Ⅱ)和Cd(Ⅱ)的吸附过程,3NH_2-SiO_2@Fe_3O_4对Pb(Ⅱ)和Cd(Ⅱ)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158.86和88.93 mg/g。3NH_2-SiO_2@Fe_3O_4对Pb(Ⅱ)和Cd(Ⅱ)的吸附机制为不饱和配合吸附。【结论】以铁矿渣等含铁的工业固体废弃物为原料,成功制备出了对Pb(Ⅱ)和Cd(Ⅱ)具有较好吸附能力的磁性纳米颗粒3NH_2-SiO_2@Fe_3O_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矿渣磁性纳米颗粒 cd(Ⅱ) pb(Ⅱ) 吸附潜力 吸附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酞菁铜与Q-CdS超微粒子界面的光致电荷转移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宝辉 王德军 +2 位作者 曹云伟 张杰 李铁津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77-180,共4页
The photovoltaic features and photo-induced interfacial charge transfer of CuPc-modified Q-CdS films were investigated by surface photovoltage spectra and optical absorption spectra.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terfac... The photovoltaic features and photo-induced interfacial charge transfer of CuPc-modified Q-CdS films were investigated by surface photovoltage spectra and optical absorption spectra.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terfacial chaxge transfer and photosensitization between cuPc and Q-cds occur under inuAnnation. Based on the observations,the generation and processes of the charge transfer are proposed and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酞菁酮 超微粒子 光电压 光致电荷转移 硫化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iton X-100/C_(10)H_(21)OH/H_2O体系层状液晶中超微粒子材料CdS的合成 被引量:1
6
作者 沈明 郭荣 +1 位作者 严鹏权 于卫里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74-76,共3页
TritonX-100/C_(10)H_(21)OH/H_2O体系层状液晶中超微粒子材料CdS的合成沈明,郭荣,严鹏权,于卫里(扬州大学师范学院化学系扬州225002)关键词超微粒子,层状液晶,表面活性剂,Triton... TritonX-100/C_(10)H_(21)OH/H_2O体系层状液晶中超微粒子材料CdS的合成沈明,郭荣,严鹏权,于卫里(扬州大学师范学院化学系扬州225002)关键词超微粒子,层状液晶,表面活性剂,TritonX-100,CdS超微粒子是指粒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微粒子 液晶 表面活性剂 硫化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沙颗粒表面吸附点位的重金属离子竞争特征 被引量:1
7
作者 方群生 陈志和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9-64,共6页
水环境中泥沙颗粒与重金属污染物的微界面作用显著,泥沙颗粒表面形貌特征对污染物的吸附影响较大。通过单一吸附和竞争吸附试验、BET试验,分析了泥沙颗粒吸附铅、铜和镉后,泥沙颗粒孔隙的孔体积和比表面积的结构特征变化,并基于孔隙的... 水环境中泥沙颗粒与重金属污染物的微界面作用显著,泥沙颗粒表面形貌特征对污染物的吸附影响较大。通过单一吸附和竞争吸附试验、BET试验,分析了泥沙颗粒吸附铅、铜和镉后,泥沙颗粒孔隙的孔体积和比表面积的结构特征变化,并基于孔隙的孔体积统计方法,定量化铅、铜和镉在泥沙颗粒的竞争和独立吸附点位。结果表明,2~5 nm中孔的孔隙为主要的吸附部位。铅在泥沙颗粒所占据的竞争吸附点位较铜和镉多,为43.69%,铜和镉分别为30.77%、25.54%,铅、铜和镉占据泥沙颗粒的竞争吸附点位能力为铅>铜>镉。研究结果从纳米尺度揭示了吸附量与微观吸附点位的关系,可以为研究竞争吸附点位特征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沙颗粒 铅-铜-镉体系 BET实验 孔隙特征 竞争点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铅聚合物微凝胶与硫化氢反应前后在良溶剂中的分子扩散行为 被引量:3
8
作者 杨毅 高明远 +2 位作者 马荣久 边凤兰 沈家骢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1期1719-1722,共4页
用溶液聚合法制备出轻度交联的含铅微凝胶,用光子相关光谱技术测定其在良溶剂中与H_2S反应前、后的扩散行为,由外推法得到在浓度无限稀时的分子扩散系数,给出微凝胶的流体力学半径。结果表明:相同量的含铅微凝胶在不同的初始浓... 用溶液聚合法制备出轻度交联的含铅微凝胶,用光子相关光谱技术测定其在良溶剂中与H_2S反应前、后的扩散行为,由外推法得到在浓度无限稀时的分子扩散系数,给出微凝胶的流体力学半径。结果表明:相同量的含铅微凝胶在不同的初始浓度下与H_2S反应,生成含PbS纳米微粒的凝胶;但其体积增大不同,这说明H_2S与含铅微凝胶的反应既可以在分子内也可以在分子间进行,分子间的反应使含硫化铅微凝胶扩散系数随浓度的变化曲线的线性范围变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铅微凝胶 硫化氢 分子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矸石中铅、铬、镉的溶出性能 被引量:2
9
作者 闫莎莎 张文泉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36-441,共6页
以滕南煤田某煤矿风化煤矸石为研究对象,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了煤矸石粒径对Pb,Cr,Cd溶出浓度的影响,应用回归分析法分析了浸溶时间与Pb,Cr,Cd溶出浓度的关系特征。实验结果表明:模拟湿地浸溶条件下,煤矸石中Pb,Cd,Cr溶出浓度均超出或... 以滕南煤田某煤矿风化煤矸石为研究对象,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了煤矸石粒径对Pb,Cr,Cd溶出浓度的影响,应用回归分析法分析了浸溶时间与Pb,Cr,Cd溶出浓度的关系特征。实验结果表明:模拟湿地浸溶条件下,煤矸石中Pb,Cd,Cr溶出浓度均超出或接近Ⅲ类水体水质标准,对水环境存在污染风险;煤矸石粒径对Pb,Cd,Cr溶出浓度存在影响,粒径越小则Pb、Cr、Cd溶出浓度越大,粒径小于8.0 cm的煤矸石浸溶贡献较大。建立了表征Pb,Cr,Cd溶出浓度与浸溶时间对数(以10为底)关系的一元三次多项式回归方程,经检验均具有显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矸石 重金属 粒径 溶出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氟羧酸离子交换膜内硫化铅超微粒的光学非线性研究
10
作者 周晓文 林原 +4 位作者 李学萍 肖绪瑞 张松宾 夏宗炬 邹英华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1995年第4期33-35,共3页
在全氟羧酸阳离子交换膜中制备出不同颗粒尺寸的PbS超微粒,并由吸收光谱及电镜测量结果获得证实。用飞秒激光脉冲对PbS超微粒复合膜进行了时间分辨光克尔效应测定,发现PbS超微粒具有三阶光学非线性,三阶光学非线性极化率X... 在全氟羧酸阳离子交换膜中制备出不同颗粒尺寸的PbS超微粒,并由吸收光谱及电镜测量结果获得证实。用飞秒激光脉冲对PbS超微粒复合膜进行了时间分辨光克尔效应测定,发现PbS超微粒具有三阶光学非线性,三阶光学非线性极化率X(3)约为10(-12)esu,光克尔效应响应时间小于165fs,并且发现PbS超微粒的光学非线性随着超微粒颗粒尺寸的减小而增大,显示出量子限域效应对于超微粒子光学非线性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铅 光学非线性 光克尔效应 半导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