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5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Buffer Layer及其金属掺杂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文连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1999年第4期289-295,共7页
描述了电极与有机层之间的薄层(0.1~lnm)BufferLayer(缓冲层,特别是LiF)对OEL器件性能,特别是亮度和效率的提高及其增强机制,评述厂复合物电极及金属掺杂有机物层对OEL器件亮度和效率的增强现象。
关键词 有机电致发光 缓冲层 金属掺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径向电流作用下的高压电缆缓冲层烧蚀多物理量信号演变规律 被引量:2
2
作者 吴明 洪涵韬 +3 位作者 任志刚 张云飞 李建英 高景晖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36-945,共10页
近年来高压电缆中缓冲层烧蚀导致的电缆本体击穿事故频发,严重影响了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缓冲层的含水率及外界压力是影响高压电缆缓冲层烧蚀故障发展的重要因素。基于此,搭建了缓冲层在不同含水率及不同受力下的烧蚀模拟试验平台,研... 近年来高压电缆中缓冲层烧蚀导致的电缆本体击穿事故频发,严重影响了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缓冲层的含水率及外界压力是影响高压电缆缓冲层烧蚀故障发展的重要因素。基于此,搭建了缓冲层在不同含水率及不同受力下的烧蚀模拟试验平台,研究不同条件下缓冲层烧蚀产生的温度、超声以及电信号,获得了烧蚀缺陷的多物理量演变规律。同时结合对烧蚀缓冲层的微观形貌特征以及烧蚀产物成分的表征,分析了不同条件下的缓冲层烧蚀信号产生的机理,发现电流径向集中引起的热效应和缓冲层内气隙放电是导致缓冲层温度升高的原因,而气隙放电是导致超声信号和电信号产生的原因。研究发现,相较干燥缓冲层烧蚀,含水情况下的缓冲层会和铝护套发生电化学腐蚀,会使得超声信号和电信号变大,且中间会有小的信号产生。该研究为高压电缆缓冲层烧蚀检测装置的开发提供了理论和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缆 缓冲层 烧蚀故障 超声信号 径向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挤压性大变形隧道橡塑海绵缓冲层变形释能效应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匡亮 朱建林 +5 位作者 陶伟明 刘志强 吴剑 唐思聪 周路军 齐春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4-110,共7页
为探究橡塑海绵缓冲层在挤压性大变形隧道让压支护中的适用性,采用室内试验、数值模拟、现场测试等手段开展橡塑海绵缓冲层的释能效能研究。主要结论包括:(1)橡塑海绵的单轴压缩试验表明,橡塑海绵受力和变形满足线性关系,当橡塑海绵压... 为探究橡塑海绵缓冲层在挤压性大变形隧道让压支护中的适用性,采用室内试验、数值模拟、现场测试等手段开展橡塑海绵缓冲层的释能效能研究。主要结论包括:(1)橡塑海绵的单轴压缩试验表明,橡塑海绵受力和变形满足线性关系,当橡塑海绵压缩比达到70%时,材料尚未发生破坏,橡塑海绵的压缩变形性能和强度性能均良好,可作为缓冲层设置于挤压大变形隧道各层支护结构之间;(2)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相较于40 cm厚衬砌无缓冲层支护体系和50 cm厚衬砌无缓冲层支护体系,40 cm厚衬砌+10 cm厚缓冲层支护体系对应的围岩拱顶沉降量分别增加7.23%、14.50%,仰拱隆起量分别增加8.86%、17.01%,第三主应力最大值分别降低53.35%和49.86%;(3)兰渝铁路木寨岭隧道大变形段有无缓冲层段受力测试对比试验表明,相较于无缓冲层支护体系,有缓冲层支护体系的支护接触压力、钢筋应力、混凝土应力分别降低55.7%、69.5%、60.9%。综上所述,橡塑海绵缓冲层具有较显著的释能效用,可提升支护体系的受力安全性,可作为一种让压支护手段在挤压性大变形隧道进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隧道 挤压性大变形 让压支护 缓冲层 橡塑海绵 释能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XLPE电缆阻水缓冲层烧蚀机理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刘青 焦宇阳 +4 位作者 尚英强 郑天宇 刘明亮 朱梦瑶 李欢 《绝缘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9-108,共10页
为研究高压电缆阻水缓冲层的烧蚀机理并揭示其临界条件,本文测定不同含水率下阻水缓冲层材料的介电性能参数。通过构建基于重力影响的三维非轴对称皱纹铝护套结构电缆几何模型,开展电-热-流多物理场耦合有限元仿真,并结合恒流模拟烧蚀... 为研究高压电缆阻水缓冲层的烧蚀机理并揭示其临界条件,本文测定不同含水率下阻水缓冲层材料的介电性能参数。通过构建基于重力影响的三维非轴对称皱纹铝护套结构电缆几何模型,开展电-热-流多物理场耦合有限元仿真,并结合恒流模拟烧蚀试验系统进行试验验证,实时监测烧蚀过程中的电压和温度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接触不良与受潮是引发烧蚀的必要条件,当铝护套与缓冲层接触不良时,接触良好位置附近的空隙处会产生电场集中,含水率达到5%时即可引发局部放电。接触良好区域的缓冲层因容性电流集中产生局部温升,含水率达到25%时局部温度可达烧蚀起始阈值。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烧蚀现象仅在铝电极与缓冲层接触不良时发生,接触良好时仅出现电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会产生高阻白色粉末,使得电压和温度稳定上升,伴随局部放电的发生,此时电压最高可达147 V,温度最高可达187.8℃,导致缓冲层部分聚酯纤维熔断,进一步引发电流集中,最终导致阻水缓冲层材料的热击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LPE电缆 缓冲层烧蚀 电-热-流仿真分析 模拟烧蚀试验 局部温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气体和温压变化的电缆烧蚀缺陷多参量检测方法
5
作者 刘音 任志刚 +4 位作者 及洪泉 门业堃 陈厚清 李晓杉 汤晓君 《绝缘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9-115,共7页
高压电缆是供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缓冲层烧蚀会导致电力电缆故障,近年来出现多起由缓冲层烧蚀引发的电缆事故。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缓冲层烧蚀特征气体和温度、气压变化的电缆烧蚀缺陷多参量检测方法。采用傅里叶变... 高压电缆是供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缓冲层烧蚀会导致电力电缆故障,近年来出现多起由缓冲层烧蚀引发的电缆事故。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缓冲层烧蚀特征气体和温度、气压变化的电缆烧蚀缺陷多参量检测方法。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缓冲层中的CH_(4)、C_(2)H_(6)、C_(2)H_(4)浓度,采用电化学传感器测量缓冲层中的H_(2)浓度,采用温度传感器、压电式气压传感器测量缓冲层中的温度和气压。通过实验室缓冲层烧蚀实验和真型电缆检测实验测试系统的性能。结果表明:该系统的功能性和准确性满足要求,4种特征气体的浓度、温度、压强能够作为表征缓冲层烧蚀缺陷的特征参量。该系统的检测周期小于30s,检测误差在±10%以内,在安全性、检测速度和准确性等方面具有优势,能够保障电力电缆的安全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冲层烧蚀 特征气体 温度 气压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冲层-桩板墙组合支护膨胀土边坡现场试验研究
6
作者 杨果林 李文生 +3 位作者 段君义 杨啸 李兴瑷 夏晓鹏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33,共10页
为研究缓冲层对桩板墙结构支护膨胀土边坡的力学与变形特性的影响,以湖北当阳某铁路膨胀土边坡的桩板墙-缓冲层[包括聚苯乙烯泡沫(EPS)缓冲层和袋装砂石缓冲层2种]组合支护结构为对象,通过实施现场试验,分析气候环境作用下该组合支护结... 为研究缓冲层对桩板墙结构支护膨胀土边坡的力学与变形特性的影响,以湖北当阳某铁路膨胀土边坡的桩板墙-缓冲层[包括聚苯乙烯泡沫(EPS)缓冲层和袋装砂石缓冲层2种]组合支护结构为对象,通过实施现场试验,分析气候环境作用下该组合支护结构中的土体湿度、桩身位移、板后土压力及桩与板弯矩的变化规律,揭示不同缓冲层情况下膨胀土边坡-缓冲层-桩板墙组合支护结构的相互作用及其协同的力学与变形关系.结果表明:相比于袋装砂石缓冲层,EPS缓冲层能够更有效地降低侧向膨胀压力,在本试验中测得最大消减率为69%.同时,EPS缓冲层能够及时响应气候环境引起的膨胀土胀缩变化,继而动态改善板后侧向总土压力的分布,而袋装砂石缓冲层对气候环境的响应能力明显相对较弱.膨胀土边坡-EPS缓冲层-桩板墙结构三者之间能够形成稳定的协调相互作用,进而降低膨胀土膨胀特性对桩间板弯矩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土边坡 桩板墙结构 EPS缓冲层 侧向膨胀压力 桩身弯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皱纹铝护套电力电缆缓冲层受潮的气体产生、扩散和持续时间
7
作者 郝艳捧 田万兴 +2 位作者 成延庭 惠宝军 朱闻博 《广东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0-78,共9页
氢气作为电缆缓冲层缺陷的关键特征气体,研究其产生与扩散特性对缺陷检测和定位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搭建110 kV交联聚乙烯电缆缓冲层气体检测系统,通过注水受潮试验模拟氢气的产生,并研究氢气的时空分布规律。试验表明:注水前及注水量1 m... 氢气作为电缆缓冲层缺陷的关键特征气体,研究其产生与扩散特性对缺陷检测和定位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搭建110 kV交联聚乙烯电缆缓冲层气体检测系统,通过注水受潮试验模拟氢气的产生,并研究氢气的时空分布规律。试验表明:注水前及注水量1 mL未检测到氢气,而注水量5 mL下氢气在第5日出现并持续至第56日;氢气扩散呈现非均匀扩散特性,注水后第20日,氢气从注水位置至1.0 m位置的平均扩散速率为0.84 m/h,1.0 m位置至1.9 m位置的氢气扩散速率降至0.09 m/h,至第56日,这2段的氢气扩散速率分别衰减至0.12 m/h和0.056 m/h。解剖试样分析发现,在阻水带及铝护套内侧存在典型白色粉末,证实受潮引发铝护套腐蚀析氢机制。研究结果可为电缆缓冲层缺陷的氢气时空分布检测和定位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XLPE电缆 缓冲层缺陷 特征气体 氢气 受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宽频阻抗谱的电力电缆缓冲层缺陷定位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任广振 曹俊平 +3 位作者 邹星宇 穆海宝 张浩天 黄勃 《高压电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1-119,共9页
电力电缆是电力系统传输电能的重要工具,然而其缓冲层可能会出现局部烧蚀缺陷,影响电能质量。为解决该问题,文中基于宽频阻抗谱技术提出了一种电力电缆缓冲层缺陷定位方法。该方法基于包络提取的思想改进阻抗谱傅里叶变换后的曲线、避... 电力电缆是电力系统传输电能的重要工具,然而其缓冲层可能会出现局部烧蚀缺陷,影响电能质量。为解决该问题,文中基于宽频阻抗谱技术提出了一种电力电缆缓冲层缺陷定位方法。该方法基于包络提取的思想改进阻抗谱傅里叶变换后的曲线、避免了畸变点的干扰,同时通过仿真模型初步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为研究其实际应用能力,文中还进行了不同频带下的电力电缆缺陷实验,基于实验结果可以发现,随着频带的增加,缺陷定位的精度以及分辨率都有所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缆 缓冲层缺陷 定位 宽频阻抗谱 傅里叶变换 包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Cu缓冲层对CoFe/FeMn交换偏置的性能调控
9
作者 贡佳伟 高烨 +2 位作者 李广 刘奕帆 王磊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41,共7页
具有交换偏置效应的铁磁/反铁磁薄膜是自旋电子学器件关键组成部分,而缓冲层材料对交换偏置性能有着重要影响.该文制备了以Ta/Cu复合材料作为缓冲层的CoFe/FeMn薄膜样品,利用显微结构分析发现,在Ta/Cu复合缓冲层中,Ta的作用在于诱导Cu... 具有交换偏置效应的铁磁/反铁磁薄膜是自旋电子学器件关键组成部分,而缓冲层材料对交换偏置性能有着重要影响.该文制备了以Ta/Cu复合材料作为缓冲层的CoFe/FeMn薄膜样品,利用显微结构分析发现,在Ta/Cu复合缓冲层中,Ta的作用在于诱导Cu结晶和(111)面取向,结晶后的Cu与CoFe晶体结构高度匹配,进而促进CoFe结晶和(111)面取向,从而增强了CoFe/FeMn之间的交换偏置效应.通过与单层Ta,Cu缓冲层对比,发现Ta/Cu复合缓冲层能有效增强CoFe/FeMn薄膜的交换偏置性能,并且Cu层厚度亦能有效调控偏置场大小.该文的研究结果进一步增强了对缓冲层调控铁磁/反铁磁薄膜交换偏置机理的认识,并提供了一种优化CoFe/FeMn交换偏置性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换偏置 缓冲层 自旋电子学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电缆缓冲层烧蚀至绝缘屏蔽层的电流密度临界条件仿真研究
10
作者 门业堃 张可 +4 位作者 郭卫 及洪泉 任志刚 张竟成 高建 《绝缘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9-116,共8页
为了研究高压电缆缓冲层烧蚀的临界条件,本文针对实际电缆烧蚀致绝缘屏蔽损伤的类型进行分类总结,通过有限元仿真构建三维不对称高压电缆模型,分别研究了干燥和潮湿条件下高压电缆烧蚀发展过程及其对绝缘屏蔽造成损伤的机理,并对比分析... 为了研究高压电缆缓冲层烧蚀的临界条件,本文针对实际电缆烧蚀致绝缘屏蔽损伤的类型进行分类总结,通过有限元仿真构建三维不对称高压电缆模型,分别研究了干燥和潮湿条件下高压电缆烧蚀发展过程及其对绝缘屏蔽造成损伤的机理,并对比分析两种条件下烧蚀的难易程度。结果表明:干燥条件下绝缘屏蔽层损伤源于电缆长段不良接触导致的电流热效应,不良接触达到7.5 m时缓冲层表面电流密度高达442 A/m^(2),温度为200℃;潮湿条件下绝缘屏蔽层损伤源于电化学腐蚀高阻性产物生成导致的电流热效应,高阻性产物在电流密度与温度集中的区域会贯穿缓冲层,被白色粉末覆盖比例达到97.9%时缓冲层表面电流密度高达416 A/m^(2)。仿真结果能够与实际烧蚀故障电缆的解体情况对应良好,验证了本文分析结果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冲层烧蚀 绝缘屏蔽层 电流热效应 电化学腐蚀 有限元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组份硅橡胶基修复剂的高压电缆缓冲层缺陷修复及可靠性研究
11
作者 葛洲 武康宁 +6 位作者 赵鸽 张浩然 张可 高建 李博达 任志刚 李建英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4917-4926,I0033,共11页
近年来,高压电缆缓冲层烧蚀缺陷频繁出现,严重威胁了电缆的安全运行,因此亟需烧蚀缺陷的修复技术。为修复烧蚀缺陷,制备了一种单组份半导电硅橡胶基修复剂。通过真型电缆模拟烧蚀实验,结合有限元仿真,研究修复剂的修复效果与机理。通过... 近年来,高压电缆缓冲层烧蚀缺陷频繁出现,严重威胁了电缆的安全运行,因此亟需烧蚀缺陷的修复技术。为修复烧蚀缺陷,制备了一种单组份半导电硅橡胶基修复剂。通过真型电缆模拟烧蚀实验,结合有限元仿真,研究修复剂的修复效果与机理。通过电化学与元素分布测试,分析了修复剂对铝护套的腐蚀性及其与屏蔽层的相容性。结果表明,修复后缓冲层体积电阻率满足行业标准的要求。注入修复剂的缓冲层在模拟烧蚀后未出现烧蚀痕迹,且导电性能保持稳定。修复剂有效改善了缓冲层中的电流集中与电场畸变。缓冲层最大电流密度由烧蚀后的40.40 A/m^(2)降至0.05 A/m^(2),气隙最高场强由7.91×10^(4)kV/m降至1.39×10^(-2)kV/m,有效地消除了缓冲层烧蚀隐患。此外,铝在未固化修复剂中的腐蚀速率仅为5.4×10^(-3)mm/a,固化修复剂包覆处理的屏蔽层表面Si元素含量仅为1.0%。因此修复剂的注入不会引发铝护套电化学腐蚀和屏蔽层的溶胀,表明该修复剂在高压电缆中具有高可靠性。研究结果对实际电缆缓冲层烧蚀缺陷修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电缆 缓冲层烧蚀 修复剂 模拟烧蚀实验 电场仿真 电化学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TIR的XLPE电缆缓冲层烧蚀缺陷特征气体检测技术及应用
12
作者 李晓杉 汤晓君 +3 位作者 陈厚清 李建英 高建 任志刚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78-685,共8页
缓冲层烧蚀缺陷是导致高压交联聚乙烯(cross-linked polyethylene,XLPE)电缆故障的重要原因。然而,目前尚无在电缆运行现场对该缺陷的有效检测方法。为了提高XLPE电缆缓冲层烧蚀缺陷的检出率、检测速度、安全性和便携性,研究了CH4、C2H6... 缓冲层烧蚀缺陷是导致高压交联聚乙烯(cross-linked polyethylene,XLPE)电缆故障的重要原因。然而,目前尚无在电缆运行现场对该缺陷的有效检测方法。为了提高XLPE电缆缓冲层烧蚀缺陷的检出率、检测速度、安全性和便携性,研究了CH4、C2H6、C2H4、C2H2、CO和H2特征气体与缓冲层烧蚀缺陷的关系,提出了一种基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的XLPE电缆缓冲层烧蚀缺陷特征气体检测技术,并研制了缓冲层烧蚀特征气体检测装置。分别通过环境监测、混合气体检测和模拟烧蚀气体检测验证该方法和装置的性能。最后,将该装置应用于220 kV的XLPE电缆故障现场,进一步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温度、湿度、压力测量结果准确,误差均小于10%;特征气体的体积分数检测误差均小于7%,检测周期小于1 min;特征气体的体积分数均与烧蚀时间正相关,能够表征缓冲层的烧蚀缺陷。同时,现场应用结果进一步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用于现场缓冲层烧蚀缺陷的特征气体检测,为缓冲层烧蚀缺陷的快速诊断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冲层 烧蚀缺陷 XLPE电缆 特征气体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电缆缓冲层白斑缺陷引发放电的机理研究
13
作者 胡丽斌 陈杰 +5 位作者 赖庆波 李文杰 刘顺满 刘建军 柏仓 刘刚 《高压电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5-164,共10页
缓冲层缺陷会为电缆线路的运行带来隐患,由其造成的电缆击穿事故严重危害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为研究缓冲层白斑引发放电的缺陷机理,开展人工模拟缓冲层白斑缺陷实验,测量含有白斑缺陷的电缆缓冲层间电阻,研究白斑对缓冲层电气连接... 缓冲层缺陷会为电缆线路的运行带来隐患,由其造成的电缆击穿事故严重危害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为研究缓冲层白斑引发放电的缺陷机理,开展人工模拟缓冲层白斑缺陷实验,测量含有白斑缺陷的电缆缓冲层间电阻,研究白斑对缓冲层电气连接的影响,建立考虑白斑缺陷的电缆等值电路模型,仿真计算缺陷情况下缓冲层的电位变化,并搭建了缓冲层放电模拟实验平台,对放电信号进行检测。研究结果表明:电缆各个铝护套波谷处含有白斑缺陷后缓冲层间电阻可增大10倍以上,严重破坏了缓冲层的电气连接作用,导致缓冲层电位提升,缓冲层间电场强度增大进而引起放电损伤缓冲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LPE电缆 缓冲层缺陷 铝护套 局部放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气体化学计量特征的高压电缆缓冲层烧蚀评估方法研究
14
作者 任志刚 郭卫 +3 位作者 门业堃 张竟成 赵鸽 高建 《绝缘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9-116,共8页
高压电缆缓冲层烧蚀伴随有特征气体逸出现象,故特征气体有望作为烧蚀故障检测评估指标,但目前逸出气体的种类和浓度与烧蚀程度的关联性仍不明确。本文搭建缓冲层烧蚀模拟实验平台,综合考虑后选择C_(2)H_(6)、C_(2)H_(4)、C_(2)H_(2)以... 高压电缆缓冲层烧蚀伴随有特征气体逸出现象,故特征气体有望作为烧蚀故障检测评估指标,但目前逸出气体的种类和浓度与烧蚀程度的关联性仍不明确。本文搭建缓冲层烧蚀模拟实验平台,综合考虑后选择C_(2)H_(6)、C_(2)H_(4)、C_(2)H_(2)以及CO作为缓冲层烧蚀评估的特征气体,并分析其化学计量特征随缓冲层烧蚀程度和受潮程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特征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随缓冲层含水率提高而降低,潮湿条件下的烃类特征气体中C与H原子数量之比高于干燥条件;C原子与H原子的浓度随烧蚀时间的增加而不断提高。且随着烧蚀时间的增加,C原子与H原子的浓度随潮湿程度的增大先减小,再增大再减小,最后单调增大。分析认为,不同条件下缓冲层材料结构烧蚀破坏的差异是导致逸出气体化学计量特征变化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电缆 缓冲层烧蚀 特征气体 化学计量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频域阻抗谱与MLP的高压电缆缓冲层烧蚀故障识别研究
15
作者 汪洪亮 刘昕 +1 位作者 徐浩焜 马明超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9-105,共7页
电缆缓冲层烧蚀故障会引发绝缘介质的渐进性劣化,未及时干预的劣化进程可能导致电缆被击穿,最终威胁电网的安全稳定。针对传统的高压电缆缓冲层烧蚀故障的检测技术存在的不足,融合频域阻抗谱和机器学习,构建一种新型故障诊断模型。通过... 电缆缓冲层烧蚀故障会引发绝缘介质的渐进性劣化,未及时干预的劣化进程可能导致电缆被击穿,最终威胁电网的安全稳定。针对传统的高压电缆缓冲层烧蚀故障的检测技术存在的不足,融合频域阻抗谱和机器学习,构建一种新型故障诊断模型。通过对电力电缆的分布参数模型进行仿真,得到正常、缓冲层烧蚀、局部老化和感性故障的首端频域阻抗谱;通过分析频域阻抗谱,可以识别有缓冲层烧蚀、局部老化的容性故障和感性故障,但无法准确识别电缆局部老化和缓冲层烧蚀;在频域阻抗谱的基础上,通过多层感知器对故障类型分类,实现了对缓冲层烧蚀故障的有效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域阻抗谱 多层感知器 缓冲层烧蚀 故障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气体的高压电缆缓冲层烧蚀缺陷检测
16
作者 李森林 陈舒昱 +4 位作者 陈奕凯 牛雷 操张鹏 戚梦辉 任成燕 《电工电能新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8-117,共10页
近年来,因为高压电缆缓冲层烧蚀导致的电缆运行故障严重危害到电缆系统的安全运行。高压电缆缓冲层材料在烧蚀过程中会产生特征气体,可以基于特征气体检测法实现对缓冲层烧蚀缺陷的预警和诊断。本文搭建了电缆缓冲层放电烧蚀模拟和气体... 近年来,因为高压电缆缓冲层烧蚀导致的电缆运行故障严重危害到电缆系统的安全运行。高压电缆缓冲层材料在烧蚀过程中会产生特征气体,可以基于特征气体检测法实现对缓冲层烧蚀缺陷的预警和诊断。本文搭建了电缆缓冲层放电烧蚀模拟和气体收集实验平台,用不同电极结构模型模拟缓冲层不同缺陷状态,采用气相色谱仪对烧蚀过程中缓冲层的气体进行组分分析,研究产物浓度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缓冲层烧蚀过程中的气体产物包括CO_(2)、H_(2)、CO、低分子量烃类气体等共9种,且各组分气体浓度与缓冲层缺陷类型、烧蚀时间、接触状态等因素直接关联。基于特征气体检测的方法有望应用于高压电缆缓冲层等低场强区潜伏性缺陷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XLPE电缆 缓冲层烧蚀 气体检测 局部放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XLPE电力电缆阻水缓冲层烧蚀故障研究综述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旭 李欢 +1 位作者 朱梦瑶 惠卓斌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4927-4942,I0034,共17页
近年来,皱纹铝护套结构的高压交联聚乙烯(crosslinked polyethylene,XLPE)电力电缆阻水缓冲层烧蚀故障频发,已严重威胁到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阻水缓冲层烧蚀故障机理、检测方法与修复技术成为电力电缆领域的研究热点与难点。该文... 近年来,皱纹铝护套结构的高压交联聚乙烯(crosslinked polyethylene,XLPE)电力电缆阻水缓冲层烧蚀故障频发,已严重威胁到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阻水缓冲层烧蚀故障机理、检测方法与修复技术成为电力电缆领域的研究热点与难点。该文主要对目前国内外学者针对阻水缓冲层烧蚀故障开展的研究进行综述,阐述阻水缓冲层烧蚀的故障特征、引发烧蚀的条件及原因、针对烧蚀故障开展的检测方法及修复技术。在此基础上,对阻水缓冲层烧蚀故障的应对措施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交联聚乙烯电缆 皱纹铝护套 阻水缓冲层 烧蚀 白色粉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交联聚乙烯电缆缓冲层烧蚀机理
18
作者 孟晓凯 俞华 +1 位作者 芦竹茂 晋涛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6-144,共9页
高压交联聚乙烯(XLPE)电缆的缓冲层烧蚀问题日益突出,对电网的稳定运行构成了严重威胁。文中通过统计分析近年来缓冲层烧蚀故障的案例,搭建了模拟实验平台,研究了压力和湿度对缓冲层烧蚀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潮湿环境中,随着压力的增大,... 高压交联聚乙烯(XLPE)电缆的缓冲层烧蚀问题日益突出,对电网的稳定运行构成了严重威胁。文中通过统计分析近年来缓冲层烧蚀故障的案例,搭建了模拟实验平台,研究了压力和湿度对缓冲层烧蚀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潮湿环境中,随着压力的增大,缓冲层烧蚀电压从36 V逐渐减小至24 V,烧蚀电流从1340 mA逐渐减小至879 mA;在干燥环境中,随着压力的增大,缓冲层烧蚀电压从24 V逐渐减小至15 V,烧蚀电流从155 mA逐渐增大至952 mA。通过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仪表征了烧蚀产物的形貌和组分,发现烧蚀后缓冲层和绝缘层之间的白色粉末主要由缓冲层中的阻水粉析出形成。有限元分析进一步揭示了典型的110 kV XLPE高压电缆缓冲层的烧蚀机理,发现电缆自身重量在重力作用下导致护套和缓冲层之间发生过盈配合及外界环境湿度变化是导致烧蚀的重要原因。研究成果为高压XLPE电缆的缓冲层烧蚀防护提供了实验基础与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冲层 高压电缆 铝护套 绝缘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掺杂氧化铈作为SOFC缓冲层的协同效应研究
19
作者 叶天科 周宇 +2 位作者 张旸 武安祺 官万兵 《电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31-1538,共8页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lid oxide fuel cell,SOFC)因其高效、环境友好的特点被视为一种很有潜力的能量转换和存储系统。然而,广泛使用的钇稳定氧化锆(YSZ)电解质与典型的高活性钴基阴极(La_(0.6)Sr_(0.4)Co_(0.2)Fe_(0.8)O_(3-d),LSCF)...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lid oxide fuel cell,SOFC)因其高效、环境友好的特点被视为一种很有潜力的能量转换和存储系统。然而,广泛使用的钇稳定氧化锆(YSZ)电解质与典型的高活性钴基阴极(La_(0.6)Sr_(0.4)Co_(0.2)Fe_(0.8)O_(3-d),LSCF)之间的化学相容性较差,易引发界面副反应,需引入缓冲层以抑制该问题。采用固液复合法制备了La_(x)Ce_(1-x)O_(2-d)(x=0.1~0.5)系列材料,系统探究了La掺杂量对缓冲层材料晶格参数、微观结构、电导率及电池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少量La掺杂可同步提升材料电导率与致密度:当La掺杂量为20%(摩尔分数)时,材料在750℃下的电导率达到1.41×10^(-2)S/cm,较50%(摩尔分数)掺杂样品提升三倍。实验表明,20%La掺杂二氧化铈在电导率与致密度之间实现最优平衡,是极具潜力的缓冲层候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FC 缓冲层 La掺杂二氧化铈 缺陷化学 离子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珍珠棉颗粒土垫层与砂土垫层的力学性能比较
20
作者 王星 涂鹏 +2 位作者 黄帅 聂亚伟 胡朝霞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73-280,I0005,共9页
为探究珍珠棉(expandable polyethylene,EPE)颗粒土缓冲垫层的耗能减震特性,构建1∶10几何相似比例的室内试验模型,进行EPE颗粒土垫层冲击试验.棚洞顶板上部分别铺设砂土和EPE颗粒土垫层,以5.52 kg铁球在0.8 m高度通过自由落体方式进行... 为探究珍珠棉(expandable polyethylene,EPE)颗粒土缓冲垫层的耗能减震特性,构建1∶10几何相似比例的室内试验模型,进行EPE颗粒土垫层冲击试验.棚洞顶板上部分别铺设砂土和EPE颗粒土垫层,以5.52 kg铁球在0.8 m高度通过自由落体方式进行冲击,揭示两种垫层情况下棚洞结构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相较于砂土垫层工况,EPE颗粒土垫层工况的顶板腹部中心应力峰值降低了25.07%,立柱压应力降低了59.37%.分别构建与试验呈1∶1的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模型和有限元模型,数值计算结果表明:相较于砂土垫层工况,EPE颗粒土垫层工况的顶板中心应力降低了25.59%,顶板中心位移峰值降低了22.22%,立柱压应力降低了42.02%,加速度降低了21.84%.通过实际工程模拟结果得出,EPE颗粒垫层工况下顶板腹部中心应力峰值比砂土垫层工况降低了20.56%,落石加速度峰值降低了26.01%,EPE颗粒土垫层的缓冲减震效果明显.研究成果可为隧道洞口危岩防护结构设计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工程 落石冲击 缓冲垫层 珍珠棉颗粒土 砂土垫层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