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壤中Cd离子地球化学行为模拟实验--以山西的典型土壤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王亚平 周继华 +3 位作者 李艳艳 王建武 许春雪 王苏明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12-221,共10页
土壤样品分别采于山西省大同、太原和临汾3个地区。实验分成吸附解吸、竞争吸附和运移实验3个部分。其中吸附实验又分成砂粒土壤和粘粒土壤2个粒级分别实验。结果表明:在常温常压下,3种土壤对Cd的吸附用Langmuir模式来拟合较合适,土壤... 土壤样品分别采于山西省大同、太原和临汾3个地区。实验分成吸附解吸、竞争吸附和运移实验3个部分。其中吸附实验又分成砂粒土壤和粘粒土壤2个粒级分别实验。结果表明:在常温常压下,3种土壤对Cd的吸附用Langmuir模式来拟合较合适,土壤粘粒的吸附能力大于土壤砂粒的吸附能力。Zn2+与Cd2+共存时,Cd的吸附受到抑制,在本实验浓度下,腐殖酸对土壤吸附Cd的抑制作用不明显。解吸过程显示土壤对Cd离子的解吸与有机碳、阳离子代换量成负相关。Cd在土壤中的穿透曲线是Cd在土壤中吸附、解吸、络合、迁移等作用的综合体现,Cd在各种土壤中的运移时间顺序为:大同土壤>临汾土壤>太原土壤,从而得出Cd在壤质砂土中运移得最快、在粉土中运移得最慢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cd离子的地球化学行为 吸附-解吸-运移 模拟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中Pb离子地球化学行为模拟实验--以山西的典型土壤为例 被引量:7
2
作者 李艳艳 王亚平 +3 位作者 周继华 王建武 许春雪 王苏明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30-239,共10页
土壤样品分别采于山西省大同、太原和临汾3个地区。实验分成吸附解吸、竞争吸附和运移实验3个部分。其中吸附实验分成砂粒土壤和粘粒土壤2个粒级分别进行。结果表明:在常温常压下,Hery模式更适合描述3种土样砂粒部分和粉粘粒部分对Pb2+... 土壤样品分别采于山西省大同、太原和临汾3个地区。实验分成吸附解吸、竞争吸附和运移实验3个部分。其中吸附实验分成砂粒土壤和粘粒土壤2个粒级分别进行。结果表明:在常温常压下,Hery模式更适合描述3种土样砂粒部分和粉粘粒部分对Pb2+的吸附。吸附实验结果表明,土壤对Pb有很强的吸附作用,吸附过程受CEC的影响很大。在竞争吸附实验中,Pb的存在减少了土壤对Cd的吸收;腐殖酸对土壤吸附Pb2+表现出抑制作用。解吸实验结果表明,Pb在土壤中以专性吸附为主,吸附的Pb很难解吸下来。运移实验结果显示,在长达20天的淋滤过程中Pb2+仍没有穿透土柱,说明土壤对Pb2+的吸附能力极强,Pb迁移非常缓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Pb离子的地球化学行为 吸附-解吸-运移 模拟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中Hg离子地球化学行为模拟实验--以山西的典型土壤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许春雪 王亚平 +3 位作者 周继华 李艳艳 王建武 王苏明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22-229,共8页
土壤样品分别采于山西省大同、太原和临汾3个地区。实验分成吸附解吸实验和运移实验2个部分。其中吸附实验分成砂粒土壤和粘粒土壤2个粒级分别进行。结果表明:3种土壤对Hg的吸附量随着加入Hg离子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用4种吸附模式来... 土壤样品分别采于山西省大同、太原和临汾3个地区。实验分成吸附解吸实验和运移实验2个部分。其中吸附实验分成砂粒土壤和粘粒土壤2个粒级分别进行。结果表明:3种土壤对Hg的吸附量随着加入Hg离子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用4种吸附模式来拟合3种土样对Hg的吸附可以得出,Freundlich模式和Langmuir模式能较好地拟合3种土壤对Hg吸附的实验数据。3种土壤对Hg都有一定的吸持固定作用。解吸率由大到小依次为大同土壤>临汾土壤>太原土壤。当Hg2+的浓度为300mg/L时,Hg在大同土壤中的穿透速率最快,在太原土壤中穿透速率最慢。从而得出Hg2+在壤质砂土中运移速度最快、在粉壤土中运移速度最慢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Hg离子的地球化学行为 吸附-解吸-运移 模拟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球化学研究与人类疾病——以肺癌的发生与元素生物-地球化学行为周期性变化的关系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杨建业 程焕全 +3 位作者 秦身钧 卢海 张霖琳 邵渊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31-1038,共8页
元素地球化学行为统计上周期性变化的规律研究,衍生出“大凡一切元素的化学行为统计量必呈周期性变化趋势”的科学猜想。用地球化学研究方法,对已发表的各类肺癌、癌旁和正常组织的几十种元素含量的算术平均值数据进行了计算机处理,结... 元素地球化学行为统计上周期性变化的规律研究,衍生出“大凡一切元素的化学行为统计量必呈周期性变化趋势”的科学猜想。用地球化学研究方法,对已发表的各类肺癌、癌旁和正常组织的几十种元素含量的算术平均值数据进行了计算机处理,结果证实了关于元素任意生物-地球化学行为在统计上必定会出现周期性变化的普遍规律,周期性变化趋势尽管有偏差,但和门捷列夫元素周期律基本吻合。研究表明该方法可成功地区分出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周期性行为-第一电离能型和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周期性行为-离子型两类元素,后一种类型元素与肺癌关联度较大,在肺组织中的迁移、分布、赋存方式与肺癌的发生有密切的病理学关系。按照系统论的观点,用表征元素生物地球化学行为的重要参数-相似度,和Ni+Cu+Pb/Fe+Zn构建的协变图,成功地划分出肺癌、癌旁和正常组织元素分布的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元素生物化学行为周期性变化 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周期性行为-第一电离能型元素 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周期性行为-离子型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温离子液体介质中CdS纳米微粒的制备及其摩擦磨损行为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张春丽 张晟卯 +2 位作者 吴志申 张治军 张平余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46-550,共5页
合成了1-甲基-3-己基咪唑四氟硼酸盐离子液体,并以此为反应介质通过有机金属化合物热分解法制备出CdS纳米微粒,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CdS纳米微粒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考察了含CdS纳米微粒离子... 合成了1-甲基-3-己基咪唑四氟硼酸盐离子液体,并以此为反应介质通过有机金属化合物热分解法制备出CdS纳米微粒,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CdS纳米微粒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考察了含CdS纳米微粒离子液体的摩擦磨损行为.结果表明:所制备的CdS纳米微粒具有六方相结构,粒径均一,约为15 nm;含CdS纳米微粒离子液体的减摩抗磨性能明显优于纯离子液体;CdS纳米微粒以滚动/滑动方式起到了减摩抗磨作用,同时可以加速离子液体中阴离子的分解,促进FeF2和FeF3的形成,使复合体系的减摩抗磨性能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S纳米微粒 室温离子液体 摩擦磨损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