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右美托咪定复合超声引导骶管阻滞对精索鞘膜积液手术学龄前儿童临床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陈鹤翔 唐杰 +4 位作者 任艳秋 谭美红 杨艳春 邹坤 夏中元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7期118-122,共5页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超声引导骶管阻滞对精索鞘膜积液手术学龄前儿童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5月至2023年4月湖北省咸丰县人民医院拟行精索鞘膜积液手术学龄前儿童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右美托咪定组和对照组,每组2...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超声引导骶管阻滞对精索鞘膜积液手术学龄前儿童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5月至2023年4月湖北省咸丰县人民医院拟行精索鞘膜积液手术学龄前儿童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右美托咪定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右美托咪定组采用七氟醚吸入诱导及维持,静脉开放后10~15 min完成右美托咪定0.4μg/kg泵注,同时行超声引导骶管阻滞,对照组以生理盐水替代。比较两组入室时(T0)、骶管阻滞时(T1)、手术切皮时(T2)、手术结束时(T3)、苏醒时(T4)、苏醒后5 min(T5)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和呼吸频率(Res);比较两组T4、苏醒后15 min(T6)、苏醒后30 min(T7)儿童麻醉苏醒期躁动评估量表(PAED)评分、Ramsay镇静评分、东安大略儿童医院疼痛评分量表(CHEOPS)评分;记录两组相关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HR时间、组间及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AP、Res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AP、Res组间及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T2~T5时,两组H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0~T1时,两组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0~T5时,两组MAP和Re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整体比较:两组PAED、Ramsay镇静评分时间、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AED、Ramsay镇静评分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HEOPS评分时间、组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T4、T6、T7时,两组PAED、Ramsay镇静及CHEOPS评分组内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T4、T6、T7时,两组PAED、Ramsay镇静及CHEOP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复合超声引导骶管阻滞可安全应用于学龄前儿童精索鞘膜积液手术,降低患儿苏醒期躁动,且具有更佳的镇静镇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超声引导 骶管阻滞 精索鞘膜积液 学龄前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麻醉方式对小儿腹腔镜疝修补术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纪风涛 蔡肖衡 +5 位作者 吴强 梁建军 杨勇志 叶西就 苗利萍 曹铭辉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6期545-547,共3页
目的:比较两种麻醉方法对小儿腹腔镜疝修补术(1aparoscopic herniorrhaphy,LH)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ASAI~Ⅱ级择期行LH息儿60例,年龄1~5岁,随机分为骶麻复合丙泊酚静脉全麻组(C组)和气管内插管全麻组(G组)各30例。检测术... 目的:比较两种麻醉方法对小儿腹腔镜疝修补术(1aparoscopic herniorrhaphy,LH)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ASAI~Ⅱ级择期行LH息儿60例,年龄1~5岁,随机分为骶麻复合丙泊酚静脉全麻组(C组)和气管内插管全麻组(G组)各30例。检测术中不同时点血浆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并观察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的变化,检测动脉血气,记录术后恢复情况及麻醉费用。结果:C组气腹后各时点Cor、NE、E、ACHT水平与气腹前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G组气腹后上述各指标显著高于气腹前(P〈0.05),且显著高于C组同时点(P〈0.05)。与气腹前比较,C组气腹后MAP及HR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G组显著升高(P〈0.05),两组息儿气腹30min后PaCO:均显著增加(P〈0.05),停气腹后恢复至气腹前水平。C组麻醉苏醒时间明显快于G组[(14,7±4.9)minvs(22.1±5.4)min,t=-5.583,P=0.000];C组术后镇痛需求率显著低于G组(5/30vs13/30,x^2=5.079,P=0.024),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6/30vs11/30 ,x^2=2.052,P=0.152);C组麻醉费用比G组明显减少[(599±62)元vs(1964±238)元,t=-30.504,P=0.000]。结论:骶麻复合丙泊酚静脉全麻可有效抑制小儿LH围术期的应激反应且经济安全,患儿术毕苏醒质量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骶管阻滞 腹腔镜疝修补术 全身麻醉 应激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马多术前骶管阻滞在妇科腹腔镜全麻术后镇痛效果中的应用——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赵国胜 徐丽 张宁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6年第10期800-802,共3页
目的观察曲马多术前骶管阻滞用于妇科腹腔镜全麻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全麻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A组术前经骶管注入含曲马多100 mg+2%利多卡因5 m l+恩丹西酮4 mg+生理盐水共20 m l溶液,B组手术结束前10 m in由... 目的观察曲马多术前骶管阻滞用于妇科腹腔镜全麻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全麻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A组术前经骶管注入含曲马多100 mg+2%利多卡因5 m l+恩丹西酮4 mg+生理盐水共20 m l溶液,B组手术结束前10 m in由莫非氏壶滴入曲马多100 mg+恩丹西酮4 mg。采用VAS评分和Ram say镇静评分对患者拔管后、离室前以及术后1、3、6 h进行痛觉和镇静程度评分,并记录有无躁动、头晕、嗜睡、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果A组拔管后,离室前,术后1、3 h的VAS评分显著低于B组(t=-5.961,-8.362,-4.038,-3.565;P=0.000),术后6 h VAS评分2组无显著性差异(t=-1.403,P=0.166);A组患者的镇静评分在拔管后,离室前,术后1、3 h明显高于B组(t=9.409,10.407,8.167,4.082;P=0.000),2组术后6 h的镇静程度评分无显著性差异(t=0.428,P=0.670)。B组患者拔管后、离室前躁动及术后头晕、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2χ=12.000,P=0.001;2χ=9.600,P=0.002;2χ=13.017,P=0.000)。结论曲马多100 mg术前骶管阻滞是妇科腹腔镜全麻术后较好的镇痛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腹腔镜 骶管阻滞 镇痛 全麻 曲马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罗哌卡因骶麻在PPH手术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凯 王丹 李兴谦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17期156-157,共2页
目的:探讨小剂量罗哌卡因骶管麻醉在PPH手术中的可行性与优越性。方法:采用0.75%罗哌卡因10ml做骶管麻醉,观察麻醉效果、麻醉起效时间、麻醉维持时间、术中与术后并发症问题。结果:用小剂量罗哌卡因作骶管麻醉,麻醉效果较好,起效时间较... 目的:探讨小剂量罗哌卡因骶管麻醉在PPH手术中的可行性与优越性。方法:采用0.75%罗哌卡因10ml做骶管麻醉,观察麻醉效果、麻醉起效时间、麻醉维持时间、术中与术后并发症问题。结果:用小剂量罗哌卡因作骶管麻醉,麻醉效果较好,起效时间较快,并发症较少,但是未能消除手术中存在的直肠牵拉反应。结论:小剂量罗哌卡因骶麻用于PPH手术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剂量 罗哌卡因 骶管麻醉 PPH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骶管阻滞复合七氟醚吸入全麻与氯胺酮静脉全麻在小儿腹股沟疝手术中的比较 被引量:13
5
作者 刘英 王中胜 魏开明 《中国社区医师》 2016年第1期52-53,共2页
目的:比较小儿骶管阻滞复合七氟醚吸入全麻与氯胺酮静脉全麻在小儿腹股沟疝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收治拟行腹股沟疝手术患儿40例,随机平分为两组。观察组患儿入室后吸入8%的七氟醚,入睡后行骶管阻滞。对照组患儿入室后静... 目的:比较小儿骶管阻滞复合七氟醚吸入全麻与氯胺酮静脉全麻在小儿腹股沟疝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收治拟行腹股沟疝手术患儿40例,随机平分为两组。观察组患儿入室后吸入8%的七氟醚,入睡后行骶管阻滞。对照组患儿入室后静脉注射氯胺酮,观察两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追加药物>2次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苏醒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缩短(P<0.01),观察组用药后在T1~T6各时间点SBP、DBP、HR比对照组更平稳(P<0.05)。结论:骶管阻滞复合七氟醚吸入全麻可安全用于小儿腹股沟疝手术,术后苏醒较氯胺酮全麻快、术中血流动力学更平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管阻滞 七氟醚 氯胺酮 全身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疼痛临床控制248例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黄佑庆 藏诗旷 《临床医药实践》 2010年第5X期560-561,共2页
目的:探讨骶管内封闭治疗对腰间盘突出症所致疼痛的治疗效果。方法:我院2007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了248例腰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给予曲安奈德40 mg、利多卡因5 ml用生理盐水稀释至20 mL行骶管内封闭,一组给予非甾体类消... 目的:探讨骶管内封闭治疗对腰间盘突出症所致疼痛的治疗效果。方法:我院2007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了248例腰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给予曲安奈德40 mg、利多卡因5 ml用生理盐水稀释至20 mL行骶管内封闭,一组给予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用生理盐水稀释至20 mL骶管内封闭,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优35例,良22例,好转4例,差3例,优良率为89.1%;对照组治疗后优17例,良23例,好转6例,差18例,优良率为62.5%。两组优、差例数及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安奈德联合利多卡因骶管内封闭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优于非甾体类消炎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曲安奈德 骶管封闭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麻醉方法在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中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4
7
作者 刘剑霞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17-19,共3页
目的:比较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阻滞与骶管阻滞在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择期行单侧腹股沟斜疝手术患儿120例,随机分为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阻滞复合静脉全麻组(A组)和骶管阻滞复合静脉全麻组(B组)。记录入手术室时(T0... 目的:比较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阻滞与骶管阻滞在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择期行单侧腹股沟斜疝手术患儿120例,随机分为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阻滞复合静脉全麻组(A组)和骶管阻滞复合静脉全麻组(B组)。记录入手术室时(T0)、手术切皮时(T1)、手术结束时(T2)各时间点患儿的HR、Sp O2和MAP的变化;记录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持续时间、苏醒时间、术中舒芬太尼、丙泊酚总用量以及术中、术后患儿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于患儿苏醒时、术后2 h和术后4 h行FLACC疼痛评分。结果:两组患儿HR、Sp O2和MAP在各时间点无明显变化;A组麻醉起效时间明显缩短(P<0.05);两组术中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术后出现1例尿潴留;两组苏醒时间及术后镇痛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全身麻醉复合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阻滞或者骶管阻滞均可安全有效地用于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麻醉,但前者起效快、操作简单,更易满足日间手术安全、快捷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阻滞 骶管阻滞 小儿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叶皂苷钠联合骶管封闭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被引量:8
8
作者 魏立友 韩林 +2 位作者 金立夫 任长安 何雨生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9年第1期31-33,共3页
目的了解七叶皂苷钠联合骶管封闭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58例,行七叶皂苷钠静脉滴注联合骶管封闭,对照组40例,单纯骶管封闭。治疗期间两组病人均绝对卧床,对比临床治疗效果... 目的了解七叶皂苷钠联合骶管封闭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58例,行七叶皂苷钠静脉滴注联合骶管封闭,对照组40例,单纯骶管封闭。治疗期间两组病人均绝对卧床,对比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平均随访2.1年七叶皂苷钠滴注联合骶管封闭组疗效优于单纯骶管封闭组(P<0.05);疗效与病程关系密切,病程<3个月。结论七叶皂苷钠滴注联合骶管封闭疗法安全、简单、有效,可作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叶皂苷钠 骶管封闭 腰椎间盘突出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哌卡因复合小剂量吗啡用于小儿尿道下裂术后骶管阻滞镇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永发 游志坚 吴少坪 《中国医药科学》 2014年第11期95-97,共3页
目的比较单纯罗哌卡因和罗哌卡因复合小剂量吗啡用于小儿尿道下裂术后骶管阻滞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ASA分级Ⅰ~Ⅱ级的择期男性尿道下裂患儿50例,随机分成单纯罗哌卡因组(R组)和罗哌卡因复合吗啡组(RM组),每组25例。R组全麻诱导后... 目的比较单纯罗哌卡因和罗哌卡因复合小剂量吗啡用于小儿尿道下裂术后骶管阻滞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ASA分级Ⅰ~Ⅱ级的择期男性尿道下裂患儿50例,随机分成单纯罗哌卡因组(R组)和罗哌卡因复合吗啡组(RM组),每组25例。R组全麻诱导后用0.25%罗哌卡因0.5mL/kg进行骶管阻滞,RM组用0.25%罗哌卡因0.5mL/kg复合吗啡7.5μg/kg进行骶管阻滞。记录两组患儿手术、麻醉以及镇痛时间。术后24h内记录不良副作用的发生率。结果R组平均镇痛时间为(9.8±2.6)h,RM组镇痛时间为(16.2±3.4)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76,P〈0.05)。两组患儿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相似(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89,P〉0.05)。结论0.25%罗哌卡因复合小剂量吗啡7.5μg/kg用于小儿尿道下裂术后骶管阻滞镇痛,镇痛时间长,效果确切,没有明显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管阻滞 尿道下裂手术 罗哌卡因 吗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骶管麻醉应用于小儿脐以下手术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高田 朱琳琳 《淮海医药》 CAS 2010年第2期121-122,共2页
目的观察连续骶管麻醉在小儿脐以下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个月到6岁拟行脐以下手术患儿60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0例,A组为氯胺酮基础麻醉加氯胺酮静脉麻醉,B组为氯胺酮基础麻醉加连续骶管麻醉。观察氯胺酮基础麻醉后(T0)、手... 目的观察连续骶管麻醉在小儿脐以下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个月到6岁拟行脐以下手术患儿60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0例,A组为氯胺酮基础麻醉加氯胺酮静脉麻醉,B组为氯胺酮基础麻醉加连续骶管麻醉。观察氯胺酮基础麻醉后(T0)、手术切皮时(T1)及手术结束时(T2)三个时点患儿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手术期间体动、恶心呕吐发生率、氯胺酮总用量和术后患儿苏醒时间。结果A组HR、SBP、DBP在T1、T2与T0相比,均显著升高(P<0.05),B组SBP和DBP三个时点无明显变化,但在T1、T2较A组低(P<0.05),B组HR在T1、T2与T0及A组相应相应时点减慢(P<0.05)。2组SpO2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B组氯胺酮总用量、恶心呕吐发生率及术后苏醒时间均较A组少(P<0.01)。B组术中平静,体动显著少于A组(P<0.01)。结论氯胺酮基础麻醉加连续骶管麻醉应用于小儿脐以下手术,麻醉效果确切,患儿平稳安静,副作用少,术毕苏醒迅速,可连续给药而不受时间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管麻醉 外科手术 治疗结果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麻醉在小儿下肢前内侧手术中的应用
11
作者 潘路平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2期177-179,共3页
目的观察股神经阻滞、骶管阻滞联合氯胺酮-丙泊酚静脉麻醉在小儿下肢前内侧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75例行下肢前内侧手术小儿随机分成3组:股神经阻滞联合静脉麻醉组(A组,n=25),骶管阻滞联合静脉麻醉组(B组,n=25),单纯静脉麻醉组(C组,n=25)... 目的观察股神经阻滞、骶管阻滞联合氯胺酮-丙泊酚静脉麻醉在小儿下肢前内侧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75例行下肢前内侧手术小儿随机分成3组:股神经阻滞联合静脉麻醉组(A组,n=25),骶管阻滞联合静脉麻醉组(B组,n=25),单纯静脉麻醉组(C组,n=25)。结果术中A、B组循环功能较C组稳定(P<0.05);肢体不良自主运动、喉痉挛、呕吐等不良反应较C组少(P<0.05);术后A、B组苏醒较快,与C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股神经阻滞、骶管阻滞联合静脉麻醉在小儿下肢前内侧手术中麻醉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神经阻滞 骶管阻滞 联合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横肌平面阻滞与骶管麻醉在儿童下腹部手术镇痛效应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何莹 蔡放 +1 位作者 王文元 胡双飞 《浙江临床医学》 2017年第12期2331-2333,共3页
目的比较腹横肌平面(TAP)阻滞与骶管麻醉在儿童下腹部手术镇痛的应用价值。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Library、Pubmed、 Embase、 Medline、 Web of Science、 CNKI、万方、维普图书馆数据库,收集TAP和骶管麻醉应用于儿童下腹部手术... 目的比较腹横肌平面(TAP)阻滞与骶管麻醉在儿童下腹部手术镇痛的应用价值。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Library、Pubmed、 Embase、 Medline、 Web of Science、 CNKI、万方、维普图书馆数据库,收集TAP和骶管麻醉应用于儿童下腹部手术的随机对照试验(RCT)。主要结局指标为术后面部表情评分法(FLACC)评估疼痛,术后呕吐发生率。用Revman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系统检索后纳入4篇文献.共235例患儿,其中TAP组患)L118倒,骶管麻醉患儿117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术后6h、12h、18h、24h,TAP阻滞和骶管麻醉在儿童下腹部手术后镇痛评分无明显差异[6h(P〈0.0001),12h(P=0.26),18h(P=0.27),24h(P=0.13)]。患儿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两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OR0.67,(95%CIO.13-3.39)]。结论TAP阻滞与骶管麻醉对儿童下腹部手术后镇痛效果相似,并且不影响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镇痛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P阻滞 骶管麻醉 儿童 腹部手术 镇痛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甲磺酸罗哌卡因用于成人骶管阻滞的比较 被引量:5
13
作者 吕萍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32期74-75,78,共3页
目的:通过对比不同浓度甲磺酸罗哌卡因成人骶管阻滞的效果,探讨其最佳浓度。方法:选择ASAⅠ~Ⅱ级肛肠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A、B、C组,每组各30例,均注入1%盐酸利多卡因5 ml作为试验量局麻药,3 min后患者若无局麻药中毒和全脊麻症状,则... 目的:通过对比不同浓度甲磺酸罗哌卡因成人骶管阻滞的效果,探讨其最佳浓度。方法:选择ASAⅠ~Ⅱ级肛肠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A、B、C组,每组各30例,均注入1%盐酸利多卡因5 ml作为试验量局麻药,3 min后患者若无局麻药中毒和全脊麻症状,则分别骶管内给予0.298%(A组)、0.447%(B组)、0.596%(C组)浓度甲磺酸罗哌卡因各15 ml。记录感觉神经阻滞起效时间、最高阻滞平面、阻滞持续时间、循环系统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全部患者麻醉平面均固定于T10以下,A组麻醉起效时间[(11.2±4.6)min]明显长于B组和C组[(7.4±3.2)、(6.7±3.3)min],而麻醉维持时间[(2.1±0.4)h]明显少于B组和C组[(4.0±2.1)、(4.8±1.9)h],且麻醉效果差于B组和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和C组麻醉效果良好,麻醉起效时间和维持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1例患者出现术后恶心呕吐(PONV),B组1例、C组3例患者术后出现尿潴留。结论:0.447%浓度甲磺酸罗哌卡因是应用于成人骶管阻滞的理想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磺酸罗哌卡因 骶管阻滞 成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麻醉方式用于小儿疝气手术的比较 被引量:2
14
作者 程鹏 《中国医学工程》 2012年第8期24-25,29,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的麻醉方式用于小儿疝气手术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年龄10月-8岁、择期行疝气手术40例,随机分为2组,七氟烷吸入麻醉组(S组)和骶管阻滞组(C组)。入室后静脉给予0.1mg/kg咪唑安定、1mg/kg盐酸氯胺酮,S组给予面罩吸入七氟... 目的探讨不同的麻醉方式用于小儿疝气手术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年龄10月-8岁、择期行疝气手术40例,随机分为2组,七氟烷吸入麻醉组(S组)和骶管阻滞组(C组)。入室后静脉给予0.1mg/kg咪唑安定、1mg/kg盐酸氯胺酮,S组给予面罩吸入七氟烷,根据血压、心率调节吸入麻醉药浓度;C组在左侧卧位下行单次骶管阻滞,穿刺成功后一次性骶管注入0.2%罗哌卡因1mL/kg。围麻醉期间连续观察SBP、DBP、HR、SpO2,记录手术结束后、清醒的时间及苏醒质量,记录患儿苏醒期并发症的发生数。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体重、性别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麻醉时间和清醒时间有明显差别(P<0.05),两组在麻醉前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差别,在手术开始时S组心率明显高于C组(P<0.05),在苏醒时及清醒时S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均明显高于C组(P<0.05),两组患者术中SpO2无明显变化,S组在苏醒期有30%患者出现屏气,SpO2<90%,经面罩吸氧后能维持SpO2≥98%,50%患者出现恶心、呕吐,80%发生苏醒期躁动;而C组仅有5%患者出现屏气(P<0.05),10%患者出现恶心(P<0.01)、呕吐,25%发生苏醒期躁动(P<0.01)。其余不良反应如喉痉挛、低氧血症、呼吸抑制等两组均未发生。结论小儿骶管阻滞用于疝气手术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平稳,术后躁动发生率低于七氟烷吸入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烷 骶管阻滞 吸入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容量局麻药骶管阻滞对学龄前儿童视神经鞘直径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孙盈盈 刘俊霞 +2 位作者 蔡玉柱 张伶俐 赵雪梅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4期382-385,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容量局麻药骶管阻滞对学龄前儿童视神经鞘直径(ONSD)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20年11月50例2~4岁拟行尿道下裂修补术的男性儿童,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低容量(LV)组和高容量(HV)组,均采用静吸复合全麻(喉罩)+单次骶管阻... 目的:观察不同容量局麻药骶管阻滞对学龄前儿童视神经鞘直径(ONSD)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20年11月50例2~4岁拟行尿道下裂修补术的男性儿童,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低容量(LV)组和高容量(HV)组,均采用静吸复合全麻(喉罩)+单次骶管阻滞麻醉,麻醉诱导后分别给予0.25%罗哌卡因0.6 mL/kg和1.2 mL/kg进行骶管阻滞,在麻醉诱导后即刻(T_(0))、骶管阻滞后即刻(T_(1))、5 min(T_(2))、15 min(T_(3))、30 min(T_(4))测量ONSD值并比较;记录比较转出PACU前5 min(T_(5))、术后1 h(T_(6))、3 h(T_(7))、6 h(T_(8))的FLACC量表评分。结果:与T_(0)相比,两组ONSD在T_(1)~T_(4)均增高(P<0.05),其中T_(2)时最高,T_(3)时回降,但T_(4)仍高于T_(0)(P<0.05)。与LV组相比,HV组在T_(1)~T_(4)期间ONSD增幅较大(P<0.05);FLACC量表评分在T_(5)~T_(8)较低(P<0.05);且术后6 h内苏醒期谵妄发生率降低(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学龄前儿童骶管阻滞中低容量与高容量局麻药均可引起短暂的ONSD增高;HV组ONSD值增幅较大,但术后镇痛效果较好,临床应用时应权衡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鞘直径 学龄前儿童 骶管阻滞 颅内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IINB复合喉罩通气在小儿腹股沟区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5
16
作者 曹婧 孔敏 +1 位作者 姚益冰 袁孝忠 《浙江临床医学》 2017年第7期1343-1344,1346,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IINB)复合喉罩全身麻醉在小儿腹股沟区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择期行腹股沟区手术患儿60例,随机分为喉罩全身麻醉组(Ⅰ组)、超声引导下IINB复合喉罩全身麻醉组(Ⅱ组)与骶管神经...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IINB)复合喉罩全身麻醉在小儿腹股沟区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择期行腹股沟区手术患儿60例,随机分为喉罩全身麻醉组(Ⅰ组)、超声引导下IINB复合喉罩全身麻醉组(Ⅱ组)与骶管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全身麻醉组(Ⅲ组),每组各20例。记录患儿入手术室时(T0)、切皮时(T1)、牵拉疝囊时(T2)、苏醒时(T3)各点的心率、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七氟烷呼气末浓度;记录术中因镇痛不足而发生体动及因术中提高七氟烷浓度而引起呼吸抑制的例数,术后烦躁的例数;记录手术时间和苏醒时间及对患儿苏醒时、术后2h、4h进行疼痛评分,当评分〉4分时,静脉滴注曲马多2mg/kg,并记录每组患儿使用曲马多的例数。结果Ⅱ纽和Ⅲ组在T1,T2,T3时HR,RR,MAP均小于Ⅰ组(P〈0.05),//纽七氟烷呼气末浓度T1,T2时低于Ⅰ组和Ⅲ组(P〈0.05),Ⅰ组T1,T2,T3时HR,RR,MAP均大于T0(P〈0.05),Ⅱ组和Ⅲ组各点无明显变化。Ⅰ组和Ⅲ组体动、呼吸抑制、术后烦躁例数多于Ⅱ组(P〈0.05),Ⅰ组和Ⅲ组苏醒时间长于Ⅱ组(P〈0.05)。Ⅰ组患儿苏醒时、术后2h、4h疼痛评分高于Ⅱ组和Ⅲ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IINB复合全身麻醉局麻药用量较少,麻醉并发症少,可安全有效的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神经阻滞 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 骶管阻滞 小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
17
作者 董秀今 韩明舫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2年第9期96-97,共2页
本文对近年来国内一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传统方法进行分析和总结,包括推拿、针灸、牵引、骶管封闭、物理疗法、针刀疗法等几方面加以研究讨论,并对各方法治疗原理进行更进一步的讨论。大量临床资料表明:传统疗法对于治疗腰椎间盘突... 本文对近年来国内一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传统方法进行分析和总结,包括推拿、针灸、牵引、骶管封闭、物理疗法、针刀疗法等几方面加以研究讨论,并对各方法治疗原理进行更进一步的讨论。大量临床资料表明:传统疗法对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确实有着显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推拿 牵引 针灸 骶管封闭 物理疗法 针刀疗法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麻醉方式在小儿下腹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小风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第21期55-55,57,共2页
目的:探讨七氟醚+丙泊酚联合骶管阻滞麻醉和七氟醚联合骶管阻滞麻醉在小儿下腹部手术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行下腹部手术患儿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取七氟醚联合骶管阻滞麻醉,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单次骶管阻... 目的:探讨七氟醚+丙泊酚联合骶管阻滞麻醉和七氟醚联合骶管阻滞麻醉在小儿下腹部手术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行下腹部手术患儿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取七氟醚联合骶管阻滞麻醉,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单次骶管阻滞复合静脉持续泵注丙泊酚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试验组麻醉诱导时间及苏醒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与术前(T1)相比,试验组T2、T3、T4的MAP、HR均无明显改变(P>0.05),而对照组各时间节点MAP、HR均有一定程度升高(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七氟醚+丙泊酚联合骶管阻滞麻醉用于小儿下腹部手术的麻醉效果好,患者苏醒快,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醚 丙泊酚 骶管阻滞麻醉 下腹部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胺酮静脉或骶管给药复合罗哌卡因骶管阻滞麻醉的镇痛效果研究
19
作者 王棱玉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第18期20-24,共5页
目的 探讨氯胺酮静脉或骶管给药复合罗哌卡因骶管阻滞麻醉对择期行鞘膜积液或腹股沟疝修补术患儿的镇痛效果。方法 105例择期行鞘膜积液或腹股沟疝修补术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Kca组(33例)及Kiv组(37例)。对照组实施骶管注射罗哌... 目的 探讨氯胺酮静脉或骶管给药复合罗哌卡因骶管阻滞麻醉对择期行鞘膜积液或腹股沟疝修补术患儿的镇痛效果。方法 105例择期行鞘膜积液或腹股沟疝修补术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Kca组(33例)及Kiv组(37例)。对照组实施骶管注射罗哌卡因进行麻醉, Kca组实施骶管注射罗哌卡因和氯胺酮进行麻醉, Kiv组实施骶管注射罗哌卡因和静脉注射氯胺酮进行麻醉。比较三组患儿罗哌卡因半数有效浓度(EC50)、用药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术后镇痛持续时间。结果 三组患儿的丙泊酚用量、额外服用氯胺酮占比、额外的氯胺酮用量及术后恶心呕吐(PONV)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Kca组和Kiv组用序贯法得到的罗哌卡因EC50分别为(0.123±0.024)%、(0.119±0.022)%、(0.092±0.028)%。Kiv组的罗哌卡因EC50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5%CI=(0.011, 0.052), P=0.001<0.05];Kiv组的罗哌卡因EC50低于Kc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5%CI=(0.006, 0.047), P=0.007<0.05];Kca组与对照组的罗哌卡因EC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5%CI=(-0.016, 0.025), P=0.934>0.05]。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描记术后镇痛持续时间,对照组、Kca组和Kiv组术后镇痛持续时间分别为276、568、295 min。Kca组的术后镇痛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5%CI=(261, 324), P=0.000<0.05];Kca组的术后镇痛持续时间长于Ki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5%CI=(241, 305), P=0.000<0.05];对照组与Kiv组的术后镇痛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5%CI=(-52, 13), P=0.377>0.05]。结论 静脉注射氯胺酮的术中镇痛效果显著,但罗哌卡因骶管阻滞不能增强患儿的术后镇痛效果,然而相同剂量的骶管注射氯胺酮术后镇痛效果良好,但不能改善术中镇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胺酮 罗哌卡因 骶管阻滞 静脉麻醉 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