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mparing of the Passing Experience of Clare in Quicksand and Passing and Birdie in Caucasia
1
作者 张子婵 《海外英语》 2018年第17期178-179,共2页
This article aims at comparing and contrasting the passing experience of Clare in Larsen Nella’s Quicksand and Passing and Birdie in Danzy Senna's Caucasia.These two characters both have light skin and look white... This article aims at comparing and contrasting the passing experience of Clare in Larsen Nella’s Quicksand and Passing and Birdie in Danzy Senna's Caucasia.These two characters both have light skin and look white.They both try to pass to the privileged identity(White for Clare;Black for Birdie)and they suffer and struggle on the edge of the color line.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these two characters are victims of the society divided by race.For people with biracial identity,their experience of having to adopt the privileged identity and giving up who they really are can be extremely painfu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ivileged IDENTITY QUICKSAND and PASSING caucasi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压油藏的一种形成模式
2
作者 欧阳文生 薛福俊 程言东 《中外能源》 CAS 2006年第6期24-27,共4页
盆地性超高压油藏的形成,必须受控于盆地特殊的地质背景。阿塞拜疆境内的Kura盆地,位于里海西缘,是夹持于大、小高加索山脉之间的山间裂谷盆地。在古特提斯海的封闭过程中,土耳其板块俯冲至西徐亚板块之下,在地表形成拉张裂陷的地质背... 盆地性超高压油藏的形成,必须受控于盆地特殊的地质背景。阿塞拜疆境内的Kura盆地,位于里海西缘,是夹持于大、小高加索山脉之间的山间裂谷盆地。在古特提斯海的封闭过程中,土耳其板块俯冲至西徐亚板块之下,在地表形成拉张裂陷的地质背景。盆地发育中表现出大套的第四系泥岩沉积,虽然区域储层顶部出现过两次沉积间断,但间断时间均较短,未造成油藏泄压,加之再次下沉的深度未超过储层的原沉积深度,最终形成盆地性的超高压油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油藏 山间裂谷 Kura盆地 高加索山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ura盆地区域盖层与成藏模式
3
作者 欧阳文生 张建国 《资源与产业》 2006年第4期131-134,共4页
盆地性超压油藏的形成,必须受控于盆地特殊的地质背景。阿塞拜疆境内的Kura盆地,位于里海西缘,是夹持于大、小高加索山脉之间的山间裂谷盆地。在古特提斯海的封闭过程中,土耳其板块俯冲至西徐亚板块之下,在地表形成拉张裂陷的地质背景... 盆地性超压油藏的形成,必须受控于盆地特殊的地质背景。阿塞拜疆境内的Kura盆地,位于里海西缘,是夹持于大、小高加索山脉之间的山间裂谷盆地。在古特提斯海的封闭过程中,土耳其板块俯冲至西徐亚板块之下,在地表形成拉张裂陷的地质背景。盆地发育中表现出大套的泥岩沉积,虽然区域储层顶部出现过两次沉积间断,但间断时间均较短,未造成油藏泄压,加之再次下沉的深度未超过储层的原沉积深度,最终形成盆地性的超压油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压油藏 山间裂谷 Kura盆地 高加索山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兰游牧部落印章上的牡鹿纹
4
作者 乐仲迪 娜达罕(译) 毛铭(校)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38-42,共5页
本文讨论了来自高加索的阿兰游牧部落王子玛瑙印章,这一印章具有萨珊波斯典型形状、萨珊凹雕工艺,并隽刻有中古波斯铭文。印章的图像则选择了上古欧亚草原游牧图像:蜷卧的牡鹿。本文根据印章整体雕刻手法,判定创作年代为四到五世纪;印... 本文讨论了来自高加索的阿兰游牧部落王子玛瑙印章,这一印章具有萨珊波斯典型形状、萨珊凹雕工艺,并隽刻有中古波斯铭文。印章的图像则选择了上古欧亚草原游牧图像:蜷卧的牡鹿。本文根据印章整体雕刻手法,判定创作年代为四到五世纪;印章上伊朗外省的乡土的铭文拼写,暗示了创作工匠是阿兰人,不过雕刻时遵循了萨珊艺术传统。牡鹿图像是欧亚草原斯基泰-萨迦游牧人的族名来源、也是部落图腾,因为鹿角的每年再生象征了草原生命的死而复活、生生不息。这一牡鹿的复古图像与当时流行的萨珊印章上动物图像大相径庭,成为阿兰艺术的珍贵标本。笔者推测阿兰王子试图通过这枚牡鹿印章昭告天下:王子的统治如鹿角般长青,阿兰部落对上古斯基泰游牧文化遗产的传承生生不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兰游牧部落 高加索 萨珊印章 斯基泰野兽纹样 带子玛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