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5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类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白内障患者视觉质量的影响
1
作者 沈婷 马俊杰 +2 位作者 何峰英 吕晓艳 王媛媛 《国际眼科杂志》 2025年第3期378-383,共6页
目的:观察不同类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白内障患者视觉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2020-06/2023-12期间我院收治的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的白内障患者85例113眼,根据植入晶状体不同分为单焦点组42例55眼和双焦点组43... 目的:观察不同类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白内障患者视觉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2020-06/2023-12期间我院收治的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的白内障患者85例113眼,根据植入晶状体不同分为单焦点组42例55眼和双焦点组43例58眼。术后随访3 mo,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裸眼近视力(UNVA)、裸眼中视力(UIVA)、裸眼远视力(UDVA)、最佳矫正近视力(BCNVA)、最佳矫正中视力(BCIVA)、最佳矫正远视力(BCDVA)、对比敏感度(CS)、客观视觉质量、视觉相关生存质量量表(NEI-VFQ-25)评分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3 mo,双焦点组UNVA(LogMAR)优于单焦点组(0.24±0.06 vs 0.53±0.13,P<0.001),两组UIVA、UDVA、BCNVA、BCIVA、BCDVA比较均无差异(均P>0.05);双焦点组暗视条件下18 c/d空间频率CS低于单焦点组(0.84±0.17 vs 0.92±0.22,P<0.05),其余CS比较均无差异(均P>0.05);双焦点组OSI高于单焦点组(P<0.05),OV 20%、OV 9%低于单焦点组(均P<0.05),MTF cut off、SR、OV 100%组间比较均无差异(均P>0.05);双焦点组总体视力、近视力活动评分高于单焦点组(均P<0.001),两组总体健康、远视力活动、周边视力、色觉、依赖程度、社交功能、社会角色、精神健康各维度得分比较均无差异(均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超声乳化联合双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能够为白内障患者提供更理想的近视力及视觉相关生存质量,但其客观视觉质量较差。单焦点、双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各有优缺点,临床尚需结合患者实际需求以选择合适的人工晶状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吸出术 双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单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白内障 视觉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乳化吸除术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PACG滤过术后眼压失控的临床疗效观察
2
作者 崔宏宇 郭黎霞 +9 位作者 吕爱国 张志宏 路平 张新 杨艳萍 季红英 曹志刚 王立芳 胡建华 范肃洁 《临床眼科杂志》 2024年第1期54-56,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吸除术(Phaco)+人工晶状体(IOL)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滤过术后眼压失控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对2020年8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24例(25只眼)PACG滤过术后眼压失控患者,采用Phaco+IO...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吸除术(Phaco)+人工晶状体(IOL)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滤过术后眼压失控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对2020年8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24例(25只眼)PACG滤过术后眼压失控患者,采用Phaco+IOL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比较术前、术后1 d、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的眼压情况,术前及6个月最佳矫正视力(BCVA)、房角粘连性关闭(PAS)范围变化情况。记录术中、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1 d、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眼压、PAS范围均显著低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6个月视力较术前21例(22只眼)BCVA提高,3例(3只眼)BCVA无变化;术中10只眼发生前房出血,术后6只眼发生短暂性前房出血,15只眼发生前房渗出,8只眼发生角膜水肿。结论Phaco+IOL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PACG滤过术后眼压失控能够有效降低眼压,提高患者视力,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吸除术 人工晶状体植入 房角分离术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术后眼压失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
3
作者 谢慧 李静文 李娟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3期654-656,共3页
目的:分析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3年2月106例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 目的:分析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3年2月106例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组采用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分析比较两组的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黄斑中心凹厚度、眼前节参数、角膜内皮功能及并发症.结果:术后6 m,观察组BCVA高于对照组,黄斑中心凹厚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眼压(Intraocular pressure,IOP)低于对照组,而前房深度(Anterior chamber depth,ACD)、前房容量(Anterior chamber volume,ACV)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 m观察组角膜厚度(Central corneal thickness,CCT)、角膜内皮细胞计数(Corneal endothelial cell,CEC)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能改善BCVA、黄斑中心凹厚度以及眼前节参数,提升角膜内皮功能,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高度近视 白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I联合术中房角镜下房角分离及房角切开术治疗中晚期PACG合并白内障 被引量:1
4
作者 高思佳 闻郁 +2 位作者 万茜茜 刘贺婷 陶黎明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864-869,共6页
目的:评价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PEI)联合术中房角镜直视下房角分离术(GSL)及房角切开术(GT)治疗中晚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合并白内障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方法。收集2021-12-01/2023-03-31在安徽医科... 目的:评价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PEI)联合术中房角镜直视下房角分离术(GSL)及房角切开术(GT)治疗中晚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合并白内障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方法。收集2021-12-01/2023-03-31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手术的中晚期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62例65眼,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32眼行PEI+GSL+GT,对照组32例33眼行PEI+GSL。评估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 d, 1 wk, 1、3、6 mo眼压、最佳矫正视力(BCVA)和抗青光眼药物使用数量。术前和术后6 mo时分别评估视野、杯盘比、前房角开放范围、前房深度、RNFL平均厚度。结果:PEI+GSL+GT组术后6 mo眼压和平均眼压降幅(16.68±2.65、11.12±8.53 mmHg)与PEI+GSL组(18.71±2.51、8.32±4.17 mmHg)有显著差异(P<0.05),眼压降幅率无差异(44.57%±21.79%和35.20%±17.94%,P>0.05)。术后6 mo两组抗青光眼药物使用数量、BCVA、前房深度、房角关闭范围均较术前改善(均P<0.01),PEI+GSL+GT组术后6 mo的药物减少数量和房角开放范围均大于PEI+GSL组(P<0.05),其余指标两组间比较均无差异(均P>0.05)。两组术后6 mo的视野平均偏差、杯盘比及RNFL平均厚度较术前均无差异(均P>0.05)。PEI+GSL+GT组手术完全成功率为81%(26/32),手术条件成功率为94%(30/32);PEI+GSL组手术完全成功率为58%(19/33),手术条件成功率为76%(25/33)。两组间手术成功率均有差异(完全成功率χ^(2)=4.275,P=0.039;条件成功率χ^(2)=4.040,P=0.044)。两组患者均未见危及视力的并发症及再次手术。结论:对于中晚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采用PEI+GSL+GT治疗比PEI+GSL治疗更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 白内障 房角切开术 房角分离术 微创青光眼手术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PEI) 前房角镜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乳化术联合SBL-3区域折射型非球面IOL治疗年龄相关白内障的效果及对视觉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彦 杨立东 张立友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3期125-129,共5页
目的 探究超声乳化术联合SBL-3区域折射型非球面人工晶状体(IOL)治疗年龄相关白内障的效果及对视觉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12月收治的年龄相关白内障11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焦点组55例和SBL-3组55例,单焦点组予超声乳化... 目的 探究超声乳化术联合SBL-3区域折射型非球面人工晶状体(IOL)治疗年龄相关白内障的效果及对视觉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12月收治的年龄相关白内障11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焦点组55例和SBL-3组55例,单焦点组予超声乳化术联合ADAPT AO非球面单焦点IOL植入,SBL-3组给予超声乳化术联合SBL-3区域折射型非球面IOL植入。比较2组术后3个月对比敏感度[明光、暗光、明光炫光、暗光炫光],术前和术后3个月视觉质量[客观散射指数(OSI)、斯特列尔比(SR)、调制传递函数截止频率(MTF cut off)]、视力[最佳矫正近视力(BCNVA)、最佳矫正远视力(BCDVA)、远视矫正下的近视力(DCNVA)]及生活质量[视功能与生存质量问卷(VF-QOL)]。结果 术后3个月,SBL-3组对比敏感度高于单焦点组(P<0.05);术后3个月,2组OSI、BCNVA、BCDVA、DCNVA水平均较术前降低,SBL-3组低于单焦点组(P<0.05);术后3个月,2组SR、MTF cut off水平及VF-QOL评分均较术前升高,SBL-3组高于单焦点组(P<0.05)。结论 超声乳化术联合SBL-3区域折射型非球面IOL能够提高年龄相关白内障患者对比敏感度及视觉质量,改善视力水平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相关白内障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区域折射型非球面人工晶状体 视觉质量 客观散射指数 对比敏感度 视力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TECNIS多焦点人工晶状体不同组合方式植入术后视力对比
6
作者 李彤 李富强 +4 位作者 车松天 李卓亚 胡晓敏 郭榕 张辉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842-847,共6页
目的:对比双眼均植入Tecnis Symfony ZXR00(ZXR00)、双眼分别植入ZXR00和Tecnis ZMB00(ZMB00)以及双眼均植入ZMB00患者术后视力、视觉质量及患者满意度。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20-08/2021-12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 目的:对比双眼均植入Tecnis Symfony ZXR00(ZXR00)、双眼分别植入ZXR00和Tecnis ZMB00(ZMB00)以及双眼均植入ZMB00患者术后视力、视觉质量及患者满意度。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20-08/2021-12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IOL)植入的白内障患者117例(234眼),根据IOL不同分为三组:37例(74眼)双眼植入ZMB00为MM组;44例(88眼)双眼分别植入ZXR00和ZMB00为MR组;36例(72眼)双眼均植入ZXR00为RR组。观察三组患者术后3 mo裸眼远视力(UDVA,5 m)、裸眼中视力(UIVA,80 cm)、裸眼近视力(UNVA,40 cm)、矫正远视力(CDVA)、离焦曲线、立体视及VF-14、QoV视觉质量评分表问卷调查。结果:MM和MR组UNVA优于RR组(P<0.05);而MM组与MR组不具有统计学差异。RR组UIVA最优。三组的UDVA、CDVA和立体视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mo时MR、MM、RR组40 cm近立体视锐度分别为107.27±80.53、105.67±83.79、108.69±97.66 (20-400)弧秒(P> 0.05)。MR、MM、RR组的满意度均达到90%以上。结论:三组术后均具有良好的远、中、近视力和双眼近立体视。其中,MR组具有更优异的全程视力。三组患者术后满意度均较高,可以根据患者的不同需求选择合适的多焦点人工晶状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视程人工晶状体(EDOF) Tecnis ZMB00 离焦曲线 人工晶状体植入 白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LACS-IOL手术对白内障患者术后MIOL的偏移率及视觉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谢娇 许泽骏 程旭康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436-440,共5页
目的:探讨飞秒激光辅助超声乳化手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FLACS-IOL)对白内障患者术后多焦点人工晶状体(MIOL)偏移率及视觉质量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我院2021-01/2022-12收治的白内障MIOL植入患者95例108眼,根据患者意愿选择手... 目的:探讨飞秒激光辅助超声乳化手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FLACS-IOL)对白内障患者术后多焦点人工晶状体(MIOL)偏移率及视觉质量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我院2021-01/2022-12收治的白内障MIOL植入患者95例108眼,根据患者意愿选择手术方式并分组为FLACS组(51例56眼),Phaco组(44例52眼)。对比两组手术时间、前囊切开直径、有效超声时间(EPT)、超声乳化能量释放量(CDE)、裸眼远视力(UCDVA)、最佳矫正远视力(BCDVA)、术后3 mo的IOL偏心距离、偏移率及3 mm瞳孔下全眼总高阶像差(HOA)、三叶草差(Trefoil)及彗差(Coma)。结果:FLACS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Phaco组,EPT、CDE均明显低于Phaco组(均P<0.05);两组前囊切开直径无差异(P>0.05)。FLACS组UCDVA在术后1 wk,3 mo优于Phaco组(均P<0.05);两组术后1 wk,3 mo的UCDVA和术后3 mo的BCDVA比较均有差异(P<0.05)。术后3 mo,FLACS组IOL偏心距离小于Phaco组,偏移率明显低于Phaco组(均P<0.05)。在3 mm瞳孔直径下,两组术后3 mo的全眼HOA、三叶草差及彗差均较术前减少(P<0.05),FLACS组术后3 mo的全眼HOA、三叶草差与Phaco组比较均有差异(P<0.05),FLACS组术后3 mo的彗差与Phaco组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FLACS-IOL手术可有效降低白内障患者术后IOL偏移率,获得更好的视觉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激光辅助超声乳化手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FLACS-IOL) 白内障 多焦点人工晶状体(MIOL) 人工晶状体偏移 视觉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膜屈光术后白内障手术研究进展
8
作者 文子元 张辉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68-672,共5页
近些年,既往有角膜屈光手术史的白内障患者逐渐增多,为白内障手术带来诸多难点,如角膜内皮细胞密度降低、角膜完整性破坏、角膜曲率发生改变、人工晶状体(IOL)度数计算准确性降低等,增加了白内障手术的难度并影响术后满意度,是屈光白内... 近些年,既往有角膜屈光手术史的白内障患者逐渐增多,为白内障手术带来诸多难点,如角膜内皮细胞密度降低、角膜完整性破坏、角膜曲率发生改变、人工晶状体(IOL)度数计算准确性降低等,增加了白内障手术的难度并影响术后满意度,是屈光白内障手术时代的重要挑战之一。现从角膜屈光术后行白内障手术难点、视力及视觉质量的影响因素以及屈光术后白内障患者术前准备、术中注意事项及术后处理方面进行阐述。为临床医师了解角膜屈光术后白内障手术的研究进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角膜屈光术 人工晶状体植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黄炳护 杨健 杨晔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8期22-24,共3页
目的:分析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Phaco)、人工晶状体植入术(IOL)联合房角分离术(GSL)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月—2022年10月广西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80例(80眼)... 目的:分析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Phaco)、人工晶状体植入术(IOL)联合房角分离术(GSL)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月—2022年10月广西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80例(80眼)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40眼)。对照组采用白内障Phaco联合IOL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GSL治疗。比较两组视力、眼压、前房深度、房角粘连情况。结果:术后7 d、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两组视力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个月,两组眼压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研究组眼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术后3个月,两组前房深度大于术前,且研究组大于对照组,两组房角粘连<90°占比高于术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Phaco、IOL联合GSL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视力,降低眼压,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吸除术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房角分离术 闭角型青光眼 白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联合多焦点人工晶体植入术对改善患者视觉质量的研究
10
作者 陈建欣 饶惠英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22期162-165,190,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联合多焦点人工晶体植入术在改善患者视觉质量上的治疗效果。方法将三明市第一医院与福建省立医院2023年3—10月被确诊为白内障的76例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38例,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与普通单焦...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联合多焦点人工晶体植入术在改善患者视觉质量上的治疗效果。方法将三明市第一医院与福建省立医院2023年3—10月被确诊为白内障的76例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38例,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与普通单焦点人工晶体植入术)与试验组(38例,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与多焦点人工晶体植入术),比较两组自觉症状情况、眼睛恢复情况、视觉质量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眼表疾病指数量表评分、视觉质量评分与眼压均下降,中央角膜厚度、视力与前房深度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眼表疾病指数量表评分、视觉质量评分与眼压低于对照组,中央角膜厚度、视力与前房深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63%,略低于对照组的10.5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与多焦点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运用在白内障患者中可改善其眼部自觉症状、促进眼睛恢复以及改善视觉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 多焦点人工晶体植入术 视觉质量 自觉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老年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超乳联合IOL植入术后发生角膜水肿的影响因素
11
作者 杨忠强 郑娅 +1 位作者 熊鑫 袁朝辉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11期1826-1830,共5页
目的:探讨中老年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后发生角膜水肿的影响因素,以期减少临床中此类患者的白内障术后并发症。方法:选取2021-08/2023-06在重庆市忠县人民医院眼科接受超声乳化摘除联合IOL植入术的... 目的:探讨中老年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后发生角膜水肿的影响因素,以期减少临床中此类患者的白内障术后并发症。方法:选取2021-08/2023-06在重庆市忠县人民医院眼科接受超声乳化摘除联合IOL植入术的中老年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198例226眼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分析,根据其术后发生角膜水肿的情况将其分为角膜水肿组53眼和非角膜水肿组173眼。收集并比较两组的基线资料;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角膜厚度、内皮细胞密度变化、手术时间和有效超声时间等手术相关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模型分析角膜水肿的影响因素,并绘制风险列线图。结果:角膜水肿组患者年龄≥60岁分布显著高于非角膜水肿组,同时角膜水肿组患者糖尿病病程显著长于非角膜水肿组,晶状体核硬度分级Ⅳ-Ⅴ级的人数分布显著多于非角膜水肿组(均P<0.05)。角膜水肿组的内皮细胞密度变化显著高于非角膜水肿组(P<0.05);与非角膜水肿组比较,角膜水肿组患者手术时间较长,有效超声时间更长(均P<0.05)。年龄、糖尿病病程、晶状体核硬度分级、手术时间和有效超声乳化时间是患者术后发生角膜水肿的危险因素(均P<0.05)。患者风险列线图总得分为150分时,该患者术后发生角膜水肿的风险约为65%。结论:中老年糖尿病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IOL植入术后发生角膜水肿的影响因素包括年龄、糖尿病病程、晶状体核硬度、手术时间以及有效超声乳化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白内障 超声乳化 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 角膜水肿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切割联合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黄斑疾病合并白内障患者的屈光预测误差分析
12
作者 孔佳怡 张自峰 +2 位作者 李曼红 田超伟 王雨生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70-375,共6页
目的分析玻璃体切割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及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治疗黄斑疾病合并白内障患者术后屈光预测误差(PE)。方法本研究纳入2014年5月至2022年11月于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眼科行玻璃体切割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及IOL植入... 目的分析玻璃体切割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及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治疗黄斑疾病合并白内障患者术后屈光预测误差(PE)。方法本研究纳入2014年5月至2022年11月于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眼科行玻璃体切割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及IOL植入术的黄斑疾病合并白内障患者96例(96眼)。分析患者术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和实际等效球镜度(SE),计算PE和绝对屈光误差(ARE),并分析PE与眼轴长度(AL)、前房深度(ACD)、晶状体厚度(LT)、平坦角膜曲率(K f)、陡峭角膜曲率(Ks)、平均角膜曲率(Km)、角膜散光度(Cyl)、眼压(IOP)、BCVA、角膜散光轴向、黄斑疾病诊断分类和术中玻璃体内填充物种类的相关性。结果术后早期(术后3 d内),96例患者BCVA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6例患者术后早期实际SE与术前预测屈光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RE为(1.47±2.54)D,其中近视漂移患者61例,PE为(-1.81±3.07)D,远视漂移患者35例,PE为(0.87±0.96)D。术后1个月,12例随访患者BCVA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例随访患者术后1个月实际SE与术前预测屈光度、术后早期实际SE之间以及术后早期实际SE与术前预测屈光度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随访时间大于1年(术后长期)的6例患者,末次随访时BCVA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近视漂移患者术后早期PE与术前AL、Cyl均呈负相关(均为P<0.05);近视漂移患者术后早期PE与黄斑疾病诊断分类相关(P<0.05),且病理性近视黄斑裂孔患者较其他类型黄斑疾病患者近视漂移程度更大(P<0.05);近视漂移患者术后早期PE与术前ACD、TL、Kf、Ks、Km、IOP、BCVA,玻璃体内填充物种类以及角膜散光轴向均无相关性(均为P>0.05)。远视漂移患者术后早期PE与术前Cyl呈正相关(P<0.05);远视漂移患者术后早期PE与玻璃体内填充物种类存在相关性(P<0.05),且术中玻璃体内硅油填充患者较玻璃体内无填充物患者远视漂移程度更大(P<0.05)。远视漂移患者术后早期PE与术前AL、ACD、TL、Kf、Ks、Km、IOP、BCVA,黄斑疾病诊断分类以及角膜散光轴向均无相关性(均为P>0.05)。结论黄斑疾病合并白内障患者行玻璃体切割联合超声乳化IOL植入术后早期存在以近视漂移为主的PE,其漂移程度随时间的增加可逐渐减轻。屈光漂移的方向和程度可能与患眼术前AL、Cyl,黄斑疾病诊断分类和术中玻璃体内填充物种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斑疾病 白内障 联合手术 玻璃体切割术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人工晶状体 屈光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乳化联合囊袋张力环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
13
作者 孟克青 张武林 +2 位作者 许衍辉 董玮 许建锋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432-435,共4页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联合囊袋张力环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2021-12/2023-04我院白内障科收治的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82例82眼,根据术中是否使用囊袋张力环分为两组:对照组39眼采...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联合囊袋张力环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2021-12/2023-04我院白内障科收治的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82例82眼,根据术中是否使用囊袋张力环分为两组:对照组39眼采用单纯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联合组43眼采用超声乳化联合囊袋张力环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最佳矫正视力、中央前房深度、小梁睫状突距离、视觉质量和并发症。结果:术后1mo,两组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LogMAR)较术前明显改善(联合组:0.64±0.28 vs 0.12±0.14;对照组:0.62±0.26 vs 0.23±0.25,均P<0.001);中央前房深度均高于术前(联合组:2.57±0.56 vs 1.97±0.40 mm;对照组:2.22±0.45 vs 1.89±0.37 mm,均P<0.001),联合组最佳矫正视力和中央前房深度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小梁睫状突距离比较均无差异(联合组:0.68±0.22 vs 0.74±0.20 mm;对照组:0.74±0.19 vs 0.78±0.17 mm,均P>0.05)。术后1 mo视觉质量评分联合组均高于对照组[看电视3.00±0.38 vs 2.22±0.46分;看书2.85±0.42 vs 2.21±0.44分;夜间视物:2.71±0.34 vs 2.37±0.41分;精细操作2.82±0.38 vs 2.33±0.40分,均P<0.001]。联合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33%vs 14%,P<0.05)。结论:超声乳化联合囊袋张力环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能有效促进患者视功能恢复,改善房角结构,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囊袋张力环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高度近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无晶状体患儿采用改良切口Ⅱ期睫状沟IOL植入术后的屈光度误差及安全性评估
14
作者 马子程 朱思泉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1179-1185,共7页
目的:评估双侧无晶状体儿童采用改良切口Ⅱ期睫状沟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的屈光度误差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2021接受改良切口Ⅱ期睫状沟折叠式IOL植入术的12例24眼双侧无晶状体儿童资料。分析术中、术后1 d及术后1 mo切口相... 目的:评估双侧无晶状体儿童采用改良切口Ⅱ期睫状沟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的屈光度误差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2021接受改良切口Ⅱ期睫状沟折叠式IOL植入术的12例24眼双侧无晶状体儿童资料。分析术中、术后1 d及术后1 mo切口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记录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轴长度(AL),水平角膜直径(WTW),以及术前预留屈光度(PRD)和实际等效球镜屈光度(AESD)的屈光结果。将患者按年龄(≤7岁和>7岁)、AL(<23和≥23 mm)和WTW(≤11.5和>11.5 mm)分为两组,比较根据测量结果预测的AESD和PRD之间屈光度误差。结果:在所有患儿中,男孩9例(75%),女孩3例(25%),其中2例(17%)为前囊下白内障,4例(33%)为后极性白内障,6例(50%)为核性白内障。白内障摘除时的平均年龄为6.4±1.61(3.4-8.9)mo,白内障摘除至Ⅱ期IOL植入术的平均时间间隔为6.8±1.82(4.4-11.5)a。术前平均BCVA为0.49±0.33(1.0-0.1)LogMAR,术后平均BCVA为0.38±0.32(1.0-0.0)LogMAR。平均AL为23.56±1.96(19.00-26.38)mm,平均WTW为11.5±0.92(9.3-13.9)mm,平均PRD为1.57±0.60(0.73-2.77)D,平均AESD为0.57±0.55(-0.50-1.75)D,AESD与PRD的平均差值为-0.99±0.52(-2.22-0.32)D。按年龄、AL、WTW分组的AESD、PR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9、0.56、0.53)。结论:无晶状体儿童采用改良切口Ⅱ期睫状沟IOL植入安全可行。在睫状沟植入IOL时,需要从公式选择的IOL度数中减去约1 D。年龄、AL和WTW对差异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白内障 Ⅱ期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改良切口 屈光度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分析
15
作者 宣文文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22期35-37,共3页
目的:分析超声乳化内障吸除术(Phaco)、人工晶状体植入(ICL)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闭角型青光眼(ACG)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10月兖州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白内障合并ACG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目的:分析超声乳化内障吸除术(Phaco)、人工晶状体植入(ICL)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闭角型青光眼(ACG)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10月兖州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白内障合并ACG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参照组进行Phaco联合ICL治疗,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比较两组眼压、矫正视力、生活质量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6个月,两组眼压低于术前,且研究组低于参照组,两组矫正视力高于术前,且研究组高于参照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视功能指数量表评分均较术前高,且研究组高于参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haco、ICL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白内障合并ACG的临床效果较好,能够控制眼压,改善患者视力,提高其生活质量,且术后并发症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角型青光眼 人工晶状体植入 白内障 超声乳化吸除 房角分离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焦点人工晶体植入术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中的临床应用
16
作者 曹泽刚 黄芬霞 李仁芳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8期164-167,183,共5页
目的探讨多焦点人工晶体(MIOL)植入术对年龄相关性白内障(ARC)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通过临床前瞻性分组比较研究,选择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在河源市人民医院就诊且符合ARC诊断患者100例,参考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 目的探讨多焦点人工晶体(MIOL)植入术对年龄相关性白内障(ARC)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通过临床前瞻性分组比较研究,选择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在河源市人民医院就诊且符合ARC诊断患者100例,参考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多焦点人工晶体植入术,对照组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单晶体植入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周、1个月、3个月的裸眼远视力(UDVA)、裸眼中视力(UIVA)、裸眼近视力(UNVA)、最佳矫正近视力、最佳矫正远视力及术后3个月视觉质量情况。结果与术后1周比较,两组术后3个月UNVA、UIVA、UDVA、最佳矫正远视力、最佳矫正近视力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术后1周、1个月、3个月试验组UNVA、UIVA、最佳矫正远视力、最佳矫正近视力改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术后3个月试验组近视力维度、中视力维度、脱镜率维度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焦点人工晶体植入术不仅可使ARC患者获得良好的远中近视力,且提高了脱镜率,术后主观视觉质量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焦点人工晶体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超声乳化摘除术 视力 脱镜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人工泪液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症 被引量:44
17
作者 阮余霞 王永力 +4 位作者 孙念 黄鑫 甘浩 陈明 刘志谦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7年第9期1705-1708,共4页
目的:探究不同种类人工泪液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发生干眼症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01/2016-06期间我院收治的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具有干眼症症状患者280例280眼为研究对象。根据使用的人... 目的:探究不同种类人工泪液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发生干眼症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01/2016-06期间我院收治的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具有干眼症症状患者280例280眼为研究对象。根据使用的人工泪液种类的不同,分为四组:(1)对照组:术后连续使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涂术眼1wk,3次/d;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滴术眼1wk,3次/d;使用普拉洛芬滴眼液1mo,4次/d。(2)聚丙烯酸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连续使用聚丙烯酸点术眼1mo,4次/d;(3)聚乙二醇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连续使用聚乙二醇点术眼1mo,4次/d;(4)玻璃酸钠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连续使用玻璃酸钠点术眼1mo,4次/d。观察并比较四组患者治疗后1、2、3wk及1mo时的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试验(SⅠt)、干眼症状评分、角膜染色评分等。结果:(1)BUT:四组患者治疗后BUT均呈上升趋势,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聚丙烯酸组、聚乙二醇组及玻璃酸钠组治疗后BUT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玻璃酸钠组术后2wk的BUT显著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SⅠt:四组患者治疗后SⅠt均呈上升趋势,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聚丙烯酸组、聚乙二醇组及玻璃酸钠组治疗后的SⅠt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玻璃酸钠组治疗后SⅠt显著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干眼症状评分:四组患者治疗后干眼症状评分均呈下降趋势,与治疗前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聚丙烯酸组、聚乙二醇组及玻璃酸钠组治疗后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玻璃酸钠组治疗后3wk评分显著低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角膜染色评分:治疗后各组与治疗前比较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1、2wk各组角膜染色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3wk,1 mo玻璃酸钠组角膜染色评分显著低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泪液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后干眼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含有玻璃酸钠成份的泪液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泪液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干眼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乳化联合低度数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超高度近视白内障 被引量:18
18
作者 张超 谢桂军 +2 位作者 贾丽 程随涛 王晓鲁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149-150,共2页
目的:探讨白内障合并超高度近视眼行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低度数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表麻下对30例37眼超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低度数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观察患者最佳矫正视力、屈光度数和手术... 目的:探讨白内障合并超高度近视眼行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低度数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表麻下对30例37眼超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低度数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观察患者最佳矫正视力、屈光度数和手术并发症。随访6~12mo。结果: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3者共22眼(59%),≥0.5者共12眼(32%)。术后屈光度数偏差值<±0.50D共23眼(62%);±0.50D<术后屈光度数偏差值<±1.00D共12眼(32%),±1.00D<术后屈光度数偏差值<±2.00D共2眼(6%)。术中仅2眼晶状体后囊膜破裂,术后1眼出现双眼干扰症状,后囊混浊2眼。8例患者术后第1d角膜轻度水肿,在3~5d内自行消退。无视网膜和脉络膜脱离者,无眼压升高者。结论:超声乳化联合低度数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超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 白内障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3
19
作者 张磊 王强 +3 位作者 雷宁玉 任莉 张娟 戴慧琴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742-744,共3页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后房型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42例(42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入院后均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后房型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后房型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42例(42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入院后均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后房型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3mo。结果:术后最佳校正视力,较术前显著提高(P<0.05);患者术后3mo眼压平均为(13.5±3.2)mmHg,较术前用药前后眼压相比均明显下降(P<0.05);前房角镜检查发现术后前房角均有增宽,房角关闭及周边虹膜前粘连范围减小;中央前房深度为(3.12±0.46)mm,手术前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后房型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可有效降低眼压、提高视力,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同时合并白内障患者安全有效的治疗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人工晶状体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白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7
20
作者 谢丽莲 朱俊东 +1 位作者 陈文芳 周民稳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2期168-171,共4页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80例80只眼,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及硬质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手术前后眼压、前房深度、前房角、视力情况及术中...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80例80只眼,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及硬质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手术前后眼压、前房深度、前房角、视力情况及术中术后并发症,术后随访时间6月~2年。结果术后80只眼最佳矫正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平均眼压13.9(9.7~20.8)mmHg。前房深度均明显增加,房角均较术前增宽。术后并发症主要为角膜水肿及前房反应。结论急性和慢性闭角型青光眼伴有白内障者,房角开放〉1/2情况下,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不仅能治疗白内障,提高视力,而且能控制青光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白内障 人工晶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