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湖北引种滇楸优良无性系苗期测定与选择
被引量:
9
1
作者
张新叶
彭婵
+2 位作者
李振芳
刘少锋
陈慧玲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4年第6期55-59,共5页
以湖北江汉平原引种贵州的滇楸雄性不育无性系为材料,分别对1~2年生嫁接苗的胸径和树高性状进行苗期测定。结果表明,1年生滇楸无性系平均胸径和树高为2.490 cm和2.943 m,2年生平均胸径和树高达到4.289 cm和4.220 m;方差分析显...
以湖北江汉平原引种贵州的滇楸雄性不育无性系为材料,分别对1~2年生嫁接苗的胸径和树高性状进行苗期测定。结果表明,1年生滇楸无性系平均胸径和树高为2.490 cm和2.943 m,2年生平均胸径和树高达到4.289 cm和4.220 m;方差分析显示,不同无性系间在不同林龄时胸径和树高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滇楸无性系2年生胸径、树高的重复力分别为71.21%和64.07%;以胸径和树高为指标,采用加权系数选择指数法对不同无性系进行评价,综合2年的选择指数I值,初选出6个优良滇楸无性系,入选率为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楸
引种
无性系
苗期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楸树种间和种内杂种生长与光合系统氮素利用及分配的差异分析
被引量:
5
2
作者
肖遥
易飞
+5 位作者
韩东花
卢楠
杨桂娟
赵鲲
王军辉
麻文俊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5-64,共10页
【目的】采用课题组早期创制的楸树种内杂种和种间杂种为试验材料,比较杂种间多年的生长性状及光合生理生化特性。旨在明晰楸树种间和种内杂种的生长及光合能力差异及其原因,探究杂种叶片氮素利用及分配与光合效率的潜在关系,为楸树栽...
【目的】采用课题组早期创制的楸树种内杂种和种间杂种为试验材料,比较杂种间多年的生长性状及光合生理生化特性。旨在明晰楸树种间和种内杂种的生长及光合能力差异及其原因,探究杂种叶片氮素利用及分配与光合效率的潜在关系,为楸树栽培及遗传改良提供参考。【方法】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测定种内杂种(楸树×楸树,Cbb)和种间杂种(楸树×滇楸,Cbf)1~5年树高和1~6年胸径及6年生时的叶片氮素含量、叶绿素含量、光响应曲线和CO2响应曲线。采用非直角双曲线模型拟合光响应曲线,FvCB生化模型(Farquhar、von Caemmerer和Berry提出的生物化学光合模型)拟合CO2响应曲线,分别计算了表观光合量子效率(AQY)、光补偿点(LCP)等气体交换参数及最大羧化效率(Vcmax)、最大电子传递速率(Jmax)等光合生理生化参数。并计算出光合系统(捕光系统,羧化系统和生物力能学组分)氮素分配比例。【结果】方差分析显示2年生以上的种内杂种Cbb树高和胸径均显著大于种间杂种Cbf。种间与种内杂种间叶绿素总量没有显著差异,但Cbf叶绿素b显著高出Cbb15.08%,Cbb的叶绿素a/b和类胡萝卜素/叶绿素总量比值均显著大于Cbf。Cbb具有更高的最大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最大羧化效率和暗呼吸速率,表明了Cbb具有更强的光合能力。种间与种内杂种间叶片氮素含量没有显著差异,但Cbb光系统氮素分配比例相对较高,同时具有更高的光合氮素利用效率,这可能是其高光合效率的主要因素之一。相关分析表明楸树杂种光合氮素利用效率与氮素在羧化系统及生物力能学组分中的分配比例呈显著正相关;种内杂种Cbb光合氮素利用效率与其胸径具有较好的(R2=0.531)正向线性关系。【结论】1)楸树种内杂种(楸树×楸树)对本地环境(中原地区)具有更强的适应性,致使其生长势显著优于种间杂种(楸树×滇楸);2)相对于云贵高原,中原地区更长的日照时间和更高的7月均温可能促使了楸树×楸树形成适应高光合辐射环境的响应机制(高水平Chla/b和Car/Chla+b);3)楸树×楸树光合系统更高的N分配比例及高效的N素利用效率提高了其光合能力;4)楸树种间杂种中滇楸所传递给子代的遗传物质不具有适应中原地区环境的调控机制,这是楸树×滇楸在生长和光合生理方面均劣于楸树×楸树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楸树
滇楸
杂种
氮素分配
光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灰楸、滇楸和楸树的叶片发育动态比较
被引量:
4
3
作者
冯小琴
赵秋玲
+3 位作者
王军辉
戴秀芳
貟惠玲
陈静
《林业科技开发》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0-33,共4页
在2010年8月,定期记录了灰楸、楸树、滇楸的单叶展叶情况,包括标记叶的叶长、叶宽、叶柄长、叶面积、叶夹角、叶厚度等指标。结果表明:滇楸的成熟叶面积最大,灰楸最小。叶长、叶宽、叶柄长、叶片厚度、成熟叶面积的发育趋势为滇楸>楸...
在2010年8月,定期记录了灰楸、楸树、滇楸的单叶展叶情况,包括标记叶的叶长、叶宽、叶柄长、叶面积、叶夹角、叶厚度等指标。结果表明:滇楸的成熟叶面积最大,灰楸最小。叶长、叶宽、叶柄长、叶片厚度、成熟叶面积的发育趋势为滇楸>楸树>灰楸,灰楸的叶片形状为近圆形,楸树的为椭圆形,滇楸的为长椭圆形,叶面积增加持续时间平均为22 d。展叶速率在展叶期间呈现波动变化;成熟叶面积越大,其展叶速率越慢;对展叶速率与6个叶片性状的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其分别与除叶片厚度外的5个性状在P=0.01水平上呈显著负相关,叶面积分别与叶长、叶宽、叶柄长、叶夹角在P=0.01水平上呈显著正相关,灰楸、楸树、滇楸其叶面积与生长时间的关系符合S型曲线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楸
楸树
滇楸
叶片特征
展叶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湖北引种滇楸优良无性系苗期测定与选择
被引量:
9
1
作者
张新叶
彭婵
李振芳
刘少锋
陈慧玲
机构
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石首杨树研究所
出处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4年第6期55-59,共5页
基金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013GB24320611)资助
湖北省公益性研究项目(2012DBA39)资助
文摘
以湖北江汉平原引种贵州的滇楸雄性不育无性系为材料,分别对1~2年生嫁接苗的胸径和树高性状进行苗期测定。结果表明,1年生滇楸无性系平均胸径和树高为2.490 cm和2.943 m,2年生平均胸径和树高达到4.289 cm和4.220 m;方差分析显示,不同无性系间在不同林龄时胸径和树高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滇楸无性系2年生胸径、树高的重复力分别为71.21%和64.07%;以胸径和树高为指标,采用加权系数选择指数法对不同无性系进行评价,综合2年的选择指数I值,初选出6个优良滇楸无性系,入选率为20%。
关键词
滇楸
引种
无性系
苗期测定
Keywords
catalpa fargesii f.duclouxii
introduction
clone
early stage test
分类号
S723.1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楸树种间和种内杂种生长与光合系统氮素利用及分配的差异分析
被引量:
5
2
作者
肖遥
易飞
韩东花
卢楠
杨桂娟
赵鲲
王军辉
麻文俊
机构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平台
河南省洛阳市农林科学院
出处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5-64,共10页
基金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楸树良种选育与高效培育技术研究”(2017YFD0600604)
文摘
【目的】采用课题组早期创制的楸树种内杂种和种间杂种为试验材料,比较杂种间多年的生长性状及光合生理生化特性。旨在明晰楸树种间和种内杂种的生长及光合能力差异及其原因,探究杂种叶片氮素利用及分配与光合效率的潜在关系,为楸树栽培及遗传改良提供参考。【方法】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测定种内杂种(楸树×楸树,Cbb)和种间杂种(楸树×滇楸,Cbf)1~5年树高和1~6年胸径及6年生时的叶片氮素含量、叶绿素含量、光响应曲线和CO2响应曲线。采用非直角双曲线模型拟合光响应曲线,FvCB生化模型(Farquhar、von Caemmerer和Berry提出的生物化学光合模型)拟合CO2响应曲线,分别计算了表观光合量子效率(AQY)、光补偿点(LCP)等气体交换参数及最大羧化效率(Vcmax)、最大电子传递速率(Jmax)等光合生理生化参数。并计算出光合系统(捕光系统,羧化系统和生物力能学组分)氮素分配比例。【结果】方差分析显示2年生以上的种内杂种Cbb树高和胸径均显著大于种间杂种Cbf。种间与种内杂种间叶绿素总量没有显著差异,但Cbf叶绿素b显著高出Cbb15.08%,Cbb的叶绿素a/b和类胡萝卜素/叶绿素总量比值均显著大于Cbf。Cbb具有更高的最大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最大羧化效率和暗呼吸速率,表明了Cbb具有更强的光合能力。种间与种内杂种间叶片氮素含量没有显著差异,但Cbb光系统氮素分配比例相对较高,同时具有更高的光合氮素利用效率,这可能是其高光合效率的主要因素之一。相关分析表明楸树杂种光合氮素利用效率与氮素在羧化系统及生物力能学组分中的分配比例呈显著正相关;种内杂种Cbb光合氮素利用效率与其胸径具有较好的(R2=0.531)正向线性关系。【结论】1)楸树种内杂种(楸树×楸树)对本地环境(中原地区)具有更强的适应性,致使其生长势显著优于种间杂种(楸树×滇楸);2)相对于云贵高原,中原地区更长的日照时间和更高的7月均温可能促使了楸树×楸树形成适应高光合辐射环境的响应机制(高水平Chla/b和Car/Chla+b);3)楸树×楸树光合系统更高的N分配比例及高效的N素利用效率提高了其光合能力;4)楸树种间杂种中滇楸所传递给子代的遗传物质不具有适应中原地区环境的调控机制,这是楸树×滇楸在生长和光合生理方面均劣于楸树×楸树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楸树
滇楸
杂种
氮素分配
光合作用
Keywords
catalpa
bungei
catalpa fargesii f.duclouxii
hybrids
nitrogen allocation
photosynthesis
分类号
S718.43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灰楸、滇楸和楸树的叶片发育动态比较
被引量:
4
3
作者
冯小琴
赵秋玲
王军辉
戴秀芳
貟惠玲
陈静
机构
甘肃省小陇山林业科学研究所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出处
《林业科技开发》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0-33,共4页
基金
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编号:201104001)
文摘
在2010年8月,定期记录了灰楸、楸树、滇楸的单叶展叶情况,包括标记叶的叶长、叶宽、叶柄长、叶面积、叶夹角、叶厚度等指标。结果表明:滇楸的成熟叶面积最大,灰楸最小。叶长、叶宽、叶柄长、叶片厚度、成熟叶面积的发育趋势为滇楸>楸树>灰楸,灰楸的叶片形状为近圆形,楸树的为椭圆形,滇楸的为长椭圆形,叶面积增加持续时间平均为22 d。展叶速率在展叶期间呈现波动变化;成熟叶面积越大,其展叶速率越慢;对展叶速率与6个叶片性状的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其分别与除叶片厚度外的5个性状在P=0.01水平上呈显著负相关,叶面积分别与叶长、叶宽、叶柄长、叶夹角在P=0.01水平上呈显著正相关,灰楸、楸树、滇楸其叶面积与生长时间的关系符合S型曲线模型。
关键词
灰楸
楸树
滇楸
叶片特征
展叶速率
Keywords
Key worcIs :
catalpa
fargesii
Bur.
catalpa
bungei C. A. Mey
catalpa
fargesii
Bur. f. duclouxii ( Dode ) Gilmour
leafcharacteristics
leaf expansion rate
分类号
S792.25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湖北引种滇楸优良无性系苗期测定与选择
张新叶
彭婵
李振芳
刘少锋
陈慧玲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4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楸树种间和种内杂种生长与光合系统氮素利用及分配的差异分析
肖遥
易飞
韩东花
卢楠
杨桂娟
赵鲲
王军辉
麻文俊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灰楸、滇楸和楸树的叶片发育动态比较
冯小琴
赵秋玲
王军辉
戴秀芳
貟惠玲
陈静
《林业科技开发》
北大核心
201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