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图像内容和人眼视觉特性的JPEG压缩编码 被引量:2
1
作者 廖天康 苏彦锋 +1 位作者 周荣政 洪志良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93-95,102,共4页
静止图像压缩主要包括变换、量化和编码 ,其中量化对压缩的性能 (图质和压缩比 )起决定作用 ,它涉及质量因子和基本量化表的确定。从输入图像的统计特性出发 ,通过比特率控制算法 ,统计图像的活动性水平 ,选择适当的质量因子使码流文件... 静止图像压缩主要包括变换、量化和编码 ,其中量化对压缩的性能 (图质和压缩比 )起决定作用 ,它涉及质量因子和基本量化表的确定。从输入图像的统计特性出发 ,通过比特率控制算法 ,统计图像的活动性水平 ,选择适当的质量因子使码流文件大小不超过给定值。并根据人类视觉系统的特征 ,计算出更能反映人眼特性的基本量化表 ,将二者结合起来用在JPEG基本压缩系统中 ,使系统的整体性能在率失真理论的意义上得到优化。软件验证表明 ,采用此算法进行压缩 ,在保证码流文件大小的同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PEG 人类视觉系统 图像内容 图像编码 压缩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师范大学生的梦内容特点 被引量:7
2
作者 安献丽 徐光兴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5-58,共4页
目的:了解当代中国大学生的梦内容特点。方法:运用Hall/Van de Castle梦的内容分析方法分析了198名大学生的梦报告。结果:中国大学生梦内容中的熟悉人物的出现率比美国大学生常模高(h_男=+0·25,h女=+0·24,P<0·01),但... 目的:了解当代中国大学生的梦内容特点。方法:运用Hall/Van de Castle梦的内容分析方法分析了198名大学生的梦报告。结果:中国大学生梦内容中的熟悉人物的出现率比美国大学生常模高(h_男=+0·25,h女=+0·24,P<0·01),但中国大学生梦内容中的攻击和性行为的出现率均比美国大学生低,主要表现在至少出现一次攻击行为的梦的百分比(h_男=-0·43,p=0·000;h女=-0·27,P=0·011)和A/F(h女=-0·24,P=0·033)上。男大学生较女大学生会梦到比较少的熟悉人物(h=-0·25,P<0·05)、亲人(h=-0·26,P<0·05)及友好行为(h=-0·28,P<0·05)。结论: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很可能是引起中美大学生梦内容差异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容 Hall/Van DE castle内容编码系统 横断面研究 中国 大学生 文化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2P网络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9
3
作者 黄海 庞涛 武娟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B06期178-183,共6页
经过多年深入研究和广泛应用,P2P网络技术研究的主要关注方向,已经从过去的P2P协议算法设计分析,转移到P2P系统设计及部署优化、应用扩展和标准化。简要介绍P2P网络技术最近的主要研究进展,包括P2P系统建模与理论分析、CDN+P2P混合式系... 经过多年深入研究和广泛应用,P2P网络技术研究的主要关注方向,已经从过去的P2P协议算法设计分析,转移到P2P系统设计及部署优化、应用扩展和标准化。简要介绍P2P网络技术最近的主要研究进展,包括P2P系统建模与理论分析、CDN+P2P混合式系统、P2P流量控制、网络编码与P2P、扩展应用和标准化,并展望了P2P网络技术进一步研究和应用部署的主要挑战和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等网络 对等网络系统建模 内容分发网络 网络编码 流量控制 网络游戏 社交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学习社区的知识建构分析框架 被引量:35
4
作者 甘永成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7-31,共5页
本文首先对在线学习的交互进行了分类,在分析已有的交互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在线学习的交互分析的系统框架。同时,本文也对在线学习的交互内容分析方法进行了回顾和分析,重点建构了在线学习的互动内容分析的编码系统。并根据此编码... 本文首先对在线学习的交互进行了分类,在分析已有的交互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在线学习的交互分析的系统框架。同时,本文也对在线学习的交互内容分析方法进行了回顾和分析,重点建构了在线学习的互动内容分析的编码系统。并根据此编码系统,对首都师范大学虚拟学习社区的一门课程进行了内容分析,详细地分析了其知识建构的过程与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建构 交互分析 内容分析 编码系统 虚拟学习社区 在线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论在语文教育中的运用 被引量:1
5
作者 杨道麟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4期91-94,共4页
信息论在语文教育中的运用杨道麟将信息论运用到语文教育中,我以为其对象应是研究语文的信息处理(信源编码)、信息传导(信道发码)、信息接收(信宿解码)、信息反馈(信宿用码);其基本任务应是研究如何提高信息传递的效能和保证... 信息论在语文教育中的运用杨道麟将信息论运用到语文教育中,我以为其对象应是研究语文的信息处理(信源编码)、信息传导(信道发码)、信息接收(信宿解码)、信息反馈(信宿用码);其基本任务应是研究如何提高信息传递的效能和保证传递信息的完整;因而其教学过程应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教育系统 语文教师 信息论 自我调控 反馈信息 信息传导 知识信息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编码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