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7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动态电弧模型的GIL接地电流特性研究
1
作者 陈锋 陈石毅 +4 位作者 汪宇轩 李梦齐 王先勇 彭小圣 雷秉惠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17-1725,共9页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gas insulated metal enclosed transmission lines,GIL)在运输及安装过程中易遗留绝缘隐患,进而引发内部电弧故障。内部电弧故障的接地电流特性对GIL设备的绝缘诊断及故障定位工作具有重要应用价值。针对上...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gas insulated metal enclosed transmission lines,GIL)在运输及安装过程中易遗留绝缘隐患,进而引发内部电弧故障。内部电弧故障的接地电流特性对GIL设备的绝缘诊断及故障定位工作具有重要应用价值。针对上述问题,该文提出了基于动态电弧理论的GIL仿真模型,并开展不同运行工况下的接地电流特性研究。研究通过Mayr-Schwarz电弧及Bergeron传输线理论,结合GIL设计参数,搭建了正常运行与内部电弧故障工况下的电磁暂态程序(electric magnetic transient program,EMTP)仿真模型,并对2种工况三相短接排的接地电流特性展开特性分析。结果表明,正常运行工况下的短接排将流过近似对称的三相工频电流,接地电流幅值不超过额定负载电流的1%。GIL内部发生电弧故障后,将产生沿GIL管廊两侧传播的故障电流行波,接地电流将在纳秒级时间内发生突变,并出现幅值可达7kA的微秒级故障暂态电流衰减过程。最后,基于真型GIL的模拟脉冲测试,验证了基于暂态电流法GIL故障定位方案的可行性。仿真结果可为GIL设备的绝缘设计及故障定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电弧模型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 暂态电流特性 故障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正切分段直流电弧噪声模型参数辨识实验设计
2
作者 尹振东 欧阳虹霞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2-117,共6页
精确构建直流电弧噪声模型对降低检测算法的研究成本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当前直流电弧噪声模型精度不足的问题,提出反正切分段直流电弧噪声模型及其参数辨识方法。该模型依托反正切机制,可灵活调控输出频谱分布形态。基于新型反馈混沌JAV... 精确构建直流电弧噪声模型对降低检测算法的研究成本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当前直流电弧噪声模型精度不足的问题,提出反正切分段直流电弧噪声模型及其参数辨识方法。该模型依托反正切机制,可灵活调控输出频谱分布形态。基于新型反馈混沌JAVA优化算法辨识所提模型参数,利用反馈学习机制引入了历史进化信息,有效增强种群的多样性。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电弧模型及其参数辨识算法的性能优于已有电弧模型及参数辨识算法。通过实施反正切分段直流电弧噪声建模和参数辨识实验,有助于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提升实验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系统 电弧故障 电弧模型 人工智能 参数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电网间歇性重燃电弧模型的建立与断续弧光接地故障特征分析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张彪 周申培 +4 位作者 吴细秀 侯博文 侯慧 邱进 丁心志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207-2217,I0116-I0120,共16页
电弧间歇性重燃是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最显著的特征。现有的电弧模型甚少考虑电弧间歇性重燃特性,导致无法精确描述断续弧光接地特征,进而影响继电保护动作。为此,论文提出一种间歇性重燃电弧模型的建立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对断续弧光接地... 电弧间歇性重燃是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最显著的特征。现有的电弧模型甚少考虑电弧间歇性重燃特性,导致无法精确描述断续弧光接地特征,进而影响继电保护动作。为此,论文提出一种间歇性重燃电弧模型的建立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对断续弧光接地故障特征进行了分析。弧道阻抗的随机变化是电弧间歇性重燃的重要标志,故论文重点围绕弧道阻抗变化的随机性和重燃时间间隔的随机性开展间歇性重燃电弧模型的研究。黑盒电弧模型中,Cassie-Mayr联合模型能完整的描述电弧电流从大电流到小电流的变化过程,但存在从大电流变化为小电流的判据模糊,转换过程突变的问题。为此,论文通过引入连续过渡函数解决上述问题。同时,为描述弧道电阻的变化特性,利用Fermi函数对联合模型中Mayr模型和Cassie模型进行权重分配。以改进的Cassie-Mayr单次燃弧模型为基础,根据工频熄弧理论,通过设置燃弧时间长短表征间歇性重燃的随机性,从而建立了间歇性重燃电弧模型。利用该模型,对典型10kV配电网单辐射型网架结构的接地故障进行模拟仿真,采用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FFT)和小波包分析提取了不同条件下故障电压、电流、高次谐波、零序分量以及频率分布等故障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改进后Cassie-Mayr联合模型不但解决了电弧电流从大电流到小电流的转换突变问题,且不同模型权重占比的分配更能准确地表征实际燃弧弧道阻抗变化的随机性;通过设置电弧燃弧时间长短,准确地描述间歇性重燃的随机性;电弧断续时刻为非整数周期下的过电压、过电流幅值高于整数周期;电缆线路增大了故障线路电流,过电流可达3.81~7.20pu,不利于熄弧;大电流系统故障相零序电流主频在0~400Hz,小电流系统故障相零序电流主频在1200~1600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单相接地故障 间歇性重燃电弧模型 中性点接地 小波包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温度磁流体电弧仿真改进Mayr电弧模型的特快速暂态过电压仿真方法 被引量:5
4
作者 崔建 孙帅 +2 位作者 张国钢 陈允 崔博源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5149-5161,共13页
特快速暂态过电压(VFTO)仿真研究中,传统电弧黑盒模型因电弧时间常数和散热功率常取经验值会引起VFTO计算结果出现较大误差。对此,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双温度磁流体电弧仿真的改进Mayr电弧模型建立方法。首先,建立了双温度磁流体电弧模型... 特快速暂态过电压(VFTO)仿真研究中,传统电弧黑盒模型因电弧时间常数和散热功率常取经验值会引起VFTO计算结果出现较大误差。对此,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双温度磁流体电弧仿真的改进Mayr电弧模型建立方法。首先,建立了双温度磁流体电弧模型,并通过该仿真研究了上述关键参数与电弧电导的关系,建立了改进Mayr电弧模型;其次,搭建了VFTO仿真模型,采用改进Mayr电弧模型和多种传统电弧数学模型计算了特高压GIS隔离开关切合空载短母线过程的VFTO波形;最后,对比分析了各电弧模型的仿真结果与实测结果波形特征的相对误差。结果表明,改进Mayr电弧模型的VFTO仿真结果与实测结果的相对误差较小,计算准确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绝缘组合电器 隔离开关 特快速暂态过电压 磁流体动力学 电弧黑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激励下桥丝型电火工品电弧发火预测模型
5
作者 张博渊 梁涛 +3 位作者 薛婉婷 王哲 穆亚茹 谢彦召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34-1342,共9页
为了研究桥丝型电火工品在直流激励下的电弧发火特性,预测其电弧发火安全阈值,采用模拟电荷法计算了脚‐壳二维切面电场强度,利用电击穿理论计算了脚‐壳电击穿系数,提出了桥丝型电火工品电弧发火的量化判据并建立模型。结果表明,环境... 为了研究桥丝型电火工品在直流激励下的电弧发火特性,预测其电弧发火安全阈值,采用模拟电荷法计算了脚‐壳二维切面电场强度,利用电击穿理论计算了脚‐壳电击穿系数,提出了桥丝型电火工品电弧发火的量化判据并建立模型。结果表明,环境温度在25°左右,气压为大气压强时,桥丝型电火工品脚‐壳之间距离对其电弧发火阈值影响较大,脚‐壳距离越短,电弧发火阈值越低。桥丝型电火工品脚‐壳间电击穿电压预测模型计算结果与实测值相对误差不超过3.3%,且利用COMSOL仿真计算所得电击穿系数与预测模型计算结果相对误差约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丝型电火工品 模拟电荷法 预测模型 电弧发火 缩比实验 脚‐壳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chavemaker模型和小波分析的航空EWIS故障电弧检测技术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志亮 王希彬 +1 位作者 贾临生 戴洪德 《兵工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9-54,共6页
针对航空线路系统故障电弧检测问题,在分析故障电弧的成因和基本特征的基础上,设计一种基于小波分析的故障电弧检测算法。分析基于Schavemaker电弧模型的交流串联故障电弧发生电路,采用sym5小波对故障电弧电流数据进行分解,提取出电流... 针对航空线路系统故障电弧检测问题,在分析故障电弧的成因和基本特征的基础上,设计一种基于小波分析的故障电弧检测算法。分析基于Schavemaker电弧模型的交流串联故障电弧发生电路,采用sym5小波对故障电弧电流数据进行分解,提取出电流的高频部分,并提出基于高频分量d_3标准差的故障电弧检测方法,基于Simulink对该算法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比传统的小波分解后直接设定阈值检测故障电弧方法区分度高,能快速准确地确定故障电弧的存在,为工程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电弧 故障电弧检测 电弧模型 小波分析 波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函数型数据分析算法的电阻性本质安全电路电弧放电模型
7
作者 朱冉 徐礼文 孟庆海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943-1956,共14页
区别于电感性和电容性本质安全电路,电阻性本质安全电路的电弧放电波形因具有三种类型一直无法被准确描述,且电阻性电路本质安全判据的不完善描述会导致实际运行条件下爆炸事故的多发性。对此,该文首先考虑电阻性本质安全电路的放电过... 区别于电感性和电容性本质安全电路,电阻性本质安全电路的电弧放电波形因具有三种类型一直无法被准确描述,且电阻性电路本质安全判据的不完善描述会导致实际运行条件下爆炸事故的多发性。对此,该文首先考虑电阻性本质安全电路的放电过程及波形特征,基于函数型数据分析回归算法,建立了高维、参数强相关、适用范围广的电阻性电路电弧放电数学模型,并基于模型建立了相应的本质安全能量判据;然后采用该模型模拟电阻性电路放电过程并提出了一种电弧放电波形分类方法,发现在特定电路参数条件下,当电路正常工作电流I≤0.15 A或I≥0.6 A时,电弧放电基本呈现典型放电形式;最后搭建火花放电试验平台,验证了所建电弧模型的可行性与预测效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弧放电数学模型 本质安全 函数型数据 能量判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工作气体下直流电弧等离子体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
8
作者 谢文军 陈文波 +2 位作者 陈伦江 杨斌 阳璞琼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72-277,共6页
数值模拟由于低成本的特点成为研究等离子直流电弧内部射流特性的有效工具。文章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等离子发生器在不同气体工况下电弧的射流特性。研究显示层流等离子内部的温度分布以及速度分布与工作气体物性参数有着极大的关... 数值模拟由于低成本的特点成为研究等离子直流电弧内部射流特性的有效工具。文章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等离子发生器在不同气体工况下电弧的射流特性。研究显示层流等离子内部的温度分布以及速度分布与工作气体物性参数有着极大的关系,在电流为75 A,工作气体流量为3 g/s的条件下弧室内氩气的温度最高,氢气的温度最低;而在阳极以外的大部分区域氧气的温度最大、氮气次之、然后是氩气,氮气和氢气在阳极以外区域出现电弧未充分形成现象;几种的气体温度分布在弧室内均呈现U型分布,轴线上速度都是在弧室内增加,弧室外减小。文章从气体物性参数的角度分析了直流电弧等离子体的射流特性,为直流电弧等离子体发生器的研究以及在不同场景下的实际应用提供了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电弧等离子体 数值模拟 射流特性 层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艺参数对钛合金激光–等离子电弧同轴复合焊接的电弧电压的影响
9
作者 蔡得涛 罗子艺 +1 位作者 张屹 刘伟清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8-46,共9页
探究新型激光–等离子电弧同轴复合焊接钛合金过程中,工艺参数对复合电弧电压的影响,以此实现对焊接质量的有效控制。采用电弧电特性采集系统,采集复合焊接进程中的电弧电信号,并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手段构建工艺参数与电弧电压间的回归模... 探究新型激光–等离子电弧同轴复合焊接钛合金过程中,工艺参数对复合电弧电压的影响,以此实现对焊接质量的有效控制。采用电弧电特性采集系统,采集复合焊接进程中的电弧电信号,并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手段构建工艺参数与电弧电压间的回归模型,深入剖析复合焊接工艺参数,如喷嘴高度、激光功率、等离子电流等对电弧电压的作用规律。研究发现,在本次试验设定条件下,复合焊接中的等离子电压在18~36 V区间内动态波动,且伴随喷嘴高度、电流数值以及激光功率的逐步递增,电弧电压均呈现上升态势。经回归模型量化评估,喷嘴高度对电弧电压的影响最为突出,等离子电流次之,激光功率最小。通过观察电弧形态变化,验证了回归模型对影响因素权重判断的准确性。为进一步优化焊接工艺提供了试验依据与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等离子复合焊接 钛合金 电弧电压 回归模型 工艺参数 同轴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弓网电弧模型及其电气特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5
10
作者 王英 刘志刚 +1 位作者 范福强 高仕斌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35-43,共9页
为防止弓网电弧侵蚀受电弓和接触网,避免其对机车设备和环境的电气干扰,保证机车可靠受流,针对电气化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的弓网电弧问题,从电气特性角度进行研究进展综述。首先,讨论弓网电弧的产生机理,归纳电弧的各种数学模型和弓网电... 为防止弓网电弧侵蚀受电弓和接触网,避免其对机车设备和环境的电气干扰,保证机车可靠受流,针对电气化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的弓网电弧问题,从电气特性角度进行研究进展综述。首先,讨论弓网电弧的产生机理,归纳电弧的各种数学模型和弓网电弧特点。同时,从高速铁路弓网电弧的电气特性入手介绍当前国内外弓网电弧的电气侵蚀、电弧能量、电气干扰和电弧检测的最新研究进展。最后从电气特性角度,指出弓网电弧研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网电弧 电弧模型 电弧侵蚀 电弧能量 电气干扰 电弧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链式的爆炸气流场耦合电弧动态模型 被引量:31
11
作者 王巨丰 黄志都 +2 位作者 王嬿蕾 陈智勇 潘坤年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54-160,204,共7页
为研究大电场条件下有效熄灭电弧的优良方法,在开放空间下,考虑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及强烈气流耦合电磁场等因素的影响,基于电弧链式思想和经典激波理论分析电弧在爆炸气流影响下的受力情况,推导出电弧运动速度控制方程。在此基础上,结合... 为研究大电场条件下有效熄灭电弧的优良方法,在开放空间下,考虑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及强烈气流耦合电磁场等因素的影响,基于电弧链式思想和经典激波理论分析电弧在爆炸气流影响下的受力情况,推导出电弧运动速度控制方程。在此基础上,结合能量平衡方程及热交换原理,建立耦合场的电弧模型。通过有限差分法求解模型,分析气流耦合电磁场下电弧熄灭的运动过程和物理特性变化,并得出电弧状态相关参数(温度、电导率等)和熄灭时间的特性。试验结果表明电弧熄灭效果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弧 电弧薄层 爆炸气流 链式模型 温度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段微孔结构中电弧的磁流体模型及气吹灭弧性能仿真 被引量:23
12
作者 司马文霞 贾文彬 +2 位作者 袁涛 许航 杨鸣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3376-3382,共7页
由于并联间隙自熄弧能力弱,当线路遭受雷击时并联间隙冲击闪络后易出现稳定的工频续流电弧,引起线路频繁跳闸从而限制其应用,因此如何提高并联间隙的自熄弧能力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多段微孔结构具有优异的灭弧性能,将其运用于并联间隙... 由于并联间隙自熄弧能力弱,当线路遭受雷击时并联间隙冲击闪络后易出现稳定的工频续流电弧,引起线路频繁跳闸从而限制其应用,因此如何提高并联间隙的自熄弧能力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多段微孔结构具有优异的灭弧性能,将其运用于并联间隙可显著提高并联间隙的自熄弧性能,故基于磁流体动力学(MHD)理论,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建立了2维多段微孔结构中电弧的MHD模型,并仿真分析了该结构中电弧的运动特性及该结构的灭弧性能。仿真结果表明:电弧的MHD模型能很好的反映多段微孔气吹灭弧结构中电弧的运动过程;当短路电弧电流幅值分别为1 k A、2 k A、5 k A时,微孔喷口处最大气流速度可分别达到520 m/s、813 m/s、1 027 m/s,即电流越大加热空气效果越显著,空气受热膨胀后气流的运动速度越大;该灭弧结构中气流运动速度达到气吹熄弧要求的时间在1 ms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弧放电 MHD模型 电弧分段 气吹灭弧 有限元法 并联间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yr模型改进的适用于串联故障电弧的新模型 被引量:30
13
作者 郭凤仪 王鑫 刘艳丽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7-71,共5页
电力系统中经常会发生故障电弧,本文在Mayr电弧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适用于串联故障电弧的新模型。针对电弧开始阶段的电晕放电,把电晕电阻和两个特殊电气部件(电流二极管)考虑在内,结合Mayr电弧模型,丰富了电弧模型参数。在Matlab/Simu... 电力系统中经常会发生故障电弧,本文在Mayr电弧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适用于串联故障电弧的新模型。针对电弧开始阶段的电晕放电,把电晕电阻和两个特殊电气部件(电流二极管)考虑在内,结合Mayr电弧模型,丰富了电弧模型参数。在Matlab/Simulink仿真环境中,用新的电弧模型封装子系统对线路发生的串联故障电弧进行仿真,并依据仿真电路模拟线路发生串联故障电弧的实验。对比仿真和实验结果得到,改进的电弧模型的故障电弧电流与实验采集到的故障电弧电流基本吻合,验证了新模型对分析串联故障电弧的特性具有可行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电弧 电弧模型 MATLAB/SIMULINK 串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潜供电弧初始位置随机性的电弧仿真模型 被引量:12
14
作者 李庆民 行晋源 +3 位作者 丛浩熹 陈强 李劲松 李庆余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898-1906,共9页
短路电弧向潜供电弧转换过程中,因短路电弧直径远大于潜供电弧,潜供电弧出现的具体位置不能确定,潜供电弧初始位置具有随机性。针对这一问题首次建立了仿真模型,认为潜供电弧出现的位置与空间电导率有关,电导率越大,越容易击穿形成潜供... 短路电弧向潜供电弧转换过程中,因短路电弧直径远大于潜供电弧,潜供电弧出现的具体位置不能确定,潜供电弧初始位置具有随机性。针对这一问题首次建立了仿真模型,认为潜供电弧出现的位置与空间电导率有关,电导率越大,越容易击穿形成潜供电弧。基于此种认识,计算了空气电导率与温度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求得了不同短路电流下电导率沿电弧径向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仿真计算了不同短路电流下潜供电弧初始弧长的随机性,进而将潜供电弧初始位置随机性模型应用到链式电弧模型中,对潜供电弧进行仿真计算,获得了具有分散性的潜供电弧燃弧时间,并将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相比较。结果表明:电导率随温度变化呈先增加后平坦最终降低的规律;电流为1 k A时电导率沿电弧径向单调递减,而电流为25 k A时电导率沿电弧径向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随着短路电流的增大,潜供电弧初始弧长平均值与弧长的分散性也随之增大;燃弧时间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整体趋势一致,相对误差较小,计算模型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弧仿真模型 短路电流 随机性 初始弧长 链式电弧模型 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于大功率电弧加热器的等离子电弧模型 被引量:22
15
作者 戴隽文 郝瑞祥 游小杰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9-134,共6页
基于著名的电弧黑盒模型—麦也尔电弧模型(Mayr arc model)和克西电弧模型(Cassie arc model),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等离子电弧模型。在原模型基础上,丰富了电弧模型参数,使模型不仅能反映大功率直流电弧加热器稳定工作时的电气特性,还能反... 基于著名的电弧黑盒模型—麦也尔电弧模型(Mayr arc model)和克西电弧模型(Cassie arc model),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等离子电弧模型。在原模型基础上,丰富了电弧模型参数,使模型不仅能反映大功率直流电弧加热器稳定工作时的电气特性,还能反映加热器工作时弧室中气流量变化对电弧的影响。本文还对麦也尔电弧模型和克西电弧模型之间的过渡函数展开了讨论,以提高电弧模型的准确性。在Matlab/Simulink仿真环境中,采用S函数编写电弧模型,并以恒流输出的18脉晶闸管整流桥带电弧负载为例,对电弧加热器电源系统进行模拟仿真。经与实际电弧加热器对比,验证该模型能较为准确地描述等离子电弧的动态特性和静态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弧模型 电弧特性 电弧加热器 MATLAB/SIMULINK S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气流场下列车弓网电弧动态模型 被引量:13
16
作者 陈旭坤 曹保江 +2 位作者 刘耀银 高国强 吴广宁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3593-3600,共8页
随着弓网离线率和离线程度的增加,弓网离线电弧现象频繁发生,而弓网离线电弧对受电弓滑板、接触网导线、供电质量、通讯信号和无线电信号的影响严重危害了列车运行安全。因此基于横向吹弧和纵向吹弧理论,研究了高速气流场对弓网电弧耗... 随着弓网离线率和离线程度的增加,弓网离线电弧现象频繁发生,而弓网离线电弧对受电弓滑板、接触网导线、供电质量、通讯信号和无线电信号的影响严重危害了列车运行安全。因此基于横向吹弧和纵向吹弧理论,研究了高速气流场对弓网电弧耗散功率的影响。考虑弓网电弧的弧柱拉伸、压缩以及强气流吹弧的能量交换,得到弓网电弧在起弧阶段中,电弧单位长度的耗散功率P与车速vc之间为一次函数关系,且弓网电弧在燃弧阶段中,两者为近似一次函数关系。根据能量平衡理论,运用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建立了弓网电弧的动态模型,并对比分析了弓网电弧仿真波形与实验波形。结果表明:第1个燃弧周期内起弧电压峰值约为35 V,第2个燃弧周期内起弧电压峰值约为30 V,且起弧阶段均有小燃弧过程;仿真波形与实测波形在整体趋势上较一致,验证了弓网电弧动态模型搭建的合理性。分析结果为研究弓网电弧特性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弓网电弧 Matlab 弓网电弧动态模型 电气特性 弓网电弧耗散功率 电弧吹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TLAB的电弧模型仿真 被引量:89
17
作者 黄绍平 杨青 李靖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4-66,70,共4页
开关电器的电弧开断特性是开关电器设计和研制的关键。为了分析断路器开断现象利用M ATLAB软件对开关电器电弧开断进行仿真计算。给出了M ayr和C ass ie电弧模型方程式,阐述了在M ATLAB软件平台上构建电弧模型的原理与方法,最后用M ayr... 开关电器的电弧开断特性是开关电器设计和研制的关键。为了分析断路器开断现象利用M ATLAB软件对开关电器电弧开断进行仿真计算。给出了M ayr和C ass ie电弧模型方程式,阐述了在M ATLAB软件平台上构建电弧模型的原理与方法,最后用M ayr电弧模型对高压断路器电弧开断进行了实例计算。结果表明,这一方法对开关电器电弧开断的定性分析是实用的和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弧模型 瞬态恢复电压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段电弧模型的多次重燃弧VFTO计算与分析 被引量:12
18
作者 张建功 王红超 +3 位作者 赵军 刘震寰 谢鹏康 陈恒林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4-19,26,共7页
精确的隔离开关电弧模型对变电站特快速暂态过电压(very fast transient overvoltage,VFTO)的仿真有着关键性的作用。文中对开关电弧的电阻模型进行了优化,建立了电弧的分段模型。同时,笔者从间隙击穿,高频电弧熄弧对电弧重击穿的影响... 精确的隔离开关电弧模型对变电站特快速暂态过电压(very fast transient overvoltage,VFTO)的仿真有着关键性的作用。文中对开关电弧的电阻模型进行了优化,建立了电弧的分段模型。同时,笔者从间隙击穿,高频电弧熄弧对电弧重击穿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讨论,并以此为判据,建立了可以反映VFTO多次重燃过程的计算流程。根据实际测试线路,在ATP仿真软件中搭建了仿真电路并进行了暂态仿真。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单次燃弧的传统电弧模型,基于分段电阻的多次重燃弧模型可以更好地模拟实际开关特性。在此基础之上,文中对重燃弧过程中各个关键位置的VFTO波形以及流过隔离开关的电流波形进行了计算与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FTO 电弧模型 重燃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确击穿电弧模型仿真及分析 被引量:9
19
作者 王倩 叶赞 +3 位作者 谭王景 段建东 崔帅帅 李笑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4-8,15,共6页
电缆故障电弧的动态特性对电缆故障测距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故障电弧是由于过电压击穿空气而产生的。通过大量的理论分析研究和仿真对比,设置击穿电压为门限值,采取将击穿时刻提取出来,建立应用在电路故障测距的基于TACS开关精确三段... 电缆故障电弧的动态特性对电缆故障测距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故障电弧是由于过电压击穿空气而产生的。通过大量的理论分析研究和仿真对比,设置击穿电压为门限值,采取将击穿时刻提取出来,建立应用在电路故障测距的基于TACS开关精确三段式击穿电弧模型,对故障电弧的特性进行仿真计算。结果与实际电弧的动态特性相吻合,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缆 故障电弧 TACS 三段式击穿 电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电弧磁流体动力学模型与仿真研究 被引量:46
20
作者 王立军 贾申利 +1 位作者 史宗谦 荣命哲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13-118,共6页
以离子与电子的双流体模型以及麦克斯韦方程为基础,推导得到了真空电弧的二维磁流体动力学(MHD)模型。MHD 模型中包括质量方程、动量方程、能量方程、麦克斯韦方程和全欧姆定律,通过对这些方程的数值计算,得到了真空电弧等离子体参数与... 以离子与电子的双流体模型以及麦克斯韦方程为基础,推导得到了真空电弧的二维磁流体动力学(MHD)模型。MHD 模型中包括质量方程、动量方程、能量方程、麦克斯韦方程和全欧姆定律,通过对这些方程的数值计算,得到了真空电弧等离子体参数与电流密度的分布,文中计算分析了电弧电流、电极间距以及不同分布的纵向磁场对真空电弧等离子体参数与电流密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电弧 真空灭弧室 真空断路器 磁流体 动力学模型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