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7篇文章
< 1 2 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鲤Cyprinus carpio生物扰动对养殖池塘底质甲烷生成的影响及其微生物学机制
1
作者 刘洪达 陈燕 +6 位作者 田照辉 徐绍刚 吴兆星 陈文超 王卓楠 齐遵利 潘哲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41-1549,共9页
为研究鲤Cyprinus carpio生物扰动作用对池塘底质甲烷生成的影响机制,通过室内模拟实验,测定了底质产甲烷潜力、产甲烷菌生物群落组成及产甲烷菌群间的互作效应。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鲤扰动组底质产甲烷潜力显著降低,鲤的生物扰动作... 为研究鲤Cyprinus carpio生物扰动作用对池塘底质甲烷生成的影响机制,通过室内模拟实验,测定了底质产甲烷潜力、产甲烷菌生物群落组成及产甲烷菌群间的互作效应。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鲤扰动组底质产甲烷潜力显著降低,鲤的生物扰动作用促使底质总细菌和总古菌丰度显著升高,而产甲烷功能基因mcrA的丰度显著降低。养殖池塘底质产甲烷功能菌优势菌群主要为Methanobacterium、Methanothrix、Methanoregula和Methanocella,鲤的生物扰动作用改变了产甲烷功能菌的群落结构组成和产甲烷途径,使得产甲烷菌属间共生网络平均度和连接数显著降低,模块化更高,共生网络关系变得更为简单且以负相关种间竞争关系共存。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底质氧化还原电位是影响mcrA基因丰度和产甲烷菌群结构的关键环境因子。鲤的生物扰动作用可能通过提升底质氧化还原电位,降低产甲烷功能菌群丰度和种间互作而降低底质甲烷产生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质 生物扰动 产甲烷菌 菌群互作 产甲烷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中草药对镜鲤(Cyprinus carpio L.)血清转氨酶及红细胞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8
2
作者 孟兆娜 陈玉春 +2 位作者 管雪婷 张辉 刘敏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75-80,共6页
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由不同比例的刺五加、枸杞子、金银花和黄芪配伍的复方中草药饲喂镜鲤(Cyprinus carpio L).,于第14天、第28天及第42天检测红细胞的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血清的谷草转氨酶(GOT)以及谷丙转... 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由不同比例的刺五加、枸杞子、金银花和黄芪配伍的复方中草药饲喂镜鲤(Cyprinus carpio L).,于第14天、第28天及第42天检测红细胞的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血清的谷草转氨酶(GOT)以及谷丙转氨酶(GPT)活性,以研究复方中草药对镜鲤的毒副作用。在28及42d时,复方Ⅰ组红细胞CAT活性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28d时,各复方组红细胞SOD活性均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28d时,复方Ⅱ组血清GOT活性及复方Ⅲ组血清GPT活性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5);42d时,各复方组血清GPT活性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结果表明,试验复方中药添加到镜鲤的饲料中,可以增强其血清转氨酶及红细胞抗氧化酶活性,其中复方Ⅰ效果最佳,建议用药时间为28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镜鲤 复方中草药 转氨酶 抗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鲤鱼(Cyprinus carpio L.)体重和体长QTL的定位 被引量:9
3
作者 刘继红 张研 +5 位作者 常玉梅 梁利群 张晓峰 鲁翠云 徐美佳 孙效文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4期19-25,共7页
利用265个AFLP标记、127个微卫星分子标记、37个EST-SSR标记和16个RAPD标记(共445个标记)对大头鲤/荷包红鲤抗寒品系的F2代雌核发育群体44个个体进行基因型检测,构建鲤鱼(Cyprinus carpio L.)遗传连锁图谱;利用软件WinQTLCart2.5采用复... 利用265个AFLP标记、127个微卫星分子标记、37个EST-SSR标记和16个RAPD标记(共445个标记)对大头鲤/荷包红鲤抗寒品系的F2代雌核发育群体44个个体进行基因型检测,构建鲤鱼(Cyprinus carpio L.)遗传连锁图谱;利用软件WinQTLCart2.5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对体重和体长两个性状进行了QTL定位分析。结果共检测到与两个与体重性状相关的QTL,分别定位到LG24连锁群(qBWh-24-1)和LG20连锁群(qBWh-20-1)上,可解释的表型变异分别为7.98%和20.05%;检测到两个与体长性状相关的QTL,分别位于LG2连锁群(qFS-2-1)和LG20连锁群(qFS-20-1),可解释的表型变异分别为5.69%和12.69%,4个QTL的加性效应均为负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鲤鱼 体长 体重 QT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温度下不同蛋白水平对镜鲤(Cyprinus carpio L.)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 被引量:11
4
作者 张桐 徐奇友 +2 位作者 许红 王常安 尹家胜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80-85,共6页
选用德国镜鲤630尾(200±20)g,在18、22和26℃3个温度环境下用30%、33%、36%、39%、42%的五个不同的蛋白水平的饲料投喂,分别测定肝脏、脾脏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溶菌酶(LYZ)、血清中的碱性磷酸酶(ALP)和补体C3... 选用德国镜鲤630尾(200±20)g,在18、22和26℃3个温度环境下用30%、33%、36%、39%、42%的五个不同的蛋白水平的饲料投喂,分别测定肝脏、脾脏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溶菌酶(LYZ)、血清中的碱性磷酸酶(ALP)和补体C3、C4等免疫指标。结果表明,18℃环境下,42%蛋白水平组肝脏SOD活性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肝脏MDA含量随饲料蛋白水平的增加而降低;30%蛋白水平组脾脏溶菌酶的活性显著高于39%蛋白水平组(P<0.05)。22℃环境下,42%蛋白水平组肝脏SOD活性显著高于其他蛋白水平组(P<0.05);42%蛋白水平组肝脏MDA含量显著低于其他蛋白水平组(P<0.05);42%蛋白水平组血清C3显著高于30%蛋白水平组(P<0.05)。26℃环境下,肝脏SOD活性随饲料蛋白水平的增加而增加,但差异不显著(P>0.05);42%蛋白水平组肝脏MDA含量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结果显示,本试验条件下,在18、22和26℃温度下蛋白水平升高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鲤鱼的非特异性免疫,主要表现在抗氧化性方面,而对其他的非特异性免疫指标无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蛋白 镜鲤 非特异性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期性饥饿再投喂对建鲤(Cyprinus carpio var.Jian)生长、体组成、消化酶的影响 被引量:17
5
作者 乔秋实 蒋广震 +2 位作者 刘文斌 夏薇 刘兆普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67-373,共7页
采用周期性饥饿再投喂的方法,研究周期性饥饿再投喂对建鲤(1.5±0.2g)的生长、体组成、消化酶的影响。试验分为10个组,共进行60d。结果表明,在相同的饥饿天数下,延长再投喂天数可以使建鲤的增重率逐渐增加,而且S1F4、S2F8、S4F16组... 采用周期性饥饿再投喂的方法,研究周期性饥饿再投喂对建鲤(1.5±0.2g)的生长、体组成、消化酶的影响。试验分为10个组,共进行60d。结果表明,在相同的饥饿天数下,延长再投喂天数可以使建鲤的增重率逐渐增加,而且S1F4、S2F8、S4F16组的增重率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9个周期性饥饿再投喂组在摄食期间的摄食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显著性高于对照组(P<0.05),而且饵料系数均低于对照组,说明本试验建鲤的补偿生长是通过提高摄食率和饵料利用率共同实现的;周期性饥饿再投喂对全鱼水分、粗蛋白、粗灰分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但9个周期性饥饿再投喂组的全鱼粗脂肪含量均低于对照组,而且在相同的饥饿天数下,随着再投喂天数的延长而升高;9个周期性饥饿再投喂组的肠道消化酶(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活力均高于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鲤 饥饿再投喂 生长 体组成 消化酶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壶藻对津新鲤(Cyprinus carpio var.Jian)生长、血液非特异性免疫指标及抗病力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刘宏超 程镇燕 +4 位作者 翟胜利 林城丽 王金娥 乔秀亭 白东清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2-48,共7页
选用初始体重为(26.77±1.56)g的津新鲤(Cyprinus carpio var.Jian)540尾,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分别投喂含0、0.40%、0.80%、1.20%、1.60%和2.00%裂壶藻的等氮等能饲料,饲养56 d,探讨饲料中不同水平的裂壶藻对津新鲤生长、血液... 选用初始体重为(26.77±1.56)g的津新鲤(Cyprinus carpio var.Jian)540尾,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分别投喂含0、0.40%、0.80%、1.20%、1.60%和2.00%裂壶藻的等氮等能饲料,饲养56 d,探讨饲料中不同水平的裂壶藻对津新鲤生长、血液非特异性免疫指标及抗病力的影响。结果显示,在0.80%裂壶藻水平组中,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显著提高(P<0.05),肥满度则在1.20%水平组中达到最大值(P<0.05),各组间成活率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水平的裂壶藻均可以显著提高津新鲤的抗氧化能力,其中过氧化氢酶、总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的含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分别在1.20%、0.80%和1.20%组中达到最高(P<0.05);而丙二醛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在0.80%组中达最低(P<0.05)。不同水平的裂壶藻均可以显著提高津新鲤的非特异性免疫力,溶菌酶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1.20%组活性最高(P<0.05)。一氧化氮含量随裂壶藻水平增加而增加,各添加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在0.80%组中达到最小值(P<0.05)。随着裂壶藻水平的增加,津新鲤血细胞呼吸爆发活性和免疫保护率得到显著提高,感染嗜水气单胞菌后的累计死亡率则显著降低(P<0.05),其中,以0.80%组最佳。综合生长、血液非特异性免疫指标和抗病力来分析,饲料中裂壶藻的适宜添加水平为0.80%–1.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壶藻 津新鲤 生长 非特异性免疫指标 抗病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镉污染对鲤鱼(Cyprinus carpio Linn.)同工酶酶谱的影响 被引量:13
7
作者 朱毅 陈家长 张瑞涛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70-75,共6页
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酶活性测定技术,比较和分析了饲养于不同浓度镉液中的鲤鱼在镉含量达到积累-释放平衡后,其肌肉和肝脏组织的酯酶同工酶、碱性磷酸酶同工酶及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结果显示,镉的残留量使鲤鱼肌肉和肝脏组... 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酶活性测定技术,比较和分析了饲养于不同浓度镉液中的鲤鱼在镉含量达到积累-释放平衡后,其肌肉和肝脏组织的酯酶同工酶、碱性磷酸酶同工酶及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结果显示,镉的残留量使鲤鱼肌肉和肝脏组织酯酶同工酶和碱性磷酸酶同工酶谱带减少,活性减弱;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带增多,活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鲤鱼 同工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酸诱导建鲤(Cyprinus carpio var. Jian)肝细胞脂肪变性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3
8
作者 杜金梁 曹丽萍 +6 位作者 贾睿 王涛 顾郑琰 张春云 骆仁军 徐跑 殷国俊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7-113,共7页
通过对油酸诱导时间及有效作用浓度的研究,建立油酸致建鲤肝细胞脂肪变性模型。本研究以胰蛋白酶消化法获得的原代肝细胞作为实验材料,加入不同浓度油酸(0、0.05、0.1、0.2、0.4、0.8 mmol/L)与肝细胞共培养24–48 h,诱导肝细胞脂肪变性... 通过对油酸诱导时间及有效作用浓度的研究,建立油酸致建鲤肝细胞脂肪变性模型。本研究以胰蛋白酶消化法获得的原代肝细胞作为实验材料,加入不同浓度油酸(0、0.05、0.1、0.2、0.4、0.8 mmol/L)与肝细胞共培养24–48 h,诱导肝细胞脂肪变性,分别收集不同时段的肝细胞及上清液,采用试剂盒测定肝细胞中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的含量,同时测定上清培养液中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乳酸脱氢酶(LDH)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MTT法测定肝细胞的存活情况,确定油酸最佳诱导浓度,油红O染色法观察细胞内脂肪滴的形成情况。研究结果显示,0.4 mmol/L油酸与肝细胞共培养48 h,可以显著提高肝细胞内TG、TC含量(P﹤0.05或P﹤0.01),极显著提高上清培养液中GOT、GPT、LDH、γ-GT的活性,显著降低上清培养液中SOD的活性,但与24 h相比有升高趋势,0.4 mmol/L油酸与肝细胞共培养24 h,光镜下可见细胞内有脂肪滴形成,以48 h最明显。综上所述,油酸浓度0.4 mmol/L、诱导时间48 h成功构建了肝细胞脂肪变性模型,为研究鱼类脂肪肝类疾病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鲤 肝细胞脂肪变性 油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性pH及铝对鲤鱼(Cyprinus carpio)吸收^(45)Ca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孔繁翔 周风帆 +1 位作者 张珍凤 郭丽君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72-276,共5页
本文用放射性核素^(45)Ca作为示踪剂,研究在酸性pH及加铝的条件下,鲤鱼(Cyprinus carpio)对钙离子的吸收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在pH值为7.10时,^(45)Ca在鲤鱼体内各器官的96h放射仕比度为鳃13886 cpm·g^(-1),骨骼10811 cpm·g^(-... 本文用放射性核素^(45)Ca作为示踪剂,研究在酸性pH及加铝的条件下,鲤鱼(Cyprinus carpio)对钙离子的吸收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在pH值为7.10时,^(45)Ca在鲤鱼体内各器官的96h放射仕比度为鳃13886 cpm·g^(-1),骨骼10811 cpm·g^(-1),肝脏3276cpm·g^(-2)·肌肉2865cpm·g^(-1);在酸性pH(4.30)条件下,鲤鱼对钙离子的吸收和积累受到明显抑制;加铝后,鲤鱼体内各器官^(45)Ca放射性比度与未加铝的对照组相比,下降百分比分别为鳃42、4%.骨骼18 5%,肝脏44、2% 并讨论了酸雨危害鱼体钙代谢的可能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pH 鲤鱼 吸收 酸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鲤(Cyprinus carpio)Rh糖蛋白家族基因的克隆与组织mRNA表达 被引量:4
10
作者 董晓丽 位莹莹 徐奇友 《水产学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6-10,共5页
为了研究鱼类氨代谢机制,克隆了鲤(Cyprinus carpio)Rh糖蛋白家族的Rhag、Rhbg、Rhcg1基因的cDNA全序列,与人类Rh基因的氨基酸序列比对结果显示,鲤Rh糖蛋白保守性较高。系统分析表明,鲤3个Rh基因与斑马鱼(Danio rerio)Rh基因的亲缘关系... 为了研究鱼类氨代谢机制,克隆了鲤(Cyprinus carpio)Rh糖蛋白家族的Rhag、Rhbg、Rhcg1基因的cDNA全序列,与人类Rh基因的氨基酸序列比对结果显示,鲤Rh糖蛋白保守性较高。系统分析表明,鲤3个Rh基因与斑马鱼(Danio rerio)Rh基因的亲缘关系较近。Rhag、Rhbg、Rhcg1基因在鲤鳃组织中表达较高,而在其它组织表达的相对量极低。比较3个基因在鳃组织的表达,Rhbg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其它2个基因。这一结果预示Rhag、Rhbg、Rhcg1与鲤的氨代谢密切相关,尤其是Rhbg基因,可能是鲤氨代谢的重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糖蛋白 克隆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镜鲤(Cyprinus carpio specularis)肌肉营养成分分析及价值评定 被引量:7
11
作者 畅雅萍 白东伟 +1 位作者 徐奇友 张勇 《水产学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37-41,共5页
为了研究德国镜鲤肌肉营养成分和营养价值。试验按体重规格40-50g/尾和220-230g/尾随机抽样,各规格抽取8尾。试验结果表明:40-50g与220-230g镜鲤肌肉鲜样中粗蛋白含量分别为16.98%,16.76%,粗脂肪分别为0.60%,1.04%。肌肉干物质中必需氨... 为了研究德国镜鲤肌肉营养成分和营养价值。试验按体重规格40-50g/尾和220-230g/尾随机抽样,各规格抽取8尾。试验结果表明:40-50g与220-230g镜鲤肌肉鲜样中粗蛋白含量分别为16.98%,16.76%,粗脂肪分别为0.60%,1.04%。肌肉干物质中必需氨基酸总量分别为34.34%,36.17%,必需氨基酸与氨基酸总量之比分别为68.86%,71.23%,四种呈味氨基酸总量分别为25.75%,25.46%,呈味氨基酸与氨基酸总量之比分别为37.47%,37.16%,支/芳分别为2.26,2.29,必需氨基酸指数分别为77.44,85.34。基本符合WHO/FAO标准,除了赖氨酸比例偏高,其余氨基酸比例较接近鸡蛋蛋白氨基酸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镜鲤 肌肉 氨基酸 营养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中草药对镜鲤(Cyprinus carpio var. specularis)幼鱼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5
12
作者 孟兆娜 陈玉春 刘敏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4-60,共7页
在基础日粮(对照组)中分别添加2%由不同比例的刺五加(Acanthopanax senticosus Harms)、枸杞子(L.chinense Mill.)、金银花(Lonicera japonica Thunb)和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配伍的复方中草药,记为复方Ⅰ、复方Ⅱ、复方Ⅲ、复... 在基础日粮(对照组)中分别添加2%由不同比例的刺五加(Acanthopanax senticosus Harms)、枸杞子(L.chinense Mill.)、金银花(Lonicera japonica Thunb)和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配伍的复方中草药,记为复方Ⅰ、复方Ⅱ、复方Ⅲ、复方Ⅳ,共四个处理组,饲喂镜鲤幼鱼(Cyprinus carpio var.specularis),并分别于第14、28及42天检测其血清中补体C3的含量、血清及免疫器官溶菌酶、NBT阳性细胞及巨噬细胞吞噬能力的活性,以研究本复方中草药对其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4d时,复方Ⅰ组血清溶菌酶活性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8d时,复方Ⅰ、Ⅲ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4d时,复方Ⅰ-Ⅲ组脾脏溶菌酶活性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8d时,复方Ⅱ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8、42d时,各复方组NBT阳性细胞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4和28d时,复方Ⅰ组补体C3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42d时,各复方组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14d时,复方Ⅰ、Ⅳ组的巨噬细胞吞噬活性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8d时,各复方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2d时,复方Ⅰ组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结果显示本试验中的四组复方中草药分别按质量分数为2%的量加到镜鲤幼鱼饲料中,可不同程度提高镜鲤幼鱼的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其中复方Ⅰ组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镜鲤 复方中草药 非特异性免疫 溶菌酶 NBT阳性细胞 补体C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色鳞鲤(Cyprinus carpio blue var)同工酶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庞艳红 孙中武 +1 位作者 葛学亮 徐伟 《水产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42-49,共8页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法对蓝色鳞鲤(Cyprinus carpio blue var)进行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在蓝色鳞鲤的眼睛、肌肉、肝脏、心脏、肾脏5种组织中,14种酶(LDH、ADH、GDH、MDH、G-6-PDH、EST、POD、SDH、FDH、SOD、α-AMY、CAT、CO...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法对蓝色鳞鲤(Cyprinus carpio blue var)进行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在蓝色鳞鲤的眼睛、肌肉、肝脏、心脏、肾脏5种组织中,14种酶(LDH、ADH、GDH、MDH、G-6-PDH、EST、POD、SDH、FDH、SOD、α-AMY、CAT、COX、ME)的同工酶谱均存在明显的组织特异性。14种酶共记录出33个基因位点,其中α-Amy-2、Cox-2、Est-1、Ldh-1、Mdh-1、Mdh-2和Sod-1为多态位点。蓝色鳞鲤群体的多态位点百分数为21.21%(P0.99),平均预期杂合度和平均实际杂合度分别为0.1079和0.2121,遗传偏离指数(d)值为正。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24。实验表明,目前蓝色鳞鲤群体的种质资源状况尚好,表现出明显的杂交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色鳞鲤 同工酶 组织特异性 遗传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脂肪源饲料对津新鲤(Cyprinus carpio var.Jian)生长及脂类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燕 方珍珍 +2 位作者 曲木 乔秀亭 白东清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0-26,共7页
试验选用初始体重为(44.34±1.58)g的津新鲤1 260尾,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70尾鱼。6组饲料分别含有豆油、鸡油、玉米油、棕榈油、菜籽油、棉籽油。饲养8周后探讨饲料中不同脂肪源对津新鲤生长、相关脂代谢酶活性及脂肪... 试验选用初始体重为(44.34±1.58)g的津新鲤1 260尾,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70尾鱼。6组饲料分别含有豆油、鸡油、玉米油、棕榈油、菜籽油、棉籽油。饲养8周后探讨饲料中不同脂肪源对津新鲤生长、相关脂代谢酶活性及脂肪酸合成酶(FAS)、脂蛋白脂酶(LPL)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油组的相对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及蛋白质效率显著高于其它5组(P<0.05),但玉米油组饵料系数则最低。不同脂肪源饲料对肝胰脏及肾脏中LPL、肝脂酶(HL)、总脂酶(GE)、脂肪代谢酶活性影响很大(P<0.05),且玉米油组酶活性均最高;各组肝胰脏及肾脏FAS变化不大(P>0.05)。从基因表达来看,玉米油组更容易诱导和调节肝胰脏和肾脏中FAS及LPL m RNA的表达(P<0.05),再次投喂后6 h,肝胰脏和肾脏中LPL m RNA表达丰度均达到峰值,而肝胰脏中FASm RNA表达丰度达到最低值,肾脏中FAS m RNA表达丰度逐渐下降。总之,玉米油可作为津新鲤优质脂肪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源 津新鲤 生长 脂类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色鳞鲤(Cyprinus carpio blue var)的细胞遗传学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薛淑群 徐伟 《水产学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1-3,共3页
采用体内注射PHA和秋水仙素,肾细胞短期培养,常规空气干燥法制备蓝色鳞鲤染色体,对100个中期分裂相记数统计,确定蓝色鳞鲤(Cyprinuscarpiobluevar)的染色体数为2n=100。测得核型参数按Levan等的染色体划分标准得出:蓝色鳞鲤有15对中部... 采用体内注射PHA和秋水仙素,肾细胞短期培养,常规空气干燥法制备蓝色鳞鲤染色体,对100个中期分裂相记数统计,确定蓝色鳞鲤(Cyprinuscarpiobluevar)的染色体数为2n=100。测得核型参数按Levan等的染色体划分标准得出:蓝色鳞鲤有15对中部着丝点染色体(m);13对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sm);22对端部和亚端部着丝点染色体(st,t),其染色体总臂数(NF)为156,蓝色鳞鲤核型公式为2n=30m+26sm+44st,t。采用流式细胞分析仪测定了蓝色鳞鲤的DNA含量,与鸡血细胞标准对照相比为1.73±0.10,以鸡红细胞DNA含量2.3pg.N-1计,则蓝色鳞鲤的体细胞DNA含量为3.99pg.N-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色鳞鲤 染色体 核型分析 DNA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野鲤(Cyprinus haematopteru)与建鲤(Cyprinus carpio var.Jian)正反交与自交子代消化酶活力及其分布比较分析
16
作者 李冰 张成锋 +2 位作者 王建新 谢婷婷 朱健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00-505,共6页
在网箱养殖45天后,采用比较分析黑龙江野鲤与建鲤正反交与自交子代消化酶活力的方法,研究由杂交引起的遗传背景改变对消化酶活力及其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两杂交群体肝胰腺蛋白酶活力显著高于建鲤自交子代,后肠则显著低于后者,后肠脂... 在网箱养殖45天后,采用比较分析黑龙江野鲤与建鲤正反交与自交子代消化酶活力的方法,研究由杂交引起的遗传背景改变对消化酶活力及其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两杂交群体肝胰腺蛋白酶活力显著高于建鲤自交子代,后肠则显著低于后者,后肠脂肪酶活力显著高于黑龙江野鲤自交子代;黑龙江野鲤♂×建鲤♀子代各消化器官淀粉酶活力均显著高于两自交群体。两杂交群体除前、中肠淀粉酶活力差异显著度与建鲤自交子代不同外,3种消化酶活力分布及不同器官间的差异程度和两自交群体均相同;四个群体脂肪酶和淀粉酶活力在前、中肠及肝胰腺均表现出互补现象,后肠均有较高活力不互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野鲤 建鲤 正反交 自交 消化酶 活力及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鲤(Cyprinus carpio)仔鱼耳石锶(Sr)标记及其时滞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邱晨 姜涛 +2 位作者 陈修报 刘洪波 杨健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03-912,共10页
本研究以确认鱼类早期个体规模化耳石锶(Sr)标记的可行性及其时滞特征为目的,选择鲤(Cyprinus carpio)仔鱼为实验对象,开展了六水氯化锶(SrCl2·6H2O)溶液2d的活体浸泡标记研究。结果显示,该浸泡标记过程对鲤存活、生长无显著影响... 本研究以确认鱼类早期个体规模化耳石锶(Sr)标记的可行性及其时滞特征为目的,选择鲤(Cyprinus carpio)仔鱼为实验对象,开展了六水氯化锶(SrCl2·6H2O)溶液2d的活体浸泡标记研究。结果显示,该浸泡标记过程对鲤存活、生长无显著影响。利用X射线电子探针微区分析(EPMA)技术进行分析:定量线分析结果显示对照组Sr/Ca比值(3.0左右)趋于稳定,标记组却均出现了明显的标记峰值(远>3.0);面分布分析结果表明在标记组鲤耳石上均呈现出一圈明显、清晰可见的红色“高Sr标记环”。此外,对比对照组和标记组微化学结果发现,“高Sr标记环”在恢复续养250d后的鲤耳石仍然可见,说明Sr标记可长期存在。观察鲤仔鱼耳石微结构,发现Sr在耳石上存在明显的时滞效应。首次得出在开始浸泡后的第3天,耳石上才开始出现Sr标记,在浸泡结束后的第6天,耳石Sr标记区才会完全消失的结论。本研究首次揭示出,外源Sr标记的方法在鲤仔鱼种群大规模增殖放流标记和评价中将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可靠性、可行性和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石 锶标记 增殖放流 X射线电子探针微区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鲤鱼(Cyprinus carpio)全基因组微卫星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梁霞 王慧琪 +4 位作者 马宇璇 宋磊 吴超 李亮徽 张国松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03-111,共9页
本研究利用微卫星搜索软件MISA,对鲤鱼全基因组中的完整型微卫星进行了搜索,并对其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微卫星定位在编码区域的基因进行了GO注释、富集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在约1.7Gb鲤鱼全基因组中,共搜索出837004个完整型... 本研究利用微卫星搜索软件MISA,对鲤鱼全基因组中的完整型微卫星进行了搜索,并对其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微卫星定位在编码区域的基因进行了GO注释、富集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在约1.7Gb鲤鱼全基因组中,共搜索出837004个完整型微卫星,相对丰度为488个/Mb.微卫星总长度为15513551 bp,占鲤鱼全基因组大小的0.91%,相对密度为9051 bp/Mb.在6种完整型微卫星中,单碱基微卫星数目最多,共有495421个,在6种微卫星中占比59.19%;其他依次是二碱基(26.79%)、三碱基(8.48%)、四碱基(4.21%)、五碱基(1.25%)和六碱基(0.07%)类型微卫星.其中,A、AC、AT、AAT、AG、C、AAAT、AAC、AGAT、AAG依次为鲤鱼全基因组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前十种微卫星类别,表现出明显的A/T碱基优势.通过对全基因组微卫星进行定位,共24222个微卫星定位在基因外显子上,并分布在3853个基因上.GO功能注释的1758个GO条目中,注释到生物学过程的条目数和基因数均最多,GO功能富集最为显著的条目是代谢过程的调节.KEGG富集表明,机体系统分支富集到的基因总数最多.环境信息处理分支中的鞘脂信号通路基因富集最为显著.分布到代谢分支的通路种类最为广泛.分析结果推测,定位在基因编码区域的微卫星可能在细胞间信息交流、信号转导、细胞新陈代谢以及生物合成调控等方面发挥作用.本研究为鲤鱼后续的种群遗传信息评估、微卫星引物的开发及功能鉴定等提供了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鲤鱼 全基因组 微卫星 分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鲤(Cyprinus carpio)对稻田水体浮游植物及环境因子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彭辉辉 张凯 +7 位作者 陈成勋 谢骏 李志斐 郁二蒙 刘龙飞 龚望宝 田晶晶 王广军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1期37-43,共7页
为探究放养鲤(Cyprinus carpio)对稻田水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水质的影响,对试验组(稻鲤)和对照组(单种稻)的浮游植物和环境因子进行了试验分析。结果表明:试验组共鉴定出浮游植物7门18种,对照组鉴定出5门24种,试验组的浮游植物密度和... 为探究放养鲤(Cyprinus carpio)对稻田水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水质的影响,对试验组(稻鲤)和对照组(单种稻)的浮游植物和环境因子进行了试验分析。结果表明:试验组共鉴定出浮游植物7门18种,对照组鉴定出5门24种,试验组的浮游植物密度和生物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优势种11种,集中于绿藻门和硅藻门,对照组优势种13种,集中于蓝藻门和硅藻门;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和Marglef指数分析表明,稻鲤模式浮游植物多样性低于单种稻模式;试验组水体的氨氮、亚硝酸盐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但硝酸盐、总氮、CO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表明,稻田养鲤可改善稻田水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水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养鱼 浮游植物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粒体COI和Cytb基因序列的6种锦鲤(Cyprinus carpio Koi)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梦荣 田雪 +5 位作者 庞小磊 王良炎 胡菊 董传举 李学军 王团记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3-18,共6页
实验利用线粒体COI基因和Cytb基因的片段序列分析比较了黑锦鲤(Cyprinus carpio Karasugoi Koi)、三色锦鲤(C.carpio Taisho Sanshoku Koi)、红白锦鲤(C.carpio Kohaku Koi)、黄金锦鲤(C.carpio Kigoi Koi)、全白锦鲤(C.carpio Platinum... 实验利用线粒体COI基因和Cytb基因的片段序列分析比较了黑锦鲤(Cyprinus carpio Karasugoi Koi)、三色锦鲤(C.carpio Taisho Sanshoku Koi)、红白锦鲤(C.carpio Kohaku Koi)、黄金锦鲤(C.carpio Kigoi Koi)、全白锦鲤(C.carpio Platinum Ogon Koi)和全红锦鲤(C.carpio Higoi Koi)6个锦鲤(Cyprinus carpio Koi)养殖品系的遗传多样性和系统进化关系。结果显示:基因序列分析得到的单倍型数分别为7、6。6个品系均具有较高的单倍型多样性指数和较低的核苷酸多样性指数。群体间遗传分化系数Fst、遗传距离和AMOVA等结果显示品种间变异高于品种内变异,黑锦鲤和黄金锦鲤间、红白锦鲤和三色锦鲤间不存在显著遗传差异,其余品系间差异显著。根据COI和Cytb基因单倍型构建的品系间NJ系统进化树得到相同结果,黑锦鲤和全红锦鲤遗传关系较近,聚为一支。三色锦鲤、红白锦鲤和黄金锦鲤遗传关系较近,聚为一支。全白锦鲤与其他品系的亲缘关系均较远,单独形成一个分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鲤(cyprinus carpio Koi) COI基因 CYTB基因 遗传多样性 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