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3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能力成熟度模型与评估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邱飞岳 张彭丽 +2 位作者 袁霄 黄江 郭海东 《远程教育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5-84,共10页
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推动全球教育革新和重塑竞争优势的重要方向。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动力,正在主动求变、积极应变。为了科学有效地评估职业院校的数字化转型程度及能力,研究基于成熟度模型视角,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评估方案。... 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推动全球教育革新和重塑竞争优势的重要方向。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动力,正在主动求变、积极应变。为了科学有效地评估职业院校的数字化转型程度及能力,研究基于成熟度模型视角,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评估方案。具体而言,研究首先从院校个体、群体标杆、职教蓝图三个层面展开价值探索,系统剖析了成熟度模型的构成要素及教育数字化转型成熟度模型的共性特征;其次,结合我国职业教育数字化发展特色,构建了一个包含五个成熟度等级、四个能力要素、九个能力域和二十五个能力子域的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能力成熟度模型;最后,详细阐述了评估方法与实施流程。该模型旨在帮助职业院校评估自身数字化转型能力成熟度,识别发展瓶颈,进而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提升数字化水平,以更好地适应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数字化 能力成熟度模型 成熟度等级 评估方法与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H模型的盾构隧道非线性地基反力确定方法
2
作者 梁发云 魏圣明 +3 位作者 陈可 袁强 闫静雅 顾晓强 《岩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4-295,共12页
为合理反映堆载作用下盾构隧道地基系数的非线性特征,基于UH模型(统一硬化模型)和MSD方法(mobilizable strength design)提出了一种确定隧道非线性地基反力的方法;并以隧道中心处的土体应力-应变曲线描述全土域的力学行为,提出了预测盾... 为合理反映堆载作用下盾构隧道地基系数的非线性特征,基于UH模型(统一硬化模型)和MSD方法(mobilizable strength design)提出了一种确定隧道非线性地基反力的方法;并以隧道中心处的土体应力-应变曲线描述全土域的力学行为,提出了预测盾构隧道地基反力的实用简化方法;基于上海第(4)、(5)1层土的UH模型统计参数,将隧道地基反力拟合为双曲线函数形式,进一步将由此获得的初始刚度及极限强度与本构模型参数进行拟合,提出上海地铁盾构隧道的地基反力函数表达式;通过对上海软土盾构隧道堆载工况的多因素分析,验证了该公式对隧道大变形预测问题的实用性。计算结果表明,堆载工况下隧道收敛变形对地基反力曲线的初始刚度要比其极限强度更为敏感,而隧道地基初始刚度主要与土体κ/λ、围压大小等因素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反力曲线 UH模型 MSD方法 堆载 地铁隧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状态空间离散的非线性动力系统全局分析方法进展:从模型驱动到数据驱动
3
作者 李自刚 洪灵 江俊 《力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55-496,共42页
非线性动力系统的一切响应行为均受制于其内在的全局结构,诸如多稳吸引子及其影响域的形貌和空间分布,不稳定不变集和不变流形等.因而,在指定状态空间内开展全局分析,不仅可以获得认识和预测系统响应的全部信息,还能深刻揭示诱发系统复... 非线性动力系统的一切响应行为均受制于其内在的全局结构,诸如多稳吸引子及其影响域的形貌和空间分布,不稳定不变集和不变流形等.因而,在指定状态空间内开展全局分析,不仅可以获得认识和预测系统响应的全部信息,还能深刻揭示诱发系统复杂分岔、激变或边界蜕变等众多动力学现象的内在机制.目前,数值方法仍是非线性动力系统全局分析的最有效手段.相较于点尺度的数值积分方法或点映射法,基于状态空间离散思想的方法(如:胞映射方法等),其采用子集覆盖来逼近系统的不变集,一方面可以高效刻画系统的全局结构形貌,另一方面可以实现对相邻轨道动态特征的集合表征.胞映射方法经历40余年的发展,其功能不断增强,计算效率和精度已显著提升,应用场景也逐渐拓宽.本文第2节从当前的视角对状态空间离散方式进行简要归类,以便于读者更好地了解在全局分析实施过程中该框架体系的本质及优势.第3节着重介绍近些年提出的一系列状态空间离散方法,展示在非线性系统全局结构的高效刻画和内在特征的数据表征两方面已取得的最新进展,突出全局分析从模型驱动向数据驱动的思维模式转变.第4节总结意义和价值,并就如何在状态空间离散框架下进一步泛化全局分析的概念,以及应对未来发展和应用需求可能面临的问题和可以拓展的方向提出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状态空间离散 全局分析 胞映射方法 模型驱动 数据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S模型及VOF方法的泄洪消能结构水流脉动特性分析
4
作者 侯春尧 张洪毅 +5 位作者 胡长浩 刘璐瑶 刘康 谢辉 李永龙 王皓冉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7770-7777,共8页
强烈的水流脉动是造成消力池等水工结构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明晰水工结构中的水流脉动特性对保障工程安全运行至关重要。基于DES模型及VOF方法建立了亭子口水电站消力池水工模型的精细数值模型,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一致性较好。基于... 强烈的水流脉动是造成消力池等水工结构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明晰水工结构中的水流脉动特性对保障工程安全运行至关重要。基于DES模型及VOF方法建立了亭子口水电站消力池水工模型的精细数值模型,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一致性较好。基于数值模拟结果分析了消力池中压力波动、脉动流速、涡量、以及紊动能的分布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消力池中压力波动沿水流方向表现出双峰分布特点,且在水流冲击区脉动量占比超过10%;展向和流向脉动流速在消力池中占主导地位,垂向脉动较弱,在水舌碰撞区域底板中心线处的展向脉动流速迅速减小;底板中心线和表孔中心线上流向和垂向的涡量具有小时均值、大脉动值的特点,跌坎引起的横轴旋涡对展向涡量分布有较大影响。紊动能能谱分析的结果显示消力池中水流脉动主要由大量1Hz以下的低频脉动组成,表明消力池中的紊流波动主要由大尺度和低频的涡流控制。研究结果有助于加深对消力池等泄洪消能结构水流特性的认知,为其设计及安全评估提供了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力池 数值模拟 脉动特性 DES模型 VOF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数字孪生的虚拟传感器模型构建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崇鑫 刘晓军 +3 位作者 孙洋 冯锋意 朱长彪 李超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365-2377,共13页
针对蓬勃发展的物理和赛博空间中出现的关键信息感知采集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统一的虚拟传感器模型构建方法。通过分析实体传感器的结构特点,并利用本体论法进行构造,提炼出包括本体特征、转化模块和关联特性三大要素组成的统一结构... 针对蓬勃发展的物理和赛博空间中出现的关键信息感知采集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统一的虚拟传感器模型构建方法。通过分析实体传感器的结构特点,并利用本体论法进行构造,提炼出包括本体特征、转化模块和关联特性三大要素组成的统一结构。基于这些定义和应用过程的需求,建立六大构建准则,归纳整理出的3种不同的构建方式,实现了对多种需求的虚拟传感器的快速构建,使得模型的可操作性得到增强,扩大了信息采集的范围。这种构建方式扩大了虚拟传感器的适用范围,本文将该模型应用于需采集众多种类和大量数据的电缆厂中压生产线生产环境中,成功得到各种形态的信息,包括:几何、物理信息以及行为、规则信息,有效扩大了数据感知采集的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传感器 本体模型 建模方法 构建准则 数据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栓连接装配式墙板结构连接节点本构模型及体系建模方法 被引量:2
6
作者 熊峰 吴朝安 +2 位作者 冉明明 钟亚超 王宇豪 《工程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5-156,共12页
螺栓连接装配式墙板结构体系具有建造快速、施工便捷、连接可靠、可拆卸和可修复等优势,适合低多层乡村住宅建筑,近年来工程应用逐渐增多。该体系预制墙板之间采用离散的干式螺栓连接,受力时接缝处产生滑移变形,与传统的现浇剪力墙结构... 螺栓连接装配式墙板结构体系具有建造快速、施工便捷、连接可靠、可拆卸和可修复等优势,适合低多层乡村住宅建筑,近年来工程应用逐渐增多。该体系预制墙板之间采用离散的干式螺栓连接,受力时接缝处产生滑移变形,与传统的现浇剪力墙结构或湿法连接的剪力墙结构存在本质区别,为了分析结构体系的整体性,建立适合该结构体系的“非等同现浇”的抗震设计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已进行的螺栓连接节点轴向拉伸试验和剪切试验,提出螺栓连接节点拉伸和剪切的本构模型。在此基础上,将单个螺栓连接节点简化为3个平动自由度(x、y、z)的非线性弹簧,模拟连接节点的力学行为,建立简化计算模型。借助螺栓连接预制墙板的拟静力试验结果验证了螺栓连接节点简化模型的有效性,显示可用于分析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基于节点简化模型,依托Midas Gen软件,提出了螺栓连接装配式墙板结构体系的建模方法。以实际工程为例,建立了该结构的设计模型,并进行在小震、中震作用下的弹性分析及大震作用下的弹塑性时程分析。结果表明:在各地震工况下,螺栓连接装配式墙板结构体系侧向位移较小,层间位移角分别小于弹性位移角限值的1/1200和弹塑性层间位移角限值的1/120,符合规范要求,螺栓连接节点承载力满足抗震需求,墙板角部混凝土没有被压溃,说明螺栓连接装配式墙板结构体系抗震性能优越。研究成果可为螺栓连接装配式墙板结构体系的工程建设提供设计依据,为该新型结构体系的推广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混凝土墙板结构 螺栓连接 本构模型 体系建模方法 抗震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均质椭球体模型重力及梯度异常 正演计算方法研究
7
作者 王季雨 孙鸿博 +4 位作者 梁霄 倪红玉 黄显良 李文尧 韩润生 《地震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02-611,共10页
在有限均质椭球体的特殊情况——球体、旋转椭球体模型的基础上,推出了更具普适性的三轴不等长椭球体模型的重力异常V z及其重力梯度V xz、V yz、V zz、V zzz的积分计算公式,并用Matlab开发工具编制了计算程序,获得了相应的计算数据并... 在有限均质椭球体的特殊情况——球体、旋转椭球体模型的基础上,推出了更具普适性的三轴不等长椭球体模型的重力异常V z及其重力梯度V xz、V yz、V zz、V zzz的积分计算公式,并用Matlab开发工具编制了计算程序,获得了相应的计算数据并绘出了各分量的重力异常剖面图与等值线图,通过与已公开的球体、旋转椭球体模型的典型算例进行比对,验证了公式的正确性。结果表明:三轴不等长椭球体与球体、旋转椭球体虽具有相似的重力异常变化规律,但数值特征受形态参数影响显著,验证了三轴不等长椭球体模型在表征复杂地质体时的合理性与优越性,其既继承了球状体的基本场特征,又能通过三轴差异精确刻画实际地质体体积、质量分布等关键参数引起的重力异常场细节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椭球体模型 重力异常 正演 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检索重排序策略的大模型增强方法
8
作者 张健 唐晋韬 +1 位作者 王挺 李莎莎 《中文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2-54,共13页
检索增强生成技术通过提供外部知识帮助大语言模型更准确地回答问题,现有研究表明大语言模型对输入中知识的位置敏感,这为研究输入窗口变长后重排序策略对大语言模型性能的潜在影响提供了动机。该文通过构建检索增强生成系统进行实验验... 检索增强生成技术通过提供外部知识帮助大语言模型更准确地回答问题,现有研究表明大语言模型对输入中知识的位置敏感,这为研究输入窗口变长后重排序策略对大语言模型性能的潜在影响提供了动机。该文通过构建检索增强生成系统进行实验验证,以段落形式而不是固定长度切分存储知识更能提高大语言模型的准确率;同时发现在输入中将检索知识前置于问题时,逆序重排序更能提高大语言模型的准确率,且随着检索知识的数量增加效果会更明显。基于此,该文提出基于混合检索的逆序重排序方法。实验表明,该方法在提升大语言模型的准确率方面,相较于传统语义相似性检索逆序方法,最高实现2.5%的提升;与正序重排序相比,也能实现最高3.2%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索增强生成 大语言模型 重排序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方法组合预测模型在CSEP计划中的应用和预测效能检验
9
作者 于晨 韩盈 +2 位作者 张永仙 张小涛 余怀忠 《地震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9-209,共11页
为了更好地评估CSEP中国检验中心的实用性,对基于多方法组合预测模型MMEP的2018—2023年全国5级以上地震的年度预测结果进行了系统梳理,并采用CSEP中国检验中心的R值评分模块对年度预测结果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1)近几年MMEP年度预测... 为了更好地评估CSEP中国检验中心的实用性,对基于多方法组合预测模型MMEP的2018—2023年全国5级以上地震的年度预测结果进行了系统梳理,并采用CSEP中国检验中心的R值评分模块对年度预测结果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1)近几年MMEP年度预测结果的R值评分均值在0.3~0.4,年度预测效能波动较小;(2)中国大陆西部地区的预测结果优于东部地区,其中2019年四川长宁6.0级、2020年新疆伽师6.4级和于田6.4级地震的年度预测以及四川泸定6.8级地震的中短期预测的“时、空、强”三要素基本正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法组合预测模型 CSEP计划 加卸载响应比 R值评分方法 预测效能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有多种阻尼模型的机械系统的物理子空间特征值降维求解方法
10
作者 周泽文 凌玲 李立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187-197,236,共12页
由于机械系统的阻尼矩阵存在频变特性,其特征值求解极具挑战,尤其是面向含有多种阻尼模型的大规模机械系统。以含有多种阻尼模型的机械系统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物理子空间的特征值降维求解方法,实现了模态频率及振型的高精高效的... 由于机械系统的阻尼矩阵存在频变特性,其特征值求解极具挑战,尤其是面向含有多种阻尼模型的大规模机械系统。以含有多种阻尼模型的机械系统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物理子空间的特征值降维求解方法,实现了模态频率及振型的高精高效的预测。首先,将多种阻尼模型转换成统一的有理数分数形式,构建了具有简洁统一形式的一般阻尼系统。其次,基于一般阻尼系统的统一形式,构建了维数与系统一致的物理空间,实现了物理子空间的递归生成。将状态空间与Krylov子空间相结合推导出物理子空间,提出了一种基于物理子空间的特征值降维求解方法,破解了含多种阻尼模型的系统在传统状态空间的维数激增的难题。通过理论与数值分析研究表明,相较于传统基于状态子空间的降维方法,所提的物理子空间的降维方法具有更高的效率和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系统 大型特征值问题 模型降维方法 物理子空间 一般阻尼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岩体物理模型中结构面预制方法的综述与展望
11
作者 苏占东 李昆泽 +6 位作者 孙进忠 刘晓丽 李小瑞 牛耀 曾扬农 李梦园 王鸷文 《地质论评》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16-1732,共17页
在岩体中,结构面的存在会弱化岩体的力学性能,使其在受到扰动时更容易发生失稳破坏。对于工程岩体稳定性的研究,还原自然岩体结构、体现原位岩体本质特征至关重要。物理模拟实验因可控性强、成本较低、结果连续性好、可模拟复杂工况等... 在岩体中,结构面的存在会弱化岩体的力学性能,使其在受到扰动时更容易发生失稳破坏。对于工程岩体稳定性的研究,还原自然岩体结构、体现原位岩体本质特征至关重要。物理模拟实验因可控性强、成本较低、结果连续性好、可模拟复杂工况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含结构面的工程岩体研究中。因此笔者等主要对目前工程岩体物理模拟实验中结构面预制方法进行总结,分析各方法的优缺点以及适用的工程背景,为进行含结构面工程岩体的物理模拟实验提供思路。笔者等主要对平直无填充型结构面、粗糙起伏无填充型结构面和有填充型软弱结构面这三类工程岩体中常见结构面的预制方法进行了总结和介绍,根据预制结构面岩体的不同将方法分类为适用于天然岩石的传统方法和适用于类岩石的创新方法,传统方法工艺成熟,目前仍受到众多学者的青睐。创新方法可以根据实验条件进行灵活调整,以适应不同的研究需求,从而衍生出更多的技术路径,具备持续演进的潜力。在进行方法选择时,要结合相应工程背景以及场地特征来进行选择,确保试验结果的可参考性。创新方法中的3D打印技术在模拟复杂结构面岩体中具有很强优势,但目前3D打印制得的试件受制于打印材料的限制,在力学性质上和真实岩石仍有一定差距,这是在未来需要突破的技术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岩体 物理模型实验 结构面 预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语言模型的长方法分解
12
作者 徐子懋 姜艳杰 +1 位作者 张宇霞 刘辉 《软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501-2514,共14页
长方法及其他类型的代码坏味阻碍了软件应用程序达到最佳的可读性、可重用性和可维护性.因此,人们对长方法的自动检测和分解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虽然这些方法极大地促进了分解,但其解决方案往往与最优方案存在很大差异.为此,调研公开真实... 长方法及其他类型的代码坏味阻碍了软件应用程序达到最佳的可读性、可重用性和可维护性.因此,人们对长方法的自动检测和分解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虽然这些方法极大地促进了分解,但其解决方案往往与最优方案存在很大差异.为此,调研公开真实长方法数据集中的可自动化部分,探讨了长方法的分解情况,并基于调研结果,提出了一种基于大语言模型的新方法(称为Lsplitter),用于自动分解长方法.对于给定的长方法,Lsplitter会根据启发式规则和大语言模型将该方法分解为一系列短方法.然而,大语言模型经常会拆分出相似的方法,针对大语言模型的分解结果,Lsplitter利用基于位置的算法,将物理上连续且高度相似的方法合并成一个较长的方法.最后对这些候选结果进行排序.对真实Java项目中的2849个长方法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传统结合模块化矩阵的方法,Lsplitter的命中率提升了142%,相较纯基于大语言模型的方法,命中率提升了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法 重构 大语言模型 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方法集的广西澳洲坚果油脂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13
作者 张涛 宋海云 +5 位作者 贺鹏 陈茜 涂行浩 韦哲君 丁玉 王文林 《西部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3-52,共10页
为探索澳洲坚果油脂领域综合评价研究的新思路,并为其科学标准化采收提供理论参考,以从广西9大澳洲坚果主产区13个地点采集的主栽品种‘桂热1号’果实为试验样品,开展果实及种子表型性状指标、种仁脂肪酸和油脂含量分析,通过各性状间的P... 为探索澳洲坚果油脂领域综合评价研究的新思路,并为其科学标准化采收提供理论参考,以从广西9大澳洲坚果主产区13个地点采集的主栽品种‘桂热1号’果实为试验样品,开展果实及种子表型性状指标、种仁脂肪酸和油脂含量分析,通过各性状间的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筛选与油脂含量相关的特征性指标,利用特征性指标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熵值法、优劣解距离法模型以及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等5种单一方法进行评价排序,在单一评价基础上,再采用3种组合方法(均值法、Borda法、Copeland法)进行评价排序,均通过Kendall’s tau-b相关性分析和Kendall一致性检验后确定最终评价排序;最后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检验法对最终评价排序与5种单一评价方法排序进行比较并筛选最好单一评价方法。结果显示:单种重、油酸、棕榈酸、α-亚麻酸与油脂含量相关性强,关联度高;因子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熵值法、优劣解距离法模型以及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等五种单一评价模型排序存在一定差异,但经Kendall’s tau-b相关性分析和Kendall一致性检验显示评价排序高度一致,可以进行下一步组合评价排序;均值法、Borda法、Copeland法等3种组合评价模型的评价结果经Kendall’s tau-b相关性分析和Kendall一致性检验显示具有很强的一致性,可汇总不同组合方法的评价排序值,来确定最终评价的名次排序;因3种组合评价结果不一致,故进行二次组合评价,二次组合评价结果排序值相同,得到最终排序值Z i;最终评价排序与5种单一评价方法排序的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检验显示熵值法与最终评价排序完全一致;熵值法不同指标权重值显示棕榈酸的权重值最大,其次为油酸。研究表明:单种重、棕榈酸、α-亚麻酸、油酸、油脂含量可作为澳洲坚果综合评价模型构建关键指标;熵值法为澳洲坚果综合评价模型构建的最好单一评价方法,该方法下棕榈酸和油酸是澳洲坚果油脂性状评价研究的最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法 澳洲坚果 油脂 综合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riging代理模型的车轮多边形识别方法研究
14
作者 戴成昊 许文天 +3 位作者 彭佳宁 崔利通 梁树林 池茂儒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05-213,共9页
针对目前车轮多边形动态检测方法存在无法定量识别多边形、准确率低等不足,提出一种基于Kriging代理模型的车轮多边形识别方法,该方法利用轴箱垂向振动加速度与车轮粗糙度级之间的关系,通过逆向求解计算车轮粗糙度级,进而定量判断车轮... 针对目前车轮多边形动态检测方法存在无法定量识别多边形、准确率低等不足,提出一种基于Kriging代理模型的车轮多边形识别方法,该方法利用轴箱垂向振动加速度与车轮粗糙度级之间的关系,通过逆向求解计算车轮粗糙度级,进而定量判断车轮多边形磨耗情况。首先建立考虑柔性车轮的车辆动力学模型,在不同车速下以不同多边形阶次、粗糙度级的车轮多边形为激励做了大量仿真;通过Kriging代理模型构造了不同阶次下轴箱垂向振动加速度振动级关于车速、车轮粗糙度级的响应曲面;将实测轴箱加速度振动级和车速作为输入,代入KSM(Kriging Surrogate Model)响应曲面得到预测的车轮粗糙度级,并根据ISO 3095:2013标准判断车轮多边形磨耗严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在较为严重的多边形阶次下,预测的车轮粗糙度级与实际值基本一致,最小绝对误差可达0.14 dB/μm,最大绝对误差不超过1.50 dB/μm。此外,研究车轮多边形特征规律时发现:振动级与车轮粗糙度级是近似线性的关系,表明振动级作为研究车轮多边形的指标能够很好地反映轴箱加速度和车轮粗糙度级之间的关系;振动级随阶次和车速的变化规律呈现复杂的非线性关系,表明在制定车轮多边形限值时应考虑车速与阶次的影响。文中提出一种能够定量识别车轮多边形的方法,该方法在车轮多边形故障诊断应用中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工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道车辆 车轮多边形 Kriging代理模型 轴箱振动 车轮粗糙度级 识别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修正子模型方法的FPSO模块支墩结构强度分析
15
作者 吴文开 杨玥 +3 位作者 杜梦潮 刘飞飞 蒋扬 薛尔特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45-51,共7页
模块支墩结构同时承受上部模块载荷与船体载荷,是FPSO的关键部位,对其进行强度分析很有必要。为提高计算效率,通常在三舱段计算中采用子模型方法计算模块支墩结构的应力。以嵌入式方法的计算结果为基准,分别探究了子模型方法对高腹板模... 模块支墩结构同时承受上部模块载荷与船体载荷,是FPSO的关键部位,对其进行强度分析很有必要。为提高计算效率,通常在三舱段计算中采用子模型方法计算模块支墩结构的应力。以嵌入式方法的计算结果为基准,分别探究了子模型方法对高腹板模块支墩和低腹板模块支墩强度分析的适用性,发现后者的计算精度对舱段分析中粗网格模型的刚度准确性非常敏感。考虑到子模型方法的计算精度主要取决于粗网格模型和子模型之间刚度的匹配性,为了消除这种不确定影响,提出一种修正子模型方法,通过修正模块支墩载荷来抵消模型之间刚度的差异。结果表明,修正子模型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强度校核的误判风险,使修正前后计算应力的误差从12.4%降低为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PSO 模块支墩结构 模型方法 载荷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CA-EF模型的遥感图像变化检测方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笑天 鱼昕 +2 位作者 黄璐 于圣泽 刘铭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92-498,共7页
针对在遥感图像变化检测中数据量不足或标签图像精确度较低时,导致模型无法充分学习特征,影响检测精确度的问题,提出一个基于U-Net网络改进后的FCA-EF模型.该模型首先基于多头自注意力机制和前馈神经网络的Transformer模块建立编码层,... 针对在遥感图像变化检测中数据量不足或标签图像精确度较低时,导致模型无法充分学习特征,影响检测精确度的问题,提出一个基于U-Net网络改进后的FCA-EF模型.该模型首先基于多头自注意力机制和前馈神经网络的Transformer模块建立编码层,通过长距离跳跃连接机制在编码层对数据全局特征进行提取,实现了不同层级之间的信息传递.其次,该模型以卷积神经网络(CNN)模块为骨干建立解码层,利用CNN模块的局部感知特性提取深层次局部特征,并通过长距离跳跃连接机制融合编码器所提取的全局特征,增强模型对细节的捕捉能力与变化检测的准确性.再次,针对标签图像表示信息不完整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标签填充与优化方法,并经过消融实验证明了其有效性.最后,结合FCA-EF模型与标签填充方法,在吉林一号卫星遥感图像的变化检测中取得了优异结果,在总体精确度、F_1得分、召回率、交并比等指标上与其他经典模型相比均有提升,有效提高了遥感图像变化检测的精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图像 变化检测 FCA-EF模型 标签填充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生态环境风险评估方法与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璐 段存存 +5 位作者 龚逸伟 张加文 杨铠名 高进 曹智华 程红光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124-4134,共11页
采用综合指数法、概率风险表征与多属性决策等多种城市生态环境风险评估方法,研究城市生态环境中多风险源、多受体及复杂暴露途径带来的治理挑战,系统分析风险源从自然到人为、从单一到多元的转变过程,以及风险受体从人体健康向社会经... 采用综合指数法、概率风险表征与多属性决策等多种城市生态环境风险评估方法,研究城市生态环境中多风险源、多受体及复杂暴露途径带来的治理挑战,系统分析风险源从自然到人为、从单一到多元的转变过程,以及风险受体从人体健康向社会经济等多领域的扩展与相应的评价指标.结果表明,综合类评价模型能够克服单一模型的局限性,整合生态环境、社会经济、人群健康等多个维度的信息,从全局视角有效应对复杂风险问题,是未来开展大尺度城市生态环境风险评估的重要方向,为城市可持续发展与风险管理决策提供了科学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源 风险受体 风险评估方法 综合类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FHP模型的掺火山灰RCC加速养护方法
18
作者 解悦 龚英 +2 位作者 丁建彤 雷英强 许文英 《建筑材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5-143,共9页
巴基斯坦巴沙大坝工程采用掺天然火山灰的碾压混凝土(RCC),为了快速推定RCC的1 a抗压强度,测试了不同温度下天然火山灰与水泥复合胶凝材料的表观活化能,并尝试采用Freiesleben-Hansen-Pedersen(FHP)模型计算不同加速养护制度下的等效标... 巴基斯坦巴沙大坝工程采用掺天然火山灰的碾压混凝土(RCC),为了快速推定RCC的1 a抗压强度,测试了不同温度下天然火山灰与水泥复合胶凝材料的表观活化能,并尝试采用Freiesleben-Hansen-Pedersen(FHP)模型计算不同加速养护制度下的等效标准养护龄期(等效龄期).结果表明:复合胶凝材料在70~90℃下的表观活化能通过试验难以测得,但基于表观活化能的温度依存性,可通过对其5~60℃下表观活化能的一元线性回归计算得出,并获得改进FHP模型;基于工程现场测试结果,与FHP模型相比,采用改进FHP模型计算出的90℃等效龄期与实测等效龄期的偏差率均在6.7%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FHP模型 加速养护方法 等效龄期 表观活化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AI模型的数据价值评估——基于大模型指令工程与无训练方法的融合
19
作者 刘晓慧 陶成煦 +1 位作者 张钰洋 吴江 《图书馆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9-128,共10页
如何评估数据价值成为数据要素流通的关键问题,基于模型的数据价值评估是新型且有效的智能化方式。文章针对目前无训练数据价值评估方法无法有效利用数据内容与模型特征之外整体化场景信息的缺陷,提出一种结合大模型指令工程的无训练数... 如何评估数据价值成为数据要素流通的关键问题,基于模型的数据价值评估是新型且有效的智能化方式。文章针对目前无训练数据价值评估方法无法有效利用数据内容与模型特征之外整体化场景信息的缺陷,提出一种结合大模型指令工程的无训练数据价值评估方法,将指令工程与现有的无训练方法结合,使用大模型理解和利用任务类型、数据属性等整体化信息;通过仿真实验对比分析不同方法在主流数据集下的有效性、鲁棒性和泛化性。研究发现:将大模型指令工程与无训练方法结合能提高无训练数据价值评估方法的有效性,且不会增加过多的计算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要素 数据评价 大语言模型 指令工程 无训练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地区P_(d)方法震级估算模型研究
20
作者 王莉婵 毛国良 +1 位作者 郭垚嘉 林庆西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0-265,共6页
基于2019—2022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37次M_(L)3.2~5.9地震的963个烈度计和410个强震仪台站数据,利用P_(d)方法建立垂直向波形在P波到时后2~7 s的P_(d)幅值与震级之间的36种估算模型,通过拟合关系标准差确定烈度计和强震仪的最佳滤波频段... 基于2019—2022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37次M_(L)3.2~5.9地震的963个烈度计和410个强震仪台站数据,利用P_(d)方法建立垂直向波形在P波到时后2~7 s的P_(d)幅值与震级之间的36种估算模型,通过拟合关系标准差确定烈度计和强震仪的最佳滤波频段分别为1~3 Hz和0.5~3 Hz,同时建立二者在P波到时后3 s内的P_(d)方法震级估算模型。参数拟合结果表明,模型拟合斜率和相关系数较高,标准差较小,模型整体可靠度较高。反向验证和新数据验证结果显示,与台网编目震级相比,单台P_(d)方法震级偏差主要集中在±0.5范围内,说明本文建立的2种P_(d)方法震级估算模型具有可行性,可以较好地应用于京津冀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地区 地震预警 P_(d)方法 震级估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