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ard/1软件的路基横断面设计 被引量:4
1
作者 张新兵 张聚文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7-111,共5页
采用具备深层开放、方便灵活等特点的Card/1软件对路基横断面进行"信息化"设计,基于CardScript脚本语言和QPR函数对软件进行二次开发,从横断面线数据库中获取相关信息,实现了路基防护、排水及其他有关工程数量清单文件以及路... 采用具备深层开放、方便灵活等特点的Card/1软件对路基横断面进行"信息化"设计,基于CardScript脚本语言和QPR函数对软件进行二次开发,从横断面线数据库中获取相关信息,实现了路基防护、排水及其他有关工程数量清单文件以及路基防护工程工点设计图的自动生成。此方法能有效简化横断面设计及相关工程数量统计过程中的重复工作,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减轻设计人员的劳动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d/1设计软件 二次开发 信息化 路基横断面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UP“4+1”视图建模及设计模式的整定计算软件设计 被引量:2
2
作者 杨洋 吕飞鹏 廖小君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7-60,77,共5页
针对现有整定计算软件系统设计和开发时的缺点和不足,提出采用Rational统一过程(RUP)"4+1"视图法对系统进行宏观描述及建模。从系统需求及功能分析出发,通过4种视图实现了对整定计算软件从逻辑功能分析到物理部署的全面规划,... 针对现有整定计算软件系统设计和开发时的缺点和不足,提出采用Rational统一过程(RUP)"4+1"视图法对系统进行宏观描述及建模。从系统需求及功能分析出发,通过4种视图实现了对整定计算软件从逻辑功能分析到物理部署的全面规划,并运用设计模式实现了逻辑视图中的设备图元建模、整定计算原则、网络拓扑分析和数据库访问等功能模块,提高了系统的逻辑复用性、扩展性和可维护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1”视图建模 设计模式 整定计算软件 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关村软件园D-G1、D-G4地块景观设计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向荣 林箐 《中国园林》 2003年第6期41-42,共2页
线的交织使中关村软件园D-G1地块产生了独特的景观结构,水线、晶体线和数据线体现了软件园特有的景观品质。合理的设计使D-G4地块得到充分的利用。
关键词 中关村软件 风景园林 景观设计 D—G1、D—G4地块 景观结构 晶体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RD/1软件在公路测量中的应用与后期开发
4
作者 昝峰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3-44,47,共3页
介绍CARD/1软件的功能特点,论述其在奎屯—克拉玛依高速公路前期规划、数字地面模型建立、公路路线选线设计等方面的应用,并论述后期开发时能达到的功能和产生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card/1软件 公路测量应用 数字地面模型 后期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广州地铁1号线隧道通风系统模式设计及其软件实现 被引量:2
5
作者 冯晓青 李漾 《地铁与轻轨》 2001年第3期30-33,共4页
广州地铁1号线是一套特殊的建筑系统,由16个车站组成,其中14个车站通过双隧道连接而成一个群体.连接两站的隧道区间是地铁独具的建筑结构,由于处于两站之间,隧道与外界空间连接通道较少,空气较为污浊.更重要的是,一旦发生火灾,隧道内烟... 广州地铁1号线是一套特殊的建筑系统,由16个车站组成,其中14个车站通过双隧道连接而成一个群体.连接两站的隧道区间是地铁独具的建筑结构,由于处于两站之间,隧道与外界空间连接通道较少,空气较为污浊.更重要的是,一旦发生火灾,隧道内烟量大,排烟排热差,人工扑救困难,人员疏散困难,损伤大.因此,必须采用合理的隧道环境控制模式,保证列车运行的需要,并且还要准备一整套适当的隧道防灾控制模式,以避免发生灾害时造成重大人身和财产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地铁1号线 隧道 通风系统 模式设计 软件实现 地下铁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卫星信号仿真器上位机软件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4
6
作者 程俊仁 刘光斌 焦巍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7-20,共4页
运用面向对象和多线程的技术,在VC++6.0环境下对GPS/GLONASS/BD1三模卫星信号仿真器上位机软件进行了设计与开发,重点分析并完成了多导航系统时空统一、导航电文生成、卫星与用户的伪距仿真和用户轨迹计算等功能模块,实现了统一时基模... 运用面向对象和多线程的技术,在VC++6.0环境下对GPS/GLONASS/BD1三模卫星信号仿真器上位机软件进行了设计与开发,重点分析并完成了多导航系统时空统一、导航电文生成、卫星与用户的伪距仿真和用户轨迹计算等功能模块,实现了统一时基模式下三模卫星信号的高逼真仿真。商业接收机的实验结果表明,该仿真软件操控灵活,与下位机连接合成的信号逼真度高,为各类接收机的性能检测提供了有益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导航系统 GLONASS GPS BD1 信号仿真器 上位机 软件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26L关键算法模块软件编码器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
7
作者 朱金秀 曹宁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13-115,共3页
继制定了H.261、H.263、H.263+等视频压缩标准后,ITU—T正在制定新的视频压缩标准H.26L,目的是为了取得更加有效的图像压缩效果和提供理想的传输接口。文章首先分析了H.26L的各个关键算法模块的原理,与H.263、H.263+进行比较分析,得出... 继制定了H.261、H.263、H.263+等视频压缩标准后,ITU—T正在制定新的视频压缩标准H.26L,目的是为了取得更加有效的图像压缩效果和提供理想的传输接口。文章首先分析了H.26L的各个关键算法模块的原理,与H.263、H.263+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其优点;然后阐述如何用VisualC++6.0实现这些算法模块;最后通过实验证明,该文设计的软件编码器能达到更高效的压缩比、信噪比和编码速度,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26L算法 4×4整数变换帧内预测 1/4像素精度 模块设计 软件编码器 关键算法 视频压缩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tera的3.0版QuartusⅡ设计软件拥有达到ASIC性能水平的设计途径
8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79-79,共1页
关键词 软件 QuartusⅡ设计软件 ASIC A1tera公司 专用集成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RSJ5/1型经编机开发超薄型织物
9
作者 徐东平 李炜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6-28,共3页
文中从机器编织的基本原理和织物基本组织进行剖析,总结规律,研究出一套RSJ5/1超薄型织物的工艺设计方案,归纳了利用EAT软件进行花型设计的步骤,为今后工厂进行此类织物的工艺设计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关键词 RSJ5/1 经编机 超薄 工艺设计 EAT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线路勘测设计一体化系统研究与开发 被引量:4
10
作者 时瑾 魏庆朝 《北方交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8-41,共4页
在分析目前国外流行线路CAD勘测一体化系统核心技术的基础上 。
关键词 铁路 线路 勘测设计一体化系统 card/1 选线设计 系统开发 线路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Q-16电子数字计算机增设MSB-1型x-y平板绘图系统
11
作者 赵景云 《煤炭工程》 1983年第10期47-48,共2页
为了扩大TQ-16电子计算机的功能,为在煤矿系统开展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实验和研究,我院把用计算机绘图作为起步.这里着重介绍本计算机绘图系统的功能.一、硬件功能简介MSB-1型绘图仪主要技术指标为:1.幅面:550×740mm^2.2.速度:描线速... 为了扩大TQ-16电子计算机的功能,为在煤矿系统开展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实验和研究,我院把用计算机绘图作为起步.这里着重介绍本计算机绘图系统的功能.一、硬件功能简介MSB-1型绘图仪主要技术指标为:1.幅面:550×740mm^2.2.速度:描线速度400步/秒(每分钟2.4m).3.步距:0.1mm/步,(软件系统可任意放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绘图系统 MSB-1 TQ-16 x-y 计算机辅助设计 功能简介 电子数字计算机 软件系统 煤矿系统 工程绘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1型三用阀性能测试仪
12
作者 韩晓新 《工矿自动化》 1990年第1期42-44,共3页
随着液压产品广泛用于开采支护,因而对其液压部件、整件性能测试也就愈发显得重要了。它不仅关系到液压产品的质量,而且直接影响煤炭的安全生产。目前测试手段的自动化。
关键词 性能测试仪 三用 Y-1 煤炭生产 测试过程 软件设计 单体液压支柱 功能模块 打印机接口 控制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媒体加密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完芳 常卫东 《中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19-122,共4页
从传统密码技术入手,在结合流式媒体的特征基础上对其加密/解密机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加密方法满足流媒体实时性应考虑的因素,推导出只有实现了“解密速度>[数据包长/(该帧的指定解码时间—该帧最后数据包的到达时间)]”的加密... 从传统密码技术入手,在结合流式媒体的特征基础上对其加密/解密机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加密方法满足流媒体实时性应考虑的因素,推导出只有实现了“解密速度>[数据包长/(该帧的指定解码时间—该帧最后数据包的到达时间)]”的加密算法才能够满足M PEG-1数据流实时加密的要求.目的是将传统的密码技术与新兴的流媒体技术相结合,实现多媒体数据的实时加密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技术 软件设计 流媒体 加密技术 序列密码 MPEG-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