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醇羰基合成醋酸均相Rh系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倪翀 李彤 +3 位作者 王世亮 张东顺 李爽 伊卓 《石油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68-1174,共7页
均相Rh系催化剂在甲醇羰基合成醋酸工业化中成功应用并沿用至今,Rh系催化剂循环的关键活性中心是[Rh(CO)_(2)I_(2)]^(-),它与CH_(3)I的氧化加成反应是催化循环的速控步骤,速控步骤的反应机理和催化剂配体的研究是目前重点。介绍了均相R... 均相Rh系催化剂在甲醇羰基合成醋酸工业化中成功应用并沿用至今,Rh系催化剂循环的关键活性中心是[Rh(CO)_(2)I_(2)]^(-),它与CH_(3)I的氧化加成反应是催化循环的速控步骤,速控步骤的反应机理和催化剂配体的研究是目前重点。介绍了均相Rh系催化剂的催化循环机理,阐述了该体系本征动力学研究和改良的新型催化剂研究的研究进展,并对开展表观动力学研究指导工艺开发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羰基化 醋酸 Rh催化剂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工业气源中COS水解转化的催化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王晋斌 时培祥 +5 位作者 赵彬 武蒙蒙 苗茂谦 吕永康 上官炬 秦志峰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74-478,488,共6页
综述了COS水解催化剂载体与活性组分对其催化性能的调控作用、水解机理以及工业气氛中影响催化剂催化活性因素的研究现状。研究发现:氧化铝基复合载体负载碱金属活性组分所制备的COS水解催化剂能更好的提高催化剂的活性与稳定性,COS水... 综述了COS水解催化剂载体与活性组分对其催化性能的调控作用、水解机理以及工业气氛中影响催化剂催化活性因素的研究现状。研究发现:氧化铝基复合载体负载碱金属活性组分所制备的COS水解催化剂能更好的提高催化剂的活性与稳定性,COS水解反应具有明显的碱催化特征,工业气氛中的CO_(2)与O_(2)气氛浓度对水解催化剂的抗氧耐酸性能有较大的影响,单质硫的生成和/或催化剂表面的硫酸盐化是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通过对催化剂失活因素分析,定向调控催化剂的组成与结构制备高活性及高抗氧耐酸性能的新型COS水解催化剂与基于工业气源及水解热力学动力学条件优选下的水解催化反应工艺参数相结合来延长催化剂的寿命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羰基硫(COS) 负载型水解催化剂 三氧化二铝载体 水解机理 失活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硒催化羰基化反应合成碳酸衍生物 被引量:3
3
作者 郑焰 贾朝霞 张善言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1期70-73,共4页
硝基化合物、胺类、醇类和酚在硒催化下与一氧化碳发生羰基化反应 ,可以很方便地合成多种碳酸衍生物 (如脲类 ,氨基甲酸酯和碳酸酯 )。合成反应温度 2 5~ 1 60℃ ,压力约 2 .5MPa ,收率可达 98% ,与光气法相比 ,羰基化法反应条件温和 ... 硝基化合物、胺类、醇类和酚在硒催化下与一氧化碳发生羰基化反应 ,可以很方便地合成多种碳酸衍生物 (如脲类 ,氨基甲酸酯和碳酸酯 )。合成反应温度 2 5~ 1 60℃ ,压力约 2 .5MPa ,收率可达 98% ,与光气法相比 ,羰基化法反应条件温和 ,产率较高 ,产物容易分离。实验表明助催化剂有机胺和少量水的存在有利于反应 ,同时对可能机理进行了探讨 ,认为反应历程经过了中间物硒代羧酸如RNHCOSeH。该方法有利于较低成本实现碳酸衍生物如尿素、碳酸二甲酯等的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羰基化 催化剂 合成 碳酸衍生物 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钯催化羰基化合成丙二酸二乙酯 被引量:7
4
作者 宋伟红 姜玄珍 +1 位作者 吴墨 杜志明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8-41,共4页
以Pd(Ph3P)4为催化剂, 在相转移条件下, 高产率地合成了丙二酸二乙酯。讨论了温度、碱的种类与浓度、催化剂及相转移催化剂对丙二酸二乙酯收率的影响。通过对常压下反应动力学数据的分析,得出该反应为准一级反应,求得了常压下的反应动... 以Pd(Ph3P)4为催化剂, 在相转移条件下, 高产率地合成了丙二酸二乙酯。讨论了温度、碱的种类与浓度、催化剂及相转移催化剂对丙二酸二乙酯收率的影响。通过对常压下反应动力学数据的分析,得出该反应为准一级反应,求得了常压下的反应动力学方程和表观活化能,并提出可能的反应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二酸二乙酯 羰基化 相转移催化剂 反应动力学 反应机理 钯催化剂 催化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醇在 Ni-Sn/C 催化剂上羰化反应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冯景贤 王大为 黄仲涛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0期1-6,共6页
用负载型Ni_Sn/C催化剂,在常压下对乙醇气-固相羰化反应合成丙酸及丙酸乙酯的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用X-光电子能谱(XPS)和X射线衍射(XRD)对活化前、活化后和反应后的Ni_Sn/C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乙... 用负载型Ni_Sn/C催化剂,在常压下对乙醇气-固相羰化反应合成丙酸及丙酸乙酯的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用X-光电子能谱(XPS)和X射线衍射(XRD)对活化前、活化后和反应后的Ni_Sn/C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乙醇羰化反应是发生在零价Ni的活性中心上。在催化剂加入Sn后使更多二价Ni还原成零价Ni,增加了羰化活性中心数量,形成了C2H5_Sn_I物种,促进了Ni在反应中的循环,提高了催化剂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羰化 Ni-Sn/C催化剂 表征 反应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醇羰化Ni-Sn/C催化剂失活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冯景贤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74-76,共3页
探讨了乙醇羰化反应活性较高的Ni Sn/C催化剂的稳定性及失活机理 ,并利用俄歇电子能谱 (AES)和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 )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催化剂在高于反应条件温度及长时间反应条件下 ,由于Sn易于富集在催化剂表面上 ... 探讨了乙醇羰化反应活性较高的Ni Sn/C催化剂的稳定性及失活机理 ,并利用俄歇电子能谱 (AES)和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 )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催化剂在高于反应条件温度及长时间反应条件下 ,由于Sn易于富集在催化剂表面上 ,导致积碳效应 ,堵塞催化剂孔道 ,从而使具有活性的Ni0 活性中心数量减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羧化 Ni-Sn/C催化剂 失活机理 金属负载型催化剂 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羰基硫催化水解反应机理及动力学研究
7
作者 袁辉志 周兰慧 +3 位作者 刘爱华 刘剑利 刘增让 徐翠翠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65-71,共7页
对LS-05催化剂上羰基硫(COS)水解反应的机理及反应动力学进行了研究。考察了COS、H_(2)S在LS-05催化剂上常温吸附、程序升温脱附及发生表面反应过程中反应物和产物的质谱信号强度变化,分析COS催化水解反应机理;同时,通过调变COS水解反... 对LS-05催化剂上羰基硫(COS)水解反应的机理及反应动力学进行了研究。考察了COS、H_(2)S在LS-05催化剂上常温吸附、程序升温脱附及发生表面反应过程中反应物和产物的质谱信号强度变化,分析COS催化水解反应机理;同时,通过调变COS水解反应温度和反应物浓度,得到一系列反应动力学数据,进而建立相应的反应速率方程,分析COS在催化剂上的反应过程。结果表明:羰基硫水解反应符合Langmuir-Hinshelwood(L-H)机理,模型回归方程的决定系数R2=0.998,回归结果与试验数据的误差在10%以内,说明所建的动力学模型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羰基硫 LS-05催化剂 反应机理 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醇羰基合成碳酸二甲酯反应机理及多相催化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6
8
作者 杨雄 刘定华 刘晓勤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45-551,共7页
针对甲醇羰基合成碳酸二甲酯(DMC)反应体系,在综合分析以氯化亚铜、氯化铜以及铜分子筛为催化剂的氧化羰基化反应机理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多相催化剂的种类、结构、活性中心以及制备工艺的研究进展,并对各类催化剂的催化性能进行了分析... 针对甲醇羰基合成碳酸二甲酯(DMC)反应体系,在综合分析以氯化亚铜、氯化铜以及铜分子筛为催化剂的氧化羰基化反应机理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多相催化剂的种类、结构、活性中心以及制备工艺的研究进展,并对各类催化剂的催化性能进行了分析和评价。通过溶胶-凝胶技术和分子筛包覆的方法制备的钴系催化剂,其活性和稳定性得到了提高;钯铜系催化剂经过载体改性和加入适当的助剂,甲醇转化率增大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氯离子的流失;无氯铜系催化剂避免了对设备的腐蚀,但催化活性和DMC的选择性普遍较低。最后指出利用各种现代表征手段以及分析技术研究表面过程深刻了解甲醇羰基合成机理,才能在催化剂的设计和开发上取得创新和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二甲酯 氧化羰基化 多相催化剂 反应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脱除钢铁副产煤气中COS和H_(2)S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9
作者 袁礼 王学谦 +4 位作者 李翔 王郎郎 马懿星 宁平 熊亦然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5147-5161,共15页
煤气是钢铁生产过程中重要的副产能源,其所含的羰基硫(COS)和硫化氢(H_(2)S)不仅造成环境污染,还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煤气的后续利用。因此,COS和H_(2)S的高效脱除是实现煤气清洁利用的必要前提。鉴于目前探究钢铁副产煤气脱硫过程的冗... 煤气是钢铁生产过程中重要的副产能源,其所含的羰基硫(COS)和硫化氢(H_(2)S)不仅造成环境污染,还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煤气的后续利用。因此,COS和H_(2)S的高效脱除是实现煤气清洁利用的必要前提。鉴于目前探究钢铁副产煤气脱硫过程的冗长和复杂性,迫切需开发一种能同步脱除COS和H_(2)S的双功能催化剂。本文首先从单独脱除COS和H_(2)S催化剂入手,分别探讨负载型和非负载型催化剂的研究现状,深入分析了负载型金属氧化物、负载型碳材料、复合金属氧化物和类水滑石在脱硫催化剂中应用情况,并对同步脱除COS和H_(2)S的双功能催化剂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对COS加氢、水解和H_(2)S催化氧化机理进行了归纳,并着重讨论了双功能催化剂上脱除COS和H_(2)S的反应机理,同时对该催化剂的失活和再生研究进行总结。最后,展望了探究其他材料和改性方法在同步催化脱除COS和H_(2)S的可能性,减少副产物对催化剂的负面影响,并从开发高硫容、易再生、提高脱硫精度、真实氛围等关键方面来指导COS和H_(2)S同步脱除技术,为开发同步脱除COS和H_(2)S的双功能催化剂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铁副产煤气 羰基硫 硫化氢 催化剂 脱除机理 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原子催化剂的合成及处理水中新兴污染物的研究
10
作者 刘臻 郑鹏 +3 位作者 刘浪 纪芳芳 袁绍春 陈垚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1-18,33,共9页
单原子催化剂(SACs)具有结构独特稳定、制备方法灵活简便以及原子利用率高等特点,其在实现高活性和高选择性的催化反应方面有巨大的潜力,并已广泛应用于水中新兴污染物处理领域。目前SACs的合成方法繁杂,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也还处于发... 单原子催化剂(SACs)具有结构独特稳定、制备方法灵活简便以及原子利用率高等特点,其在实现高活性和高选择性的催化反应方面有巨大的潜力,并已广泛应用于水中新兴污染物处理领域。目前SACs的合成方法繁杂,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也还处于发展阶段,针对该情况,对SACs的主要合成方法及其在新兴污染物处理中的应用进行了论述。总结了SACs四类合成方法(湿化学法、原子沉积法、质量选择软着路法、热解法)的优缺点,并探讨了SACs在光催化、电催化以及类芬顿水处理技术中降解有机污染物的作用机理。SACs对污染物的良好去除依赖于自由基(^(1)O_(2)、·O^(2-)、SO_(4)^(·-)和·OH)和非自由基途径(h^(+)和电子转移)。最后,对SACs发展过程中的机遇和挑战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原子催化剂 合成方法 新兴污染物 水处理技术 反应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Pb/C催化剂用于乙醇羰化反应失活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冯景贤 王大为 黄仲涛 《分子催化》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5-18,共4页
利用电子探针能谱(ED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对Ni-Pb/C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250℃下,催化剂使用160h仍有高的活性,未发现有积炭现象.但在300℃时,活性下降,收率降... 利用电子探针能谱(ED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对Ni-Pb/C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250℃下,催化剂使用160h仍有高的活性,未发现有积炭现象.但在300℃时,活性下降,收率降至30%.在高温条件下,Pb富集在催化剂表面上,使Ni0活性中心数量减少,导致催化剂失活.当温度回复到250℃时,催化剂活性又慢慢地恢复.这种失活是可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羰化 催化剂 失活 双金属 丙酸乙酯
原文传递
配合Pd催化剂薄荷醇与异丁烯羰基合成Validol
12
作者 王承学 孙敬茹 孙德 《分子催化》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49-254,共6页
用PdCL2(PPh3)2/PPh3/P-CH3C6H4SO3H复合催化体系,在间歇高压釡中,以二甲苯为溶剂,在一定的反应温度、CO/H2压力和薄荷醇与异丁烯浓度下,研究了主催化剂浓度和各种助催化剂的配比对薄荷醇转化率和反应速度的影响.在适宜的催化体系和反... 用PdCL2(PPh3)2/PPh3/P-CH3C6H4SO3H复合催化体系,在间歇高压釡中,以二甲苯为溶剂,在一定的反应温度、CO/H2压力和薄荷醇与异丁烯浓度下,研究了主催化剂浓度和各种助催化剂的配比对薄荷醇转化率和反应速度的影响.在适宜的催化体系和反应体系中,进行了反应物的转化率、Validol的选择性和收率与反应时间关系实验.对98%以上Validol产物进行了FT-TR、MS、13C NMR和1H NMR鉴别.最后,完成了反应温度、CO压力和薄荷醇、异丁烯浓度对羰基合成Validol反应速度的影响实验,提出了该反应的反应机理和催化循环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合钯催化剂 薄荷醇 异丁烯 羰基合成 反应机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