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8篇文章
< 1 2 4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ogress, challenge and significance of building a carbon industry system in the context of carbon neutrality strategy 被引量:4
1
作者 ZOU Caineng WU Songtao +7 位作者 YANG Zhi PAN Songqi WANG Guofeng JIANG Xiaohua GUAN Modi YU Cong YU Zhichao SHEN Yue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23年第1期210-228,共19页
Carbon dioxide storage and utilization has become an inevitable trend and choice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global climate change and carbon neutrality.Carbon industry which is dominated by CO... Carbon dioxide storage and utilization has become an inevitable trend and choice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global climate change and carbon neutrality.Carbon industry which is dominated by CO_(2) capture,utilization and storage/CO_(2) capture and storage(CCUS/CCS)is becoming a new strategic industry under the goal of carbon neutrality.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arbon industry needs to learn from the experiences of global oil and gas industry development.There are three types of“carbon”in the earth system.Black carbon is the CO_(2) that has not been sequestered or used and remains in the atmosphere for a long time;grey carbon is the CO_(2) that has been fixed or permanently sequestered in the geological body,and blue carbon is the CO_(2) that could be converted into products for human use through biological,physical,chemical and other ways.The carbon industry system covers carbon generation,carbon capture,carbon transportation,carbon utilization,carbon sequestration,carbon products,carbon finance,and other businesses.It is a revolutionary industrial field to completely eliminate“black carbon”.The development of carbon industry technical system takes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zero carbon,negative carbon and carbon economy as the connotation,and the construction of a low-cost and energy-efficient carbon industry system based on CCUS/CCS are strategic measures to achieve the goal of carbon neutrality and clean energy utilization globally.This will promote the“four 80%s”transformation of China's energy supply,namely,to 2060,the percentage of zero-carbon new energy in the energy consumption will be over 80%and the CO_(2) emission will be decreased by 80%to ensure the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 of total 80×10^(8) t from the percentage of carbon-based fossil energy in the energy consumption of over 80%,and the percentage of CO_(2) emission from energy of over 80%in 2021.The carbon industry in China is facing three challenges,large CO_(2) emissions,high percentage of coal in energy consumption,and poor innovative system.Three strategic measures are proposed accordingly,including:(1)unswervingly develop carbon industrial system and ensure the achievement of carbon neutrality as scheduled by 2060;(2)vigorously develop new energy sources and promote a revolutionary transformation of China’s energy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structure;(3)accelerate the establishment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system of the whole CO_(2) industry.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continuously optimiza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green earth and ecological earth to develop the carbon industry system,utilize clean energy,and achieve the strategic goal of global carbon neutra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bon industry system carbon neutrality carbon sequestration green earth carbon footprint carbon trade peak carbon dioxide emission dual carbon targ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orecast of natural gas supply and demand in China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Dual Carbon Targets” 被引量:5
2
作者 JIA Ailin CHENG Gang +1 位作者 CHEN Weiyan LI Yilong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SCIE 2023年第2期492-504,共13页
As a kind of clean energy which creates little carbon dioxide, natural gas will play a key role in the process of achieving “Peak Carbon Dioxide Emission” and “Carbon Neutrality”. The Long-range Energy Alternative... As a kind of clean energy which creates little carbon dioxide, natural gas will play a key role in the process of achieving “Peak Carbon Dioxide Emission” and “Carbon Neutrality”. The Long-range Energy Alternatives Planning System(LEAP) model was improved by using new parameters including comprehensive energy efficiency and terminal effective energy consumption. The Back Propagation(BP) Neural Network–LEAP model was proposed to predict key data such as total primary energy consumption, energy mix, carbon emissions from energy consumption, and natural gas consumption in China. Moreover, natural gas production in China was forecasted by the production composition method. Finally, based on the forecast results of natural gas supply and demand,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natural gas industr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Dual Carbon Targets”. The research results indicate tha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arbon peak and carbon neutrality, China’s primary energy consumption will peak(59.4×10^(8)tce) around 2035, carbon emissions from energy consumption will peak(103.4×10^(8)t) by 2025, and natural gas consumption will peak(6100×10^(8)m^(3)) around 2040, of which the largest increase will be contributed by the power sector and industrial sector. China’s peak natural gas production is about(2800–3400)×10^(8)m^(3), including(2100–2300)×10^(8)m^(3)conventional gas(including tight gas),(600–1050)×10^(8)m^(3)shale gas, and(150–220)×10^(8)m^(3)coalbed methan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arbon peak and carbon neutrality, the natural gas consumption and production of China will further increase, showing a great potential of the natural gas indust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bon peak and carbon neutrality energy mix carbon emissions natural gas consumption natural gas produc-tion new energy system terminal consumption scale production supply storage and market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 role of new energy in carbon neutral 被引量:25
3
作者 ZOU Caineng XIONG Bo +6 位作者 XUE Huaqing ZHENG Dewen GE Zhixin WANG Ying JIANG Luyang PAN Songqi WU Songtao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CSCD 2021年第2期480-491,共12页
Carbon dioxide is an important medium of the global carbon cycle,and has the dual properties of realizing the conversion of organic matter in the ecosystem and causing the greenhouse effect.The fixed or available carb... Carbon dioxide is an important medium of the global carbon cycle,and has the dual properties of realizing the conversion of organic matter in the ecosystem and causing the greenhouse effect.The fixed or available carbon dioxide in the atmosphere is defined as"gray carbon",while the carbon dioxide that cannot be fixed or used and remains in the atmosphere is called"black carbon".Carbon neutral is the consensus of human development,but its implementation still faces many challenges in politics,resources,technology,market,and energy structure,etc.It is proposed that carbon replacement,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carbon sequestration,and carbon cycle are the four main approaches to achieve carbon neutral,among which carbon replacement is the backbone.New energy has become the leading role of the third energy conversion and will dominate carbon neutral in the future.Nowadays,solar energy,wind energy,hydropower,nuclear energy and hydrogen energy are the main forces of new energy,helping the power sector to achieve low carbon emissions."Green hydrogen"is the reserve force of new energy,helping further reduce carbon emissions in industrial and transportation fields.Artificial carbon conversion technology is a bridge connecting new energy and fossil energy,effectively reducing the carbon emissions of fossil energy.It is predicted that the peak value of China’s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will reach 110×10^(8) t in 2030.The study predicts that China’s carbon emissions will drop to 22×10^(8) t,33×10^(8) t and 44×10^(8) t,respectively,in 2060 according to three scenarios of high,medium,and low levels.To realize carbon neutral in China,seven implementation suggestions have been put forward to build a new"three small and one large"energy structure in China and promote the realization of China’s energy independence strate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w energy peak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carbon neutral gray carbon black carbon carbon replacement carbon emissions reduction carbon sequestration carbon cycl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茶产业低碳化发展研究与实践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胡强 唐晏 +4 位作者 朱迪 张优 王志博 陈超 陈富桥 《中国茶叶》 2025年第1期21-28,共8页
“双碳”目标下,我国农业的绿色发展模式转型是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必然选择。茶业是农业固碳减排的重要领域之一,探索茶产业低碳化发展是践行国家“双碳”战略的重要抓手。文章从茶叶低碳研究进展、茶叶低碳生产的探索与研究、生... “双碳”目标下,我国农业的绿色发展模式转型是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必然选择。茶业是农业固碳减排的重要领域之一,探索茶产业低碳化发展是践行国家“双碳”战略的重要抓手。文章从茶叶低碳研究进展、茶叶低碳生产的探索与研究、生态低碳茶的认证与推广、茶园碳汇研究等方面,总结了我国利用茶园生态系统发挥其碳汇功能和推动茶产业绿色低碳发展的“双碳”研究与实践经验,分析了我国茶产业践行“双碳”战略中存在的不足,进而提出了推进我国茶产业低碳化发展的对策与建议,以期为我国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与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战略 茶产业 生态低碳茶 生态低碳认证 对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目标背景下高碳排放企业低碳转型会提升真实盈余管理吗
5
作者 李国民 李玉恒 《金融经济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4-160,共17页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2020年中国提出了“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环境监管达到了新的高度,高碳排放企业面临着巨大的转型风险,高碳排放企业是否会利用真实盈余管理来应对转型风险是一个亟待研究的问题。基于2017—2022年沪...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2020年中国提出了“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环境监管达到了新的高度,高碳排放企业面临着巨大的转型风险,高碳排放企业是否会利用真实盈余管理来应对转型风险是一个亟待研究的问题。基于2017—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研究了双碳目标背景下高碳排放企业低碳转型对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双碳”目标提出后,高碳排放企业向上真实盈余管理行为显著提高。进一步研究表明,经营风险与融资约束是企业低碳转型下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的作用渠道;企业为应对转型带来的不利影响,在选择向上真实盈余管理的同时也会实施正向的应计盈余管理,呈现互补关系。异质性检验发现,高碳排放企业低碳转型与真实盈余管理的正相关关系在非国有企业、行业竞争程度高、位于东部地区以及创新水平低的企业中更显著。因此,相关部门应完善政策支持机制,鼓励企业积极探索治理转型升级,提升投资者风险意识和判断能力,谨慎关注“双碳”目标背景下企业管理者的短视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风险 真实盈余管理 低碳转型 双碳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数智化能源管理与人文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6
作者 陈伟 李宗锟 林海 《现代医院》 2025年第3期346-348,共3页
“30·60”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背景下,医院由于其能源管理特殊性、复杂性面临新的挑战。灵活运用管理与科技创新,成为新时代医院能源管理探索的重要方向。文章通过阐述医院的创新型能源管理方式,运用AI数据驱动进行科技赋能和智慧节... “30·60”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背景下,医院由于其能源管理特殊性、复杂性面临新的挑战。灵活运用管理与科技创新,成为新时代医院能源管理探索的重要方向。文章通过阐述医院的创新型能源管理方式,运用AI数据驱动进行科技赋能和智慧节能,推动创新性管理方式。在降低运维成本的同时,使能源管理彰显人文关怀,为双碳目标下医院数智化能源管理与人文建设提供思路和借鉴,在实践中探索出一条适合医院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创新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能源管理 数智化 人文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矿山生态修复及减排增汇途径研究进展
7
作者 余伟健 孙梅霖 +2 位作者 杜锦滢 陈国梁 王闯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8-46,共9页
矿山资源的开发与综合利用促进了我国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但矿山开采破坏了生态环境,降低了矿山生态系统的碳汇水平。为提高我国矿山生态修复成效,在全面总结矿山开采带来的土地资源破坏、水资源污染、生物多样性下降等环境问题的基础上... 矿山资源的开发与综合利用促进了我国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但矿山开采破坏了生态环境,降低了矿山生态系统的碳汇水平。为提高我国矿山生态修复成效,在全面总结矿山开采带来的土地资源破坏、水资源污染、生物多样性下降等环境问题的基础上,从政策与修复技术等方面介绍了我国矿山生态修复进展,并分析了在环境保护意识薄弱、修复模式单一与多元激励保障失衡方面存在的不足,阐述了树立减排增汇理念、推进节能减排生产工艺、开展矿区“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加强生态修复4类矿山环境修复措施,提出了适于“双碳”目标下矿山生态环境的修复策略及途径,为“双碳”背景下加强矿山生态环境修复、增强碳汇功能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矿山 生态修复 减排增汇 固碳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务于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的气象服务保障体系构建思考
8
作者 朱永昶 张小锋 +5 位作者 陈正洪 叶冬 谭娟 秦勇 柳昭辉 许智棋 《南方能源建设》 2025年第1期58-64,共7页
[目的]新型能源体系是以清洁低碳为核心目标的能源体系,国家新型能源体系构建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举措。天气气候因素及气象灾害等对电网稳定、安全运行影响巨大,需要针对国家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新需求,构建高质量气象服务保障体系。... [目的]新型能源体系是以清洁低碳为核心目标的能源体系,国家新型能源体系构建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举措。天气气候因素及气象灾害等对电网稳定、安全运行影响巨大,需要针对国家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新需求,构建高质量气象服务保障体系。[方法]文章通过文献调研、政策调研和专家咨询等方法,在对国家新型能源体系相关政策措施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照国内能源气象服务业务现状、研判未来发展方向,提出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的气象服务保障体系发展思路,并研提相关建议。[结果]研究表明,中国气象局各级业务单位在风光发电、水电、核电,及输电通道、能源消纳等方面均较好开展了能源气象服务。国家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对气象服务保障提出了面向清洁能源基地建设整体优化气象服务保障布局,强化发电功率预报以及气候预测等服务精准度,针对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发电、储能、输电、消纳等各场景开展气象服务保障等新要求。[结论]对标国家新型能源体系建设要求,文章从优化能源气象业务服务布局,提升服务保障能力,强化技术人才、合作机制保障支撑等方面,对更好发挥气象部门在国家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中的服务保障作用提出了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 新型能源体系 碳达峰 碳中和 气象服务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乡”融合背景下乡村低碳公共建筑设计探索
9
作者 何勇杰 陈喆 魏钰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8-88,共11页
“碳乡”融合背景下,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实现乡村建筑绿色智能化转型将成为节能减排事业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以2022年“台达杯”国际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获奖方案为例,探讨地域性建筑设计手法以及兼具实用性与操作性的低碳节能策略在... “碳乡”融合背景下,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实现乡村建筑绿色智能化转型将成为节能减排事业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以2022年“台达杯”国际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获奖方案为例,探讨地域性建筑设计手法以及兼具实用性与操作性的低碳节能策略在乡村公共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结合气候条件、地形特征与自然资源,从场地规划设计、节能技术应用、太阳能一体化设计三个方面探究可持续发展的地域性乡村公共建筑设计方法,为我国乡村绿色低碳建筑设计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中和与碳达峰 乡村振兴 低碳节能技术 公共建筑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碳”目标的河北省氢能产业布局规划
10
作者 邱洁 周家欣 +2 位作者 殷康 朱永强 夏瑞华 《太阳能》 2025年第2期24-30,共7页
合理规划氢能产业布局,加速氢能产业推广,持续推进绿色能源结构调整,对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针对河北省提出了其氢能产业布局规划。首先通过梳理河北省的能源现状及现有能源结构的困境与需求,分析了河北省氢能产业发... 合理规划氢能产业布局,加速氢能产业推广,持续推进绿色能源结构调整,对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针对河北省提出了其氢能产业布局规划。首先通过梳理河北省的能源现状及现有能源结构的困境与需求,分析了河北省氢能产业发展的优势与阻碍;综合把握河北省目前的政策导向和经济环境,提出了适宜该地区的氢能产业布局方向与各下属地区适宜的氢能发展策略;最后从政府、新能源发电站、氢能相关产业制造商层面提出了几点建议。分析结果表明:1)张家口地区以风电制氢为主,可发展以绿氢替代煤作为原料直供化工体系,或生产氢燃料电池汽车;雄安新区、保定地区以氢能创新产业为主,同时可发展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承德、秦皇岛、唐山、沧州、衡水等地区可开发氢动力船舶产业和氢能贸易;廊坊、石家庄、邢台、邯郸等地区可发展氢能储运装备制造、工业副产氢提纯产业。2)建议政府有计划、有侧重地针对各地情况制定氢能相关扶持政策与补贴计划,加大财政支持,强化人才支撑;建议新能源发电站充分利用氢储能,尽可能以“就近制取、就近使用”为原则,在电厂附近配套建设制氢工厂和加氢站;建议氢能相关产业制造商与高校、研究所合作,建设氢能研发创新平台,重点解决制氢、储氢、运氢时面临的难题,降低氢能产业链成本。以期研究结果为河北省布局氢能产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能源结构 氢能应用 绿色转型 氢能产业 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与企业碳减排
11
作者 何理 甄皓晴 冯科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85-99,共15页
随着气候异常问题日益严峻,减少碳排放已成为全球共识。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的经济形态,以其高效、智能、创新的特点,正成为推动碳减排的重要力量。本研究基于2011—2021年上市公司数据,从微观企业视角探究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碳减排的... 随着气候异常问题日益严峻,减少碳排放已成为全球共识。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的经济形态,以其高效、智能、创新的特点,正成为推动碳减排的重要力量。本研究基于2011—2021年上市公司数据,从微观企业视角探究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碳减排的影响及其具体作用机制。研究结果发现:(1)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促进我国企业的碳减排效果,该结论在经过多种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2)企业碳减排信息披露强化了数字化转型的碳减排作用。(3)数字化转型可以通过提升技术创新和提高企业社会关注度,进而促进碳减排。(4)对于环境规制强度越高、市场竞争越激烈、资本密集程度越高的企业而言,其数字化转型对碳减排的影响越显著。本研究揭示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影响碳减排的具体作用机制,为后续的微观企业研究奠定了基础,也为企业数字化转型与碳减排的协调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企业碳减排 “双碳”目标 技术创新 社会关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装配式地铁车站施工面临的挑战及相关对策
12
作者 毕烁烁 王玉东 +3 位作者 雷军 吴高明 王广群 于广明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2025年第3期13-17,共5页
在国家大力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背景下,预制装配施工技术作为高效、安全、节能、环保的建筑施工技术,在地铁车站建设中逐步得到应用。为促进装配式地铁车站的发展,文章在概述国内外装配式地铁车站施工方法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我国装... 在国家大力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背景下,预制装配施工技术作为高效、安全、节能、环保的建筑施工技术,在地铁车站建设中逐步得到应用。为促进装配式地铁车站的发展,文章在概述国内外装配式地铁车站施工方法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我国装配式地铁车站施工面临的诸多挑战,即工程地质多样化、大断面施工、环境复杂化、装备智能化的新形势,以及在构件生产和养护、结构防水、吊装精度、施工效率及成本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据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为促进预制装配施工技术在我国地铁建设领域中的推广、实现地铁的绿色低碳建造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 装配式 施工 双碳 挑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孪生露天煤矿碳能监管平台应用研究
13
作者 董陆军 陈纲 +3 位作者 李子涵 李硕 肖一尧 姜春峰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3-179,共7页
“双碳”背景下,露天煤矿产煤比例逐年提高,露天煤矿碳能监管越来越受到关注。以露天煤矿为典型研究对象,提出了基于数字孪生的露天煤矿碳能监管方法,将露天煤矿碳能数据映射到虚拟空间,通过数字孪生技术精确模拟、预测露天煤矿能源消... “双碳”背景下,露天煤矿产煤比例逐年提高,露天煤矿碳能监管越来越受到关注。以露天煤矿为典型研究对象,提出了基于数字孪生的露天煤矿碳能监管方法,将露天煤矿碳能数据映射到虚拟空间,通过数字孪生技术精确模拟、预测露天煤矿能源消耗及碳排放。在国家电投集团南露天煤矿构建了监管平台,研究发现,该平台实现了企业能源管理、碳排放管理、企业碳能综合分析、碳能可视化和系统综合管理,能有效提升露天煤矿企业精细化碳能管理及清洁低碳发展水平,解决了数据完整度不足、数据多源异构及智能化监管难题,可为煤矿智能化碳管理发展提供一定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 露天煤矿 碳能监管平台 数字孪生 智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策工具视角下上海市“双碳”政策文本分析
14
作者 高学睿 史云鹏 +2 位作者 汤芷欣 黄小雅 姜卫星 《上海节能》 2025年第2期185-196,共12页
为响应党中央“双碳”目标,指引上海市“双碳”进程,上海市迅速建立“双碳”“1+N”政策体系。为分析该政策体系的整体脉络、施政意图及着力点,基于内容分析法从政策工具视角,按政策工具类型、行业领域及保障方案等维度搭建文本分析框架... 为响应党中央“双碳”目标,指引上海市“双碳”进程,上海市迅速建立“双碳”“1+N”政策体系。为分析该政策体系的整体脉络、施政意图及着力点,基于内容分析法从政策工具视角,按政策工具类型、行业领域及保障方案等维度搭建文本分析框架,分析上海市“双碳”政策内容和文本特征。从政策内容来看,能源领域关注能源结构调整和节能降耗,生态环保关注循环经济和降碳减污增汇,工业关注绿色低碳转型升级,城乡建设关注建筑能效和光伏,交通关注新能源汽车、船舶和基础设施。从政策力度来看,政策工具比例不平衡,混合型政策成为主流,强制型政策次之,自愿型政策最少。保障方案体系基本建立,但需尽快进一步完善。建议加强自愿型政策以平衡各类政策工具,有针对性和专业性地细化政策内容,有所侧重地推动“双碳”目标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达峰 碳中和 政策工具 文本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的碳排放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
15
作者 刘海波 《中国标准化》 2025年第2期52-54,共3页
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背景下,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成为各国的战略重点。本文探讨了碳排放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性。通过分析当前碳排放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如数据不准确、标准不统一等,提出了建设统一核算报告标准、完善政策法规... 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背景下,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成为各国的战略重点。本文探讨了碳排放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性。通过分析当前碳排放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如数据不准确、标准不统一等,提出了建设统一核算报告标准、完善政策法规、推动技术创新等措施。这些措施不仅有助于提升企业绿色转型和环境管理水平,也能有效支持国家和地区的减排目标。建立标准化管理体系将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经济绿色增长提供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达峰 碳中和 标准化管理体系 碳排放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煤炭产业如何发掘新潜能、打造新优势
16
作者 王奕明 任祥军 +5 位作者 赵小靖 江鹏 王晓倩 孙广新 白建杰 任霖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 2025年第1期75-78,84,共5页
通过分析研究我国煤炭产业发展现状、未来发展趋势、煤炭行业面临的挑战机遇和新型能源体系建设要求,探索煤炭产业技术创新、精益供应、实现消费低碳化的可实施路径。
关键词 碳达峰 碳中和 煤炭产业 技术创新 精益供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片区层面的空间规划交通碳排放测算方法研究
17
作者 陈人杰 《交通节能与环保》 2025年第1期57-62,112,共7页
本文通过溯源中观尺度下交通碳排放的结构特征,构建片区层面的基于交通活动的碳排放测算方法。并以交通碳排放测算为依据、以降低碳排放为目标,从推进交通设施与用地功能的协调耦合实现源头减排、优化出行结构实现前端减排、提升交通运... 本文通过溯源中观尺度下交通碳排放的结构特征,构建片区层面的基于交通活动的碳排放测算方法。并以交通碳排放测算为依据、以降低碳排放为目标,从推进交通设施与用地功能的协调耦合实现源头减排、优化出行结构实现前端减排、提升交通运输管理水平实现过程减排三个方面提出交通减碳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交通碳排放测算 碳达峰 碳中和 空间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阳台光伏发电市场发展前景探索
18
作者 朱良兵 《太阳能》 2025年第3期23-28,共6页
阳台光伏发电作为1种面向终端用户的全新光伏发电应用形式,在全球能源转型和建筑节能减碳的背景下,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以德国阳台光伏发电的成功经验为参考,结合中国国情,分析了其在中国的市场潜力、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研究结果表... 阳台光伏发电作为1种面向终端用户的全新光伏发电应用形式,在全球能源转型和建筑节能减碳的背景下,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以德国阳台光伏发电的成功经验为参考,结合中国国情,分析了其在中国的市场潜力、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城镇住宅存量市场为阳台光伏发电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但多部门协调管理、入户接网标准缺失、经济性不足等问题制约了其规模化发展;建议结合中国自身国情,完善政策支持、简化入户接网流程,并探索适合存量与新建住宅的市场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台光伏发电 “双碳”目标 绿色能源 入户接网 建筑节能减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背景下印染行业绿色发展的法治化路径
19
作者 高玉 《印染助剂》 2025年第1期77-80,共4页
印染作为纺织产业链中极为关键的环节,印染企业有效降碳对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在技术路径上,印染行业减污和降碳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产业升级、技术革新持续发力,为印染行业绿色发展奠定基础。但是,印染行业法治化路... 印染作为纺织产业链中极为关键的环节,印染企业有效降碳对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在技术路径上,印染行业减污和降碳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产业升级、技术革新持续发力,为印染行业绿色发展奠定基础。但是,印染行业法治化路径表现不佳,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产业激励政策有需求、协调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尚未得到解决。聚焦印染行业绿色发展的法治化路径,探究印染行业绿色发展法治化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染 “双碳” 法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理念下的乡村社区规划模式探讨
20
作者 金越 刘一光 任柏林 《城市建筑》 2025年第5期34-37,共4页
“双碳”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乡村发展和治理需要应对的重要内容。本研究结合当前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在梳理乡村规划与“双碳”的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双碳”目标的乡村社区规划响应策略,并以青岛市前马连沟... “双碳”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乡村发展和治理需要应对的重要内容。本研究结合当前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在梳理乡村规划与“双碳”的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双碳”目标的乡村社区规划响应策略,并以青岛市前马连沟村、后马连沟村为研究对象,以乡村总体布局、空间结构、产业发展和建设规划等为统领,探讨乡村领域落实“碳达峰、碳中和”重要的建设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理念 乡村规划 乡村振兴 社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