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脱硫石膏施用量对黄河三角洲盐渍土活性有机碳和酶活性的影响 |
赵庆斌
董艳红
朱慧娴
杜海岩
张梦阳
柳新伟
宋祥云
张晓光
李增强
|
《中国土壤与肥料》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量对黑土有机碳组分和肥力指数的影响 |
盛明
李佳垚
雷琬莹
滕培基
李娜
|
《土壤与作物》
|
2025 |
1
|
|
3
|
垂直超深旋耕对紫色土植烟土壤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 |
韩洪
俞世康
李富程
阳新奎
顾会战
王栋
王彬
母明新
|
《西南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4
|
化肥减量下不同比例有机碳输入对植烟土壤氮库活度的影响 |
杨院馨
杨云辉
吴佳涛
熊于斌
汤利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5
|
玉米不同种植模式对坡耕地红壤有机碳组分及酶活性的影响 |
罗志章
芦美
鲁泽让
赵吉霞
李永梅
范茂攀
|
《江西农业学报》
|
2025 |
0 |
|
6
|
贵州省铝土矿山植被恢复短期土壤有机碳变化驱动因素 |
周娜娜
罗帮林
冯娅瑛
曾睿菠
韩珍
|
《水土保持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7
|
浅埋滴灌下玉米秸秆不同还田年限土壤有机碳固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
葛选良
杨恒山
杨学振
张瑞富
刘晶
李莹莹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8
|
不同秸秆还田模式对冬小麦土壤活性有机碳库的影响 |
张黛静
刘毅昕
陈慧平
方凌
李春喜
王岚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9
|
生物炭对毛竹林土壤有机碳组分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 |
丁苏雅
马姜明
覃云斌
黄芳玲
宋丽丽
刘文清
李梦霞
何昕诺
|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
2024 |
9
|
|
10
|
有机和常规管理对茶园土壤固碳的影响——以林地为对照 |
郑玉婷
黄鑫慧
李浩
王彪
李攀锋
崔吉晓
隋鹏
高旺盛
陈源泉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11
|
长期轮作施肥处理对植烟土壤有机碳组分和酶活性的影响 |
蒋如
宁诗琪
隋宗明
袁玲
刘京
|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9
|
|
12
|
菇渣有机肥配施脱硫石膏对黄河三角洲盐碱土活性有机碳及其敏感性的影响 |
李传福
徐家林
明玉飞
高舒
吕欣
杨宇轩
李永强
焦树英
|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13
|
山西太岳山不同针叶纯林及混交林土壤有机碳库的变异性 |
贾匡迪
王勇强
高雨
周志勇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6
|
|
14
|
不同比例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对植烟土壤有机碳固存的影响 |
熊于斌
余顺平
杨娅
黄琳
俞海冰
汤利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7
|
|
15
|
长期低投入的稻鱼共作对土壤养分循环及有机碳库稳定性的影响 |
李龙燚
魏征
李谊慈
邹龙
何金峰
王华
徐华勤
|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16
|
晋西黄土区不同密度刺槐林土壤有机碳组分及碳库特征 |
林丹丹
毕华兴
赵丹阳
管凝
韩金丹
郭艳杰
|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5
|
|
17
|
人工草地建植对三江源区土壤有机碳组分及酶活性的影响 |
杨才艳
杨航
宋建超
陈彦珠
鱼小军
|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3
|
|
18
|
施用蚓粪对滨海盐碱地土壤有机碳库及其稳定性的影响 |
卢云
秦天扬
陈玮峰
蔡健
许益伟
李云龙
左文刚
陈硕桐
单玉华
柏彦超
|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9
|
长期施肥对设施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 |
周珺
王莹
孙德龙
付瑞桐
安晶
张玉玲
|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20
|
毛竹林套种草珊瑚后土壤有机碳组分特征变化 |
徐向阳
陈则栋
张小平
高贵宾
黄志远
吴志庄
|
《陆地生态系统与保护学报》
|
202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