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碳”目标下旅游碳排放影响因素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宋立 顾至欣 郭剑英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2-137,188,共7页
以旅游碳排放为研究对象,以南京为起点,通过设计四种不同的旅游线路,重点分析交通方式、住宿形式、旅游活动内容等不同旅游环节对碳排放的影响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与近郊游相比,省际游交通碳排放最高可达近郊游的18.9倍和73.5倍。... 以旅游碳排放为研究对象,以南京为起点,通过设计四种不同的旅游线路,重点分析交通方式、住宿形式、旅游活动内容等不同旅游环节对碳排放的影响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与近郊游相比,省际游交通碳排放最高可达近郊游的18.9倍和73.5倍。在同样选择快捷酒店的情况下,省际游住宿碳排放量是近郊游的8.9倍和13.3倍。随着旅游距离的增加,交通方式碳排放占比逐渐增大。近郊游交通方式碳排放占比为25.4%,而省际游三亚交通碳排放占比高达53.4%,超过了旅游活动所产生的碳排放占比。1次近郊游产生的碳排放所需要的碳汇森林面积约168.8 m2,而省际游青岛和海南三亚所产生的碳排放需要的碳汇森林面积高达1423.77 m2和2948.74 m2,省际游所需碳汇森林面积是近郊游的8.43倍和17.47倍。研究结论对旅游政策的制定、节假日规划以及旅游线路规划具有很好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碳排放 “双碳”目标 影响因素 变化规律 能量消耗 单位碳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REGS和可调热电比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 被引量:2
2
作者 张业伟 文中 +2 位作者 王灿 倪志 杨生鹏 《可再生能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1-251,共11页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针对热电联产机组“以热定电”模式导致的弃风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考虑可再生增强型地热系统(Regenerative Enhanced Geothermal System,REGS)和可调热电比的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stem,IES)优化调度...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针对热电联产机组“以热定电”模式导致的弃风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考虑可再生增强型地热系统(Regenerative Enhanced Geothermal System,REGS)和可调热电比的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stem,IES)优化调度模型。首先,构建干热岩提取循环等模型,分析了能量分配系数对于REGS作为源端的热电可调节机理;其次,研究了REGS配合光热电站和热电联产机组耦合运行机制,分析了耦合运行改善热电比的机理,并引入广义机组热电比控制模型;再次,以购能成本、运行成本、运维成本、弃风成本及碳税成本之和最小构建目标函数进行优化求解;最后,利用西北某地区实际数据进行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模型能够提高系统经济性和风电消纳率,减少碳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电联产机组 REGS 光热电站 广义机组热电比 风电消纳 碳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居民消费直接碳排放核算及比较 被引量:8
3
作者 马晓微 杜佳 +1 位作者 叶奕 徐漫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4期34-40,共7页
近些年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居民消费碳排放已经成为碳排放的主要增长点之一,因此从居民角度研究碳排放对节能减排有重要的意义。居民生活引致的碳排放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居民消费直接消耗能源导致的碳排放;另一部分是"衣食住行&... 近些年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居民消费碳排放已经成为碳排放的主要增长点之一,因此从居民角度研究碳排放对节能减排有重要的意义。居民生活引致的碳排放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居民消费直接消耗能源导致的碳排放;另一部分是"衣食住行"等生活消费导致的间接碳排放。基于碳排放系数方法,对中美两国居民2002年、2005年、2007年、2010年居民生活消费中的直接碳排放进行了定量的核算,在测算的基础上比较分析其异同。结果表明:(1)中国居民居住碳排放主要集中在煤炭和电力两大方面,美国居民居住碳排主要集中在电力和天然气两个方面;(2)天然气和电力成为中国居民居住碳排放量的两个增长点;(3)两国居民交通碳排放量占比均较大,但是中国居民交通碳排放仅为美国居民碳排放量的八分之一;(4)现阶段中国居民消费直接碳排放量均逐年上涨,美国居民近些年则呈现略微下降趋势;美国居民直接碳排放量是中国居民直接碳排放总量的约3倍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居民消费 直接碳排放 碳排放核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排放的区际比较及环境不公平——消费者责任角度下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张彩云 张运婷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6-34,124-125,共9页
本文以我国中、西部地区单位消费支出碳排放大于东部地区的现象为研究出发点,测算了我国1995-2010年中、西部地区19个省份的碳排放量,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省际面板模型,主要考察居民消费及其引发的碳转移对中、西部省份碳排放量的影响。研... 本文以我国中、西部地区单位消费支出碳排放大于东部地区的现象为研究出发点,测算了我国1995-2010年中、西部地区19个省份的碳排放量,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省际面板模型,主要考察居民消费及其引发的碳转移对中、西部省份碳排放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居民消费是导致碳排放增加的主要因素之一,东部地区居民消费将通过产品贸易方式将部分碳排放转移到中、西部地区,从而导致我国存在地区间环境不公平现象。据此,本文认为政府可通过适度增加对中、西部的转移支付,缩小东中西部消费差距、碳减排技术水平和产业结构的差距,从而逐步减少地区间环境不公平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位消费支出碳排放 碳转移 环境不公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居民消费支出与碳排放的脱钩关系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曹庆仁 李莹 康伟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28-234,251,共8页
在世界各国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引导低碳消费的大环境下,如何引导居民实施低碳消费已经成为各级政府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利用Tapio脱钩指数法与LMDI因子分解法,研究了居民消费支出与碳排放的脱钩关系及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居民消费支出与... 在世界各国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引导低碳消费的大环境下,如何引导居民实施低碳消费已经成为各级政府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利用Tapio脱钩指数法与LMDI因子分解法,研究了居民消费支出与碳排放的脱钩关系及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居民消费支出与碳排放总体上为弱脱钩关系,其中,居民食品烟酒消费和衣着消费与碳排放脱钩关系为强脱钩,居住消费与碳排放为增长耦合脱钩关系,其他商品和服务消费与碳排放为扩张负脱钩关系,其余为弱脱钩关系;居民消费碳排放强度对消费支出与碳排放的脱钩关系具有促进作用,人均消费支出规模和人口规模具有抑制作用,居民消费结构是一个不稳定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支出 碳排放 脱钩 LMDI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产业结构演进和能源消费结构的新疆低碳发展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高志远 林宗媛 宋梅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40-142,共3页
低碳转型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方向,新疆具有丰富的能源资源,实现低碳科学发展,是摆在新疆跨越式发展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论文运用产业结构演进模型和碳排放—能源消费结构模型对新疆的低碳发展进行了研究,揭示了新疆产业结构演进与一... 低碳转型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方向,新疆具有丰富的能源资源,实现低碳科学发展,是摆在新疆跨越式发展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论文运用产业结构演进模型和碳排放—能源消费结构模型对新疆的低碳发展进行了研究,揭示了新疆产业结构演进与一次能源消费、结构耗能之间和能源消费结构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产业机构和能源消费结构是影响新疆低碳发展的重要因素,并据此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 能源消费结构 单位耗能 碳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居民生活消费的间接碳排放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国柱 代爱林 孙进欣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7年第3期146-151,共6页
[目的]核算吉林省居民家庭生活消费的间接能源消耗量和碳排放量,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政府引导居民实施低碳消费、改善区域环境质量提供决策参考。[方法]以吉林省为例,计算2004—2013年居民各类消费活动所产生的能源消耗量及碳排放量,采... [目的]核算吉林省居民家庭生活消费的间接能源消耗量和碳排放量,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政府引导居民实施低碳消费、改善区域环境质量提供决策参考。[方法]以吉林省为例,计算2004—2013年居民各类消费活动所产生的能源消耗量及碳排放量,采用STIRPAT模型,分析居民消费碳排放的影响因素。[结果](1)"居住"、"文化教育娱乐"和"食物"3类消费是间接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最主要来源;(2)碳排强度、人均消费支出、人口数量和城市化率每增加1%,吉林省居民生活消费间接能耗的碳排放分别增加0.831%,0.309%,0.184%和0.055%,碳排强度对吉林省居民生活消费间接能耗的碳排影响最大。[结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发展新能源是减少碳排放量的首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接能耗 碳排放 居民生活消费 吉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耦合1000 MW二次再热超超临界机组节能优化设计 被引量:7
8
作者 王婧 段立强 姜越 《洁净煤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73-81,共9页
为降低600℃二次再热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的发电煤耗和碳排放量,针对某1 000 MW典型二次再热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方案1),提出耦合太阳能加热除氧器出口回热系统给水的设计方案(方案2),并进行对比研究。采用基于[火用]分析的单耗分析... 为降低600℃二次再热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的发电煤耗和碳排放量,针对某1 000 MW典型二次再热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方案1),提出耦合太阳能加热除氧器出口回热系统给水的设计方案(方案2),并进行对比研究。采用基于[火用]分析的单耗分析法对比了1 000 MW等级600℃二次再热机组不同方案的热力性能,并分析各方案在变工况下的能耗分布情况。结果表明:二次再热燃煤机组集成太阳能后,显著降低发电煤耗和碳排放量;耦合太阳能的二次再热燃煤机组方案2在各工况下发电煤耗均低于方案1,100%THA工况下,方案2抽取除氧器出口10%、30%、50%、70%、100%的给水用太阳能加热时,发电煤耗分别降低4.59、15.70、24.96、32.56、41.32 g/kWh,碳排放量分别降低12.70、43.50、69.10、90.28、114.50 g/kWh,节煤降碳效果明显;采用单耗分析法研究机组各设备单元的附加单耗,方案2锅炉、回热加热器和冷凝器的附加单耗相比方案1均下降;随除氧器出口给水采用塔式太阳能加热比例的提高,方案2锅炉的附加单耗明显降低,方案2增加了太阳能设备,太阳能的附加单耗高于方案1。因此,耦合太阳能有助于进一步提升火电机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发电 二次再热 超超临界 太阳能耦合 单耗分析 低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TIRPAT模型的四川省旅游业碳排放量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高源遥 沈西林 +1 位作者 梁文灏 刘芳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737-1742,共6页
采用“自下而上”法对四川省旅游业碳排放量进行核算,构建了以旅游人数、人均旅游消费支出、旅游碳排放强度、城镇化率为自变量的STIRPAT扩展模型。结果表明,2006-2020年四川省旅游业碳排放量呈上升态势,其中旅游交通碳排放量年均占比达... 采用“自下而上”法对四川省旅游业碳排放量进行核算,构建了以旅游人数、人均旅游消费支出、旅游碳排放强度、城镇化率为自变量的STIRPAT扩展模型。结果表明,2006-2020年四川省旅游业碳排放量呈上升态势,其中旅游交通碳排放量年均占比达87.76%,是旅游业碳排放主要来源。城镇化率、旅游人数、人均旅游消费支出每增加1%,分别导致四川省旅游业碳排放量增加0.472%、0.448%、0.123%;旅游碳排放强度每降低1%,则会导致四川省旅游业碳排放量降低0.012%。据此提出四川省旅游业低碳发展的建议,以实现旅游业的低碳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业碳排放 旅游人数 人均旅游消费支出 旅游碳排放强度 城镇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电机组碳排放特性研究及管理建议 被引量:22
10
作者 孙友源 郑张 +2 位作者 秦亚琦 郭振 任健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44-149,169,共7页
为研究燃煤机组碳排放特性,在深入分析GB/T 32151.1—2015中计算碳排放量方法学的基础上,建立了供电碳排放强度简化计算模型和详细计算模型,并通过实测单位热值含碳量和碳氧化率数据对所建模型进行了可靠性验证,证明了所建模型能相对准... 为研究燃煤机组碳排放特性,在深入分析GB/T 32151.1—2015中计算碳排放量方法学的基础上,建立了供电碳排放强度简化计算模型和详细计算模型,并通过实测单位热值含碳量和碳氧化率数据对所建模型进行了可靠性验证,证明了所建模型能相对准确快速地获得机组碳排放强度。以某电厂超高压循环流化床机组为例,基于所建模型深入分析了供电煤耗和煤种对碳排放相关指标影响,结果表明供电煤耗和煤种标煤的碳排放系数的减小可显著降低机组碳排放强度,并给出了发电企业控制碳排放的相关建议,为发电企业碳排放管理工作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机组 碳排放 碳排放强度 供电煤耗 煤种 标煤的碳排放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