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于桥水库4种经济鱼类肌肉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4
1
作者 张志华 张达娟 +2 位作者 李泽利 卞少伟 张树林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92-98,共7页
为全面了解于桥水库鲤鱼(Cyprinus carpio)、鲢鱼(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鲫鱼(Carassius auratus)和鳙鱼(Aristichthys nobilis)的营养成分特征,对4种鱼肌肉的水分、灰分、粗脂肪、粗蛋白、矿物质元素含量、氨基酸及脂肪酸组... 为全面了解于桥水库鲤鱼(Cyprinus carpio)、鲢鱼(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鲫鱼(Carassius auratus)和鳙鱼(Aristichthys nobilis)的营养成分特征,对4种鱼肌肉的水分、灰分、粗脂肪、粗蛋白、矿物质元素含量、氨基酸及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鲢鱼粗蛋白含量最高(16.13%),鲫鱼含量最低(15.00%);鲢鱼粗脂肪含量最高(1.60%),鲫鱼含量最低(0.70%)。4种鱼富含矿物质K、Na、Ca、Mg、P及Fe、Zn、Se,为优质的高钾低钠膳食来源。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均占氨基酸总量的37.54%以上,鲜味氨基酸占40.51%~41.04%,谷氨酸含量均为最高。鲤鱼、鲫鱼、鲢鱼和鳙鱼肌肉中分别检出11、10、16和15种脂肪酸,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差异较小。4种鱼蛋白质含量较高,富含16种氨基酸,矿物质元素和脂肪酸含量丰富,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食用风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于桥水库 鲤鱼 鲫鱼 鲢鱼 鳙鱼 营养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育银鲫类志贺邻单胞菌的鉴定 被引量:27
2
作者 陆文浩 杨家新 +2 位作者 陈辉 顾伟 杨鸢劼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8-53,共6页
采用API 20E系列生化鉴定、生理生化特征、电镜观察和16S rDNA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分析方法,对从濒死的异育银鲫( 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 ♀ x Cyprinus carpio ♂ )肝脏中分离到的1株致病菌(革兰氏阴性杆菌,YCS07-01株)进行... 采用API 20E系列生化鉴定、生理生化特征、电镜观察和16S rDNA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分析方法,对从濒死的异育银鲫( 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 ♀ x Cyprinus carpio ♂ )肝脏中分离到的1株致病菌(革兰氏阴性杆菌,YCS07-01株)进行了鉴定。结果显示:菌株主要生化特性为氧化酶阳性,发酵葡萄糖产酸不产气,分解肌醇;不发酵蔗糖、甘露醇、鼠李糖等;β-半乳糖苷酶、精氨酸双水解酶、赖氨酸脱羧酶、鸟氨酸脱羧酶阳性。负染电镜观察,菌株为两端钝圆直杆状,无芽胞,无荚膜,有4根鞭毛,大小为0.8~1.0μm×3.0μm。在以该菌16SrDNA序列(GenBank登录号FJ375179)和GenBank数据库内同源性较高的细菌16SrDNA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中,分离菌YCS07-01与类志贺邻单胞菌ATCC14029^T(登录号X74688)的同源性为99%,并聚为一个分支。综合培养特征、形态和生理生化特性、系统发育分析等将该菌鉴定为类志贺邻单胞菌(Plesiomus shigelloides)。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菌株对羧苄青霉素和万古霉素耐药;对头孢唑啉、四环素和氨曲南中度敏感;对丁胺卡那霉素、左氟沙星、头孢他啶、复方新诺明等高度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育银鲫(carassiusauratus gibelio♀×cyprinus carpio♂) 类志贺邻单胞菌(Plesiomus shigelloides) 16S RDNA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喹乙醇在鱼体内蓄积及其对鱼类的影响 被引量:18
3
作者 杨先乐 胡鲲 +1 位作者 邱军强 刁进宏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3-19,共7页
本文以含 35 0mg/kg和 4 0 0mg/kg喹乙醇的饲料经 99d分别连续投喂鲤和银鲫 ,以测定喹乙醇在鲤和银鲫体内的蓄积及其对鲤、银鲫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无论是银鲫单养还是鲤鲫混养 ,无论是鲤还是银鲫 ,试验组喹乙醇在肝脏组织中蓄积量最... 本文以含 35 0mg/kg和 4 0 0mg/kg喹乙醇的饲料经 99d分别连续投喂鲤和银鲫 ,以测定喹乙醇在鲤和银鲫体内的蓄积及其对鲤、银鲫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无论是银鲫单养还是鲤鲫混养 ,无论是鲤还是银鲫 ,试验组喹乙醇在肝脏组织中蓄积量最高 ,99d单养银鲫组可达 10 0 5 7± 0 0 15 (3)mg/kg ,鲤鲫混养组银鲫、鲤分别达 10 10 7± 0 2 2 6 (3)mg/kg,9 883± 0 0 32 (3)mg/kg ,肾脏次之 ,99d单养鲫鱼组的银鲫 ,鲤鲫混养组的银鲫、鲤分别为 7 4 94± 0 0 6 4 (3)mg/kg,7 777± 0 138(3)mg/kg和 7 6 0 8± 0 0 86 (3)mg/kg ,肌肉中较低 ,分别为 0 1170± 0 0 0 3(3)mg/kg ,0 16 0± 0 0 0 3(3)mg/kg,0 4 86± 0 0 0 6 (3)mg/kg;经检验三种组织器官中的蓄积量差异显著 (P <0 0 5 )。由于喹乙醇在鱼体内的蓄积 ,虽鲤鲫混养组的银鲫、鲤的相对增重率达到 10 2 7%和 110 7% ,但是它们的抗应激反应率明显下降 ,而且随喹乙醇摄入量的增加下降趋势更为明显 ,当给予一定程度的应激刺激后 ,单养鲫鱼组的银鲫应激反应率由 5 8d的4 4 8%上升到 99d的 6 4 3% ,鲤鲫混养组的银鲫和鲤分别由 5 8d的 6 6 7%和 4 6 2 %分别上升到 99d的 88 3%和76 9% ,无论是 5 8d还是 99d ,试验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鲫 喹乙醇 体内蓄积毒性 生长 饲料添加剂 抗应激反应 组织病理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投喂硬颗粒饲料对沿海滩涂异育银鲫精养大池塘氮、磷利用及其收支的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常杰 牛化欣 +1 位作者 李树国 方波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4-59,共6页
对江苏盐城沿海滩涂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Cyprinus carpio♂)精养大池塘氮(N)、磷(P)利用及其收支进行了分析研究,并考察了投喂两种不同蛋白质含量饲料对异育银鲫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投喂高蛋白... 对江苏盐城沿海滩涂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Cyprinus carpio♂)精养大池塘氮(N)、磷(P)利用及其收支进行了分析研究,并考察了投喂两种不同蛋白质含量饲料对异育银鲫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投喂高蛋白饲料(33%)异育银鲫的生长性能、饲料转化率和饲料P利用率优越于低蛋白饲料(30%),但饲料N利用率前者略低于后者。精养异育银鲫大池塘系统中,异育银鲫体形式产出的N和P分别占投入总N和总P的33.1%~33.3%和25.6%~26.9%。在封闭式池塘系统中,精养鲫养殖中N和P低利用效率为营养盐积累的直接原因,大部分N和P滞留或沉积在池塘中。投喂适宜N/P饲料和合理搭配混养滤食性鱼类是提高N和P输出和减弱水体富营养化的有效措施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饲料 沿海滩涂 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cyprinus carpi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鲢、鲤和鲫肝细胞原代培养 被引量:9
5
作者 李效宇 刘永定 宋立荣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20-421,共2页
关键词 肝细胞培养 鱼类 毒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核发育鲫鲤早期胚胎发育观察 被引量:7
6
作者 王云 刘少军 +3 位作者 易念 孙远东 张纯 王静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8-61,共4页
雌核发育二倍体鲫鲤第二代(G2)产生的卵子经紫外线灭活的散鳞镜鲤精子的诱导,无需染色体加倍处理,可以发育成为雌核发育鲫鲤第三代(G3).描述了G3的早期胚胎发育过程.雌核发育鲫鲤的卵为粘性卵,色素含量高,在(19±1)℃水温下,受精后7... 雌核发育二倍体鲫鲤第二代(G2)产生的卵子经紫外线灭活的散鳞镜鲤精子的诱导,无需染色体加倍处理,可以发育成为雌核发育鲫鲤第三代(G3).描述了G3的早期胚胎发育过程.雌核发育鲫鲤的卵为粘性卵,色素含量高,在(19±1)℃水温下,受精后70 min第一次卵裂,原肠晚期统计受精率为37.36%,约89 h后,受精卵开始脱膜,约106.5 h后,胚体完全脱膜,最终统计孵化率为26.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核发育 胚胎发育 鲫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湖鲫鱼和鲤鱼体内微囊藻毒素的累积及健康风险 被引量:8
7
作者 贾军梅 罗维 吕永龙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86-193,共8页
为揭示微囊藻毒素(MCs)在湖泊的不同区域、杂食性鱼种的不同器官累积的规律,评价其潜在的健康风险,分别在太湖的梅梁湖、西部沿岸区、南部沿岸区和湖心区采集了鲤鱼和鲫鱼样本,利用固相萃取和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提取和测定样本中MCs... 为揭示微囊藻毒素(MCs)在湖泊的不同区域、杂食性鱼种的不同器官累积的规律,评价其潜在的健康风险,分别在太湖的梅梁湖、西部沿岸区、南部沿岸区和湖心区采集了鲤鱼和鲫鱼样本,利用固相萃取和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提取和测定样本中MCs的3种异构体MC-RR、MC-YR和MC-LR的含量.研究结果显示,鲫鱼与鲤鱼各器官累积MCs的程度不同,鲫鱼累积MCs含量的顺序为:肠壁>肾脏>心脏>肝脏>肌肉,而鲤鱼为:肠壁>肾脏>肌肉>肝脏>心脏.鲫鱼和鲤鱼肠壁中的MCs含量均高于其他器官.除鲤鱼肠壁中MC-LR所占MCs的比例超过50%以外,鲫鱼和鲤鱼其他各器官累积MCs均以MC-RR为主.对比鲤鱼和鲫鱼相同器官累积的MCs含量发现:鲤鱼肌肉累积MCs较高,为31.7±12.1 ng·g-1(干重);而鲫鱼肝脏、肾脏、肠壁和心脏所含MCs较高,分别为45.4±44.5、114.0±51.1、2042.9±4426.0、59.5±26.7 ng·g-1(干重).基于鲫鱼和鲤鱼肌肉累积的MCs估算的人体每日MCs摄入量已超过世界卫生组织(WTO)颁布的每日最大摄入量(0.04μg·kg-1·d-1),其中人体每日通过鲤鱼而摄入MCs的量较高,为0.0525μg MC-LR eq·kg-1·d-1,存在一定潜在健康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囊藻毒素 鲫鱼 鲤鱼 累积 健康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类谷胱甘肽转移酶基因cDNA克隆及其序列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孙玉华 谢平 +1 位作者 郭海涛 夏文伟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49-354,共6页
采用RT-PCR方法,从鲢、鲤、鲫3种鱼类肝脏总RNA中克隆出了谷胱甘肽转移酶Pi型(GST Pi)cDNA序列,推导了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3种鱼类GST Pi的ORF全长627bp,编码208个氨基酸。翻译起始密码均为ATG,终止密码子均为TGA。鱼类与哺乳动物、两... 采用RT-PCR方法,从鲢、鲤、鲫3种鱼类肝脏总RNA中克隆出了谷胱甘肽转移酶Pi型(GST Pi)cDNA序列,推导了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3种鱼类GST Pi的ORF全长627bp,编码208个氨基酸。翻译起始密码均为ATG,终止密码子均为TGA。鱼类与哺乳动物、两栖类爪蟾以及节肢动物丝虫之间GST Pi氨基酸序列相似度平均值分别为50%、33%、15%左右。5种鱼类之间的氨基酸序列相似度较大,其中鲤科鱼类之间平均为85%左右。我们以GST Pi为分子标记,用最大简约数法(MP)构建了13个物种的系统进化树,识别出两个大的单系类群:哺乳类组成类群一(bootstrap100);鱼类组成类群二(bootstrap93)。通过比较鱼类与哺乳类GST Pi N末端和C末端功能域的氨基酸组成差异,探讨了淡水鱼类GSTs承担较强的微囊藻毒素去毒能力的可能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胱甘肽转移酶Pi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核发育银鲫和两性融合发育红鲤卵母细胞成熟的细胞学比较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丁军 蒋一珪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97-102,197-198,共6页
对雌核发育银鲫和两性融合发育红鲤的卵母细胞成熟过程,进行了详细的细胞学比较研究。在银鲫卵母细胞成熟过程中,绝大部分卵母细胞的核物质,在胚泡破裂(GVBD)后的第一次成熟分裂时期,出现明显的不同于红鲤卵母细胞核的行为,其染色体逐... 对雌核发育银鲫和两性融合发育红鲤的卵母细胞成熟过程,进行了详细的细胞学比较研究。在银鲫卵母细胞成熟过程中,绝大部分卵母细胞的核物质,在胚泡破裂(GVBD)后的第一次成熟分裂时期,出现明显的不同于红鲤卵母细胞核的行为,其染色体逐渐清晰地分为三群,这三群染色体的发育既彼此独立又相互联系,最终形成一首尾相接的三极纺锤体。随后,三极纺锤体扭转、重叠、合并成为一个正常的中期纺锤体。但极少数银鲫卵母细胞也出现了类似于红鲤卵母细胞的成熟单星光,并进而发育成两极纺锤体,形态类似红鲤第一次成熟分裂中期纺锤体。在银鲫上述两类卵母细胞的成熟过程中均未观察到“第一极体”外排的现象。由此,我们确认,银鲫卵是通过第一次成熟分裂异常,卵核染色体不减数来维持染色体倍性的;并且,根据上述特殊现象,我们对银鲫卵子第一次成熟分裂异常的机制进行了初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鲫 雌核发育 红鲤 两性融合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鲤科鱼β珠蛋白基因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杜启艳 常重杰 陈颖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6-90,共5页
根据 β珠蛋白的N末端和C末端氨基酸序列的保守性设计 2 0bp长的简并引物 ,用RT PCR方法扩增并克隆了鲤、草鱼、鲫的 β珠蛋白基因cDNA。结果显示克隆 3种鱼的 β珠蛋白基因cDNA全长为 4 4 1bp。对它们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的比较可以看... 根据 β珠蛋白的N末端和C末端氨基酸序列的保守性设计 2 0bp长的简并引物 ,用RT PCR方法扩增并克隆了鲤、草鱼、鲫的 β珠蛋白基因cDNA。结果显示克隆 3种鱼的 β珠蛋白基因cDNA全长为 4 4 1bp。对它们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的比较可以看出虽然它们都属于鲤科但氨基酸的组成却有较大的差异。根据所克隆的cDNA分别设计特异引物用PCR方法克隆了 3种鱼的基因组DNA全长 ;从起始密码子到终止密码子的长度分别为鲤 6 6 7bp、草鱼6 2 9bp、鲫 6 6 7bp。 3种鱼中均含有 3个外显子和 2个内含子且内含子的插入位置相同。内含子的碱基序列差异很大。鲫与鲤内含子 1和 2的长度完全相同 ,而与草鱼的内含子长度则相差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β珠蛋白基因 密码子 外显子 内含子 氨基酸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彭泽鲫(♀)与黑龙江野鲤(♂)的杂交利用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唐虹 徐彦山 +2 位作者 胡国宏 范立和 窦胜平 《水产学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14-20,共7页
以彭泽鲫为母本、黑龙江野鲤为父本进行杂交 ,将杂交一代 (F1 )的生长速度、抗病力、群体产量、经济效益、同工酶、生物学性状等与双亲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 ,杂交一代 (F1 )具有明显的优势 。
关键词 彭泽鲫 黑龙江野鲤 杂交利用 生长速度 抗病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骨鱼类体细胞核的移植——(Ⅰ)鲫鱼体细胞核和鲤鱼卵细胞质配合的移植 被引量:3
12
作者 林礼堂 夏仕玲 朱新平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9-11,共3页
用鲫鱼成体体细胞核作供体,直接移植到鲤鱼的去核卵内。移植后的卵子能进行分裂和发育.经过连续核移植,在193个移核卵中。获得一尾发育到孵出期的杂种幼鱼,存活224小时.
关键词 鲫鱼 体细胞核 鲤鱼 卵细胞质 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鲤、鲫卵的脂质和脂肪酸特性 被引量:5
13
作者 陆丽丽 陈舜胜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00-104,共5页
鲤(Cyprinus carpio)、鲫(Carassius auratus)卵总脂分别为干基的16.90%和10.19%。两者脂质和脂肪酸组成总体比较接近。总脂中含较高的甘油三酯和极性脂,并含一定量的固醇及其酯。极性脂约占总脂的30%,主要为PC和PE,并含一定的心磷脂。... 鲤(Cyprinus carpio)、鲫(Carassius auratus)卵总脂分别为干基的16.90%和10.19%。两者脂质和脂肪酸组成总体比较接近。总脂中含较高的甘油三酯和极性脂,并含一定量的固醇及其酯。极性脂约占总脂的30%,主要为PC和PE,并含一定的心磷脂。两种鱼卵主要含C14~C22的19种脂肪酸,16:0和18:1含量最高,DHA等n-3族多烯酸和20:4n-6也较高,而EPA较低,P/S>>0.5。总脂中饱和、单不饱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接近1:1:1,中性脂中C18、C20酸较多,极性脂中C22酸(DHA)较多。鲫卵18:2n-6较高,使得多烯酸含量稍高,胆固醇、磷脂含量及PC/PE和n-3/n-6稍低于鲤卵。研究表明:两种淡水鱼卵与其鱼肉相比,磷脂和胆固醇明显高,磷脂以PC为主,其次为PE;多烯酸稍高,其中DHA高而EPA低,并含20:4n-6。鲫卵PL的乳化稳定性低于相同浓度大豆磷脂的。其独特的脂质具有较大的研究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鲤鱼 鲫鱼 脂质 脂肪酸 磷脂 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鲤、鲫鱼资源变迁及其原因初探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爱芳 陈文静 +1 位作者 傅义龙 周辉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9286-9288,共3页
[目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鄱阳湖鲤、鲫鱼资源。[方法]在分析1959-2006年鄱阳湖鲤、鲫鱼资源数据的基础上,分析近50年鄱阳湖鲤、鲫鱼资源变迁情况,并初步探讨了该变化的发生原因及相关应对措施。[结果]50来鄱阳湖鲤、鲫鱼虽成为优势种群... [目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鄱阳湖鲤、鲫鱼资源。[方法]在分析1959-2006年鄱阳湖鲤、鲫鱼资源数据的基础上,分析近50年鄱阳湖鲤、鲫鱼资源变迁情况,并初步探讨了该变化的发生原因及相关应对措施。[结果]50来鄱阳湖鲤、鲫鱼虽成为优势种群,但其个体越来越小,性成熟年龄也越来越小,资源呈现出严重衰退状况。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鄱阳湖枯水期水位过低,水质污染,加上过度捕捞以及非法渔具渔法的滥用等方面引起的。[结论]应明确鄱阳湖鲤、鲫鱼产卵场的范围,严格控制鄱阳湖流域工业污水、城市污水以及农业面污染源的直接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 鲤、鲫鱼 资源 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蒜素在鲤、鲫血浆中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潘浩 王荻 卢彤岩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0-64,共5页
建立鲤(Cyprinus carpio specularis)、鲫(Carassius auratus)血浆中大蒜素含量的气相色谱检测方法,并研究大蒜素在鲤、鲫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特征。对鲤、鲫以7.5 mg/kg的剂量单次口灌大蒜素,于停药后0.25、0.5、0.75、1、1.5、2... 建立鲤(Cyprinus carpio specularis)、鲫(Carassius auratus)血浆中大蒜素含量的气相色谱检测方法,并研究大蒜素在鲤、鲫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特征。对鲤、鲫以7.5 mg/kg的剂量单次口灌大蒜素,于停药后0.25、0.5、0.75、1、1.5、2、4、6、8、12、24、36、48、72 h采集血浆,采用气相色谱法(GC)检测药物含量,通过DAS3.0软件分析药动学参数。结果显示:二烯丙基二硫醚(DADS)和二烯丙基三硫醚(DATS)的最低检测限均为10 ng/m L,DADS、DATS在鲤血浆中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77.05%~97.98%、73.39%~108.51%,在鲫血浆中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7.05%~95.68%、83.69%~102.75%。药物的两种主要成分在健康鲤鲫体内吸收较完全,分布广泛,DADS较DATS吸收快,消除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鲤(cyprinus carpio specularis) 鲫(carassius auratus)气相色谱法 大蒜素 药物代谢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鲫、鲤杂交制种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徐彦山 唐虹 刘英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9-62,共4页
利用彭泽鲫Carassiusauratusvar.Pengsenensis作母本、黑龙江野鲤Cyprinuscarpio作父本进行不同属间的远缘杂交,获得的杂交一代(F1)杂种优势明显。利用1#催产剂(HCG800IU/kg+LRH-A23μg/kg)进行人工催产,催产率为93%~100%,受精率为64 0... 利用彭泽鲫Carassiusauratusvar.Pengsenensis作母本、黑龙江野鲤Cyprinuscarpio作父本进行不同属间的远缘杂交,获得的杂交一代(F1)杂种优势明显。利用1#催产剂(HCG800IU/kg+LRH-A23μg/kg)进行人工催产,催产率为93%~100%,受精率为64 0%~75 4%,孵化率为81 7%~82 0%;将杂交鲫与双亲的生物学性状进行比较,杂交鲫与彭泽鲫相似(用数理统计中的独立性检验X2=0 075,X20 05=9 49,X2<X20 05,P>0 05,差异不显著);对杂交鲫与双亲的乳酸脱氢酶同工酶(LDH)进行测定,杂交鲫与母本鲫的LDH酶谱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 制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休克诱导天然雌核发育银鲫♀×鲤鱼♂四倍体 被引量:12
17
作者 俞豪祥 徐皓 +1 位作者 关宏伟 张海明 《水产科技情报》 1991年第6期165-168,共4页
本文报道了天然雌核发育方正银鲫四倍体杂种的初步研究。1984年,银鲫♀×鲤鱼♂授精2分钟后的受精卵在0~1.5℃的水中冷处理20分钟,获得四倍体杂种。1986~1990年,杂种子1代和它的回交杂种(F_1和第1~4次的回交杂种雌鱼)与雄鲤进行... 本文报道了天然雌核发育方正银鲫四倍体杂种的初步研究。1984年,银鲫♀×鲤鱼♂授精2分钟后的受精卵在0~1.5℃的水中冷处理20分钟,获得四倍体杂种。1986~1990年,杂种子1代和它的回交杂种(F_1和第1~4次的回交杂种雌鱼)与雄鲤进行了回交。它们的染色体数目约为200±,红细胞核体积约为银鲫的1.3倍。1987年同池饲养的四倍体回交子代的体重是三倍体银鲫的1.47倍。四倍体杂种基本上保持了银鲫的性状与习性,而且相当稳定,同时它们也能够繁殖。因此,它们可作为水产养殖的鲫鱼新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鲫 鲤鱼 四倍体 雌核发育 冷休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安银鲫异精雌核发育子一代养殖试验 被引量:5
18
作者 胡世然 李正友 +5 位作者 李勇 刘必生 朱玲 黄仕洪 陆桂山 刘纪宏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5-107,共3页
采用营天然雌核发育的普安银鲫A型为母本,建鲤为父本繁育子一代,投放1.86 g/尾的鱼种,经89 d饲养。结果:出池规格达24.1 g/尾,日增重0.25 g/尾,比普通鲫提高了0.063 g;群体增重倍数9.96倍,较对照池提高4.46倍;成活率84.5%,比对照组提高1... 采用营天然雌核发育的普安银鲫A型为母本,建鲤为父本繁育子一代,投放1.86 g/尾的鱼种,经89 d饲养。结果:出池规格达24.1 g/尾,日增重0.25 g/尾,比普通鲫提高了0.063 g;群体增重倍数9.96倍,较对照池提高4.46倍;成活率84.5%,比对照组提高13.5百分点。子一代在生长速度和抗病性方面较对照池具有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安银鲫 建鲤 人工繁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缘鲫及其亲本耗氧率和窒息点的测定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达 陈道印 欧阳敏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8年第4期90-92,共3页
测定了远缘鲫的耗氧率、远缘鲫及其亲本白鲫(♀)、兴国红鲤(♂)的窒息点,体重186g±36.81g的远缘鲫在水温26~28℃下,平均耗氧率为123.25mg/(kg·h),窒息点为0.32mg/L。与文献资料比较,表明远缘鲫的耗氧率较低... 测定了远缘鲫的耗氧率、远缘鲫及其亲本白鲫(♀)、兴国红鲤(♂)的窒息点,体重186g±36.81g的远缘鲫在水温26~28℃下,平均耗氧率为123.25mg/(kg·h),窒息点为0.32mg/L。与文献资料比较,表明远缘鲫的耗氧率较低,窒息点稍高于亲本和其他鲤鲫养殖品种、鲤鲫杂交品种的窒息点,但仍低于我国主要淡水养殖鱼类的窒息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缘鲫 白鲫 兴国红鲤 耗氧率 窒息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江鲫与建鲤杂交F_1代苗种阶段生长对比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鹏飞 伍莉 黄庆洲 《四川畜牧兽医》 2001年第4期26-27,共2页
用清江鲫(暂名)与建鲤进行杂交,在相同环境下孵化并在水族箱中进行生长对比试验。饲喂60d后统计结果表明:清江鲫(♂)与建鲤(♀)杂交F1代苗种的生长明显快于清江鲫(♀)与建鲤(♂)的F1代苗种的生长,且差异极显著。
关键词 清江鲫 建鲤 杂交 生长 杂交一代 苗种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