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剁辣椒发酵过程中滋味物质的变化 被引量:15
1
作者 罗凤莲 夏延斌 +2 位作者 欧阳建勋 王燕 夏晓凤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1-24,共4页
以新鲜朝天椒为原料,采用自然发酵制作剁辣椒。测定不同食盐添加量、不同发酵时间剁辣椒滋味物质(总糖、还原糖、总酸、氨基酸态氮)含量的变化及加工前后辣椒脆度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食盐添加量,不同发酵时间剁辣椒的滋味物质含量呈... 以新鲜朝天椒为原料,采用自然发酵制作剁辣椒。测定不同食盐添加量、不同发酵时间剁辣椒滋味物质(总糖、还原糖、总酸、氨基酸态氮)含量的变化及加工前后辣椒脆度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食盐添加量,不同发酵时间剁辣椒的滋味物质含量呈现一定规律性变化。添加8%食盐的剁辣椒乳酸发酵作用最强,消耗的总糖和还原糖、产生的总酸与其他食盐含量剁辣椒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但氨基酸态氮含量与其他食盐含量剁辣椒的氨基酸态氮含量(20%食盐剁辣椒除外)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自然发酵3、4周左右,剁辣椒的氨基酸态氮含量要高于自然发酵1、2周,两者存在有显著性差异(P<0.05)。朝天椒加工成剁辣椒后,其脆度值降低极显著,而不同食盐添加量的剁辣椒产品,其脆度无显著性差异(P=0.4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天椒 剁辣椒 自然发酵 滋味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胁迫对宇航四号朝天椒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秦娟 王勇军 +2 位作者 张云奉 杨俊年 胡廷章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9期41-45,共5页
为耐盐辣椒新品种的选育和合理种植提供参考,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研究不同浓度NaCl胁迫对宇航四号朝天椒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低浓度(≤100mmol/L)NaCl溶液对宇航四号朝天椒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具有促进作用,高浓度(≥20... 为耐盐辣椒新品种的选育和合理种植提供参考,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研究不同浓度NaCl胁迫对宇航四号朝天椒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低浓度(≤100mmol/L)NaCl溶液对宇航四号朝天椒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具有促进作用,高浓度(≥200mmol/L)则显著抑制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其中,100mmol/L NaCl溶液处理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及幼苗鲜重等指标分别较CK(去离子水)提高13.67%、34.00%、30.07%、0.69和6.05mg;250mmol/L NaCl溶液处理种子的各指标分别较CK降低2.33%、60%、27.57%、1.13和22.45mg。2)处理14d后,幼苗丙二醛、可溶性糖及脯氨酸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100 mmol/L NaCl溶液处理幼苗的各指标较CK分别提高1.02μmol/g、7.61mg/g和7.19μg/g。在生产中,低浓度NaCl溶液(≤100mmol/L)不仅可以促进种子萌发,提高发芽率,还可以促进幼苗保持较好的生长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宇航四号朝天椒 辣椒 盐胁迫 种子 幼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间作套种模式对朝天椒田间生态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6
3
作者 郭振升 崔保伟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4825-4827,共3页
采用大田试验对小麦—辣椒、玉米—辣椒、小麦—玉米—辣椒这3种间作套种模式下朝天椒(Cap-sicum annuum var.conoides)的田间生态和产量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与朝天椒单作模式相比,间作套种模式可降低田间土壤的根际温度、提高相对湿... 采用大田试验对小麦—辣椒、玉米—辣椒、小麦—玉米—辣椒这3种间作套种模式下朝天椒(Cap-sicum annuum var.conoides)的田间生态和产量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与朝天椒单作模式相比,间作套种模式可降低田间土壤的根际温度、提高相对湿度、减少光照度。朝天椒的病毒病和疫病病株率、害虫蛀果率均显著降低,产量和产值升高。3种间作套种模式中,小麦—玉米—辣椒模式产值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天椒(capsicum annuum var.conoides) 间作套种 田间小气候 病虫害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柱主栽朝天红辣椒腌制加工适性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邢玉晓 刘方菁 +1 位作者 丁涌波 阚建全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13-121,共9页
为探寻石柱主栽朝天红辣椒不同加工方式所得制品各方面的差异,揭示该品种的腌制加工适性。以石柱主栽朝天红辣椒为供试材料,分别采用全形发酵法、碎粒发酵法和全形非发酵法,以表观色泽、辣味物质含量、有机酸含量和主要风味物质成分为指... 为探寻石柱主栽朝天红辣椒不同加工方式所得制品各方面的差异,揭示该品种的腌制加工适性。以石柱主栽朝天红辣椒为供试材料,分别采用全形发酵法、碎粒发酵法和全形非发酵法,以表观色泽、辣味物质含量、有机酸含量和主要风味物质成分为指标,通过对比与分析,得出最佳加工方式。结果表明:采用全形发酵法,朝天红辣椒腌制前后色泽变化不大,辣味物质为4.495g/kg,辣而不燥,有机酸分布均匀,酯类、烯烃类含量丰富,风味物质种类最多,有58种,风味协调性好,适合全形发酵法;采用碎粒发酵法成辣椒酱后,色泽鲜亮,酱体浓稠,辣味物质为3.495g/kg,酯类含量最多,香气浓郁且协调性好,也适合做成发酵辣椒酱;采用全形非发酵法腌制后,外观质量最好,但辣味物质含量最高,为4.882g/kg,刺辣感强,以烯烃类为主,香气清淡且协调性差,不适合全形非发酵法。因此,发酵全形辣椒和发酵辣椒酱可全面地突出该辣椒的加工优势,石柱主栽朝天红辣椒不适合非发酵辣椒加工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天红辣椒 腌制加工适性 全形发酵法 碎粒发酵法 全形非发酵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生大果朝天椒新品种湘辣712的选育 被引量:3
5
作者 赵群英 缪武 《辣椒杂志》 2017年第3期8-11,共4页
朝天椒湘辣712是以细胞核质互作不育系NO4583-5-2-4A为母本、多代自交定向选育的优良株系R0767-1-1-1-1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杂交一代。中晚熟,单生,植株生长势强,株型较开展,叶色深绿色。青熟果深绿色,红果鲜艳光亮,果表较光滑,果纵径8.4 c... 朝天椒湘辣712是以细胞核质互作不育系NO4583-5-2-4A为母本、多代自交定向选育的优良株系R0767-1-1-1-1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杂交一代。中晚熟,单生,植株生长势强,株型较开展,叶色深绿色。青熟果深绿色,红果鲜艳光亮,果表较光滑,果纵径8.4 cm、果横径约1.2 cm、果肉厚0.15 cm,平均单果质量5.4 g,一般情况下每667 m^2鲜椒产量2 000~2 200 kg。耐热耐旱性强,耐湿,高抗疫病、炭疽病和病毒病,适合全国大部分地区露地丰产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天椒 品种 湘辣712 不育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