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urrent Trends in Leisure Sports in Canada 被引量:1
1
作者 凯伦·丹尼贾克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0-12,共3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休闲娱乐体育活动与身心健康 被引量:40
2
作者 万文君 郝选明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7-48,共2页
休闲娱乐体育活动对身心健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讨论了休闲娱乐体育活动对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运动系统和免疫系统功能的良好影响 ,并分析了它在提高认知能力、促进个性发展、缓解心理压力、获得精神自由和解放 。
关键词 休闲娱乐体育 体育锻炼 运动生理 运动心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城市老年妇女体育参与的心理需求特征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印罗观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5期117-119,共3页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法,对江苏省城市老年女性参与体育锻炼的心理需求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江苏省城市老年妇女参与体育锻炼的第一需求在于心理需要,其次为生理需要。在城市老年女性的参与体育活动的心理需要中,具体包...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法,对江苏省城市老年女性参与体育锻炼的心理需求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江苏省城市老年妇女参与体育锻炼的第一需求在于心理需要,其次为生理需要。在城市老年女性的参与体育活动的心理需要中,具体包括有社会交往、维护自尊、自娱自乐和休闲,其总体需求比例分别为社会交往占35.6%,出于维护自尊,获得尊重的女性老年人占25.2%,以娱乐为主的占21.4%,以休闲为主的占17.8%。研究显示,城市老年女性参加有组织的体育活动,在锻炼其身体的同时,也慰藉了其心理,因而具有很好的社会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妇女 体育健身 运动参与 心理需求 动机 江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城市老年妇女体育参与的生理动机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葛志刚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6期116-118,共3页
以江苏省12市236名城市女性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法,对城市老年女性参与体育锻炼的生理需求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江苏省城市老年妇女参与体育锻炼的生理需要主要包含了以下四方面:1)预防或抵御疾病,占被调... 以江苏省12市236名城市女性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法,对城市老年女性参与体育锻炼的生理需求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江苏省城市老年妇女参与体育锻炼的生理需要主要包含了以下四方面:1)预防或抵御疾病,占被调查者的33.6%;2)增强或保持体质,提高自身活动能力,占到了29.8%;3)保持生活自理能力,占总体的26.3%;4)健康长寿占1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妇女 体育健身 运动参与 需求 动机 江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6~15岁残疾青少年体育参与状况与体育活动需求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刘洪振 杨剑 +2 位作者 吴铭 李欣 林克明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83-487,共5页
目的分析6~15岁残疾青少年体育参与现状与体育活动需求。方法依据全国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信息数据动态更新调查结果,选取河南省71,056名6~15岁残疾青少年,对调查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残疾青少年占1.6%... 目的分析6~15岁残疾青少年体育参与现状与体育活动需求。方法依据全国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信息数据动态更新调查结果,选取河南省71,056名6~15岁残疾青少年,对调查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残疾青少年占1.6%。不同残疾类型、不同残疾等级残疾青少年在是否经常参与文体活动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6~15岁残疾青少年体育活动需求主要体现在科学的体育运动知识、适宜的运动项目、充足的场地设施和专业的体育指导。结论河南省6~15岁残疾青少年体育参与度低,需要从政府、学校或社区、家庭多个角度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疾人 体育参与 体育活动 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M-B理论的青少年体育行为影响要素体系及其作用路径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孟晓平 张志勇 《体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3-31,43,共10页
体育行为是健康促进的重要手段和行为方式,从积极健康的视角促进青少年体育行为、提升健康水平关乎健康中国战略。基于COM-B理论采用德尔菲、问卷调查、验证性因子、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从体育行为、体育能力、体育动机和体育参与机会等... 体育行为是健康促进的重要手段和行为方式,从积极健康的视角促进青少年体育行为、提升健康水平关乎健康中国战略。基于COM-B理论采用德尔菲、问卷调查、验证性因子、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从体育行为、体育能力、体育动机和体育参与机会等4个层面建立指标体系,探讨各维度的影响力及交互关系。结果表明:健身能力、机会获取、体育动机、社会支持条件均对青少年体育行为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健身能力对体育行为潜在变量的解释程度最高,是最关键的因素;体育动机是中介变量。青少年体育行为养成要关注能力培育、机会赋予和动机激励的协同效应;注重个体积极健康理念的培养;加强体育学习,促进体育能力提升;让渡控制权,加强社会协同支持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行为 COM-B理论 青少年 体育能力 体育动机 体育参与机会 积极健康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性别群体中户外健身空间要素的影响分析——以SEM对寒地城市哈尔滨为例 被引量:5
7
作者 张翠娜 李玲玲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77-182,共6页
为研究不同性别群体中城市户外健身空间要素对健身活动的影响关系,利用哈尔滨调研数据,建立空间要素影响健身活动的结构方程模型(SEM),并通过修正拟合得到最终模型.最后利用SEM多群组分析将性别变量引入最终模型,得到了不同性别群体中... 为研究不同性别群体中城市户外健身空间要素对健身活动的影响关系,利用哈尔滨调研数据,建立空间要素影响健身活动的结构方程模型(SEM),并通过修正拟合得到最终模型.最后利用SEM多群组分析将性别变量引入最终模型,得到了不同性别群体中空间要素对健身活动的影响关系及差异性.结果表明:男性群体中,影响健身频率的空间要素有健身设施、可达性、辅助功能、景观设计和维护安全;各空间要素对健身时间影响未显著;健身设施与可达性对男性健身频率影响存在差异,健身设施影响更大.女性群体中,影响健身频率的有健身设施、辅助功能、景观设计和维护安全;影响健身时间的有健身设施和物理环境;物理环境和健身设施对女性健身时间影响存在差异,物理环境影响更大.两群组相比较,可达性对男性健身频率影响显著,健身设施对女性健身时间影响显著,辅助功能对物理环境的影响在女性群体中影响更大.本研究解释和分析了上述各空间要素在男女不同群体中的影响关系及差异性,并对户外健身空间设计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户外健身空间要素 健身活动 影响 性别 SEM 哈尔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