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ual Attribute Adversarial Camouflage toward camouflaged object detection 被引量:4
1
作者 Yang Wang Zheng Fang +3 位作者 Yun-fei Zheng Zhen Yang Wen Tong Tie-yong Cao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4期166-175,共10页
The object detectors can precisely detect the camouflaged object beyond human perception.The investigations reveal that the CNNs-based(Convolution Neural Networks)detectors are vulnerable to adversarial attacks.Some w... The object detectors can precisely detect the camouflaged object beyond human perception.The investigations reveal that the CNNs-based(Convolution Neural Networks)detectors are vulnerable to adversarial attacks.Some works can fool detectors by crafting the adversarial camouflage attached to the object,leading to wrong prediction.It is hard for military operations to utilize the existing adversarial camouflage due to its conspicuous appearance.Motivated by this,this paper proposes the Dual Attribute Adversarial Camouflage(DAAC)for evading the detection by both detectors and humans.Generating DAAC includes two steps:(1)Extracting features from a specific type of scene to generate individual soldier digital camouflage;(2)Attaching the adversarial patch with scene features constraint to the individual soldier digital camouflage to generate the adversarial attribute of DAAC.The visual effects of the individual soldier digital camouflage and the adversarial patch will be improved after integrating with the scene features.Experiment results show that objects camouflaged by DAAC are well integrated with background and achieve visual concealment while remaining effective in fooling object detectors,thus evading the detections by both detectors and humans in the digital domain.This work can serve as the reference for crafting the adversarial camouflage in the physical wor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versarial camouflage Digital camouflage generation Visual concealment object detection Adversarial patc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mantic segmentation of camouflage objects via fusing reconstructed multispectral and RGB images
2
作者 Feng Huang Gonghan Yang +5 位作者 Jing Chen Yixuan Xu Jingze Su Guimin Huang Shu Wang Wenxi Liu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2025年第8期324-337,共14页
Accurate segmentation of camouflage objects in aerial imagery is vital for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UAV-based reconnaissance and rescue missions.However,camouflage object segmentation is increasingly challenging du... Accurate segmentation of camouflage objects in aerial imagery is vital for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UAV-based reconnaissance and rescue missions.However,camouflage object segmentation is increasingly challenging due to advances in both camouflage materials and biological mimicry.Although multispectral-RGB based technology shows promise,conventional dual-aperture multispectral-RGB imaging systems are constrained by imprecise and time-consuming registration and fusion across different modalities,limiting their performance.Here,we propose the Reconstructed Multispectral-RGB Fusion Network(RMRF-Net),which reconstructs RGB images into multispectral ones,enabling efficient multimodal segmentation using only an RGB camera.Specifically,RMRF-Net employs a divergentsimilarity feature correction strategy to minimize reconstruction errors and includes an efficient boundary-aware decoder to enhance object contours.Notably,we establish the first real-world aerial multispectral-RGB semantic segmentation of camouflage objects dataset,including 11 object categories.Experimental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RMRF-Net outperforms existing methods,achieving 17.38 FPS on the NVIDIA Jetson AGX Orin,with only a 0.96%drop in mIoU compared to the RTX 3090,showing its practical applicability in multimodal remote sens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mouflage object detection Reconstructed multispectral image(MSI) 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 Semantic segmentation Remote sens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多尺度交叉注意力和边缘感知的伪装目标检测 被引量:1
3
作者 郝子强 张庆宝 +2 位作者 赵世豪 王焯豪 詹伟达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28-237,共10页
针对当前伪装目标检测算法无法准确、完整地检测出目标对象和其边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多尺度交叉注意力和边缘感知的伪装目标检测网络(multi-scale cross attention and edge perception network,MAEP-Net)。利用Res2Net-50提取图... 针对当前伪装目标检测算法无法准确、完整地检测出目标对象和其边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多尺度交叉注意力和边缘感知的伪装目标检测网络(multi-scale cross attention and edge perception network,MAEP-Net)。利用Res2Net-50提取图像的原始特征,并采用融合了多尺度交叉注意力的特征金字塔结构从通道、空间两个维度挖掘目标位置信息和凸显伪装目标区域特征;使用定位模块对目标的大致位置进行准确定位;边缘感知模块抑制低级特征中背景的噪声,融合边缘特征以获取更多的边缘细节信息;细化模块通过注意力机制分别从前景和背景两个方向关注目标线索,利用边缘先验、语义先验、领域先验、区域先验知识进一步细化目标结构和边缘轮廓。在3个公开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所提算法相较于12种主流算法在4个客观评价指标上均取得了最优表现,尤其是在COD10K数据集上所提算法的加权平均值F-measure和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MAE)分别达到0.797和0.031。由此可见,所提算法在COD任务上具有较好的检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尺度交叉注意力 边缘感知 伪装目标检测 特征金字塔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缘-分割交叉引导的伪装目标检测网络
4
作者 陈鹏 李旭 +1 位作者 向道岸 余肖生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01-1010,共10页
基于边缘感知的模型是伪装目标检测的主流方法之一,其核心是在早期阶段输出边缘预测,能更好地定位和分割伪装目标。而在伪装目标数据集中,由于伪装目标与背景环境有很高的视觉相似性,对早期的边缘预测质量要求很高,错误的前景预测会导... 基于边缘感知的模型是伪装目标检测的主流方法之一,其核心是在早期阶段输出边缘预测,能更好地定位和分割伪装目标。而在伪装目标数据集中,由于伪装目标与背景环境有很高的视觉相似性,对早期的边缘预测质量要求很高,错误的前景预测会导致分割不完整,甚至缺失目标,进而造成伪装目标分割效果不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边缘-分割交叉引导网络ECGNet。利用ConvNeXt模型作为骨干网络,通过1×1卷积对特征通道进行统一处理,在多尺度上提取全局上下文信息。设计了一个分割诱导边缘融合模块和一个边缘感知引导完整性聚合模块交叉融合,关注伪装目标的整体结构,不断细化分割特征和边缘特征。通过引导残差通道注意模块利用这些连接和卷积更好地提取低层特征中的结构细节。在CAMO、COD10K以及NC4K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ECGNet性能优于其他22个具有代表性的模型,比HitNet在S_(α)、E_(ϕ)、F^(ω)_(β)和M方面的性能平均提升了0.019、0.019、0.018和0.0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装目标检测 上下文信息 交叉细化 边缘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轻量化伪装单兵目标检测算法
5
作者 张麟华 李腾 +1 位作者 赵爽 富丽贞 《火力与指挥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1-30,共10页
针对已有模型参数量较大、推理速度较慢的问题,提出一种轻量化伪装单兵目标检测算法。其骨干部分以HGNetv2为基础,采用SRepVGG模块进行多尺度特征融合,最后在耦合检测头中组合使用了部分卷积和1×1卷积。提出的深度学习网络与基准模... 针对已有模型参数量较大、推理速度较慢的问题,提出一种轻量化伪装单兵目标检测算法。其骨干部分以HGNetv2为基础,采用SRepVGG模块进行多尺度特征融合,最后在耦合检测头中组合使用了部分卷积和1×1卷积。提出的深度学习网络与基准模型YOLOv8对比,在保证检测精度的同时,参数量减少了35.4%,推理速度提升了18.9%,更适合在算力资源受限的边缘计算设备上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量化 伪装 目标检测 边缘计算 骨干网络 特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上下文感知与层次化特征融合的伪装小目标检测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周勇 杨绿溪 《信号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75-1290,共16页
伪装目标检测能够在复杂背景中识别隐藏目标,是影响计算机视觉系统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在智能安全监控、环境感知检测和智能感知系统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为提升系统的目标识别精度与可靠性提供了重要支撑。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迅... 伪装目标检测能够在复杂背景中识别隐藏目标,是影响计算机视觉系统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在智能安全监控、环境感知检测和智能感知系统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为提升系统的目标识别精度与可靠性提供了重要支撑。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迅速发展,基于深度神经网络(Deep Neural Networks,DNNs)的伪装目标检测算法在检测性能上取得了显著提升。然而,当前的算法在检测伪装小目标(目标占图像面积不足10%)方面仍然面临挑战,面临漏检和误检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上下文感知和层次化特征融合的伪装小目标检测算法CAHNet(Context-Aware and Hierarchical Network)。CAHNet的核心模块包括语义引导的层次化跨尺度融合模块(Semantic-Guided Hierarchical Cross-Scale Fusion Module,SG-HCSFM)和补丁集成的层次化解码模块(Patch-Integrated Hierarchical Decoding Module,PI-HDM)。在编码阶段,SG-HCSFM通过语义引导实现跨尺度的上下文特征信息融合,从而增强CAHNet的多尺度特征表达能力;在解码阶段,PI-HDM利用补丁集成机制赋予CAHNet更广泛的空间上下文感知能力,有效提升解码特征的全局与局部上下文关联性,从而增强对伪装目标的语义理解,进而提高检测性能。此外,本文构建了四个新的伪装小目标测试集,即CHAMELEON-ts、CAMO-ts、COD10K-ts和NC4K-ts,专门用于评估CAHNet的小目标检测能力。实验结果表明,CAHNet在伪装小目标检测方面表现优异,在检测精度上整体优于主流先进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装目标检测 深度神经网络 上下文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伪装目标检测:发展与挑战 被引量:1
7
作者 陈宇 权冀川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2-60,共19页
伪装目标检测(camouflaged objectdetection,COD)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一项挑战性任务,致力于识别那些与周围环境高度融合、伪装或隐蔽的目标,主要分为基于手工特征和基于深度学习2种范式。研究人员从单一特征和多特征融合2个角度分析了2... 伪装目标检测(camouflaged objectdetection,COD)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一项挑战性任务,致力于识别那些与周围环境高度融合、伪装或隐蔽的目标,主要分为基于手工特征和基于深度学习2种范式。研究人员从单一特征和多特征融合2个角度分析了26种基于手工特征的方法;按发表年份和任务类型梳理了131个在2019年至2024年第二季度期间提出的深度COD模型来揭示其发展现状;基于3种模型调用模式和3类工作方式,分别详细分析了各类深度COD方法的优势与不足;总结了COD的常用数据集、数据增强技术和评价指标,并基于实验对27种前沿的图像级深度COD模型进行了性能评估。基于上述研究探讨了伪装目标检测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装目标检测 手工特征 深度学习 数据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界挖掘和背景引导的伪装目标检测
8
作者 李钟华 钟庚辛 +1 位作者 范萍 朱恒亮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3328-3335,共8页
伪装目标与背景具有高度的相似性,极易受背景特征混淆,导致边界信息难以分辨且提取目标特征困难。目前主流的伪装目标检测(COD)算法主要针对性研究伪装目标本身及其边界行,忽略了图像背景与目标的相互关系,在复杂场景下的检测结果不理... 伪装目标与背景具有高度的相似性,极易受背景特征混淆,导致边界信息难以分辨且提取目标特征困难。目前主流的伪装目标检测(COD)算法主要针对性研究伪装目标本身及其边界行,忽略了图像背景与目标的相互关系,在复杂场景下的检测结果不理想。为了探索背景和目标的潜在联系,提出一种通过挖掘边界和背景检测伪装目标的算法——I2DNet(Indirect to Direct Network)。该算法由5个部分组成:编码器,处理初始原始数据;边界指导的特征提取和挖掘框架,通过特征处理和特征挖掘提取更多精细的边界特征;背景引导的潜在特征学习框架,通过多尺度卷积探索更多的显著特征,同时基于注意力设计混合注意力模块(HAM),增强对背景特征的强化选择;信息补偿模块(ISM),弥补在特征处理过程中损失的细节信息;多任务协同分割解码器(MCD)则高效融合不同任务和模块提取的特征,并输出最终的预测结果。在广泛使用的3个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优于其他15个先进模型,尤其在CAMO数据集上的平均绝对误差指标下降至0.0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装目标检测 反向引导 多尺度卷积 注意力机制 特征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伪装目标检测的边缘-纹理引导增强网络
9
作者 魏明军 陈晓茹 +2 位作者 刘铭 刘亚志 李辉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17,共9页
伪装目标检测(COD)因目标物体与背景极为相似而具有很大的挑战性。针对目前COD方法未能充分利用边缘和纹理信息辅助检测任务而造成的边缘预测模糊、检测结果不完整且存在干扰等问题,提出了一种边缘-纹理引导增强网络(ETGENet),通过显式... 伪装目标检测(COD)因目标物体与背景极为相似而具有很大的挑战性。针对目前COD方法未能充分利用边缘和纹理信息辅助检测任务而造成的边缘预测模糊、检测结果不完整且存在干扰等问题,提出了一种边缘-纹理引导增强网络(ETGENet),通过显式且充分的边缘和纹理引导策略来进一步提升COD的性能。首先,ETGENet中包含了一个关键的特征引导增强模块(FGEM),该模块能够利用并行的特征细化分支处理并增强对象特征,引导分支通过引导注意力来获取对象特征与边缘-纹理线索之间的相关性,以加强网络对于对象细节信息的理解并抑制噪声干扰;而自增强分支则利用自注意力机制从全局角度对伪装对象特征进行细化。其次,提出了一个特征交互融合模块(FIFM)来渐进融合相邻特征,FIFM利用注意力交互机制和加权融合策略学习特征间的互补信息,以生成更完整的预测图。最后,在3个公共数据集CAMO、COD10K和NC4K上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网络在结构度量S、自适应增强匹配度量E、加权F度量和平均绝对误差M指标上均优于相关领域的其他方法,尤其在最大的测试集NC4K上,加权F度量指标高于所对比12个COD方法中表现最佳的FSPNet 2.2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装目标检测 边缘信息 纹理信息 特征引导 特征交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眼视觉机制的伪装目标检测网络
10
作者 张冬冬 王春平 付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553-2561,共9页
伪装目标检测是一项新兴的视觉检测任务,旨在识别出完美隐藏在周围环境中的伪装目标,在多个领域中具有广泛应用。针对当前伪装目标检测算法无法准确、完整地识别目标结构和边界的问题,基于人类在观察伪装图像时的视觉感知过程,设计了一... 伪装目标检测是一项新兴的视觉检测任务,旨在识别出完美隐藏在周围环境中的伪装目标,在多个领域中具有广泛应用。针对当前伪装目标检测算法无法准确、完整地识别目标结构和边界的问题,基于人类在观察伪装图像时的视觉感知过程,设计了一种生物启发式框架,并命名为定位和细化网络(PRNet)。利用Res2Net提取图像的原始特征,从多层级信息中挖掘目标的边缘线索;特别设计特征增强模块,在丰富全局上下文信息的同时能够扩大感受野;定位模块利用双注意力机制从通道和空间2个维度来定位目标的大致位置;细化模块同时关注前景和背景中的目标线索,利用多类型信息进一步细化目标的结构和边缘。在3个广泛使用的伪装目标检测基准数据集上的大量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网络的整体性能明显优于14种比较算法,在多种复杂场景中表现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装目标检测 卷积神经网络 视觉感知 特征增强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交互图推理网络的弱监督伪装目标检测
11
作者 张冬冬 王春平 +2 位作者 付强 宋瑶 刘新海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18-730,共13页
伪装目标检测(camouflaged object detection,COD)是计算机视觉领域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基础研究.由于像素级注释的成本较高,研究者们通常采用涂鸦注释作为弱监督信号.然而,涂鸦标注存在信息过于稀疏且缺乏边缘信息等固有局限,这严重制约... 伪装目标检测(camouflaged object detection,COD)是计算机视觉领域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基础研究.由于像素级注释的成本较高,研究者们通常采用涂鸦注释作为弱监督信号.然而,涂鸦标注存在信息过于稀疏且缺乏边缘信息等固有局限,这严重制约了模型的预测可靠性.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新颖的交互图推理网络(interactive graphical reasoning network,IGRNet),该网络通过图表示来推断伪装区域及其边缘之间的内在关系.具体而言,引入了图推理网络建模像素间的长距离依赖关系,设计了高效的图交互单元(graph interaction unit,GIU)增强异构特征的表征能力.同时,为提升模型的场景理解能力并充分利用不同特征间的互补性,构建了上下文增强模块(context enhancement module,CEM)实现多特征融合与上下文信息挖掘.此外,提出了自监督伪装检测损失(self-supervised camouflage detection loss,Lscd)来引导网络学习结构信息,进一步增强前景−背景的区分能力.在3个标准基准数据集上的大量实验表明,本文方法不仅显著优于现有弱监督算法,在某些评估指标上甚至超越了全监督方法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装目标检测 弱监督 涂鸦注释 图推理网络 上下文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可见光谱图像的跨模态双通道伪装目标检测方法
12
作者 程玉虎 吴世佳 +1 位作者 王浩宇 王雪松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632-2641,共10页
面向可见光谱图像的伪装目标检测任务旨在利用可见光谱信息检测和周围环境具有视觉一致性的伪装目标。这种视觉一致性导致的目标边界区分难和辨识性特征学习难等问题,限制了现有目标检测方法在伪装目标检测任务中的有效性。为此,本文提... 面向可见光谱图像的伪装目标检测任务旨在利用可见光谱信息检测和周围环境具有视觉一致性的伪装目标。这种视觉一致性导致的目标边界区分难和辨识性特征学习难等问题,限制了现有目标检测方法在伪装目标检测任务中的有效性。为此,本文提出一种跨模态动态协同双通道网络(CDCDN),探索了全局-局部多层次视觉感知和视觉-语言模型(VLM)在伪装目标检测中的应用潜力。具体而言,首先,针对目标边界区分难,设计了动态协同双通道模块,通过双通道将检测过程解耦为全局信息定位和局部特征细化,从多层次的视觉角度进行针对性的检测和优化。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动态信息协同及融合机制,通过全局门控约束与局部感知校正实现了全局与局部信息的相互补充和校正,从而增强了目标检测模型在目标边界模糊场景中的空间捕获能力。其次,针对辨识性特征学习难,设计了跨模态场景对象匹配模块,通过引入VLM来建立视觉和语言模态的跨模态交互,增强了目标与背景在特征空间中的差异性,从而提升了目标检测模型在缺乏辨识性特征场景中的语义区分能力。在MHCD2022和COD10K两个数据集上分别评估了mAP@0.5、mAP@0.5∶0.95和mAP@0.75指标。CDCDN在MHCD2022数据集上分别达到67.6%、42.6%和48.4%,在COD10K数据集上分别达到67.9%、40.6%和41.0%。与五种主流的目标检测方法Faster R-CNN、DETR、Lite-DETR、YOLOv5、YOLOv10相比,CDCDN在三个指标上均取得了最优的检测精度。荒地、草地、树林和雪地四种常见伪装场景的可视化检测结果进一步验证了CDCDN具有良好的场景适应性。在消融实验中,逐步消融CDCDN中的关键组件,以系统地评估其贡献,结果显示各个关键组件都有助于模型检测性能的提升。综合实验结果表明,CDCDN可准确检测和周围环境具有高度视觉一致性的伪装目标,为伪装目标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光谱 伪装目标检测 双通道解耦 信息协同 跨模态交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nvnextv2与纹理边缘引导的伪装目标检测
13
作者 付家瑞 李兆飞 +1 位作者 周豪 黄惟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718-1726,共9页
为了解决伪装目标检测中目标的边缘特征及对应场景下独特纹理特征信息表达处理不足的问题,提出基于Convnextv2与纹理边缘引导的伪装目标检测算法.通过纹理编码模块在输入图片上提取纹理特征,与主干网络提取的边缘特征进行融合,生成图片... 为了解决伪装目标检测中目标的边缘特征及对应场景下独特纹理特征信息表达处理不足的问题,提出基于Convnextv2与纹理边缘引导的伪装目标检测算法.通过纹理编码模块在输入图片上提取纹理特征,与主干网络提取的边缘特征进行融合,生成图片的纹理-边缘特征.通过设计的纹理边缘引导的注意力模块,将纹理-边缘特征融入主干特征以定位目标的真实位置.利用特征融合模块进行多层次特征融合,采用多级监督的方式,设计总的损失函数.在3个公开数据集CAMO、COD10K、NC4K和迷彩伪装混合数据集MICAI_TE上的实验表明,该算法的综合性能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装目标检测 纹理边缘引导特征融合 Convnextv2 特征提取 纹理边缘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全局特征相互补偿的伪装目标检测方法
14
作者 何文昊 葛海波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54-464,共11页
在伪装目标检测(COD)领域中,最新提出的方法主要利用伪装目标的局部特征完成COD任务,输出的预测图存在目标轮廓粗糙和对象不完整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基于局部-全局特征相互补偿的伪装目标检测方法,利用局部特征与全局特征相互... 在伪装目标检测(COD)领域中,最新提出的方法主要利用伪装目标的局部特征完成COD任务,输出的预测图存在目标轮廓粗糙和对象不完整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基于局部-全局特征相互补偿的伪装目标检测方法,利用局部特征与全局特征相互补偿进行伪装目标的检测。设计一个非局部特征增强模块(N-LFEM),使用非局部机制来交互相邻局部区域,增强局部特征表达。构建一个局部-全局特征交互模块(L-GFIM),平均局部特征得到全局特征,执行局部特征与全局特征的相互补偿。设计一个局部-全局特征交叉协方差模块(L-GFCCM),通过语义对齐和交叉协方差获取空间指标定位伪装目标所在区域,选取相似性最高的特征图输出。在3个公开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该算法优于其他8个最新模型。在COD10K数据集上,平均绝对误差(MAE)达到了0.0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装目标检测 局部-全局特征相互补偿 局部-全局特征交叉协方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聚合与边缘检测的伪装目标检测 被引量:1
15
作者 丁铖 白雪琼 +3 位作者 吕勇 刘洋 牛春晖 刘鑫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60-271,共12页
针对伪装目标边缘模糊、相关检测模型上下文特征利用率低、边缘特征融合繁琐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特征融合与边缘检测的伪装目标检测模型F2-EDNet。首先构造特征增强模块,细化主干网络的多尺度上下文特征,有效增强伪装目标特征信息;同时... 针对伪装目标边缘模糊、相关检测模型上下文特征利用率低、边缘特征融合繁琐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特征融合与边缘检测的伪装目标检测模型F2-EDNet。首先构造特征增强模块,细化主干网络的多尺度上下文特征,有效增强伪装目标特征信息;同时,引入跨层特征引导的边缘预测支路以集成来自主干网络底层和顶层的跨层特征,在辅助检测伪装目标边缘的同时,提取边缘特征;最后,提出多尺度特征聚合模块,通过结合注意力机制,充分融合边缘特征与上下文特征,有效提高预测精度。实验结果表明,F2-EDNet在公开数据集CAMO、COD10K和NC4K上的结构相似性、平均精度与召回率、相关性、平均误差指标均值分别提高了1.41%、1.74%、0.14%、0.77%;和同类模型相比,该模型具有更丰富的边缘,定位伪装区域更准确;在实际应用中,模型检测速率可达46帧/s,证明模型具有较好的实时检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装目标检测 特征融合 边缘检测 伪装图像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伪装昆虫图像的前背景自动分割算法——ZDNet 被引量:1
16
作者 范炬臣 李小林 +3 位作者 任昊杰 王荣 张飞萍 黄世国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27-1136,共10页
【目的】昆虫常在色彩、纹理或形态上和背景相似,具有伪装性,识别难度大。本研究旨在探索基于深度学习的伪装昆虫前背景自动分割方法。【方法】将显著目标检测算法(salient object detection algorithm)、大模型图像分割算法(large-scal... 【目的】昆虫常在色彩、纹理或形态上和背景相似,具有伪装性,识别难度大。本研究旨在探索基于深度学习的伪装昆虫前背景自动分割方法。【方法】将显著目标检测算法(salient object detection algorithm)、大模型图像分割算法(large-scale model-based image segmentation algorithm)以及伪装目标检测算法(camouflaged object detection algorithm)应用于伪装昆虫数据集,该数据集包括10类昆虫共1 900张图片;并进一步针对现有伪装目标检测算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DGNet(deep-gradient network)的网络模型改进方法,即ZDNet(zoom-deep gradient network)。在构建该模型时,充分运用图像特征增强、交错图像金字塔、梯度诱导和跳跃式特征融合等技术。利用伪装目标检测公开数据集COD10K与CAMO构建了包含螽斯、蜘蛛等10个目昆虫的图像数据集,结合迁移学习进行网络训练,将经过训练的模型用于分割伪装昆虫。【结果】现有的伪装目标检测模型用于伪装昆虫前背景分割时,其分割性能明显优于显著目标检测模型和大模型分割图像。同时,ZDNet在性能上也明显优于现有的伪装目标检测算法,获得的S度量值、最大F度量值、平均F度量值、最大E度量值、平均E度量值和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MAE)分别为0.890, 0.865, 0.824, 0.966, 0.951和0.020。【结论】研究结果证明了ZDNet网络模型能够获得很好的伪装昆虫前背景分割结果,有利于提高昆虫识别的性能,也进一步拓宽了伪装目标检测方法的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 伪装 目标检测 深度学习 图像分割 深层梯度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域特征强化的多尺度伪装目标检测方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孙帮勇 马铭 于涛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09-219,共11页
伪装目标检测(COD)能够在复杂环境下探测出与背景相似度极高的伪装目标,在军事侦查和工业检测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针对现有伪装目标检测方法对区域级特征信息利用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区域特征强化的多尺度伪装目标检测网络(R... 伪装目标检测(COD)能够在复杂环境下探测出与背景相似度极高的伪装目标,在军事侦查和工业检测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针对现有伪装目标检测方法对区域级特征信息利用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区域特征强化的多尺度伪装目标检测网络(RFE-Net)方法,实现可见光条件下伪装目标的准确探测。RFE-Net主要包含弱语义特征增强模块、空间信息交互模块和上下文信息聚合模块。首先弱语义特征增强模块引入了条状池化和非对称卷积,通过优化网络的感受野来动态调整搜索区域,从而加强长距离弱语义特征间的联系;然后将级联的U型块结构组合为空间信息交互模块,消除错误预测样本的干扰;最后设计上下文信息聚合模块,通过充分融合深层语义信息和浅层细粒度信息以精细化处理目标边缘细节,从而提升预测准确度。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加强目标内部的弱语义关联,提高目标与背景的区分度,在最大测试集NC4K上的结构性度量、增强对准度量、加权F1值和平均绝对误差4个指标上均取得最优值,其中结构性度量和平均绝对误差高于第2名方法1.1%和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伪装目标检测 多尺度融合 特征强化 区域级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轻量化伪装单兵目标检测算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麟华 李腾 +1 位作者 赵爽 富丽贞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4-33,共10页
针对已有模型参数量较大、推理速度较慢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轻量化伪装单兵目标检测算法。其骨干部分以HGNetv2为基础,采用SRepVGG模块进行多尺度特征融合,在耦合检测头中组合使用了部分卷积和1×1卷积。提出的深度学习网络与基准模型... 针对已有模型参数量较大、推理速度较慢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轻量化伪装单兵目标检测算法。其骨干部分以HGNetv2为基础,采用SRepVGG模块进行多尺度特征融合,在耦合检测头中组合使用了部分卷积和1×1卷积。提出的深度学习网络与基准模型YOLOv8对比,在保证检测精度的同时,参数量减少了35.4%,推理速度提升了18.9%,更适合在算力资源受限的边缘计算设备上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量化 伪装 目标检测 边缘计算 骨干网络 特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无人水面艇的水下伪装目标检测方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韩天保 王岳 +1 位作者 任世昌 吕薛清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85-91,共7页
无人水面艇环境感知能力受限于待测目标背景复杂、形状多样和伪装等因素,常规方法难以在上述情况下准确对水下伪装目标准确检测与评价。针对探测场景的多样化和复杂化,基于多任务学习策略提出一种面向无人水面艇的轻量型伪装目标检测方... 无人水面艇环境感知能力受限于待测目标背景复杂、形状多样和伪装等因素,常规方法难以在上述情况下准确对水下伪装目标准确检测与评价。针对探测场景的多样化和复杂化,基于多任务学习策略提出一种面向无人水面艇的轻量型伪装目标检测方法 MFLNet(Multi-Feature Learning Network),通过借助图像梯度感知任务来提升无人水面艇对水下伪装目标的检测能力。首先,将图像特征提取任务解耦为语义特征提取和梯度特征提取;然后,向高层语义特征引入图像梯度特征并通过多尺度通道注意力模块生成初始预测图;最后,经过逐层的特征修正生成对伪装目标的最终预测。实验结果表明:MFLNet在CAMO-Test和NC4K-Test数据集上,结构相似性度量Sα指标可达0.824和0.851,检测性能达到先进模型水平,相比同策略轻量化模型参数量减少65%,检测速度可达73.7帧/s,满足水下检测数据实时传送需求,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水面艇 水下目标检测 伪装目标检测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边界特征融合和前景引导的伪装目标检测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文犀 张家榜 +2 位作者 李悦洲 赖宇 牛玉贞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279-2290,共12页
伪装目标检测旨在检测隐藏在复杂环境中的高度隐蔽物体,在医学、农业等多个领域有重要应用价值.现有方法结合边界先验过分强调边界区域,对伪装目标内部信息的表征不足,导致模型对伪装目标的内部区域检测不准确.同时,已有方法缺乏对伪装... 伪装目标检测旨在检测隐藏在复杂环境中的高度隐蔽物体,在医学、农业等多个领域有重要应用价值.现有方法结合边界先验过分强调边界区域,对伪装目标内部信息的表征不足,导致模型对伪装目标的内部区域检测不准确.同时,已有方法缺乏对伪装目标前景特征的有效挖掘,使背景区域被误检为伪装目标.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边界特征融合和前景引导的伪装目标检测方法,该方法由特征提取、边界特征融合、主干特征增强和预测等若干个阶段构成.在边界特征融合阶段,首先,通过边界特征提取模块获得边界特征并预测边界掩码;然后,边界特征融合模块将边界特征和边界掩码与最低层次的主干特征有效融合;同时,加强伪装目标边界位置及内部区域特征.此外,设计前景引导模块,利用预测的伪装目标掩码增强主干特征,即将前一层特征预测的伪装目标掩码作为当前层特征的前景注意力,并对特征执行空间交互,提升网络对空间关系的识别能力,使网络关注精细而完整的伪装目标区域.本文在4个广泛使用的基准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优于对比的19个主流方法,对伪装目标检测任务具有更强鲁棒性和泛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装目标检测 边界先验 前景引导 边界特征 边界掩码 空间交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