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究山茶Related to ABI3 and VP1(CjRAV1)基因在开花调控中的功能及其分子机制,为四季山茶的分子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基因表达模式分析、转基因技术和DAP-seq等多种实验手段,系统研究CjRAV1的功能...【目的】探究山茶Related to ABI3 and VP1(CjRAV1)基因在开花调控中的功能及其分子机制,为四季山茶的分子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基因表达模式分析、转基因技术和DAP-seq等多种实验手段,系统研究CjRAV1的功能及其调控机制。生物信息学分析鉴定CjRAV1的基因结构、保守结构域及其系统进化关系。利用RT-qPCR技术分析CjRAV1在外源激素诱导下、不同组织以及花苞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模式。构建CjRAV1过表达转基因拟南芥植株,观察其表型变化,尤其是开花时间的改变。最后,采用DAP-seq技术筛选CjRAV1下游潜在的DNA结合位点及其调控基因,揭示CjRAV1的分子调控网络。【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CjRAV1的开放阅读框长度为1101 bp,共编码366个氨基酸,具有AP2和B3保守结构域。系统进化分析显示,山茶CjRAV1蛋白与茶树CsRAV蛋白的亲缘关系最近,表明两者可能具有相似的功能。亚细胞定位分析证实,CjRAV1转录因子定位于细胞核,提示其可能在转录调控中发挥直接作用。表达模式分析显示,CjRAV1在山茶叶中表达量最高;在花苞成熟过程中,CjRAV1的表达量总体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CjRAV1的过表达转基因拟南芥表现出晚花的表型。通过DAP-seq筛选出潜在的下游调控基因CjERF。【结论】CjRAV1过表达导致转基因拟南芥植株表现出晚花的表型,且这一功能可能与潜在的调控基因CjERF协作完成。展开更多
目的:优化山茶花瓣、叶和花蕊三部位的黄酮提取量,比较抗氧化活性并分析其化学成分。方法:以总黄酮提取量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优化超声波辅助酶解法黄酮提取工艺。采用DPPH、ABTS+自由基清除实验和还原力实验评价优化...目的:优化山茶花瓣、叶和花蕊三部位的黄酮提取量,比较抗氧化活性并分析其化学成分。方法:以总黄酮提取量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优化超声波辅助酶解法黄酮提取工艺。采用DPPH、ABTS+自由基清除实验和还原力实验评价优化后总黄酮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UPLC-QTOF-MS/MS)分析各部位的化学成分。结果:在最优提取工艺下,山茶各部位总黄酮提取量依次为叶(63.14 RE mg/g)>花蕊(58.77 RE mg/g)>花瓣(20.26 RE mg/g)。抗氧化活性测定结果表明,花瓣、叶、花蕊中黄酮清除DPPH自由基的IC_(50)值分别为7.28、2.51、1.15 mg/mL,清除ABTS+自由基的IC_(50)值分别为2.85、0.95、0.59 mg/mL,还原力分别为63.25、214.11、475.90 Trolox mg/g,其抗氧化强弱顺序为:花蕊>叶>花瓣。通过UPLC-QTOF-MS/MS从花瓣、叶、花蕊三部位共鉴定出29种化合物,且B型原花青素二聚体、表儿茶素、槲皮素-3-O-半乳糖苷等黄酮单体化合物在三个部位中的分布规律与总黄酮提取量一致。结论:超声波辅助酶法能够有效提高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量,且山茶的叶和花蕊部位具有较高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活性。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究山茶Related to ABI3 and VP1(CjRAV1)基因在开花调控中的功能及其分子机制,为四季山茶的分子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基因表达模式分析、转基因技术和DAP-seq等多种实验手段,系统研究CjRAV1的功能及其调控机制。生物信息学分析鉴定CjRAV1的基因结构、保守结构域及其系统进化关系。利用RT-qPCR技术分析CjRAV1在外源激素诱导下、不同组织以及花苞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模式。构建CjRAV1过表达转基因拟南芥植株,观察其表型变化,尤其是开花时间的改变。最后,采用DAP-seq技术筛选CjRAV1下游潜在的DNA结合位点及其调控基因,揭示CjRAV1的分子调控网络。【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CjRAV1的开放阅读框长度为1101 bp,共编码366个氨基酸,具有AP2和B3保守结构域。系统进化分析显示,山茶CjRAV1蛋白与茶树CsRAV蛋白的亲缘关系最近,表明两者可能具有相似的功能。亚细胞定位分析证实,CjRAV1转录因子定位于细胞核,提示其可能在转录调控中发挥直接作用。表达模式分析显示,CjRAV1在山茶叶中表达量最高;在花苞成熟过程中,CjRAV1的表达量总体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CjRAV1的过表达转基因拟南芥表现出晚花的表型。通过DAP-seq筛选出潜在的下游调控基因CjERF。【结论】CjRAV1过表达导致转基因拟南芥植株表现出晚花的表型,且这一功能可能与潜在的调控基因CjERF协作完成。
文摘目的:优化山茶花瓣、叶和花蕊三部位的黄酮提取量,比较抗氧化活性并分析其化学成分。方法:以总黄酮提取量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优化超声波辅助酶解法黄酮提取工艺。采用DPPH、ABTS+自由基清除实验和还原力实验评价优化后总黄酮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UPLC-QTOF-MS/MS)分析各部位的化学成分。结果:在最优提取工艺下,山茶各部位总黄酮提取量依次为叶(63.14 RE mg/g)>花蕊(58.77 RE mg/g)>花瓣(20.26 RE mg/g)。抗氧化活性测定结果表明,花瓣、叶、花蕊中黄酮清除DPPH自由基的IC_(50)值分别为7.28、2.51、1.15 mg/mL,清除ABTS+自由基的IC_(50)值分别为2.85、0.95、0.59 mg/mL,还原力分别为63.25、214.11、475.90 Trolox mg/g,其抗氧化强弱顺序为:花蕊>叶>花瓣。通过UPLC-QTOF-MS/MS从花瓣、叶、花蕊三部位共鉴定出29种化合物,且B型原花青素二聚体、表儿茶素、槲皮素-3-O-半乳糖苷等黄酮单体化合物在三个部位中的分布规律与总黄酮提取量一致。结论:超声波辅助酶法能够有效提高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量,且山茶的叶和花蕊部位具有较高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