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4篇文章
< 1 2 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局部胶结破损热力学行为的结构性黄土二元介质本构模型 被引量:2
1
作者 王番 郅彬 +4 位作者 刘恩龙 王小婵 邓博团 李金华 张辉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7-109,共13页
建立考虑局部胶结破损机制的本构模型是黄土力学核心任务之一,是解决黄土工程稳定性分析/评价的关键理论基础。基于热力学方法和岩土破损力学,建立了一个宏-细观热力学本构模型,它能够定量描述局部胶结破损的热力学行为及细观尺度应力-... 建立考虑局部胶结破损机制的本构模型是黄土力学核心任务之一,是解决黄土工程稳定性分析/评价的关键理论基础。基于热力学方法和岩土破损力学,建立了一个宏-细观热力学本构模型,它能够定量描述局部胶结破损的热力学行为及细观尺度应力-应变非均匀分布特征,提高了模型对变形的预测精度,其在数学形式上同剑桥模型类似。首先,通过热力学能量守恒定律,确定结构性黄土压缩变形过程中的结构破损功数学表达式,并发现结构性黄土局部损伤耗散的热力学行为主要来源:(1)破损集合体与未破损集合体之间的相互摩擦作用;(2)未破损集合体向破损集合体转换时,部分细观结构破损的不可逆热力学行为。基于此认识,建立了考虑胶结破损热力学行为的宏-细观本构模型框架,并通过分析结构性黄土变形机制(摩擦+胶结+破损共同作用),确定其自由能、耗散能和破损耗散能表达式;推导了一个考虑体积破损和剪切破损演化规律的损伤屈服函数及本构关系。通过所建立本构关系对已有试验数据进行预测,验证其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性黄土 本构模型 局部破损 热力学 二元介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盐浓度的天然气水合物三维相平衡曲面热力学预测模型
2
作者 张更 李文拓 +4 位作者 黄洪林 罗鸣 马传华 吴艳辉 李军 《钻井液与完井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0-101,共12页
准确预测含盐体系中天然气水合物的热力学稳定性,对预测水合物成藏范围、确定水合物分解域等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综合考虑水合物晶穴非球形特征和含盐体系中电解质相互作用,建立考虑盐浓度的天然气水合物相平衡热力学模型,并与实验数据... 准确预测含盐体系中天然气水合物的热力学稳定性,对预测水合物成藏范围、确定水合物分解域等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综合考虑水合物晶穴非球形特征和含盐体系中电解质相互作用,建立考虑盐浓度的天然气水合物相平衡热力学模型,并与实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三维相平衡曲面能有效预测天然气水合物热力学稳定性,纯水条件下的温度绝对平均相对偏差仅为0.08,且含盐条件下不超过0.15。在氯盐摩尔分数大于0.02、压力高于20 MPa时,化学因素导致p-T曲线发生平移。在压力较小时,平衡温度沿盐浓度方向的梯度剧烈变化,p-T曲线不再具有平移特性。同时,摩尔分数相同时,AlCl_(3)比其他氯盐对CH_(4)水合物的抑制作用更强。CH_(4)水合物的lnp-X-1/T三维曲面局部表现出较好的Clausius-Clapeyron线性行为,曲面整体具有非线性特征,且氯盐电解质对CH_(4)水合物的抑制效果越好,非线性特征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热力学模型 相平衡 Clausius-Clapeyron线性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氢燃气轮机热力学动态模型建模方法
3
作者 李俊昆 马立阁 +2 位作者 谢岳生 沈新军 葛冰 《动力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13-821,共9页
掺氢燃气轮机是氢电耦合的新型能源转化装备,建立掺氢燃气轮机的动态模型,对深入理解燃气轮机掺氢特性以及精准调节掺氢控制参数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掺氢燃气轮机的特点,采用机理建模方法建立了压气机、混合燃料燃烧室、透平等燃气轮机... 掺氢燃气轮机是氢电耦合的新型能源转化装备,建立掺氢燃气轮机的动态模型,对深入理解燃气轮机掺氢特性以及精准调节掺氢控制参数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掺氢燃气轮机的特点,采用机理建模方法建立了压气机、混合燃料燃烧室、透平等燃气轮机部件模型,基于迁移学习方法构建了掺氢燃烧效率等燃气轮机部件特性模型,通过耦合形成掺氢燃气轮机热力学动态模型,并以某小F掺氢燃气轮机现场运行和试验数据进行模型的稳态和动态验证。结果表明:所建模型不仅可用于天然气掺氢燃料的燃气轮机仿真,还可用于掺氢比动态调节时的升降负荷仿真,能够为燃气轮机掺氢比控制策略研究提供精确的仿真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轮机 掺氢 热力学模型 迁移学习 动态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成热力学排气系统的蒸气冷却屏对液氢储罐自增压过程的影响
4
作者 李科 朱顺 +1 位作者 文键 王斯民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953-2965,共13页
为进一步提升液氢储罐的绝热性能,首先,将氢气在热力学排气系统(TVS)释放冷量后,再将其引入真空多层绝热结构中的蒸气冷却屏(VCS),吸收从外部进入绝热结构的热量,从而形成冷遮挡;其次,利用MATLAB构建了真空多层绝热液氢储罐的自增压模型... 为进一步提升液氢储罐的绝热性能,首先,将氢气在热力学排气系统(TVS)释放冷量后,再将其引入真空多层绝热结构中的蒸气冷却屏(VCS),吸收从外部进入绝热结构的热量,从而形成冷遮挡;其次,利用MATLAB构建了真空多层绝热液氢储罐的自增压模型,包括了耦合热力学排气系统冷量源项的流体域传热传质模型和耦合蒸气冷却屏冷量源项的多层绝热结构导热模型;再次,研究了抽液氢或抽气氢时热力学排气系统、蒸气冷却屏、热力学排气系统串联蒸气冷却屏(VCST)对储罐休眠期的影响,休眠期由所定义的量纲一休眠期延长因子η_(d)表征;最后,讨论了储存过程中漏热热流密度以及TVS、VCS和VCST的吸热功率。研究结果表明:在抽液氢时,采用VCS或VCST时,使η_(d)最大化的蒸气冷却屏量纲一位置ld(表征了蒸气冷却屏在多层绝热结构中的位置)分别为0.400和0.489,对应的最大η_(d)分别为0.2237和0.3087;在蒸气冷却屏的基础上引入热力学排气系统,使η_(d)增大了38.00%。但抽气氢时,采用VCST相比于采用VCS时的η_(d)增加幅度非常小,额外添加TVS几乎不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力学排气系统 蒸气冷却屏 自增压 休眠期 传热传质模型 导热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镁铬铁合金烟尘中锌还原热力学及工艺研究
5
作者 陈学刚 党辉 +4 位作者 郭亚光 周国治 张国华 苟海鹏 宋言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9-180,共12页
以高镁铬铁合金烟尘为原料,通过热力学分析、小试及扩大试验对不同条件下锌的还原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熔渣参数分别为MgO质量分数25%、二元碱度(CaO/SiO_(2)质量比)0.5,MgO质量分数25%、二元碱度0.6,MgO质量分数20%、二元碱度0.8时... 以高镁铬铁合金烟尘为原料,通过热力学分析、小试及扩大试验对不同条件下锌的还原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熔渣参数分别为MgO质量分数25%、二元碱度(CaO/SiO_(2)质量比)0.5,MgO质量分数25%、二元碱度0.6,MgO质量分数20%、二元碱度0.8时,可获得较低的液相线温度及适合的黏度体系组成。以上述热力学最优参数进行小试试验发现,熔炼温度升高、保温时间延长和配碳比提高对锌挥发有促进作用,而增加CO浓度则会降低锌的挥发效果,这与气固反应速率较慢有关。在合适的工艺条件下,样品中残留的锌含量均低于0.005%。最优条件为:反应温度1450℃、反应时间2 h、MgO质量分数25%、二元碱度0.5、炭黑与物料的质量比0.04。扩大试验验证了侧吹浸没燃烧熔池熔炼技术和烟化炉工艺处理铬铁冶炼烟灰的可行性,在1400~1450℃条件下可实现物料的良好熔化及锌的回收,尾渣锌的质量分数最低可降至0.1%以下,富锌烟灰中锌质量分数最高达到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镁铬铁合金烟尘 锌还原 热力学计算 液相线温度 黏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etCal的铜阳极炉精炼过程热力学仿真模型 被引量:3
6
作者 徐少春 李明周 +3 位作者 赵志慧 钟立桦 何发友 黄金堤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436-2451,共16页
基于多相平衡原理、过程反应机理和MetCal软件平台,采用化学平衡常数法,建立铜阳极炉精炼过程热力学仿真模型和仿真系统。在典型生产工况条件下,模拟计算氧化期和还原期的产物组成和关键技术指标。结果表明:氧化期铜液中Cu含量的计算相... 基于多相平衡原理、过程反应机理和MetCal软件平台,采用化学平衡常数法,建立铜阳极炉精炼过程热力学仿真模型和仿真系统。在典型生产工况条件下,模拟计算氧化期和还原期的产物组成和关键技术指标。结果表明:氧化期铜液中Cu含量的计算相对误差为0.14%,微量元素S、O的含量计算绝对误差分别为0.0057%和0.252%;还原期铜液中Cu含量相对误差为0.16%,S、O的含量计算绝对误差分别为0.0003%和0.002%,精炼渣Cu含量计算误差为4.69%,Pb、Zn、As、Sb和Bi等杂质元素在氧化期铜液与粗铜中的分配比计算结果与生产数据误差分别为2.82%、4.94%、6.24%、6.69%和0.07%。因此,所构建模型和计算系统能较好地反映铜阳极炉精炼过程的实际生产情况,具有精准预测该精炼过程和优化工艺参数的潜力,可有效指导铜阳极炉精炼过程的生产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转式阳极炉 火法精炼 MetCal 热力学仿真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需求响应的数据中心热力学动态系统建模与关键参数辨识方法
7
作者 俞露杰 赵博文 +3 位作者 朱介北 李炳森 周欢 贾宏杰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6-193,共8页
数据中心热力学动态模型能够为负载管理和制冷系统优化运行提供依据。建立了引入自适应噪声的数据中心热力学动态(ADTD)模型,在传统热力学模型基础上引入过程噪声和测量噪声以补偿数学模型和物理系统之间的偏差;建立自适应噪声更新算法... 数据中心热力学动态模型能够为负载管理和制冷系统优化运行提供依据。建立了引入自适应噪声的数据中心热力学动态(ADTD)模型,在传统热力学模型基础上引入过程噪声和测量噪声以补偿数学模型和物理系统之间的偏差;建立自适应噪声更新算法以及数据中心热状态最优估计算法;辨识模型热容、热阻等关键参数。搭建了私有云数据中心实验平台,基于实测运行数据,建立ADTD模型并验证其模拟数据中心室内温度变化的性能。结果表明,与传统建模和参数辨识方法相比,所建立的模型可获得更为精确的参数辨识结果,在数据中心不同运行场景下可准确模拟室内温度变化,并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中心 热力学模型 自适应噪声 参数辨识 状态估计 需求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加工分子管理平台热力学及分离单元模块开发
8
作者 高照 吴熙 +1 位作者 夏丹 张霖宙 《化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212-3225,共14页
石油复杂分子体系的热力学及分离过程建模是实现炼化过程分子管理的关键步骤之一。基于平台化的建模思路,设计了热力学及分离单元模块的开发架构,建立了热力学基础函数库和分离单元模型库,实现了炼化过程复杂分子体系的热力学性质计算... 石油复杂分子体系的热力学及分离过程建模是实现炼化过程分子管理的关键步骤之一。基于平台化的建模思路,设计了热力学及分离单元模块的开发架构,建立了热力学基础函数库和分离单元模型库,实现了炼化过程复杂分子体系的热力学性质计算及典型分离过程建模。为了验证模型计算的正确性,首先基于实验数据和商用流程模拟软件计算结果进行测试和对比,确认了热力学基础函数、平衡计算和闪蒸/蒸馏塔分离单元计算结果的准确性。最后,通过对分子层次柴油分离过程的机理计算,证明了所开发的平台可实现复杂分子体系的模拟,所开发的模块为石油复杂分子体系的分离过程模拟与优化提供了有效的计算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复杂分子体系 分子管理 热力学基础函数 分离单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缩空气储能储气库热力学改进的数学模型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杨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07-1709,共3页
为提高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效率,实现对能量与储气资源的高效利用,提出了一种针对压缩空气储能储气库热力学改进的数学模型。该模型基于热力学基本原理,对储气库中的空气压缩、储气加热、热量存储与热量释放行为进行描述,并考虑了各种可能... 为提高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效率,实现对能量与储气资源的高效利用,提出了一种针对压缩空气储能储气库热力学改进的数学模型。该模型基于热力学基本原理,对储气库中的空气压缩、储气加热、热量存储与热量释放行为进行描述,并考虑了各种可能的热力学改进方法。通过模拟和分析,模型揭示了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热力学特性和效率问题,可为实际系统的设计和改进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空气储能 储气库 热力学改进 数学模型 效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hermaKin模型的环氧树脂热解反应动力学与热力学研究
10
作者 陈湛文 丁雁 +3 位作者 王鑫杨 龚俊辉 胡红云 方庆艳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4-43,共10页
为评估环氧树脂涂层材料的火灾危险性,提出了一种借助ThermaKin模型解析腰果酚改性胺固化的环氧树脂(EP-PAA)材料热解特性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对热重分析(TGA)试验结果进行数值反演,获取EP-PAA材料的热解反应动力学参量,并通过对差示扫... 为评估环氧树脂涂层材料的火灾危险性,提出了一种借助ThermaKin模型解析腰果酚改性胺固化的环氧树脂(EP-PAA)材料热解特性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对热重分析(TGA)试验结果进行数值反演,获取EP-PAA材料的热解反应动力学参量,并通过对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试验结果进行数值反演,求取EP-PAA材料的固相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比热容及热解反应热,建立完整的热解反应模型。结果表明:EP-PAA材料的热失重主要集中于550~800K温度区间,且其质量损失速率峰呈双峰分布;通过由两步连续一级反应(均为吸热反应)组成的热解反应模型实现了对TGA和DSC试验结果的准确预测;不同升温速率条件下该热解反应模型的残碳值和质量损失速率峰值预测结果与TGA试验结果的误差分别小于5%和8%,该研究结果进一步验证了本模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热解 ThermaKin模型 反应动力学 热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颗粒重组理论的水合物沉积物温-压耦合热力学模型
11
作者 周瑞 白冰 杨光昌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26-1235,共10页
水合物沉积物赋存时的温度和孔隙水压变化对沉积物的力学性质影响明显。基于颗粒重组理论,通过引入温-压耦合系数δ、剪应变和体应变胶结应力衰减方式(λ_(v),λ_(s))和水合物饱和度影响下的剪胀方程d,建立了水合物沉积物温-压耦合热力... 水合物沉积物赋存时的温度和孔隙水压变化对沉积物的力学性质影响明显。基于颗粒重组理论,通过引入温-压耦合系数δ、剪应变和体应变胶结应力衰减方式(λ_(v),λ_(s))和水合物饱和度影响下的剪胀方程d,建立了水合物沉积物温-压耦合热力学模型。利用数值模拟结果同室内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从宏观力学性质变化和微观作用机理两个角度探讨了围压、水合物饱和度和温-压耦合系数对沉积物力学特性的影响。最后,对模型中的刚度系数和体应变衰减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引入温-压耦合系数的水合物沉积物模型能够很好的描述沉积物赋存的温度和水压同其力学特性变化关系。环境温度降低和水压增大增强了微观层面水合物的胶结强度和刚度,宏观表现为峰值强度、应变软化和剪胀性提高。刚度系数γ通过增大沉积物初始刚度使得沉积物表现出更强的峰值强度。体应变衰减参数λ_(v)通过提高胶结应力衰减速率增强沉积物的应变软化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压耦合系数 颗粒重组理论 热力学模型 水合物沉积物 剪胀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ctSage热力学计算在耐火材料抗渣侵蚀性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郭伟杰 朱天彬 +4 位作者 李亚伟 廖宁 桑绍柏 徐义彪 鄢文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10-1122,共13页
商用热力学计算软件FactSage在耐火材料抗渣侵蚀性研究中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在耐火材料研究中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总结了近15年来热力学计算在耐火材料抗渣侵蚀性研究中的应用,重点介绍了耐火材料抗渣侵蚀研究中常用的热力学计算模型,... 商用热力学计算软件FactSage在耐火材料抗渣侵蚀性研究中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在耐火材料研究中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总结了近15年来热力学计算在耐火材料抗渣侵蚀性研究中的应用,重点介绍了耐火材料抗渣侵蚀研究中常用的热力学计算模型,分析了各种模型的原理、特点、适用情景、精确度与局限性,并给出了详细的运用实例。此外,本文介绍了热力学计算与其他方法相结合运用的实例,包含ANSYS、动力学分析、分子动力学模拟等方法,规避热力学计算的局限性,更加全面地分析熔渣对耐火材料的侵蚀行为。最后,本文对热力学计算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并基于现有研究现状对其发展前景与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火材料 热力学计算 抗渣侵蚀性 FactSage 热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测石蜡沉积的热力学模型 被引量:33
13
作者 梅海燕 孔祥言 +3 位作者 张茂林 李士伦 孙雷 孙良田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84-86,共3页
溶解石蜡的原油在稳定状态下为真溶液,当热力学条件改变时,石蜡以结晶方式析出而沉积于孔隙介质表面或管壁,引起严重堵塞,给油田生产造成巨大危害。提出了预测石蜡从原油中沉积的热力学模型,根据正规溶液理论对固体混合物的非理想性进... 溶解石蜡的原油在稳定状态下为真溶液,当热力学条件改变时,石蜡以结晶方式析出而沉积于孔隙介质表面或管壁,引起严重堵塞,给油田生产造成巨大危害。提出了预测石蜡从原油中沉积的热力学模型,根据正规溶液理论对固体混合物的非理想性进行了校正。该模型采用状态方程统一描述气相和液相,能够体现体系组成、压力、温度以及不同组分间相互作用的影响,使热力学模型能够更真实地反映多相相平衡规律;考虑了液相、固相的热容差对石蜡沉积的影响,能够确定石蜡从原油中开始析出的温度(或压力),以及随着温度的降低(或压力的改变)所沉积出的石蜡数量。用该模型预测的石蜡沉积起始温度与实验数据一致性较好。图2表2参6(邓春萍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 石蜡 沉积 热力学模型 油田开发 油井清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流层飞艇热力学模型和上升过程仿真分析 被引量:40
14
作者 姚伟 李勇 +1 位作者 王文隽 郑威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03-607,共5页
建立了平流层飞艇的热力学控制模型,并采用该模型对飞艇的上升过程进行了仿真分析。分析表明,飞艇上升过程中的热力学和动态传热过程对飞艇的浮力和飞行控制有重要影响;飞艇上升过程中,为保持艇内外压差,需维持较大的空气出流量,艇内气... 建立了平流层飞艇的热力学控制模型,并采用该模型对飞艇的上升过程进行了仿真分析。分析表明,飞艇上升过程中的热力学和动态传热过程对飞艇的浮力和飞行控制有重要影响;飞艇上升过程中,为保持艇内外压差,需维持较大的空气出流量,艇内气体随外界压力降低膨胀做功,飞艇会处于较大的超冷状态,飞艇与外界大气的对流换热和日照条件下吸收太阳热辐射能量,可减轻飞艇的超冷状态;飞艇上升速率越快,艇内外气体温差越大,飞艇超冷状态越严重,净静升力降低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流层飞艇 热力学模型 上升过程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型、W型和螺旋型埋管形式能量桩热力学特性对比模型试验 被引量:29
15
作者 刘汉龙 王成龙 +1 位作者 孔纲强 吴迪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441-447,共7页
能量桩是一种可以节省地下空间和施工埋管费用的新技术,目前针对其在供暖和制冷过程中土体和桩基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却相对较少。基于模型试验方法,系统地研究了饱和砂土中单U型(绑扎和预埋形式)、W型和螺旋型等4种不同埋管形式情... 能量桩是一种可以节省地下空间和施工埋管费用的新技术,目前针对其在供暖和制冷过程中土体和桩基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却相对较少。基于模型试验方法,系统地研究了饱和砂土中单U型(绑扎和预埋形式)、W型和螺旋型等4种不同埋管形式情况下的能量桩热力学效应、传热和承载特性,测得桩体和桩周土体温度、桩端阻力、水平土压力、桩顶位移以及桩体应变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输入功率情况下W型埋管形式桩体的温度、土体压力、应力和桩顶位移均较螺旋型和U型埋管形式的情况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桩 埋管形式 模型试验 热力学效应 饱和砂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热力学模型的煤孔隙结构分形表征 被引量:12
16
作者 王秀娟 要惠芳 +2 位作者 李伟 张晓辉 阎纪伟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0-23,共4页
煤的孔隙结构复杂,难以用传统的欧氏几何理论描述其复杂性,而分形理论可定量表征孔隙结构的复杂程度。通过对渭北煤田韩城矿区10个煤样进行的压汞实验,采用热力学分形模型,获得了煤的渗流孔的分形维数,定量表征了煤的孔隙特征,并探讨了... 煤的孔隙结构复杂,难以用传统的欧氏几何理论描述其复杂性,而分形理论可定量表征孔隙结构的复杂程度。通过对渭北煤田韩城矿区10个煤样进行的压汞实验,采用热力学分形模型,获得了煤的渗流孔的分形维数,定量表征了煤的孔隙特征,并探讨了分形维数与渗透率的关系。研究表明:对于同等变质程度的煤来说,煤中吸附孔越多,孔隙分形维数越大;煤孔隙分形维数与渗透性呈负相关关系。由此可见,煤的渗流孔分形维数可作为煤储层渗透性评价的定量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结构 压汞 分形维数 热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碎屑岩骨架颗粒溶解的热力学模型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10
17
作者 张萌 黄思静 +4 位作者 冯明石 王琦 黄裕雄 董少峰 彭美丽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06年第4期21-25,共5页
基于热力学平衡原理,探讨了不同温压条件下,碎屑岩在成岩过程中各种骨架颗粒溶解相关的9个反应吉布斯自由能增量和平衡常数的计算结果说明:各种骨架颗粒(钾长石、钠长石、钙长石以及铁镁暗色矿物中的辉石、角闪石等)在成岩过程中的稳定... 基于热力学平衡原理,探讨了不同温压条件下,碎屑岩在成岩过程中各种骨架颗粒溶解相关的9个反应吉布斯自由能增量和平衡常数的计算结果说明:各种骨架颗粒(钾长石、钠长石、钙长石以及铁镁暗色矿物中的辉石、角闪石等)在成岩过程中的稳定性都较弱,抗溶蚀能力都不高;铁镁暗色矿物和中基性斜长石在碎屑岩的成岩条件酸性介质中,比酸性斜长石和碱性长石更易发生溶解,形成次生溶蚀孔隙,为油气的储集和运移提供空间和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屑岩 骨架颗粒 溶解 热力学模型 地质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气化过程的热力学模型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闫桂焕 孙奉仲 +3 位作者 孙荣峰 关海滨 姜建国 许敏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5-89,共5页
在综合考虑系统散热和碳不完全转化等因素的情况下,基于物质平衡、能量平衡和化学反应平衡建立了生物质气化过程热力学模型,并用Newton-Raphson方法对模型进行了求解。模型计算结果与文献数据基本吻合。最后,利用所建模型分析了空气预... 在综合考虑系统散热和碳不完全转化等因素的情况下,基于物质平衡、能量平衡和化学反应平衡建立了生物质气化过程热力学模型,并用Newton-Raphson方法对模型进行了求解。模型计算结果与文献数据基本吻合。最后,利用所建模型分析了空气预热温度、原料含水率、反应温度、空气当量比对气体成分、热值等指标的影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气化 热力学 平衡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MATLAB编程求解Zn(Ⅱ)-NH_4Cl-NH_3-H_2O体系热力学模型 被引量:16
19
作者 巨少华 唐谟堂 杨声海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21-827,共7页
应用MATALAB语言编写程序建立Zn(Ⅱ)-NH4Cl-NH3-H2O体系的多元非线性热力学模型并求解其热力学关系. 模型中共有pH值、游离氨浓度、总氨浓度、溶液中总锌浓度、总氯浓度和游离氯离子浓度 6个变量, 共有锌量、氨量、氯量和电荷平衡4个方... 应用MATALAB语言编写程序建立Zn(Ⅱ)-NH4Cl-NH3-H2O体系的多元非线性热力学模型并求解其热力学关系. 模型中共有pH值、游离氨浓度、总氨浓度、溶液中总锌浓度、总氯浓度和游离氯离子浓度 6个变量, 共有锌量、氨量、氯量和电荷平衡4个方程. 根据电算指数法, 模型中各离子浓度之间服从对数和指数关系. 输入需求解的方程及其边界条件, 求出总氨浓度和总氯浓度分别在0~10 mol/L范围内变化时, 其他未知数随之变化的关系, 并绘制各种重要的热力学关系图, 包括各种立体图和二维图. 对用MATLAB求解模型和用BASIC求解模型的所得结果以及与氧化锌溶解度实验所得结果之间的差异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用MATLAB编程求解冶金多元非线性热力学模型, 过程简单, 所得结果精确可靠, 根据计算所得数值可方便地绘制成各种图形, 便于进行冶金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TLAB语言 编程 热力学模型 配位化学 湿法冶金热力学 锌氨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物湿热平衡新模型及热力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陈思羽 吴文福 +4 位作者 李兴军 吴子丹 张亚秋 张忠杰 韩峰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10-114,共5页
建立谷物平衡水分与相对湿度在不同温度下的关系模型,并利用小麦、玉米、水稻、大米的静态平衡试验数据进行拟合。结果表明,该方程适合描述小麦、玉米、水稻、大米的等温线,可直接求解出谷物的平衡水分。另外,根据所建立的模型,预测了... 建立谷物平衡水分与相对湿度在不同温度下的关系模型,并利用小麦、玉米、水稻、大米的静态平衡试验数据进行拟合。结果表明,该方程适合描述小麦、玉米、水稻、大米的等温线,可直接求解出谷物的平衡水分。另外,根据所建立的模型,预测了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安全储藏水分,并对谷物的热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吸着等热值随着平衡水分值的减小而增加,解吸等热值增加更为显著;解吸和吸附过程中吸着等热值均高于水汽化潜热;平衡水分大于25%后,吸着等热值趋于稳定,与汽化潜热值接近;根据分析所得数据,拟合了小麦、稻谷、玉米解吸与吸附过程的吸着等热曲线回归方程,为以能量化的观念实施粮仓作业管理,实现高效、合理、节能储粮提供了有利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物 吸着等温线 数学模型 热力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