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稀土(Y、Pr、Tb)希夫碱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荧光性质 被引量:6
1
作者 范文博 江元汝 +2 位作者 徐婷 李兆 陈利君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5-20,共6页
以水杨醛苯甲酰腙为配体(H2L),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3种稀土[Y、Pr、Tb]配合物。通过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元素分析、紫外及荧光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并用X单晶衍射测定了钇配合物的结构。其结构以4个对称的金属核为骨架,每个金属核上带有... 以水杨醛苯甲酰腙为配体(H2L),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3种稀土[Y、Pr、Tb]配合物。通过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元素分析、紫外及荧光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并用X单晶衍射测定了钇配合物的结构。其结构以4个对称的金属核为骨架,每个金属核上带有2个配体,属于四方晶系,P4/ncc空间群,a=2.1656(2)nm,b=2.1656(2)nm,c=2.6668(4)nm,α=90°,β=90°,γ=90°,V=12.507(3)nm3,Z=16。荧光光谱表明,钇配合物在473nm处有强的荧光发射,铽、镨配合物都表现出良好的特征荧光发射,其光致发光性能良好,有望在光学材料方面得到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配合物 晶体结构 荧光性质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杯芳烃配合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闫冰 张洪杰 倪嘉缵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11-117,共7页
本文评述了稀土杯芳烃配合物的研究进展,对稀土杯芳烃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和光物理性质进行了详细的报道。
关键词 杯芳烃 稀土 配合物 合成 晶体 光物理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列双核稀土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光物理性质 被引量:3
3
作者 李野王茹 牛淑云 +1 位作者 金晶 王兆龙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753-1760,共8页
本文采用水热法合成了4种双核稀土配合物[Y2(p-MBA)6(Phen)2](1)、[Y2(p-ClBA)6(Phen)2](2)、[Pr2(BA)6(Phen)2](3)和[Pr2(p-ClBA)6(H2O)2(Phen)2](4)[Phen=邻菲咯啉、p-MBA=对甲基苯甲酸、BA=苯甲酸、p-ClBA=对氯苯甲酸]。测定了4种配... 本文采用水热法合成了4种双核稀土配合物[Y2(p-MBA)6(Phen)2](1)、[Y2(p-ClBA)6(Phen)2](2)、[Pr2(BA)6(Phen)2](3)和[Pr2(p-ClBA)6(H2O)2(Phen)2](4)[Phen=邻菲咯啉、p-MBA=对甲基苯甲酸、BA=苯甲酸、p-ClBA=对氯苯甲酸]。测定了4种配合物的单晶结构。4种配合物在结构和配位方式上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它们的晶体都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在分子中,每个稀土离子与1个邻菲咯啉分子螯合,2个稀土离子均以苯甲酸根或其衍生物为桥。但是,桥连配体的数目以及配体的配位方式不尽相同。配合物4中配位水分子与对氯苯甲酸根之间形成了氢键,氢键将双核配合物4连接成二维层状网络结构。对4种配合物的UV-Vis-NIR、IR和荧光性质进行了测定和对比分析。配合物1和2的荧光指认为LLCT和LMCT,而配合物3和4的荧光表现出LLCT与LMCT混合跃迁及Pr3+的特征发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核稀土配合物 合成 晶体结构 光物理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代芳香羧酸与联吡啶配体构筑的四种稀土配合物的晶体结构、热分析和荧光性质 被引量:10
4
作者 周孟雪 任宁 张建军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349-2358,共10页
利用2种氯代芳香羧酸(3,4-二氯苯甲酸和3,5-二氯苯甲酸,分别简写为3,4-HDClBA和3,5-HDClBA)与5,5'-二甲基-2,2'-联吡啶(5,5'-DM-2,2'-bipy)配体在溶剂热或常温反应的条件下成功地合成了4种稀土配合物[Ln2(5,5'-DM-2... 利用2种氯代芳香羧酸(3,4-二氯苯甲酸和3,5-二氯苯甲酸,分别简写为3,4-HDClBA和3,5-HDClBA)与5,5'-二甲基-2,2'-联吡啶(5,5'-DM-2,2'-bipy)配体在溶剂热或常温反应的条件下成功地合成了4种稀土配合物[Ln2(5,5'-DM-2,2'-bipy)2(3,4-DClBA)6(H2O)(C2H5OH)](Ln=Sm(1),Eu(2))和[Ln(5,5'-DM-2,2'-bipy)(3,5-DClBA)3]2(Ln=Sm(3),Eu(4))。配合物1和2是同构的,每个中心离子是八配位的扭曲四方反棱柱的几何构型,分子与分子之间通过C-H…Cl氢键和π-π堆积作用形成二维的超分子结构。配合物3的几何构型为九配位的单帽四方反棱柱体,分子与分子之间通过不同的π-π堆积作用形成二维的超分子结构。利用热重红外联用技术研究了配合物1~4的热稳定性和热分解机理。对配合物2和4进行了荧光以及荧光寿命研究,结果表明2个配合物都能发射Eu^3+离子的特征荧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配合物 合成 晶体结构 热分析 荧光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