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aTiO_3∶Pr^(3+)长余辉玻璃的制备与发光性能 被引量:4
1
作者 杨志平 刘冲 +4 位作者 郭智 冯建伟 杨勇 李兴民 李旭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93-496,共4页
用二次熔融法制备了CaTiO3∶Pr3+红色长余辉玻璃。测量了样品的发射光谱,其发射光谱峰值为611.7,614.5 nm,对应于Pr3+的4 f-4 f(1D2→3H4)跃迁,与CaTiO3∶Pr3+晶态长余辉发光粉的发射光谱峰值相一致。玻璃粉与发光粉的质量配比在95∶5~8... 用二次熔融法制备了CaTiO3∶Pr3+红色长余辉玻璃。测量了样品的发射光谱,其发射光谱峰值为611.7,614.5 nm,对应于Pr3+的4 f-4 f(1D2→3H4)跃迁,与CaTiO3∶Pr3+晶态长余辉发光粉的发射光谱峰值相一致。玻璃粉与发光粉的质量配比在95∶5~80∶20时,都可以形成玻璃态并得到红色长余辉发光。研究了气氛和熔融温度对发光性能的影响,在空气环境下,800℃即可得到性能良好的样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余辉 catio3:pr^3+ 发光玻璃 稀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掺杂Sm_(0.5)Sr_(0.5)CoO_(3)阴极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邓帅磊 王博 +2 位作者 孙明旭 夏云云 陈静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0-165,共6页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因能量转换效率高,绿色无污染而备受关注。研究发现,钙钛矿结构的Sm_(0.5)Sr_(0.5)CoO_(3-δ)(SSC)是电子-离子混合导体,具有良好的氧还原活性,以及电导率高、极化电阻低等优点。为了探究镧系元素Pr掺杂对SSC...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因能量转换效率高,绿色无污染而备受关注。研究发现,钙钛矿结构的Sm_(0.5)Sr_(0.5)CoO_(3-δ)(SSC)是电子-离子混合导体,具有良好的氧还原活性,以及电导率高、极化电阻低等优点。为了探究镧系元素Pr掺杂对SSC阴极性能的影响,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Pr_(x)Sm_(0.5-x)Sr_(0.5)CoO_(3)(x=0.1,0.2,0.3,0.4,0.5)阴极粉体,对其进行一系列表征和电化学性能测试。电化学阻抗谱(EIS)测试表明,当Pr掺杂量为0.3时,PSSC-30阴极在550~750℃范围内的极化电阻均小于其他掺杂量;在700℃时,全电池的功率密度达到最大,为311.06mW/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_(0.5)Sr_(0.5)CoO_(3-δ) pr掺杂 溶胶-凝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色长余辉发光材料CaTiO_3:Pr^(3+)余辉性能的改进 被引量:2
3
作者 齐晓霞 《四川兵工学报》 CAS 2009年第3期92-93,共2页
采用掺入Zn来改良红色长余辉发光材料CaTiO3:Pr3+的发光亮度及余辉性能.通过对该材料的X射线衍射谱、发光光谱和余辉衰减过程进行分析与测试,发现改变Zn的掺入量对该发光粉体余辉性能的影响规律,当Zn2+的含量为15%~25%时,发光粉体具有... 采用掺入Zn来改良红色长余辉发光材料CaTiO3:Pr3+的发光亮度及余辉性能.通过对该材料的X射线衍射谱、发光光谱和余辉衰减过程进行分析与测试,发现改变Zn的掺入量对该发光粉体余辉性能的影响规律,当Zn2+的含量为15%~25%时,发光粉体具有最佳的余辉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余辉 catio3:pr3+ 高温固相法 Zn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_(3)Y_(2)Ge_(3)O_(12)∶Pr^(3+)材料的多色发光及余辉性能
4
作者 郭海洁 张涛 +4 位作者 时秋峰 乔建伟 崔彩娥 黄平 王磊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4-433,共10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一种具有颜色变化的长余辉发光材料Mg_(3)Y_(2)Ge_(3)O_(12)∶Pr^(3+)。通过X射线衍射、激发发射光谱、余辉衰减及热释光曲线等,对样品的结构、发光及余辉性能进行了系统分析。在283 nm激发下,发射光谱在485 nm和60...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一种具有颜色变化的长余辉发光材料Mg_(3)Y_(2)Ge_(3)O_(12)∶Pr^(3+)。通过X射线衍射、激发发射光谱、余辉衰减及热释光曲线等,对样品的结构、发光及余辉性能进行了系统分析。在283 nm激发下,发射光谱在485 nm和609 nm处表现出两个较强的尖峰发射,分别归属于Pr^(3+)离子的^(3)P_(2)→^(3)H_(4)及^(3)P_(0)→3H6能级跃迁。通过对Pr^(3+)离子浓度的调控,有效改变了绿光和红光的相对发射强度,从而实现了发光颜色的多色化。此外,在激发光源停止后该材料同样具有多色的余辉发射,对于最佳样品(Mg_(3)Y_(2)Ge_(3)O_(12)∶0.015Pr^(3+))的余辉时间可达1200 s以上。之后,我们通过热释光曲线具体研究了陷阱的分布及余辉的充放能过程。结果表明,Mg_(3)Y_(2)Ge_(3)O_(12)∶0.015Pr^(3+)材料中浅陷阱的浓度相对较低从而导致室温下的余辉性能较弱。由于材料在高温区域具有超宽带陷阱分布,因此,我们进一步探究了其在高温下的多色长余辉性能。在本工作中,我们成功制备了一种单一离子激活的发光及余辉颜色可调的长余辉发光材料,考虑到其在室温以及高温条件下都具有发光及余辉颜色变化的特点,该材料在高温预警标识以及防伪领域有着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余辉发光材料 Mg_(3)Y_(2)Ge_(3)O_(12)∶pr^(3+) 多色化 防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oping effects of Nb^(5+) on red long afterglow phosphor CaTiO_3:Pr^(3+)
5
作者 蒋自强 王育华 龚宇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0年第2期484-488,共5页
A series of Nb5+ codoped red long afterglow phosphors CaTi1-xNbxO3:Pr 0.0023+ (0 ≤ x ≤ 0.05) is prepared by a solid state reaction method. Their photoluminescence, phosphorescence and thermoluminescence are inv... A series of Nb5+ codoped red long afterglow phosphors CaTi1-xNbxO3:Pr 0.0023+ (0 ≤ x ≤ 0.05) is prepared by a solid state reaction method. Their photoluminescence, phosphorescence and thermoluminescence a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codoping Nb5+ can improve the photoluminescence and phosphorescence property of CaTiO3:Pr3+ significantly. When 3-mol% Nb5+ is codoped, the emission intensity of CaTiO3:Pr3+ is enhanced twice, while the afterglow time is extended from 10 min to about 40 min. Thermoluminescence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trapping level of CaTiO3:Pr3+ is reduced from 0.82~eV to 0.62~eV by codoping Nb5+. The effect of Nb5+ doping on enhancing the photoluminescence intensity and afterglow time of CaTiO3:Pr3+ is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tio3:pr3+ red afterglow TRA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CM41-CaTiO_3∶Pr^(3+)超细颗粒的制备及发光性能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张艺娟 马春艳 +2 位作者 李战军 张洪武 辛勤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84-86,90,共4页
通过溶胶-凝胶法合成了负载CaTiO3∶Pr3+的多孔SiO2复合材料,并探究了材料的最佳煅烧温度。利用SEM、XRD、FT-IR研究了材料的结构,采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了材料的发光性能,为选择合适的温度提供了依据。材料的激发波长为325nm和375nm;... 通过溶胶-凝胶法合成了负载CaTiO3∶Pr3+的多孔SiO2复合材料,并探究了材料的最佳煅烧温度。利用SEM、XRD、FT-IR研究了材料的结构,采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了材料的发光性能,为选择合适的温度提供了依据。材料的激发波长为325nm和375nm;发射波长为613nm,对应于Pr3+的1 D2-3 H4跃迁。随着煅烧温度由500℃升高到1000℃,发光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在800℃发光最强,且由SEM电镜看出,合成的材料分布均匀,呈球形,颗粒尺寸在500nm左右,煅烧之后材料的形貌及颗粒尺寸并未发生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 MCM41 catio3pr3+ 纳米荧光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位Zr^(3+)掺杂CaTiO_3∶Pr^(3+)红色发光材料的发光性能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杨伟 张君诚 +1 位作者 王旭升 姚熹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1-13,共3页
制备了不同Zr/Ti比的CaTi1-xZrxO3∶Pr3+(x=0~0.07)系列红色发光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检测了样品结构,测量了样品的激发光谱、发射光谱和反射光谱特性,讨论了B位Zr掺杂对CaTiO3∶Pr3+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Zr掺杂使样品在612nm处的... 制备了不同Zr/Ti比的CaTi1-xZrxO3∶Pr3+(x=0~0.07)系列红色发光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检测了样品结构,测量了样品的激发光谱、发射光谱和反射光谱特性,讨论了B位Zr掺杂对CaTiO3∶Pr3+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Zr掺杂使样品在612nm处的红光发射强度大大提高。当x=0.025时,样品发光强度达到最强,是CaTiO3∶Pr3+发光强度的299%。发光强度的提高是由于Zr的加入使基质中电荷转移态位置处于导带和Pr3+的4f5d能级之间,使能量传递通道得到增加而导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致发光 CaTi O3pr3+ ZR 替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前“3-PR”参与式健康教育方案的构建与应用
8
作者 许芳 刘连 +1 位作者 刘茉莉 倪倩倩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4-77,87,共5页
目的构建产前“3-PR”参与式健康教育方案,评价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住院分娩的120例产妇按入组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对产妇及家属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产前“3-PR”参与式健康教育,均要求两组家属全程参... 目的构建产前“3-PR”参与式健康教育方案,评价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住院分娩的120例产妇按入组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对产妇及家属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产前“3-PR”参与式健康教育,均要求两组家属全程参加,于产妇出院时评价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焦虑评分及焦虑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母乳喂养率及产妇家属新生儿护理技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产前“3-PR”参与式健康教育方案的实施有助于缓解产妇焦虑情绪,提升母乳喂养率及新生儿护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妇 围生期 3-pr”参与式 母乳喂养 新生儿 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热合成法制备CaTiO_3∶Re^(3+)(Re=Eu,Dy)及发光性能 被引量:4
9
作者 季洪雷 米晓云 +2 位作者 张鑫 邵爽 张会玲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27-133,共7页
采用水热合成法合成了CaTiO_3∶Re^(3+)(Re=Eu,Dy)荧光粉,通过XRD(X-ray diffraction)、SEM(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和光谱对样品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在p H=12时,合成出的CaTiO_3∶Re荧光粉结晶度和发光性能最好;SEM分析表明荧... 采用水热合成法合成了CaTiO_3∶Re^(3+)(Re=Eu,Dy)荧光粉,通过XRD(X-ray diffraction)、SEM(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和光谱对样品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在p H=12时,合成出的CaTiO_3∶Re荧光粉结晶度和发光性能最好;SEM分析表明荧光粉颗粒尺寸在450 nm左右,分散性好;确定了稀土离子最佳浓度。在353nm激发下,CaTiO_3∶0.12Dy^(3+)的发射峰分别位于485 nm(蓝)和576 nm(黄)。当Dy^(3+)浓度发生变化时,两种跃迁产生的蓝黄光发射峰的强度比值(IY/IB)也会发生变化,因此,可以利用这一点对CaTiO_3∶Dy^(3+)荧光材料的发光颜色进行调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tio3 水热合成 发光 p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NO_3)_3和Pr(NO_3)_3对高岭石脱羟基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匡敬忠 原伟泉 +2 位作者 徐力勇 李琳 黄震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395-1402,共8页
采用热重和微商热重(TG/DTA)综合热分析技术在不同升温速率下研究了掺入La(NO3)3和Pr(NO3)3的高岭石的热分解过程,利用Coats-Redfern积分法和Achar微分法对热分析实验数据进行动力学计算,得到了高岭石脱羟基反应过程中的控制机理函数、... 采用热重和微商热重(TG/DTA)综合热分析技术在不同升温速率下研究了掺入La(NO3)3和Pr(NO3)3的高岭石的热分解过程,利用Coats-Redfern积分法和Achar微分法对热分析实验数据进行动力学计算,得到了高岭石脱羟基反应过程中的控制机理函数、活化能和指前因子等动力学参数;分析了2种稀土掺入对高岭石脱羟基过程动力学参数的影响,并用Ozawa法对活化能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未掺稀土和掺入Pr(NO3)3的高岭石的脱羟基反应过程均受化学反应模型F3控制,反应的活化能分别为307.94和282.86k J/mol,指前因子ln A的值分别为47.8980和44.1718;掺入La(NO3)3的高岭石脱羟基反应过程控制机理函数发生改变,受化学反应模型F2控制,反应活化能为196.02 k J/mol,指前因子ln A的值为29.5551.与未掺稀土的高岭石对比,掺入Pr(NO3)3后活化能和指前因子略有降低;而掺入La(NO3)3后则显著降低,分别降低了36.34%和38.30%.采用Ozawa法验证得到的活化能与Coats-Redfern积分法和Achar微分法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O3)3 pr(NO3)3 高岭石 脱羟基过程 活化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Pr对Al_2O_3-SiO_2(sf)/Al-Si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谢勇 李文芳 +1 位作者 黄鹰 揭军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54-557,共4页
本文研究几种稀土Pr含量的硅酸铝短纤维增强铝硅复合材料在常温及 2 0 0℃下的拉伸性能 ,并对Pr元素的影响机理进行了深入探讨。结果表明 ,添加Pr元素可提高复合材料的强度和塑性 ,而对复合材料高温性能的改善更为明显。但Pr含量有一定... 本文研究几种稀土Pr含量的硅酸铝短纤维增强铝硅复合材料在常温及 2 0 0℃下的拉伸性能 ,并对Pr元素的影响机理进行了深入探讨。结果表明 ,添加Pr元素可提高复合材料的强度和塑性 ,而对复合材料高温性能的改善更为明显。但Pr含量有一定的范围 ,对室温性能有利的Pr含量在 0 2 %~ 0 3%左右 ,而在高温下 ,随Pr含量的提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pr A12O3-SiO2(sf)/Al—Si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YPO_4:Pr^(3+)的化学制备、结构分析和光谱特性 被引量:7
12
作者 廉锐 尹民 +3 位作者 张慰萍 霍承松 吴伟达 夏上达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02-105,共4页
首次报道了纳米YPO4Pr3+粉末材料的化学制备方法和光谱特性,结构分析证实共沉淀法制得的样品为粒径20nm的纳米微晶.对激发Pr3+离子3P0能级下的光谱性能进行了测量,同在体材料中一样,得到了来自较高能级3P1强... 首次报道了纳米YPO4Pr3+粉末材料的化学制备方法和光谱特性,结构分析证实共沉淀法制得的样品为粒径20nm的纳米微晶.对激发Pr3+离子3P0能级下的光谱性能进行了测量,同在体材料中一样,得到了来自较高能级3P1强发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 光谱 磷酸钇 掺镨 结构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d^(3+)、Li^(1+)对CaTiO_3微波介电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黄国华 谢清连 +1 位作者 徐建梅 周东祥 《压电与声光》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85-187,共3页
研究了Nd3+、Li1+取代对CaTiO3微波介电性能的影响。以x=0.39的Ca1-xNd2x/3TiO3(CNT)为典型材料,在1 300~1 380℃烧结制备CNT。在1 350℃烧结4 h,可制备出介电常数rε=109.24,品质因数与频率之积Qf=8 650 GHz,谐振频率温度系数τf=+243&... 研究了Nd3+、Li1+取代对CaTiO3微波介电性能的影响。以x=0.39的Ca1-xNd2x/3TiO3(CNT)为典型材料,在1 300~1 380℃烧结制备CNT。在1 350℃烧结4 h,可制备出介电常数rε=109.24,品质因数与频率之积Qf=8 650 GHz,谐振频率温度系数τf=+243×10-6/℃的CNT(x=0.39)微波陶瓷。对于(1-y)Ca1-xNd2x/3TiO3-yLi1/2Nd1/2TiO3(CNLNT),采用一步预合成法在1 200~1 380℃烧结制备CNLNT(x=0.39,y=0.49)微波陶瓷。随着烧结温度的提高,CNLNT(x=0.39,y=0.49)陶瓷的rε下降,τf略有下降。当烧结温度超过1 300℃时,Qf值下降。在1 300℃烧结4 h,rε=104,Qf=3 440 GHz,τf=+9×1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tio3 微波介质陶瓷 介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偿离子掺杂与烧成温度对SrTiO_3∶0.002Pr^(3+)材料的红色发光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洪樟连 彭丽霞 +2 位作者 张朋越 周时凤 王民权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97-501,共5页
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合成SrTiO3∶Pr3+系发光材料,利用荧光光谱、XRD等分析手段,研究了工艺参数,如不同价态K、Ca和A l离子掺杂,以及1 050~1 300℃不同烧成温度对SrTiO3∶Pr3+体系发光性能的影响,以获得具有较好综合发光性能的SrTiO3∶P... 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合成SrTiO3∶Pr3+系发光材料,利用荧光光谱、XRD等分析手段,研究了工艺参数,如不同价态K、Ca和A l离子掺杂,以及1 050~1 300℃不同烧成温度对SrTiO3∶Pr3+体系发光性能的影响,以获得具有较好综合发光性能的SrTiO3∶Pr3+系发光材料。选择不同价态补偿离子掺杂是为了研究电荷补偿作用机制对该类材料发光性能的作用。结果表明:随着烧成温度的升高,磷光体发光强度先增加后减弱,在1 150℃烧成的材料其发光强度最大。无补偿掺杂与K、Ca或A l离子掺杂的所有样品均发出源于Pr3+的1D2→3H4跃迁的610 nm红色光。在不同价态补偿离子掺杂样品中,以掺A l的SrTiO3∶Pr3+体系发光强度最好;其发光强度比无补偿离子掺杂SrTiO3∶Pr3+材料的发光强度提高10倍左右。另一方面,与A l离子具有类似的引入阴离子电荷缺陷的K离子掺杂材料的发光强度则基本没有变化,其发光强度与没有电荷补偿作用的无掺杂及Ca离子掺杂SrTiO3∶Pr3+材料相似。上述实验结果可从电荷缺陷及微观固溶结构两方面的联合作用机制进行解释。在引入电荷缺陷的掺杂体系中,只有在发光离子PrS+r最近邻的Ti格位引入的电荷缺陷才能有效地起电荷补偿作用,达到增强发光强度的作用。研究结果给出了合理的制备工艺条件,并且提供了一种可有效提高发光强度的补偿离子掺杂的选择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荷补偿 发光 掺杂 烧成温度 SrTiO3:pr^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PRS机构工作空间的蒙特卡洛方法分析 被引量:9
15
作者 康件丽 陈国强 赵俊伟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78-481,共4页
工作空间分析是并联机构设计与评价中极其重要的工作.针对3-PRS并联机构工作空间描述及求解复杂的问题,采用蒙特卡洛方法进行工作空间的求解及分析.对运动特性及工作空间进行了分析,给出了计算工作空间的方法,并给出了具体的实现步骤.... 工作空间分析是并联机构设计与评价中极其重要的工作.针对3-PRS并联机构工作空间描述及求解复杂的问题,采用蒙特卡洛方法进行工作空间的求解及分析.对运动特性及工作空间进行了分析,给出了计算工作空间的方法,并给出了具体的实现步骤.最后用计算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蒙特卡洛方法研究3-PRS工作空间编程简单,并且工作空间中点的均匀性好;刀具的长度对工作空间的范围有很大影响;3个姿态角,X,Y的坐标等信息可以展现在一个二维图上,直观形象,方便查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prS 并联结构 工作空间 蒙特卡洛方法 位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分散辅助合成Sr_xCa_(1-x)TiO_3∶Pr^(3+)红色发光材料及性能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开砚 罗军 葛明桥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42-44,共3页
以超声分散技术为辅助,采用高温固相法在较低温度下合成了不同Sr^(2+)掺杂量的Sr_xCa_(1-x)TiO_3∶Pr^(3+)红色发光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荧光材料余辉特性测试仪、光谱分析仪和荧光分光光度计对样品的微观形貌、物相... 以超声分散技术为辅助,采用高温固相法在较低温度下合成了不同Sr^(2+)掺杂量的Sr_xCa_(1-x)TiO_3∶Pr^(3+)红色发光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荧光材料余辉特性测试仪、光谱分析仪和荧光分光光度计对样品的微观形貌、物相结构、初始余辉与光色特性、激发和发射光谱进行测试和表征分析。结果显示,经超声分散后的样品颗粒分散性良好,外观接近球形,形貌完整、光洁,粒径分布范围更窄;样品主晶相为CaTiO_3,微量Sr^(2+)的掺入并没有引起样品晶体结构的变化,但随着Sr^(2+)掺入量的增大,样品衍射峰的位置向低角度偏移;所制备发光粉体的激发和发射光谱均为宽带发射,当Sr^(2+)的掺杂量为0.3摩尔分数时,样品的相对发光强度最强,是CaTiO_3∶Pr^(3+)发光强度的近2倍,初始余辉亮度达到352.6mcd/m^2,色纯度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分散 catio3pr3+ Sr2+掺杂 发光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甲基蓝在CaTiO_3上的吸附动力学 被引量:3
17
作者 韩冲 杨合 薛向欣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3-76,共4页
详细考察了CaTiO3投加量、溶液pH值以及亚甲基蓝(methylene blue,MB)初始质量浓度对MB在CaTiO3上的平衡吸附率的影响,分析了MB在CaTiO3上的吸附等温式.结果表明,CaTiO3投加量对MB的平衡吸附率影响很小.溶液pH值为7时MB的平衡吸附率高于... 详细考察了CaTiO3投加量、溶液pH值以及亚甲基蓝(methylene blue,MB)初始质量浓度对MB在CaTiO3上的平衡吸附率的影响,分析了MB在CaTiO3上的吸附等温式.结果表明,CaTiO3投加量对MB的平衡吸附率影响很小.溶液pH值为7时MB的平衡吸附率高于溶液pH值为4和10时MB的平衡吸附率,说明中性条件有利于MB在CaTiO3上的吸附.MB在CaTiO3上的平衡吸附率随MB初始质量浓度增加而显著降低.MB在CaTiO3上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MB在CaTiO3上的饱和吸附量为1.64 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tio3 亚甲基蓝 吸附率 吸附等温式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BLAN玻璃中Pr^(3+)掺杂离子~3P_0和~1D_2能级的发光特性和寿命 被引量:5
18
作者 杨海贵 戴振文 +1 位作者 孙志伟 孙桂娟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2-46,共5页
对ZBLAN氟锆酸盐玻璃中Pr3+掺杂离子 3P0 和 1D2 能级的寿命和发光特性进行了较详细的光谱学研究。首先测量了两种掺杂浓度 (质量分数分别为 1×10-3, 5×10-3 )的Pr3+∶ZBLAN玻璃的吸收光谱,然后运用时间分辨激光光谱技术测量... 对ZBLAN氟锆酸盐玻璃中Pr3+掺杂离子 3P0 和 1D2 能级的寿命和发光特性进行了较详细的光谱学研究。首先测量了两种掺杂浓度 (质量分数分别为 1×10-3, 5×10-3 )的Pr3+∶ZBLAN玻璃的吸收光谱,然后运用时间分辨激光光谱技术测量了 3P0 和 1D2 能级在激光单光子共振激发下的荧光发射谱和能级寿命。将不同荧光发射谱带的强度和文献报道的Judd Ofelt理论计算辐射跃迁几率数值做了比较分析,证明了文献中理论计算结果的可靠性。由于浓度猝灭效应,在相同的激发条件下,掺杂浓度为 1×10-3样品的荧光发射强度明显大于 5×10-3样品的荧光发射强度。但是从我们的测量结果看,掺杂浓度对 3P0 和 1D2 的能级寿命值无显著影响。掺杂浓度为 1×10-3时,Pr3+离子 3P0 和 1D2 能级的寿命值分别为 46, 322μ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3+:ZBLAN玻璃 稀土金属离子 荧光光谱 能级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热法合成NaYF_4∶Er^(3+)/Pr^(3+)上转换发光性能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喜蓉 陈早明 +1 位作者 马楠 刘小军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10-112,共3页
以氟化钠、硝酸钇、硝酸铒、硝酸镨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合成了NaYF4∶Er3+/Pr3+上转换荧光粉。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荧光光谱(PL)等方法对产物的形貌、结构和发光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NaYF4∶Er3+/Pr3+... 以氟化钠、硝酸钇、硝酸铒、硝酸镨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合成了NaYF4∶Er3+/Pr3+上转换荧光粉。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荧光光谱(PL)等方法对产物的形貌、结构和发光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NaYF4∶Er3+/Pr3+粉体外观主要是六边棱柱,属于六方晶系,具有P63/m(176)空间点群结构。在980nm激光激发下表现出了强的上转换发光性能。其中波长520.5nm和539nm位置为绿光发射,在652m位置为红光发射,分别对应的是Er3+离子的2 H11/2→4 I15/2、4 S3/2→4 I15/2跃迁发射和4 F9/2→4 I15/2跃迁发射。Pr3+上电子向Er3+的能量迁移提高了发光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YF4∶Er3+ pr3+ 水热法 上转换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酸锶中Pr^(3+)的4f5d态的光谱特性及Pr^(3+)→Gd^(3+)的能量传递 被引量:2
20
作者 初本莉 刘行仁 +2 位作者 王晓君 张家骅 蒋雪茵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87-191,共5页
本文研究了室温下Pr3 + 在Sr2 SiO4 中的发射光谱和激发光谱 ,在激发光谱中 ,最低激发峰位置低于1S0能级位置 ,属于 5d态的吸收。发射光谱主要由 5d→ 4f的跃迁构成 ,未观测到Pr3 + 的3 P0 和1D2 的辐射跃迁。Pr3 + 的掺杂浓度在 0 0 1... 本文研究了室温下Pr3 + 在Sr2 SiO4 中的发射光谱和激发光谱 ,在激发光谱中 ,最低激发峰位置低于1S0能级位置 ,属于 5d态的吸收。发射光谱主要由 5d→ 4f的跃迁构成 ,未观测到Pr3 + 的3 P0 和1D2 的辐射跃迁。Pr3 + 的掺杂浓度在 0 0 1mol左右时 ,其发射强度接近最大。在Sr2 SiO4 ∶Pr3 + ,Gd3 + 体系中 ,Pr3 + 的 5d→3 H4 的跃迁与Gd3 + 的8S7/ 2 →6I能级的吸收跃迁相匹配 ,因此发生了Pr3 + →Gd3 的高效无辐射能量传递。固定Pr3 +的浓度时 ,随着体系中Gd3 + 离子浓度的增加 ,Gd3 + 的发射强度也随之增强 ,同时 ,Pr3 + 的发射强度则逐渐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光谱 能量传递 硅酸锶 镨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