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l_(2)O_(3)外加量对Al_(2)O_(3)-SiO_(2)-ZnO-B_(2)O_(3)-Na_(2)O微晶玻璃涂层的影响
1
作者 丛鹤地 孙小飞 马昭蕊 《耐火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8-132,共5页
为满足某些特殊高压大型装备的使用需求,改善轻质耐火材料抗裂性能差,易吸湿的缺点,以SiO_(2)、ZnO、Al_(2)O_(3)、B_(2)O_(3)和四硼酸钠为原料,制备了低温烧成的轻质耐火材料表面涂层用Al_(2)O_(3)-SiO_(2)-ZnO-B_(2)O_(3)-Na_(2)O(ASZ... 为满足某些特殊高压大型装备的使用需求,改善轻质耐火材料抗裂性能差,易吸湿的缺点,以SiO_(2)、ZnO、Al_(2)O_(3)、B_(2)O_(3)和四硼酸钠为原料,制备了低温烧成的轻质耐火材料表面涂层用Al_(2)O_(3)-SiO_(2)-ZnO-B_(2)O_(3)-Na_(2)O(ASZBN)微晶玻璃,结合FactSage 8.2热力学计算软件,探讨Al_(2)O_(3)外加量(外加质量分数分别为0、4%、8%和12%)对微晶玻璃涂层的TG-DSC、显微结构、弹性模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Al_(2)O_(3)外加量的增加,ASZBN玻璃体系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降低,730℃进行热处理后玻璃表面裂纹数量先增加后减少,ASZBN微晶玻璃的弹性模量先降低后增加。低于700℃时,ASZBN微晶玻璃体系的黏度较高。但高于700℃后,黏度随着温度升高而骤降,并随Al_(2)O_(3)外加量的增加而增大。当Al_(2)O_(3)外加量为12%(w)时,730℃进行热处理后,玻璃涂层表面平整且裂纹不明显,弹性模量也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涂层 微晶玻璃 al_(2)o_(3) 弹性模量 热力学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_(2)O_(3)陶瓷玻璃钎焊接头原位强化及机理 被引量:1
2
作者 赵雨微 王策 +4 位作者 郑淮北 林盼盼 何皓铧 林铁松 何鹏 《焊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17,共9页
针对Al_(2)O_(3)陶瓷可加工性差、复杂结构及大尺寸构件制备困难等问题,文中提出采用具有优异力学性能且与Al_(2)O_(3)陶瓷原位形成增强相的48.5%SiO_(2)-48.5%B_(2)O_(3)-3%Na_(2)O硼硅酸盐玻璃钎料钎焊连接Al_(2)O_(3)陶瓷.结果表明,... 针对Al_(2)O_(3)陶瓷可加工性差、复杂结构及大尺寸构件制备困难等问题,文中提出采用具有优异力学性能且与Al_(2)O_(3)陶瓷原位形成增强相的48.5%SiO_(2)-48.5%B_(2)O_(3)-3%Na_(2)O硼硅酸盐玻璃钎料钎焊连接Al_(2)O_(3)陶瓷.结果表明,在钎焊连接过程中,Al_(2)O_(3)陶瓷向玻璃钎料内部扩散溶解,焊缝区域由SiO_(2)-B_(2)O_(3)-Na_(2)O玻璃转变为SiO_(2)-B_(2)O_(3)-Al_(2)O_(3)-Na_(2)O,Al_(2)O_(3)的融入强化了玻璃基体,同时在玻璃基体内部以及玻璃钎料与Al_(2)O_(3)陶瓷界面结合处均原位生成了大量弥散分布的硼酸铝晶须,形成了Al_(2)O_(3)陶瓷的硼酸铝晶须增强硼硅酸盐玻璃复合接头,晶须通过拔出效应、裂纹偏转、裂纹桥联、吸收效应等不仅进一步强化玻璃基体,对连接界面处更是起到了钉扎、缝合的作用,实现了Al_(2)O_(3)陶瓷高强度、高可靠连接.当连接温度为1250℃,保温时间为60min时,接头剪切强度达到136MPa.创新点:(1)形成Al_(2)O_(3)陶瓷的硼酸铝晶须原位增强硼硅酸盐玻璃复合接头.(2)阐明了硼硅酸盐玻璃钎焊Al_(2)O_(3)陶瓷界面反应机制及接头形成机理.(3)揭示了基于玻璃基体增强和晶须原位增强的接头协同强化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_(2)o_(3)陶瓷 硼硅酸盐玻璃 硼酸铝晶须 原位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度和P_(2)O_(5)含量对CaO-SiO_(2)-Al_(2)O_(3)-La_(2)O_(3)-CeO_(2)渣系结晶行为影响研究
3
作者 曹祚君 辛文彬 +3 位作者 邓永春 姜银举 张婧 赵付恒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22,29,共9页
为了更好地选择性富集含稀土渣中的稀土,对CaO-SiO_(2)-Al_(2)O_(3)-La_(2)O_(3)-CeO_(2)渣系进行熔化-冷却实验,通过XRD、SEM-EDS、EPMA等手段研究了碱度(CaO/SiO_(2)质量比)和P_(2)O_(5)含量(质量分数)对该渣系结晶行为的影响规律。... 为了更好地选择性富集含稀土渣中的稀土,对CaO-SiO_(2)-Al_(2)O_(3)-La_(2)O_(3)-CeO_(2)渣系进行熔化-冷却实验,通过XRD、SEM-EDS、EPMA等手段研究了碱度(CaO/SiO_(2)质量比)和P_(2)O_(5)含量(质量分数)对该渣系结晶行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P_(2)O_(5)含量不变时,随着碱度由0.86增加至1.20,渣系中的析出相由单一的富稀土相转变为富稀土相和钙铝黄长石相(Ca_(2)Al_(2)SiO_(7))两种物相共存;但碱度为1.20时,10%P_(2)O_(5)对Ca_(2)Al_(2)SiO_(7)相的析出具有抑制作用。另外,随着碱度的增加,富稀土相的面积分数和晶粒尺寸也随之增大,且其稀土含量变化不大。当碱度不变时,随着P_(2)O_(5)质量分数由0增加至10%,富稀土相的面积分数和平均晶体尺寸增大,但其稀土含量相对降低。综合考虑结晶相纯度和稀土富集程度,在较低碱度(R≤1.00)下加入5%~10%P_(2)O_(5)对CaO-SiO_(2)-Al_(2)O_(3)-La_(2)O_(3)-CeO_(2)渣系中的稀土富集和后续分离提取更为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o-Sio_(2)-al_(2)o_(3)-La_(2)o_(3)-Ceo_(2)渣系 碱度 P_(2)o_(5) 结晶行为 富稀土相 稀土富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istribution behavior of Cr between high-carbon ferrochrome alloy and Al_(2)O_(3)-SiO_(2)-MgO-CaO-CrO_(x)slag
4
作者 GUO Yu-feng LI Zhi-wei +6 位作者 WANG Shuai LIU Fei CHEN Feng YANG Ling-zhi LI Zhao-xiang LI Guang YANG Jian-fe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2025年第2期392-404,共13页
The high-carbon ferrochrome is an essential raw material for producing stainless steel,and the demand of it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stainless steel.So increasing Cr recovery rate from chromite is essential for ... The high-carbon ferrochrome is an essential raw material for producing stainless steel,and the demand of it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stainless steel.So increasing Cr recovery rate from chromite is essential for lower costs and higher economic benefits in high-carbon ferrochrome production process.This study calculated the activity of CrO_(x)in slag and investigated the distribution behavior of Cr between slag and alloy.Theω(MgO)/ω(Al_(2)O_(3))was 1.0,and the w(CaO)/w(SiO_(2))was from 0.2 to 0.6 in this study.The calc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ain phases of the slag were chrome-containing spinel,magnesium-aluminum spinel,olivine and melilite.The content of spinel in slag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ing w(CaO)/w(SiO_(2)),and the w(CrO_(x))in spinel also reduced,but the content of melilite increased.The distribution ratio of Cr between slag and alloy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slag basicity at 1600℃,meansning that increasing the w(CaO)/w(SiO_(2))of slag can improve the recovery of Cr in chromite smelting proc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_(2)o_(3)-Sio_(2)-Mgo-cao-Cro_(x)slag spinel viscosity Cr distribution ratio chromit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O-B_(2)O_(3)-SiO_(2)微晶玻璃的制备及介电性能
5
作者 卫志洋 王晓东 +3 位作者 苏腾 陈欢乐 高峰 苗洋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74-1283,共10页
低介电常数、低介电损耗的微晶玻璃是制造低温共烧陶瓷基板的重要材料。本文采用熔融水淬法制备了CaO-B_(2)O_(3)-SiO_(2)(CBS)微晶玻璃,重点研究了m(CaO)/m(SiO_(2))质量比、B_(2)O_(3)含量对CBS微晶玻璃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BS... 低介电常数、低介电损耗的微晶玻璃是制造低温共烧陶瓷基板的重要材料。本文采用熔融水淬法制备了CaO-B_(2)O_(3)-SiO_(2)(CBS)微晶玻璃,重点研究了m(CaO)/m(SiO_(2))质量比、B_(2)O_(3)含量对CBS微晶玻璃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BS微晶玻璃的主要晶相有Ca_(3)Si_(3)O_(9)、Ca_(2)B_(2)O_(5)、CaB_(2)O_(4)、SiO_(2)和Ca_(2)SiO_(4)。随着m(CaO)/m(SiO_(2))质量比的增加,介电常数增加,介电损耗先降低后增加;硅灰石相的增多使介电损耗从2.87×10^(-3)降到1.36×10^(-3),介电损耗随着SiO_(2)、Ca_(2)B_(2)O_(5)和CaB_(2)O_(4)含量的增加而增大。随着B_(2)O_(3)含量的增加,介电常数先增加后减少,而介电损耗则相反。当m(CaO)/m(SiO_(2))质量比为0.89、B_(2)O_(3)含量为15%(质量分数)时,在900℃烧结3 h,CBS微晶玻璃的热膨胀系数为7.16×10^(-6)℃^(-1),介电常数为5.85,介电损耗为1.37×10^(-3)(10 G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o-B_(2)o_(3)-Sio_(2) 微晶玻璃 介电常数 介电损耗 微观结构 低温共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rO_(2)/P_(2)O_(5)复合晶核剂对LiO_(2)-Al_(2)O_(3)-SiO_(2)玻璃微晶化和力学性能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韩韬 王衍行 +3 位作者 李现梓 杨鹏慧 徐驰 祖成奎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5-40,共6页
为提高LiO_(2)-Al_(2)O_(3)-SiO_(2)系玻璃的性能,采用熔融法制备了ZrO_(2)/P_(2)O_(5)复合晶核剂的LiO_(2)-Al_(2)O_(3)-SiO_(2)系玻璃,通过扫描电镜(SEM),差热分析(DSC),X射线衍射(XRD)等测试方法研究了不同晶核剂对LiO_(2)-Al_(2)O_(... 为提高LiO_(2)-Al_(2)O_(3)-SiO_(2)系玻璃的性能,采用熔融法制备了ZrO_(2)/P_(2)O_(5)复合晶核剂的LiO_(2)-Al_(2)O_(3)-SiO_(2)系玻璃,通过扫描电镜(SEM),差热分析(DSC),X射线衍射(XRD)等测试方法研究了不同晶核剂对LiO_(2)-Al_(2)O_(3)-SiO_(2)系玻璃微晶化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采用复合晶核剂玻璃可降低析晶活化能,促进晶化,抗弯强度更高,玻璃可见光透过率超过80%;采用复合晶核剂样品晶粒尺寸小于100纳米,晶粒组织更细,同时成核效率高;复合晶核剂微晶玻璃的透过率、硬度和抗弯强度分别为85.4%、521 HV和79.37 MPa,比单一晶核剂玻璃性能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核剂 微晶玻璃 Lio_(2)-al_(2)o_(3)-Sio_(2) 晶化活化能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O-Al_2O_3-SiO_2系统烧结建筑微晶玻璃颗粒高温摊平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何峰 李钱陶 +1 位作者 程金树 胡王凯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2004年第2期93-95,共3页
烧结法微晶玻璃装饰板材是一种新型建筑装饰材料。其表面花纹的大小由表面玻璃颗粒度所决定。玻璃颗粒度不同对烧结法微晶玻璃的表面性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本文利用正交实验研究了影响烧结法微晶玻璃颗粒高温摊平的因素。对玻璃颗粒的... 烧结法微晶玻璃装饰板材是一种新型建筑装饰材料。其表面花纹的大小由表面玻璃颗粒度所决定。玻璃颗粒度不同对烧结法微晶玻璃的表面性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本文利用正交实验研究了影响烧结法微晶玻璃颗粒高温摊平的因素。对玻璃颗粒的高温摊平的影响顺序为:烧成温度、成分(CaO/Al2O3)、颗粒度和烧成时间。在成分、烧成时间不变的前提下,玻璃颗粒的平均粒径增加2mm,其烧成温度需提高5~8℃。在成分、烧成温度不变的前提下,玻璃颗粒的平均粒径增加2mm,其烧成时间需增长20~30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晶玻璃 cao al2o3 SIo2 烧结法 颗粒度 烧成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对CaO-MgO-Al_2O_3-SiO_2系微晶玻璃瓷砖釉面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江自然 李明曦 +1 位作者 樊星 郑峰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4-57,70,共5页
采用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分析(ICP-AES)、热分析(DSC)、X射线衍射分析(XRD)、维氏显微硬度测试和扫描电镜(SEM)分析研究热处理对合作单位博德精工提供的CaO-MgO-Al2O3-SiO2系微晶玻璃瓷砖釉面力学性能的影响,以期提高耐磨性能和优化热... 采用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分析(ICP-AES)、热分析(DSC)、X射线衍射分析(XRD)、维氏显微硬度测试和扫描电镜(SEM)分析研究热处理对合作单位博德精工提供的CaO-MgO-Al2O3-SiO2系微晶玻璃瓷砖釉面力学性能的影响,以期提高耐磨性能和优化热处理工艺。分别采用传统的两步法和一步法处理瓷砖釉面,结果表明,试样经过750℃保温120min—950℃保温90min和900℃保温2h处理后均析出透辉石、钡长石和氧化锆,大约能够使釉面硬度提高15%和13.6%。另外,试样经940℃保温5min处理后,发生氧化锆相变增韧,硬度提高约11.5%。考虑到工厂的生产实际,氧化锆相变增韧处理是提高瓷砖秞面力学性能的最佳热处理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o—Mgoal2o3-Sio2系微晶玻璃 热处理 相变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_(2)O_(3)对铜尾矿基CaO-MgO-Al_(2)O_(3)-SiO_(2)微晶玻璃析晶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施麟芸 徐玉华 魏琦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844-3851,共8页
以铜尾矿为主要原料,通过熔融法制备CaO-MgO-Al_(2)O_(3)-SiO_(2)(CMAS)微晶玻璃,并外掺Fe_(2)O_(3)晶核剂对细粒级铜尾矿基CMAS微晶玻璃析晶行为进行优化。利用DSC、XRD和SEM等手段研究了晶核剂用量对细粒级铜尾矿基CMAS微晶玻璃析晶... 以铜尾矿为主要原料,通过熔融法制备CaO-MgO-Al_(2)O_(3)-SiO_(2)(CMAS)微晶玻璃,并外掺Fe_(2)O_(3)晶核剂对细粒级铜尾矿基CMAS微晶玻璃析晶行为进行优化。利用DSC、XRD和SEM等手段研究了晶核剂用量对细粒级铜尾矿基CMAS微晶玻璃析晶行为和物理性能的影响,借助Ozawa-Chen法拟合计算了析晶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外掺Fe_(2)O_(3)晶核剂用量大于3.72%(质量分数)时,细粒级铜尾矿制备的微晶玻璃可以实现整体析晶。辉石相的析出是玻璃相中的Fe、Mg元素进入[Si(Al)O_(4)]四面体晶格配位的结果,Fe^(3+)的增加有利于辉石相的析出并降低了析晶活化能,外掺Fe_(2)O_(3)晶核剂能够较好地优化细粒级铜尾矿基微晶玻璃的析晶行为和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级铜尾矿 微晶玻璃 Fe_(2)o_(3) 析晶行为 析晶动力学模拟 辉石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_(2)O_(3)掺杂CaO吸附剂长周期CO_(2)捕集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吴爽 刘瑞 +2 位作者 丁巍巍 薛原 王鑫 《低碳化学与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1-87,共7页
CaO是一种高效廉价的CO_(2)吸附剂,但其在循环使用过程中易烧结,导致其捕集CO_(2)的能力大幅衰减,无法长周期循环应用。以半惰性Al_(2)O_(3)掺杂CaO制备钙铝复合吸附剂,采用热重吸/脱附的方法研究了复合吸附剂的捕集性能及循环稳定性,... CaO是一种高效廉价的CO_(2)吸附剂,但其在循环使用过程中易烧结,导致其捕集CO_(2)的能力大幅衰减,无法长周期循环应用。以半惰性Al_(2)O_(3)掺杂CaO制备钙铝复合吸附剂,采用热重吸/脱附的方法研究了复合吸附剂的捕集性能及循环稳定性,并采用室温空气再生方法深入研究了钙铝复合吸附剂的再生性能,建立了再生性能与循环次数的关系。结果表明,因惰性骨架物相Ca3Al2O6的建立与微观纳米结构的形成,Al_(2)O_(3)的掺杂使钙铝复合吸附剂的捕集性能、循环稳定性和再生性能均大大优于纯CaO吸附剂。经100次循环后,钙铝复合吸附剂的CO_(2)吸附容量和碳酸化转化率在n(Ca):n(Al)=10:1时分别可达0.23 g/g和34.0%,在n(Ca):n(Al)=10:2时分别保持在0.19 g/g和32.8%,但n(Ca):n(Al)不宜超过10:2。进一步通过吸附剂的失活数学模型验证发现CaO吸附剂的烧结是不可逆的,Al_(2)O_(3)的掺杂可抑制CaO吸附剂的烧结,同时保持钙铝复合吸附剂的再生活性。经两次空气再生的钙铝复合吸附剂(n(Ca):n(Al)=10:2)的碳酸化转化率基本保持不变,100次循环后仍为3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o吸附剂 al_(2)o_(3)掺杂 Co_(2)捕集 室温空气再生 长周期循环捕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_(2)O_(3)对CaO-Al_(2)O_(3)-B_(2)O_(3)三元保护渣熔体结构的影响
11
作者 马博文 刘克 +2 位作者 徐秉声 赵宏欣 袁章福 《冶金能源》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32,共6页
通过分子动力学方法对非反应性保护渣CaO-Al_(2)O_(3)-B_(2)O_(3)三元渣系进行了模拟,构建了熔渣的网络结构模型,研究了渣系中B_(2)O_(3)的含量对保护渣熔渣微观结构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B在网络中与O的结合能力最强,且能够起到简化网... 通过分子动力学方法对非反应性保护渣CaO-Al_(2)O_(3)-B_(2)O_(3)三元渣系进行了模拟,构建了熔渣的网络结构模型,研究了渣系中B_(2)O_(3)的含量对保护渣熔渣微观结构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B在网络中与O的结合能力最强,且能够起到简化网络和平衡过剩电荷的作用;Al在熔体中主要以4配位形式存在,同时存在少量高配位Al-O结构,B_(2)O_(3)的含量为5%时,熔渣中[AlO_(4)]含量最高;随着B_(2)O_(3)含量的增多,熔渣网络结构聚合程度降低,复杂Al-O结构减少,熔渣微结构的有序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o-al_(2)o_(3)-B_(2)o_(3)三元渣系 非反应性保护渣 分子动力学 熔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添加MgO和La_(2)O_(3)对纳米微晶氧化铝陶瓷微观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慧 张金平 +2 位作者 高景霞 王二萍 张洋洋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39-346,共8页
纳米微晶氧化铝磨料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和高精度磨削能力,且性价比较高,在机械制造、轴承、模具、汽车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潜力。本研究以勃姆石(γ-AlOOH)为原料,MgO、La_(2)O_(3)为添加剂,采用溶胶-凝胶工艺合成纳米微晶氧化铝。通过差... 纳米微晶氧化铝磨料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和高精度磨削能力,且性价比较高,在机械制造、轴承、模具、汽车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潜力。本研究以勃姆石(γ-AlOOH)为原料,MgO、La_(2)O_(3)为添加剂,采用溶胶-凝胶工艺合成纳米微晶氧化铝。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从头算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计算研究了添加剂对微晶氧化铝相转化、物相组成、微观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添加MgO和La2O3可以使氧化铝中间相θ-Al_(2)O_(3)向α-Al_(2)O_(3)转化的温度从1257℃降低到1105℃,将致密化温度从1600℃降低到1350℃,将微晶氧化铝的晶粒尺寸从1.04 mm减小到120 nm,实现了低温致密烧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微晶 al_(2)o_(3) MGo La_(2)o_(3) 溶胶-凝胶 添加剂 低温烧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O-Al_(2)O_(3)-B_(2)O_(3)-SiO_(2)玻璃/Al_(2)O_(3)系低温共烧陶瓷流延工艺优化及性能研究
13
作者 韦鹏飞 周洪庆 李国铭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33-639,共7页
为优化CaO-Al_(2)O_(3)=B_(2)O_(3)=SiO_(2)(CABS)玻璃/Al_(2)O_(3)系低温共烧陶瓷(LTCC)流延工艺,提高CABS玻璃/Al_(2)O_(3)系LTCC材料性能,采用偶联剂对CABS玻璃/Al_(2)O_(3)复合粉体进行表面改性并对黏结剂的种类和用量进行优化,借... 为优化CaO-Al_(2)O_(3)=B_(2)O_(3)=SiO_(2)(CABS)玻璃/Al_(2)O_(3)系低温共烧陶瓷(LTCC)流延工艺,提高CABS玻璃/Al_(2)O_(3)系LTCC材料性能,采用偶联剂对CABS玻璃/Al_(2)O_(3)复合粉体进行表面改性并对黏结剂的种类和用量进行优化,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差示扫描量热法(DSC)、X线衍射仪(XRD)等分析流延工艺优化对LTCC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偶联剂能有效提高CABS玻璃/Al_(2)O_(3)复合粉体在有机溶剂中的润湿性,提升浆料固含量和生瓷带密度,当硅烷偶联剂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质量分数为15%时,浆料固含量为6658%,生瓷带的密度为190 g/cm^(3),均达到最大值;通过探究3种不同分子量的聚乙烯醇缩丁醛(PVB)对生瓷带性能的影响,发现使用质量分数为9%的B98型(重均分子量为4×10^(4)~7×10^(4)g/moL)聚乙烯醇缩丁醛制备生瓷带的密度最大为2.03 g/cm^(3),该生瓷带经850℃烧成后,材料微观结构较为致密,综合性能优异,烧成密度为3.12 g/cm^(3),10 MHz下测得的介电常数为7.98,介电损耗为1.5×10^(-3),与Ag电极共烧呈现出较好的化学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o-al_(2)o_(3)-B_(2)o_(3)-Sio_(2)(CABS) 硼硅酸盐 低温共烧陶瓷(LTCC) 流延成型 偶联剂 黏结剂 生瓷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O含量对CBAS玻璃/Al_(2)O_(3)低温共烧陶瓷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子杰 何峰 +4 位作者 范云飞 谢峻林 梅书霞 杨虎 刘小青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969-3978,共10页
本文主要研究了CaO含量对CaO-B_(2)O_(3)-Al_(2)O_(3)-SiO_(2)(CBAS)玻璃/Al_(2)O_(3)低温共烧陶瓷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利用DSC、FTIR、XRD、SEM等测试方法对玻璃和低温共烧陶瓷的结构进行表征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CaO含量低于40%(质量... 本文主要研究了CaO含量对CaO-B_(2)O_(3)-Al_(2)O_(3)-SiO_(2)(CBAS)玻璃/Al_(2)O_(3)低温共烧陶瓷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利用DSC、FTIR、XRD、SEM等测试方法对玻璃和低温共烧陶瓷的结构进行表征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CaO含量低于40%(质量分数,下同)时,由其引入的游离氧增加破坏了网络结构,降低玻璃黏度。CaO含量为40%及以上时,Ca^(2+)与[SiO_(4)]四面体形成较大的阴离子基团,增大玻璃黏度,提高玻璃化转变温度。CaO会促进CaSiO_(3)和Ca_(2)SiO_(4)的析出和CaSiO_(3)向Ca_(2)SiO_(4)的转变。CaO含量增加导致陶瓷的致密度先增加后减少,晶相尺寸增大,使陶瓷的密度、抗折强度和介电常数先增大后减小。当CaO含量为40%时,样品综合性能最好,密度最大为2.94 g/cm^(3),抗折强度为153.44 MPa,介电常数为9.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o含量 cao-B_(2)o_(3)-al_(2)o_(3)-Sio_(2)玻璃 低温共烧陶瓷 晶相结构 烧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度Li_(2)O-Al_(2)O_(3)-SiO_(2)体系微晶玻璃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溦长 王欣 +4 位作者 胡丽丽 陈树彬 陈辉宇 张旭丰 蒋晓琦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795-3805,3825,共12页
Li_(2)O-Al_(2)O_(3)-SiO_(2)(LAS)体系微晶玻璃因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光学性能,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针对LAS微晶玻璃的析出晶相、制备工艺和应用进行了介绍。鉴于当前对高硬耐划玻璃材料的迫切需求,重点阐述了LAS微晶玻璃强韧... Li_(2)O-Al_(2)O_(3)-SiO_(2)(LAS)体系微晶玻璃因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光学性能,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针对LAS微晶玻璃的析出晶相、制备工艺和应用进行了介绍。鉴于当前对高硬耐划玻璃材料的迫切需求,重点阐述了LAS微晶玻璃强韧化技术和表面增强方法的研究进展,对今后研发高强度LAS微晶玻璃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晶玻璃 Li_(2)o-al_(2)o_(3)-Sio_(2) Β-锂辉石 热处理工艺 强韧化技术 化学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Al_(2)O_(3)/SiO_(2)比的MgO-Al_(2)O_(3)-SiO_(2)微晶玻璃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湛玲丽 贾涵 +3 位作者 张晓峰 李宏 谢俊 熊德华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490-4500,共11页
本文采用烧结法制备MgO-Al_(2)O_(3)-SiO_(2)(MAS)微晶玻璃,研究不同Al_(2)O_(3)/SiO_(2)质量比对MAS微晶玻璃的微观结构和理化性能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差热分析、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基础玻璃与微晶玻璃的结构和表面形貌进... 本文采用烧结法制备MgO-Al_(2)O_(3)-SiO_(2)(MAS)微晶玻璃,研究不同Al_(2)O_(3)/SiO_(2)质量比对MAS微晶玻璃的微观结构和理化性能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差热分析、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基础玻璃与微晶玻璃的结构和表面形貌进行表征,并对微晶玻璃的密度、力学性能、耐蚀性、热学性能和介电性能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随着Al_(2)O_(3)/SiO_(2)质量比从0.52增大至0.64,基础玻璃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_(g)增大、析晶峰值温度T_()p减小,促使样品析出α-堇青石晶相;样品密度在2.52~2.60 g/cm^(3)波动,介电常数εr由1.73增加到4.51,热膨胀系数由4.46×10^(-6)℃^(-1)降低到2.38×10^(-6)℃^(-1),介电损耗tanδ在8.4×10^(-3)~3.7×10^(-3)波动,抗弯强度在80~120 MPa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_(2)o_(3)/Sio_(2) Mgo-al_(2)o_(3)-Sio_(2) 微晶玻璃 堇青石 介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_(2)O_(3)对钙硅镁系微晶玻璃性能和析晶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代文彬 马明生 《中国有色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6-101,共6页
冶金渣经过改质还原并回收金属铁元素后,利用剩余熔渣直接制备成微晶玻璃等高附加值材料,是实现冶金渣高效低碳资源化的有效途径之一。提取金属铁后的熔渣多以CaO-SiO_(2)-MgO渣系为主,通常还需要补充适量Al_(2)O_(3)来改善微晶玻璃相... 冶金渣经过改质还原并回收金属铁元素后,利用剩余熔渣直接制备成微晶玻璃等高附加值材料,是实现冶金渣高效低碳资源化的有效途径之一。提取金属铁后的熔渣多以CaO-SiO_(2)-MgO渣系为主,通常还需要补充适量Al_(2)O_(3)来改善微晶玻璃相关性能。本文通过向CaO-SiO_(2)-MgO三元玻璃体系中引入不同比例Al_(2)O_(3),来研究其对微晶玻璃抗弯强度和析晶动力学的影响。结果显示,微晶玻璃抗弯强度主要受烧结收缩率影响,在Al_(2)O_(3)为15%时,以钙长石为主晶相的微晶玻璃抗弯强度达到最大值;随着Al_(2)O_(3)含量增加,玻璃固相开始熔化温度T_(s)和液相开始析晶温度T_(l)逐渐降低,析晶峰温度T_(c)和析晶活化能E_(c)逐渐升高,而析晶速率常数k(T_(c))和晶化指数n没有明显变化。研究结果说明,随着Al_(2)O_(3)含量的增加,玻璃烧结阻力降低,析晶阻力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冶金渣 al_(2)o_(3) 微晶玻璃 抗弯强度 烧结收缩率 析晶动力学 烧结阻力 析晶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掺杂对CaO-Al_(2)O_(3)-SiO_(2)系玻璃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18
作者 陈超 朱钦塨 +3 位作者 王焕平 徐时清 曹永盛 裴魏魏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2-36,共5页
采用传统熔体冷却法制备TiO2掺杂量(物质的量分数)为0~5.0%的CaO-Al_(2)O_(3)-SiO_(2)(CAS)系玻璃,研究了TiO_(2)掺杂量对该玻璃微观结构、热稳定性、弯曲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TiO_(2)在CAS系玻璃网络中主要以[TiO_(5)]单元的形式... 采用传统熔体冷却法制备TiO2掺杂量(物质的量分数)为0~5.0%的CaO-Al_(2)O_(3)-SiO_(2)(CAS)系玻璃,研究了TiO_(2)掺杂量对该玻璃微观结构、热稳定性、弯曲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TiO_(2)在CAS系玻璃网络中主要以[TiO_(5)]单元的形式存在,随着TiO_(2)掺杂量的增加,玻璃中的[TiO_(5)]单元和Ti-O-Si键数量先增加后降低,玻璃网络中的桥氧数量先增多后减少,玻璃的光学带隙先增大后减小,且均在TiO2掺杂量为4.0%时达到最大值;随着TiO_(2)掺杂量的增加,CAS系玻璃的热稳定性和弯曲强度均先提高后降低,当TiO_(2)掺杂量为4%时综合性能最好,此时玻璃化转变温度、弯曲强度和光学带隙分别为798.24℃,95.58 MPa,3.75 e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o-al_(2)o_(3)-Sio_(2)系玻璃 Tio_(2) 热稳定性 弯曲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剂CaO、Al_(2)O_(3)和Cu_(2)O对铜渣黏度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徐翔 刘大方 李博 《中国有色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4-19,共6页
调控铜渣黏度是提高铜渣贫化效果、促进渣-铜分离的关键因素,本文通过采用高温黏度计测定铜熔渣的黏度,研究了添加剂CaO、Al_(2)O_(3)和Cu_(2)O在不同温度下对铜渣黏度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温度条件下,铜渣的黏度随CaO含量... 调控铜渣黏度是提高铜渣贫化效果、促进渣-铜分离的关键因素,本文通过采用高温黏度计测定铜熔渣的黏度,研究了添加剂CaO、Al_(2)O_(3)和Cu_(2)O在不同温度下对铜渣黏度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温度条件下,铜渣的黏度随CaO含量的增加先降低后升高,当CaO含量增加到6%时,铜渣的黏度降至最低,当CaO含量达到7%时,CaO与渣中物质生成难熔化合物,导致渣黏度升高;在渣贫化过程中,Al_(2)O_(3)被认为是一种酸性物质,加入Al_(2)O_(3)可形成高熔点化合物并提高铜渣的液相温度,从而导致铜渣黏度的增加;在渣贫化过程中,Cu_(2)O与渣中的Fe^(2+)离子反应生成Fe_(3)O_(4),使铜渣黏度增加;随着添加剂Al_(2)O_(3)和Cu_(2)O含量的增加,改变了铜渣物相组成,提高铜渣的黏度流变表观活化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渣 黏度 添加剂 cao al_(2)o_(3) Cu_(2)o 活化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和气氛对CaO-SiO_(2)-Al_(2)O_(3)-MgO-Fe_(t)O渣系磷容量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吕庆 李福民 +1 位作者 张淑会 黄建明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871-1875,共5页
采用气-渣-金平衡法测定CaO-SiO2-Al2O3-MgO-FetO渣系的磷容量,用钼坩埚作为反应容器,Ag-0.2%P合金作为气-渣-金平衡的熔剂,CO-CO2-Ar混合气体提供体系的氧分压,分析了温度和气氛对该渣系磷容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一定成分的炉渣,当... 采用气-渣-金平衡法测定CaO-SiO2-Al2O3-MgO-FetO渣系的磷容量,用钼坩埚作为反应容器,Ag-0.2%P合金作为气-渣-金平衡的熔剂,CO-CO2-Ar混合气体提供体系的氧分压,分析了温度和气氛对该渣系磷容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一定成分的炉渣,当体系CO、CO2、Ar组成一定时,随着温度由1 723 K增加到1 823 K,CaO-SiO2-Al2O3-MgO-FetO渣系的磷容量降低;在1 773 K,气氛中氧分压由3.6×10-5 Pa增大到7.2×10-4 Pa时,磷容量随着氧分压的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o-Sio_(2)-al_(2)o_(3)-Mgo-Fe_(t)o渣系 磷容量 气-渣-金平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