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光LED用Ca_2SiO_3Cl_2:Tb^(3+)单一基质荧光粉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宁青菊 郭芳芳 乔畅君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1995-1997,2002,共4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较低温度下合成了不同浓度Tb3+掺杂的Ca2SiO3Cl2∶mTb3+单一基质白光荧光粉,并对其发光性质进行了研究。近紫外光激发下,发射光谱出现了明显的多色谱(415、440、460、486、544、595、619和700 nm)混合后发射白光。随着...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较低温度下合成了不同浓度Tb3+掺杂的Ca2SiO3Cl2∶mTb3+单一基质白光荧光粉,并对其发光性质进行了研究。近紫外光激发下,发射光谱出现了明显的多色谱(415、440、460、486、544、595、619和700 nm)混合后发射白光。随着Tb3+浓度的增加,蓝光强度先增强后减弱,绿光不断增强,红光不断减弱,当m=0.003时荧光粉的色坐标为x=0.3174,y=0.3485,非常接近标准白光(x=0.33,y=0.33),样品呈现色温TC=6161K的正白色发光。Ca2SiO3Cl2∶Tb3+是一种具有良好白光发射的LED用单一基质荧光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2sio3cl2∶tb3+ 白光LED 溶胶-凝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光LED用Ca_8Mg(SiO_4)_4Cl_2:Eu^(2+),Dy^(3+)发光粉的发光性能 被引量:15
2
作者 沈超 邵起越 +2 位作者 韩学林 董岩 蒋建清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4-48,共5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白光LED用Ca8Mg(SiO4)4Cl2:Eu和Ca8Mg(SiO4)4Cl2:Eu,Dy绿色发光粉。研究发现:共掺Dy可以明显地提高Ca8Mg(SiO4)4Cl2:Eu发光粉的发光性能,表明Dy3+和Eu2+之间存在着能量传递过程。当Dy3+的最佳掺杂摩尔分数为0.02时...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白光LED用Ca8Mg(SiO4)4Cl2:Eu和Ca8Mg(SiO4)4Cl2:Eu,Dy绿色发光粉。研究发现:共掺Dy可以明显地提高Ca8Mg(SiO4)4Cl2:Eu发光粉的发光性能,表明Dy3+和Eu2+之间存在着能量传递过程。当Dy3+的最佳掺杂摩尔分数为0.02时,发光粉505nm处绿光发射的强度约提高12%。通过对Dy3+和Eu2+光谱特性的分析,Dy3+和Eu2+之间的能量传递机制可归因于无辐射交叉弛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光LED ca8Mg(sio4)4cl2:Eu2+ Dy3+ 发光性能 能量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白光LED的高亮度蓝白色荧光粉Ca2SiO3Cl2∶Eu2+的发光性质 被引量:22
3
作者 杨志平 刘玉峰 李雪清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29-632,共4页
采用固相法在较低温度下合成了Eu2+激活的Ca2S iO3C l2高亮度蓝白色发光材料,并对其发光性质进行了研究。其发射光谱由两个谱带组成,峰值分别位于420,498 nm处,归结为Ca2S iO3C l2晶体中占据两种不同Ca2+格位的Eu2+离子的5d→4 f跃迁发... 采用固相法在较低温度下合成了Eu2+激活的Ca2S iO3C l2高亮度蓝白色发光材料,并对其发光性质进行了研究。其发射光谱由两个谱带组成,峰值分别位于420,498 nm处,归结为Ca2S iO3C l2晶体中占据两种不同Ca2+格位的Eu2+离子的5d→4 f跃迁发射。改变Eu2+浓度,可以使样品的发光在蓝白色和绿白色之间变化。当Eu2+浓度为0.005 mol-1时,样品呈现很亮的蓝白色发光。两个发射峰的激发光谱均分布在250~410nm的波长范围内,峰值分别位于333,369 nm处。Ca2S iO3C l2∶Eu2+可被InGaN管芯产生的近紫外辐射有效激发,是一种性能良好的白光LED用单一基质蓝白色荧光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 发光性质 荧光粉 ca2sio3cl2:Eu^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_2SiO_3Cl_2∶Eu^(3+)材料的发光特性 被引量:4
4
作者 李盼来 吴君楠 +3 位作者 王志军 杨志平 李旭 杨艳民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68-1070,共3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Ca2SiO3Cl2∶Eu3+红色发光材料。利用X射线分析了材料的晶体结构,其为四方晶系;在400nm近紫外光激发下,材料呈红色发射,主发射峰位于582、599、623、655和691nm,分别对应Eu3+的5D0→7F0、7F1、7F2、7F3和7F4特征跃...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Ca2SiO3Cl2∶Eu3+红色发光材料。利用X射线分析了材料的晶体结构,其为四方晶系;在400nm近紫外光激发下,材料呈红色发射,主发射峰位于582、599、623、655和691nm,分别对应Eu3+的5D0→7F0、7F1、7F2、7F3和7F4特征跃迁;监测599nm最强发射峰,激发光谱覆盖200~450nm,主激发峰位于400nm。研究了Eu3+摩尔浓度对Ca2SiO3Cl2∶Eu3+材料发射强度的影响,结果显示,随Eu3+浓度的增大,强度先增大、后减小,Eu3+浓度为1%时,强度最大。引入Li+后,材料的发射强度进一步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光LED ca2sio3cl2∶Eu^3+ 发光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_2SiO_3Cl_2∶Dy^(3+)单一基质白光荧光粉的制备及发光特性 被引量:3
5
作者 宁青菊 王邦卿 +2 位作者 郭芳芳 乔畅君 王秀峰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126-1129,共4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发射白光的Ca2SiO3Cl2∶Dy3+荧光粉。利用XRD分析了荧光粉的晶体结构,其为四方晶系。在350nm近紫外光激发下,荧光粉呈白光发射,有两个主发射峰位分别于482和573nm,分别对应于Dy3+的4F9/2→6H15/2和4F9/2→6H13/2跃...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发射白光的Ca2SiO3Cl2∶Dy3+荧光粉。利用XRD分析了荧光粉的晶体结构,其为四方晶系。在350nm近紫外光激发下,荧光粉呈白光发射,有两个主发射峰位分别于482和573nm,分别对应于Dy3+的4F9/2→6H15/2和4F9/2→6H13/2跃迁;监测573nm最强发射峰,激发光谱覆盖200~450nm,主激发峰位于350nm。研究结果表明保温时间的延长有利于发射强度的提高,伴随着Dy3+浓度的增大,发射光谱图中的两个主发射峰先增强后减弱,Dy3+的最佳浓度为2%(摩尔分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光LED ca2sio3cl2 Dy3+掺杂 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y,Tb,Mn,Bi元素微量掺杂对Ca_(10)(Si_2O_7)_3Cl_2∶Ce^(3+)荧光粉发光性能的影响
6
作者 李兆 吴坤尧 +1 位作者 王永锋 曹静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96-198,共3页
以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铈(Ce^(3+))掺杂的氯硅酸钙荧光粉,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荧光光谱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在Ca_(10)(Si_2O_7)_3Cl_2基质中微量掺入稀土离子镝(Dy^(3+))、铽(Tb^(3+))、锰(Mn^(2+))、铋(Bi^(3+))等离子... 以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铈(Ce^(3+))掺杂的氯硅酸钙荧光粉,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荧光光谱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在Ca_(10)(Si_2O_7)_3Cl_2基质中微量掺入稀土离子镝(Dy^(3+))、铽(Tb^(3+))、锰(Mn^(2+))、铋(Bi^(3+))等离子对掺铈氯硅酸钙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溶胶-凝胶法制备出的掺铈氯硅酸钙是高发光性能发光材料,发射光波长位于435nm,555nm的可见光区,是一种可用于白光LED的发光荧光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10(Si2O7)3cl2∶Ce3+荧光粉 掺杂 发光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_2SnO_4:Tb^(3+)绿色荧光粉的制备及光致发光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邱桂明 许成科 黄翀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906-2909,共4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Ca2SnO4∶Tb3+绿色荧光粉。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了Ca2SnO4∶Tb3+物相的形成。测量了Ca2SnO4∶Tb3+的激发和发射光谱,激发光谱由一个宽激发峰组成,研究了Tb3+浓度对样品激发光谱的影响,结果显示,随Tb3+浓度增大,宽带...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Ca2SnO4∶Tb3+绿色荧光粉。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了Ca2SnO4∶Tb3+物相的形成。测量了Ca2SnO4∶Tb3+的激发和发射光谱,激发光谱由一个宽激发峰组成,研究了Tb3+浓度对样品激发光谱的影响,结果显示,随Tb3+浓度增大,宽带激发峰发生了红移。发射光谱由四个主要发射峰组成,峰值分别位于491,543,588和623nm处,Tb3+以5 D4—7 F5(543nm)跃迁发射最强,低掺杂浓度下,Tb3+的7 F6能级出现斯托克劈裂,劈裂峰(481nm处)随Tb3+浓度增加,先增强然后减弱;在发光强度方面,随Tb3+浓度的增大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Tb3+摩尔浓度为9%时,发光强度最大,根据Dexter理论,确定了在Ca2SnO4基质中Tb3+自身浓度猝灭机理。荧光寿命测试表明Tb3+在Ca2SnO4基质中荧光衰减平均寿命为4.4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2SnO4∶tb3+ 荧光粉 光致发光 荧光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红色荧光粉Na_2Ca_4(PO_4)_2SiO_4∶Eu^(3+),Bi^(3+)的制备及发光特性 被引量:6
8
作者 肖全兰 刘关喜 +5 位作者 邹少瑜 彭文芳 杨创涛 张蕤 谢丽娟 孟建新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32-336,共5页
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用于白光LED的Na2Ca4(1-x-y)(PO4)2SiO4∶xEu3+,yBi3+红色荧光粉。研究了助熔剂H3BO3、二次煅烧时间和稀土掺杂量等制备条件对样品发光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 200℃、助熔剂H3BO3加入量为样品质量的3.8%时可得到... 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用于白光LED的Na2Ca4(1-x-y)(PO4)2SiO4∶xEu3+,yBi3+红色荧光粉。研究了助熔剂H3BO3、二次煅烧时间和稀土掺杂量等制备条件对样品发光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 200℃、助熔剂H3BO3加入量为样品质量的3.8%时可得到更有利于发光的α-NCPS基质,而且掺入Eu3+、Bi3+之后,基质的晶格结构没有发生明显变化;适宜的二次煅烧时间为1.5 h。Bi3+的共掺杂可以通过能量传递大幅提高Eu3+的发光强度,当Eu3+、Bi3+的摩尔分数分别为x=0.04和y=0.01时,粉体具有最强的红光发射。表明这种荧光粉是一种可很好用于近紫外芯片的白光LED的红色荧光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2ca4(PO4)2sio4∶Eu3+ Bi3+ 高温固相法 白光LED 红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_3SiO_5∶Eu^(2+)材料光谱特性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李盼来 王志军 +1 位作者 杨志平 熊志军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0-72,共3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Ca3SiO5∶Eu2+发光材料。测量了材料的激发与发射光谱,结果显示,材料的发射光谱为一峰值位于505 nm处的不对称的宽带谱;监测505 nm发射峰,所得材料的激发光谱为一双峰宽谱,峰值为374和397 nm。研究了合成条件对Ca3...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Ca3SiO5∶Eu2+发光材料。测量了材料的激发与发射光谱,结果显示,材料的发射光谱为一峰值位于505 nm处的不对称的宽带谱;监测505 nm发射峰,所得材料的激发光谱为一双峰宽谱,峰值为374和397 nm。研究了合成条件对Ca3SiO5∶Eu2+材料发射光谱的影响,结果显示,随合成温度或合成时间或Eu2+浓度的增大,Ca3SiO5∶Eu2+材料发射光谱峰值强度均表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合成温度为1 100℃、合成时间为4 h、Eu2+浓度为0.5 mol%时,Ca3SiO5∶Eu2+材料发射光谱峰值强度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3sio5∶Eu2+ 光谱特性 合成温度 合成时间 Eu2+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肋游仆虫中心蛋白N-端半分子与Tb^(3+),Ca^(2+)的结合(英文) 被引量:4
10
作者 任列香 赵亚琴 +3 位作者 丰九英 贺晓静 梁爱华 杨斌盛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7-90,共4页
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表达、纯化了游仆虫中心蛋白及N-端半分子,用铽荧光探针法、离子竞争法研究了pH7.4,0.01mol·L-1Hepes条件下中心蛋白与铽、钙的结合性质。结果表明中心蛋白有4个铽结合部位,其中2个为高亲合结合部位、2个为低亲合... 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表达、纯化了游仆虫中心蛋白及N-端半分子,用铽荧光探针法、离子竞争法研究了pH7.4,0.01mol·L-1Hepes条件下中心蛋白与铽、钙的结合性质。结果表明中心蛋白有4个铽结合部位,其中2个为高亲合结合部位、2个为低亲合结合部位。具有2个低亲合结合部位的中心蛋白半分子与铽结合的条件常数是(2.13±0.10)×105L·mol-1,与钙结合的条件常数是(7.52±0.02)×102L·mo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蛋白 荧光 铽离子 钙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胶-燃烧-熔盐法制备Ca_(2-x)Al_2SiO_7∶Dy_x^(3+)白光荧光粉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林 刘悦 +3 位作者 李石庚 曾蓉 刘芳 施卫国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710-2716,共7页
采用凝胶-燃烧-熔盐法合成了Ca2-xAl2SiO7∶Dy3+x(x=0.01、0.02、0.03、0.04、0.05)白光荧光粉,探讨了Dy3+的掺杂量对荧光粉发光性能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荧光光谱仪对样品进行了测试表征。结果表明:所得Ca1.97Al2S... 采用凝胶-燃烧-熔盐法合成了Ca2-xAl2SiO7∶Dy3+x(x=0.01、0.02、0.03、0.04、0.05)白光荧光粉,探讨了Dy3+的掺杂量对荧光粉发光性能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荧光光谱仪对样品进行了测试表征。结果表明:所得Ca1.97Al2SiO7∶Dy3+0.03样品为四方钙铝黄长石结构,平均粒径在0.9~1μm之间;该样品的激发光谱由一组尖锐的激发峰组成,对应于Dy3+的6H15/2→6P3/2(321 nm)、6H15/2→6P7/2(345 nm)、6H15/2→6P5/2(363nm)、6H15/2→4F7/2(384 nm)、6H15/2→4G11/2(425 nm)、6H15/2→4I15/2(452 nm)和6H15/2→4F9/2(470 nm)跃迁,发射光谱由位于477 nm的蓝光发射和580 nm的黄光发射组成,对应于Dy3+的4F9/2→6H15/2(477 nm)和4F9/2→6H13/2(580nm)跃迁,其CIE1931色坐标为(x=0.3017,y=0.3011),接近于理想的白光(x=0.333,y=0.333);当Dy3+掺杂量大于0.03时出现浓度猝灭,这主要是电偶极-电偶极的相互作用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色荧光粉 凝胶-燃烧-熔盐法 ca2-xAl2sio7∶Dyx^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激发Ba_2SiO_4∶Gd^(3+),Tb^(3+)的发光性能 被引量:2
12
作者 肖林久 耿艳丽 +3 位作者 谢颖 姜新东 崔永强 汪书东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44-649,共6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可被紫外光激发的Ba_2SiO_4∶Gd^(3+),Tb^(3+)荧光粉。考察了激活离子掺杂量等因素对发光性能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XRD)、荧光(FL)光谱和荧光寿命曲线对所合成样品的结构和发光性能进行表征,研究了Gd^(3+)和Tb^(...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可被紫外光激发的Ba_2SiO_4∶Gd^(3+),Tb^(3+)荧光粉。考察了激活离子掺杂量等因素对发光性能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XRD)、荧光(FL)光谱和荧光寿命曲线对所合成样品的结构和发光性能进行表征,研究了Gd^(3+)和Tb^(3+)的特征吸收波长激发Ba_2SiO_4∶Gd^(3+),Tb^(3+)的发光性能。在275 nm(Gd^(3+):8S7/2→6IJ)激发下,检测到了Tb^(3+)的特征发射。通过对比不同Tb^(3+)掺杂量下Gd^(3+):~6P_(7/2)能级的衰减曲线,发现随着Tb^(3+)掺杂浓度的增加,该能级的荧光寿命不断缩短,表明样品中存在Gd^(3+)→Tb^(3+)的能量传递,传递方式为无辐射共振能量传递。在244 nm(Tb^(3+):4f^8→4f^75d^1)激发下,Gd^(3+)的掺入使得Tb^(3+)的~5D_3能级的发射逐渐减弱,5D4能级的发射增强。Gd^(3+)的掺入使得544 nm(~5D_4→~7F_5)处的特征发射增强了59%~128%,结合荧光衰减曲线得出Gd^(3+)的掺入对Tb^(3+)能级中~5D_3→~5D_4与~7F_6→~7F_0交叉驰豫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粉 能量传递 交叉驰豫 Ba2sio4∶Gd3+ tb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蚯蚓钙调素二级结构的研究及Ca^(2+),Tb^(3+)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立波 吴瑾光 +2 位作者 徐光宪 王采芹 张庭芳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699-707,共9页
运用FT-IR方法的分辨率增强及曲线拟合技术对水化膜中蚯蚓钙调素CaM的二级结构以及加入不同比例Ca2+、Tb3+后CaM二级结构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化膜中CaM及含不同比例Ca2+或Tb3+的蛋白复合物的... 运用FT-IR方法的分辨率增强及曲线拟合技术对水化膜中蚯蚓钙调素CaM的二级结构以及加入不同比例Ca2+、Tb3+后CaM二级结构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化膜中CaM及含不同比例Ca2+或Tb3+的蛋白复合物的α-helix的含量较晶体和溶液中为低,而β-sheet和turn结构的含量相对较高。研究发现不同比例金属离子的加入,引起了CaM二级结构不同程度的变化,但各类结构在总量上观察不到明显的变化规律,且由于结合机制的不同,Ca2+和Tb3+的影响也各不相同。Tb3+可与CaM中的Ca结合位点结合,在一定条件下激活CaM,但在较高浓度下,Tb3+的结合抑制CaM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TIR 二级结构 蚯蚓 钙调素 钙离子 铽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b^(3+)掺杂BaO-3SiO_2发光材料的制备与发光性质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晶晶 王喜贵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561-1567,共7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室温下制备了稀土Tb3+掺杂的以BaO-3SiO2为基质的发光材料,通过DTA-TG、IR、XRD、SEM、激发和发射光谱图对材料的结构和发光性能进行了研究。DTA-TG测试表明,615℃时材料发生晶型转变;IR光谱显示,材料除形成Si-O-Si键...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室温下制备了稀土Tb3+掺杂的以BaO-3SiO2为基质的发光材料,通过DTA-TG、IR、XRD、SEM、激发和发射光谱图对材料的结构和发光性能进行了研究。DTA-TG测试表明,615℃时材料发生晶型转变;IR光谱显示,材料除形成Si-O-Si键外,主要形成Ba-O-Si和Ba-O键;XRD进一步测试证明,主要形成BaSiO3晶体结构。SEM显示,晶体呈四面体和多面体颗粒结构。激发和发射光谱图显示,Tb3+在BaO-3SiO2基质中的掺杂量为2.50mol%,退火温度为800℃,即材料主要以BaSiO3晶体存在时发光最好。即在544 nm监测波长下,测得的最佳激发波长为紫外光248 nm,即在248 nm光激发下,材料发射强度高、单色性好的绿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BaO-3sio2tb3+ 退火 激发波长 发射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b^(3+)掺杂ZnO-3SiO_2发光材料的制备与发光性质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晶晶 王喜贵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17-822,共6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Tb3+掺杂的ZnO-3SiO2发光材料,通过DTA-TG、IR、XRD、SEM、激发和发射光谱图对其结构和发光性能进行了分析。DTA-TG测试表明,20~400℃出现明显失重现象,说明在此过程中凝胶中的吸附水、乙醇等物质发生了脱附释放;...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Tb3+掺杂的ZnO-3SiO2发光材料,通过DTA-TG、IR、XRD、SEM、激发和发射光谱图对其结构和发光性能进行了分析。DTA-TG测试表明,20~400℃出现明显失重现象,说明在此过程中凝胶中的吸附水、乙醇等物质发生了脱附释放;XRD测试证明,材料属于非晶态;SEM显示形成了表面光滑的四面体和多面体颗粒;IR光谱显示,样品制备过程中Si—O—Si桥氧键和非桥氧键的转变对材料的发光有较大影响。激发和发射光谱图显示,材料制备的最佳退火温度为600℃,Tb3+在ZnO-3SiO2基质中的掺杂量为2.75%(摩尔分数)时发光最好。在544nm监测波长下,测得的最佳激发波长为紫外光377nm,即在377nm光激发下,材料发射的绿光单色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ZnO-3sio2 tb3+ 发光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光LED用Ba_3SiO_4Cl_2∶Eu^(2+)材料的光谱特性
16
作者 王志军 李盼来 +1 位作者 杨志平 郭庆林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86-489,共4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Ba3SiO4Cl2∶Eu2+蓝绿色荧光粉,并测量了材料的光谱特性等。研究结果显示,在365nm近紫外光激发下,Ba3SiO4Cl2∶Eu2+材料呈双峰宽带发射,主发射峰分别为445和510nm;分别监测这两个发射峰,所得激发光谱覆盖范围为250...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Ba3SiO4Cl2∶Eu2+蓝绿色荧光粉,并测量了材料的光谱特性等。研究结果显示,在365nm近紫外光激发下,Ba3SiO4Cl2∶Eu2+材料呈双峰宽带发射,主发射峰分别为445和510nm;分别监测这两个发射峰,所得激发光谱覆盖范围为250~450nm,主激发峰分别为350和400nm,但光谱分布不同,说明两发射峰来源于不同的Eu2+发光中心。研究了Eu2+掺杂浓度对材料光谱性能的影响,发现随Eu2+掺杂量的增大,445nm发射峰的强度增加,而510nm发射峰的强度减弱。采用去离子水清洗Ba3SiO4Cl2∶Eu2+材料后,445nm发射峰消失,只保留了510nm发射峰,且发射峰的强度明显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光LED Ba3sio4cl2∶Eu2+ 光谱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_2BO_3Cl:Eu^(2+),Nd^(3+)的近红外发光与能量传递
17
作者 万垂铭 张凤金 +2 位作者 邓小玲 杨创涛 孟建新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555-1559,共5页
用高温固相法制备Ca2BO3Cl:Eu2+,Nd3+近红外发光材料,并运用X线衍射、近红外发光光谱、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等手段对材料进行表征;研究Eu2+对Nd3+近红外发光性能的影响及相对强度变化的规律,探讨该体系中Eu2+对Nd3+的能量传递机理。研究... 用高温固相法制备Ca2BO3Cl:Eu2+,Nd3+近红外发光材料,并运用X线衍射、近红外发光光谱、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等手段对材料进行表征;研究Eu2+对Nd3+近红外发光性能的影响及相对强度变化的规律,探讨该体系中Eu2+对Nd3+的能量传递机理。研究结果表明:Eu2+的掺入可提高Nd3+的近红外发光强度,当Eu2+和Nd3+的掺杂量(质量分数)分别为3%和5%时,近红外发光最强;Eu2+通过无辐射传递方式向Nd3+有效地传递能量,对Nd3+近红外光有很好的敏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发光 ca2BO3cl:Eu2+ Nd3+ 能量传递 高温固相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Yb^3+,La^3+)∶Gd2SiO5和(Yb^3+,Tb^3+)∶GdTaO4单晶生长及分凝研究
18
作者 宁凯杰 张庆礼 +1 位作者 孙敦陆 殷绍唐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17-821,827,共6页
采用提拉法生长了尺寸为30 mm×50 mm的(Yb3+,La3+)∶Gd2SiO5单晶和尺寸为24 mm×57 mm的(Yb3+,Tb3+)∶GdTaO4单晶,用X射线荧光法测量了掺杂样品的组分浓度在晶体中的分布,拟合了掺杂离子的有效分凝系数,结果表明:Yb3+在Gd2... 采用提拉法生长了尺寸为30 mm×50 mm的(Yb3+,La3+)∶Gd2SiO5单晶和尺寸为24 mm×57 mm的(Yb3+,Tb3+)∶GdTaO4单晶,用X射线荧光法测量了掺杂样品的组分浓度在晶体中的分布,拟合了掺杂离子的有效分凝系数,结果表明:Yb3+在Gd2SiO5晶体中的分凝系数为1.185(15),接近单位1,而La3+则为0.68(10),偏离单位1较多,对晶体的光学均匀性会有较大的影响;Yb3+和Tb3+在GdTaO4中的分凝系数为0.84(14)和0.84(5),接近单位1,对晶体的光学均匀性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b3+ La3+)∶Gd2sio5 (Yb3+ tb3+)∶GdTaO4 晶体生长 有效分凝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b^(3+),Ca^(2+)与天花粉蛋白的结合效应
19
作者 刘国红 李文连 +7 位作者 郝强 赵旭 张岩 杨红 黄仲立 高贵 董庆初 李青山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2期1907-1910,共4页
利用Tb^(3+)作为荧光探针研究天花粉蛋白(TCS)的结构。Tb^(3+)可置换天花粉蛋白中的Ca^(2+),发生从TCS分子中的Trp残基到Tb^(3+)的能量传递,使Trp的荧光发射强度减弱。利用光谱技术研究发现,... 利用Tb^(3+)作为荧光探针研究天花粉蛋白(TCS)的结构。Tb^(3+)可置换天花粉蛋白中的Ca^(2+),发生从TCS分子中的Trp残基到Tb^(3+)的能量传递,使Trp的荧光发射强度减弱。利用光谱技术研究发现,Tb^(3+)与TCS亲和力小于Ca(2+)与TCS的亲和力;Tb^(3+)与其结合后基本不改变TCS的构象,但Trp和Tyr残基处的微环境发生变比;Ca^(2+)对TCS构象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花粉蛋白 钙离子 铽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一基质Na_2Ca_3Si_2O_8∶Tb^(3+),Eu^(3+)荧光粉发光性质和能量传递的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弓中强 崔彩娥 +3 位作者 黄平 王磊 田跃 时秋峰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17-923,共7页
通过传统的高温固相法成功的制得了一系列紫外激发的硅酸盐荧光粉Na_2Ca_3Si_2O_8∶Tb^(3+),Eu^(3+)。X射线衍射(XRD)研究表明所制得的荧光粉为纯相。在Na_2Ca_3Si_2O_8∶Tb^(3+),yEu^(3+)荧光粉体系中,随着Eu^(3+)的掺杂浓度增大,发射... 通过传统的高温固相法成功的制得了一系列紫外激发的硅酸盐荧光粉Na_2Ca_3Si_2O_8∶Tb^(3+),Eu^(3+)。X射线衍射(XRD)研究表明所制得的荧光粉为纯相。在Na_2Ca_3Si_2O_8∶Tb^(3+),yEu^(3+)荧光粉体系中,随着Eu^(3+)的掺杂浓度增大,发射光谱中Tb^(3+)的特征峰发光强度降低而Eu^(3+)的不断升高,并且荧光寿命不断减小,说明了Tb^(3+)和Eu^(3+)之间能量传递方式是交换相互作用,能量传递效率(ET)达到了15.8%。此外,通过CIE色坐标观察到,随着Eu^(3+)浓度的增加,样品从绿色变成黄色,最终变成红色。由于它多彩的颜色变化,所以它是一种用于制作多彩LED的良好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2ca3Si2O8∶tb3+ Eu3+ 荧光粉 多彩光 能量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