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外周血中MMP-2、MMP-9与肠黏膜通透性关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薛永举 梅俏 +4 位作者 丁浩 胡静 刘晓昌 许建明 胡乃中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95-498,共4页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水平与肠黏膜通透性的临床关联,为UC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指标。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38例UC患者(UC组)和30例正常对照者(正常对照组)外周血中MMP-2、MMP-9水平;...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水平与肠黏膜通透性的临床关联,为UC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指标。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38例UC患者(UC组)和30例正常对照者(正常对照组)外周血中MMP-2、MMP-9水平;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示差法检测UC组和正常对照组口服乳果糖(L)和甘露醇(M)测试液后尿液中L、M含量,计算L/M比值。结果 UC组外周血中MMP-2、MMP-9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UC组外周血中MMP-2、MMP-9水平与UC疾病严重程度及病变范围呈一定相关性;UC组患者尿中L/M比值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UC患者外周血中MMP-2、MMP-9水平与肠黏膜通透性改变有良好的相关性。结论活动期UC患者肠黏膜通透性增高,可能与外周血中MMP-2、MMP-9水平增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基质金属蛋白酶-9 肠黏膜 溃疡结肠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环素和血栓素A2在机械通气致兔肺通透性增加中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5
2
作者 李丽莎 李江 +7 位作者 杨泳 刘娜 郭欣 邹曦 马文婕 刘星玲 朱晓燕 刘睿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18-423,共6页
目的探讨前列环素(PGI2)和血栓素A2(TXA2)在机械通气(MV)致肺通透性增加中的作用机制。方法48只健康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溶剂治疗组(V组);反苯环丙胺(PGI2合酶抑制剂)治疗组(T组);达唑氧苯(TXA2合酶抑制剂)治疗组(D组);溶剂治疗+MV组... 目的探讨前列环素(PGI2)和血栓素A2(TXA2)在机械通气(MV)致肺通透性增加中的作用机制。方法48只健康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溶剂治疗组(V组);反苯环丙胺(PGI2合酶抑制剂)治疗组(T组);达唑氧苯(TXA2合酶抑制剂)治疗组(D组);溶剂治疗+MV组(VM组);反苯环丙胺治疗+MV组(TM组)和达唑氧苯治疗+MV组(DM组)。运用ELISA检测实验动物肺组织TXA2和PGI2含量,并测定肺组织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TNF-α含量;以肺湿/干重(W/D)比值、肺通透性指数(PPI)和肌球蛋白轻链激酶(MLCK)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作为反映肺通透性的指标,并通过肺组织学评分对肺损伤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价。结果单纯药物或溶剂治疗不影响非MV实验动物各检测指标。VM组实验动物肺组织PGI2和TXA2含量明显增加(P<0.05),PGI2/TXA2比值显著上调(P<0.05),伴有BALF和肺组织内TNF-α的大量生成(P<0.05)和明显的肺通透性(肺W/D比值、PPI和MLCK表达水平)增加及肺损伤(P<0.05);运用反苯环丙胺显著抑制MV实验动物肺组织PGI2生成(P<0.05)可下调PGI2/TXA2比值(P<0.05),进一步增加实验动物BALF和肺组织内TNF-α的生成(P<0.05),并加重肺的高通透性和肺损伤(P<0.05);用达唑氧苯显著抑制MV实验动物肺内TXA2生成(P<0.05)会进一步上调PGI2/TXA2比值(P<0.05),降低BALF和肺组织内TNF-α含量(P<0.05),减轻肺高通透性和肺损伤的严重程度(P<0.05)。结论PGI2具有抗MV致肺通透性增加保护作用,其机制与下调TNF-α/MLCK信号通路有关;TXA2可通过上调TNF-α/MLCK信号通路引起MV实验动物肺通透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 前列环素 血栓素A2 肿瘤坏死因子-Α 反苯环丙胺 达唑氧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胁迫对膜醭毕赤酵母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大群 华颖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86-790,共5页
膜醭毕赤酵母是传统盐渍菜腌制发酵过程中形成菌醭的主要微生物之一。以膜醭毕赤酵母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CO2胁迫处理后膜醭毕赤酵母上清液中电导率、蛋白质、核酸、丙二醛(MDA)的含量以及荧光强度,研究其对膜醭毕赤酵母细胞膜通透性的... 膜醭毕赤酵母是传统盐渍菜腌制发酵过程中形成菌醭的主要微生物之一。以膜醭毕赤酵母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CO2胁迫处理后膜醭毕赤酵母上清液中电导率、蛋白质、核酸、丙二醛(MDA)的含量以及荧光强度,研究其对膜醭毕赤酵母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O2胁迫处理使毕赤氏酵母菌浮液的电导率及其内部的蛋白质、核酸、MDA含量以及荧光强度都比对照的高,说明这些物质在CO2胁迫处理时一部分已泄漏到胞外,反映了经CO2胁迫处理后酵母细胞通透性发生了改变,从而导致了部分膜醭毕赤酵母的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胁迫 膜醭毕赤酵母 细胞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NO_3)_2胁迫对白籽南瓜嫁接黄瓜幼苗生长及膜透性的影响
4
作者 高攀 郭世荣 +3 位作者 阳燕娟 邢雯雯 李鹤 严蓓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57-159,共3页
以白籽南瓜(Cucurbita maxima×Cucurbita moschata)品种青砧1号为砧木,黄瓜品种津优3号为接穗,采用1/2 Hoagland营养液栽培,研究了Ca(NO3)2胁迫下对黄瓜幼苗生长、渗透调节特性和质膜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80 mmol/L Ca(NO3)2胁迫... 以白籽南瓜(Cucurbita maxima×Cucurbita moschata)品种青砧1号为砧木,黄瓜品种津优3号为接穗,采用1/2 Hoagland营养液栽培,研究了Ca(NO3)2胁迫下对黄瓜幼苗生长、渗透调节特性和质膜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80 mmol/L Ca(NO3)2胁迫显著降低了黄瓜自根嫁接苗根系干重、地上部干重、叶面积和茎粗,白籽南瓜嫁接可显著缓解Ca(NO3)2胁迫对黄瓜幼苗的伤害和生长的抑制,促进黄瓜幼苗的生长;Ca(NO3)2胁迫48 h,自根嫁接苗叶片的相对电导率显著增加,白籽南瓜嫁接的黄瓜幼苗叶片相对电导率增加幅度显著降低,叶片质膜完整性较好;自根嫁接苗叶片内游离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不显著,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增加;Ca(NO3)2胁迫显著增加了白籽南瓜嫁接黄瓜苗叶片中游离脯氨酸的含量及其应答灵敏度,提高了嫁接黄瓜叶片的可溶性糖含量,从而显著增强了黄瓜嫁接苗的渗透调节能力,增强了黄瓜幼苗的耐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嫁接 黄瓜 白籽南瓜 ca(NO3)2胁迫 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介导As_2O_3诱导的线粒体通透性转变孔道开放
5
作者 乔东访 马安德 +1 位作者 晏芳 王慧君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030-1033,共4页
目的研究Ca2+在As2O3介导的PTP开放中的作用,探讨As2O3诱导粒体通透性转变孔道(PTP)开放的机制。方法提取大鼠肝线粒体,通过紫外分光光度仪检测Res作用下线粒体的膨胀,借此测定线粒体PTP的开放状态;借助荧光探针Rh123检测线粒体膜电位... 目的研究Ca2+在As2O3介导的PTP开放中的作用,探讨As2O3诱导粒体通透性转变孔道(PTP)开放的机制。方法提取大鼠肝线粒体,通过紫外分光光度仪检测Res作用下线粒体的膨胀,借此测定线粒体PTP的开放状态;借助荧光探针Rh123检测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结果用10μmol/LAs2O3加10μmol/LCa2+处理线粒体,PTP开放。单独使用10μmol/LAs2O3处理,或先用0.5mmol/LEGTA螯合Ca2+,然后用10μmol/LAs2O3加10μmol/LCa2+处理,线粒体D540不下降。分别用0、5、10和20μmol/LAs2O3处理线粒体,D540变化可分别被50、20、10和5μmol/LCa2+介导。结论Ca2+能介导As2O3诱导的PTP开放;As2O3诱导细胞凋亡通过降低诱发PTP开放所需的Ca2+阈值促使PTP开放,有可能通过调节细胞内的Ca2+来调控线粒体PTP开放进而调控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2O3 转变孔道 线粒体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 MEG3通过调控COX-2/PGE2/VEGF信号通路对早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的保护作用
6
作者 陈梅 李宗智 +2 位作者 秦学维 王利民 郑丽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319-1326,共8页
目的分析长链非编码RNA母系表达基因3(LncRNA MEG3)通过调控视网膜环氧合酶-2/前列腺素E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OX-2/PGE2/VEGF)信号通路对早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SPF级50只SD大鼠,10只大鼠作为对照组,40只构建糖尿病... 目的分析长链非编码RNA母系表达基因3(LncRNA MEG3)通过调控视网膜环氧合酶-2/前列腺素E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OX-2/PGE2/VEGF)信号通路对早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SPF级50只SD大鼠,10只大鼠作为对照组,40只构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模型,共有32只大鼠建模成功,分为模型组8只、阴性对照组8只、MEG3过表达组8只、MEG3过表达+COX-2抑制剂组8只。观察各组大鼠病理组织学、血管通透性、糖脂代谢、炎症因子、氧化应激指标、PGE2水平、COX-2/VEGF mRNA与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HDL-C、CAT、GSH-PX、SOD降低,血管通透性、TG、TC、LDL-C、IL-6、IL-1β、TNF-α、MDA、PGE2、COX-2、VEGF mRNA、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P<0.05);与阴性对照组相比,MEG3过表达组HDL-C、CAT、GSH-PX、SOD升高,血管通透性、TG、TC、LDL-C、IL-6、IL-1β、TNF-α、MDA、PGE2、COX-2、VEGF mRNA、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与MEG3过表达组相比,MEG3过表达+COX-2抑制剂组HDL-C、CAT、GSH-PX、SOD升高,血管通透性、TG、TC、LDL-C、IL-6、IL-1β、TNF-α、MDA、PGE2、COX-2、VEGF mRNA、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结论LncRNA MEG3可通过调节COX-2/PGE2/VEGF通路,改善大鼠糖脂代谢水平,抑制炎症因子表达,降低应激反应,减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长链非编码RNA母系表达基因3 视网膜环氧合酶-2/前列腺素E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信号 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薯蓣粥对2 型糖尿病大鼠肠道通透性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洪雪珮 庞书勤 +6 位作者 葛莉 戴燕铃 林心君 李霞 吴异兰 王冠明 张佳惠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79-386,共8页
目的:探讨薯蓣粥对2型糖尿病(T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大鼠肠道通透性的影响。方法:将35只雄性Wistar随机分为空白组8只和造模组27只。空白组大鼠饲喂普通饲料,造模组使用高脂喂养加腹部注射链脲佐菌素法制备T2DM大鼠模型,成模... 目的:探讨薯蓣粥对2型糖尿病(T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大鼠肠道通透性的影响。方法:将35只雄性Wistar随机分为空白组8只和造模组27只。空白组大鼠饲喂普通饲料,造模组使用高脂喂养加腹部注射链脲佐菌素法制备T2DM大鼠模型,成模后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薯蓣粥组、二甲双胍组;空白组、模型组每日以生理盐水灌胃5 mL,薯蓣粥组每日以薯蓣粥灌胃5 mL,二甲双胍组每日以二甲双胍水溶液灌胃5 mL,共6周;每周检测大鼠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干预后观察各组大鼠结肠组织学形态,检测结肠组织的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ZO-1的表达;以及血清连蛋白(Zonulin)、内毒素(Lipopolysaccharide,LPS)水平;血清TNF-α、IL-6、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模型组大鼠的肠绒毛断裂不全且间隔稀疏,同时伴有中性粒细胞渗出,薯蓣粥组、二甲双胍组大鼠的上述情况优于模型组。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结肠TNF-α、IL-6蛋白表达增加(P<0.05),Occludin、ZO-1蛋白表达减少(P<0.05),血清中Zonulin、LPS、TNF-α、IL-6、FINS水平上升(P<0.05),FBG、HOMA-IR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薯蓣粥组大鼠结肠TNF-α、IL-6蛋白表达减少(P<0.05),Occludin、ZO-1蛋白表达增加(P<0.05);血清中Zonulin、LPS、TNF-α、IL-6、FINS水平下降(P<0.05),FBG、HOMA-IR下降(P<0.05)。结论:薯蓣粥能够降低T2DM大鼠肠道通透性,进而达到减轻全身炎症反应,缓解胰岛素抵抗、改善血糖代谢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薯蓣粥 2型糖尿病 肠道 炎症反应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1PR5激动剂减轻H2O2诱导的脑微血管内皮细胞高通透性及氧化应激损伤 被引量:2
8
作者 李星阅 任自敬 +2 位作者 王越 樊瑞雪 周佩洋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820-826,共7页
目的鞘氨醇⁃1⁃磷酸酯受体5(S1PR5)在急性缺血性卒中(AIS)血脑屏障氧化应激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尚不清楚。文章旨在探讨S1PR5在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End.3)氧化应激损伤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将bEnd.3细胞分为对照组、H_(2)O_(2)组、... 目的鞘氨醇⁃1⁃磷酸酯受体5(S1PR5)在急性缺血性卒中(AIS)血脑屏障氧化应激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尚不清楚。文章旨在探讨S1PR5在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End.3)氧化应激损伤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将bEnd.3细胞分为对照组、H_(2)O_(2)组、H_(2)O_(2)+5μmol/L A971432(S1PR5特异性选择性激动剂)组、H_(2)O_(2)+10μmol/L A971432组、H_(2)O_(2)+20μmol/L A971432组。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改变;FITC⁃Dextran渗透法检测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Western Blot检测S1PR5、ZO⁃1、VE⁃Cadherin、Occludin、Bax、Bcl2、Caspase⁃3、p⁃Erk1/2、Erk1/2、Nrf2、HO⁃1、SOD1和SOD2的蛋白表达水平;免疫荧光观察ZO⁃1的荧光强度;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DCFH⁃DA探针法检测细胞活性氧水平。结果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bEnd.3细胞的S1PR5蛋白表达(1.00±0.01)相比,H_(2)O_(2)组(0.59±0.03)明显降低(P<0.01)。与对照组相比,H_(2)O_(2)显著增加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减少ZO⁃1、VE⁃Cadherin、Occludin、Nrf2、HO⁃1、SOD1和SOD2蛋白表达以及ZO⁃1荧光强度,降低细胞活力,增加MMP⁃9、Bax/Bcl2、Caspase⁃3、p⁃Erk1/2/Erk1/2的蛋白表达和细胞内总活性氧(P<0.05)。与H_(2)O_(2)组[(75.33±3.76)%]相比,H_(2)O_(2)+10、20μmol/L A971432组[(93.34±0.49)%,(100.60±7.29)%]可以明显逆转H_(2)O_(2)诱导的细胞活力下降(P<0.05)。与H_(2)O_(2)组相比,H_(2)O_(2)+5、10、20μmol/L A971432组的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显著降低,ZO⁃1、VE⁃Cadherin、Occludin、Nrf2、HO⁃1、SOD1和SOD2蛋白表达和ZO⁃1荧光强度增加,细胞活力增加,MMP⁃9、Bax/Bcl2、Caspase⁃3、p⁃Erk1/2/Erk1/2蛋白表达和细胞内总活性氧降低(P<0.05)。结论A971432选择性激动S1PR5可减轻H_(2)O_(2)诱导的bEnd.3内皮细胞高通透性及凋亡,并可能通过激活Nrf2/HO⁃1通路发挥抗氧化损伤作用。与H_(2)O_(2)组相比,H_(2)O_(2)+10、20μmol/L A971432组可以明显逆转H_(2)O_(2)诱导的细胞活力下降(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鞘氨醇-1-磷酸酯受体5 氧化应激 血管内皮 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血红素氧合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细胞凋亡与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孔开放的关系 被引量:20
9
作者 康敏 李森 +2 位作者 钟德君 杨志敏 李鹏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062-1066,共5页
目的通过研究肝细胞凋亡及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孔(MPTP)开放在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形成中的作用,探讨NAFLD的发病机理。方法 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高脂饲料4、8、12周组;流式细胞仪检测肝细胞凋亡;紫外分光光度... 目的通过研究肝细胞凋亡及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孔(MPTP)开放在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形成中的作用,探讨NAFLD的发病机理。方法 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高脂饲料4、8、12周组;流式细胞仪检测肝细胞凋亡;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MPTP开放程度;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查Bcl-2、Bax在肝组织中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肝脏Bax表达及变化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脂4~12周组肝细胞凋亡指数增加;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显示高脂组随着造模时间延长,MPTP开放增加;免疫组化显示Bcl-2在4、8、12周高脂组表达,但组间比较阳性细胞数增加不明显;Bax在高脂组随造模时间延长阳性细胞数增加;Western Blot进一步证实Bax在高脂组随造模时间延长蛋白表达量增加;并且随着脂肪肝的进展,Bcl-2/Bax比率进行性下降。结论 NAFLD大鼠模型中存在肝细胞凋亡,线粒体损伤与肝细胞凋亡密切相关,MPTP开放是NAFLD大鼠重要线粒体损伤机制,而Bax表达量增加、Bcl-2/Bax比率异常是MPTP开放的分子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脂肪肝 凋亡 线粒体 细胞膜 BCL-2 BA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氢液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海马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0
10
作者 崔耀梅 程慧娴 +4 位作者 曾宪明 曾秋婷 高玮 段满林 徐建国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53-858,共6页
目的观察富氢液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海马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mitochondrial permeability transitionpore,mPTP)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96只成年健康♂SD大鼠,体质量250~300 g,随机分为6组(n=16):假手术组(S)、缺血/再灌注组(... 目的观察富氢液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海马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mitochondrial permeability transitionpore,mPTP)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96只成年健康♂SD大鼠,体质量250~300 g,随机分为6组(n=16):假手术组(S)、缺血/再灌注组(IR)、生理盐水组(NS)、富氢液组(H)、苍术苷组(A)、富氢液+苍术苷组(HA)。采用四血管阻塞法建立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15 min后恢复灌注,S组仅分离椎动脉和颈总动脉,不进行阻闭。H组和HA组于再灌注即刻腹腔注射富氢液5 ml.kg-1,其余组腹腔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A组和HA组于再灌注前10 min侧脑室注射苍术苷15μl,NS组和H组侧脑室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再灌注后24 h取海马组织,分离海马细胞线粒体,通过紫外分光光度仪检测海马mPTP的开放情况,West-ern blot法测海马线粒体和胞质细胞色素C(Cyt C)水平,免疫组化法观察Bcl-2、Bax在海马CA1区表达,并计算Bcl-2和Bax表达的比值(Bcl-2/Bax),透射电镜观察海马CA1区线粒体超微结构。结果与S组比较,其余5组mPTP吸光度的改变值升高,Bcl-2和Bax表达上调,线粒体Cyt C表达下调,胞质Cyt C表达上调(P<0.05);与IR组比较,H组mPTP吸光度的改变值降低,Bcl-2表达上调,Bax表达下调,线粒体Cyt C表达上调,胞质Cyt C表达下调(P<0.05);与H组比较,HA组mPTP吸光度的改变值升高,Bcl-2表达下调,Bax表达上调,线粒体Cyt C表达下调,胞质Cyt C表达下调(P<0.05);IR组与NS组间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透射电镜结果显示富氢液可以改善全脑缺血后线粒体超微结构的改变,苍术苷可部分取消富氢液的上述改变。结论富氢液能有效减轻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减少Cyt C易位至胞质,从而抑制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细胞凋亡,其机制与抑制海马细胞mPTP的开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灌注损伤 线粒体转换孔 细胞色素C Bcl-2 Ba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对骨骼肌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冬梅 董军 +1 位作者 漆正堂 丁树哲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71-475,共5页
目的观察耐力训练和一次性力竭运动对大鼠骨骼肌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mitochondrial permeability transi-tion pore,MPTP)相关因素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24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C组)、耐力训练组(T组)和一次性力竭组(E组)。T组... 目的观察耐力训练和一次性力竭运动对大鼠骨骼肌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mitochondrial permeability transi-tion pore,MPTP)相关因素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24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C组)、耐力训练组(T组)和一次性力竭组(E组)。T组进行无负重游泳训练,6次/周,共6周,训练时间从每天45 min逐渐增加到90 min;E组正常笼内饲养6周后进行一次力竭性游泳运动。通过紫外分光光度仪检测MPTP的开放;Western blot检测细胞色素c(Cyt c)的释放;RT-PCR检测Bcl-2和Bax mRNA;双光束紫外分光光度仪检测线粒体Ca2+的转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1)T组线粒体吸光度值和Ca2+的转运量无显著性变化,Cyt c的释放量与Bax mRNA的表达显著减少,Bcl-2 mRNA的表达显著增加;(2)E组线粒体吸光度值显著减少,Cyt c释放量及Ca2+转运量显著增加,Bcl-2mRNA表达显著下降,Bax mRNA表达显著增强。结论 耐力运动可能通过上调Bcl-2/Bax基因表达,减少Cyt c释放,稳定MPTP开放,从而减少细胞凋亡;一次性力竭运动可能通过下调Bcl-2/Bax基因表达,MPTP异常开放,增加Cyt c和Ca2+释放,促进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转换孔 细胞色素C ca2+转运 BCL-2 BA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通透性增高过程中新的参与者 被引量:1
12
作者 邵海军 李敬远 +1 位作者 吴长毅 曾因明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49-255,共7页
应激时,线粒体通透性增高可导致位于线粒体膜间的致凋亡因子释放入细胞质,胱天蛋白酶(caspase)激活,以及细胞死亡.但线粒体通透性增高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许多研究表明,线粒体通透性增高过程需要Bcl-2家族蛋白中促凋亡Bax亚家族蛋白,主... 应激时,线粒体通透性增高可导致位于线粒体膜间的致凋亡因子释放入细胞质,胱天蛋白酶(caspase)激活,以及细胞死亡.但线粒体通透性增高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许多研究表明,线粒体通透性增高过程需要Bcl-2家族蛋白中促凋亡Bax亚家族蛋白,主要是Bax和Bak的激活;该家族中其它蛋白可对Bax和Bak进行调节.但最近的研究表明,其它非Bcl-2家庭蛋白的蛋白质包括抑制因子和激活因子,也可对线粒体通透性增高过程进行调节.此外,应激时线粒体脂质重新分布,对于线粒体膜通透性增高过程也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 BCL-2 BAX BAK 脂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冲击波通过激活Wnt/Ca^(2+)信号通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3
作者 余来 邢更彦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4年第6期15-17,共3页
1体外冲击波的定义及应用 体外冲击波是由电子水压装置、电磁装置等压力瞬间急剧变化产生的一种机械性脉冲波,它产生的能量可经冲击波装置二次聚焦形成高能量冲击波,可在固体和液体物质中传播并发挥作用。体外冲击波对周围的组织... 1体外冲击波的定义及应用 体外冲击波是由电子水压装置、电磁装置等压力瞬间急剧变化产生的一种机械性脉冲波,它产生的能量可经冲击波装置二次聚焦形成高能量冲击波,可在固体和液体物质中传播并发挥作用。体外冲击波对周围的组织细胞也有一定的作用,如可以观察到细胞外空化效应、分子离子化以及细胞膜通透性增加等,这是体外冲击波对细胞的直接影响,还可见扩散的原子团与生物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线粒体损伤和细胞内分子水平变化等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冲击波 ca2+信号 骨质疏松症 WNT 高能量冲击波 治疗 激活 细胞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小管髓襻升支粗段claudin-10缺失减少Na^+通透性并引起高镁血症和肾钙化
14
作者 王高南 丛馨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16-416,共1页
在肾小管髓襻升支粗段(thick ascending limb,TAL),Cl-只能通过跨细胞途径进行重吸收,而约50%的Na+以及Ca2+和Mg2+通过旁细胞途径重吸收。位于上皮细胞间的紧密连接蛋白复合体可以调控旁细胞途径对离子的选择性和通透性,对肾小管... 在肾小管髓襻升支粗段(thick ascending limb,TAL),Cl-只能通过跨细胞途径进行重吸收,而约50%的Na+以及Ca2+和Mg2+通过旁细胞途径重吸收。位于上皮细胞间的紧密连接蛋白复合体可以调控旁细胞途径对离子的选择性和通透性,对肾小管的重吸收起重要作用。Claudin-10是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家族的成员,可在TAL表达,但其功能尚不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管 钙化 血症 高镁 蛋白复合体 细胞间 ca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源软骨细胞PIEZO2过表达细胞株模拟骨关节炎表型
15
作者 许博洋 樊逸菲 +5 位作者 杜雨青 孙梦泽 王俊雁 程锦 敖英芳 胡晓青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71-878,共8页
为解析机械敏感性离子通道PIEZO2在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 OA)中的分子机制,本研究通过构建内源性过表达PIEZO2的慢病毒载体,转染永生化人原代软骨细胞后成功建立稳定高表达PIEZO2的细胞株。首先明确人原代软骨细胞PIEZO2基因座的开... 为解析机械敏感性离子通道PIEZO2在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 OA)中的分子机制,本研究通过构建内源性过表达PIEZO2的慢病毒载体,转染永生化人原代软骨细胞后成功建立稳定高表达PIEZO2的细胞株。首先明确人原代软骨细胞PIEZO2基因座的开放阅读框序列,设计特异性sgRNA序列,基于CRISPR/Cas9-SAM(协同激活调控)系统将转录激活元件定点整合至PIEZO2启动子区。利用慢病毒载体介导的基因靶向整合技术实现PIEZO2内源性过表达。mCherry荧光示踪联合流式分选验证显示,过表达细胞株中PIEZO2蛋白呈现膜特异性定位特征(定位效率78.49%)。qPCR检测证实PIEZO2 mRNA表达水平显著上调约17倍,Western印迹分析进一步佐证其膜定位蛋白质表达量增加。与野生型对照组相比,PIEZO2过表达细胞株呈现典型OA代谢表型:Ⅱ型胶原(Collagen type II alpha 1, COL2A1)mRNA表达下调至基准水平的50%,基质金属蛋白酶1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13, MMP13)mRNA表达激增至20倍。综合上述结果显示,PIEZO2过表达细胞株与经周期性机械应力加载(10%应变,0.5 Hz, 8 h/d,连续2 d)构建OA模型组的基质代谢表型变化趋势一致。因此,本研究成功建立了人源软骨细胞稳定高表达PIEZO2细胞株,该细胞模型为深入解析PIEZO2介导的机械转导信号网络及靶向药物筛选提供了可靠的研究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敏感离子通道 PIEZO2 软骨细胞 骨关节炎 CRISPR/cas9-SAM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回声和光传导技术测量蛋壳通透性
16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9-59,共1页
在鸡孵化期间,外界水蒸气、氧气和CO2通过蛋壳孔与蛋内交换,由于蛋壳通透性(G)的高度可变性会影响到气体交换率,从而使孵化处于不理想的湿度和CO2分压中。由于没有可行的非破坏性和快速检测的技术,在孵化期间根据蛋壳通透性而来... 在鸡孵化期间,外界水蒸气、氧气和CO2通过蛋壳孔与蛋内交换,由于蛋壳通透性(G)的高度可变性会影响到气体交换率,从而使孵化处于不理想的湿度和CO2分压中。由于没有可行的非破坏性和快速检测的技术,在孵化期间根据蛋壳通透性而来调整环境状态无法实现,进而影响孵化率和雏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壳 技术测量 光传导 CO2分压 回声 孵化期间 雏鸡质量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出液中白介素6和血管生成素受体Tie-2水平与腹膜溶质高转运的关系 被引量:6
17
作者 杭瑛 方炜 +3 位作者 林爱武 戴慧莉 倪兆慧 钱家麒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51-755,共5页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腹透)患者透出液中白介素6(IL-6)和血管生成素受体Tie-2水平与腹膜高通透性的关系。方法将60例稳定的持续性非卧床性腹膜透析(CAPD)患者,根据腹膜平衡试验中4 h透出液肌酐与血浆肌酐的比值(D/Pcr)分为L/A组(D/Pcr<0...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腹透)患者透出液中白介素6(IL-6)和血管生成素受体Tie-2水平与腹膜高通透性的关系。方法将60例稳定的持续性非卧床性腹膜透析(CAPD)患者,根据腹膜平衡试验中4 h透出液肌酐与血浆肌酐的比值(D/Pcr)分为L/A组(D/Pcr<0.65,n=39)和H/A组(D/Pcr≥0.65,n=21)。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患者透出液中IL-6和Tie-2的质量浓度,分析IL-6和Tie-2水平与D/Pcr的相关性。结果 H/A组患者透出液中IL-6和Tie-2的质量浓度分别为(21.71±8.88)pg/mL和(1.23±0.43)ng/mL,均显著高于L/A组患者的(13.94±5.43)pg/mL和(0.95±0.43)ng/mL(P<0.05)。单因素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透出液中IL-6和Tie-2水平均与D/Pcr呈正相关(r=0.366,P=0.004;r=0.402,P=0.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透出液中IL-6和Tie-2水平是影响D/Pcr的独立危险因素(β=0.007,P=0.026;β=0.162,P=0.006)。结论腹膜高转运的CAPD患者存在较明显的腹腔局部炎症和血管新生。透出液中IL-6和Tie-2水平是影响腹膜通透性的独立危险因素,提示腹腔局部炎症和血管新生与腹膜通透性的改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介素6 TIE-2 血管新生 腹膜高 腹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训练和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TLR4炎性因子表达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习雪峰 侯改霞 +1 位作者 刘倩倩 张林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26-731,共6页
目的探讨运动训练、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单独干预及联合应用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血管通透性和肾TLR4、NF-κBp65、IL-1β蛋白表达量的影响。方法通过高脂喂养加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构建2型糖尿病SD大鼠模型。将造... 目的探讨运动训练、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单独干预及联合应用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血管通透性和肾TLR4、NF-κBp65、IL-1β蛋白表达量的影响。方法通过高脂喂养加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构建2型糖尿病SD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56只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对照组(D)、糖尿病给药组(DY)、糖尿病运动组(DE)、糖尿病运动给药组(DEY),每组14只,另设正常对照组(C)12只。运动组大鼠进行12周不负重游泳训练,每周训练5 d。EGCG给药组大鼠每周灌胃7 d。实验结束后检测大鼠FBG、尿蛋白、UAER、TLR4、NF-κBp65、IL-1β蛋白和肾脏血管通透性变化,并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C)相比,糖尿病对照组(D)的FBG、尿蛋白、UAER、TLR4、NF-κBp65、IL-1β蛋白和肾脏血管通透性均显著升高(P<0.01);糖尿病给药组(DY)、糖尿病运动组(DE)、糖尿病运动给药组(DEY)的FBG、尿蛋白、UAER、TLR4、NF-κBp65、IL-1β蛋白和肾脏血管通透性较糖尿病对照组(D)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糖尿病运动给药组(DEY)FBG、UAER、TLR4、NF-κBp65、IL-1β蛋白表达量和肾血管通透性均显著低于糖尿病给药组(DY)(P<0.05或P<0.01),糖尿病运动给药组(DEY)肾脏指数、尿蛋白、UAER、TLR4、NF-κBp65、IL-1β蛋白表达量和肾血管通透性均显著低于糖尿病运动组(DE)(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大鼠存在肾组织炎性因子表达增多,运动训练和EGCG可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炎性损伤,抑制TLR4信号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运动训练 EGCG 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片δ_2受体激动剂对出血性休克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曾小莉 赵晓玲 +5 位作者 杨永慧 蒯建科 赵晖 于代华 柴伟 姚立农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887-890,共4页
目的研究阿片δ2受体激动剂DeltorpinⅡ[(D-Ala2)-DeltorpinⅡ]对急性出血性休克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24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每组6只:DeltorpinⅡ组(A组)、NTB(阿片δ2受体拮抗剂)组(B组)、NTB+DeltorpinⅡ组(C组)、二甲... 目的研究阿片δ2受体激动剂DeltorpinⅡ[(D-Ala2)-DeltorpinⅡ]对急性出血性休克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24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每组6只:DeltorpinⅡ组(A组)、NTB(阿片δ2受体拮抗剂)组(B组)、NTB+DeltorpinⅡ组(C组)、二甲基亚砜(DMSO,D组)组。大鼠休克60min后回输自体血复苏,观察复苏2h内HR、MAP、LVP和左室压力最大上升、下降速率(±dp/dtmax)的变化;实验结束取心肌组织行电镜检查,进行线粒体损伤评分,提取心脏线粒体,分光法检测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mPTP)活性。结果DeltorpinⅡ组复苏后血压和心功能指标较其他组明显升高(P<0.05),病理学电镜检查心肌和线粒体损伤较其他组减轻,吸光度改变较其他组明显降低(P<0.05),NTB可抵消其保护效应。结论阿片δ2受体激动剂对急性出血性休克大鼠心肌有保护作用,抑制mPTP开放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休克 阿片δ2受体 线粒体转换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博替尼抑制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侵袭Caco-2细胞的机制 被引量:2
20
作者 杜蕾 曾庆 +7 位作者 何肖龙 邱嘉文 宋豪语 吴同薇 蔡丹娴 龙敏 罗军 曹虹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26-231,共6页
目的探讨c-Met受体阻断剂卡博替尼(Cabozantinib,XL-184)能否抑制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进入Caco-2细胞并降低对细胞的损伤。方法通过侵袭实验研究XL-184在抑制LM进入Caco-2细胞中的作用,并研究剂量及时间与侵... 目的探讨c-Met受体阻断剂卡博替尼(Cabozantinib,XL-184)能否抑制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进入Caco-2细胞并降低对细胞的损伤。方法通过侵袭实验研究XL-184在抑制LM进入Caco-2细胞中的作用,并研究剂量及时间与侵袭率的关系;Caco-2细胞种植于Transwell上室,LM感染单层Caco-2细胞,然后在上室中加入辣根过氧化物酶(HRP),通过测定跨上皮细胞电阻(TEER)值及计数从上室渗透到下室的LM数量和HRP浓度,预测X-184对单层细胞通透性的保护作用;检测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水平推测细胞膜的渗透性;荧光染色鉴定细胞活性。结果相比对照组,侵袭实验显示,XL-184处理组的LM侵袭率明显降低(P=0.000),且侵袭率随XL-184浓度和作用时间的增加而显著降低,联合用药效果优于单独用药(P<0.05)。细胞通透性实验表明,XL-184可明显抑制LM诱导的跨上皮细胞电阻(TEER)的降低(P<0.05),并可降低辣根过氧化物酶和细菌介导的细胞通透性(P=0.000);细胞活性实验表明,XL-184可提高细胞存活率(P<0.01);同时,可显著降低LM诱导的LDH释放(P<0.05)。结论 XL-184可能在抑制LM侵袭Caco-2及降低LM诱导的Caco-2损伤中起重要作用。因此,XL-184有望成为潜在的治疗和预防李斯特菌感染的有效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博替尼 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 caCO-2细胞 侵袭 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