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橙红色荧光粉Ca_(10)Li(PO_4)_7∶Sm^(3+)的合成及其发光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滕晓云 白琼宇 +7 位作者 边亚燕 杨保柱 段平光 李婷 徐书超 王志军 李盼来 杨志平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529-1533,共5页
采用固相法合成了Ca10Li(PO4)7∶x Sm3+橙红色荧光粉,研究了材料的发光性质。结果表明,以404 nm近紫外光作为激发源时,Ca10Li(PO4)7∶x Sm3+表现为多峰特征,主峰位于569 nm、606 nm、651 nm和713 nm,分别对应Sm3+的4G5/2→6H5/2、4G5/2... 采用固相法合成了Ca10Li(PO4)7∶x Sm3+橙红色荧光粉,研究了材料的发光性质。结果表明,以404 nm近紫外光作为激发源时,Ca10Li(PO4)7∶x Sm3+表现为多峰特征,主峰位于569 nm、606 nm、651 nm和713 nm,分别对应Sm3+的4G5/2→6H5/2、4G5/2→6H7/2、4G5/2→6H9/2和4G5/2→6H11/2跃迁发射,且606 nm发射峰最强,材料发射橙红光;监测606 nm发射峰,对应的激发光谱包含363 nm、376 nm、404 nm和478 nm多个激发峰;改变Sm3+的掺杂量,发现Ca10Li(PO4)7∶Sm3+的发射强度表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x=0.05时发射强度最大,即存在浓度猝灭现象,造成浓度猝灭的机理为电多极相互作用,Ca10Li(PO4)7∶Sm3+的色坐标基本不变,位于橙红色区域。Ca10Li(PO4)7∶Sm3+具有较好的温度特性,激活能为0.188 e 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 ca10li(po4)7∶sm3+ 固相法 荧光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_(10)Li(PO_4)_7∶Dy^(3+),Ce^(3+)材料的制备及发光性能
2
作者 杨志平 赵引红 +2 位作者 梁晓双 刘鹏飞 吕梁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279-1282,共4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Ca10Li(PO4)7∶Dy3+发光材料,研究了Dy3+在Ca10Li(PO4)7基质中的发光特性。XRD测量结果表明,烧结温度为1 050℃时所制备的样品为纯相Ca10Li(PO4)7晶体。从激发谱可以看出样品主激发峰位于349 nm(6H15/2→6P7/2),363...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Ca10Li(PO4)7∶Dy3+发光材料,研究了Dy3+在Ca10Li(PO4)7基质中的发光特性。XRD测量结果表明,烧结温度为1 050℃时所制备的样品为纯相Ca10Li(PO4)7晶体。从激发谱可以看出样品主激发峰位于349 nm(6H15/2→6P7/2),363 nm(6H15/2→6P5/2),385 nm(6H15/2→6M21/2),样品可被UVLED管芯有效激发。发射谱由位于481 nm(蓝)和572 nm(黄)的两个峰组成,对应的能级跃迁为4F9/2→6H15/2、6H13/2。研究了不同Dy3+掺杂浓度对发光强度的影响,当Dy3+的摩尔分数为10%时发光最强。掺入Ce3+作为敏化剂,Ce3+→Dy3+发生共振能量传递,当掺杂量为10%Dy3+、14%Ce3+时,样品发光最强,其强度为单掺10%Dy3+时的13.4倍,发光颜色由黄白变为蓝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10li(po4)7∶Dy3+ Ce3+ 发光 浓度猝灭 能量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光LEDs用颜色可调型荧光粉Ca9Al(PO4)7∶Tb3+,Sm3+的发光及能量传递 被引量:6
3
作者 田少华 乔峥 孙明生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469-1477,共9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一系列Tb^3+、Sm^3+和Tb^3+/Sm^3+掺杂的Ca9Al(PO4)7荧光粉。采用X射线衍射技术、光谱及荧光寿命等手段表征了材料的性能。以Tb^3+的380 nm激发峰作为激发源时,发现Ca 9Al-(PO 4)7∶Tb^3+,Sm^3+的发射光谱中既包含T...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一系列Tb^3+、Sm^3+和Tb^3+/Sm^3+掺杂的Ca9Al(PO4)7荧光粉。采用X射线衍射技术、光谱及荧光寿命等手段表征了材料的性能。以Tb^3+的380 nm激发峰作为激发源时,发现Ca 9Al-(PO 4)7∶Tb^3+,Sm^3+的发射光谱中既包含Tb 3+的5D 4-7F 6-3跃迁发射,又含有Sm 3+的4G 5/2-6H 5/2-9/2跃迁发射。当增加Sm 3+的掺杂量时,基于Tb^3+-Sm^3+间的能量传递,有效地增加了Ca9Al(PO 4)7∶Tb^3+,Sm^3+的发射强度,能量传递的机理是电偶极-电偶极相互作用。另外,Ca 9Al(PO4)7∶Tb^3+,Sm^3+的量子效率可以达到50.6%。上述结果表明,Ca9Al(PO4)7∶Tb^3+,Sm^3+材料在紫外-近紫外白光LEDs领域具有一定的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 荧光粉 能量传递 ca9Al(po4)7:Tb3+ sm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