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_(9)^(+)重芳烃催化加氢脱烷基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张鹏飞 严张艳 +5 位作者 任亮 张奎 梁家林 赵广乐 张璠玢 胡志海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66-1274,共9页
随着我国芳烃联合装置、乙烯裂解装置的扩能或新建,国内C_(9)^(+)重芳烃产量也大幅增加;利用催化加氢脱烷基技术将C_(9)^(+)重芳烃转化为BTX等轻质芳烃,对炼化企业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本文以C_(9)^(+)重芳烃生产BTX为出发点,阐述了催... 随着我国芳烃联合装置、乙烯裂解装置的扩能或新建,国内C_(9)^(+)重芳烃产量也大幅增加;利用催化加氢脱烷基技术将C_(9)^(+)重芳烃转化为BTX等轻质芳烃,对炼化企业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本文以C_(9)^(+)重芳烃生产BTX为出发点,阐述了催化加氢脱烷基反应体系中的碳正离子机理和自由基机理,概述了国内外催化加氢脱烷基反应工艺和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并分析了各工艺、催化剂的优缺点,最后对反应机理、工艺及催化剂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增产BTX的同时联产三甲苯、四甲苯等高附加值单体芳烃是未来催化加氢脱烷基工艺的发展方向。新型催化剂的研发方向则应结合具体的生产目标和反应机理,定向制备出高活性、高选择性、高稳定性的催化加氢脱烷基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_(9)^(+)重芳烃 催化加氢脱烷基 反应机理 工艺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_(9)^(+)重芳烃加氢脱烷基反应的热力学分析
2
作者 谢仕林 莫昌艺 +4 位作者 杨平 严张艳 张鹏飞 任亮 胡志海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2-51,共10页
选取两种典型C_(9)^(+)重芳烃原料,其烃组成以三甲苯和甲乙苯为主。选择三甲苯和甲乙苯为模型化合物,计算了其在350~650℃温度范围内加氢脱烷基反应的标准摩尔反应焓变、标准摩尔吉布斯自由能变和标准平衡常数,并进行了反应热力学分析... 选取两种典型C_(9)^(+)重芳烃原料,其烃组成以三甲苯和甲乙苯为主。选择三甲苯和甲乙苯为模型化合物,计算了其在350~650℃温度范围内加氢脱烷基反应的标准摩尔反应焓变、标准摩尔吉布斯自由能变和标准平衡常数,并进行了反应热力学分析。结果表明:三甲苯和甲乙苯的加氢脱烷基反应均为放热反应,且反应的放热量与分子结构的对称性成负相关关系,这可能与克服甲基或乙基空间位阻相关;在标准状态下三甲苯和甲乙苯脱烷基反应可自发进行,平衡状态下三甲苯和甲乙苯脱烷基反应进行程度较深,且随着脱烷基数目的增加,脱烷基反应进行程度增加,而提高反应温度不利于反应向脱烷基反应方向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_(9)^(+) 重芳烃 加氢脱烷基 三甲苯 甲乙苯 反应热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解C_(9)馏分分离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崔钟辉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31-736,共6页
综述了近年来的C_(9)馏分分离技术,包括环戊二烯分离技术、苯乙烯分离技术、混合芳烃分离技术的研究应用进展。重点阐述了采用解聚—精馏的方法分离环戊二烯的操作条件和技术优势,分析了反应精馏、加氢等新型工艺的特点,并指出工艺流程... 综述了近年来的C_(9)馏分分离技术,包括环戊二烯分离技术、苯乙烯分离技术、混合芳烃分离技术的研究应用进展。重点阐述了采用解聚—精馏的方法分离环戊二烯的操作条件和技术优势,分析了反应精馏、加氢等新型工艺的特点,并指出工艺流程的优化、反应精馏技术的开发、萃取精馏技术的开发、加氢技术的应用等方面是未来C_(9)馏分分离工艺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解c_(9) 环戊二烯 苯乙烯 混合芳烃 解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整C_(9)^(+)重芳烃高效分离技术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胡珺 王宝生 +2 位作者 陈建兵 高明 张英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22-226,共5页
中国石化某分公司45万t/a芳烃抽提装置投产后,由于上游原料调整,造成二甲苯塔塔底组分终馏点一直较高,汽油调和组分发生变化,导致全厂汽油干点超标,为此,拟将C_(9)^(+)重芳烃送至歧化与烷基转移单元生产二甲苯。目前,C_(9)^(+)重芳烃无... 中国石化某分公司45万t/a芳烃抽提装置投产后,由于上游原料调整,造成二甲苯塔塔底组分终馏点一直较高,汽油调和组分发生变化,导致全厂汽油干点超标,为此,拟将C_(9)^(+)重芳烃送至歧化与烷基转移单元生产二甲苯。目前,C_(9)^(+)重芳烃无法满足进料要求,因此提出新增重芳烃塔、二甲苯塔新增侧线和二甲苯塔改造为分壁精馏塔3种解决方案。通过对C_(9)^(+)重芳烃分离进行模拟,对比分离能耗和产品质量,确定二甲苯塔改造为分壁精馏塔作为C_(9)^(+)重芳烃高效分离方案,同时进行单因变量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回流比为4.4、隔板位置为隔板上方39层塔板处、侧线采出位置为32层塔板、气相分配比为1.024、液相分配比为0.313、进料位置为44层塔板时,C_(9)^(+)重芳烃确定满足歧化与烷基转移单元进料要求,同时分离能耗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_(9)^(+)重芳烃 分壁塔 能耗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醇制烯烃/甲醇制丙烯副产C_(5)~C_(9)^(+)馏分加氢催化剂及工艺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董立霞 杜周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519-1524,共6页
对甲醇制烯烃(MTO)/甲醇制丙烯(MTP)副产C_(5)~C_(9)^(+)馏分进行详细的组分和杂质分析。实验结果表明,MTO馏分主要为C_(5)~C_(7),烃类主要为单烯烃;MTP馏分主要为苯、正己烷和己二烯;MTO/MTP副产C_(5)~C_(9)^(+)馏分中含有较多的含氧... 对甲醇制烯烃(MTO)/甲醇制丙烯(MTP)副产C_(5)~C_(9)^(+)馏分进行详细的组分和杂质分析。实验结果表明,MTO馏分主要为C_(5)~C_(7),烃类主要为单烯烃;MTP馏分主要为苯、正己烷和己二烯;MTO/MTP副产C_(5)~C_(9)^(+)馏分中含有较多的含氧化合物与含氯化合物,远超常规加氢催化剂的耐受范围;以Ti改性的复合氧化物载体制备催化剂BY-6M并用于MTO/MTP副产C_(5)~C_(9)^(+)馏分加氢,常规加氢评价条件下均可实现产品中无二烯烃检出、单烯烃含量变化不大,且稳定运行1000 h,达到工业化应用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催化剂 ^c_(5)~c_(9)^(+)馏分 甲醇制烯烃 甲醇制丙烯 芳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改性β沸石的制备及其催化C_(9)芳烃与丙烯的烷基化反应性能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陈强强 郭宇 吴红梅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8-108,共11页
利用浸渍法对β沸石进行磷改性,制备了不同磷负载量的改性β沸石催化剂。采用XRD、SEM、EDX、MAS NMR、Py-FTIR、N_(2)吸附-脱附和NH_(3)-TPD手段对催化剂样品进行了表征,并且研究了改性β沸石在催化C_(9)芳烃与丙烯烷基化反应中的性能... 利用浸渍法对β沸石进行磷改性,制备了不同磷负载量的改性β沸石催化剂。采用XRD、SEM、EDX、MAS NMR、Py-FTIR、N_(2)吸附-脱附和NH_(3)-TPD手段对催化剂样品进行了表征,并且研究了改性β沸石在催化C_(9)芳烃与丙烯烷基化反应中的性能。结果表明,β沸石经磷改性后,其形貌和晶体结构没有发生明显变化。然而,随着磷添加量的增加,β沸石的比表面积和表面硅铝质量比逐渐减小;磷与β沸石相互作用,改变了催化剂酸强度分布。β沸石上磷的负载量显著影响C_(9)芳烃烷基化反应结果。与未改性的β沸石相比,β-0.5P催化剂烷基化反应活性明显提高,烷基化反应产物中C_(12+)重芳烃的比例达到17%,m_(1,3,5-TMB)/mC_(9)值增加了5.3%,连续反应10 h,活性稳定;然而,当磷负载量过高,催化剂烷基化活性降低,异构化和歧化反应性能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沸石 改性 c_(9)芳烃 丙烯 烷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氢裂解及烷基化组合技术应用于C_(9)混合芳烃的高值化 被引量:2
7
作者 臧甲忠 王银斌 +5 位作者 洪鲁伟 于海斌 彭晓伟 李晨 汪洋 郭春垒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593-2602,共10页
随着国内八大炼化基地的逐步建成与投产,未来C_(9)混合芳烃的产量将大幅上涨,如何高效利用C_(9)混合芳烃将成为大型炼厂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本文以重整装置副产的C_(9)混合芳烃为原料,经临氢裂解、临氢烷基化组合技术,生产高价值的苯/... 随着国内八大炼化基地的逐步建成与投产,未来C_(9)混合芳烃的产量将大幅上涨,如何高效利用C_(9)混合芳烃将成为大型炼厂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本文以重整装置副产的C_(9)混合芳烃为原料,经临氢裂解、临氢烷基化组合技术,生产高价值的苯/甲苯/二甲苯(BTX)和均四甲苯,反应条件缓和,目的产物选择性高。在最佳反应条件下,油相产物平均收率为86.94%,其中富含BTX的C_5~C_(9)馏分平均含量为80.93%,均四甲苯平均含量为12.98%,C^(+)_(10)馏分(不含均四甲苯)平均含量为6.09%。对于C_(9)混合芳烃年处理量为9万吨的工业装置,通过本文提供的组合技术可实现年利润5543.5万元。本文提出的C_(9)混合芳烃的组合技术具有较高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符合炼化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是未来炼厂解决C_(9)混合芳烃出路的首选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_(9)混合芳烃 临氢裂解 临氢烷基化 均四甲苯 苯/甲苯/二甲苯(BT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组分油性质调合国ⅥB 98号车用汽油 被引量:2
8
作者 刘念喜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67-71,共5页
针对以中国石化塔河炼化有限责任公司现有原料组分油难以调合得到满足国ⅥB标准98号车用汽油的问题,采用控制重整油分馏塔进料油组分性质、调整临氢异构化两套装置生产操作条件等方法,得到性质优化的汽油调合原料油组分;进而,设计了以... 针对以中国石化塔河炼化有限责任公司现有原料组分油难以调合得到满足国ⅥB标准98号车用汽油的问题,采用控制重整油分馏塔进料油组分性质、调整临氢异构化两套装置生产操作条件等方法,得到性质优化的汽油调合原料油组分;进而,设计了以优化后的重整汽油馏分(抽取二甲苯)、异构化汽油馏分与C_(9)^(+)重芳烃组分、外购异辛烷、MTBE等为调合原料的98号车用汽油调合方案,并通过试验调合得到了满足GB 17930—2016标准要求的98号车用汽油(ⅥB)。该方案以优化后装置组分油为调合原料,无需装置改造、降低外购异辛烷调合比例,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为企业产品结构优化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合组分油 异构化汽油 辛烷值 ^c_(9)^(+) 重芳烃 调合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