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9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博弈论组合赋权的CW-TOPSIS煤与瓦斯共采评价模型及应用:以赵官煤矿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于博 陈光波 +1 位作者 陈旭 孙晓丽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3期14170-14177,共8页
煤与瓦斯协同共采是煤矿绿色开采主要发展方向。目前,尚未构建全面、科学的煤与瓦斯共采评价指标体系;另外,由于指标的未知性、不确定性,难以确定合理的指标权重,缺少准确的煤与瓦斯共采评价模型和方法。对此,构建了以地质赋存条件、经... 煤与瓦斯协同共采是煤矿绿色开采主要发展方向。目前,尚未构建全面、科学的煤与瓦斯共采评价指标体系;另外,由于指标的未知性、不确定性,难以确定合理的指标权重,缺少准确的煤与瓦斯共采评价模型和方法。对此,构建了以地质赋存条件、经济成本条件、技术水平条件、安全管理条件4个因素为准则层,煤层及瓦斯赋存条件、煤层透气性、煤层稳定性等24个因素为指标层的煤与瓦斯共采评价体系;提出了一种基于博弈论组合赋权的方法,将熵权法获得的客观权重与层次分析法获得的主观权重有效融合,获得合理的指标权重,通过组合权重可知,指标对煤与瓦斯共采的影响由大到小为:煤层及瓦斯赋存条件>煤层透气性>卸压增透情况>共采设备情况>煤层稳定性>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将组合权重与逼近理想解排序法相结合,构建了CW-TOPSIS煤与瓦斯共采评价模型。运用CW-TOPSIS模型对赵官煤矿煤与瓦斯共采可行性进行评价,结果为“良”等级;将该模型与贝叶斯模型、模糊综合评价法、基于云模型和D-S理论的评价模型进行分析讨论,研究表明:CW-TOPSIS模型不仅可以准确反映评价等级,还可以反映评价结果的偏好程度,准确度更高,该模型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评价 煤与瓦斯共采 组合权重 主次因素 cw-topsis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模型驱动科技创新评价若干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洋 吴婷婷 侯剑华 《图书情报知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0-77,88,共9页
[目的/意义]大科学时代背景下,大模型驱动的科技创新评价范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厘清大模型驱动的科技创新评价若干问题,有助于提升评价的实用价值和战略指导意义,为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研究设计/方法]基于科技创... [目的/意义]大科学时代背景下,大模型驱动的科技创新评价范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厘清大模型驱动的科技创新评价若干问题,有助于提升评价的实用价值和战略指导意义,为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研究设计/方法]基于科技创新评价演化历程和大模型驱动科技创新评价的主要特征,深度剖析大模型应用于科技创新评价的主要维度,在此基础上思考大模型驱动科技创新评价所面临的若干挑战和未来发展趋势。[结论/发现]大模型驱动的科技创新评价将成为新时期科技评价范式变革和进步的关键力量。大模型使得科技创新评价更加智能化、精细化和个性化,其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科技评价、科技管理等领域的融合发展将成为必然趋势。[创新/价值]剖析了大模型应用于科技创新评价的若干问题,为构建以智能化、精细化、系统化和个性化为核心,以可持续和负责任的评价为导向的科技创新评价体系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评价 模型 数智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A模型的医院学科科研绩效评价探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耿华 杨林 周丽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5-59,共5页
目的:通过新视角探析医院学科科研绩效,为管理机构制定学科管理政策及完善学科管理体系提供参考。方法:以SD医院学科建设为例,构建投入-产出相关联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对SD医院优势学科建设的绩效进行评价,... 目的:通过新视角探析医院学科科研绩效,为管理机构制定学科管理政策及完善学科管理体系提供参考。方法:以SD医院学科建设为例,构建投入-产出相关联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对SD医院优势学科建设的绩效进行评价,重点关注学科资源配置和利用的有效性,并进行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实证分析。结果:学科DEA有效个数总体上呈增长趋势,表明科研投入产出水平较高,科研资源大体上能够得到合理配置。学科科研全要素生产率近3年处于增长趋势,促进了科技的创新和发展。然而,部分学科存在规模报酬不合理、技术水平低的问题,导致全要素生产率较低。结论:医院应加强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学科绩效评价机制;加强科研经费的内部控制,促进经费使用更加科学;鼓励多学科协同,搭建共享平台和交叉平台,构建标准作业程序;强化科研成果转化,发挥价值驱动的引导与激励作用,以支持学科建设的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A模型 绩效评价 学科建设 科研经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量模型的黑山峡地区滑坡易发性风险评价 被引量:3
4
作者 王炳亮 裴超 +2 位作者 李宝泉 石慧群 林兴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4-140,共7页
滑坡是黄河黑山峡地区的主要地质灾害之一,在黑山峡水利枢纽建设前期工作中开展黑山峡地区滑坡易发性评价显得尤为必要。基于黑山峡地区地质条件、气候、人类活动等调查资料,选取高程、坡度、曲率、地层岩性、与断层的距离、与水系的距... 滑坡是黄河黑山峡地区的主要地质灾害之一,在黑山峡水利枢纽建设前期工作中开展黑山峡地区滑坡易发性评价显得尤为必要。基于黑山峡地区地质条件、气候、人类活动等调查资料,选取高程、坡度、曲率、地层岩性、与断层的距离、与水系的距离、NDVI(归一化差分植被指数)、与道路的距离、降水量9个因子作为滑坡易发性评价指标,采用信息量模型进行滑坡易发性评价,通过对各因子的分级权重进行计算,得到滑坡易发性信息量值;通过对滑坡易发性信息量进行叠加与分区,绘制黑山峡地区滑坡易发性分区图,确定危险区域。结果表明:黑山峡地区滑坡灾害极高易发区位于东北部中卫市沙坡头区、南部靖远县以及主要河流与道路沿线,这些地区地层岩性较软弱,大多为砂、黄土等,在河流冲积与人类活动的影响下极易发生地表斜坡失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易发性 风险评价 信息量模型 黑山峡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脖子”技术攻关评价模型构建及应用——以江苏新材料产业为例
5
作者 刘媛 张华 《情报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85-192,共8页
[研究目的]对“卡脖子”技术攻关评价可以为政府部门科学布局攻关项目提供指引,为企业进行研发布局提供依据。[研究方法]构建了“卡脖子”技术识别、技术评价和技术布局三阶段“卡脖子”技术攻关评价模型。技术识别阶段,依据德尔菲法识... [研究目的]对“卡脖子”技术攻关评价可以为政府部门科学布局攻关项目提供指引,为企业进行研发布局提供依据。[研究方法]构建了“卡脖子”技术识别、技术评价和技术布局三阶段“卡脖子”技术攻关评价模型。技术识别阶段,依据德尔菲法识别出江苏新材料产业亟需攻关的“卡脖子”技术;技术评价阶段,借鉴技术成熟度模型,构建六维度的“卡脖子”技术攻关评价模型;“技术布局”阶段,针对技术名称增加技术参数指标,将“卡脖子”技术清单转化为科技项目指南清单。通过“卡脖子”技术攻关评价模型对“卡脖子”技术发展状态及需要攻关技术的优先级进行评价,为政府部门提供支撑。[研究结果/结论]结论显示:江苏新材料产业亟待攻关的“卡脖子”技术有14项,最紧迫的攻关技术分布在第三代半导体产业链,最亟需攻关的技术是氮化镓、碳化硅功率器件及微波器件;从学科就绪度看,江苏已布局学科对智能传感器技术的支撑力度最强;从专利就绪度看,大尺寸高质量氮化镓、氮化铝、碳化硅衬底及外延技术的高价值专利和专利增长率成熟度最高;从人才就绪度看,高端轴承钢等高性能特种钢技术储备的学科人才最多;从市场就绪度看,石墨烯基先进储能技术具有最强的市场潜力和需求;从生态就绪度看,高性能特种钢技术研发条件最为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脖子”技术 技术评价 技术攻关评价 技术识别 评价模型 新材料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集输系统能效动态综合评价模型
6
作者 彭星煜 蒋海洋 +5 位作者 龚建华 朱进 夏炜 陈瑞熙 陈磊 杜德飞 《天然气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6-154,共9页
气田在进入开发中后期,需要对能耗体系进行评价和优化,但油气领域现有的静态能效评估方法大多忽略了模糊性与随机性,且未考虑时间效应对评价结果的影响,有必要对静态算法进行升级优化。为此,以某天然气集输系统能效动态数据为研究对象,... 气田在进入开发中后期,需要对能耗体系进行评价和优化,但油气领域现有的静态能效评估方法大多忽略了模糊性与随机性,且未考虑时间效应对评价结果的影响,有必要对静态算法进行升级优化。为此,以某天然气集输系统能效动态数据为研究对象,利用云模型理论以及TOWA算子二次加权法弥补上述缺点,并结合RS-熵值赋权法,构建了针对天然气集输系统的能效动态综合评价模型,最后利用Python编程语言对各时序进行评价,并通过动态升维获得长时间维度下的能效动态综合评价结果。研究结果表明:①随着时间权向量的引入,更能反映长时间维度下的能效波动,信息内容更加丰富详实;②上述集输系统的能效动态综合评价结果为“一般”,后续优化可从二级指标中能耗占比较高的增压工艺入手;③通过3个气田能效动态综合评价结果分析,验证了所建立的优化模型能适用于大多数气田能效综合评价,方法具有广泛的适应性。结论认为,该评价模型将不确定性介入能效评价研究中,体现评价对象随时间迁移的动态性以及随机性,从而识别出该集输系统的能效薄弱环节,可深化天然气集输系统能效体系的认识,为节能降耗决策提供更多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输系统 动态权重 模型 动态综合评价 TOWA算子 RS-熵值赋权法 能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水事故工况下FeCrAl包壳关键基础模型研究综述及评价
7
作者 钱立波 刘余 +5 位作者 陈平 焦拥军 陈伟 黄涛 杜思佳 尹春雨 《核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5-327,共13页
福岛核事故后,FeCrAl合金由于具有优秀的高温力学性能、良好的抗高温氧化性和抗辐照肿胀能力,因此成为耐事故燃料包壳候选材料之一。本文在重点分析FeCrAl合金失水事故行为特性国内外研究现状基础上,获得了一套适用于FeCrAl包壳失水事... 福岛核事故后,FeCrAl合金由于具有优秀的高温力学性能、良好的抗高温氧化性和抗辐照肿胀能力,因此成为耐事故燃料包壳候选材料之一。本文在重点分析FeCrAl合金失水事故行为特性国内外研究现状基础上,获得了一套适用于FeCrAl包壳失水事故安全分析的关键基础模型和失效准则:首先,基于失水事故工况下包壳热-机械特性分析,确定了失水事故安全分析所需FeCrAl包壳关键基础模型;其次,根据国内外FeCrAl合金高温氧化实验和理论研究分析评价,推荐采用Robb氧化模型预测FeCrAl合金高温氧化速率;第三,基于国内外FeCrAl合金高温蠕变实验数据分析,开发了基于Norton蠕变定律的FeCrAl包壳高温蠕变模型;第四,基于国内外FeCrAl合金包壳高温爆破实验数据分析,开发了FeCrAl包壳高温爆破模型,初步确定了FeCrAl合金包壳高温爆破应变;最后,基于FeCrAl合金高温氧化失效实验研究结果,确定了失水事故工况FeCrAl包壳高温失效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CrAl包壳 失水事故 关键基础模型 综述和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SVM-RFE与层次分析-信息量模型的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
8
作者 李文杰 巨能攀 +2 位作者 王栋 陈浩 解明礼 《自然灾害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9-109,共11页
我国地质灾害频发,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及财产安全,开展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工作对地质灾害防治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针对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其评价因子的选取多为单一定性分析,主观性较强,缺乏科学性,同时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考虑... 我国地质灾害频发,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及财产安全,开展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工作对地质灾害防治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针对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其评价因子的选取多为单一定性分析,主观性较强,缺乏科学性,同时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考虑较少。文中以林芝市为例,选取高程、坡度、坡向等14个初始影响因子,通过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递归特征消除(support vector machine-recursive feature elimination,SVM-RFE)算法对因子进行重要性排序及筛选,采用皮尔逊相关性分析考虑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结合重要性排序消除相关性较高的因子,从而确定出了12组易发性评价因子,并基于层次分析-信息量模型开展林芝市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采用成功率曲线进行结果精度检验。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地质灾害极高易发区和高易发区主要集中在主道路及其附近,以及主要水系延伸地区;高易发区是研究区内所占面积最广的区域,面积为45 312.16 km^(2),占林芝市总面积的30.37%。根据评价结果精度检验得到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值为0.846,表明本方法开展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的准确率较高,可为林芝市地质灾害防治和经济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VM-RFE 层次分析-信息量模型 地质灾害 评价因子 易发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西医临床病证特点的胆囊结石动物模型评价
9
作者 王琳琳 朱正望 +2 位作者 赵静涵 苗明三 朱平生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71-675,共5页
胆囊结石作为胆囊癌的重要危险因素,其发病率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年龄增长不断上升,并常伴有急慢性胆囊炎等并发症,目前其临床治疗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为主,但仍存在争议,且有术后复发的风险。建立与中西医临床病证特点高度吻合的理... 胆囊结石作为胆囊癌的重要危险因素,其发病率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年龄增长不断上升,并常伴有急慢性胆囊炎等并发症,目前其临床治疗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为主,但仍存在争议,且有术后复发的风险。建立与中西医临床病证特点高度吻合的理想动物模型,是深入认识胆囊结石的病因病机的重要手段与临床诊断和治疗的重要参考。因此,本文对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PubMed等数据库中胆囊结石相关动物实验的文献进行检索和整理归纳,总结阐述了目前国内外常见胆囊结石动物模型的动物种类和造模方法,并基于胆囊结石的中西医诊断标准对各个模型进行模型优缺点分析和临床症状与中医证候吻合度评价,以期为胆囊结石相关研究中动物模型的选择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结石 中西医 临床病证 动物模型 病证结合 诊断标准 吻合度 模型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压磨料空气射流切割硬岩评价模型及应用
10
作者 魏建平 蔡玉波 +5 位作者 张铁岗 薛熠 姬松涛 陈长江 张慧栋 刘勇 《煤炭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49-359,共11页
低压磨料空气射流破岩能力强、能耗低,是一种解决硬岩掘进效率低、刀具损耗严重最具潜力的技术之一。但采用磨料射流技术进行破岩割缝时,由于评价指标(割缝深度、宽度、体积)单一、普适及通用性差,导致磨料射流在不同工况下的最佳割缝... 低压磨料空气射流破岩能力强、能耗低,是一种解决硬岩掘进效率低、刀具损耗严重最具潜力的技术之一。但采用磨料射流技术进行破岩割缝时,由于评价指标(割缝深度、宽度、体积)单一、普适及通用性差,导致磨料射流在不同工况下的最佳割缝参数难以确定,极大限制了磨料射流技术的推广应用效果。为此,提出一种综合考虑磨料射流割缝深度、宽度和体积等缝槽参数之间定量关系的评价模型。通过对岩石割缝形貌进行三维重构,并进行均值化处理,得到射流割缝缝槽形态分布方程。将缝槽形态曲线方程的均值面积A与分布函数振幅a1的比值定义为割缝特征宽度b,并将b与a1的比值定义为宽高比P。利用P对磨料射流割缝效果进行评判,得到如下结论:在P≤0.5时,表示能形成更窄更深的割缝,且当P越小时,割缝窄深特征更明显;当P>0.5时,表示能够形成更宽更浅的割缝。利用P对不同割缝参数条件下的割缝效果进行表征,得出当需要获得较深的割缝形态时,应控制射流冲击靶距为40 mm,磨料粒径在60~90目(0.16~0.25 mm),磨料莫氏硬度应控制在7.0以上,采用16~32 g/s的磨料质量流量和60°的冲击角度。当获得宽且浅的割缝形态时,可选择磨料粒径大于90目(0.16 mm),磨料莫氏硬度低于7.0,使磨料质量流量低于8 g/s并控制射流冲击角度超过75°,射流靶距大于40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料空气射流 硬岩切割 割缝形貌 评价模型 割缝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储能电站运行风险评价模型与应用研究
11
作者 陈西江 毛晓萱 胡少华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57-1266,共10页
为提升电化学储能电站风险管控水平和本质安全能力,研究基于等级全息模型(Hierarchical Holographic Modeling,HHM)建立电化学储能电站运行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人员因素、电池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4个一级指标,以及壳体破损、荷... 为提升电化学储能电站风险管控水平和本质安全能力,研究基于等级全息模型(Hierarchical Holographic Modeling,HHM)建立电化学储能电站运行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人员因素、电池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4个一级指标,以及壳体破损、荷电状态等20个二级指标。运用最优最劣法(Best-Worst Method,BWM)和改进CRITIC(Criteria Importance Through Intercriteria Correlation)法确定评价指标的主客观权重,利用博弈论方法计算评价指标的组合权重,并应用二维云模型通过仿真分析确定风险指标等级,构建了基于BWM-改进CRITIC-二维云模型的电化学储能电站运行风险评价模型。工程应用结果显示:永川松溉储能电站运行风险等级为Ⅲ级,处于一般风险。该电站电池荷电状态和单体间温度不一致的概率等级、后果等级风险云数字特征较高,分别为5.05、6.58和5.87、5.78,二者在风险管控中应处于核心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储能电站 风险评价 二维云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AHP-CRITIC二维云模型的舰船电力系统韧性评价 被引量:1
12
作者 胡涛 刘昊邦 +3 位作者 陈童 王宇江 李明贵 杜凯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7-229,共13页
舰船电力系统是舰船正常运行的关键,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和模糊性,导致难以对其韧性做出准确、客观地评价。对此,基于对舰船电力系统主要任务的分析,对舰船电力系统韧性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构建,采用区间层次分析法(interval analytic hierarc... 舰船电力系统是舰船正常运行的关键,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和模糊性,导致难以对其韧性做出准确、客观地评价。对此,基于对舰船电力系统主要任务的分析,对舰船电力系统韧性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构建,采用区间层次分析法(interval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IAHP)和层间相关性准则重要性法(criteria importance though intercrieria correlation,CRITIC)分别求解评价指标体系的主、客观权重,并运用改进博弈论方法确定组合权重,降低权重计算的主观性和随机性。结合二维云模型从防御能力和恢复能力两个维度对舰船电力系统韧性进行评价,更为全面、客观地反映舰船电力系统韧性。示例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解决舰船电力系统韧性评价中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问题,有利于得到更为准确、客观的评价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船电力系统 二维云模型 韧性评价 区间层次分析法 层间相关性准则重要性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应急管理韧性评价模型构建与实例分析
13
作者 袁晓芳 张天姿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4-82,共9页
为提高乡村应急管理韧性,推进乡村应急体系建设。采用扎根理论和实地调研,从经济韧性、基础设施韧性、数字韧性和组织韧性4个方面构建乡村应急管理韧性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标准差修正的G1组合赋权法和云模型,建立乡村应急管理韧性评价模... 为提高乡村应急管理韧性,推进乡村应急体系建设。采用扎根理论和实地调研,从经济韧性、基础设施韧性、数字韧性和组织韧性4个方面构建乡村应急管理韧性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标准差修正的G1组合赋权法和云模型,建立乡村应急管理韧性评价模型并绘制云图,确定乡村应急管理韧性等级,并以A镇9个村为例进行实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A镇的乡村应急管理韧性尚未达到及格水平,与实地调研情况一致,证明该评价模型具有可行性。研究结果可帮助乡村应急管理队伍提高认识并为其指明优化方向,为提升乡村应急管理韧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应急 应急管理韧性 评价模型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物模型的系统评价大柴胡汤对胆汁淤积的效果及作用机制
14
作者 姜德龙 张展 +1 位作者 王庆谚 许斌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9-265,共7页
目的:综合评价大柴胡汤(DCHD)对不同类型胆汁淤积动物模型的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系统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等数据库,检索时限为... 目的:综合评价大柴胡汤(DCHD)对不同类型胆汁淤积动物模型的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系统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等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4月30日,纳入已公开发表的DCHD干预胆汁淤积的动物研究文献;由2名研究员独立筛选报告和相关数据提取,并应用动物实验偏倚评估量表(SYRLE)和定性研究证据的质量评价与分级量表(GRADE-CERQual)评估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和证据质量。结果:纳入15项动物实验研究。除1项研究报告了DCHD不能缓解肝外胆道结扎(BDL)所致胆汁淤积,其余研究均报告了DCHD作用于不同类型胆汁淤积模型的有效性,且肝外模型的动物基础研究中的证据支持高于肝内模型;在整合DCHD作用机制过程中,“炎症”质量评级为高级,“胆汁酸稳态”和“凋亡”质量评级为中级,“氧化应激”“肠黏膜屏障”“内质网应激”为质量评级为低级。结论:DCHD在不同类型的胆汁淤积动物模型中具有减轻肝损伤和缓解胆汁淤积的作用,在肝外模型的作用证据支撑相对较高;在机制方面,改善炎症的质量等级相对较高,而在调控胆汁酸稳态、凋亡、氧化应激、肠黏膜损伤及内质网应激方面的质量评级相对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淤积 大柴胡汤 动物模型 机制研究 系统综述 质量评价 基础研究 定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学技术在疾病动物模型评价中的应用
15
作者 朱超 郭星 +5 位作者 王金娥 董平轩 高倩倩 王晓玥 戚晓杰 田金举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66-877,共12页
疾病动物模型是医学基础研究的重要生物载体。构建理想的动物模型是获取可靠实验数据的关键前提。组学技术在分子水平为动物模型的精准评价提供数据支持,从而提高动物模型的评价标准。本文对组学技术在疾病动物模型评价研究中的应用进... 疾病动物模型是医学基础研究的重要生物载体。构建理想的动物模型是获取可靠实验数据的关键前提。组学技术在分子水平为动物模型的精准评价提供数据支持,从而提高动物模型的评价标准。本文对组学技术在疾病动物模型评价研究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并对组学技术在动物模型质量控制中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为动物模型的精准评价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学技术 疾病动物模型 评价标准 质量控制 生物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幼儿深度学习评价要素及综合评价模型建构
16
作者 叶平枝 乔添琪 王欣欣 《学前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8-66,共9页
深度学习不仅是一种能力,更是一个动态的学习过程和结果,其核心在于促进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包括自主学习、高阶思维、迁移重构和整合创新等关键能力。为构建适用于幼儿深度学习的评价体系,研究以比格斯3P学习过程模型、布鲁姆教育... 深度学习不仅是一种能力,更是一个动态的学习过程和结果,其核心在于促进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包括自主学习、高阶思维、迁移重构和整合创新等关键能力。为构建适用于幼儿深度学习的评价体系,研究以比格斯3P学习过程模型、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和三维投入理论等为理论基础,提出了以认知、行为和情感为基本维度,以学习动机、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评价为框架的综合评价模型。幼儿深度学习综合评价模型特别关注幼儿学习品质的多样性和个体差异,强调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它能够为教师评估幼儿深度学习提供理论支持,帮助幼儿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实现深度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评价 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考试增值评价模型构建: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方法
17
作者 李金波 苏胜 +1 位作者 曾平飞 王永固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69-82,共14页
教育评价改革是新时期深化教育改革的关键环节,但传统增值评价方法在处理学习过程的动态特征和复杂依赖关系方面存在技术局限。本研究以浙江省2023届4869名高中学生为研究对象,构建时序模式注意力长短时记忆深度神经网络(TPA-LSTM)增值... 教育评价改革是新时期深化教育改革的关键环节,但传统增值评价方法在处理学习过程的动态特征和复杂依赖关系方面存在技术局限。本研究以浙江省2023届4869名高中学生为研究对象,构建时序模式注意力长短时记忆深度神经网络(TPA-LSTM)增值评价模型,通过结合分位数回归方法,实现对学生成绩时序特征和非线性变化的精准评估。研究基于高中五个学期的语文考试成绩,对个体层面的学习轨迹特征和群体层面的增值表现进行系统分析。研究发现:TPA-LSTM模型在测试集上的均方根误差(RMSE)为0.082,平均绝对误差(MAE)为0.067,显著优于传统SGP模型;对高二下学期成绩相同(0.716)的学生群体,能够根据其历史学习轨迹识别出34至80的增值水平差异;模型的时序权重分布特征揭示了第三学期和第四学期为学习关键期,为评价结果提供了更强的解释性。研究表明,该模型在个体评价层面实现对学习轨迹的精确刻画,在群体层面揭示不同类型学生的发展特征,为提高教育考试增值评价的预测精度和教育诊断价值提供新的技术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考试 增值评价 神经网络模型 时序模式 长短时记忆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A-Malmquist-Tobit模型的铁路公交化运营旅客进站查验效率评价研究
18
作者 姚佼 廖亦杭 +2 位作者 张海东 何家平 王祯琦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6-164,190,共10页
为解决铁路旅客进站查验效率评价的准确性和科学性等问题,针对区域一体化背景下铁路进站客流量大、班次密集等公交化运营的特点,以长三角地区核心城市车站为例,对旅客进站查验效率进行评价研究。通过构建融合变异系数与主成分分析法的... 为解决铁路旅客进站查验效率评价的准确性和科学性等问题,针对区域一体化背景下铁路进站客流量大、班次密集等公交化运营的特点,以长三角地区核心城市车站为例,对旅客进站查验效率进行评价研究。通过构建融合变异系数与主成分分析法的指标筛选模型,建立旅客进站查验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引入DEA-Malmquist效率评价模型,对20个不同等级车站的进站查验效率进行评价,并基于时间序列,分析不同站点的进站查验效率的变化趋势;利用Tobit有限值回归模型,对旅客进站查验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DEA-Malmquist-Tobit模型综合了各模型的优点,能够更全面地评估铁路客运车站的效率变化和影响因素。研究结论对于铁路运输部门提升车站查验效率、优化客运组织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公交化运营 进站查验 DEA-Malmquist效率评价模型 Tobit有限值回归模型 指标筛选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熵权法-灰云模型在桥机起升机构安全评价中的应用
19
作者 王全伟 徐坤 +2 位作者 陈泽伟 刘义林 文豪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104-2115,共12页
为解决桥式起重机起升机构在安全状态评价过程中出现的指标信息不确定与等级归属复杂的问题,从桥式起重机起升机构的组成结构及事故失效原因出发,对风险因素进行识别,构建了起升机构安全状态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模糊层次分析法(Fuzzy Anal... 为解决桥式起重机起升机构在安全状态评价过程中出现的指标信息不确定与等级归属复杂的问题,从桥式起重机起升机构的组成结构及事故失效原因出发,对风险因素进行识别,构建了起升机构安全状态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模糊层次分析法(Fuzzy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FAHP)与改进熵权法计算指标的主、客观权重并采用博弈论法对权重进行组合赋权,将灰色理论与云模型相结合,以某型号桥式起重机起升机构为例进行安全状态评价,得到该起升机构灰云聚类系数为(0, 0, 0.2770, 0.4943, 0.2356),确定该起升机构安全等级为“轻度危险”等级。最后,将该方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进行相同案例的比较。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所得到的结果一致,但所提出的组合赋权法-灰云模型较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可以更客观准确地反映起升机构及部件的实际安全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桥式起重机 起升机构 安全评价 组合赋权 灰云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MC指数模型的我国医防融合政策量化评价与优化研究
20
作者 李丽清 邝骁睿 孙立信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4-38,共5页
目的:对医防融合政策文本进行量化评价,精准识别现行政策的核心要素及可能存在的政策偏差,为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医防融合政策体系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和坚实的理论支撑。方法:以2018-2023年国家层面出台的15项医防融合政策为研究对象,运用... 目的:对医防融合政策文本进行量化评价,精准识别现行政策的核心要素及可能存在的政策偏差,为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医防融合政策体系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和坚实的理论支撑。方法:以2018-2023年国家层面出台的15项医防融合政策为研究对象,运用文本挖掘技术进行高频词汇提炼和语义网络分析。为全面评估医防融合政策的实施效果,构建PMC指数模型,从多维度进行科学量化评价,深入探究现有医防融合政策的优势与不足,以期为未来政策的优化和完善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结果:15项医防融合政策的PMC指数均值为7.03,总体政策等级为优秀,其中7项政策为优秀、8项政策为良好。医防融合政策在政策性质界定、政策工具运用、政策效果评价以及政策信息公开等方面相对较完善。然而,在政策更新的时效性、政策对象的多元化以及政策内容的具体实施细节上仍存在一定的改进和优化空间。结论:为推动医防融合政策体系的持续完善,在未来的政策规划与制定中,需要对政策时效进行合理调整,积极引导和激励多元主体共同参与,进一步充实和优化政策内容,不断提高医防融合政策的质量,从而为推动医防融合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为科学、全面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防融合 PMC指数模型 政策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