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衍生的血流储备分数对梗阻性冠状动脉疾病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研究
1
作者 王瑞 欧阳丽娜 +3 位作者 吴倩 牛媛媛 李贵兰 朱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13-719,共7页
背景目前,血流储备分数(FFR)是评估冠状动脉血流的功能和生理学的金标准,与之相比,CT衍生的血流储备分数(CT-FFR)反映冠状动脉病变处血流动力学改变,以及在区分病变特异性缺血方面,均有较高的诊断性能和鉴别能力。目的评价CT-FFR对冠状... 背景目前,血流储备分数(FFR)是评估冠状动脉血流的功能和生理学的金标准,与之相比,CT衍生的血流储备分数(CT-FFR)反映冠状动脉病变处血流动力学改变,以及在区分病变特异性缺血方面,均有较高的诊断性能和鉴别能力。目的评价CT-FFR对冠状动脉梗阻性稳定性胸痛患者发生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纳入2017年1月—2021年6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因稳定性胸痛行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检查的患者116例为研究对象,中位随访时间2(0,25)个月。按照随访期内是否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将研究对象分为MACE组(55例)和非MACE组(61例)。比较两组间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和CT-FFR之间差异性;再分别根据狭窄程度及CT-FFR中位数将患者分类,比较不同分类患者MACE总发生率和随访<3个月、3~6个月、>6个月MACE的发生率。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探讨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与CT-FFR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患者发生MACE的影响因素;绘制狭窄程度、CT-FFR及二者结合后预测冠状动脉梗阻性稳定性胸痛患者发生MACE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依据ROC曲线下面积(AUC)比较不同指标的预测性能。结果116例患者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中位数为70%(60%,80%),中位CT-FFR为0.79(0.74,0.85)。MACE组患者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高于非MACE组(Z=-4.41,P<0.001),CT-FFR低于非MACE组(Z=-5.54,P<0.001)。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70%~90%患者MACE发生率高于50%~69%患者(χ^(2)=19.221,P<0.001);CTFFR≤0.8患者MACE发生率高于CT-FFR>0.8患者(χ^(2)=30.025,P<0.001);不同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联合不同CT-FFR患者MACE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789,P<0.001)。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70%~90%患者随访时间<3个月MACE发生率高于50%~69%患者,CT-FFR≤0.8患者随访时间<3个月MACE发生率高于CT-FFR>0.8患者,狭窄程度70%~90%+CT-FFR≤0.8的患者随访时间<3个月MACE发生率高于其他分类(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与CT-FFR呈负相关(rs=-0.5326,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70%~90%(OR=3.085,95%CI=1.147~8.298,P=0.026)、CT-FFR≤0.8(OR=6.527,95%CI=2.560~16.641,P<0.001)是患者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联合CT-FFR预测患者发生MACE的价值更高(AUC=0.812,95%CI=0.731~0.892,P<0.001)。结论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70%~90%、CT-FFR≤0.8可能是患者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与狭窄程度相比,CT-FFR对预测冠状动脉阻塞性稳定性胸痛患者发生MACE具有增益价值,狭窄程度与CT-FFR结合后的预测性能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ct衍生血流储备分数 冠状动脉狭窄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方法心室舒张期和收缩期CT血流储备分数评估狭窄冠状动脉血流动力学
2
作者 凡子榕 刘庆爽 +5 位作者 王照谦 贾崇富 孙喜霞 王浩 潘双 杨志强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78-484,共7页
目的:以侵入性血管造影测得的血流储备分数(FFR ICA)为参考标准,探讨基于机器学习方法测得的心室舒张期和收缩期冠状动脉狭窄段CT血流储备分数(CTFFR)及跨狭窄段CTFFR差值(ΔCTFFR)对心肌缺血的评估价值。方法:使用第三代双源CT机对55... 目的:以侵入性血管造影测得的血流储备分数(FFR ICA)为参考标准,探讨基于机器学习方法测得的心室舒张期和收缩期冠状动脉狭窄段CT血流储备分数(CTFFR)及跨狭窄段CTFFR差值(ΔCTFFR)对心肌缺血的评估价值。方法:使用第三代双源CT机对55例冠心病患者进行冠脉CTA检查,使用基于机器学习方法的CTFFR测量软件,分别基于心室舒张期和收缩期冠脉CTA数据测量冠脉狭窄病变处的CTFFR(分别称为dCTFFR和sCTFFR),并计算其近端与远端CTFFR的差值(ΔdCTFFR和ΔsCTFFR)。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dCTFFR和sCTFFR与FFR的关系。以同期测得的FFR ICA≤0.80作为参考标准,分别评估dCTFFR、sCTFFR、ΔdCTFFR和ΔsCTFFR对狭窄血管所致心肌缺血的诊断准确性。结果:55例患者共68支冠状动脉血管ICA诊断有狭窄病变(其中11例患者为多支血管狭窄),其中44支血管狭窄处FFR≤0.80、24支FFR>0.80。①dCTFFR与FFR的相关性良好(r=0.656,P<0.001),sCTFFR与FFR呈中度相关(r=0.457,P<0.001)。②在血管水平,以FFR≤0.80作为参考标准,dCTFFR的诊断效能优于sCTFFR(AUC分别为0.813和0.700,P=0.025),且ΔdCTFFR的诊断效能也优于ΔsCTFFR(AUC分别为0.833和0.742,P=0.027)。③在24支非缺血性狭窄病变(FFR>0.80)中,ΔdCTFFR和ΔsCTFFR假阳性诊断率(均为25.00%)均小于dCTFFR(54.17%)和sCTFFR(45.83%);在12支“灰区”狭窄病变(0.75≤FFR≤0.80)中,dCTFFR和ΔdCTFFR的假阴性诊断率(分别占16.67%和占25.00%)均小于sCTFFR(50.00%)和ΔsCTFFR(66.67%);对于32处严重缺血性狭窄病变(FFR<0.75),dCTFFR和ΔdCTFFR的假阴性诊断率分别为3.13%和12.50%,小于sCTFFR(15.63%)和ΔsCTFFR(21.88%)。结论:基于机器学习CTFFR测量技术获得的dCTFFR与侵入性FFR的相关性高于sCTFFR。与sCTFFR或ΔsCTFFR相比,dCTFFR和ΔdCTFFR的诊断效能更高,在评估血管狭窄所致心肌缺血时应作为首选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狭窄 血流储备分数 ct血管成像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CTA对CT血流储备分数灰区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
3
作者 曾朝强 王晶 +2 位作者 高雪莲 张建英 王辉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49-355,共7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预测CT血流储备分数(CT-FFR)灰区患者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可行性。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2017年3月—2018年10月疑似冠心病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且CT-FFR为0.76~0...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预测CT血流储备分数(CT-FFR)灰区患者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可行性。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2017年3月—2018年10月疑似冠心病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且CT-FFR为0.76~0.80患者的影像及临床特征。通过电话随访了解受试者后期MACE发生情况。采用Cox回归模型进行特征筛选,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评价预测效能。结果共纳入105例受试者,MACE发生率为31.4%(33/1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T-FFR(HR=1.217,P=0.008)、冠状动脉周围脂肪衰减指数(HR=1.052,P=0.029)、斑块长度(HR=1.068,P=0.047)是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其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05、0.656、0.701,联合指标建立模型的曲线下面积为0.793,预测能力高于△CT-FFR(Z=-2.001,P=0.048)、冠状动脉周围脂肪衰减指数(Z=-2.402,P=0.016)、斑块长度(Z=-2.004,P=0.045)。结论△CT-FFR、冠状动脉周围脂肪衰减指数、斑块长度是预测CT-FFR灰区人群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模型具有更好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ct血管造影术 灰区 预后 血流储备分数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的血流储备分数应用进展
4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29-429,共1页
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是全球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准确诊断及评价CAD患者的心肌血流动力学改变对疾病防治、治疗方案选择和预后均意义重大。冠状动脉造影(invasive coronary arteriongraphy,ICA)通过压力导管测量得到... 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是全球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准确诊断及评价CAD患者的心肌血流动力学改变对疾病防治、治疗方案选择和预后均意义重大。冠状动脉造影(invasive coronary arteriongraphy,ICA)通过压力导管测量得到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 flow reserve,FFR)是目前评估冠脉血流动力学改变的金标准,但由于其有创,且费用昂贵,临床未能得到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 血流储备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脉CT血管造影斑块人工智能定量参数与血流储备分数的关系 被引量:2
5
作者 姚庆东 张呈兵 +3 位作者 付军 王鹏 龙斌 刘海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2489-2494,共6页
目的 探讨冠脉CT血管造影(CCTA)斑块人工智能(AI)定量参数与CT血流储备分数(FFR-CT)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怀疑冠心病患者共84例,男52例,女32例,年龄27~81岁,平均(58.1±11.9)岁,均行CCTA检查。将图像传输至数坤软件并对冠脉血管标记... 目的 探讨冠脉CT血管造影(CCTA)斑块人工智能(AI)定量参数与CT血流储备分数(FFR-CT)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怀疑冠心病患者共84例,男52例,女32例,年龄27~81岁,平均(58.1±11.9)岁,均行CCTA检查。将图像传输至数坤软件并对冠脉血管标记、斑块分析、计算相应FFR-CT值。斑块AI参数包括长度、体积、最小管腔面积(MLA)、最狭窄程度(MLD)、脂类体积及占比、纤维脂类体积及占比、纤维体积及占比、钙化体积及占比。FFR-CT≤0.8定义为可能存在血流动力学异常或心肌缺血。评估斑块参数与FFR-CT相关性,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筛选冠脉血流储备异常(FFR-CT≤0.8)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评价其诊断效能,计算灵敏度、特异度及模型预测准确率。结果 84例患者主要症状为胸痛(39例,占46.4%)与胸闷(27例,占32.1%)。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FFR-CT与MLA呈正相关(r=0.49,P <0.000 1),与长度、体积、脂类体积、纤维脂类体积、纤维体积及钙化体积呈负相关(r=-0.44、-0.56、-0.40、-0.36、-0.42、-0.40,P <0.05),其中与MLD呈中等程度负相关(r=-0.60,P <0.000 1)。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斑块长度、体积、MLA、MLD、脂类体积、纤维脂肪体积、纤维体积、钙化体积等参数是FFR-CT≤0.8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经调整后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LD是FFR≤0.8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82,95%CI:1.034~1.133,P=0.001),预测模型为logit(P)=0.079X1-4.052,X1为MLD值,预测准确率为85.2%。斑块长度、MLD、脂类体积、纤维体积及钙化体积诊断冠脉血流动力学异常(FFR-CT≤0.8)的AUC分别为0.796、0.886、0.711、0.754、0.698,灵敏度与特异度分别为47.83%、73.91%、73.90%、52.17%、60.87%与92.11%、73.68%、60.53%、84.21%、89.47%,5种指标联合诊断的AUC为0.906,灵敏度与特异度为73.91%、71.05%。结论 冠脉斑块AI参数与FFR-CT存在不同程度相关性,MLD是FFR-CT≤0.8的独立危险因素,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ct血管造影 斑块定量分析 血流储备分数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临界病变患者残余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水平与冠脉CT血流储备分数的相关性 被引量:4
6
作者 吴祯 税星 +2 位作者 吴震 陈泽锋 陈璘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46-456,共11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临界病变患者残余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水平对冠脉CT血流储备分数(FFRct)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心内科收治住院并行...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临界病变患者残余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水平对冠脉CT血流储备分数(FFRct)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心内科收治住院并行CCTA显示存在冠状动脉临界病变(管腔狭窄50%~70%)的21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临界病变血管304条。对以上纳入的冠脉临界病变血管行FFRct检查。FFRct以0.8为界,分为缺血组(FFRct≤0.8,N=108例)与非缺血组(FFRct>0.8,N=111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冠心病临界病变患者FFRct≤0.8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RC/HDL-C对FFRct≤0.8的预测价值;并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评估RC/HDL-C与FFRct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结果】缺血组中有糖尿病病史患者比例显著增高(P<0.001)。与非缺血组相比,缺血组患者RC、RC/HDL-C比值、Non-HDL-C、APOB、HbA1c、FPG水平显著增高(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RC/HDL-C比值、RC、Non-HDL-C、TC、TG、LDL-C、HDL-C、LP(a)、HbA1c、FPG均与FFRct值呈显著负相关(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RC、RC/HDL-C比值、Non-HDL-C、TG、LP(a)、HbA1c、FPG均与FFRct≤0.8均呈显著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RC/HDL-C比值是FFRct≤0.80的预测因子(OR=4.682,95%CI 1.197~18.316,P<0.05)。【结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临界病变患者RC/HDL-C比值水平与FFRct≤0.8独立相关,RC/HDL-C比值可能成为评估冠状功能性缺血的潜在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临界病变 冠脉ct血流储备分数 残余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 残余胆固醇 脂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血流储备分数在冠心病心肌缺血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李逸雯 李晶晶 王照谦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77-980,共4页
近十年来,随着CT血流储备分数(CT-FFR)计算技术及其临床应用取得进展,其在冠心病心肌缺血评估中的应用有逐年增多的趋势。鉴于CT-FFR对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特异性缺血的诊断效能较高,尤其在诊断的特异度方面对单纯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 近十年来,随着CT血流储备分数(CT-FFR)计算技术及其临床应用取得进展,其在冠心病心肌缺血评估中的应用有逐年增多的趋势。鉴于CT-FFR对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特异性缺血的诊断效能较高,尤其在诊断的特异度方面对单纯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具有增量价值,减少了CCTA假阳性病例,避免了非必要的侵入性冠状动脉造影(ICA)。总之,CT-FFR有望成为ICA的“看门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 心肌缺血 血流储备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血流储备分数与冠状动脉周围脂肪衰减指数联合临床及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特征预测主动脉瓣置换术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 被引量:4
8
作者 黄书苑 杨宝珠 +1 位作者 于鑫鑫 王锡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48-852,共5页
目的评估CT血流储备分数(CT-FFR)与冠状动脉周围脂肪衰减指数(FAI)联合临床及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特征预测主动脉瓣置换术(AVR)术后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9例接受AVR的主动脉瓣狭窄患者,根据随访... 目的评估CT血流储备分数(CT-FFR)与冠状动脉周围脂肪衰减指数(FAI)联合临床及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特征预测主动脉瓣置换术(AVR)术后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9例接受AVR的主动脉瓣狭窄患者,根据随访中是否发生MACE将其分为MACE组与非MACE组;以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临床、CCTA及冠状动脉CT-FFR、FAI,筛选术后发生MACE的独立预测因素,基于临床、CCTA特征,以及CT-FFR及右冠状动脉(RCA)FAI建立嵌套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及Harrell C指数,评估各模型诊断效能及其拟合优度。结果MACE组22例、无MACE组117例。CT-FFR(HR=3.683)及RCA-FAI(HR=3.261)均为AVR术后发生MACE的独立预测因素。临床模型、临床+CCTA、临床+CCTA+CT-FFR模型及临床+CCTA+CT-FFR+RCA-FAI模型预测AVR术后MACE的AUC分别为0.636、0.730、0.758及0.817,C指数分别为0.614、0.707、0.733及0.782;其中,临床+CCTA+CT-FFR+RCA-FAI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的一致性最高、拟合优度最佳。结论CT-FFR及RCA-FAI联合临床及CCTA特征能有效预测AVR术后MA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主动脉瓣狭窄 不良心血管事件 ct血流储备分数 脂肪衰减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创CT血流储备分数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9
作者 杨国建 孙福成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9年第4期387-391,共5页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是目前常用的冠心病无创诊断方法,但有一定的假阳性率,导致不必要的有创冠状动脉造影。CT血流储备分数(CT-FFR)是通过对CCTA图像的进一步处理和计算对缺血做出功能性诊断,多项研究已证实了其诊断稳定型冠心病...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是目前常用的冠心病无创诊断方法,但有一定的假阳性率,导致不必要的有创冠状动脉造影。CT血流储备分数(CT-FFR)是通过对CCTA图像的进一步处理和计算对缺血做出功能性诊断,多项研究已证实了其诊断稳定型冠心病的准确性及临床可行性和安全性,但也有一些不足和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储备分数 心肌 冠状动脉 ct血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血流储备分数不同操作者间测量一致性及诊断准确性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耿文磊 高扬 +8 位作者 赵娜 安云强 宋雷 慕朝伟 胡奉环 尹栋 高立建 徐波 吕滨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83-688,共6页
目的:评价CT血流储备分数(CT-FFR)不同操作者测量的一致性及诊断准确性。方法:前瞻性入选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证实冠状动脉狭窄30%-90%且于1周内行冠状动脉造影及血流储备分数(FFR)测量的患者。FFR<0.8诊断为缺血。两操作者分... 目的:评价CT血流储备分数(CT-FFR)不同操作者测量的一致性及诊断准确性。方法:前瞻性入选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证实冠状动脉狭窄30%-90%且于1周内行冠状动脉造影及血流储备分数(FFR)测量的患者。FFR<0.8诊断为缺血。两操作者分别测量CT-FFR,计算Kappa值,评价二者测量CT-FFR诊断缺血的一致性。采用ROC曲线评价血管水平CCTA及CT-FFR对缺血病变的诊断效能。结果:共纳入152例患者173支冠状动脉血管,其中FFR<0.8血管85支(49.1%),FFR≥0.8血管88支(50.9%)。两操作者测量CT-FFR差值为0.032(0.008,0.092);FFR<0.8血管的两操作者测量差值显著高于FFR≥0.8血管[0.078(0.016,0.128)vs. 0.013(0.007,0.048),P<0.001]。两操作者测量CT-FFR诊断缺血的Kappa值为0.86;诊断缺血的AUC分别为0.913(95%CI:0.861-0.950)和0.948(95%CI:0.903-0.97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9),均显著高于以CCTA管腔狭窄≥50%诊断缺血的AUC[0.690(95%CI:0.616-0.758)],P均<0.001。结论:不同操作者测量CT-FFR一致性良好,诊断缺血的准确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 ct血流储备分数 一致性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联合基于CT的血流储备分数预测阻塞性冠心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价值 被引量:48
11
作者 庞智英 杨飞 +3 位作者 苏亚英 刘峰 汤林梦 崔书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2675-2680,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CT的血流储备分数(CT derived fractional flow reserve,CT-FFR)、冠脉狭窄程度、临床心血管危险因素及三者联合应用对阻塞性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患者发生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M... 目的探讨基于CT的血流储备分数(CT derived fractional flow reserve,CT-FFR)、冠脉狭窄程度、临床心血管危险因素及三者联合应用对阻塞性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患者发生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曾行冠脉CT血管成像(coronary CT angiography,CCTA)检查的133例阻塞性CAD患者,随访MACE发生情况,应用Cox生存回归模型分析临床心血管危险因素、冠脉狭窄程度及CT-FFR对MACE发生风险的影响。建立3个预测MACE的模型,采用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3个模型对MACE的预测效能。结果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CT-FFR≤0.80(HR=4.41)、冠脉狭窄程度≥70%(HR=3.65)、糖尿病(HR=2.54)是阻塞性CAD患者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CT-FFR+冠脉狭窄程度+临床心血管危险因素的预测模型(AUC=0.86)优于CT-FFR模型(AUC=0.74)和CT-FFR+冠脉狭窄程度的模型(AUC=0.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CT-FFR联合冠脉狭窄程度和临床心血管危险因素建立的预测CAD患者MACE的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可为CAD患者及时进行临床干预及改善预后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血流储备分数 冠心病 主要不良心脏事件 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术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FR_(CT):无创冠脉血流储备分数检测方式 被引量:14
12
作者 陆怡菡 曾蒙苏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00-204,共5页
冠状动脉CT造影(CCTA)对非创伤性地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有着较高的准确性,但不能提供病变血管血流动力学信息。在冠脉造影时测定FFR值是目前诊断冠心病狭窄病变引起血流动力学异常的金标准,但FFR因其有创性及费用昂贵,尤其在中国,临床... 冠状动脉CT造影(CCTA)对非创伤性地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有着较高的准确性,但不能提供病变血管血流动力学信息。在冠脉造影时测定FFR值是目前诊断冠心病狭窄病变引起血流动力学异常的金标准,但FFR因其有创性及费用昂贵,尤其在中国,临床上开展有一定难度。将计算流体动力学应用于传统CCTA而计算FFR值(即FFRCT)现已成为一种新颖的无创性测定狭窄冠状动脉血流动力学异常的检查方式,且已被证实可准确地诊断和排除引起血流动力学异常的冠状动脉狭窄病变。本文就FFRCT的诊断价值及临床应用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储备分数 FFRct ct冠脉造影 冠脉造影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智能的无创血流储备分数(CT-FFR)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7
13
作者 陈玉环 尹游兵 +2 位作者 侯江涛 夏军 张贺晔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93-301,共9页
通过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获得的血流储备分数(CT-FFR),目前已经成为一种新颖的无创性评估冠状动脉血流动力学意义的检查方式,且已被证实可准确地诊断和排除引起血流功能异常的冠状动脉狭窄病变。基于人工智能的无创CT-FFR可以呈现... 通过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获得的血流储备分数(CT-FFR),目前已经成为一种新颖的无创性评估冠状动脉血流动力学意义的检查方式,且已被证实可准确地诊断和排除引起血流功能异常的冠状动脉狭窄病变。基于人工智能的无创CT-FFR可以呈现整个冠状动脉血管树血流储备分数(FFR)的计算结果,更具有临床使用价值。本文将阐述有创FFR与无创CT-FFR原理、无创CT-FFR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流程、CT-FFR结果解读及影响CT-FFR的主要因素,以期协助临床医生正确理解和合理应用无创FFR结果指导临床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储备分数(FFR) ct血管造影血流储备分数(ct-FFR)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 冠状动脉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块对基于CTA虚拟计算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柳丹 涂圣贤 +1 位作者 李泽杭 周旭辉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23-829,共7页
【目的】基于CT冠状动脉造影图像计算虚拟血流储备分数使冠状动脉病变的功能无创评估成为可能,目前尚不清楚斑块是否会影响基于CTA虚拟计算的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本研究以有创FFR为参考标准,分析斑块对CT-QFR值的影响。【方法】:回顾... 【目的】基于CT冠状动脉造影图像计算虚拟血流储备分数使冠状动脉病变的功能无创评估成为可能,目前尚不清楚斑块是否会影响基于CTA虚拟计算的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本研究以有创FFR为参考标准,分析斑块对CT-QFR值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了在60 d同时接受CT冠状动脉造影(CCTA)和血流储备分数(FFR)检查的108例疑似CHD患者。通过虚拟血流计算相关软件分析CCTA图像,获得目标血管的虚拟血流储备分数(CT-QFR)、目标血管斑块的定量及定性分析,其中包括总斑块体积、斑块负荷、钙化斑块体积、纤维斑块体积、脂质斑块体积以及是否存在易损斑块。【结果】:纳入108名患者的137支目标血管进行分析,在血管水平按照CT-QFR与FFR之间的差值分为高估组(差值>0.03,n=29)、参考组(-0.03≤差值≤0.03,n=88)和低估组(差值<-0.03,n=20),低估组(14.81)的LPV(mm^(3))大于高估组(1.97,P<0.05)。分析显示LPV与差值呈负相关性(P<0.05)。【结论】:当使用CT-QFR来估算冠状动脉狭窄的血流动力学时,脂质斑块的存在将低估血流储备分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储备分数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 冠状动脉功能学 斑块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CT血流储备分数评估心肌缺血:基于计算流体力学仿真技术 被引量:9
15
作者 李涯 蔡震宇 +2 位作者 李亿华 赖树填 袁旭春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26-433,共8页
目的:探讨国产首款基于计算流体力学仿真技术的计算软件测量的冠状动脉CT血流储备分数(CT-FFR)对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将临床疑似或已知为冠心病而在本院行冠状动脉CTA和有创性冠脉动脉造影(ICA)检查且有完整FFR测量(ICA-FFR... 目的:探讨国产首款基于计算流体力学仿真技术的计算软件测量的冠状动脉CT血流储备分数(CT-FFR)对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将临床疑似或已知为冠心病而在本院行冠状动脉CTA和有创性冠脉动脉造影(ICA)检查且有完整FFR测量(ICA-FFR)数据的44例患者(共55支血管)纳入本研究。由独立核心实验室基于CTA图像重建三维血管模型,通过仿真计算得到血管狭窄处的CT-FFR值(≤0.8为心肌缺血风险高),同时计算狭窄位置近端和远端2cm处CT-FFR值的差值(△CT-FFR)。基于CTA和ICA,分别获得冠脉狭窄处的血管狭窄率(SR)。以ICA-FFR≤0.8作为心肌缺血的诊断标准,采用ROC曲线分析评估CT-FFR、△CT-FFR、ICA-SR和CTA-SR对心肌缺血的诊断效能。分别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Bland-Altman分析评估CT-FFR和ICA-FFR之间的相关性和一致性。结果:基于血管水平,CT-FFR、△CT-FFR、ICA-SR和CTA-SR诊断心肌缺血的AUC分别为0.914(95%CI:0.807~0.973,P<0.001)、0.902(95%CI:0.791~0.966,P<0.001)、0.840(95%CI:0.716~0.925,P<0.001)和0.614(95%CI:0.473~0.742,P>0.05)。CT-FFR和△CT-FFR诊断心肌缺血的符合率、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0.9%、92.3%、90.5%及89.1%、92.3%、88.1%。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T-FFR与ICA-FFR具有较好的相关性(r=0.633,P<0.001)。Bland-Altman分析结果显示,CT-FFR与ICA-FFR测量值的差值绝大部分位于95%一致性界限内,表明两种方法的FFR测量值具有较高的一致性。结论:基于计算流体力学技术的CT-FFR与ICA-FFR具有较高的一致性,CT-FFR对心肌缺血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血流储备分数 流体力学仿真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 冠状动脉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无创血流储备分数的原理及其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洁 方向明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87-691,共5页
CT无创血流储备分数(FFRCT)是一种基于高质量的CCTA图像数据,不需负荷药物,不需额外扫描且无额外辐射剂量的评价冠脉FFR的一种新方法,且逐渐开始应用于临床,在多项国际大规模、多中心的临床试验中开展。本文就FFRCT成像的技术原理、临... CT无创血流储备分数(FFRCT)是一种基于高质量的CCTA图像数据,不需负荷药物,不需额外扫描且无额外辐射剂量的评价冠脉FFR的一种新方法,且逐渐开始应用于临床,在多项国际大规模、多中心的临床试验中开展。本文就FFRCT成像的技术原理、临床应用及其成本效益分析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储备分数 FFRct 冠脉ct血管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冠心病 成本效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创血流储备分数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7
作者 姚翔 邢波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078-1082,共5页
冠状动脉缺血的评估在冠心病的诊治中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一项基于无创冠状动脉CT造影的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al flow reserve derived from computed tomographic angiography,FFRct)用以评估冠状动脉特异性缺血的诊断技术的出现,... 冠状动脉缺血的评估在冠心病的诊治中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一项基于无创冠状动脉CT造影的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al flow reserve derived from computed tomographic angiography,FFRct)用以评估冠状动脉特异性缺血的诊断技术的出现,丰富了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的临床管理。已有多项研究证实FFRct较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al flow reserve,FFR)具有更可靠的诊断性能。由于FFRct无创性、可重复测量等优势,使得FFRct的应用普遍性明显高于有创生理学检查。同时,FFRct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拓展,不局限于其侵入性造影检查“看门人”的地位。其对冠状动脉复杂病变患者的诊断具有较好的准确性,亦可用于指导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和支架植入术等手术治疗策略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无创冠状动脉ct造影的血流储备分数 复杂病变 血运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周围FAI对CT-FFR诊断重度钙化患者冠脉血流动力学异常的增量价值 被引量:14
18
作者 丁熠璞 单冬凯 +3 位作者 王玺 杨俊杰 陈韵岱 杨霞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66-672,共7页
目的探讨重度钙化对基于CT的血流储备分数(CT-FFR)诊断血流动力学异常的影响,并研究冠脉周围脂肪衰减指数(FAI)对重度钙化冠脉血管血流动力学异常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2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行有创FFR... 目的探讨重度钙化对基于CT的血流储备分数(CT-FFR)诊断血流动力学异常的影响,并研究冠脉周围脂肪衰减指数(FAI)对重度钙化冠脉血管血流动力学异常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2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行有创FFR检查前1个月内进行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检查的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有创FFR≤0.8作为诊断血流动力学异常性冠心病的金标准,将人群分为FFR≤0.8与FFR>0.8两组,从血管水平测量并比较钙化积分、冠脉狭窄程度、冠脉周围FAI及CT-FFR。根据钙化严重程度的四分位数将人群分组,其中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ACS) Q_1~Q_3人群为轻中度钙化组,Q_4人群为重度钙化组,分析两组间及组内单独使用CT-FFR与联合冠脉周围FAI对冠脉血流动力学异常的诊断效能。结果共纳入99例患者总计124支冠脉主支血管,FFR≤0.8组(37支)与FFR>0.8组(87支)在血管水平上的CACS(85.80,95%CI 6.750~0.977 vs.42.50,95%CI 0.600~110.200,P<0.05)、冠脉狭窄程度(63.8%±9.9% vs.57.6%±9.5%,P<0.01)、冠脉周围FAI(–73.3±9.5 vs.–80.6±7.5,P<0.01)及CT-FFR值(0.77±0.04 vs.0.86±0.04,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T-FFR对重度钙化的诊断效能低于轻中度钙化(AUC=0.767,95%CI 0.581~0.899 vs.AUC=0.936,95%CI 0.865~0.976,P<0.05),而冠脉周围FAI对重度钙化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AUC=0.850,95%CI 0.676~0.952)。在重度钙化血管中,联合冠脉周围FAI较单独应用CT-FFR的诊断效能提高(AUC=0.917,95%CI 0.760~0.985 vs.AUC=0.767,95%CI 0.581~0.899,P=0.046)。结论对于重度钙化的血管,CT-FFR诊断冠脉显著缺血的效能降低,联合冠脉周围FAI可为血流动力学异常的冠心病的诊断提供增量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血管造影术 血流储备分数 钙化 冠脉周围脂肪衰减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像组学结合CT血流储备分数诊断血流梗阻性冠心病效能评估
19
作者 易妍 徐橙 +4 位作者 吴炜 葛颖倩 徐珂婷 俞贤博 王怡宁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5年第4期542-549,共8页
目的基于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构建影像组学诊断模型,将影像组学模型与CT血流储备分数(CT-FFR)相结合创建整合模型,探究整合模型对血流梗阻性冠心病的诊断准确性。方法纳入具有稳定性心绞痛症状、临床诊断为冠心病、后续接受CCTA及... 目的基于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构建影像组学诊断模型,将影像组学模型与CT血流储备分数(CT-FFR)相结合创建整合模型,探究整合模型对血流梗阻性冠心病的诊断准确性。方法纳入具有稳定性心绞痛症状、临床诊断为冠心病、后续接受CCTA及有创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基于CCTA图像,首先针对心肌信息进行分析:勾画左心室心肌并将其依照冠状动脉供血情况分为3大灌注区域进行分析,提取心肌中所有组学特征。通过最小冗余最大相关特征排序方法实现特征优选,应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逻辑回归算法并使用留一法交叉验证构建影像组学模型。其次针对冠状动脉信息,计算冠状动脉血管CT-FFR值。以有创冠状动脉造影和冠状动脉FFR测量作为血流梗阻性冠心病诊断的参考标准,以血管水平为分析单位,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_ROC)及敏感性、特异性等参数评估诊断效能。结果70例患者\入组成功并完成CCTA检查,其中175支冠状动脉血管成功接受后续有创冠状动脉造影/FFR检查治疗,其血管对应心肌供血区均成功完成研究分析。共提取心肌组学特征1656个,优选出其中14个特征构建组学模型,心肌组学模型诊断敏感性为77.1%,特异性为73.7%,AUC_ROC值为0.797(95%CI=0.732~0.861);CT-FFR诊断敏感性为81.4%,特异性为88.8%,AUC_ROC值为0.892(95%CI=0.841~0.943);影像组学与CT-FFR整合模型的诊断敏感性为83.3%,特异性为88.4%,AUC_ROC值为0.928(95%CI=0.890~0.965)。整合模型诊断效能优于单独心肌组学模型及单独CT-FFR(P=0.040)。结论基于CCTA的心肌影像组学诊断模型对血流梗阻性冠心病具有良好的诊断增益价值,影像组学与CT-FFR整合应用有助于提升冠心病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 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 影像组学 ct血流储备分数 血流梗阻性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最大面积狭窄率联合冠周脂肪CT衰减指数可预测冠状动脉血流动力学异常 被引量:21
20
作者 单冬凯 王更新 +3 位作者 王玺 丁熠璞 陈韵岱 杨俊杰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988-994,共7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造影(CCTA)指标与冠周脂肪CT衰减指数(FAI)在预测冠脉血流动力学异常方面的联合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2019年于解放军总医院接受CCTA检查,并于1月内行有创血流储备分数(FFR)检查的患者。从血管水平检...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造影(CCTA)指标与冠周脂肪CT衰减指数(FAI)在预测冠脉血流动力学异常方面的联合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2019年于解放军总医院接受CCTA检查,并于1月内行有创血流储备分数(FFR)检查的患者。从血管水平检测CCTA指标,包括斑块分布、冠脉血管钙化积分、病变长度、最大直径狭窄率、最大面积狭窄率(MAS)、总斑块负荷,并测量冠周FAI和基于机器学习的CT-FFR。有创FFR≤0.8被认为存在病变特异性的血流动力学异常。结果回顾性入组99例患者,共计血管124支。从血管水平,FFR≤0.8组的冠脉血管钙化积分,最大直径狭窄率、MAS和总斑块负荷均显著高于FFR>0.8组,冠周FAI(P<0.01)和CT-FFR(P<0.01)差异也存在统计学意义。诊断试验显示,MAS联合冠周FAI的AUC达到0.818,与CT-FFR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6)。结论MAS与冠周FAI联合应用对鉴别血流动力学意义的冠脉狭窄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与CT-FFR技术相类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最大面积狭窄率 ct造影 血流储备分数 脂肪组织 脂肪ct衰减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