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螺旋扫描检出重症胰腺炎合并感染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6
1
作者 王毅翔 李能平 +5 位作者 汪登斌 何国祥 江浩 汤耀卿 张圣道 唐敖荣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0年第6期451-452,共2页
关键词 ct螺旋扫描 胰腺炎 合并症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成人肺脏在动态螺旋CT扫描中正常表现的定量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伍建林 沈慧聪 +3 位作者 宋清伟 张丽芝 李广伟 于日新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01年第4期246-249,共4页
目的:研究正常人肺脏深呼、吸气末动态螺旋CT扫描的表现,初步确定其正常值范围。材料与方法:对55例健康成人进行呼、吸气末HRCT扫描及肺功能检查PFTs。以呼、吸气末肺野密度变化、象素指数PI值及面积变化率为CT评价指标。比较上述指标... 目的:研究正常人肺脏深呼、吸气末动态螺旋CT扫描的表现,初步确定其正常值范围。材料与方法:对55例健康成人进行呼、吸气末HRCT扫描及肺功能检查PFTs。以呼、吸气末肺野密度变化、象素指数PI值及面积变化率为CT评价指标。比较上述指标在左、右肺,上、中、下肺区及前、后肺区的变化规律,并比较全肺法和局部感兴趣区ROI法对肺野密度测量结果的相关性。结果:健康成人深呼、吸气末全肺平均CT值分别为-6815±386Hu和-8391±211HuP<001,其差值为1576±361Hu。呼、吸气末CT值左、右肺间无统计学差异P>01;上、中、下肺区吸气末平均CT值无差异P>005,呼气末CT值上肺区低于下肺区,呼、吸气末CT值差值下肺区最大,上肺区最小P<005。肺脏CT值分布呈前-后节段性差异,肺前部的呼、吸气末平均CT值及其差值变化均比肺后部低P<005,以呼气末更显著。深吸气末平均PI值为2962%12%~528%,深呼气末为065%0%~17%,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01。肺野面积变化率为384%,上肺区面积减少显著P<001。局部ROI法与全肺法测量的全肺平均CT值结果有显著相关性。结论:肺野密度、PI及面积变化率的测算是定量评估正常人肺脏动态CT表现及其功能很有价值的影像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成人 动脉螺旋ct扫描 定量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晚期肺癌20例螺旋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观察 被引量:11
3
作者 郑红伟 俞鹏辉 +5 位作者 陈勇 薛鹏 皇甫幼田 漆剑频 夏黎明 胡道予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76-278,共3页
肺癌是当今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大部分肺癌患者确诊时已属中晚期,多已严重侵犯周围组织结构或转移。了解肿瘤的大小、形态、位置、与周围组织的空间解剖结构关系、肿瘤供血支气管动脉及其他异常肺外体循环动脉供血动脉来源,
关键词 肺癌 支气管动脉 螺旋ct增强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CT扫描对胃癌淋巴结转移的术前评估 被引量:12
4
作者 赵培荣 庄奇新 +3 位作者 尚克中 丁月根 杨哲 蒋智铭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4年第1期33-37,共5页
目的:评估螺旋CT扫描对显示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76例经上消化道造影或胃镜诊断的胃癌患者,术前行水充盈法螺旋CT三期扫描;CT所见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螺旋CT扫描对胃癌淋巴结转移显示的敏感性为70%,特异性达79.... 目的:评估螺旋CT扫描对显示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76例经上消化道造影或胃镜诊断的胃癌患者,术前行水充盈法螺旋CT三期扫描;CT所见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螺旋CT扫描对胃癌淋巴结转移显示的敏感性为70%,特异性达79.2%;淋巴结的大小、形态及强化特征有助于阳性淋巴结的诊断。结论:螺旋CT扫描术前评估胃癌淋巴结转移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扫描 胃癌 淋巴结转移 术前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骨螺旋CT扫描及图像重建技术 被引量:12
5
作者 任宏 沈国惠 +1 位作者 章士正 林伟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3年第2期93-95,共3页
目的:对鼻骨可疑骨折采用螺旋CT扫描和图像多层面重建技术,探讨鼻骨骨折最佳的诊断方法。材料和方法:使用GE Hispeed CT/i型螺旋CT机行鼻骨冠状位扫描采集数据,通过工作站的处理软件进行图像的多维重建,获取高清晰和立体的图像。结果:... 目的:对鼻骨可疑骨折采用螺旋CT扫描和图像多层面重建技术,探讨鼻骨骨折最佳的诊断方法。材料和方法:使用GE Hispeed CT/i型螺旋CT机行鼻骨冠状位扫描采集数据,通过工作站的处理软件进行图像的多维重建,获取高清晰和立体的图像。结果:在对传统X线检查中疑有鼻骨骨折的病人做螺旋CT扫描和图像重建技术后都显示有明显的骨折线,尤其对一侧鼻骨骨折的病例更显示出该方法的优越性。结论:经图像重建后的影像有较高的分辨率,可以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观察影像,并且二维与三维相互补充,大大地提高了诊断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骨 螺旋ct扫描 图像重建技术 诊断 头面部外伤 鼻骨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CT扫描结合CA19-9检测在胰腺癌术前分期中的探讨 被引量:6
6
作者 李健丁 张华 张跃珍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6期702-704,共3页
目的 探讨螺旋CT双期扫描结合CA19 9对判断胰腺癌可切除性方面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 3 7例在我院行螺旋CT双期扫描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患者 ,全部患者均有术前血清CA19 9检测结果。结果 CT对胰腺癌不可切除的判断准确率高达 10 0 ... 目的 探讨螺旋CT双期扫描结合CA19 9对判断胰腺癌可切除性方面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 3 7例在我院行螺旋CT双期扫描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患者 ,全部患者均有术前血清CA19 9检测结果。结果 CT对胰腺癌不可切除的判断准确率高达 10 0 % ,对可切除性判断准确率只有 78.5 7%。胰腺癌病人中CA19 9的阳性率为 82 .86% ,CA19 9与肿瘤大小有关 ;CA19 9在可切除组与不可切除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 螺旋CT结合CA19 9在判定胰腺癌不可切除性方面有一定价值 ,尚不能得出CA19 9对协助CT判定胰腺癌可切除性方面有肯定意义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L9-9 胰腺癌 可切除性 不可切除 螺旋ct扫描 螺旋ct双期扫描 术前分期 定价 价值 判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CT颅底区域扫描参数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刘昌盛 郑小华 +3 位作者 谢宝君 童仕平 陈谦学 罗志宏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3期360-362,共3页
目的 优化颅底区骨及脑组织螺旋CT扫描及成像参数。方法 对 42例疑颅底区病变患者分别行 1mm ,3mm ,5mm层厚螺旋CT扫描 ,改变扫描及成像参数 ,以对颞骨内细微结构如听小骨或骨病显示的清晰度及颅底区域脑组织及其病变显示清晰度为标... 目的 优化颅底区骨及脑组织螺旋CT扫描及成像参数。方法 对 42例疑颅底区病变患者分别行 1mm ,3mm ,5mm层厚螺旋CT扫描 ,改变扫描及成像参数 ,以对颞骨内细微结构如听小骨或骨病显示的清晰度及颅底区域脑组织及其病变显示清晰度为标准 ,分析扫描和成像参数与成像质量的关系。结果 用 1mm层厚 ,小扫描野 ,0 .2mm骨重建 ,只能非常清晰地显示骨组织及其病变 ,用 3mm层厚 ,适当增加管电压及照射量 ,一次扫描 ,再以 1mm间隔 ,分别以骨和标准算法重建 ,以骨窗和脑窗显示 ,能分别清晰显示骨和脑组织及其病变。 5mm层厚扫描只能较清晰显示脑组织及病变。结论 颅底区螺旋CT扫描用 3mm层厚扫描及成像参数组合的成像质量最佳 ,可用它来代替常规 5mm层厚的扫描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成像质量 成像参数 颅底 螺旋ct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部X-刀治疗螺旋CT定位扫描的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周荣林 齐立伟 +8 位作者 贾晓蕊 周卫东 赵焕桥 闫丹 刘春玲 贾琳 郭建党 史蕴华 张庆怀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9期874-875,共2页
关键词 立体定向适形治疗 肿瘤治疗 临床应用 X-刀 螺旋ct定位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多层螺旋CT容积扫描用于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的价值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9
作者 代永亮 赵圆 +1 位作者 刘文亚 杨文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95-499,503,共6页
目的探讨在腰椎多层螺旋CT容积(multi-detector CT volumetric helical,MDCT VH)扫描中添加骨密度检查内容诊断骨质疏松症的准确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进行腰椎检查的体检者80名(56-68岁老年女性),分别采用多层螺旋CT容积扫描与定量CT(... 目的探讨在腰椎多层螺旋CT容积(multi-detector CT volumetric helical,MDCT VH)扫描中添加骨密度检查内容诊断骨质疏松症的准确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进行腰椎检查的体检者80名(56-68岁老年女性),分别采用多层螺旋CT容积扫描与定量CT(quantitative CT,QCT)两种方法测算受检者L2-L4椎体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按照2007国际临床骨测量学会(ISCD)制定的QCT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对同组受检者诊断,采用SPSS19.0软件分析两组骨质疏松诊断结果:L2BMD值、L3 BMD值、L4 BMD值、平均BMD(mean BMD)值、T值、Z值进行一致性分析,对两者间出现的差异与可能影响因素如:年龄、体质指数、腹围、臀围、扫描层面夹角等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两种测量方法测量反映骨质疏松程度的meanBMD值、T值、Z值均无明显差异(P>0.05),且两法测量BMD值、T值相关性较高,BMD值的相关系数=0.975(P<0.05),T值的相关系数=0.97(P<0.05)。结论腰椎MDCT VH扫描骨密度测量具有诊断骨质疏松的效能,获取内容丰富,能间接减少患者辐射剂量、节约医疗成本,临床实用意义高,可尝试作为诊断骨质疏松的备选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容积扫描 骨质疏松症 骨密度 腰椎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SAHS患者清醒及诱导睡眠状态下多层螺旋CT扫描方法及临床价值 被引量:10
10
作者 岑人丽 陈苓 +2 位作者 曾庆思 李新春 梁健新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3期189-191,共3页
目的:探讨OSAHS患者清醒及诱导睡眠状态多层螺旋CT扫描方法,评价其临床价值。材料和方法:对43例OSAHS患者鼻咽顶部至舌骨下缘之间的上气道,进行清醒和诱导睡眠状态螺旋CT扫描,层厚2mm,螺距5.5。扫描完后应用图像工作站进行MPR三维重建,... 目的:探讨OSAHS患者清醒及诱导睡眠状态多层螺旋CT扫描方法,评价其临床价值。材料和方法:对43例OSAHS患者鼻咽顶部至舌骨下缘之间的上气道,进行清醒和诱导睡眠状态螺旋CT扫描,层厚2mm,螺距5.5。扫描完后应用图像工作站进行MPR三维重建,测量分析清醒和睡眠呼吸暂停时上气道最狭窄处截面积的动态改变。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并评价其术后疗效。结果:CT扫描显示患者睡眠呼吸暂停时上气道最狭窄处截面积比清醒时明显变小或完全阻塞。其中上气道最狭窄处完全阻塞20例,多部位狭窄20例。手术后住院期间打鼾消失4例;打鼾减轻35例;无明显变化4例。结论:诱导睡眠期CT扫描方法简便易行,能直观地反映上呼吸道的梗阻部位;对治疗计划制定和手术定位是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上呼吸道 螺旋ct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CT扫描在阴性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家梅 杨春波 +1 位作者 戴洁清 钟南雁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04年第12期674-676,共3页
目的:通过对经临床证实的24例阴性支气管异物的螺旋CT图像的分析,旨在提高螺旋CT对阴性支气管异物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资料完整的均进行透视、平片、螺旋CT扫描,最后经支气管镜取出得以证实为阴性支气管异物的24例资料。结... 目的:通过对经临床证实的24例阴性支气管异物的螺旋CT图像的分析,旨在提高螺旋CT对阴性支气管异物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资料完整的均进行透视、平片、螺旋CT扫描,最后经支气管镜取出得以证实为阴性支气管异物的24例资料。结果:本组资料包括右主支气管12例,右中间支气管4例,右下叶支气管1例,左主支气管4例,左上叶支气管2例,左下叶支气管1例。其中20例阴性异物显示支气管腔内的软组织密度影,肺窗示支气管腔狭窄及连续性中断。单纯横断面扫描异物检出率为88%,结合MPR后可达95%。结论:螺旋CT扫描在阴性支气管异物的诊断中具有独特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性 支气管异物 诊断 螺旋ct扫描 管腔狭窄 平片 主支气管 中断 显示 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塞性黄疸ERCP后多层螺旋CT扫描观察 被引量:3
12
作者 梁宝松 葛英辉 +4 位作者 程天明 郭濴 杨玉秀 张继良 朱绍成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35-537,共3页
目的 :评价ERCP后多层螺旋CT扫描 (简称ERCP后MSCT)与平扫、双期扫描对梗阻性黄疸病因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76例经临床确诊为阻塞性黄疸的患者资料 ,其中ERCP后MSCT2 8例 ,平扫 13例 ,双期增强扫描 2 7例 ,平扫 +双期增强扫描 ... 目的 :评价ERCP后多层螺旋CT扫描 (简称ERCP后MSCT)与平扫、双期扫描对梗阻性黄疸病因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76例经临床确诊为阻塞性黄疸的患者资料 ,其中ERCP后MSCT2 8例 ,平扫 13例 ,双期增强扫描 2 7例 ,平扫 +双期增强扫描 8例。检查方法 :采用螺旋模式扫描 ,重建层厚 2 .5~ 5mm ,ERCP后MSCT拔管后 1~ 2h进行。双期扫描注射造影剂为 80~ 10 0ml,速度为 2 .0~ 3.0ml/s,注药后 30s、80s扫描。观察指标包括 :①胆管扩张程度 ;②管壁清晰度 ;③扩张胆管全貌的显示。结果 :3种扫描技术总的管壁显示情况以ERCP后CT扫描最佳。ERCP后MSCT可进行多种三维重建 ,较好显示胆管内结节。结论 :ERCP后MSCT更适合显示沿人体纵向走行的细小胆管。建议采用 2 .5mm层厚显示胰胆管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黄疸 ERCP 多层螺旋ct扫描 观察 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扫描冠状位图像重建诊断肺间质性病变的价值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永林 茹晋丽 +4 位作者 薛雁山 王新文 王澎 李天平 魏玉华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2期148-149,共2页
关键词 诊断 冠状位 肺部 HRct 间质性 多层螺旋ct扫描 轴位 位图 图像重建 工作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牛奶作为口服低密度对比剂在腹部螺旋CT增强扫描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智明 卑贵光 +2 位作者 吴春江 张小颖 唐堂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4期308-309,共2页
关键词 纯牛奶 低密度对比剂 腹部疾病 螺旋ct增强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CT茎突扫描与重建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2
15
作者 林盛才 黄仲奎 +2 位作者 龙莉玲 李晓阳 林创武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1年第4期308-309,共2页
关键词 茎突 螺旋ct扫描 轴扫 冠扫 多平面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CT双期扫描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6
16
作者 徐青 黄庆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3期349-350,共2页
目的 评价螺旋CT双期扫描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6 4例经临床证实的急性胰腺炎CT平扫和增强扫描资料。结果  6 4例中 ,急性水肿型胰腺炎 40例 ,CT表现为胰腺肿大 ,胰周脂肪层模糊或消失 ,肾前筋膜增厚 ,部分见少... 目的 评价螺旋CT双期扫描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6 4例经临床证实的急性胰腺炎CT平扫和增强扫描资料。结果  6 4例中 ,急性水肿型胰腺炎 40例 ,CT表现为胰腺肿大 ,胰周脂肪层模糊或消失 ,肾前筋膜增厚 ,部分见少量胸水。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 2 4例 ,其中坏死型 2 1例 ,化脓型 2例 ,出血型 1例 ,CT表现为胰腺内点状、片状或大范围无增强效应的低密度坏死灶 ,胰周间隙渗出及积液 ,蜂窝织炎 ,胰内或外出现气体或高密度出血灶。结论 螺旋CT双期扫描对急性胰腺炎的分型 ,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 ,以及判断预后有重要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计算机断层扫描 螺旋ct双期扫描 ct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套管针在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的应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周少萍 李扬彬 +3 位作者 谭理连 江金带 梁彤杰 李树欣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21期2450-2450,共1页
目的:探讨静脉套管针在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0例CT增强扫描病人的临床资料,使用静脉套管针150例,使用螺旋头皮针150例。结果:使用静脉套管针者无一例发生渗漏,使用螺旋头皮针者有15例发生渗漏。结论:高压注... 目的:探讨静脉套管针在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0例CT增强扫描病人的临床资料,使用静脉套管针150例,使用螺旋头皮针150例。结果:使用静脉套管针者无一例发生渗漏,使用螺旋头皮针者有15例发生渗漏。结论:高压注射器行CT增强扫描时,选用静脉套管针可使造影剂外渗率大幅度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刺术 静脉套管针 多层螺旋ct 螺旋ct增强扫描 多层 回顾性分析 高压注射器 造影剂外渗 临床资料 头皮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CT扫描诊断支气管内膜结核的价值 被引量:4
18
作者 童石铭 刘辉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65-166,共2页
目的 :分析支气管内膜结核 (EBTB)的CT表现 ,了解CT诊断EBTB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支气管镜活检病理诊断EBTB13例的CT表现。结果 :支气管狭窄并阻塞性肺不张及阻塞性肺炎 5例 ;支气管壁不规则 2例 ;肺内散在之小点片状高密度影 4... 目的 :分析支气管内膜结核 (EBTB)的CT表现 ,了解CT诊断EBTB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支气管镜活检病理诊断EBTB13例的CT表现。结果 :支气管狭窄并阻塞性肺不张及阻塞性肺炎 5例 ;支气管壁不规则 2例 ;肺内散在之小点片状高密度影 4例 ;肺内及支气管未见异常改变 2例。结论 :CT检查可以确定EBTB的部位和范围 ,有助于支气管镜检查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内膜结核 X线断层摄影 螺旋ct扫描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部多层螺旋CT扫描:机架旋转时间对图像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建卫 吴宁 +4 位作者 黄遥 赵心明 罗德红 梁颖 孙伟 《放射学实践》 2003年第4期286-289,共4页
目的 :前瞻性评价机架旋转时间对胸部图像 ,包括横断面及多平面重建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60例患者分为两组 ,采用GELightSpeedUltra 8层螺旋CT扫描仪直接增强扫描 ,机架旋转时间分别选择 0 .8s和 0 .5s。按照制订的标准 ,对比两组图... 目的 :前瞻性评价机架旋转时间对胸部图像 ,包括横断面及多平面重建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60例患者分为两组 ,采用GELightSpeedUltra 8层螺旋CT扫描仪直接增强扫描 ,机架旋转时间分别选择 0 .8s和 0 .5s。按照制订的标准 ,对比两组图像的图像质量 ,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0 .8s和 0 .5s组显示野和扫描范围相似 ,两组扫描时间分别为(2 4 .9± 3 .2 )s和 (1 5 .6± 1 .7)s,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 (W =465 .0 ,P <0 .0 0 1 )。两组CTDIW(CT剂量指数 )分别为1 7.56mGy和 1 0 .98mGy,DLP(剂量长度乘积 )分别为 (480 .4± 62 .5)mGy·cm和 (30 2 .1± 35 .5)mGy·cm ,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 (W =465 .0 ,P <0 .0 0 1 )。两组图像质量平均得分为 4 .0 7± 0 .42和 4 .1 6± 0 .35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W =851 .0 ,P =0 .342 )。两组重建图像质量平均得分为 2 .43± 0 .68和 2 .50± 0 .63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W =848.0 ,P =0 .32 0 )。结论 :机架旋转时间 0 .5s组胸部图像质量略好于 0 .8s组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 ;患者接受的X线剂量则明显降低 ,平均降低了 37%。建议将机架旋转时间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 多层螺旋ct扫描 机架旋转时间 图像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CT双动脉期增强扫描在肝细胞癌检出中的价值 被引量:9
20
作者 曹志宏 刘怡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9期967-969,共3页
目的 :对 2 7例共 3 6个肝细胞癌的多层螺旋CT双动脉期增强扫描表现进行分析 ,探讨其在肝细胞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全部病例行全肝平扫和双动脉期增强扫描。注射造影剂后 19~ 2 2s、3 9~ 42s扫描 ,相继获得动脉早期和动脉晚期图... 目的 :对 2 7例共 3 6个肝细胞癌的多层螺旋CT双动脉期增强扫描表现进行分析 ,探讨其在肝细胞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全部病例行全肝平扫和双动脉期增强扫描。注射造影剂后 19~ 2 2s、3 9~ 42s扫描 ,相继获得动脉早期和动脉晚期图像 ,观察全部病灶的各期CT表现。结果 :动脉早期有 2 1例在病灶中心或周边见到肿瘤供血动脉及异常血管网 ,3例结节型肝癌呈现高密度均匀强化。动脉晚期除 7例肿块型表现为不均匀强化 ,1例结节型无明显强化外 ,其余肿块型及结节型均呈明显高密度均匀强化。结论 :多层螺旋CT双动脉期增强扫描可较好地显示肝细胞癌的血供特征 ,弥补了一般CT扫描的缺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螺旋ct双动脉期增强扫描 诊断价值 ct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