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远端肺动脉栓塞处血管形态与灌注异常相关性的能谱CT研究
1
作者 林炤名 于兵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75-981,共7页
目的:基于能谱CT多模态成像,分析远端肺栓塞患者血管形态学参数中的血栓栓塞程度和血管形变程度对段及亚段肺动脉供血区血流灌注分布的相对贡献,旨在阐明亚段肺动脉收缩在其局部血流灌注异常中的关键作用。方法:回顾性将2017年9月-2024... 目的:基于能谱CT多模态成像,分析远端肺栓塞患者血管形态学参数中的血栓栓塞程度和血管形变程度对段及亚段肺动脉供血区血流灌注分布的相对贡献,旨在阐明亚段肺动脉收缩在其局部血流灌注异常中的关键作用。方法:回顾性将2017年9月-2024年1月于本院经能谱CT确诊为远端肺动脉栓塞的30例患者纳入本研究。所有患者接受标准抗凝治疗1年内随访复查能谱CT确认无肺动脉血栓存在。分别基于首诊及复查能谱CT图像,使用深度学习技术建立肺动脉树模型。使用3D-Slicer软件,在两次检查的相同解剖位置(段/亚段肺动脉中点)测量血管直径,计算血管形变程度(比值<1为收缩,>1为扩张)。在70 keV单能级图像上测量首诊时血栓栓塞程度;在碘密度图上采用ROI(5~30 mm^(2))测量首诊时栓塞段/亚段肺动脉及其解剖相关供血区的肺实质碘密度值(mg/mL),通过计算亚段-段肺动脉碘密度比值来分析局部血流灌注分布的差异性。以血管形变程度和血栓栓塞程度为自变量,亚段-段肺动脉碘密度比值为因变量,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结果:30例患者CTA共发现85处栓塞,其中54处位于肺段动脉,31处位于亚段肺动脉。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亚段肺血管收缩程度与亚段-段肺动脉碘密度比值具有显著相关性(调整后的R^(2)=0.384,β=-0.666,P=0.002)。结论:亚段肺动脉收缩是造成远端肺栓塞患者局部血流灌注异常的主要影响因素。这一发现对于更深入地理解急性肺栓塞的病理生理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肺血管形态学 肺血流灌注 能谱ct 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P__(si)map评价卒中易损患者CT灌注成像假阳性的临床价值
2
作者 孙如镜 高培毅 《中国卒中杂志》 2018年第8期823-828,共6页
目的评估CT灌注最大密度重建图(CT perfusion_source images maximum intensity map,CTP__(si)map)在卒中易损患者CT灌注成像假阳性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2017年10月连续的165例诊断为CT脑局部低灌注的平诊患者,根据... 目的评估CT灌注最大密度重建图(CT perfusion_source images maximum intensity map,CTP__(si)map)在卒中易损患者CT灌注成像假阳性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2017年10月连续的165例诊断为CT脑局部低灌注的平诊患者,根据患者的CTP__(si)map将其分成无侧支循环组(真阳性)及有侧支循环组(假阳性),将有侧支循环形成的"假阳性"病例筛选出来,进行误判率统计。结果通过CTP__(si)map判别CT灌注成像脑局部低灌注的真实性,其中真阳性(无侧支循环组)55例,假阳性(有侧支循环组)110例,误判率66.67%。结论传统CT灌注成像结合CTP__(si)map可以更准确地判断侧支循环形成情况,对卒中易损患者的诊断及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易损患者 侧支循环 ct灌注成像 ct灌注最大密度重建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