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0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负荷动态CT心肌灌注成像对疑似冠心病患者的预后价值
1
作者 刘庆爽 杨志强 +2 位作者 贾崇富 孙喜霞 王照谦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6-361,共6页
目的:探讨腺苷负荷动态CT心肌灌注成像(CT-MPI)对疑似冠心病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193例疑似冠心病(CAD)患者。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和CT-MPI均使用第三代双源CT扫描仪。主要终点是随访自CT-MPI... 目的:探讨腺苷负荷动态CT心肌灌注成像(CT-MPI)对疑似冠心病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193例疑似冠心病(CAD)患者。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和CT-MPI均使用第三代双源CT扫描仪。主要终点是随访自CT-MPI检查后至首次发生MACE的时间。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评价MACE的预测因素。将单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通过计算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及各模型整体卡方评分,评价三个模型对MACE的预测价值。模型1:血脂异常;模型2:模型1+CCTA≥50%狭窄;模型3:模型2+CT-MPI≥1个心肌节段低灌注。结果:中位随访时间为34.0(21.4~41.6)个月。25例患者发生MACE,其中心源性死亡2例,非致命性心肌梗死2例;不稳定性心绞痛18例,接受晚期(≥90天)血运重建3例。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CT-MPI≥1个心肌节段低灌注(HR:8.37,95%CI:1.96~35.74,P=0.004)是MACE的独立预测因子。将CT-MPI≥1个心肌节段低灌注加入模型2时,AUC值由0.72升至0.80(95%CI:0.74~0.86)(模型2 vs.模型3,P=0.011),整体卡方评分从10.81显著升至25.20。结论:联合CT-MPI比单独的心血管风险因素或仅与CCTA联合具有更高的预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血管造影 ct心肌灌注成像 冠心病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灌注成像联合人工智能评估脑梗死后再灌注损伤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芦苇 张盼 覃玉术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4-270,共7页
目的 分析CT灌注成像联合人工智能(AI)评估脑梗死后再灌注损伤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10月医院收治的106例脑梗死患者,依据患者溶栓14 d后是否发生再灌注损伤分为再灌注损伤组、无灌注损伤组。比较再灌注损伤组、无灌注损伤... 目的 分析CT灌注成像联合人工智能(AI)评估脑梗死后再灌注损伤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10月医院收治的106例脑梗死患者,依据患者溶栓14 d后是否发生再灌注损伤分为再灌注损伤组、无灌注损伤组。比较再灌注损伤组、无灌注损伤组CT灌注成像、AI参数,分析影响脑梗死患者溶栓后再灌注损伤的因素,分析CT灌注成像参数联合AI预测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再灌注损伤的价值。结果 31例出现再灌注损伤,其余75例无灌注损伤。再灌注损伤组的脑血流量(CBF)、平均CT值、熵水平均低于无灌注损伤组(P <0.05),脑血容量(CBV)、注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峰度均高于无灌注损伤组(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IHSS评分(OR=5.228,95%CI:2.151~12.705)、CBF(OR=3.777,95%CI:1.554~9.180)、CBV(OR=3.699,95%CI:1.522~9.989)、平均CT值(OR=4.125,95%CI:1.697~10.024)是影响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因素(P <0.05)。ROC曲线显示,CBF、CBV、平均CT值及三者联合预测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再灌注损伤的灵敏度分别为67.74%、70.97%、77.42%、87.10%,特异度分别为70.67%、74.67%、77.33%、90.67%,AUC分别为0.665、0.667、0.744、0.908。结论 CT灌注成像联合AI评估脑梗死后再灌注损伤效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灌注成像 人工智能 脑梗死 灌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灌注成像参数、血流动力学参数联合血纤维蛋白原/白蛋白比值预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支架植入术后1年内支架内再狭窄
3
作者 张联庆 王超 +1 位作者 周起嘉 刘振兴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41-646,共6页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参数、血流动力学参数联合血纤维蛋白原/白蛋白(FAR)比值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EASO)患者支架植入术后1年内支架内再狭窄的预测效能。方法:回顾性搜集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于天津市人民医院就诊并首次接受治疗的8...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参数、血流动力学参数联合血纤维蛋白原/白蛋白(FAR)比值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EASO)患者支架植入术后1年内支架内再狭窄的预测效能。方法:回顾性搜集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于天津市人民医院就诊并首次接受治疗的84例LEASO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均进行足部CT灌注成像及下肢CT血管成像(CTA)检查,记录灌注参数,包括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表面通透性(PS)、达峰时间(TTP);检测患者足背动脉的血管内径及收缩期血流速度峰值(Vs)。对患者采用支架植入术进行治疗,术后1年内定期随访并评估支架内再狭窄情况。结果:84例LEASO患者中,1年内再狭窄者39例,畅通者45例。与畅通组患者相比,再狭窄组患者的BF、BV、足背动脉血管内径显著降低,Tmax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狭窄组LEASO患者的术前血FAR为1.21±0.21,显著高于畅通组患者(1.03±0.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43,P<0.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BF、BV、足背动脉血管内径、Tmax、FAR联合预测LEASO患者支架植入术后1年内支架内再狭窄的AUC为0.920(0.852~0.988),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7.2%和91.1%。结论:CT灌注成像参数、血流动力学参数联合血FAR比值与LEASO患者支架植入术后1年内支架内再狭窄有关,联合应用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支架内再狭窄 ct灌注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流动力学参数 纤维蛋白原/白蛋白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炎症预后指数联合双源CT灌注成像对肝癌TACE术后早期反应预测价值的临床研究
4
作者 毕孝杨 邱瑞珍 +2 位作者 杨福军 杨巧飞 唐艳隆 《介入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7-47,共11页
目的探究炎症预后指数联合双源CT灌注成像对肝癌TACE术后早期反应的预测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2年11月至2023年11月期间首次进行TACE治疗且符合纳入标准的25例HCC患者,在患者TACE术前及术后30~40 d进行CT灌注扫... 目的探究炎症预后指数联合双源CT灌注成像对肝癌TACE术后早期反应的预测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2年11月至2023年11月期间首次进行TACE治疗且符合纳入标准的25例HCC患者,在患者TACE术前及术后30~40 d进行CT灌注扫描并收集患者血常规、血生化资料,根据术后增强CT图像,采用改良实体肿瘤标准评估肿瘤早期反应,将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的患者归所有类为有效组(n=14),疾病稳定(SD)、疾病进展(PD)的患者为无效组(n=11)。分析不同反应组CT灌注成像参数和炎症参数的差异,探究术前CT灌注出血和炎症参数对术后早期反应的预测价值,并在最大约登指数处取截断值,单因素、多因素分析CTPI及炎症参数、临床特征对预后的影响,用R软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结果TACE术后肝动脉灌注量(ALP)、肝动脉灌注指数(HPI)、血流量(BF)、血容量(BV)明显低于手术前(P<0.05),TACE术后门静脉灌注量(PVP)明显高于术前(P<0.05),TACE手术前后平均通过时间(MTT)、流量提取乘积(FED)、C反应蛋白(CRP)、白蛋白(ALB)、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炎症预后指数(IP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组TACE术前ALP、BF、FED明显高于无效组,有效组术前CRP、IPI明显低于有效组(P<0.05),有效组和无效组TACE术前PVP、HPI、MTT、BV、ALB、NL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有效组中,TACE术前ALP、HPI、BF、BV、FED明显高于术后(P<0.05),术前PVP明显低于术后(P<0.05),MTT、CRP、ALB、NLR、IPI在TACE手术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无效组中,TACE术前HPI明显高于术后(P<0.05),ALP、PVP、BF、BV、MTT、FED、ALB、CRP、NLR、IPI在TACE手术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ALP、BF、BV、FED、CRP、IPI对TACE术后早期反应的预测价值较高(P<0.05),AUC值分别为0.831、0.779、0.740、0.753、0.779、0.805,最佳截断值分别为33.280 mL/(100 mL·min)、61.860 mL/(100 mL·min)、5.885 mL/100 mL、29.725 mL/(100 mL·min)、30.465 mg/L、1.885。ALP联合CRP对TACE术后早期反应预测价值最高,AUC为0.968(95%CI:0.906~1.000,P<0.05),ALP联合IPI能显著提高预测价值,AUC为0.961(95%CI:0.894~1.000,P<0.05),敏感性和特异性一致,分别为0.929、0.909。多因素分析示术前ALP、CRP是TACE术后早期有效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基于术前ALP、CRP构建的列线图模型能有效预测TACE术后早期有效,AUC值为0.968(95%CI:0.908~1.000)。结论ALP和CRP可用于肝癌TACE术后早期反应的预测,两者联合能显著提高其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ct灌注成像 肝动脉化疗栓塞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CE-MRI、CT灌注成像参数及外周血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全身炎症反应指数对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
5
作者 宋丹 牛永超 侯孟岩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147-1153,共7页
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CT灌注成像参数及外周血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CAR)、全身炎症反应指数(SIRI)对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6月在新乡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并进行手术的98例宫... 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CT灌注成像参数及外周血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CAR)、全身炎症反应指数(SIRI)对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6月在新乡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并进行手术的98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将所有患者分为淋巴结转移组(31例)和无淋巴结转移组(67例)。对所有患者进行MRI检查,记录速率常数(Kep)、容量转移常数(Ktrans)和血管外细胞外容积分数(Ve)。对所有患者进行CT检查,记录灌注参数,包括血容量(BV)、血流量(BF)、对比剂峰值时间(TTP)、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血管表面通透性(PS)。所有患者于入院当天采集空腹外周血,计算CAR和SIRI。结果:相较于未转移组,转移组患者的临床分期显著升高,Ktrans、Kep、PS、CAR和SIRI显著升高,BF、TTP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较大的Ktrans、Kep、CAR和较小的BF、TTP是宫颈癌发生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DCE-MRI参数(Ktrans、Kep)、CT灌注参数(BF、TTP)与CAR联合预测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AUC为0.972(95%CI:0.933~1.000),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0.3%和95.5%。结论:DCE-MRI、CT灌注成像参数联合外周血CAR对宫颈癌淋巴结转移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磁共振成像 ct灌注成像 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 全身炎症反应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T灌注成像的低灌注和缺血半暗带指数用于急性取栓患者的病因诊断 被引量:1
6
作者 吴新山 鲁潇慧 +3 位作者 于金萍 贾向军 艾克拜尔·加马力 孟根才次克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9-183,共5页
目的基于CT灌注成像的相关参数灌注显像不匹配(Mismatch)比率及低灌注指数(HIR)用于预测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CAS)相关的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方法选择2019年2月至2020年12月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颅内大血... 目的基于CT灌注成像的相关参数灌注显像不匹配(Mismatch)比率及低灌注指数(HIR)用于预测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CAS)相关的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方法选择2019年2月至2020年12月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行急诊取栓患者82例,根据发病机制分为ICAS相关大血管闭塞(ICAS-LVO)组65例和心源性栓塞组17例。使用ROC曲线分析CT灌注成像参数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心源性栓塞组比较,ICAS-LVO组男性、体质量指数、三酰甘油、病程进展性加重、发病至手术时间、缺血半暗带、Mismatch比率明显升高,心房颤动、B型钠尿肽、高密度脂蛋白、梗死体积、HIR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HIR和Mismatch比率对ICAS-LVO病因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其中HIR的最佳截断值为0.26,曲线下面积为0.74,特异性为0.88,敏感性为0.54;Mismatch比率的最佳截断值为3.84,曲线下面积为0.84,特异性为0.75,敏感性为0.90。广义线性模型显示,HIR与脑血容量指数对预后能力无显著差异(P=0.175)。结论HIR及Mismatch比率有助于及早明确发病机制,更准确地制定手术策略,从而更大程度地减少医源性损伤,提高有效开通率,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并改善临床功能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硬化 脑血管障碍 球囊取栓术 ct灌注成像 灌注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P__(si)map评价卒中易损患者CT灌注成像假阳性的临床价值
7
作者 孙如镜 高培毅 《中国卒中杂志》 2018年第8期823-828,共6页
目的评估CT灌注最大密度重建图(CT perfusion_source images maximum intensity map,CTP__(si)map)在卒中易损患者CT灌注成像假阳性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2017年10月连续的165例诊断为CT脑局部低灌注的平诊患者,根据... 目的评估CT灌注最大密度重建图(CT perfusion_source images maximum intensity map,CTP__(si)map)在卒中易损患者CT灌注成像假阳性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2017年10月连续的165例诊断为CT脑局部低灌注的平诊患者,根据患者的CTP__(si)map将其分成无侧支循环组(真阳性)及有侧支循环组(假阳性),将有侧支循环形成的"假阳性"病例筛选出来,进行误判率统计。结果通过CTP__(si)map判别CT灌注成像脑局部低灌注的真实性,其中真阳性(无侧支循环组)55例,假阳性(有侧支循环组)110例,误判率66.67%。结论传统CT灌注成像结合CTP__(si)map可以更准确地判断侧支循环形成情况,对卒中易损患者的诊断及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易损患者 侧支循环 ct灌注成像 ct灌注最大密度重建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4排螺旋CT脑灌注和CT血管成像在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的应用 被引量:26
8
作者 高艳 李坤成 +2 位作者 杜祥颖 刘佳宾 杨延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155-1158,共4页
目的评价64排螺旋CT脑灌注(CTP)联合头颈部CT血管成像(CTA)检查对大脑中动脉(MCA)狭窄或闭塞所致脑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7例经DSA诊断为单、双侧MCA狭窄或闭塞患者及10名正常成年志愿者分别进行螺旋CT头颅平扫、CTP和CTA检查。脑... 目的评价64排螺旋CT脑灌注(CTP)联合头颈部CT血管成像(CTA)检查对大脑中动脉(MCA)狭窄或闭塞所致脑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7例经DSA诊断为单、双侧MCA狭窄或闭塞患者及10名正常成年志愿者分别进行螺旋CT头颅平扫、CTP和CTA检查。脑CTP检查获得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P)等参数值,判断脑缺血。结果按照脑CTP的MTT和TP图将脑灌注延迟表现分为三型:Ⅰ型病变仅累及MCA区,Ⅱ型病变仅累及分水岭区,Ⅲ型病变同时累及MCA和分水岭区。①在25例单侧MCA狭窄/闭塞患者中,4例CTP正常,17例脑CTP灌注延迟区为Ⅰ型,4例为Ⅲ型。②与正常对照组相比,12例双侧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患者的双侧MCA支配区均有MTT和TP延迟,CBF下降和症状侧CBV升高的异常改变,提示为双侧脑缺血。侧支循环能明显减少单侧MCA狭窄患者的症状侧的脑灌注损伤,但对双侧MCA重度狭窄和闭塞患者,无论有无侧支循环,双侧脑组织灌注损伤都很严重。结论脑CTP检查的MTT和TP图能敏感显示MCA重度狭窄或闭塞所致的脑灌注损伤,为脑缺血的诊断、治疗及预防脑梗死均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中动脉 狭窄 闭塞 ct灌注 ct血管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4层螺旋CT全肝灌注模式成像在肝细胞癌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29
9
作者 梁文 唐海亮 +5 位作者 全显跃 谢玉茹 虞春堂 慕革非 杨建明 黄志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07-710,共4页
目的利用64层螺旋CT全肝灌注模式观察肝细胞癌(HCC)的CT灌注特征以及在各种灌注图像上的影像表现。方法搜集32例经临床或手术病理证实诊断为HCC患者并以10例正常肝脏作为对照分析。用双筒高压注射器经肘前静脉以5ml/s的速率注入非离子... 目的利用64层螺旋CT全肝灌注模式观察肝细胞癌(HCC)的CT灌注特征以及在各种灌注图像上的影像表现。方法搜集32例经临床或手术病理证实诊断为HCC患者并以10例正常肝脏作为对照分析。用双筒高压注射器经肘前静脉以5ml/s的速率注入非离子型对比剂(370mgI/ml)和生理盐水,通过肝脏CT灌注软件得出TDC及HAP、HPP、TLP等灌注彩图,并分别测定相应的灌注参数值以评价正常肝脏与HCC的血流动力学状态。结果①正常肝实质TDC形态动脉期上升缓慢,门静脉期上升较快并达峰值,曲线走行自然;而HCC的TDC呈速升型,在动脉期迅速上升并在脾峰值附近达峰值,曲线峰值明显前移,而后可维持平衡或较快下降;②HCC组HAP、HPI明显高于正常组,HAP、HPI值分别为(46.6±16.6)ml/(min.100mg),(84.0±13.1)%,与正常对照有显著性差异(HAP:t=4.32,P<0.01;HPI:t=11.3,P<0.01);HCC组HAP、HPI值明显高于远处肝组织,二者统计学上亦有显著差异(HAP:t=2.08,P<0.05;HPI:t=4.8,P<0.01);③边缘模糊处瘤灶HPP>边缘清晰处瘤灶HPP,两者间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t=9.52,P<0.01)。结论64层螺旋CT全肝灌注模式成像克服了以往灌注成像的不足,简单实用,具有一定的优势。能直观反映肝脏整体及HCC内部的血流灌注特征,从而为HCC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ct灌注成像 全肝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脑CT灌注成像在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16
10
作者 隋昕 卢洁 +4 位作者 李坤成 曹燕翔 张苗 杜祥颖 张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21-524,共4页
目的探讨全脑CT灌注成像(CTP)对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例单侧大脑中动脉(MCA)狭窄或闭塞患者行CT平扫和全脑CTP检查,CTP检查获得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等参数,同时获得动... 目的探讨全脑CT灌注成像(CTP)对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例单侧大脑中动脉(MCA)狭窄或闭塞患者行CT平扫和全脑CTP检查,CTP检查获得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等参数,同时获得动态CT血管成像(CTA)。结果20例单侧MCA狭窄或闭塞患者,病变侧和对侧CBF和CB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例患者TTP和MTT均发现与临床症状相对应的灌注异常区,其中16例患者MTT和TTP延迟累及顶叶和半卵圆中心。20例患者病变侧和对侧MTT值分别为(7.05±1.47)s和(4.96±1.00)s,经配对t检验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40,P<0.01);病变侧和对侧TTP值分别为(20.04±2.14)s和(17.83±1.89)s,经配对t检验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79,P<0.01)。病变侧和对侧CBV和CB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64排螺旋CT应用容积穿梭扫描模式全脑CTP,为MCA狭窄或闭塞可提供有价值的脑血流动力学信息和全面显示灌注异常范围,并且重建CTA可以显示血管狭窄或闭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中动脉 狭窄 闭塞 ct灌注 ct血管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CT与CT灌注成像在脑肿瘤患者分型与分级中的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19
11
作者 刘炜 宋会双 +2 位作者 张换立 黄万刚 朱海伟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4期389-391,共3页
目的:研究PETCT与CT灌注成像在脑肿瘤患者分型与分级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于本院进行诊治的75例脑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以PETCT进行扫描,然后以CT灌注成像进行检查,然后将其中不同分型患者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并比较脑胶质瘤患者... 目的:研究PETCT与CT灌注成像在脑肿瘤患者分型与分级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于本院进行诊治的75例脑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以PETCT进行扫描,然后以CT灌注成像进行检查,然后将其中不同分型患者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并比较脑胶质瘤患者中不同分级及脑转移瘤中不同分型者的检测结果。结果:脑膜瘤患者的CBF、CBV及PS均高于胶质瘤及转移瘤,MTT则短于脑胶质瘤及转移瘤,脑胶质瘤及转移瘤患者SUV值及SUVmax阳性率均高于脑膜瘤患者,而脑胶质瘤患者中分级较高者的CBF、CBV、PS、SUV值及SUVmax阳性率均高于分级较低者,MTT则短于分级较低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脑转移瘤患者中不同分型者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TCT与CT灌注成像在脑肿瘤患者分型与分级中的诊断价值较高,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ct ct灌注成像 脑肿瘤 分型 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灌注显像与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对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诊断价值的比较 被引量:23
12
作者 朱涛 张国明 +2 位作者 严飞 刘正 霍强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25-430,共6页
目的:评估并比较心肌灌注显像(MPI)与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DS-CTCA)检查对糖尿病并发冠心病(CHD)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阐明2种检查方法联合对糖尿病并发CHD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2例诊断为糖尿病并发CHD患者,分别接受MPI... 目的:评估并比较心肌灌注显像(MPI)与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DS-CTCA)检查对糖尿病并发冠心病(CHD)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阐明2种检查方法联合对糖尿病并发CHD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2例诊断为糖尿病并发CHD患者,分别接受MPI与DS-CTCA检查,比较2种检查方法诊断左主干(LM)、左前降支(LAD)、左回旋支(LCX)和右冠状动脉(RCA)等冠状动脉主干分支狭窄程度的差异。以冠状动脉血管造影(CAG)为金标准,比较2种检查方法单独诊断的灵敏度、敏感度和准确度的差异,比较2种检查方法联合平行诊断与系列诊断的灵敏度、敏感度和准确度的差异。结果:MPI检查与DS-CTCA检查对LM和LAD的狭窄程度诊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LCX和RCA的狭窄程度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MPI检查比较,DS-CTCA检查对糖尿病并发CHD患者冠状动脉分支血管狭窄诊断的灵敏度较低,为71.0%vs 9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特异度较高,为85.7%vs 5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但2种检查方法的准确度为76.4%vs 78.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2)。与平行诊断比较,系列诊断的特异度及准确度较高,分别为93.5%vs 33.8%和94.7%vs 7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30);灵敏度为95.4%vs 9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4)。结论:DS-CTCA检查与MPI检查在诊断糖尿病并发CHD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的准确度上无差异,但是2种检查方法的系列诊断能更加有效地提高诊断糖尿病并发CHD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灌注显像 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 糖尿病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脑CT灌注成像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16
13
作者 陈婷 郭大静 +1 位作者 赵建农 方正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2512-2515,共4页
目的评价全脑CT灌注(CT perfusion,CTP)成像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0例临床诊断为TIA的患者行全脑CTP,CTP检查获得达峰时间(TTP)、平均通过时间(MTT)、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 目的评价全脑CT灌注(CT perfusion,CTP)成像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0例临床诊断为TIA的患者行全脑CTP,CTP检查获得达峰时间(TTP)、平均通过时间(MTT)、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等参数,同时获得动态CT血管成像(4D-CTA)图像,分析TIA患者的CTP和CT血管造影(CTA)表现。结果 40例TIA患者有36例发现与临床症状相对应的58处异常灌注区。异常灌注区表现为TTP和MTT明显延长,CBF有轻度降低,CBV轻度增高或基本正常。异常灌注区和健侧镜像区TTP值、MTT值和CBF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BV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D-CTA显示责任血管不同程度的狭窄或闭塞,40例TIA患者有32例发现有血管狭窄,2例闭塞,6例正常。结论全脑CTP可以实现对TIA的全面评价,在TIA的诊断及严重程度判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全脑 ct灌注 ct血管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肝CT灌注成像在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局部病灶活性评估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5
14
作者 池嘉昌 沈加林 +2 位作者 许建荣 唐睿 程杰军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540-543,共4页
目的探讨全肝灌注CT增强扫描检查在肝癌TACE术后局部病灶活性评估中的作用。方法 38例行TACE治疗的肝癌患者,术后6周在Siemens128排CT上行全肝灌注CT增强扫描和DSA造影。根据全肝灌注扫描图像获得肝脏灌注参数,与DSA造影结果进行对比,以... 目的探讨全肝灌注CT增强扫描检查在肝癌TACE术后局部病灶活性评估中的作用。方法 38例行TACE治疗的肝癌患者,术后6周在Siemens128排CT上行全肝灌注CT增强扫描和DSA造影。根据全肝灌注扫描图像获得肝脏灌注参数,与DSA造影结果进行对比,以DSA造影作为标准,分别分析CT灌注对TACE术后局部肿瘤活性的显示情况。结果全肝CT灌注共检出病灶42处(100%),诊断正确率88.09%,灵敏度94.11%,特异度62.50%,阳性预测值=91.42%;阴性预测值=71.42%;一致性检验Kappa值0.8613。TACE术后局部肿瘤生长区的相关灌注参数与非瘤区肝组织的灌注参数,两者的血流量(BF)、血容量(BV)、肝动脉指数(HAI)和肝门脉灌注(PV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全肝灌注CT增强扫描能很好的显示肝癌TACE术后局部病灶的活性,在肝癌TACE术后评估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ct灌注成像技术 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异常与CT灌注成像及临床预后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43
15
作者 马青峰 贾建平 +4 位作者 薛素芳 黄小钦 于跃怡 卢洁 张苗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9-153,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管异常与CT灌注成像(computed tomographic perfusion,CTP)参数的关系,以及对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对75例发病6h内的颈内动脉系统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CT平扫、CTP及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检查,记录CT...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管异常与CT灌注成像(computed tomographic perfusion,CTP)参数的关系,以及对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对75例发病6h内的颈内动脉系统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CT平扫、CTP及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检查,记录CTP各参数,同时评价病灶侧大血管情况;分别在发病时、发病第14天、发病第90天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改良的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scale,mRS)评价临床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及预后功能残疾水平。结果①75例患者CTA检查显示血管大致正常29例,大脑中动脉狭窄11例,大脑中动脉闭塞13例,颈内动脉狭窄6例,颈内动脉闭塞16例。②病灶侧血管狭窄组与血管闭塞组及血管正常组比较,患者缺血区脑血流(cerebral blood flow,CBF)异常面积、脑血容量(cerebral blood volume,CBV)异常面积、局部灌注达峰时间(time to peak,TTP)异常面积、梗死区相对CBF(relative CBF,rCBF)及相对CBV(relative CBV,rCB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血管闭塞组CTP的脑灌注参数异常改变均比血管正常组明显,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管狭窄组CTP的脑灌注参数仅CBF面积比血管正常组增加,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管闭塞组CTP的脑灌注异常范围(CBF面积、TTP面积、CBV面积)均明显大于血管狭窄组(P<0.05)。③患者发病时仅NIHSS评分在3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管正常组明显优于血管狭窄组和血管异常组;在发病第14天、发病第90天的NIHSS、BI、mRS评分在3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血管正常组各项评分均明显优于血管闭塞组患者(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病灶侧血管异常与CTP显示的缺血范围相关,并且可以作为患者临床预后的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ct灌注成像 脑血管闭塞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CT灌注成像联合血清microRNA-20a、microRNA-210水平对非小细胞肺癌同步放化疗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9
16
作者 潘元威 董军强 +2 位作者 胡丽丽 王猛 周志刚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81-286,共6页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灌注(CTP)成像联合血清microRNA(miR)-20a、miR-210水平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同步放化疗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5例行同步放化疗的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步放化疗结束2周后评估疗效,行CT检查并记录血流...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灌注(CTP)成像联合血清microRNA(miR)-20a、miR-210水平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同步放化疗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5例行同步放化疗的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步放化疗结束2周后评估疗效,行CT检查并记录血流量(BF)、表面通透性(PMB)、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TT),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miR-20a、miR-210水平。结果:同步放化疗结束2周后,缓解84例,未缓解21例。随访1 a,生存68例,死亡37例。缓解组BF、PMB及血清miR-20a、miR-210水平低于未缓解组,生存组低于死亡组(P<0.05);缓解组MTT长于未缓解组,生存组长于死亡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F、PMB、MTT、血清miR-20a、miR-210水平是预后不良的预测因子,OR(95%CI)分别为2.599(1.856~3.341)、2.100(1.748~2.452)、1.831(1.236~2.427)、3.117(2.197~4.038)、2.892(2.004~3.380)。5个指标在诊断界点串联预测的灵敏度、准确度、约登指数分别为72.97%、94.12%、0.671。结论:CTP成像参数BF、PMB、MTT及血清miR-20a、miR-210水平与NSCLC同步放化疗预后关系密切,指标联合可提高预后预测的特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螺旋ct灌注成像 microRNA-20a microRNA-2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4排螺旋CT脑灌注成像联合头颈部血管成像在急性脑梗死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7
作者 朱建国 杨亚芳 +6 位作者 刘斐 唐继来 沈世田 顾生荣 万谦 史永平 朱成红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182-1185,共4页
目的常规CT检查难以获得脑梗死的血流动力学信息,CT灌注成像可反映脑梗死患者脑组织血流异常灌注情况。文中探讨联合应用CT灌注成像(CT perfusion imaging,CTP)和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8例临... 目的常规CT检查难以获得脑梗死的血流动力学信息,CT灌注成像可反映脑梗死患者脑组织血流异常灌注情况。文中探讨联合应用CT灌注成像(CT perfusion imaging,CTP)和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8例临床疑为急性脑梗死的患者进行脑CTP联合头颈部CTA扫描检查,用CT灌注软件和血管软件进行评估。结果梗死区与对侧脑区相比,灌注值(perfusion)、强化峰值(peak enhancement,PE)、达峰值时间(time to peak,TT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脑血容量(cerebral blood volume,CBV)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对灌注值(relative perfusion,rP)、相对脑血容量(relative CBV,rCBV)呈下降趋势。梗死区TTP值显著延长。CTA显示38例患者中8例(21.1%)病灶侧大血管大致正常,12例(31.6%)发现病灶侧大脑中动脉狭窄、闭塞;5例(13.2%)病灶侧大脑前动脉狭窄、闭塞;5例(13.2%)病灶侧大脑后动脉狭窄、闭塞;8例(21.1%)病灶侧颈内动脉狭窄、闭塞。所有病例均未发现颅内动脉瘤、血管畸形、颅内占位病变。结论 CTP及CTA联合检查具有快捷、经济的特点,可同时观察急性脑梗死血液动力学改变并分析病变区供血动脉情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多病理生理学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灌注成像 ct血管成像 急性脑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灌注成像对评估12例5cm以下肝癌介入治疗疗效 被引量:18
18
作者 迟秀婷 沈加林 +2 位作者 程杰军 王稽 许建荣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772-776,共5页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在5 cm以下肝癌TACE (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2例5 cm以下肝癌患者于TACE术前1-2 d及术后3-4周行肝脏CT灌注成像,通过获取的灌注参数分析...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在5 cm以下肝癌TACE (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2例5 cm以下肝癌患者于TACE术前1-2 d及术后3-4周行肝脏CT灌注成像,通过获取的灌注参数分析栓塞前后的肿瘤组织、栓塞前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及栓塞后肿瘤活性组织与正常组织的血流变化情况。结果栓塞前肿瘤组织的血流量(BF),肝动脉分数(HAF),肝动脉灌注量(HAP),表面通透性(PS)较正常组织显著增加(P﹤0.01),而栓塞后肿瘤组织血流各组灌注参数(血容量,BV除外)较栓塞前显著降低(P﹤0.01),栓塞后的肿瘤活性组织较正常组织BF, PS,HAF,HAP增加(P﹤0.05)。结论 CT灌注成像在5 cm以下肝癌的诊断、TACE治疗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评估及术后残余活性病灶的显示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灌注成像 5cm以下肝癌 TA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症状性颅内外动脉狭窄内支架成形术前后脑灌注CT成像的变化以及与临床疗效的关系 被引量:14
19
作者 周丽红 王嗣欣 +5 位作者 赵亮 房铭辉 高燕军 米艳娟 陈启东 王清河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1-53,共3页
目的探讨颅内外动脉狭窄内支架成形术前后脑灌注CT成像的变化以及与临床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本研究纳入12例颅内外动脉狭窄的患者,其中表现为前、后循环TIA9例,颈内动脉系统有梗死病灶3例。所有患者均给予狭窄动脉行内支架成形术,... 目的探讨颅内外动脉狭窄内支架成形术前后脑灌注CT成像的变化以及与临床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本研究纳入12例颅内外动脉狭窄的患者,其中表现为前、后循环TIA9例,颈内动脉系统有梗死病灶3例。所有患者均给予狭窄动脉行内支架成形术,并于支架术前、术后48h以及6~12个月的随访期内行头CT灌注成像检查。结果支架术前9例前、后循环TIA患者,灌注成像表现为7例rCBF下降,2例rCBF正常;3例rCBV增高、6例rCBV正常;8例TTP、MTT延长,1例TTP、MTT正常。术后6~12个月,7例rCBF正常。2例rCBF下降;6例rCBV正常,2例增高,1例轻度增高;5例TTP、MTT正常,4例TTP、MTT轻度延长。在6~12个月随访期内,有2例出现TIA,均出现支架后的再狭窄,灌注CT表现为rCBF下降、rCBV增高,TTP、MTT延长。3例行颈内动脉支架的脑梗死患者,支架术前3例rCBF下降;1例rCBV轻度增高,1例rCBV下降,另1例rCBV正常。术后6~12个月,2例rCBF正常,1例rCBF轻度下降;1例rCBV正常,2例rCBV轻度增高;3例TTP、MTT仍延长。3例术前NIHSS评分分别为7、5、6,术后随访期间转为3、3、2。其中1例显示支架后再狭窄,灌注CT表现为rCBF轻度下降,rCBV轻度增高。结论灌注CT成像各指标的转归与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改善具有密切的相关性,灌注CT成像可作为评价临床症状转归的一个客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脉狭窄 内支架成形术 灌注ct成像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灌注成像对肝硬化结节及癌结节鉴别诊断价值的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张亮 周奇 +3 位作者 范卫君 王立刚 唐田 吕衍春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A04期155-158,共4页
【目的】初步探讨16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肝硬化结节及癌结节的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10例肝硬化单个或多个可数结节患者的共计500个结节灶行16层螺旋CT灌注成像扫描,计算CT灌注参数,对其中动脉血供增加者,共61例行穿刺活... 【目的】初步探讨16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肝硬化结节及癌结节的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10例肝硬化单个或多个可数结节患者的共计500个结节灶行16层螺旋CT灌注成像扫描,计算CT灌注参数,对其中动脉血供增加者,共61例行穿刺活检,其结果不典型增生结节24例,肝细胞癌25例,随后均行手术治疗。【结果】癌结节组,不典型增生结节组及肝硬化结节组间肝动脉灌流量,组织血流量及血容量呈递增趋势,而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呈下降趋势。其中肝动脉灌流量(HAP)在三组中均有显著差异,而组织血流量,血容量,只在肝细胞癌小结节与肝硬化结节中有显著差异。【结论】肝硬化结节癌变时,局部血流供应增加,CT灌注成像BF,BV,HAP的测量有助于鉴别肝硬化结节与癌变结节,其中以HAP的鉴别诊断效能为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灌注成像 肝硬化 肝细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