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增湿-减湿作用下黄土裂隙演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20
- 1
-
-
作者
叶万军
李长清
杨更社
李晓
刘慧
-
机构
西安科技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
-
出处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76-383,共8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72305
41172262)
陕西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计划(2014KCT-30)资助
-
文摘
黄土内部存在各种裂隙,增湿-减湿作用导致原状黄土内部裂隙不断发展演化,因此研究在增湿-减湿作用下黄土裂隙发育演化规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以陕北延安地区某边坡黄土为研究对象,通过CT扫描技术获得了增湿-减湿作用下土样细观结构变化图,得到了土样CT数ME及SD值随土样增湿-减湿作用的变化曲线。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土体湿度的增加,土体内部损伤速率缓慢增加,当含水率超过土样塑限后,土体内部损伤速率加快,含水率超过一定值时,速度又减缓,CT数的均值和方差随含水率变化皆呈反"S"曲线;随着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土样微裂纹逐渐发育,表现为伸长变宽,呈不规则的分叉、甚至贯通;4次干湿循环后,土样裂隙裂缝基本成了网状,土样较破碎,此时CT数的均值和方差变化不大;干湿循环幅度越大,土样内部损伤程度也越大,土样内部节理裂隙发展也就越快。
-
关键词
节理裂隙
增湿-减湿
ct扫描成像技术
细观
-
Keywords
Fracture, Humidification and dehumidification, ct scanned image technique, Microscopic
-
分类号
P642.131
[天文地球—工程地质学]
-
-
题名干湿循环作用下黄土节理裂隙发育扩张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21
- 2
-
-
作者
叶万军
李长清
马伟超
-
机构
西安科技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
出处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0期122-127,共6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72262)
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项目(NCET-12-1044)
+1 种基金
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项目(KJXX-37)
陕西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计划(2014KCT-30)资助
-
文摘
黄土体中的裂隙对其工程性质有很大的影响,一方面使土体的整体性减弱、强度降低;另一方面裂隙增加了土体的临空面,加剧了大气营力对土体的影响,使水分的入侵和土体的风干更为剧烈,因此研究干湿循环作用下黄土节理裂隙发育演化的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在延安市安塞县取样,通过CT扫描成像技术研究土样不同干湿循环次数下土样内部裂隙的演化规律,在此基础上探讨黄土体节理裂隙发育扩张的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土样CT数的ME值不断减小,SD值不断增大,4次干湿循环后,裂隙逐渐停止发育。土体产生裂隙的机制是在湿温耦合作用下,土体含水量在空间分布不均匀,进而产生较大的水力梯度,然后在土体内部产生拉应力;当土体某处的拉应力大于该处的抗拉强度时,裂隙就会产生。
-
关键词
黄土
干湿循环
ct扫描成像技术
裂隙发育机制
-
Keywords
loess
wet-dry cycle
ct scan imaging technology
fractured mechanism
-
分类号
TU441.34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