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学科团队护理模式在肺癌患者行CT引导下射频消融术围术期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5
1
作者 张峥 毛燕君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80-83,共4页
目的探讨多学科团队护理模式在肺癌患者CT引导下射频消融术中应用的效果,以期为提高肺癌患者射频消融术护理质量提供参考。方法2020年6-7月,以某院需行CT引导下经皮穿刺射频消融术的肺癌患者(n=52)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8-9月的患者(n=... 目的探讨多学科团队护理模式在肺癌患者CT引导下射频消融术中应用的效果,以期为提高肺癌患者射频消融术护理质量提供参考。方法2020年6-7月,以某院需行CT引导下经皮穿刺射频消融术的肺癌患者(n=52)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8-9月的患者(n=53)为观察组,采用多学科团队护理模式。收集两组患者射频消融术围术期的相关资料,比较术前准备完成率、候检时间、手术时长、术中意外事件发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前准备完成率高(81.13%vs.53.84%),候检时间少[41.2(18.5,61.8)vs.55.7(26.7,78.5)min],手术耗时短[7.2(6.1,9.2)vs.9.5(7.2,11.3)min],术中意外事件发生率低(11.32%vs.23.08%),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5.61%vs.15.38%),且满意率较高(98.42%vs.80.7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多学科团队护理模式在肺癌患者行CT引导下射频消融术的围术期护理中能有效提高术前准备质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护理团队 ct引导 消融 肺癌 围术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射频消融术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
2
作者 罗仕云 付堂清 肖童 《介入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93-397,共5页
目的探讨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射频消融术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三六三医院治疗的中晚期NSCLC患者92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CT引导下射频消融术联... 目的探讨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射频消融术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三六三医院治疗的中晚期NSCLC患者92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CT引导下射频消融术联合化学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替雷利珠单抗,21 d为1个周期,两组均治疗4个周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以及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免疫功能指标、肿瘤标志物、肺功能指标。治疗结束后随访2年,记录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和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治疗后的免疫功能、肺功能指标比对照组提高,肿瘤标志物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无进展生存期和生存率均比对照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射频消融术能够改善NSCLC患者免疫功能,提高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雷利珠单抗 ct引导下射频消融术 非小细胞肺癌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下经皮穿刺射频消融术治疗脊柱骨样骨瘤3例报告 被引量:2
3
作者 柳晨 刘晓光 +3 位作者 祝斌 袁慧书 韩嵩博 马永强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12期1128-1130,共3页
目的评价CT引导下经皮穿刺射频消融术治疗脊柱骨样骨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3例脊柱骨样骨瘤,分别位于颈椎、腰椎和骶椎,肿瘤边缘紧邻脊髓或神经。局部麻醉后,CT引导下经皮穿刺将射频电极置入骨样骨瘤中心,应用90℃的射频高温持续4 min对... 目的评价CT引导下经皮穿刺射频消融术治疗脊柱骨样骨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3例脊柱骨样骨瘤,分别位于颈椎、腰椎和骶椎,肿瘤边缘紧邻脊髓或神经。局部麻醉后,CT引导下经皮穿刺将射频电极置入骨样骨瘤中心,应用90℃的射频高温持续4 min对瘤巢进行损毁。结果术中及术后无明显并发症发生。术后分别随访2、6、7个月(平均5个月),疼痛缓解满意,3例VAS评分分别下降了6、8、8分,随访期内疼痛无复发,无神经功能损害。结论 CT引导下经皮穿刺射频消融术治疗脊柱骨样骨瘤微创、安全,患者耐受性好,近期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肿瘤 骨样骨瘤 ct引导 消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下肺癌射频消融术的护理配合 被引量:5
4
作者 杨君 曲路 +1 位作者 钟惠玲 吴清香 《护理学杂志》 2012年第5期46-47,共2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多电极射频消融治疗肺癌患者的护理配合要点。方法对54例肺癌行射频消融术的患者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准备好术中所需仪器设备,术中密切观察生命体征,配合术者定位、布针及穿刺,术后密切观察病情、正确处理并发症...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多电极射频消融治疗肺癌患者的护理配合要点。方法对54例肺癌行射频消融术的患者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准备好术中所需仪器设备,术中密切观察生命体征,配合术者定位、布针及穿刺,术后密切观察病情、正确处理并发症。结果 54例患者行射频消融术后,病灶均呈低密度改变,治疗效果良好,无一例出现与手术相关的严重并发症。结论术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术中密切配合、准确定位,术后加强病情观察及对并发症的处理是射频消融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ct 消融术 护理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电压长时程脉冲射频术与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6
5
作者 赵晓静 梁惠 +1 位作者 郭玉娜 武百山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5-90,共6页
目的比较低温等离子消融术与高电压长时程脉冲射频术治疗颈源性头痛(cervicogenic headache,CEH)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颈源性头痛患者80例,按照手术方式分为两组:低温等离子消融组(L组,n=50);高电压长时程脉冲射频组(H组,n=30)。L... 目的比较低温等离子消融术与高电压长时程脉冲射频术治疗颈源性头痛(cervicogenic headache,CEH)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颈源性头痛患者80例,按照手术方式分为两组:低温等离子消融组(L组,n=50);高电压长时程脉冲射频组(H组,n=30)。L组采用颈脊神经后内侧支低温等离子消融术联合肌筋膜松解,H组采用颈脊神经后内侧支高电压长时程脉冲射频术联合肌筋膜松解。记录患者术前(T_(0))及术后1周(T_(1))、4周(T2)、12周(T_(3))、24周(T_(4))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颈部活动障碍评分(ROM评分)、术后疼痛缓解率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两组之间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各时点的VAS评分、ROM评分均较T_(0)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L组相比,H组各时点的VAS评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组各时点的ROM评分均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_(4)时点H组的有效率高于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均有头皮麻木的情况,T_(3)时点H组的麻木发生率稍高于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温等离子消融术和高电压长时程脉冲射频术治疗颈源性头痛均有效,安全性均较好,但高电压长时程脉冲射频术术后24周的疗效优于低温等离子消融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源性头痛 低温等离子消融术 高电压长时程脉冲 超声引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下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7
6
作者 李博华 尹明阳 张成发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446-446,448,共2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率较高,80%发生于青壮年,影响家庭及社会劳动生产力。除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外,微创介入治疗是今后的发展方向。自2010年2月至2010年8月,我科在CT引导下联合应用射频和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热凝 ct引导 手术治疗 臭氧消融术 临床观察 微创介入治疗 劳动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MRI图像融合技术与CT引导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2
7
作者 沈静 王梦格 +1 位作者 宋阳 任振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38-541,546,共5页
目的对比CT/MRI图像融合技术和传统CT引导经皮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的疗效。方法收集88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医疗信息,按不同影像引导方式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CT引导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和融合组(CT/MRI图像融合技术辅助三... 目的对比CT/MRI图像融合技术和传统CT引导经皮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的疗效。方法收集88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医疗信息,按不同影像引导方式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CT引导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和融合组(CT/MRI图像融合技术辅助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对穿刺操作时间、术中不适发生率以及术前、术中和术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巴罗神经学研究所(BNI)疼痛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融合组穿刺操作耗时短于对照组(P<0.05);融合组术中和术后的VAS及BNI评分、术中不适、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提高疗效、减少术中不适、术后并发症方面,CT/MRI图像融合技术较CT引导更具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MRI图像融合 三叉神经痛 热凝术 半月神经节 ct引导 术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下等离子射频消融术联合O_3髓核溶解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配合与护理 被引量:3
8
作者 韩军 许红 孙晓丽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46-247,共2页
关键词 等离子消融术 颈椎间盘突出症 微创技术治疗 髓核溶解术 护理工作 ct引导 O3 经皮穿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下脊髓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联合臭氧治疗慢性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桂岭 王春满 +2 位作者 李琳 高谦 杜传随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30-1334,共5页
目的分析慢性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患者接受CT引导下脊髓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DRG-PRF)联合臭氧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3年8月衡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PHN患者3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5... 目的分析慢性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患者接受CT引导下脊髓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DRG-PRF)联合臭氧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3年8月衡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PHN患者3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50例,对照组150例。对照组予以臭氧治疗,观察组联合CT引导下DRG-PRF。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红外热成像指标[皮损区域及对应健侧区域皮肤温差(ΔT)]、睡眠质量、疼痛程度及炎症因子[前列腺素E2(PGE2)、P物质(SP)、白细胞介素-6(IL-6)、IL-1β]。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67%(139/150),高于对照组的83.33%(125/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 d、3 d、7 d、1个月、3个月,观察组ΔT、PSQI评分、N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PGE2、SP、IL-6、IL-1β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引导下DRG-PRF联合臭氧治疗PHN的疗效确切,能有效促进患者皮损区域恢复,提高睡眠质量,缓解疼痛,调节疼痛及炎症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ct引导 脊髓背根神经节脉冲 臭氧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麻下CT引导下经皮穿刺射频消融治疗肝内特殊部位的恶性肿瘤 被引量:33
10
作者 潘杰 陈绍辉 +6 位作者 卢欣 毛一雷 桑辛亭 陈芳 李玉梅 黄宇光 金征宇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78-481,共4页
目的评价在CT引导下进行经皮穿刺射频消融(RFA)治疗肝内一些特殊部位的恶性肿瘤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 18例肝脏恶性肿瘤患者,共有26枚肿瘤,分别位于膈下、肝门部、肝包膜下、下腔静脉旁、胆囊旁以及结肠旁等肝内的特殊部位。所有患... 目的评价在CT引导下进行经皮穿刺射频消融(RFA)治疗肝内一些特殊部位的恶性肿瘤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 18例肝脏恶性肿瘤患者,共有26枚肿瘤,分别位于膈下、肝门部、肝包膜下、下腔静脉旁、胆囊旁以及结肠旁等肝内的特殊部位。所有患者均先行TACE治疗,然后在全麻和CT引导下行经皮穿刺RFA治疗,观察穿刺、布针所费的时间。随访1~15个月,观察并发症和疗效。结果所有患者费时为1~3min完成穿刺、布针。26枚肿瘤共进行了35次RFA治疗,未出现任何严重并发症。20枚肿瘤完全坏死;6枚部分坏死。结论本研究的结果表明,在全麻和CT引导下对肝内特殊部位恶性肿瘤进行经皮穿刺RFA治疗是可行的,在降低RFA的操作难度和风险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消融 全身麻醉 ct引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射频消融术应用于治疗肝转移癌 被引量:23
11
作者 武金玉 陈敏华 +5 位作者 严昆 张晖 王惠莉 霍苓 杨薇 宋一平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49-451,共3页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射频消融对肝转移癌的治疗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不宜手术、放疗、化疗或不愿接受手术治疗的肝转移癌患者 48例 (91个灶 )行超声引导下射频治疗。原发灶来自消化道肿瘤 33例(6 8.7% ) ,乳腺癌 7例 (14.5 % ) ...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射频消融对肝转移癌的治疗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不宜手术、放疗、化疗或不愿接受手术治疗的肝转移癌患者 48例 (91个灶 )行超声引导下射频治疗。原发灶来自消化道肿瘤 33例(6 8.7% ) ,乳腺癌 7例 (14.5 % ) ,其他肿瘤 8例 (16 .8% )。本组肿瘤最大直径范围为 1.5~ 7.2cm (中位数 2 .3cm) ,2 6例为单发灶 ,余 2 2例为 2~ 5个病灶。采用螺旋CT增强扫描为主结合彩超、穿刺活检、肿瘤标记物等检查方法综合评价疗效。结果 :1个月后螺旋CT增强扫描显示 87个病灶完全失去活性 ,近期有效率达 95 .6 %。有 4例局部复发 ,14例肝内其他部位再发 ,而行第 2~ 4次治疗。全部病例经 3~ 18个月随访 ,目前 46例存活 ,2例射频后肿瘤缩小者行手术治疗 ,因手术并发症死亡。较重并发症 1例 (2 .1% )为肝被膜损伤出血 ,经射频消融凝固止血成功。结论 :超声引导射频消融术可作为肝转移癌的一种微创局部治疗方法 ,其并发症少 ,缓解率高 ,是治疗肝转移癌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消融术 肝肿瘤 肝转移癌 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肺部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7
12
作者 王忠敏 陈克敏 +2 位作者 贡桔 郑云峰 张丽云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35-339,共5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射频消融(RFA)治疗肺恶性肿瘤的疗效、不良反应和安全性。方法对21例肺恶性肿瘤患者的31个瘤体进行CT引导下RFA治疗,对其中14个瘤体进行2次以上重复消融。术前常规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或支气管镜检查获取病理学诊断,1... 目的探讨CT引导下射频消融(RFA)治疗肺恶性肿瘤的疗效、不良反应和安全性。方法对21例肺恶性肿瘤患者的31个瘤体进行CT引导下RFA治疗,对其中14个瘤体进行2次以上重复消融。术前常规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或支气管镜检查获取病理学诊断,10例为非小细胞肺癌,其中鳞癌5例,腺癌4例,未分化癌1例,转移性肺癌11例。瘤体直径<5 cm的肿瘤25个(15例),5~8 cm的肿瘤6个(6例)。所有患者术后3、6个月后行增强CT检查评价肿瘤疗效。结果31个肿瘤均顺利完成RFA治疗。肿瘤疗效评估显示:CR 5个,PR 17个,NC 5个,PD 4个,总有效率(CR+PR)为71.0%。术中并发少量气胸8例,液气胸1例。13例术后见暗红色痰,6例术后疼痛,13例术后轻度发热。全部患者未出现其他严重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为5~7 d。结论CT引导下经皮穿刺RFA治疗肺部恶性肿瘤,近期疗效确切,是一种安全、有效、并发症较少的微创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恶性肿瘤 消融 ct引导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治疗较大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0
13
作者 郑云峰 陈克敏 +3 位作者 王忠敏 贡桔 赵正兴 顾丽娟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53-356,共4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RFA)治疗较大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对27例TACE治疗效果欠佳的较大原发性肝癌患者行CT引导下经皮RFA治疗,肿瘤大小5.4~11.0 cm,平均6.2 cm,单发病灶23例,2个病灶4例,共31个病灶。AFP阳性22例。术后通过...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RFA)治疗较大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对27例TACE治疗效果欠佳的较大原发性肝癌患者行CT引导下经皮RFA治疗,肿瘤大小5.4~11.0 cm,平均6.2 cm,单发病灶23例,2个病灶4例,共31个病灶。AFP阳性22例。术后通过增强CT及AFP检测评价疗效,所有病例随访2~20个月。结果射频治疗后1个月随访显示,31个肿瘤中14个(45.2%)肿瘤完全坏死,内部及边缘无明显强化;17个肿瘤部分坏死。22例AFP阳性患者,AFP明显降低15例(68.2%),不变3例(13.6%),升高4例(18.2%)。并发症中3例出现表皮烫伤,1例顽固性呃逆,1例肝内出血,1例肝脓肿,1例术后出现严重低蛋白血症,术后2个月死亡。患者中位生存期为9.8个月,1年累计生存率29%。结论对于不可切除的较大原发性肝癌,RFA是较有效的局部介入治疗方法,合理应用RFA治疗,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融 肝癌 ct引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治疗肾上腺转移性肿瘤的初步疗效 被引量:13
14
作者 王忠敏 傅维安 +3 位作者 陆志俊 陈克敏 贡桔 张丽云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40-343,共4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RFA)治疗肾上腺转移癌的近期疗效、安全性和不良反应。方法肾上腺转移癌患者共19例,病灶总数24个,肿瘤直径为1.5~7.8 cm,平均直径3.5 cm。19例患者原发灶来源于肺癌6例,肝癌5例,肾癌5例,结肠癌3例。经RF...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RFA)治疗肾上腺转移癌的近期疗效、安全性和不良反应。方法肾上腺转移癌患者共19例,病灶总数24个,肿瘤直径为1.5~7.8 cm,平均直径3.5 cm。19例患者原发灶来源于肺癌6例,肝癌5例,肾癌5例,结肠癌3例。经RFA治疗3个月后行CT增强扫描评价肿瘤治疗效果。结果上述24个病灶经消融治疗后,CT增强扫描显示20个肿瘤完全消融;其余4个病灶在治疗后仍有部分残留组织强化区,提示有残留肿瘤,未完全消融。5例患者出现血压波动,6例患者术后出现轻微疼痛,2例患者在术后出现一过性血尿,其余患者无严重并发症。结论CT引导下RFA治疗肾上腺转移癌是一种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的微创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转移性肿瘤 消融 ct引导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下射频消融对猪正常胰腺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孙高峰 叶风平 +3 位作者 田建明 张峰 汪建华 张长宝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73-376,共4页
目的观察CT引导下RFA对猪正常胰腺的影响,探讨射频消融治疗胰腺肿瘤的安全性和疗效性。方法正常家猪12只,CT引导下对小猪正常胰腺尾部进行RFA干预,干预后1 h,第3、7和14天复查胰腺CT及MRI,并检测血清淀粉酶及测量坏死区最大层面面积,从... 目的观察CT引导下RFA对猪正常胰腺的影响,探讨射频消融治疗胰腺肿瘤的安全性和疗效性。方法正常家猪12只,CT引导下对小猪正常胰腺尾部进行RFA干预,干预后1 h,第3、7和14天复查胰腺CT及MRI,并检测血清淀粉酶及测量坏死区最大层面面积,从第3天开始,每次复查后均处死3只猪,进行影像与大体病理对照。结果RFA后第3天,猪胰尾部坏死灶最明显,7~14 d胰尾坏死灶逐渐缩小。影像检查结果与大体病理相符合。术后血清淀粉酶均出现一过性升高,第3天血清淀粉酶水平最高,第7天后逐渐降低,至第14天接近正常水平。结论CT引导下RFA可安全的在猪正常胰腺造成明确的局灶性坏死,且无严重并发症,为进一步的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ct引导下 消融 安全性 可行性 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下经肺或肋膈角射频消融治疗肝顶部肿瘤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强 李晓光 +2 位作者 潘杰 石海峰 郭子义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89-292,共4页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经肋膈角或肺组织对肝顶部肿瘤进行射频消融治疗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对45例肝顶部肿瘤患者采用CT引导下经肋膈角或肺组织入路行射频消融治疗。记录过肺组织或肋膈角电极针数目及肺组织内电极针长度。分析围手术...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经肋膈角或肺组织对肝顶部肿瘤进行射频消融治疗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对45例肝顶部肿瘤患者采用CT引导下经肋膈角或肺组织入路行射频消融治疗。记录过肺组织或肋膈角电极针数目及肺组织内电极针长度。分析围手术期并发症及临床疗效。结果 45例肝顶部肿瘤患者,原发性肝癌34例,转移癌11例。全身麻醉34例,局部麻醉11例。病变最大径0.91~6.67cm,中位数1.83cm。肺组织内电极长度0~59.42mm,中位数9.90mm。单针过肺13例,2针同时过肺13例,3针同时过肺3例,单独1支过肋膈角8例,1支过肋膈角同时1支过肺组织7例,1支过肋膈角同时2支过肺组织1例。无症状少量气胸11例(11/45,24.44%)。肺组织穿刺针道少量出血6例,右肩部疼痛9例,1周左右症状消失。随访3~14个月,局部复发7例(7/45,15.56%)。结论 经肋膈角或肺穿刺射频消融治疗肝脏恶性肿瘤安全可行,尤其对于射频消融治疗时常规路径无法到位的肝顶部肿瘤,可采用此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融 肝肿瘤 ct引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射频消融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短期疗效与安全性 被引量:5
17
作者 何卫国 曾军 林材元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6期630-631,共2页
目的 :观察在CT引导下射频消融 (RFA )治疗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的短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临床分期为Ⅲ、Ⅳ期周围型NSCLC病人 12例 ,在CT引导下行经皮RFA ,术后 4周通过CT平扫和增强扫描评价疗效 ,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 目的 :观察在CT引导下射频消融 (RFA )治疗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的短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临床分期为Ⅲ、Ⅳ期周围型NSCLC病人 12例 ,在CT引导下行经皮RFA ,术后 4周通过CT平扫和增强扫描评价疗效 ,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 :12例病人成功施行RFA ;术后 4周肿瘤大小无明显缩小 ,但癌组织密度均有显著降低 ,表现为凝固性坏死和去血管征象 ;并发症包括局限性气胸 3例 ,术后少量咯血 2例 ,术后发热 9例 ,胸部灼热痛 3例。结论 :RFA治疗Ⅲ、Ⅳ期周围型肺癌的短期疗效显著 ,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ct引导 消融术 短期疗效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像引导下应用射频消融术治疗脊柱肿瘤的进展 被引量:5
18
作者 祝斌 刘晓光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07-511,共5页
射频消融术(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种非血管介入技术,尤其在肿瘤的微创治疗方面应用广泛,它通过各种实时影像技术的引导将射频电极置入肿瘤组织中,射频电极头发出射频波,使电极周围肿瘤组织中的离子震荡... 射频消融术(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种非血管介入技术,尤其在肿瘤的微创治疗方面应用广泛,它通过各种实时影像技术的引导将射频电极置入肿瘤组织中,射频电极头发出射频波,使电极周围肿瘤组织中的离子震荡产生摩擦热,引起电极周边一定范围肿瘤组织产生热损伤而凝固坏死,达到杀灭肿瘤细胞的作用,在肝脏肿瘤等实体肿瘤中得到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融术 脊柱肿瘤 影像引导 治疗方 应用 非血管介入技术 电极 肿瘤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非小细胞肺癌CT引导射频消融治疗6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9
19
作者 韩景奇 张传玉 +2 位作者 李涌 迟长功 潘德利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14-417,共4页
目的评价CT引导射频消融(RFA)治疗不能手术切除或拒绝手术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局部控制效果。方法 2007年3月—2010年3月对60例早期NSCLC患者进行CT引导下68次RFA。全组患者病理学分型为:鳞状细胞癌23例(... 目的评价CT引导射频消融(RFA)治疗不能手术切除或拒绝手术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局部控制效果。方法 2007年3月—2010年3月对60例早期NSCLC患者进行CT引导下68次RFA。全组患者病理学分型为:鳞状细胞癌23例(38.3%),腺癌31例(51.7%),大细胞癌2例(3.3%),鳞腺癌4例(6.7%)。病灶直径平均大小3.8 cm(1.8~6.8)。观察总体生存率、肿瘤特异性生存率及局部无进展生存率。结果全组病例均能完成RFA,平均消融时间为35 min(18~63 min),术中常见并发症是气胸17例(28.3%),无围手术期死亡。中位局部无进展生存(local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LPFS)时间28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32个月,局部无进展生存率1、2、3年分别为94.6%、83.1%、73.6%。结论 CT引导RFA治疗不能手术切除或拒绝手术的早期NSCLC安全、有效,可明显提高局部无进展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融 非小细胞肺癌 ct引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下经皮多针组合射频消融治疗大肝癌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0
作者 唐田 张亮 +1 位作者 范卫君 李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2569-2571,共3页
目的:探讨多针组合射频消融治疗在大肝癌(≥5cm)治疗中的价值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8年8月至2009年10月肝癌患者共15例,其中初诊原发性肝癌8例,肝癌术后复发3例,转移性肝癌4例,共23个病灶,直径1.0~7.3cm,其中≤5cm者6个,... 目的:探讨多针组合射频消融治疗在大肝癌(≥5cm)治疗中的价值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8年8月至2009年10月肝癌患者共15例,其中初诊原发性肝癌8例,肝癌术后复发3例,转移性肝癌4例,共23个病灶,直径1.0~7.3cm,其中≤5cm者6个,5.0~6.0cm者14个,6.0~7.0cm者3个,平均(5.5±0.6)cm。≥5cm的共17个病灶,均行一次多针组合射频消融。患者依次编号,建立动态随访制度,术后24h内即刻复查CT或MRI检查,并于第1、3、6个月分别行CT或MRI双期增强扫描评价治疗疗效。结果:1个月后肿瘤影像学评价,17个病灶中,14个完全消融,呈完全坏死,坏死率达82%,部分消融3个,周边可见残留病灶,全组15例目前全部存活,13例动态随访6个月未见复发,2例术后3个月出现肝内转移。结论:CT引导下多针组合射频消融是治疗大肝癌近期疗效确切,是一种安全、微创、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消融 大肝癌 ct引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