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人下腰椎神经根与椎板骨窗之间CT容积再现技术成像特点与意义 被引量:4
1
作者 李光 王冰 +3 位作者 吕国华 李亚伟 张年凤 廖华之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2-46,共5页
目的:观察正常成人下腰椎神经根与对应椎板骨窗之间CT容积再现技术(volume rendering tech-nique,VRT)成像的影像学特点,为完全内窥镜下经椎板间隙入路技术的安全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从2011年9月~11月在我院体检人群中选取60例正常成... 目的:观察正常成人下腰椎神经根与对应椎板骨窗之间CT容积再现技术(volume rendering tech-nique,VRT)成像的影像学特点,为完全内窥镜下经椎板间隙入路技术的安全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从2011年9月~11月在我院体检人群中选取60例正常成人的下腰椎CT片,男32例,女28例,年龄20~59岁,平均40岁。将64排螺旋CT平扫下腰椎的三维重建数据传至工作站,在多平面重建技术下获得矢状面、冠状面及横断面成像,确定神经根起始点位置,在前后位上以神经根起始点为参照,与对应椎板骨窗之间进行VRT成像,测量以下参数:椎板骨窗的上下径及左右径,神经根起始点与相应椎板骨窗的椎板上缘及上下关节突内侧缘(椎板骨窗的外侧缘)垂直距离,神经根起始点与相应椎弓根上缘垂直距离,神经根与硬膜囊夹角(根囊角),以及神经根起始点至相应椎弓根下缘的直线距离和垂直距离,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60例均获得了下腰椎神经根起始点与椎板骨窗对应的清晰图像。根据神经根起始点与椎板骨窗位置对应关系分为四型:即上缘内型、上缘外型、下缘内型和下缘外型。各相邻节段神经根测量参数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椎板窗的上下及左右径均逐渐增大,L4-S1的神经根起始点至椎板上缘的距离逐渐增大,与上下关节突内侧缘的距离逐渐增大,根囊角逐渐减小,神经根在椎管内的直线投影距离逐渐增长,神经根起始点至椎弓根上、下缘的距离逐渐增长。结论:VRT技术可快速、直观显示下腰椎神经根与对应椎板骨窗之间的空间关系,能为完全内窥镜下经椎板间隙入路技术应用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腰椎 神经根 ct容积再现技术 完全内窥镜技术 影像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VRT测量西南地区汉族人胸骨柄体和与身高的相关性 被引量:4
2
作者 骆莹贞 涂梦 +5 位作者 范飞 郑杰骞 杨明 李涛 张奎 邓振华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3期196-199,共4页
目的采用CT容积再现技术(CT volume rendering technique,CT-VRT)测量西南地区汉族人胸骨柄体和,建立其与身高的回归方程。方法 160例(男、女性各80例)西南地区汉族成年体检者通过CTVRT(重建层厚1 mm)分别测量胸骨柄长和体长,二者的代... 目的采用CT容积再现技术(CT volume rendering technique,CT-VRT)测量西南地区汉族人胸骨柄体和,建立其与身高的回归方程。方法 160例(男、女性各80例)西南地区汉族成年体检者通过CTVRT(重建层厚1 mm)分别测量胸骨柄长和体长,二者的代数和即为柄体和。同时测量受检者真实身高,分别建立男、女性柄体和与身高的回归方程。结果分别建立了男、女性胸骨柄体和(x3)与身高(y)之间关系的一元回归方程(男性:y=135.000+2.118 x3;女性:y=120.790+2.808 x3)。两方程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预测准确性均为100%。结论 CT-VRT能作为胸骨指标测量的有效方法。采用CT-VRT测量的胸骨柄体和能应用于西南地区汉族人身高推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人类学 胸骨 身高 ct容积再现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