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对可疑胰头癌的鉴别诊断 被引量:16
1
作者 严志汉 刘荣波 +4 位作者 周翔平 宋彬 黄娟 许崇永 陈宪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1年第1期19-21,共3页
目的 :探讨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对可疑胰头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对 49例经超声和临床拟诊的胰头癌行胰腺的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 ,动脉期和门静脉期延迟扫描时间分别为 2 5秒和 6 0秒。所有病例经病理或临床追踪诊断。结果 :49例中 ,... 目的 :探讨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对可疑胰头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对 49例经超声和临床拟诊的胰头癌行胰腺的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 ,动脉期和门静脉期延迟扫描时间分别为 2 5秒和 6 0秒。所有病例经病理或临床追踪诊断。结果 :49例中 ,胰头变异 5例 ,胰头周围淋巴结病 6例 ,慢性胰腺炎 7例 ,胰头癌 31例。其中 46例 (94% )诊断正确 ,1例胰头周围淋巴结结核和 2例慢性胰腺炎误诊为胰头癌。结论 :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对可疑胰头癌的鉴别诊断有很高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头癌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鉴别诊断 ct双期增强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诊断小肾癌的价值(附12例报告) 被引量:4
2
作者 杨新国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4期51-52,共2页
关键词 小肾癌 扫描诊断 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 价值 ct强化特征 无临床症状 回顾性分析 诊断率 瘤体直径 诊断困难 病理证实 癌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防治肝病的理论及CT双期增强扫描在肝硬化并发小肝癌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优越性分析
3
作者 李慧亭 姜立杰 +2 位作者 康洁 刘树荣 迟宝权 《环球中医药》 CAS 2014年第S1期134-134,共1页
目的分析CT双期增强扫描在肝硬化并发小肝癌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优越性。方法从本院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肝硬化患者中随机选择80例进行研究,均予以超声检查和CT平扫以及CT双期增强扫描。观察记录不同检查方法的检查结果,并进行比... 目的分析CT双期增强扫描在肝硬化并发小肝癌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优越性。方法从本院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肝硬化患者中随机选择80例进行研究,均予以超声检查和CT平扫以及CT双期增强扫描。观察记录不同检查方法的检查结果,并进行比较。结果肝硬化再生结节的检出率方面,CT增强扫描和超声以及CT平扫检查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肝硬化并发小肝癌的检出率方面,CT增强扫描显著高于超声与CT平扫检查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超声与CT平扫检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肝硬化并发小肝癌的临床诊断及与肝硬化再生结节的鉴别诊断过程中,较之超声检查和CT平扫,CT双期增强扫描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双期增强扫描 肝硬化 小肝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结合仿真内镜成像对诊断膀胱癌术前分期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开东 韩冬林 张涛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19期56-57,共2页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结合仿真内镜成像对诊断膀胱癌术前分期的临床价值。方法 62例膀胱癌患者,术前均行多层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同时结合仿真内镜成像技术进行诊断,确定其分期情况,并与术后病理分期结果进行对比,评价此诊断...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结合仿真内镜成像对诊断膀胱癌术前分期的临床价值。方法 62例膀胱癌患者,术前均行多层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同时结合仿真内镜成像技术进行诊断,确定其分期情况,并与术后病理分期结果进行对比,评价此诊断方法的临床价值。结果多层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结合仿真内镜成像诊断膀胱癌术前分期中,T1 31例,T2 27例,T3 3例,T4 1例,与术后病理分期对比,总体准确率为96.8%(60/62)。结论多层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结合仿真内镜成像在膀胱癌术前分期的临床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 仿真内镜成像 诊断 膀胱癌 术前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CT双期肝脏增强扫描对肝癌和肝转移瘤的诊断 被引量:2
5
作者 李传福 刘松涛 +1 位作者 马祥兴 王青 《医学影像学杂志》 1998年第1期18-21,共4页
目的:比较螺旋CT肝脏双期增强扫描的动脉期和门脉期对肝癌和肝转移瘤的检出率。材料和方法:对97例肝癌和47例肝转移瘤病人行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造影剂注射速度为3ml/S,扫描延迟时间动脉期为30秒,门脉期为65秒。比较动脉期和门脉... 目的:比较螺旋CT肝脏双期增强扫描的动脉期和门脉期对肝癌和肝转移瘤的检出率。材料和方法:对97例肝癌和47例肝转移瘤病人行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造影剂注射速度为3ml/S,扫描延迟时间动脉期为30秒,门脉期为65秒。比较动脉期和门脉期对病灶的检出率。结果:207个肝癌病灶,动脉期和门豚期检出率分别为92%和83%,其中对于直径≤3cm病灶的检出率分别为83%和54%(P<0.005)。482个转移瘤病灶,动脉期和门脉期的检出率分别为70%和96%,动脉期在7例病人中多检出17个病灶。结论:动脉期与门脉期相比,可以显著提高对肝癌和其它多血管肿瘤的检出率,对小的肝癌病灶检出的意义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转移瘤 肝脏增强扫描 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 造影剂注射速度 诊断 扫描延迟时间 动脉 检出率 门脉 肝癌病灶 血管肿瘤 病灶检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