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T三维头颅重建技术诊断Pierre Robin综合征1例 被引量:1
1
作者 吴琼 陈凤仪 夏旋 《巴楚医学》 2018年第4期79-81,共3页
小下颌作为新生儿的一个畸形特征,存在于众多的先天性综合征中。其中Pierre Robin综合征(Pierre Robin syndrome,PRS),又称小下颌综合征、Robin序列征,是一组以小下颌或后缩颌、U形腭裂、舌体后坠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如何利用最新的影... 小下颌作为新生儿的一个畸形特征,存在于众多的先天性综合征中。其中Pierre Robin综合征(Pierre Robin syndrome,PRS),又称小下颌综合征、Robin序列征,是一组以小下颌或后缩颌、U形腭裂、舌体后坠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如何利用最新的影像学技术,诊断与鉴别诊断下颌畸形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下颌综合征 ct三维头颅重建技术 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辅助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复杂肾结石的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分析
2
作者 高彦春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2025年第1期89-94,115,共7页
目的:探讨西门子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辅助下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复杂肾结石的疗效及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收治的102例复杂肾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1,仅接受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和观察组... 目的:探讨西门子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辅助下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复杂肾结石的疗效及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收治的102例复杂肾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1,仅接受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和观察组(n=51,在西门子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辅助下进行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结果:与对照组手术时间(119.52±25.85 min)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78.96±17.23 min)显著降低(P<0.001),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115.25±18.74 mL)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85.65±12.36 mL)显著降低(P<0.001),观察组患者的1次穿刺成功率和结石清除率分别为100%和96.0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24 h和72 h的KIM-1、Cys-C、NGAL水平均有所上升,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螺旋CT扫描技术辅助PCNL治疗复杂肾结石显著提高了手术效率和结石清除率,降低了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对肾功能影响较小,具有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 经皮肾镜碎石术 复杂肾结石 术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肋骨骨折患者诊断过程中采用128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的临床价值
3
作者 陈佳 庄献鹏 《中国实用医药》 2025年第9期64-66,共3页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肋骨骨折患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为肋骨骨折患者的诊断提供参考方案。方法80例疑似肋骨骨折患者,均接受数字化X射线摄影(DR)检查和128层螺旋CT三维重建影像学技术检查。以手术病理诊断为金标准,比较两...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肋骨骨折患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为肋骨骨折患者的诊断提供参考方案。方法80例疑似肋骨骨折患者,均接受数字化X射线摄影(DR)检查和128层螺旋CT三维重建影像学技术检查。以手术病理诊断为金标准,比较两种诊断方法的单根、多根肋骨骨折检出率及肋骨骨折的总检出率;两种诊断方法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灵敏度、特异度。结果手术病理诊断结果:80例患者中,肋骨骨折(阳性)共70例,非肋骨骨折(阴性)10例;单根肋骨骨折26例,多根肋骨骨折44例。DR检查结果:真阳性59例,真阴性6例;单根肋骨骨折20例,多根肋骨骨折39例。128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检查结果:真阳性69例,真阴性10例;单根肋骨骨折25例,多根肋骨骨折44例。128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对单根、多根肋骨骨折的检出率及总检出率分别为96.15%、100.00%、98.57%,显著高于DR检查的76.92%、88.64%、84.29%(P<0.05)。128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8.57%、100.00%、100.00%、90.91%,均显著高于DR检查的84.29%、60.00%、93.65%、35.29%(P<0.05)。结论128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肋骨骨折患者诊断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骨折检出率显著高于DR检查,灵敏度、特异度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骨骨折 128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 检出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头颈部CTA联合三维重建技术用于脑血管疾病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4
作者 杨浩 武乐乐 +1 位作者 曹阿丹 胡舸帆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5期12-14,共3页
目的分析经头颈部CT血管造影(CTA)联合三维重建技术对脑血管疾病的特点及对脑血管疾病动脉狭窄的诊断作用。方法选择我院在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期间收治的脑血管疾病动脉狭窄患者118例进行观察,所有患者均进行经头颈部CTA检查,将获取... 目的分析经头颈部CT血管造影(CTA)联合三维重建技术对脑血管疾病的特点及对脑血管疾病动脉狭窄的诊断作用。方法选择我院在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期间收治的脑血管疾病动脉狭窄患者118例进行观察,所有患者均进行经头颈部CTA检查,将获取的图像,完成最大密度投影和血管三维重建,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经头颈部CTA联合三维重建的诊断特点,对脑血管疾病动脉狭窄患者的诊断价值。结果以DSA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经头颈部CTA联合三维重建技术对脑血管动脉狭窄患者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及阴性预测值更高,118例脑血管动脉狭窄患者显示982条血管,经头颈部CTA联合三维重建技术与DSA检查的符合率为86.97%(854/982),118例脑血管动脉狭窄患者显示颅内侧支动脉1422条,经头颈部CTA联合三维重建技术与DSA检查的符合率为97.54%(1387/1422)。结论针对脑血管疾病动脉狭窄患者,以经头颈部CTA联合三维重建技术进行检查,对患者血管病变的分布情况、动脉狭窄程度的检查效果较好,能够有效分辨患者侧支循环等级,为后续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ct血管造影 三维重建技术 脑血管疾病 动脉狭窄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对盲肠憩室炎和急性阑尾炎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被引量:2
5
作者 胡奕 曾令红 +4 位作者 胡荣兵 叶芸 狄雯婷 王晶甄 廖鸿纯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7期721-726,共6页
目的 探究多层螺旋CT鉴别诊断盲肠憩室炎和急性阑尾炎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3年9月于长沙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临湘市人民医院和益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28例临床疑诊为急性阑尾炎的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术前均进... 目的 探究多层螺旋CT鉴别诊断盲肠憩室炎和急性阑尾炎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3年9月于长沙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临湘市人民医院和益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28例临床疑诊为急性阑尾炎的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术前均进行CT平扫和三维重建图像处理。以术后的病理结果或出院诊断为金标准,深度探究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诊断盲肠憩室炎和急性阑尾炎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两者的鉴别要点。结果 128例患者经手术病理或出院治疗结果证实急性阑尾炎49例,盲肠憩室炎41例,急性阑尾炎合并盲肠憩室炎21例,正常人17例。术前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诊断盲肠憩室炎的准确度为96%;诊断急性阑尾炎的准确度为98.25%;诊断急性阑尾炎合并盲肠憩室炎的准确度为100%。CT征象:急性阑尾炎患者的阑尾增粗的比例高于盲肠憩室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9.80%的阑尾炎患者阑尾周围有渗出而盲肠周围无渗出,82.93%的盲肠憩室炎患者盲肠周围有渗出而阑尾周围无渗出。结论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急性阑尾炎和盲肠憩室炎的鉴别诊断中有较高的效能,并且能对临床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指导性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阑尾炎 盲肠憩室炎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T三维重建容积再现技术对肩关节前脱位复发因素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陈檬檬 沈进稳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2期215-217,共3页
目的探讨通过CT三维重建容积再现技术(VRT)对复发肩关节前脱位的影响因素进行临床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124例肩关节前脱位患者,根据是否复发肩关节脱位分为复发组和非复发组,收集CT影像资料,进行去肱骨头三... 目的探讨通过CT三维重建容积再现技术(VRT)对复发肩关节前脱位的影响因素进行临床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124例肩关节前脱位患者,根据是否复发肩关节脱位分为复发组和非复发组,收集CT影像资料,进行去肱骨头三维重建,对图像进行分析、测量,对比患者基本情况、Hill-sachs损伤面积、骨性bankart损伤比值,采用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复发肩关节脱位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损伤侧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性bankart损伤宽度比值、Hill-sachs损伤面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骨性bankart损伤宽度比值(OR=1.16,95%CI:1.07~1.27)、Hill-sachs损伤面积(OR=7.95,95%CI:3.64~17.36)是复发肩关节脱位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骨性bankart损伤和Hill-sachs损伤是发生肩关节复发脱位的危险因素,临床上应对其进行准确评估,及时采取有效治疗,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三维重建 容积再现技术 肩关节前脱位 Hill-sachs损伤 BANKART损伤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CT容积扫描联合三维重建技术诊断孤立性肺结节的效能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许韶远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4期882-884,共3页
目的:探究多层CT容积扫描与三维重建技术联合在孤立性肺结节的定性鉴别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7月至2022年8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疑似孤立性肺结节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多层CT容积扫描及三维重建。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 目的:探究多层CT容积扫描与三维重建技术联合在孤立性肺结节的定性鉴别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7月至2022年8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疑似孤立性肺结节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多层CT容积扫描及三维重建。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对比不同性质孤立性肺结节多层CT容积扫描参数、对比单项及联合检查影像学征象检出率、诊断效能及计算一致性。结果:相比于恶性结节,良性结节的灌注峰值时间较长,血容量、增强峰值及表面通透性均显著减少(P<0.05)。多层CT容积扫描联合三维重建技术在孤立性肺结节各征象中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各单项检查(P<0.05)。多层CT容积扫描联合三维重建技术在孤立性肺结节中的诊断价值均显著高于各单项检查(P<0.05)。kappa检验显示:多层CT容积扫描、三维重建技术一致性均尚可(kappa值=0.484、0.660,P=0.000、0.000);联合检查一致性良好(kappa值=0.946,P=0.000)。结论:在孤立性肺结节诊断中应用多层CT容积扫描与三维重建技术联合诊断临床应用价值较高,能够明确孤立性肺结节性质,同时还可检出不同影像学征象,具有较强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肺结节 多层ct容积扫描 三维重建技术 诊断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CT多平面重建三维重建技术在小儿隐性脊柱裂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8
作者 杨阳 荣洁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10期116-117,共2页
目的分析应用螺旋CT多平面重建三维重建技术诊断小儿隐性脊柱裂的应用情况与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0.3-2022.3月期间收治的80例小儿隐形脊柱裂患儿为研究对象,同时对研究对象实施X平片、CT和螺旋CT三维重建和多平面重建检查及成片处... 目的分析应用螺旋CT多平面重建三维重建技术诊断小儿隐性脊柱裂的应用情况与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0.3-2022.3月期间收治的80例小儿隐形脊柱裂患儿为研究对象,同时对研究对象实施X平片、CT和螺旋CT三维重建和多平面重建检查及成片处理,对诊断技术的成效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诊断结果提示,X平片、CT、CT3D及MPR等诊断技术均可对椎体骨折疾病进行显示,在对患儿椎体进行扫描诊断中,CT扫描项目具有显著优势,CT3D及MPR诊断技术可清晰地显示出患儿脊髓及神经根的损伤情况。二维CT扫描诊断60例患儿为椎板分离、椎管后方附件局部骨缺损;15例椎管腔出现骨性间隔,被一分为二,形成脊柱纵裂;多平面重建检查确诊62例患儿为局部骨缺损,15例患儿为脊髓纵裂,三维重建成像检查后确诊有65例患儿存在局部骨缺损,15例患儿为脊髓纵裂,二维CT及多平面重建检查漏诊的患儿均为脊柱裂较小的裂缝影。结论在小儿隐性脊柱裂的临床诊断中,应用CT诊断技术的优势大于X平片,而CT3D及MPR诊断技术更能患儿脊柱的受损情况充分展示出来,甚至可以显示出椎体内的损伤,显示出了脊柱裂的裂缝隙位置、范围及程度,诊断成效更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多平面重建 三维重建技术 小儿隐性脊柱裂 临床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排螺旋CT平扫及三维重建技术对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价值
9
作者 高强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35期97-100,共4页
目的:分析16排螺旋CT平扫及三维重建技术对孤立性肺结节(SPN)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平邑县郑城镇魏庄卫生院接诊的67例SP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接受16排螺旋CT平扫及三维重建检查,以病理结果为“金... 目的:分析16排螺旋CT平扫及三维重建技术对孤立性肺结节(SPN)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平邑县郑城镇魏庄卫生院接诊的67例SP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接受16排螺旋CT平扫及三维重建检查,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16排螺旋CT平扫与三维重建及二者联合应用对SPN良恶性的诊断结果(良性SPN作为良性组,恶性SPN作为恶性组),并对比良性组与恶性组CT征象。结果:16排螺旋CT及三维重建技术联合对SPN良恶性的诊断准确度(94.03%)、阳性预测值(91.43%)要优于16排螺旋CT(P<0.05),三者灵敏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恶性组粗糙边界、钙化、支气管截断征、短毛刺征、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空泡征、分叶征、空洞征占比高于良性组(P<0.05),两组支气管充气征占比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CT征象上,良性SPN与恶性SPN存在较大差异,16排螺旋CT平扫及三维重建技术有助于提高SPN良恶性的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肺结节 16排螺旋ct平扫 三维重建技术 ct征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精准价值
10
作者 刘洁 徐胜男 索方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4期104-106,109,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MSCT)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4年2月疑似肋骨骨折患者16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实行MSCT、MRI、DR检查患者肋骨骨折情况。分析MSCT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精准价值。结果166例...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MSCT)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4年2月疑似肋骨骨折患者16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实行MSCT、MRI、DR检查患者肋骨骨折情况。分析MSCT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精准价值。结果166例患者中,临床诊断结果为肋骨骨折患者为150例。以临床诊断结果作为标准,DR诊断肋骨骨折的灵敏度为78.00%(117/150),特异度为37.50%(6/16);MRI诊断肋骨骨折的灵敏度为88.00%(132/150),特异度为56.25%(9/16);MSCT诊断肋骨骨折的灵敏度为97.33%(146/150),特异度为81.25%(13/16)。DR诊断肋骨骨折与临床诊断结果相比,Kappa值为0.094,P=0.212,两者一致性较差;MRI诊断肋骨骨折与临床诊断结果相比,Kappa值为0.339,P<0.001,两者一致性较差;MSCT诊断肋骨骨折与临床诊断结果相比,Kappa值为0.764,P<0.001,两者一致性较好。MSCT诊断肋骨骨折与临床诊断结果Kappa值高于DR、MRI(P<0.05)。MSCT的检出符合率(95.78%),漏检率(2.41%),误诊率(1.81%)均优于DR符合率(84.94%),漏检率(10.84%),误诊率(4.22%),MRI符合率(74.10%),漏检率(19.88%),误诊率(6.02%)。结论MSCT在肋骨骨折诊断中具有重要的精准价值,能够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患者的治疗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 肋骨骨折 诊断 精准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CT三维重建技术诊断踝关节骨折分型及评估手术疗效的作用分析
11
作者 秦伟 武敏 +1 位作者 杨剑辉 秦华章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7期1549-1551,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CT,MSCT)三维重建技术对踝关节骨折的分型诊断及手术疗效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于息县中心医院诊治并进行手术的40踝关节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和MSCT三维重...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CT,MSCT)三维重建技术对踝关节骨折的分型诊断及手术疗效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于息县中心医院诊治并进行手术的40踝关节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和MSCT三维重建技术检查。观察临床手术检测的踝关节骨折分型及术后疗效。以临床结果为金标准,计算MSCT对于踝关节骨折的诊断价值。计算MSCT对于踝关节骨折分型诊断的准确度。术后1 d复查MSCT,以临床结果为金标准,计算出MSCT三维重建技术对于踝关节骨折疗效评估价值。结果:手术探查确诊,所检患者中PAB型骨折8例、PER型骨折12例、SAB型骨折9例、SER型骨折11例。临床治疗结果证实,所检患者中,解剖复位35例,非解剖复位5例;内固定位置合适32例,内固定位置不合适8例。MSCT三维重建技术诊断踝关节骨折分型结果及手术疗效与金标准一致性均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Kappa=0.933、0.684、0.688,P<0.05)结论:MSCT三维重建技术可用于评估踝关节骨折分型及手术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三维重建技术 踝关节骨折 分型诊断 手术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中耳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2
作者 鲍诗平 张秋航 郭继周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491-493,共3页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中耳病变中临床应用。方法采用螺旋CT颞骨薄层扫描,观察60例中耳病变患者,手术前所有病例均采用表面遮盖法(shadedsurfacedisplay,SSD)行听骨链三维重建成像。结果60例患者中,14例残余性中耳炎听骨链螺旋C...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中耳病变中临床应用。方法采用螺旋CT颞骨薄层扫描,观察60例中耳病变患者,手术前所有病例均采用表面遮盖法(shadedsurfacedisplay,SSD)行听骨链三维重建成像。结果60例患者中,14例残余性中耳炎听骨链螺旋CT三维重建图像均显示正常,听骨链螺旋CT三维重建能直观显示锤、砧骨的大小、形态及相互关系,砧镫关节呈“L”形,镫骨底板及镫骨前后脚显示欠佳;22例胆脂瘤型及11例肉芽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3例鼓室硬化症,三维重建图像显示有不同程度听小骨破坏;3例中耳畸形显示听骨链发育异常;2例中耳癌、1例鼓室球瘤显示听小骨被肿瘤组织破坏;2例颞骨骨折面瘫患者听骨链脱落;1例颞骨骨折面神经减压术,1例耳硬化症患者听骨链三维重建图像均显示正常,与手术所见基本相符。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是一种新的、非侵袭性方法,能很好显示正常及异常听骨链的立体影像,有利于听骨链病变的显示和诊断,有利于术前手术方案的制定,缩短手术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耳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耳外科手术 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 中耳病变 病变诊断 听骨链病变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三维重建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T三维重建技术的下胫腓联合基底解剖轴走向、内固定螺钉安置方向及位置观测 被引量:1
13
作者 孙和军 李楠 +5 位作者 田峥巍 田孟强 张东亮 赵文军 赵成礼 孙振辉 《山东医药》 CAS 2021年第36期71-74,共4页
目的观测基于CT三维重建技术的下胫腓联合(TFS)基底解剖轴走向、下胫腓联合位置螺钉(TFSPS)安置方向及位置。方法选取2016年1—4月行足踝CT扫描的足踝损伤患者70例(70踝),将其CT数据导入MIMICS软件并三维重建,于TFS基底标记TFS解剖轴,... 目的观测基于CT三维重建技术的下胫腓联合(TFS)基底解剖轴走向、下胫腓联合位置螺钉(TFSPS)安置方向及位置。方法选取2016年1—4月行足踝CT扫描的足踝损伤患者70例(70踝),将其CT数据导入MIMICS软件并三维重建,于TFS基底标记TFS解剖轴,测量该轴和Kennedy轴、Putnam线成角;同时测量TFS基底轴于踝关节线上方10 mm部位投射线与内外踝交点分布情况。结果70踝TFS基底解剖轴相对Kennedy轴成角-0.49°±3.67°,相对Putnam线成角2.43°±5.49°。TFS基底解剖轴和外踝交点位于腓骨最高点后方(0.78±1.51)mm,内踝交点占内踝前后径0.34%±0.11%;踝关节上方10 mm平面外踝交点位于腓骨最高点后方(0.25±1.55)mm,内踝交点占内踝前后径0.52%±0.07%。踝关节线上方10 mm平面TFS轴外踝交点位于外踝最高点±2.5 mm范围内共63例(90.00%),内踝交点位于内踝前后径40%~60%共59例(84.29%)。结论基于CT三维重建技术观测的TFS基底解剖轴可作为TFS损伤复位和固定的更精准轴线,TFS基底解剖轴于踝关节线上方10 mm投射线与内外踝交点位置相对恒定,临床可参考该平面外踝最高点前后2.5 mm和内踝前后径中点确定TFSPS安置位置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学三维重建技术 ct三维重建技术 下胫腓联合基底解剖轴 下胫腓联合位置螺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颌面部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技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谢红波 李子平 +2 位作者 杨旭峰 严超贵 徐巧兰 《中国医学工程》 2005年第1期10-12,共3页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颌面部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65例颌面部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图像。扫描层厚2、3mm,重建间隔1.5mm,螺距为1,数据输入工作站,用SSD及MPR重建方法进行处理。结果65例颌面部三维CT重建图像显示良好。...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颌面部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65例颌面部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图像。扫描层厚2、3mm,重建间隔1.5mm,螺距为1,数据输入工作站,用SSD及MPR重建方法进行处理。结果65例颌面部三维CT重建图像显示良好。颌面部的整体形态及与周围解剖结构的关系得到较好的观察。结论笔者认为SSD及MPR重建方法的结合运用,并参与CT的横断图像进行综合分析将提高螺旋CT骨整形手术等有一定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面部 临床应用价值 螺旋ct扫描 三维重建技术 重建方法 三维ct重建 MPR 方法选择 处理 目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速CT三维重建技术在肠梗阻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峰 黄伟 陈英鑫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8年第1期50-53,共4页
目的:探讨超高速CT(EBCT)三维重建技术在肠梗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78例临床怀疑为肠梗阻患者的CT扫描检查结果。所有患者均进行双期增强扫描,32例行MPR-冠状位、矢状位图像重建,并将CT确诊为肠梗阻的患者与临床检查结果对... 目的:探讨超高速CT(EBCT)三维重建技术在肠梗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78例临床怀疑为肠梗阻患者的CT扫描检查结果。所有患者均进行双期增强扫描,32例行MPR-冠状位、矢状位图像重建,并将CT确诊为肠梗阻的患者与临床检查结果对照。结果:78例患者中EBCT提示肠梗阻者73例,经手术后病理证实或临床随访证实者共73例,与临床结果完全符合,EBCT对诊断肠梗阻的敏感性达100%;其中66例CT作出明确诊断,准确性达90.4%,对病因诊断的符合率达86.3%。结论:EBCT三维重建技术的应用,在肠梗阻的定位诊断、病因诊断和血供情况的了解具有极大的优势,已成为诊断肠梗阻的重要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梗阻 三维重建技术 超高速ct 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颌面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马建军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5期39-39,共1页
关键词 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 骨折诊断 颌面骨 颌面多发骨折 2002年 97年2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腰椎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12
17
作者 王灿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7年第15期2795-2796,共2页
目的分析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腰椎骨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6月平舆县人民医院收治的48例腰椎骨折患者,分别接受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检查、X线检查,对比两组诊断准确率及CT影像学特征。结果 CT检出率为97.92... 目的分析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腰椎骨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6月平舆县人民医院收治的48例腰椎骨折患者,分别接受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检查、X线检查,对比两组诊断准确率及CT影像学特征。结果 CT检出率为97.92%,X线检出率为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影像学诊断结果:骨折脱位9例,粉碎性骨折23例,压缩性骨折15例,漏诊1例。结论 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腰椎骨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显著,诊断准确率高,建议在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6排螺旋ct 三维重建技术 腰椎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三维重建技术在骨盆骨折脱位诊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赵建彬 刘静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55-55,共1页
关键词 ct三维重建技术 骨折脱位 骨盆 诊治 临床治疗 效果满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4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泌尿系统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宋述永 张建敏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09年第2期25-27,共3页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泌尿系统检查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对32例患者应用64层螺旋CT进行多期扫描后采用三维重建技术进行图像分析。结果不同的重建方法适用于不同的部位和疾病,MIP适合肾动脉显示,MPR适合整个泌尿系统占位性病...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泌尿系统检查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对32例患者应用64层螺旋CT进行多期扫描后采用三维重建技术进行图像分析。结果不同的重建方法适用于不同的部位和疾病,MIP适合肾动脉显示,MPR适合整个泌尿系统占位性病变的观察,VRT比SSD更适合泌尿系统尿路全貌的显示。结论64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满足了临床各方面需求,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4层螺旋ct 三维重建技术应用 泌尿系统疾病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对胸部外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20
作者 吴春东 《中国社区医师》 2021年第15期128-129,共2页
目的:探讨在胸部外伤患者诊断中应用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的价值。方法:2018年2月-2020年2月收治胸部外伤患者52例,所有患者均实施X线、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诊断。对诊断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CT诊断肺挫裂伤、肋骨骨折检出率高... 目的:探讨在胸部外伤患者诊断中应用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的价值。方法:2018年2月-2020年2月收治胸部外伤患者52例,所有患者均实施X线、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诊断。对诊断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CT诊断肺挫裂伤、肋骨骨折检出率高于X线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诊断方法的肩胛骨骨折、锁骨骨折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胸部外伤患者诊断中应用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的可靠性好、准确性较高,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外伤 诊断 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