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侧大脑中动脉狭窄的容积CT灌注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龙斌 阳义 +4 位作者 宋少辉 彭勇 蒋鸿 刘海峰 张东友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86-88,共3页
目的探讨128层容积CT脑灌注评价大脑中动脉(MCA)重度狭窄或闭塞病变的临床价值。资料与方法收集2013年7月-2014年12月武汉市第一医院收治的单侧MCA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35例,行容积CT脑灌注扫描并获得CTP容积灌注参数,包括脑血流量(CBF)... 目的探讨128层容积CT脑灌注评价大脑中动脉(MCA)重度狭窄或闭塞病变的临床价值。资料与方法收集2013年7月-2014年12月武汉市第一医院收治的单侧MCA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35例,行容积CT脑灌注扫描并获得CTP容积灌注参数,包括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达峰时间(TTP)、平均通过时间(MTT),同时获得动态CT血管成像(4D-CTA)图像。结果 3例患者表现为TTP延迟,CBF、CBV、MTT未见明显差异。32例病变区CBF较对侧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BV增加、TTP和MTT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c Nemar检验显示4D-CTA与DSA诊断MCA闭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者一致性较好(Kappa=0.861,P<0.05)。结论 128层容积CT脑灌注能同时明确MCA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的脑灌注异常和血管狭窄,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中动脉 动脉闭塞性疾病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灌注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与心肌灌注显像探测功能相关冠状动脉病变 被引量:9
2
作者 董薇 杨本涛 +4 位作者 宋乐 李全 李静 王振常 戴皓洁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888-1891,共4页
目的比较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和心肌灌注显像(MPI)对功能相关冠状动脉狭窄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确诊和11例拟诊冠状动脉病变(CAD)患者的64层CTA和MPI图像。按照目测直径法判断CTA图像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50%或<... 目的比较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和心肌灌注显像(MPI)对功能相关冠状动脉狭窄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确诊和11例拟诊冠状动脉病变(CAD)患者的64层CTA和MPI图像。按照目测直径法判断CTA图像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50%或<50%;相应MPI图像上的心肌缺血分为可逆性和固定性灌注异常区。结果31例患者的124条冠状动脉中,23条CTA图像上狭窄≥50%,其中7条(30.43%)狭窄血管的供血心肌在MPI上呈现灌注异常区;101条狭窄<50%及正常,其中10条(9.90%)血管的供血心肌在MPI图像上呈现灌注异常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其供应心肌节段发生缺血的风险概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67,P=0.01),而冠状动脉不同狭窄部位与其供应心肌节段发生缺血的风险概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6.839,P=0.065)。64层螺旋CTA在探测MPI图像上缺血心肌节段所对应的狭窄≥50%冠状动脉的敏感度、特异性、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分别为41.18%、85.05%、90.01%和30.43%。结论64层螺旋CTA能清晰显示冠状动脉的重要形态学信息,但其探测功能相关狭窄≥50%冠状动脉的阳性预测值较低,而MPI则是评价CAD导致心脏功能改变的重要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心肌灌注显像 冠状动脉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息状态下CT冠状动脉造影结合CT首过心肌灌注成像诊断阻塞性冠脉病变 被引量:6
3
作者 汪奇 秦静 +6 位作者 盖鲁粤 王志国 关志伟 孙志军 董蔚 杨立 陈韵岱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19-825,共7页
目的探讨静息状态下CT冠状动脉造影(CTCA)结合CT首过心肌灌注成像(CT first-pass MPI)全面诊断冠心病的临床可行性与准确性。方法 55例怀疑或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两周内完成CTCA与CAG检查。应用CTCA的原始数据进行CT first-pass MPI分析... 目的探讨静息状态下CT冠状动脉造影(CTCA)结合CT首过心肌灌注成像(CT first-pass MPI)全面诊断冠心病的临床可行性与准确性。方法 55例怀疑或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两周内完成CTCA与CAG检查。应用CTCA的原始数据进行CT first-pass MPI分析,以CAG结果为参照,评价CT first-pass MPI及CTCA结合CT first-pass MPI检测阻塞性冠脉病变的准确性。结果以CAG结果作为参照,CT first-pass MPI检测阻塞性冠脉病变的敏感性为84.6%,特异性为68.8%,阳性预测值为86.8%,阴性预测值为64.7%,准确性为80.0%;CTCA结合CT first-pass MPI诊断阻塞性冠脉病变的敏感性为92.3%,特异性为93.8%,阳性预测值为97.3%,阴性预测值为83.3%,准确性为92.7%。结论静息状态下CTCA结合CT first-pass MPI方法可以同时提供冠脉解剖学及功能学方面的信息,临床可行,且可准确的诊断阻塞性冠脉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ct冠状动脉造 灌注成像 多排螺旋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4层CT灌注成像评价周围动脉闭塞性疾病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卢再鸣 孔繁星 +3 位作者 陆晓梅 任国强 郭文力 郭启勇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26-429,共4页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在评价周围动脉闭塞性疾病方面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采用64排螺旋CT对24例周围动脉闭塞性疾病患者和14例正常志愿者进行下肢CT灌注扫描,计算血容量(blood volume,BV)、血流量(blood flow,BF)、平均通过时间(mean ...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在评价周围动脉闭塞性疾病方面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采用64排螺旋CT对24例周围动脉闭塞性疾病患者和14例正常志愿者进行下肢CT灌注扫描,计算血容量(blood volume,BV)、血流量(blood flow,BF)、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 me,MTT)和灌注达峰时间(ti me to peak,TTP)灌注参数,分析缺血组与对照组各灌注参数之间的差异。将周围动脉闭塞性疾病患者根据病情严重程度的Fontaine分级分成4组,分别对比4个组之间各灌注参数的差异。结果:缺血组BV、BF参数患病下肢均低于对照组(P<0.05)。缺血组临床分级各组之间BV值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BF在Ⅰ级和Ⅲ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TT和TTP在各级别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V、BF值可作为CT灌注成像评价周围动脉闭塞性疾病病情轻重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灌注成像 动脉闭塞性疾病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