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4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严寒区桥上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受力及几何形位分析
1
作者 张鹏飞 王承隆 +1 位作者 蔡科 余路 《铁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5-93,共9页
为研究严寒区桥上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受力与变形规律,从静力学角度出发,基于有限元法和梁-轨-板相互作用原理,建立精细化空间模型,分析梁体负温度梯度和梁体整体降温条件下结构受力变形规律及轨道几何形位变化。结果表明:梁体负温度... 为研究严寒区桥上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受力与变形规律,从静力学角度出发,基于有限元法和梁-轨-板相互作用原理,建立精细化空间模型,分析梁体负温度梯度和梁体整体降温条件下结构受力变形规律及轨道几何形位变化。结果表明:梁体负温度梯度作用下,各结构产生显著的纵向拉应力,为防止凸台拉裂引起的结构失效,应加强对薄弱部位的观测和养护工作;梁体负温度梯度作用下,钢轨高低偏差最大值为4.833 mm,超过了安全限值;不同梁体降温荷载作用下轨距均变窄;负温度梯度作用下钢轨产生相向的横向变形,整体降温作用下钢轨向同侧变形,外侧钢轨横向位移较内侧大;各工况下轨距偏差最大为0.593 mm,水平高差最大值为0.067 mm,均未超过限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寒区 温度荷载 crtsⅢ型板式无轨道 桥上无缝线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伸缩缝变化研究
2
作者 魏绍磊 肖宏 +2 位作者 钱忠霞 陈广生 张雅文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339-3351,共13页
CRT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的多层复合结构中,纵向之间存在伸缩缝,在温度荷载作用下底座板伸缩缝易产生离缝问题,影响底座板及下部结构的防水性能,对轨道结构产生不利影响。通过开展现场环境温度和位移监测,获取了年度周期范围内的伸缩缝位移... CRT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的多层复合结构中,纵向之间存在伸缩缝,在温度荷载作用下底座板伸缩缝易产生离缝问题,影响底座板及下部结构的防水性能,对轨道结构产生不利影响。通过开展现场环境温度和位移监测,获取了年度周期范围内的伸缩缝位移和温度实测数据,分析了伸缩缝及温度的周期性变化规律。采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了考虑精细化配筋设计的无砟轨道结构及伸缩缝位置嵌缝层的有限元仿真模型,分析了无砟轨道结构及嵌缝层在极端升温和降温作用下的变形情况,仿真分析了不同底座板单元长度对结构及嵌缝层变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温度荷载作用下,伸缩缝变化和环境温度呈现负相关关系,温度降低后,伸缩缝不断增大。在整体升降温50℃荷载作用下伸缩缝本身的变形可达7.9 mm,长期运营条件下易产生嵌缝材料与底座板之间的竖向离缝,降低防水效果。随着底座板单元长度增加,轨道结构位移呈现非线性增加趋势,随着单元板长度降低,底座板伸缩缝减小。在年温差较大的高速铁路地段,可以将结构的底座板单元长度减小,以降低底座板间的伸缩缝变化及嵌缝层受力。研究结果可以为CRTⅢ型板式无砟轨道底座板纵向长度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底座板 crtsⅢ型板式无轨道 底座板伸缩缝 温度荷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TS Ⅲ型板式无砟轨道施工过程中轨道板扣压技术优化
3
作者 王立方 高亮 +3 位作者 姜金凤 王晓宇 吴得卿 韦合导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9-64,共6页
CRTS Ⅲ型板式无砟轨道施工过程中,扣压装置的工作性能将直接影响轨道板精调效果,进而影响线路的平顺性。针对既有扣压装置安装不便、工作性能不稳定等显著问题,本文提出一种高可靠性、高施工性、高适应性的新型扣压装置,通过建立有限... CRTS Ⅲ型板式无砟轨道施工过程中,扣压装置的工作性能将直接影响轨道板精调效果,进而影响线路的平顺性。针对既有扣压装置安装不便、工作性能不稳定等显著问题,本文提出一种高可靠性、高施工性、高适应性的新型扣压装置,通过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并进行现场灌注试验验证模型准确性,对新型扣压装置开展优化研究。结果表明:新型扣压装置防上浮效果优于传统限位装置,建议在底座上采用双排螺栓连接方式安装新型扣压装置;建议新型扣压装置压板宽度取100~120 mm,厚度取45 mm;增大新型扣压装置压板表面粗糙度可有效提高其工作性能;每块轨道板使用4对新型扣压装置,建议将第一位扣压装置布置于距离板端600 mm处,第二位扣压装置布置于距离第一位扣压装置1 500 mm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tsⅢ型板式无轨道 轨道板精调 自密实混凝土灌注 扣压装置 方案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TS 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离缝植筋有效性研究
4
作者 陈子豪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4-39,共6页
针对CRTS 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板下离缝植筋锚固措施,建立了CRTS 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板下离缝植筋分析模型,考虑轨道板板端初始离缝与两点植筋、三点植筋两种植筋方式,对比分析了温度荷载作用下初始离缝宽度、植筋方式对离缝控制效果以及结... 针对CRTS 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板下离缝植筋锚固措施,建立了CRTS 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板下离缝植筋分析模型,考虑轨道板板端初始离缝与两点植筋、三点植筋两种植筋方式,对比分析了温度荷载作用下初始离缝宽度、植筋方式对离缝控制效果以及结构受力变形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初始离缝宽度的增加,植筋后轨道板离缝发展宽度最大值呈非线性增加趋势,初始离缝宽度超过3.0 mm后其增速逐渐增大;两种植筋方式均能够控制层间离缝面积比在Ⅰ级伤损(30%)以内,在离缝宽度不超过1.0 mm时进行植筋,植筋后砂浆层离缝宽度伤损等级不会发展至Ⅱ级伤损,可有效减小后期养护维修工作量;在温度梯度作用显著的线路,两点植筋与三点植筋均能有效地限制轨道板垂向变形与离缝发展;在整体升温荷载作用显著的线路推荐采用三点植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crtsⅡ型板式无轨道 板端既有离缝 离缝面积比 植筋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地段双块式无砟轨道受力特性分析及优化设计 被引量:1
5
作者 郜永杰 秦永平 +1 位作者 刘永存 刘杰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0-56,共7页
针对高速铁路隧道内纵连双块式无砟轨道道床板病害多发问题,通过对既有隧道内双块式无砟轨道的病害特征进行深入调研和现场检测分析,建立隧道内双块式无砟轨道精细化整体有限元模型,分析不同地基刚度、温度变化、基础变形等因素下道床... 针对高速铁路隧道内纵连双块式无砟轨道道床板病害多发问题,通过对既有隧道内双块式无砟轨道的病害特征进行深入调研和现场检测分析,建立隧道内双块式无砟轨道精细化整体有限元模型,分析不同地基刚度、温度变化、基础变形等因素下道床板受力特征,最后基于分析结果对隧道内双块式无砟轨道结构进行优化设计。研究结果表明:(1)根据现场检测,隧道内纵连式道床板贯通裂纹多位于隧道仰拱施工缝处,该类裂纹系仰拱填充层导致的反射裂纹;(2)在混凝土收缩作用下,隧道基础纵向刚度系数越大,施工缝处道床板拉应力越大;(3)隧道洞口考虑负温梯度45℃/m,道床板最大应力为2.02 MPa,洞内受基础变形影响较大,15 mm基础变形下最大应力为1.88 MPa;(4)在混凝土收缩和基础沉降变形荷载作用下,并考虑回填层裂纹发展,最大应力可达2.61 MPa,道床板易开裂;(5)为解决纵连道床板裂纹多发问题,提出隧道内双块式无砟轨道单元化设计,建议隧道洞口道床板长度6 m、洞内道床板长度12 m,采用道床板和隧道基底植筋连接的限位设计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双块式无轨道 道床板裂纹 受力分析 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上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早期开裂行为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张凯 元强 +3 位作者 李秋义 黄庭杰 左胜浩 黄志斌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49,共9页
以桥上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为研究对象,基于混凝土早期性能发展基本理论,利用Ansys建立三维温度场与应力场分析模型,考虑养护方法、拆模龄期、拆模温度与钢筋直径等参数影响,对双块式无砟轨道早期开裂行为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无... 以桥上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为研究对象,基于混凝土早期性能发展基本理论,利用Ansys建立三维温度场与应力场分析模型,考虑养护方法、拆模龄期、拆模温度与钢筋直径等参数影响,对双块式无砟轨道早期开裂行为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无砟道床不同位置处混凝土主拉应力整体呈循环上升趋势;拆模前后混凝土应力时程曲线波动程度差异较大,拆模后4 h内道床混凝土主拉应力时程曲线出现明显增长。合理选用养护方式可有效降低道床板早期开裂风险;伴随着拆模龄期的延长与拆模温度的升高,拆模后无砟道床4 h内温度改变量与道床混凝土开裂风险均呈降低趋势;相同配筋率下,减小钢筋直径可降低桥上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早期开裂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上双块式无轨道 早期温度场 早期开裂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车荷载作用下CRTS Ⅲ型板式无砟轨道层间离缝水力特性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宋力 饶佳琪 +2 位作者 刘冉 蒋丽忠 余志武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600-2611,共12页
在雨水充沛或排水不畅地区,积水会造成无砟轨道层间离缝扩展显著加速。针对含层间离缝的CRTS 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的水力特性问题,建立列车荷载与水耦合作用下的CRTS 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离缝积水双向瞬态流固耦合计算模型,揭示无砟轨道层间... 在雨水充沛或排水不畅地区,积水会造成无砟轨道层间离缝扩展显著加速。针对含层间离缝的CRTS 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的水力特性问题,建立列车荷载与水耦合作用下的CRTS 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离缝积水双向瞬态流固耦合计算模型,揭示无砟轨道层间离缝内动水压力和水流速度的分布及其峰值的变化规律,并分析列车轴重、行车速度、离缝形态及积水深度对动水压力和水流速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列车的趋近与远离,层间离缝内固定点处的动水压力与水流速度呈周期性的正负交替变化;动水压力沿着离缝出口方向逐渐减小,其峰值发生在离缝尖端处,而水流速度沿着离缝出口方向逐渐增大,其峰值发生在离缝出口处;动水压力与水流速度峰值随列车轴重增加而线性增大,轴重每增加1 t,动水压力和水流速度峰值分别增加2.850 kPa、0.085 m/s;动水压力峰值与车速呈二次方增大关系,而在车速小于300 km/h时水流速度峰值与车速基本上呈线性关系,超过该车速后流速增长趋势较之前更大;动水压力、水流速度峰值与离缝开口量呈反比关系;动水压力与水流速度峰值都随着离缝深度和离缝积水深度增加而显著增大,且两者都与离缝深度呈3次多项式增大关系,与离缝积水深度呈2次方增大关系。研究结果可为CRTS Ⅲ型板式无砟轨道在列车荷载与水耦合作用下的层间离缝扩展分析以及养护维修工作提供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tsⅢ型板式无轨道 层间离缝 流固耦合 动水压力 水流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块式无砟轨道基础上拱整治暗挖基床法力学行为研究
8
作者 张云飞 张正 +3 位作者 刘成 谢铠泽 徐浩 赵振航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8-33,共6页
针对某高速铁路路基段上拱病害,基于暗挖基床法整治技术方案,仿真分析不同开挖步骤和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路基脱空、调整支承失效等工况对轨道结构受力变形的影响,并检算了横向限位结构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结果表明:在不同施工步骤... 针对某高速铁路路基段上拱病害,基于暗挖基床法整治技术方案,仿真分析不同开挖步骤和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路基脱空、调整支承失效等工况对轨道结构受力变形的影响,并检算了横向限位结构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结果表明:在不同施工步骤中,钢轨的最大位移为1.36 mm,最大应力为43.68 MPa,变化幅度较小;在最不利组合作用下道床板和支承层的纵向、横向弯矩均小于弯矩设计值;路基应力的最大值为0.064 MPa,低于路基强度检算值;回填层应力最大值为1.91 MPa,低于C30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在轨道结构自重和列车横向力作用下,横向限位结构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满足规范要求。暗挖基床法可以在不影响列车运行的条件下整治基床上拱病害,但应避免路基脱空、调整支承失效等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块式无轨道 整修技术 数值模拟 基床上拱 暗挖基床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铺设CRTS Ⅲ型板式无砟轨道地段的路基冻胀限值 被引量:2
9
作者 魏绍磊 肖宏 +2 位作者 王宏阁 王阳 钱忠霞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712-2726,共15页
我国冻土地区高速铁路分布广泛,路基冻胀对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结构损伤影响较为突出,危害行车安全。但是目前尚未建立针对铺设CRTS Ⅲ型板式无砟轨道地段的路基冻胀控制限值。本文基于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和混凝土塑性损伤理论,考虑... 我国冻土地区高速铁路分布广泛,路基冻胀对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结构损伤影响较为突出,危害行车安全。但是目前尚未建立针对铺设CRTS Ⅲ型板式无砟轨道地段的路基冻胀控制限值。本文基于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和混凝土塑性损伤理论,考虑混凝土结构损伤和车轨相互作用,建立车辆-无砟轨道-冻胀路基静动力分析模型,分析路基冻胀对CRTS 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的损伤和车辆动力性能指标的影响。综合静、动力控制指标,提出一种针对冻胀变形的分级控制限值;分别考虑轨道结构层间离缝和结构损伤、钢轨垂向动位移、乘车舒适性和行车安全性等多项控制指标,将路基冻胀限值划分为5个区域。研究结果表明:路基冻胀作用于轨道板中部时损伤和离缝量出现极值;结构损伤和车辆动力学响应均随波长减小和波峰增大而呈增大趋势,且均对波长的影响更为敏感。可以根据不同分区的冻胀限值保障车辆运营安全,为冻土区无砟轨道养护维修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路基冻胀限值 crtsⅢ型板式无轨道 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 混凝土塑性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环境下桥上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混凝土温度效应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宋安祥 姚国文 +2 位作者 张高峰 刘佳伟 王月瑞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9-93,138,共6页
为探明低温环境下CRTS 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混凝土结构的温度效应,制作了1∶4无砟轨道-简支箱梁结构缩尺模型,通过开展低温环境下温度荷载试验,分析了轨道结构的温度分布、结构应力以及纵向位移时程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CA砂浆层对温度... 为探明低温环境下CRTS 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混凝土结构的温度效应,制作了1∶4无砟轨道-简支箱梁结构缩尺模型,通过开展低温环境下温度荷载试验,分析了轨道结构的温度分布、结构应力以及纵向位移时程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CA砂浆层对温度的竖向传递具有阻滞效应,最不利温度结构出现于轨道板-CA砂浆层间界面,整体温度分布呈“锄形”;纵向方向中间应力值均大于两侧的应力值;轨道结构竖向位移及纵向位移与温度均呈现明显的线性关系;最后指出CRTS Ⅱ型板式无砟轨道低温适应性较差,严寒地区应尽量减少该结构类型的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tsⅡ型板式无轨道 多层混凝土结构 低温环境 缩尺模型 温度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层间界面损伤演化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军 卢朝辉 张玄一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2-124,共13页
为更准确模拟CRTSⅡ型轨道板与CA砂浆层间界面损伤行为,基于简化指数型内聚力模型表征界面非线性拉力-位移关系,推导混合模式下指数型内聚力模型表达式,并通过相关试验数据验证模型的正确性。基于提出的混合模式指数型内聚力模型,建立... 为更准确模拟CRTSⅡ型轨道板与CA砂浆层间界面损伤行为,基于简化指数型内聚力模型表征界面非线性拉力-位移关系,推导混合模式下指数型内聚力模型表达式,并通过相关试验数据验证模型的正确性。基于提出的混合模式指数型内聚力模型,建立考虑层间和板间损伤的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有限元模型。考虑窄接缝完全损伤病害,分析层间离缝长度、整体温升和正温度梯度对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上拱变形、接缝应力和界面损伤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混合模式指数型内聚力模型可以准确模拟界面Ⅰ型、Ⅱ型和Ⅰ+Ⅱ混合型断裂行为;窄接缝完全损伤后,在正温度作用下轨道板间接缝处的上拱变形最大,且界面损伤以接缝为中心向两边扩展并逐渐减小;接缝压应力随整体温升和正温度梯度的增加线性增大;当离缝长度为10个扣件间距,在整体温升40℃作用下界面会产生开裂;考虑夏季高温天气,为防止轨道板上拱变形过大,层间离缝长度应控制在5个扣件间距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tsⅡ型板式无轨道结构 层间离缝 混合模指数型内聚力模型 窄接缝损伤 上拱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长大桥梁CRTS 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无缝线路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3
12
作者 曲村 高亮 +1 位作者 乔神路 蔡小培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6-51,63,共7页
研究目的:当大跨度连续梁桥上铺设了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结构之后,其梁轨相互作用机理更加复杂,原有的计算方法、计算模型及设计参数可能不再适用。针对既有研究的不足,本文基于有限元方法建立纵横垂向空间耦合模型,对道床板和底座... 研究目的:当大跨度连续梁桥上铺设了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结构之后,其梁轨相互作用机理更加复杂,原有的计算方法、计算模型及设计参数可能不再适用。针对既有研究的不足,本文基于有限元方法建立纵横垂向空间耦合模型,对道床板和底座板年温差、扣件纵向阻力、橡胶垫板弹性模量和隔离层摩擦系数等设计因素的影响规律进行计算与分析,为高速铁路长大桥梁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无缝线路的设计参数的选择提供参考。研究结论:在进行设计与检算时,应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分别选取当地不同的年温差作为道床板和底座板的温差取值;通过在桥上采用小阻力扣件,可以明显降低钢轨最大纵向附加力及轨道结构的受力,但当扣件纵向阻力较小时,在长大桥梁的梁端处,扣件的爬行量较大,需要重点加以关注;在限位凹槽周围侧面应设置高弹橡胶垫板;道床板和底座板之间应尽量采用较小摩擦系数的隔离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大桥梁 crtsⅠ型 双块式无轨道 道床板和底座板年温差 扣件纵向阻力 橡胶垫板弹性模量 隔离层摩擦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创新及雅万高速铁路工程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同军 王继军 王梦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7,共7页
我国高速铁路板式无砟轨道主要包括CRTSⅠ、CRTSⅡ、CRTSⅢ型三种结构。通过对比分析三种轨道在温度、列车荷载下的静动力学响应,研究其性能差异并为轨道选型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CRTSⅡ型无砟轨道在温度梯度作用下,轨道板与砂浆层... 我国高速铁路板式无砟轨道主要包括CRTSⅠ、CRTSⅡ、CRTSⅢ型三种结构。通过对比分析三种轨道在温度、列车荷载下的静动力学响应,研究其性能差异并为轨道选型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CRTSⅡ型无砟轨道在温度梯度作用下,轨道板与砂浆层界面受剪、拉效应显著,易导致层间离缝;CRTSⅢ型无砟轨道通过设置隔离层释放温度力,显著降低轨道板与自密实混凝土界面应力。列车荷载下CRTSⅢ型板底纵向拉应力较CRTSⅠ型降低23%,动车组以速度300 km/h运行时,轨道板垂向振动加速度减少59.4%,更有利于结构受力和振动控制。温度荷载分析表明,CRTSⅢ型无砟轨道温度力随温升变化较小,在升温50℃时底座温度力小于300 kN,轨道板温度力仅约20 kN,表现出良好的环境适应性。此外,CRTSⅠ型轨道的半圆形凸台在大跨度桥梁梁端易破损,而CRTSⅢ型对大跨度桥梁具有更好的适应性。CRTSⅢ型轨道在综合性能上具有显著优势,适用于复杂环境条件下的高速铁路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crtsⅢ型板式无轨道 力学行为 温度荷载 列车荷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冬季温度场试验 被引量:32
14
作者 杨荣山 万章博 +2 位作者 刘学毅 张重王 赵坪锐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54-460,共7页
为探讨无砟轨道结构温度场分布,通过对成都地区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结构冬季温度场监测,分析了不同天气轨道结构温度场的变化规律.基于数理统计方法,提出了成都地区双块式轨道道床板冬季垂向温度荷载模式.研究结果表明:道床板昼夜温... 为探讨无砟轨道结构温度场分布,通过对成都地区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结构冬季温度场监测,分析了不同天气轨道结构温度场的变化规律.基于数理统计方法,提出了成都地区双块式轨道道床板冬季垂向温度荷载模式.研究结果表明:道床板昼夜温度变化较大,支承层温度变化较小,道床板表面最大温差17.50℃,支承层底面最大温差0.35℃;随深度增大,温度变化幅值减小,道床板温度峰值滞后于气温峰值;轨道结构最大正温差出现在14:30左右,最大负温差出现在约08:00;道床板温度沿深度呈指数函数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块式无轨道 道床板 温度场 现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广客运专线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设备配套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蒋建设 罗新南 彭仁军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54-56,66,共4页
研究目的:由于无砟轨道的突出优点,我国在建或拟建的高速铁路广泛应用无砟轨道技术。武广客运专线建设在我国铁路建设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其应用的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系统是在德国RHE-DA2000双块式无砟轨道系统上发展起来的,该技术... 研究目的:由于无砟轨道的突出优点,我国在建或拟建的高速铁路广泛应用无砟轨道技术。武广客运专线建设在我国铁路建设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其应用的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系统是在德国RHE-DA2000双块式无砟轨道系统上发展起来的,该技术对于我国还是一项新技术、新工艺,也需要使用新设备。其施工设备的配套性能决定了无砟轨道的施工质量与施工效率;合理的施工设备配套,能为无砟轨道施工提供强有力的支持。研究结论:根据武广客运专线工程实际情况,结合前期同德方技术交流和施工设备引进谈判及施工设备国产化情况,从施工质量、效率和经济性方面系统分析了施工设备的配套,提出了在满足施工质量、施工效率前提下的成套施工设备配套。通过对RHEDA2000双块式无砟轨道系统技术的消化吸收和武广客运专线的无砟轨道施工实践证明,除了精调设备外,我国已经能够独立完成其它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道床板施工专业设备的研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广客运专线 crts 双块 无砟轨道 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温差地区CRTSⅠ型板式无砟轨道层间动态受力特征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磊 李浩 +3 位作者 杨国涛 李晨曦 施成 宁娜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0-39,共10页
大温差地区单元式轨道板受日照影响会产生较大温度梯度,导致轨道板翘曲变形,诱发轨面不平顺,增加高速列车轮轨冲击响应,加速轨道结构损伤。针对这一问题,采用有限元方法,首先建立考虑层间关系的无砟轨道静力分析模型,对大温度梯度下轨... 大温差地区单元式轨道板受日照影响会产生较大温度梯度,导致轨道板翘曲变形,诱发轨面不平顺,增加高速列车轮轨冲击响应,加速轨道结构损伤。针对这一问题,采用有限元方法,首先建立考虑层间关系的无砟轨道静力分析模型,对大温度梯度下轨道板翘曲变形及轨面周期性不平顺进行分析;然后,建立车辆-轨道系统动力学模型,模拟分析温度梯度作用下无砟轨道层间动态受力特征,研究高速行车条件下无砟轨道真实服役状态。结果表明:温度梯度作用下,轨道板呈椭球形变形趋势,正温度梯度时轨道板中部向上鼓起、4角支承,负温度梯度时轨道板4角翘起、板中支承;温度梯度会导致轨道板与CA砂浆间产生不同程度离缝,板下接触面积减小,高速行车时层间接触面积逐渐增加,但离缝不会完全闭合;负温度梯度对轨道结构振动和砂浆层受力影响较小,正温度梯度影响较大,温度梯度为90℃·m^(-1)时,轨道板振动加速度增大10倍左右,轨道板与CA砂浆层间压力最大值增加6.6倍,板角处CA砂浆应力较无温度梯度下钢轨正下方CA砂浆应力增加5.4倍,正温度梯度下轨道板侧边及4角位置处CA砂浆受力加剧效应显著,是导致该区域CA砂浆出现结构性破坏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crtsⅠ型板式无轨道 温度梯度 周期性不平顺 层间接触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温度速率下桥上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热力学性能研究
17
作者 周锐 陈登高 +3 位作者 朱烜 刘伟斌 杜彦良 李世亚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0-109,共10页
针对我国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的复杂温度荷载效应,重点研究不同温度速率变化对桥上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热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大型环境模拟试验箱,开展简支箱梁上5块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的1∶4几何缩尺模型的温度试验,对比分析... 针对我国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的复杂温度荷载效应,重点研究不同温度速率变化对桥上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热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大型环境模拟试验箱,开展简支箱梁上5块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的1∶4几何缩尺模型的温度试验,对比分析3种环境温度变化速率下无砟轨道内的温度和应力分布特征;建立两端自由和两端约束条件下缩尺模型的热传导数值模型,验证了该数值模型的有效性,分析了两种约束条件下无砟轨道-箱梁结构的三维温度场、应力场和位移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变化速率下降,无砟轨道-箱梁结构的竖向位移和温度变化幅值在增大,但竖向多层的温度和位移数值在下降;结构的应力、轨道板轴力也不断增大,特别是温度变化速率从0.67℃/min下降到0.44℃/min时。此外,两端自由的纵向应力和竖向位移均比两端约束的小,但其温度要大于两端约束的,约束边界条件会加速轨道内热传递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上crtsⅡ型板式无轨道 温度模拟试验 温度变化速率 热力学性能 热传导模型 不同约束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轨枕松动修复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杨俊斌 刘学毅 +1 位作者 段玉振 杨荣山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13-116,共4页
在运营的无砟轨道线路上调查发现,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在预制轨枕与现浇道床板接触面间出现裂缝和道床板面混凝土掉块。本文分析了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轨枕松动的原因,通过现场测试对比分析了松动轨枕在修复前后钢轨、轨枕、道床... 在运营的无砟轨道线路上调查发现,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在预制轨枕与现浇道床板接触面间出现裂缝和道床板面混凝土掉块。本文分析了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轨枕松动的原因,通过现场测试对比分析了松动轨枕在修复前后钢轨、轨枕、道床板的垂向位移及加速度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松动轨枕修复后,钢轨、轨枕的垂向位移及加速度均明显减小,轨枕纵横向翻转幅度也明显减小,修复前后道床板的加速度变化较小。及时修复轨枕块松动应作为该类型无砟轨道日常养护维修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砟轨道 crts Ⅰ型双块式无轨道 轨枕松动 修复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TSⅠ双块式无砟轨道综合整理技术 被引量:21
19
作者 赵东田 孙晖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8-30,共3页
无砟轨道工程的特点要求必须高度重视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强化现场工程管理、精细施工,推行标准化、规范化作业和定期维护轨道。以温福铁路CRTSⅠ双块式无砟轨道的后期综合整理为例,介绍了CRTSⅠ双块式无砟轨道调整的思路、基本要求、原... 无砟轨道工程的特点要求必须高度重视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强化现场工程管理、精细施工,推行标准化、规范化作业和定期维护轨道。以温福铁路CRTSⅠ双块式无砟轨道的后期综合整理为例,介绍了CRTSⅠ双块式无砟轨道调整的思路、基本要求、原则和施工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运专线 双块式无轨道 综合整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升作用下ECC 修复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 宽窄接缝的损伤机理
20
作者 高宏玉 陈进杰 +2 位作者 陈龙 蔡嘉升 玄天智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3-30,共8页
为了探究采用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Engineered Cementitious Composites,ECC)修复宽窄接缝时,纵连板式无砟轨道宽窄接缝在整体温升荷载下的损伤演化规律,建立含层间内聚力和ECC宽窄接缝拉压非线性本构模型的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三... 为了探究采用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Engineered Cementitious Composites,ECC)修复宽窄接缝时,纵连板式无砟轨道宽窄接缝在整体温升荷载下的损伤演化规律,建立含层间内聚力和ECC宽窄接缝拉压非线性本构模型的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三维数值模型,分析宽窄接缝采用ECC和C55混凝土时轨道板与宽窄接缝层间损伤、宽窄接缝损伤的差异,研究不同ECC材料参数下宽窄接缝的损伤机理,提出了合适的ECC力学性能指标。结果表明:在50℃温升荷载作用下,相比于C55混凝土,常规ECC可使宽窄接缝总刚度损伤降低51%,受拉损伤因子降低88%,垂向位移减小34%;提高ECC抗拉和抗压强度均可以有效减小受压、受拉损伤因子及接缝纵向位移,ECC抗拉强度由3 MPa提高至5 MPa时,受压、受拉损伤因子降幅分别约45%、50%,ECC抗压强度由30 MPa提高至60 MPa时,受压、受拉损伤因子降幅分别约51%、44%。建议采用ECC修复宽窄接缝损伤时,ECC抗拉强度取5 MPa,抗压强度取50~60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crtsⅡ型板式无轨道 数值模拟 宽窄接缝 ECC 损伤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