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1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平顶直墙隧道CRD法下穿市政箱涵安全控制研究
1
作者 蔡义 赵晨旭 《山西建筑》 2024年第15期159-163,共5页
随着城镇建设的推进,地铁暗挖隧道相关工程也越来越多。CRD法是适用于软弱地层的隧道施工方法,主要应用于城市地下铁道建设中。以呼和浩特市大学西街站1号出入口暗挖隧道下穿市政箱涵工程为背景,对其施工方案进行介绍,并对平顶直墙隧道... 随着城镇建设的推进,地铁暗挖隧道相关工程也越来越多。CRD法是适用于软弱地层的隧道施工方法,主要应用于城市地下铁道建设中。以呼和浩特市大学西街站1号出入口暗挖隧道下穿市政箱涵工程为背景,对其施工方案进行介绍,并对平顶直墙隧道CRD法施工下穿市政箱涵工程的安全控制进行研究。该工程应用“平直墙+CRD法”进行土体开挖,并采用深孔注浆并加以小导管注浆对土层进行加固。通过对现场实测数据的分析,得出暗挖隧道的拱顶沉降的最大值为7.3 mm,暗挖隧道水平收敛值最大为2.5 mm,满足变形控制要求,说明背后注浆以及支护方案合理。通过定义控制偏离系数,对既有结构的分析、评估,得到箱涵的结构状态为二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挖隧道 平顶直墙 crd法 偏离系数 安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路隧道CRD法施工诱发地表沉降变形规律研究
2
作者 余涛 《建材世界》 2024年第5期65-67,71,共4页
隧道开挖诱发地表沉降是隧道施工面临的重要问题。以G106鄂州碧石至黄石铁山改建工程(鄂州段)白雉山隧道交叉中隔壁(cross diaphragm,CRD)法施工为对象,通过现场有限元数值模拟和实际监测方法对CRD法施工诱发地表沉降变形规律进行研究... 隧道开挖诱发地表沉降是隧道施工面临的重要问题。以G106鄂州碧石至黄石铁山改建工程(鄂州段)白雉山隧道交叉中隔壁(cross diaphragm,CRD)法施工为对象,通过现场有限元数值模拟和实际监测方法对CRD法施工诱发地表沉降变形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公路隧道六步开挖中隧道中轴线正上方地表变形最大,影响地表变形的关键开挖部为右侧台阶开挖。通过模拟计算结果与现场监测数值具有较好的吻合度,说明其结论对类似工程具有良好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隧道 crd法 地表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行小净距盾构与CRD法黄土地铁隧道施工力学研究 被引量:33
3
作者 孔祥兴 夏才初 +2 位作者 仇玉良 张丽英 龚建伍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16-524,共9页
西安轨道交通工程是目前首例在我国黄土地区修建的地铁隧道,一号线枣园北路站至汉城路站K12+792.744~K12+889.899区间隧道为同时满足双线正常行车和右线停车线扩大断面的功能需要,选取了左线小断面隧道为盾构法与右线大断面隧道为CRD... 西安轨道交通工程是目前首例在我国黄土地区修建的地铁隧道,一号线枣园北路站至汉城路站K12+792.744~K12+889.899区间隧道为同时满足双线正常行车和右线停车线扩大断面的功能需要,选取了左线小断面隧道为盾构法与右线大断面隧道为CRD法相结合的施工方案。针对该地铁隧道的施工过程,进行了三维动态数值模拟和施工力学分析,通过分析施工引起的地表变形、中间土体应力和围岩塑性区的特征和规律,从而研究得出CRD法与盾构法隧道先后施工相互影响的规律性成果:先行大断面隧道采取CRD法施工对后行小断面盾构隧道上方地表沉降的影响较后者对前者的影响大;后行隧道的贯通使得先行隧道开挖形成的地表变形轴线向后行隧道侧偏移了约0.5倍净距,并且地表变形的横向影响范围和地表沉降量均有增大,主要表现在靠后行隧道一侧;先行大断面隧道的开挖较后者对中间土体应力影响大,对相邻洞土体的影响在同掌子面处最为显著。结合西安地铁隧道工程实践开展的数值模拟分析研究,可为今后在黄土地区修建地铁隧道提供具有指导意义的研究成果和宝贵的工程实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净距 黄土地铁隧道 盾构 crd法 地表变形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厦门翔安海底隧道CRD法和双侧壁法穿越砂层对比分析 被引量:16
4
作者 郭衍敬 黄明琦 +1 位作者 陈铁林 张顶立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4-59,共6页
针对厦门翔安海底隧道采用交叉中隔壁法(CRD)和双侧壁法穿越砂层的适应性,运用摩尔-库仑准则和FLAC3D软件进行弹塑性数值计算,分析采用CRD法和双侧壁法2种工法时的塑性区发展及分布情况,并将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进行比对。结果表明,采... 针对厦门翔安海底隧道采用交叉中隔壁法(CRD)和双侧壁法穿越砂层的适应性,运用摩尔-库仑准则和FLAC3D软件进行弹塑性数值计算,分析采用CRD法和双侧壁法2种工法时的塑性区发展及分布情况,并将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进行比对。结果表明,采用这2种工法时引起的隧道变形相差不是很大,都能较好地控制地层的变形;采用CRD法时产生的塑性区较双侧壁法大,且向隧道侧上方发展较为明显;采用双侧壁法时产生的塑性区在隧道侧向发展较为明显,超前影响的距离也大于CRD法;采用CRD法时的塑性区在超前3-6m的范围内发展速度较快;采用双侧壁法时的塑性区在超前0-3 m的范围内发展速度较快;对于隧道穿越砂层而言,2种工法各有优势。采用CRD法时,应注重隧道的快速封闭,以减小塑性区的发展;采用双侧壁法时,应注重增加隧道水平支撑刚度,减小隧道水平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隧道 砂层 隧道施工 crd法 双侧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断面海底隧道CRD法绝对位移控制基准建立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王明年 路军富 +1 位作者 刘大刚 张建国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3354-3360,共7页
隧道位移控制基准的建立是确保隧道安全施工的一项重要内容。以厦门-翔安海底隧道陆域浅埋暗挖段CRD法施工为工程背景,陆域浅埋段总长约2525m,主要穿越全、强风化花岗岩地带,含水率高、自稳能力差。依据全站仪非接触量测获得初期支护三... 隧道位移控制基准的建立是确保隧道安全施工的一项重要内容。以厦门-翔安海底隧道陆域浅埋暗挖段CRD法施工为工程背景,陆域浅埋段总长约2525m,主要穿越全、强风化花岗岩地带,含水率高、自稳能力差。依据全站仪非接触量测获得初期支护三维绝对位移分布规律,确定三维绝对位移基准控制指标,同时对86个围岩位移监测断面的监测数据进行变形正常断面和变形异常或险情断面的位移量统计分析,最终确定CRD法(center cross diaphragm method,交叉中隔壁法)三维绝对位移控制基准。研究结果表明,将CRD1、CRD3部拱顶竖直位移和上中隔墙、下中隔墙水平位移作为CRD法位移控制指标;CRD1部和CRD3部拱顶下沉极限位移分别为200mm和130mm;CRD3部拱顶竖直位移约为CRD1部的0.5~1倍;上中隔墙水平极限位移约为100mm,下中隔墙水平极限位移约为15mm。通过现场97个断面应用,共发现58次异常和险情,由于发现及时,处置有力,保证了施工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隧道 crd法 基准控制指标 绝对位移控制基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厦门翔安海底隧道CRD法施工数值分析 被引量:17
6
作者 王渭明 黄明琦 吴克新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2期27-31,共5页
厦门海底隧道属国内首建,出口端地层软弱、易膨胀、随挖随塌,稳定性差,施工难度很大。根据该地段的地质条件,设计六种不同的开挖与支护工况,利用数值法分别模拟这六种开挖过程的地层三维变形状态,分析和总结其变形、失稳规律,优化隧道... 厦门海底隧道属国内首建,出口端地层软弱、易膨胀、随挖随塌,稳定性差,施工难度很大。根据该地段的地质条件,设计六种不同的开挖与支护工况,利用数值法分别模拟这六种开挖过程的地层三维变形状态,分析和总结其变形、失稳规律,优化隧道开挖和支护方案及其工艺,提出了实用且可靠的施工措施和建议,有效地指导了施工,解决了施工技术难题。为同类工程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隧道 浅埋段暗挖 crd法施工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D法与上下台阶法在隧道开挖中的效果对比及数值分析 被引量:23
7
作者 韦秉旭 唐辉湘 陈尤 《中外公路》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92-196,共5页
由于Ⅳ级以上围岩软弱破碎,岩土体强度低,围岩开挖后容易松动变形,掌子面挤出,引发拱顶坍塌,地表下沉过大等病害。采用不同的隧道开挖方法,会对此类围岩的稳定性产生不同影响。该文以工程实例为依托,利用FLAC3D分别模拟湖南某高速公路... 由于Ⅳ级以上围岩软弱破碎,岩土体强度低,围岩开挖后容易松动变形,掌子面挤出,引发拱顶坍塌,地表下沉过大等病害。采用不同的隧道开挖方法,会对此类围岩的稳定性产生不同影响。该文以工程实例为依托,利用FLAC3D分别模拟湖南某高速公路某隧道在CRD法与上下台阶法开挖条件下的施工过程,分析隧道开挖过程中围岩的应力、位移及塑性区发展情况,研究两种施工方法对软岩隧道开挖的稳定性影响,研究表明:开挖Ⅳ级以上软岩隧道时,采用CRD法开挖隧道对围岩扰动小,并能快速支护封闭,控制围岩位移变形,改善围岩受力情况,减少拱顶及地表下沉,限制围岩塑性区扩展,有效提高隧道围岩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crd法 数值模拟 Ⅳ级围岩 FLAC3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D法不同施工工序的比较与分析 被引量:20
8
作者 刘惠敏 赵月 吴波 《隧道建设》 2005年第5期6-10,14,共6页
采用ANSYS7.1版有限元分析程序,以北京地铁10号线光华路站侧洞为对象,对其施工过程进行了二维有限元模拟计算,分析了CRD法的不同施工工序对围岩内力、结构内力以及地表沉降的影响,并确定出能够有效地控制地表沉降的最优开挖方法,对最优... 采用ANSYS7.1版有限元分析程序,以北京地铁10号线光华路站侧洞为对象,对其施工过程进行了二维有限元模拟计算,分析了CRD法的不同施工工序对围岩内力、结构内力以及地表沉降的影响,并确定出能够有效地控制地表沉降的最优开挖方法,对最优的施工方案进行了三维有限元模拟。通过计算分析,得出了一些结论,为光华路站侧洞以及相似工程所采用的施工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工程 crd法 有限元 施工工序 有限元分析程序 三维有限元模拟 地表沉降 结构内力 二维有限元 北京地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埋偏压隧道CRD法施工方案优化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赵树杰 邓洪亮 +2 位作者 李英槐 王迪 马岩 《施工技术》 CAS 2019年第7期103-108,共6页
浅埋偏压隧道CRD法施工中隔壁偏向和施工工序直接影响到隧道的结构应力分布和变形,甚至影响隧道施工安全。基于隧道施工监控量测对隧道CRD法施工进行反分析和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中隔壁偏向于围岩压力较小侧时,围岩扰动小,塑性区范围... 浅埋偏压隧道CRD法施工中隔壁偏向和施工工序直接影响到隧道的结构应力分布和变形,甚至影响隧道施工安全。基于隧道施工监控量测对隧道CRD法施工进行反分析和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中隔壁偏向于围岩压力较小侧时,围岩扰动小,塑性区范围小,先开挖隧道浅埋一侧时,隧道的收敛和沉降较小,中隔壁轴力和弯矩较小,有利于隧道的安全施工;当隧道中隔壁偏向围岩压力较大侧或先开挖深埋侧时会对隧道顶部围岩和中夹岩柱产生较大扰动,围岩的收敛和沉降速率增加,中隔壁轴力和弯矩也明显增加,不利于隧道施工安全。因此建议浅埋偏压隧道CRD法中隔壁应偏向围岩压力较小一侧,同时应先开挖浅埋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偏压隧道 crd法 施工工序 中隔壁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厦门东通道CRD法施工段中隔壁变形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建国 王明年 俞尚宇 《隧道建设》 2007年第4期16-19,共4页
针对目前国内采用CRD法修建隧道施工过程中对临时中隔壁的研究很少,结合厦门东通道(翔安)海底隧道现场监控量测数据,对施工过程中中隔壁的变形及其规律进行了分析,这为实现隧道的安全施工提供了依据,也为今后的相关工程积累了经验。
关键词 crd法 中隔壁 海底隧道 现场监控量测 变形分析 安全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埋大断面黄土隧道CRD法快速施工技术 被引量:7
11
作者 唐斌 雷向锋 +1 位作者 刘旭全 窦忠孝 《铁道标准设计》 2007年第z1期58-61,共4页
结合郑西客运专线秦东隧道施工实例,介绍该隧道出口浅埋段采用CRD法施工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以及各个工序的机械、人员配备情况。并介绍在保证安全质量前提下,如何对原设计工法进行局部优化采取的措施,以及加快施工进度的具体做法。
关键词 郑西客运专线 浅埋大断面 黄土隧道 crd法 施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断面黄土地铁隧道CRD法施工诱发的地表沉降规律 被引量:2
12
作者 任建喜 万永涛 +3 位作者 张扬洋 于松波 许世恒 刘华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1-26,共6页
以西安地铁3号线胡家庙站—石家街站区间(ZDK33+ 116~ZDK33+ 141)工程为例,采用FLAC数值模拟与现场实测相结合的方式对大断面黄土隧道CRD(交叉中隔壁)法施工诱发的地表沉降变化进行研究.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得到了CRD工法施工... 以西安地铁3号线胡家庙站—石家街站区间(ZDK33+ 116~ZDK33+ 141)工程为例,采用FLAC数值模拟与现场实测相结合的方式对大断面黄土隧道CRD(交叉中隔壁)法施工诱发的地表沉降变化进行研究.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得到了CRD工法施工引起的纵横向地表沉降的变化规律.该变化规律可为黄土地铁隧道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变化及其控制技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隧道 crd法 FLAC模拟 地表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D法和台阶法施工对地铁隧道围岩变形的影响 被引量:21
13
作者 谷拴成 黄荣宾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1-119,共9页
以西安地铁三号线太白南路—吉祥村暗挖区间隧道工程为依托,采用台阶法和交叉中隔墙法(CRD法)对隧道施工时的围岩变形进行实时监测,并对数据进行回归处理,应用FLAC3D软件对2种施工方法进行模拟分析,系统研究了2种开挖方法的隧道围岩变... 以西安地铁三号线太白南路—吉祥村暗挖区间隧道工程为依托,采用台阶法和交叉中隔墙法(CRD法)对隧道施工时的围岩变形进行实时监测,并对数据进行回归处理,应用FLAC3D软件对2种施工方法进行模拟分析,系统研究了2种开挖方法的隧道围岩变形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采用CRD法能够有效控制拱顶沉降及水平收敛量,减小施工对围岩的扰动程度,对于保持软弱围岩的自持能力及稳定性有明显作用;在进行西安地铁隧道施工时,应采用台阶法实现隧道的快速开挖,而对于地层条件复杂或施工要求较高的区段建议选择CRD法进行施工,以便更好地控制围岩变形,保持围岩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地铁隧道 台阶 crd法 变形监测 变形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西客运专线秦东隧道CRD法快速施工技术 被引量:5
14
作者 唐斌 刘旭全 《铁道标准设计》 2007年第z2期29-33,共5页
结合郑西客运专线重点隧道——秦东隧道这一施工实例,主要介绍了该隧道出口浅埋段采用CRD法施工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以及各个工序的机械、人员配备情况;并介绍在保证安全质量前提下,对原设计工法进行局部优化所采取的措施,以及加快施... 结合郑西客运专线重点隧道——秦东隧道这一施工实例,主要介绍了该隧道出口浅埋段采用CRD法施工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以及各个工序的机械、人员配备情况;并介绍在保证安全质量前提下,对原设计工法进行局部优化所采取的措施,以及加快施工进度的具体做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西客运专线 浅埋隧道 黄土隧道 crd法 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D法新建地铁车站上穿既有线卸荷时空效应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许有俊 刘忻梅 王枫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76-77,101,共3页
依托北京地铁4号线西单车站上穿既有1号线区间隧道工程,采用数值模拟、现场监控量测、理论分析等方法,对6步CRD法施工上部新建地铁车站过程中,不同的导洞开挖顺序及主动加固、被动加固地层对既有地铁隧道结构的上浮变形影响进行了研究... 依托北京地铁4号线西单车站上穿既有1号线区间隧道工程,采用数值模拟、现场监控量测、理论分析等方法,对6步CRD法施工上部新建地铁车站过程中,不同的导洞开挖顺序及主动加固、被动加固地层对既有地铁隧道结构的上浮变形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方案1中的施工顺序引起的既有结构上浮变形小于方案2,主动加固措施效果优于被动加固。因此,对于既有结构的上浮变形影响方面,主动加固效果优于被动加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d法地铁上穿工程既有线结构 时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NSYS的偏压隧道CRD法开挖顺序数值分析 被引量:12
16
作者 徐燕 陈振邦 +1 位作者 黄耀龙 李昊 《路基工程》 2016年第1期173-177,共5页
针对偏压隧道问题,通过运用ANSYS软件对偏压隧道进行二维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隧道在CRD法不同施工顺序下的岩体与支护的应力应变情况,归纳出随着开挖的进行,围岩应力、应变的变化规律以及支护结构的最大内力值及其位置。结果表明:偏压... 针对偏压隧道问题,通过运用ANSYS软件对偏压隧道进行二维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隧道在CRD法不同施工顺序下的岩体与支护的应力应变情况,归纳出随着开挖的进行,围岩应力、应变的变化规律以及支护结构的最大内力值及其位置。结果表明:偏压隧道在CRD施工方法中,先开挖埋深小的一侧对隧道的影响比先开挖埋深大的一侧的影响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隧道 偏压 施工顺序 ANSYS crd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断面浅埋暗挖隧道CRD法施工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4
17
作者 张建斌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67-70,共4页
结合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控量测分析,对厦门翔安海底隧道陆域段软弱地层大断面浅埋暗挖CRD法施工的初期支护安全性进行了研究,分析评价了各开挖部施工对初期支护安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RD法施工初期支护最为薄弱的是中隔墙上部与初期支... 结合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控量测分析,对厦门翔安海底隧道陆域段软弱地层大断面浅埋暗挖CRD法施工的初期支护安全性进行了研究,分析评价了各开挖部施工对初期支护安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RD法施工初期支护最为薄弱的是中隔墙上部与初期支护拱顶交接的部位。研究结果为厦门翔安海底隧道信息化施工和现场控制提供了依据,也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隧道 crd法 数值模拟 监控量测 施工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施坡隧道浅埋段CRD法与正台阶法比选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宝平 韩嘉隽 高诗明 《西安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2期135-141,共7页
为了解决隧道浅埋段开挖方法优选问题,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了隧道有限元网格计算模型,分别对CRD法和正台阶法施工过程中塑性区分布、隧道位移、初期支护受力进行了计算与分析.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典型断面处CRD法开挖对地面造成影响的变形... 为了解决隧道浅埋段开挖方法优选问题,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了隧道有限元网格计算模型,分别对CRD法和正台阶法施工过程中塑性区分布、隧道位移、初期支护受力进行了计算与分析.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典型断面处CRD法开挖对地面造成影响的变形区较正台阶法大,CRD法产生的塑性区面积约为正台阶法的2倍;CRD法产生的拱顶沉降和水平收敛分别是正台阶法的74%和83%,满足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要求;CRD法在X方向产生的拉应力约为正台阶法的2.6倍.隧道浅埋段开挖宜采用正台阶法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浅埋段 crd法 正台阶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斜向大断面拱座单桩基础隧道式CRD法开挖三维数值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秋会 张金夫 宋林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15年第1期205-209,共5页
某大桥拱座基础为斜向大断面单桩基础,具有大型基坑和隧道受力的特点,空间受力复杂,很有必要研究其力学行为。采用摩尔库伦屈服准则,考虑材料的弹塑性,通过MIDAS GTS软件建立三维整体模型,计算分析了CRD法开挖施工过程中围岩、初支、中... 某大桥拱座基础为斜向大断面单桩基础,具有大型基坑和隧道受力的特点,空间受力复杂,很有必要研究其力学行为。采用摩尔库伦屈服准则,考虑材料的弹塑性,通过MIDAS GTS软件建立三维整体模型,计算分析了CRD法开挖施工过程中围岩、初支、中隔壁、横撑应力、变形的情况,归纳出随着开挖步施进初支最大主拉、压应力的分布曲线和位移曲线图。结果表明该施工方案初支拉、压应力及变形均较小,开挖至距离基础底约8米处为变形和应力最大处,对施工方案的制定和施工监测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向基础 大断面 crd法 数值模拟 力学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CRD法施工对热力管网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军 张豫湘 +1 位作者 韦立明 董淑棉 《北京建筑大学学报》 2017年第1期16-22,共7页
地铁车站近距离下穿热力管网风险极大,过度沉降常常导致管线变形损坏甚至引发安全事故,属于重大安全隐患.因此,研究暗挖施工对热力管网的影响,了解管线的变形及受力特性,对于生产安全的管控尤其重要.以北京地铁八号线中国美术馆站CRD单... 地铁车站近距离下穿热力管网风险极大,过度沉降常常导致管线变形损坏甚至引发安全事故,属于重大安全隐患.因此,研究暗挖施工对热力管网的影响,了解管线的变形及受力特性,对于生产安全的管控尤其重要.以北京地铁八号线中国美术馆站CRD单层暗挖段为依托,利用FLAC 3D模拟主动控制后热力管网的变形和受力,然后参照施工后现状,利用监测数据进行应力校核,并对预测值和实测值之间的差异作出分析.模型中对各种主要影响因素考虑得较为全面,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d法 热力管网 数值模拟 变形 穿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