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Cr^(6+)污染对水鳖的超微结构及菱、莼菜、黑藻细胞膜的影响
被引量:
6
1
作者
杨顶田
施国新
陈伟民
《武汉植物学研究》
CAS
CSCD
2001年第6期483-488,共6页
Cr6+污染对水鳖超微结构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胞间连丝呈现不同程度的断裂 ;细胞核出现各种各样的变形 ;叶绿体膨胀 ,其基粒解体。细胞损伤程度与 Cr6+ 培养浓度呈正相关。Cr6+ 对水鳖、菱、莼菜和黑藻这几种水生高等植物的细胞膜影响主...
Cr6+污染对水鳖超微结构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胞间连丝呈现不同程度的断裂 ;细胞核出现各种各样的变形 ;叶绿体膨胀 ,其基粒解体。细胞损伤程度与 Cr6+ 培养浓度呈正相关。Cr6+ 对水鳖、菱、莼菜和黑藻这几种水生高等植物的细胞膜影响主要表现在 :质壁发生分离 ,质壁之间有黑色颗粒存在。在做生理验证时发现处理组的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 (MDA)和超氧阴离子 (O 2 )均高于对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
6
+
污染
细胞膜
黑色颗粒
胞间连丝
核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修复Cr^(6+)污染地下水的原位井技术参数研究
2
作者
董维红
贺楠楠
+1 位作者
朱贵麟
张晟瑀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17-122,共6页
某小型村庄地下水中Cr^(6+)污染严重,直接威胁当地居民饮用水安全。针对该地地下水Cr^(6+)污染问题,提出原位井修复技术。首先,通过渗流柱试验考察了海绵铁粒径、径流深度和渗流速度对海绵铁去除地下水中Cr^(6+)效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
某小型村庄地下水中Cr^(6+)污染严重,直接威胁当地居民饮用水安全。针对该地地下水Cr^(6+)污染问题,提出原位井修复技术。首先,通过渗流柱试验考察了海绵铁粒径、径流深度和渗流速度对海绵铁去除地下水中Cr^(6+)效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研究区原位井结构设计及技术参数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质量占比均为50%的1~3 mm和3~5 mm混合粒径海绵铁去除水中Cr^(6+)的效率最高,经45d径流深度为90cm的淋滤作用后,Cr^(6+)的去除率达到99.50%,出水口出水中Cr^(6+)浓度为0.04 mg/L,达到生活饮用水水质要求;出水口出水中的Cr^(6+)浓度随垂向径流深度的增大而降低,随渗流速度的增大而增加,但增加的幅度随渗流速度的增大而减小;研究区设计原位井直径为17cm,海绵铁填充高度为9 m,抽水泵的抽水速度为1250 L/h,建造一口原位井的综合成本为9500元。该研究可为存在类似Cr^(6+)污染的小型村镇饮用水安全保障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Cr^(
6
+)
污染
渗流柱
海绵铁
原位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三峡库区常见豆科植物对铬污染生理响应的FTIR研究
被引量:
4
3
作者
李新
刘正学
+3 位作者
余顺慧
张静
包欣月
何昕航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60-164,共5页
【目的】三峡库区生态屏障区土壤重金属污染十分严重,如何有效筛选耐重金属农作物,在保障移民经济收入的同时,改善库区土壤生态安全,在当前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方法】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测定一定重金属铬梯度处理下...
【目的】三峡库区生态屏障区土壤重金属污染十分严重,如何有效筛选耐重金属农作物,在保障移民经济收入的同时,改善库区土壤生态安全,在当前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方法】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测定一定重金属铬梯度处理下绿豆幼苗根、茎、叶的红外光谱,并对这些红外光谱进行了分析;同时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各器官Cr^(6+)的含量。【结果】生长介质铬处理浓度低于10 mg/L时对绿豆幼苗的生长基本没有影响;当铬处理浓度达到100 mg/L时,生物量略显降低,但是各处理浓度间生物量差异性不显著。绿豆幼苗各组分吸附重金属前后的峰形基本不变,只有某些参与重金属吸附的官能团如羟基(3328~3361 cm^(-1))、羧基(1402~1440 cm^(-1))、酰胺基(1620~1645 cm^(-1))等的吸收峰发生了不同程度的位移。植物根中与植物生理有关化学成分的特征峰大多数随重金属浓度增加而降低。绿豆幼苗茎、叶在各浓度重金属处理下与植物生理有关的化学成分的特征峰大多数都比对照高或接近于对照。绿豆幼苗对Cr^(6+)的积累地上部分(茎、叶)明显低于根部,植物地上部分的铬含量随铬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当外源铬浓度达到100 mg/L时,绿豆幼苗生长11 d后,地上部分富集铬量达到最大值,为1898.07 mg/kg。【结论】综合分析,绿豆幼苗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具有一定的修复效果和耐受能力。绿豆幼苗在Cr^(6+)污染的土壤中植物修复技术领域,具有潜在的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豆科植物
CR^
6
+
污染
FTI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Cr^(6+)污染对水鳖的超微结构及菱、莼菜、黑藻细胞膜的影响
被引量:
6
1
作者
杨顶田
施国新
陈伟民
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出处
《武汉植物学研究》
CAS
CSCD
2001年第6期483-488,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39770 0 4 6 )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BK971 0 7)
文摘
Cr6+污染对水鳖超微结构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胞间连丝呈现不同程度的断裂 ;细胞核出现各种各样的变形 ;叶绿体膨胀 ,其基粒解体。细胞损伤程度与 Cr6+ 培养浓度呈正相关。Cr6+ 对水鳖、菱、莼菜和黑藻这几种水生高等植物的细胞膜影响主要表现在 :质壁发生分离 ,质壁之间有黑色颗粒存在。在做生理验证时发现处理组的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 (MDA)和超氧阴离子 (O 2 )均高于对照。
关键词
CR^
6
+
污染
细胞膜
黑色颗粒
胞间连丝
核变形
Keywords
Cr
6
+'s pollution
Cell membrane
Black grain
Plasmodesmata
Nuclei deformed
分类号
Q949.762.4 [生物学—植物学]
X503.2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修复Cr^(6+)污染地下水的原位井技术参数研究
2
作者
董维红
贺楠楠
朱贵麟
张晟瑀
机构
吉林大学新能源与环境学院
吉林大学水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吉林大学建设工程学院
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
出处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17-122,共6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C1800901)。
文摘
某小型村庄地下水中Cr^(6+)污染严重,直接威胁当地居民饮用水安全。针对该地地下水Cr^(6+)污染问题,提出原位井修复技术。首先,通过渗流柱试验考察了海绵铁粒径、径流深度和渗流速度对海绵铁去除地下水中Cr^(6+)效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研究区原位井结构设计及技术参数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质量占比均为50%的1~3 mm和3~5 mm混合粒径海绵铁去除水中Cr^(6+)的效率最高,经45d径流深度为90cm的淋滤作用后,Cr^(6+)的去除率达到99.50%,出水口出水中Cr^(6+)浓度为0.04 mg/L,达到生活饮用水水质要求;出水口出水中的Cr^(6+)浓度随垂向径流深度的增大而降低,随渗流速度的增大而增加,但增加的幅度随渗流速度的增大而减小;研究区设计原位井直径为17cm,海绵铁填充高度为9 m,抽水泵的抽水速度为1250 L/h,建造一口原位井的综合成本为9500元。该研究可为存在类似Cr^(6+)污染的小型村镇饮用水安全保障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
地下水
Cr^(
6
+)
污染
渗流柱
海绵铁
原位井
Keywords
groundwater
hexavalent chromium pollution
infiltration column
sponge iron
in situ well
分类号
X52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三峡库区常见豆科植物对铬污染生理响应的FTIR研究
被引量:
4
3
作者
李新
刘正学
余顺慧
张静
包欣月
何昕航
机构
重庆三峡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
重庆信息技术职业学院
出处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60-164,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项目(41301248)
文摘
【目的】三峡库区生态屏障区土壤重金属污染十分严重,如何有效筛选耐重金属农作物,在保障移民经济收入的同时,改善库区土壤生态安全,在当前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方法】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测定一定重金属铬梯度处理下绿豆幼苗根、茎、叶的红外光谱,并对这些红外光谱进行了分析;同时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各器官Cr^(6+)的含量。【结果】生长介质铬处理浓度低于10 mg/L时对绿豆幼苗的生长基本没有影响;当铬处理浓度达到100 mg/L时,生物量略显降低,但是各处理浓度间生物量差异性不显著。绿豆幼苗各组分吸附重金属前后的峰形基本不变,只有某些参与重金属吸附的官能团如羟基(3328~3361 cm^(-1))、羧基(1402~1440 cm^(-1))、酰胺基(1620~1645 cm^(-1))等的吸收峰发生了不同程度的位移。植物根中与植物生理有关化学成分的特征峰大多数随重金属浓度增加而降低。绿豆幼苗茎、叶在各浓度重金属处理下与植物生理有关的化学成分的特征峰大多数都比对照高或接近于对照。绿豆幼苗对Cr^(6+)的积累地上部分(茎、叶)明显低于根部,植物地上部分的铬含量随铬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当外源铬浓度达到100 mg/L时,绿豆幼苗生长11 d后,地上部分富集铬量达到最大值,为1898.07 mg/kg。【结论】综合分析,绿豆幼苗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具有一定的修复效果和耐受能力。绿豆幼苗在Cr^(6+)污染的土壤中植物修复技术领域,具有潜在的利用价值。
关键词
三峡库区
豆科植物
CR^
6
+
污染
FTIR
Keywords
Three Gorges Reservoir Region
Leguminous plants
Cr^(
6
+) contamination
FTIR
分类号
S153.6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Cr^(6+)污染对水鳖的超微结构及菱、莼菜、黑藻细胞膜的影响
杨顶田
施国新
陈伟民
《武汉植物学研究》
CAS
CSCD
2001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修复Cr^(6+)污染地下水的原位井技术参数研究
董维红
贺楠楠
朱贵麟
张晟瑀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三峡库区常见豆科植物对铬污染生理响应的FTIR研究
李新
刘正学
余顺慧
张静
包欣月
何昕航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