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CaCO_3增韧PVC/CPE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20
1
作者 严海彪 陈艳林 +1 位作者 潘国元 胡圣飞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1-32,共2页
研究了纳米CaCO3 增韧PVC/CPE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流变性能。结果表明 ,纳米CaCO3 对PVC/CPE复合材料有明显的增韧作用 ,出现单峰最大值分布 ;并与CPE产生协同增韧效应。PVC/CPE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随纳米CaCO3 和CPE的用量的增加而稍... 研究了纳米CaCO3 增韧PVC/CPE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流变性能。结果表明 ,纳米CaCO3 对PVC/CPE复合材料有明显的增韧作用 ,出现单峰最大值分布 ;并与CPE产生协同增韧效应。PVC/CPE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随纳米CaCO3 和CPE的用量的增加而稍有下降。随纳米CaCO3 的用量增加 ,PVC熔体的塑化时间延迟了 5倍 ,凝胶速率提高了 2倍 ,平衡粘度增加 ,操作范围变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CACO3 pvc/cpe复合材料 增韧作用 单峰 凝胶速率 塑化时间 平衡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级CaCO_3填充PVC/CPE复合材料研究 被引量:51
2
作者 胡圣飞 严海标 +1 位作者 王燕舞 林志云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4-15,共2页
探讨了纳米级CaCO3 粒子增韧增强PVC/CPE 基理,研究了纳米级CaCO3 与轻质CaCO3 用量对PVC/CPE 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级CaCO3 用量为5 % ~12 % 时体系拉伸强度,冲击强度都有明... 探讨了纳米级CaCO3 粒子增韧增强PVC/CPE 基理,研究了纳米级CaCO3 与轻质CaCO3 用量对PVC/CPE 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级CaCO3 用量为5 % ~12 % 时体系拉伸强度,冲击强度都有明显提高,起到了增韧、增强的双重效果。轻质CaCO3 填充PVC/CPE 体系基本未见增韧效果,同时,随着轻质CaCO3 用量的增加,体系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级 cpe 复合材料 碳酸钙 聚氯乙烯 填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PVC/PVC/CPE三元共混改性的应用 被引量:11
3
作者 严海标 王茂坤 胡圣飞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1999年第2期17-19,共3页
研究了CPVC/PVC/CPE三元共混物的物理力学性能和流变性能。结果表明 :共混物的维卡软化温度、拉伸屈服强度和熔体粘度随CPVC用量的增加而明显增加 ;CPE的用量为 4~
关键词 Cpvc pvc cpe 共混物 共混 改性 力学性 流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PVC/PVC/CPE三元共混改性的应用 被引量:6
4
作者 严海标 郦华兴 陈名华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11-12,共2页
研究了CPVC/PVC/CPE 三元共混物的物理力学性能和流变性能。结果表明:共混物的维卡软化温度、拉伸屈服强度和熔体粘度随CPVC 用量的增加而明显增加;CPE 的用量为4 ~8PHR 时可明显改善共混物的冲击强度。
关键词 Cpvc pvc cpe 共混物 力学性能 流变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级SiO_2填充PVC/CPE复合材料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陈兴明 朱世富 蔡竞春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79-680,共2页
In this paper the toughening mechanism of PVC/CPE filled with nanoscale SiO 2 and the effects of nanoscale SiO 2 and common SiO 2 contents on properties of PVC/CPE were studied.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PVC/CPE/... In this paper the toughening mechanism of PVC/CPE filled with nanoscale SiO 2 and the effects of nanoscale SiO 2 and common SiO 2 contents on properties of PVC/CPE were studied.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PVC/CPE/SiO 2 had excollent notched impact strength and tensile strength when nano SiO 2 content was 6 per cent to 12 per cent.Local SiO 2 had no obvious toughening effect on PVC/CPE,but made the tensile strength and elongation at break of PVC/CPE decreased obvious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SIO2 pvc cpe 复合材料 二氧化硅 纳米材料 元机粒子 聚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改性纳米碳酸钙/CPE对PVC的协同增韧增强 被引量:10
6
作者 古菊 贾德民 +2 位作者 罗远芳 张欣钊 程镕时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05期132-135,共4页
用改性剂在水相中对纳米碳酸钙进行表面改性,样品烘干后在捏合机中用固相法采用自制的表面改性剂对水相法改性的纳米碳酸钙进一步进行包覆改性;制备了一种具有反应活性的新型改性纳米碳酸钙(R-CaCO3),并对R- CaCO3进行表征。结果表明,R-... 用改性剂在水相中对纳米碳酸钙进行表面改性,样品烘干后在捏合机中用固相法采用自制的表面改性剂对水相法改性的纳米碳酸钙进一步进行包覆改性;制备了一种具有反应活性的新型改性纳米碳酸钙(R-CaCO3),并对R- CaCO3进行表征。结果表明,R-CaCO3亲油性增加,在液体石蜡中分散性改善,改性剂与碳酸钙之间形成化学吸附; 同时制备了PVC/CPE/R-CaCO3]纳米复合材料,发现R-CaCO3与CPE对PVC有明显的协同增韧增强作用,同时还提高了体系的耐热性,且体系的黏度基本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纳米碳酸 氯化聚乙烯 聚氯乙烯 增韧 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MMA、SAN改性PVC/CPE共混体的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杨文君 吴其晔 +3 位作者 李才峰 王建民 李应华 张宝善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98-101,共4页
研究了刚性聚合物(PMMA、SAN)对PVC/CPE共混体力学性能、冲击断面形貌及流变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MMA对PVC/CPE=100/10、100/15体系,SAN对PVC/CPE=100/10体系都具有显著的增韧作用和一定的增强作用;初步的测定显示,刚性聚合物能改善共... 研究了刚性聚合物(PMMA、SAN)对PVC/CPE共混体力学性能、冲击断面形貌及流变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MMA对PVC/CPE=100/10、100/15体系,SAN对PVC/CPE=100/10体系都具有显著的增韧作用和一定的增强作用;初步的测定显示,刚性聚合物能改善共混熔体的流变性,促进PVC/CPE共混体系中CPE网络结构的形成和分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氯乙烯 氯化聚乙烯 聚合物 增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PE与ACR或MBS协同增韧硬质PVC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沈经纬 彭晓翊 +1 位作者 陈军 吴智华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53-57,共5页
本文研究了PVC/CPE/ACR或MBS共混物的力学性能与增韧剂组成比、加条件和相形态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适宜组成比和加L条件下,CPE与ACR崐或MBS对硬质PVC有协同增韧作用,共混物形态结构以增韧剂呈精细... 本文研究了PVC/CPE/ACR或MBS共混物的力学性能与增韧剂组成比、加条件和相形态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适宜组成比和加L条件下,CPE与ACR崐或MBS对硬质PVC有协同增韧作用,共混物形态结构以增韧剂呈精细网-岛相分散为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pe ACR MBS 协同增韧 聚氯乙烯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S/PVC/CPE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 被引量:9
9
作者 乔巍巍 王国英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20-21,共2页
研究了填充改性丙烯腈 -丁二烯 -苯乙烯 (ABS)三元共聚物、聚氯乙烯 (PVC)和CPE三元共混体系力学性能与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 ,在ABS/PVC共混体系中加入增容剂氯化聚乙烯 (CPE)后 ,提高了共混体系的相容性和机械力学性能 ;随着共混体系... 研究了填充改性丙烯腈 -丁二烯 -苯乙烯 (ABS)三元共聚物、聚氯乙烯 (PVC)和CPE三元共混体系力学性能与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 ,在ABS/PVC共混体系中加入增容剂氯化聚乙烯 (CPE)后 ,提高了共混体系的相容性和机械力学性能 ;随着共混体系中CPE用量的增加 ,ABS/PVC/CPE共混体系的冲击强度、断裂伸长率上升 ,拉伸强度下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S pvc cpe 共混 弹性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C/PVDF/CPE共混体系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方少明 陈志军 +2 位作者 周立明 崔广三 王瑞丽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4-15,27,共3页
以CPE作为PVC/PVDF的增容剂,研究了PVC/PVDF/CPE三元共混新体系。对不同组成的共混物的物理机械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讨论了PVDF/CPE对PVC的增韧效果和机理。结果表明:CPE对PVC/PVDF共... 以CPE作为PVC/PVDF的增容剂,研究了PVC/PVDF/CPE三元共混新体系。对不同组成的共混物的物理机械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讨论了PVDF/CPE对PVC的增韧效果和机理。结果表明:CPE对PVC/PVDF共混体系有明显的增容作用,PVDF/CPE并用对增韧PVC有显著的协同效应。当PVDF/CPE用量比为24~3∶1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c PVDF cpe 共混 改性 塑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PE对PVC/CaCO_3复合材料增韧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萌 杨建军 +2 位作者 吴庆云 张建安 吴明元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9-72,共4页
研究不同用量的CPE对PVC/CaCO3复合材料界面作用、力学性能、耐热性和流变性能的影响.SEM结果显示,加入CPE可明显改善CaCO3颗粒在PVC基体中的分散性和相容性,提高其界面作用.力学性能研究表明,随着CPE加入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冲击性能... 研究不同用量的CPE对PVC/CaCO3复合材料界面作用、力学性能、耐热性和流变性能的影响.SEM结果显示,加入CPE可明显改善CaCO3颗粒在PVC基体中的分散性和相容性,提高其界面作用.力学性能研究表明,随着CPE加入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冲击性能随之增加,当CPE加入量超过PVC的10%(wt),试片很难被冲断,说明了CPE的加入能很好改善CaCO3和PVC之间的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pe CACO3 pvc 增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C/CPE/POE热塑性弹性体特性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汪济奎 程树军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93-297,共5页
研究了氯化聚乙烯 (CPE)增容PVC/POE热塑性弹性体的结构与性能。通过对比使用增容剂CPE前后体系的力学性能 ,确证CPE对PVC/POE体系具有良好的增容效果 ,用DSC、SEM对热塑性弹性体的结构特性进行了研究。采用动态硫化的方法 。
关键词 聚氯乙烯 pvc 氯化聚乙烯 cpe 乙烯-1-辛烯共聚物 POE 热塑性弹性体 增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PE对PVC/PP体系流变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6
13
作者 舒文艺 金日光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56-60,共5页
利用Instron毛细管流变仪对PVC/PP及PVC/PP/CPE共混体系的流变性能进行了细致的考察。结果发现,增容剂CPE对PVC/PP体系的流变性能起着双重作用。一方面,在PVC/PP共混物为“海-岛”结构时,CPE起着作为橡胶的增粘效应;另一方面,在PVC/PP... 利用Instron毛细管流变仪对PVC/PP及PVC/PP/CPE共混体系的流变性能进行了细致的考察。结果发现,增容剂CPE对PVC/PP体系的流变性能起着双重作用。一方面,在PVC/PP共混物为“海-岛”结构时,CPE起着作为橡胶的增粘效应;另一方面,在PVC/PP共混物为“互锁”结构时,CPE的润滑增塑效应使得它起着降低“互锁”共混物熔体粘度、提高成型加工性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氯乙烯 氯化聚乙烯 聚丙烯 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C/CPE/CaCO_3复合材料熔体的动态流变行为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学锋 黄大华 +2 位作者 龙世军 李坚 李晗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3-79,共7页
以聚氯乙烯(PVC)为基体,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PVC/氯化聚乙烯(CPE)/碳酸钙(CaCO3)复合材料,对不同CPE含量的PVC/CPE/CaCO_3复合材料的动态流变行为与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CPE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熔体的储能模量(G′)与损... 以聚氯乙烯(PVC)为基体,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PVC/氯化聚乙烯(CPE)/碳酸钙(CaCO3)复合材料,对不同CPE含量的PVC/CPE/CaCO_3复合材料的动态流变行为与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CPE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熔体的储能模量(G′)与损耗模量(G″)先升高后降低,而松弛指数(λ_1)、特征松弛时间(τ_2)则分别呈现减小与增大的趋势,当CPE含量由0phr变为10phr时,复合材料冲击性能提高了约133.5%。通过对复合材料熔体动态流变行为进行分析,可以推测出CPE与CaCO_3颗粒之间逐渐形成部分包覆、全包覆、过包覆的结构模型,从而解释了CPE增韧复合材料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氯乙烯 氯化聚乙烯 碳酸钙 流变行为 松弛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填料对PVC/CPE/CB复合材料导电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杨卓 邹嘉佳 +2 位作者 陈光顺 郭少云 李光宪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0-63,共4页
研究了具有不同粒子形态的无机填料(球形的纳米二氧化硅、片状的滑石粉和纤维状的玻璃纤维),以及不同粒径的碳酸钙(纳米碳酸钙、超细碳酸钙)对聚氯乙烯(PVC)/氯化聚乙烯(CPE)/导电炭黑(CB)复合材料导电性能的影响。电性能测试和扫描电... 研究了具有不同粒子形态的无机填料(球形的纳米二氧化硅、片状的滑石粉和纤维状的玻璃纤维),以及不同粒径的碳酸钙(纳米碳酸钙、超细碳酸钙)对聚氯乙烯(PVC)/氯化聚乙烯(CPE)/导电炭黑(CB)复合材料导电性能的影响。电性能测试和扫描电镜形态结构分析结果表明,添加纤维状填料比球形和片状填料更有利于复合材料导电性能的保持;粒径较小的纳米碳酸钙对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影响较小。当炭黑含量为12phr时,添加15phr纳米碳酸钙后复合材料的电阻率仅为6.04×106Ω.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氯乙烯 炭黑 氯化聚乙烯 导电复合材料 导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PE,CaCO_3非弹性体增韧PVC/CPE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钱翼清 张仲华 +2 位作者 韦亚兵 方刚 钟山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93-96,共4页
介绍以PE固相接枝马来酸二丁酯(简称FPE)非弹性体增韧PVC/CPE体系。在PVC/CPE=100/5.5及100/10(质量比)体系中,加入5.5质量份FPE后,其缺口冲击强度由13.5kJ/m2、31.5kJ/... 介绍以PE固相接枝马来酸二丁酯(简称FPE)非弹性体增韧PVC/CPE体系。在PVC/CPE=100/5.5及100/10(质量比)体系中,加入5.5质量份FPE后,其缺口冲击强度由13.5kJ/m2、31.5kJ/m2提高到18.1kJ/m2、40.8kJ/m2;拉伸强度由49.4MPa、41.7MPa提高到52.9MPa、42.7MPa,表明FPE对PVC/CPE体系具有增韧增强双重作用。在PVC/CPE/FPE三元体系中,加入适量的CaCO3*也有增韧作用,添加5质量份时,体系的缺口冲击强度由18.1kJ/m2提高到24.1kJ/m2。通过流变性能的测试表明,FPE的加入能改善体系的流动性能。此外,还用SEM研究了体系的增韧机理,认为在PVC/CPE/FPE体系中,CPE属弹性体增韧类型,FPE属非弹性体增韧类型,两种机理同时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PE 非弹性体增韧 pvc cpe 力学性能 碳酸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高岭土和NBR复合增韧PVC/CPE体系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黄国强 李凌 +1 位作者 姜军 李玉宝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51-53,共3页
采用高温煅烧和偶联剂改性方法获得活性高岭土 ,并将其与NBR、PVC、CPE进行共混实验。分别对不同配方复合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拉伸强度和熔体粘度及加工塑化时间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适量的活性高岭土不仅具有填充性能 ,而且与NBR能复... 采用高温煅烧和偶联剂改性方法获得活性高岭土 ,并将其与NBR、PVC、CPE进行共混实验。分别对不同配方复合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拉伸强度和熔体粘度及加工塑化时间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适量的活性高岭土不仅具有填充性能 ,而且与NBR能复合增韧增强PVC/CPE体系 ,并改善加工性能 ,当活性高岭土 /NBR/CPE/PVC =16 /8/4/10 0左右 ,复合材料在成本、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方面表现出较好的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高岭土 聚氯乙烯 丁腈橡胶 复合增韧 氯化聚乙烯 pvc/cpe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性有机粒子对PVC/CPE共混体加工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淑英 周丽玲 李刚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35-38,共4页
本文用Brabender塑化仪,双辊开炼机研究了刚性有机粒子(PS、AS、PMMA)对PVC/CPE共混体熔融塑化行为及力学性能的影响,探讨了不同加工温度对PVC/CPE共混体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添加少量刚性有机粒子后,体系的塑化时间缩短,塑化行为改... 本文用Brabender塑化仪,双辊开炼机研究了刚性有机粒子(PS、AS、PMMA)对PVC/CPE共混体熔融塑化行为及力学性能的影响,探讨了不同加工温度对PVC/CPE共混体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添加少量刚性有机粒子后,体系的塑化时间缩短,塑化行为改善,韧性有较大幅度提高,拉伸强度有所改善.加工温度为160℃~180℃体系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混体 塑化 刚性粒子 氯化聚乙烯 聚氯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C与CPE阻燃共混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良波 孟平蕊 +1 位作者 解竹柏 陈德华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5-27,共3页
本文把氯化聚乙烯与阻燃剂并用对硬质聚氯乙烯改性而获得增韧阻燃的PVC制品。实验结果表明,阻燃剂的使用能提高复合共混体系的氧指数与耐热性,但影响材料的冲击强度与拉伸强度,合理的配方可使材料的阻燃和力学性能都达到要求。
关键词 聚氯乙烯 氯化聚乙烯 阻燃 增韧 共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型条件和着色剂对 PVC/CPE 共混物性能影响的研究
20
作者 刘明清 曾邦禄 《四川联合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8年第1期59-66,共8页
本文在获得PVC/CPE共混物具有高冲击强度配方基础上,着重研究了模压工艺条件和着色剂对该共混材料力学性能、热性能和电绝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工艺条件的改变,对材料的性能均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当工艺条件控制恰当时,... 本文在获得PVC/CPE共混物具有高冲击强度配方基础上,着重研究了模压工艺条件和着色剂对该共混材料力学性能、热性能和电绝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工艺条件的改变,对材料的性能均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当工艺条件控制恰当时,可以获得最大冲击强度。着色剂的加入,使材料的冲击强度有较大的降低,但同种色料在所研究用量范围内则降低不多,对其他性能影响甚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氯乙烯 氯化聚乙烯 着色剂 成型条件 共混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