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不同热流工况对CO_(2)相变储能换热器的影响
1
作者
邓广哲
袁超
蔚斐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63-673,共11页
碳排放不仅涉及能源消耗与工业发展,更关乎人类生活方式和未来可持续发展。为降低碳排放,相变储能技术已成为碳捕集与存储的重要手段之一。针对一种CO_(2)-水热管储能换热装置展开研究,分析不同CO_(2)与热流体温度状态对换热特性的影响...
碳排放不仅涉及能源消耗与工业发展,更关乎人类生活方式和未来可持续发展。为降低碳排放,相变储能技术已成为碳捕集与存储的重要手段之一。针对一种CO_(2)-水热管储能换热装置展开研究,分析不同CO_(2)与热流体温度状态对换热特性的影响;通过试验对比,探索满足给定工况的气-水两相流换热规律,并基于理论框架解析影响相变储能换热器性能的控制参数。结果表明:CO_(2)出口温度与热流体温度呈显著相关性,初始温度每升高1℃,CO_(2)温度平均上升0.27℃;CO_(2)相变吸热量随初始温度增加呈指数递增趋势,而热源制热量则与初始温度保持线性关系;在水泵功率恒定时,系统性能系数随热源温度升高逐渐降低;当热源温度恒定时,能效比与水泵功率呈正相关,能效比是热源制热量与水泵功率协同作用的结果;当热流体温度优选为80℃,且水泵功率设定为1.5 kW时,系统能效比达到最优。合理匹配热流体温度与水泵功率可实现热泵性能优化,对节能降耗及提升CO_(2)利用效率具有显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减排
co
_(2)
-
水
热管
换热
器
能效比
热做功
传热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碳封存超临界CO_(2)螺旋管换热器传热规律
被引量:
1
2
作者
马亮
邓广哲
+3 位作者
王守印
蔚斐
高亮
袁超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67-477,共11页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探索CO_(2)高效地质封存和高能利用途径,是CO_(2)减排研究的热点问题。基于CO_(2)多相态变化特性以及能源利用方面表现出的安全环保及成本优势,提出一种新型碳封存超临界CO_(2)螺旋管换热器,并建立了数值仿真模型,...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探索CO_(2)高效地质封存和高能利用途径,是CO_(2)减排研究的热点问题。基于CO_(2)多相态变化特性以及能源利用方面表现出的安全环保及成本优势,提出一种新型碳封存超临界CO_(2)螺旋管换热器,并建立了数值仿真模型,以5℃条件下CO_(2)为对象,设计水作为载热流体的换热方案,研究了螺旋换热器在不同水温作用下对CO_(2)的温度、压力及其热应力耦合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水热流体温度的增加,CO_(2)的升温速率与水温成正比,CO_(2)输出温度与水热流体温度呈正相关变化;与CO_(2)传热效率相比,受CO_(2)相变吸热影响导致水热流体传热效率较慢,水热流体传热与温度变化成正比;初始水温升高,CO_(2)相变速度明显增加,流量对CO_(2)相变吸热影响较大,水热流体的体积流量与CO_(2)温度变化呈负相关;受CO_(2)升温吸热影响,水热流体的耗散温度与CO_(2)吸热温度成正比;当管径和入口压力恒定情况下,100℃的水热流体与CO_(2)进行换热可以较好地满足CO_(2)相变吸热的要求。试验验证了水热流体螺旋管换热器的有效性和便捷性,研究为超临界CO_(2)螺旋式换热器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
co
_(
2
)
螺旋管
换热
器
水
热交换
传热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碳钢-水热管换热器的结构优化
3
作者
李爱平
任宪忠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01年第3期35-38,共4页
把热管传热量公式中的各参数转化为热管结构参数,从而推导出一数学模型。利用该模型,采用复合形优化法,用QBASIC语言编程,在安装热管的面积一定状况下对碳钢-水热管换热器的结构进行优化。得到了较为理想的优化结果,为热管换热器的设计...
把热管传热量公式中的各参数转化为热管结构参数,从而推导出一数学模型。利用该模型,采用复合形优化法,用QBASIC语言编程,在安装热管的面积一定状况下对碳钢-水热管换热器的结构进行优化。得到了较为理想的优化结果,为热管换热器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管
换热
器
结构优化
碳钢
-
水
热管
换热
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射流式水-气平衡器的研制及其在海水CO_(2)分压测量中的应用
4
作者
邱丽
江坤善
+2 位作者
袁东星
刘文静
李权龙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96-902,共7页
水-气平衡器是海水CO_(2)分压(CO_(2)partial pressure,p CO_(2))测量系统的关键部件,决定着测量的准确度与稳定性.通过将射流器应用于一种新型水-气平衡器的研制,增强水气间CO_(2)的交换;同时在平衡器排水管上设计气体收集腔及气体回流...
水-气平衡器是海水CO_(2)分压(CO_(2)partial pressure,p CO_(2))测量系统的关键部件,决定着测量的准确度与稳定性.通过将射流器应用于一种新型水-气平衡器的研制,增强水气间CO_(2)的交换;同时在平衡器排水管上设计气体收集腔及气体回流管,避免平衡器内气体损失,提高运行的稳定性.在实验室测试了平衡器的性能,并将其应用于福建沿岸海水中p CO_(2)的船载走航测定.结果表明,与商品化的喷淋式水-气平衡器相比,所研制的新型平衡器具有体积小、响应速度快的特点,能在实际环境中稳定运行,可以用于海水p CO_(2)的测量,是一种新型高性能水-气平衡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
_(
2
)分压
水
-
气平衡
器
射流
器
海
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热流工况对CO_(2)相变储能换热器的影响
1
作者
邓广哲
袁超
蔚斐
机构
西安科技大学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院
出处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63-673,共11页
基金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019JLP09)。
文摘
碳排放不仅涉及能源消耗与工业发展,更关乎人类生活方式和未来可持续发展。为降低碳排放,相变储能技术已成为碳捕集与存储的重要手段之一。针对一种CO_(2)-水热管储能换热装置展开研究,分析不同CO_(2)与热流体温度状态对换热特性的影响;通过试验对比,探索满足给定工况的气-水两相流换热规律,并基于理论框架解析影响相变储能换热器性能的控制参数。结果表明:CO_(2)出口温度与热流体温度呈显著相关性,初始温度每升高1℃,CO_(2)温度平均上升0.27℃;CO_(2)相变吸热量随初始温度增加呈指数递增趋势,而热源制热量则与初始温度保持线性关系;在水泵功率恒定时,系统性能系数随热源温度升高逐渐降低;当热源温度恒定时,能效比与水泵功率呈正相关,能效比是热源制热量与水泵功率协同作用的结果;当热流体温度优选为80℃,且水泵功率设定为1.5 kW时,系统能效比达到最优。合理匹配热流体温度与水泵功率可实现热泵性能优化,对节能降耗及提升CO_(2)利用效率具有显著作用。
关键词
碳减排
co
_(2)
-
水
热管
换热
器
能效比
热做功
传热传质
Keywords
carbon emissions reduction
co
_(
2
)
-
water heat pipe heat exchanger
efficiency ratio
thermal work
heat mass transfer
分类号
TK172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碳封存超临界CO_(2)螺旋管换热器传热规律
被引量:
1
2
作者
马亮
邓广哲
王守印
蔚斐
高亮
袁超
机构
陕煤集团神木柠条塔矿业有限公司
西安科技大学能源学院
出处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67-477,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304119)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019JLP09)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重点领域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19AB001)。
文摘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探索CO_(2)高效地质封存和高能利用途径,是CO_(2)减排研究的热点问题。基于CO_(2)多相态变化特性以及能源利用方面表现出的安全环保及成本优势,提出一种新型碳封存超临界CO_(2)螺旋管换热器,并建立了数值仿真模型,以5℃条件下CO_(2)为对象,设计水作为载热流体的换热方案,研究了螺旋换热器在不同水温作用下对CO_(2)的温度、压力及其热应力耦合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水热流体温度的增加,CO_(2)的升温速率与水温成正比,CO_(2)输出温度与水热流体温度呈正相关变化;与CO_(2)传热效率相比,受CO_(2)相变吸热影响导致水热流体传热效率较慢,水热流体传热与温度变化成正比;初始水温升高,CO_(2)相变速度明显增加,流量对CO_(2)相变吸热影响较大,水热流体的体积流量与CO_(2)温度变化呈负相关;受CO_(2)升温吸热影响,水热流体的耗散温度与CO_(2)吸热温度成正比;当管径和入口压力恒定情况下,100℃的水热流体与CO_(2)进行换热可以较好地满足CO_(2)相变吸热的要求。试验验证了水热流体螺旋管换热器的有效性和便捷性,研究为超临界CO_(2)螺旋式换热器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超临界
co
_(
2
)
螺旋管
换热
器
水
热交换
传热
数值模拟
Keywords
supercritical
co
_(
2
)
spiral pipe heat exchanger
water heat exchange
heat transfer
numerical simulation
分类号
TK123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工程热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碳钢-水热管换热器的结构优化
3
作者
李爱平
任宪忠
机构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工程学院
出处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01年第3期35-38,共4页
文摘
把热管传热量公式中的各参数转化为热管结构参数,从而推导出一数学模型。利用该模型,采用复合形优化法,用QBASIC语言编程,在安装热管的面积一定状况下对碳钢-水热管换热器的结构进行优化。得到了较为理想的优化结果,为热管换热器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热管
换热
器
结构优化
碳钢
-
水
热管
换热
器
Keywords
heat pipe
heat changer
optimum of structure
分类号
TK172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射流式水-气平衡器的研制及其在海水CO_(2)分压测量中的应用
4
作者
邱丽
江坤善
袁东星
刘文静
李权龙
机构
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
出处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96-902,共7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C1400805,2017YFC1404802)。
文摘
水-气平衡器是海水CO_(2)分压(CO_(2)partial pressure,p CO_(2))测量系统的关键部件,决定着测量的准确度与稳定性.通过将射流器应用于一种新型水-气平衡器的研制,增强水气间CO_(2)的交换;同时在平衡器排水管上设计气体收集腔及气体回流管,避免平衡器内气体损失,提高运行的稳定性.在实验室测试了平衡器的性能,并将其应用于福建沿岸海水中p CO_(2)的船载走航测定.结果表明,与商品化的喷淋式水-气平衡器相比,所研制的新型平衡器具有体积小、响应速度快的特点,能在实际环境中稳定运行,可以用于海水p CO_(2)的测量,是一种新型高性能水-气平衡器.
关键词
co
_(
2
)分压
水
-
气平衡
器
射流
器
海
水
Keywords
co
_(
2
)partial pressure
water
-
gas equilibrator
jet aerator
seawater
分类号
P734.2 [天文地球—海洋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不同热流工况对CO_(2)相变储能换热器的影响
邓广哲
袁超
蔚斐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碳封存超临界CO_(2)螺旋管换热器传热规律
马亮
邓广哲
王守印
蔚斐
高亮
袁超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碳钢-水热管换热器的结构优化
李爱平
任宪忠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0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射流式水-气平衡器的研制及其在海水CO_(2)分压测量中的应用
邱丽
江坤善
袁东星
刘文静
李权龙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